pageid
int64
18
8.37M
html
stringlengths
0
432k
markdown
stringlengths
0
172k
coordinate
dict
length
int64
46
861k
touched
stringlengths
20
20
lastrevid
int64
3.31M
77.1M
original_title
stringlengths
1
134
205,029
<p><b>雙胞胎</b>(英語:<span lang="en">twins</span>),又稱<b>孿生</b>、<b>孿生兒</b>、<b>孿生子</b>、<b>孖生</b>、<b>雙生</b>、<b>雙生兒</b>。指胎生動物一次懷胎裡同時生下兩個個體的情況。 </p><p>人類生育的通常情況,女性每一次月經週期,卵巢只會釋放一粒卵子,受精後只會發育成一個胚胎,出生時自然也就一胎生一個。但少數特別情況下可能同時有兩個甚至更多個胚胎發育,稱之為孿生、孖生或雙生。 </p><p>雙胞胎的性別搭配有三種:男雙、女雙及混雙;其中男女各一的混雙,東方傳統稱為「龍鳳胎」。 </p><p>除了雙胞胎,三胞胎、四胞胎甚至更多胞胎也可能自然產生,當然胎數越多越奇特稀有。 </p> <h2><span id=".E5.BD.A2.E6.88.90.E8.BF.87.E7.A8.8B"></span><span id="形成过程">形成過程</span></h2> <h3><span id=".E5.90.8C.E5.8D.B5.E9.9B.99.E7.94.9F.EF.BC.88identical_twins.EF.BC.89"></span><span id="同卵雙生(identical_twins)">同卵雙生(identical twins)</span></h3> <p>單一顆卵子受精後形成單一顆受精卵,此單一胚胎在發育期間偶然且自然分裂成兩個胚胎發育,其中的染色體、基因等天然內容幾乎完全相同,除了某些由於隨機原因而產生的特徵(例如指紋)導致略有輕微差異外,所以同卵孿生的外觀非常相像。 </p><p>「同卵雙生」,英語裡稱之為「identical twins」,identical意為「全等的」;日語裡稱之為「一卵性雙生児」,表示「起點處為單一顆受精卵」。 </p><p>如果形成的兩個胚胎沒有完全分裂則會造成連體嬰,視乎胚胎分裂的階段,單卵雙胞的胎盤可以是雙絨毛膜雙羊膜類、單絨毛膜雙羊膜類(monochorionic diamniotic)或單絨毛膜單羊膜類(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在單絨毛膜的雙胞胎盤中,血管相通情況普遍,易導致雙胞胎輸血症。若雙胞胎兒共用一個羊膜(單羊膜),則互相干預的機會更高,例如發生臍帶互相纏繞導致胎兒缺氧等。 </p><p>同卵雙胞的極少數個例在胚胎第一次分裂時,XY染色體中的Y染色體異常消失,出現同卵雙胞胎性別不同的情形。缺少Y染色體者為女性,但比正常女性少一個X染色體,這種情形稱為「透納氏症候群」。 </p><p>同卵雙胞胎可能具有普通人沒有的基因修飾。</p> <h3><span id=".E7.95.B0.E5.8D.B5.E9.9B.99.E7.94.9F.EF.BC.88non-identical_twins.EF.BC.89"></span><span id="異卵雙生(non-identical_twins)">異卵雙生(non-identical twins)</span></h3> <p>女性通常每一次月經,卵巢只釋放一顆卵子,但偶爾可能一次釋出兩粒卵子,兩顆卵子同時各自受精後各自所形成的兩粒受精卵能同時發育成兩個獨立胚胎,此稱為異卵雙生(non-identical/fraternal/dizygotic twins)。其中的遺傳基因信息是各有各的一套,性別搭配可以相同也可以混搭,如此雙生,其實相當於普通親生兄弟姐妹,那麼往往不太像。 </p><p>龍鳳胎的形成大都是異卵雙生,因為同卵雙生只有在極罕見的情況,例如其中一套的Y染色體缺失,才會發生性別不同。 </p><p>「異卵雙生」,英語稱之為「non-identical/fraternal twins」,non-identical意為「非全等的」,龍鳳胎為「mixed/boy-girl twins」,意為「混搭的」;日語裡稱之為「二卵性雙生児」,表示「起點處為兩顆受精卵雖同時卻非同樣」。 </p><p>異卵雙生的兩個胎盤屬於雙絨毛膜雙羊膜類(dichorionic diamniotic),即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獨立的絨毛膜和羊膜,以致胎盤與胎盤間很小有血管相通的情況,故胎兒互相干預所導致的天生不健康的風險甚少。 </p><p>服用排卵藥(俗稱「多仔丸」)等婦科激素或接受人工受孕技術可能生出異卵雙胞。 </p> <h3><span id=".E5.8D.8A.E5.90.8C.E5.8D.B5.E9.9B.99.E8.83.9E.E8.83.8E.EF.BC.88Semi-identical_twins.EF.BC.89"></span><span id="半同卵雙胞胎(Semi-identical_twins)">半同卵雙胞胎(Semi-identical twins)</span></h3> <p>極少數情況有可能一粒卵子在受精前分裂,但不完全分離,然後這兩粒卵子各自受精,再分離。由於半同卵雙胞胎的胚胎同時帶有三套染色體,通常情況下很難存活。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成長狀況良好的案例。</p> <h2><span id=".E8.87.AA.E7.84.B6.E6.A9.9F.E7.8E.87"></span><span id="自然機率">自然機率</span></h2> <ul><li>全世界人類平均機率能大於1%,大約每90次自然生育裡能出現1對雙胞胎,約為1.1%。</li> <li>有時候因自然地域環境、飲食生活習慣、人種特性差異等因素,可能略高或略低。視個體不同機率也有別。</li> <li>雙胞胎的自然機率按形成過程和性別搭配分: <ul><li>異卵混搭:40% <ul><li>即龍鳳胎,而且龍鳳胎的形成正常是異卵的。</li></ul></li></ul></li></ul><p>都是異卵雙生。 </p> <ul><li><ul><li>異卵男雙:20%</li> <li>異卵女雙:20%</li> <li>同卵男雙:10%</li> <li>同卵女雙:10% <ul><li>由於同卵男雙的嬰兒早夭率略高於同卵女雙,所以實際上同卵男雙稍微更加罕見。</li> <li>無論同卵男雙或女雙,總機率都是0.4% (1/250)。</li></ul></li></ul></li></ul><h2><span id=".E5.88.86.E9.9B.A2.E7.A8.8B.E5.BA.A6"></span><span id="分離程度">分離程度</span></h2> <p>雙胞胎的分離程度是取決於在子宮內是否和何時分裂成兩個受精卵。異卵雙胞胎總是有兩個受精卵,但同卵雙胞胎是在懷孕非常初期才分裂成兩個受精卵。而分裂的時間則決定了絨毛膜和羊膜囊的數量。雙絨毛膜雙胞胎可能是從未分裂(即是異卵雙胞胎)或是在受精後4天內分裂。單羊膜雙胞胎則是在第一週後才分裂。 </p><p>在極少數情況下,雙胞胎可能會發展成連體嬰。此外,雙胞胎在子宮內各種不同程度的共享環境,將可能導致各種妊娠併發症。 </p><p>大部分人誤以為只要有兩個胎盤就是異卵雙胞胎,但其實只要同卵雙胞胎分裂的時間夠早,子宮內羊膜囊和胎盤的形式跟異卵雙胞胎實在是難以區分的。 </p> <h2><span id=".E7.89.B9.E6.AE.8A.E6.83.85.E5.BD.A2"></span><span id="特殊情形">特殊情形</span></h2> <ul><li>雙胞胎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吞噬了另一個,那麼則會形成畸形囊腫、伴隨孿生手足一生的「寄生胎」。</li> <li>雙胞胎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吸收了絕大多數健康營養,那麼另一個很可能出生之後不久即夭折。</li> <li>同卵雙生中,如果受精卵的分裂程度不夠均勻適當,則可能形成連體嬰,概率約是20萬分之一。</li> <li>同卵雙生中,如果原卵為XY,當分裂完畢時,其中一方的Y脫落成為XO,即一男一女,但此機率微乎其微。另外,這種情況的女性大多為(染色體為45,XO)透納氏症患者。</li> <li>異卵雙生中,如果母體在短時間內與兩名不同父體均有交配,兩顆卵子各自與來源不同的精子結合,由此異卵雙生可能是同母異父的。</li></ul><h2><span id=".E8.91.97.E5.90.8D.E4.BA.BA.E7.89.A9"></span><span id="著名人物">著名人物</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胎生</li> <li>卵生</li> <li>雙胞胎列表</li> <li>多胞胎</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雙胞胎**(英語:twins),又稱**孿生**、**孿生兒**、**孿生子**、**孖生**、**雙生**、**雙生兒**。指胎生動物一次懷胎裡同時生下兩個個體的情況。 人類生育的通常情況,女性每一次月經週期,卵巢只會釋放一粒卵子,受精後只會發育成一個胚胎,出生時自然也就一胎生一個。但少數特別情況下可能同時有兩個甚至更多個胚胎發育,稱之為孿生、孖生或雙生。 雙胞胎的性別搭配有三種:男雙、女雙及混雙;其中男女各一的混雙,東方傳統稱為「龍鳳胎」。 除了雙胞胎,三胞胎、四胞胎甚至更多胞胎也可能自然產生,當然胎數越多越奇特稀有。 ## 形成過程 ### 同卵雙生(identical twins) 單一顆卵子受精後形成單一顆受精卵,此單一胚胎在發育期間偶然且自然分裂成兩個胚胎發育,其中的染色體、基因等天然內容幾乎完全相同,除了某些由於隨機原因而產生的特徵(例如指紋)導致略有輕微差異外,所以同卵孿生的外觀非常相像。 「同卵雙生」,英語裡稱之為「identical twins」,identical 意為「全等的」;日語裡稱之為「一卵性雙生児」,表示「起點處為單一顆受精卵」。 如果形成的兩個胚胎沒有完全分裂則會造成連體嬰,視乎胚胎分裂的階段,單卵雙胞的胎盤可以是雙絨毛膜雙羊膜類、單絨毛膜雙羊膜類(monochorionic diamniotic)或單絨毛膜單羊膜類(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在單絨毛膜的雙胞胎盤中,血管相通情況普遍,易導致雙胞胎輸血症。若雙胞胎兒共用一個羊膜(單羊膜),則互相干預的機會更高,例如發生臍帶互相纏繞導致胎兒缺氧等。 同卵雙胞的極少數個例在胚胎第一次分裂時,XY 染色體中的 Y 染色體異常消失,出現同卵雙胞胎性別不同的情形。缺少 Y 染色體者為女性,但比正常女性少一個 X 染色體,這種情形稱為「透納氏症候群」。 同卵雙胞胎可能具有普通人沒有的基因修飾。 ### 異卵雙生(non-identical twins) 女性通常每一次月經,卵巢只釋放一顆卵子,但偶爾可能一次釋出兩粒卵子,兩顆卵子同時各自受精後各自所形成的兩粒受精卵能同時發育成兩個獨立胚胎,此稱為異卵雙生(non-identical/fraternal/dizygotic twins)。其中的遺傳基因信息是各有各的一套,性別搭配可以相同也可以混搭,如此雙生,其實相當於普通親生兄弟姐妹,那麼往往不太像。 龍鳳胎的形成大都是異卵雙生,因為同卵雙生只有在極罕見的情況,例如其中一套的 Y 染色體缺失,才會發生性別不同。 「異卵雙生」,英語稱之為「non-identical/fraternal twins」,non-identical 意為「非全等的」,龍鳳胎為「mixed/boy-girl twins」,意為「混搭的」;日語裡稱之為「二卵性雙生児」,表示「起點處為兩顆受精卵雖同時卻非同樣」。 異卵雙生的兩個胎盤屬於雙絨毛膜雙羊膜類(dichorionic diamniotic),即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獨立的絨毛膜和羊膜,以致胎盤與胎盤間很小有血管相通的情況,故胎兒互相干預所導致的天生不健康的風險甚少。 服用排卵藥(俗稱「多仔丸」)等婦科激素或接受人工受孕技術可能生出異卵雙胞。 ### 半同卵雙胞胎(Semi-identical twins) 極少數情況有可能一粒卵子在受精前分裂,但不完全分離,然後這兩粒卵子各自受精,再分離。由於半同卵雙胞胎的胚胎同時帶有三套染色體,通常情況下很難存活。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成長狀況良好的案例。 ## 自然機率 * 全世界人類平均機率能大於 1%,大約每 90 次自然生育裡能出現 1 對雙胞胎,約為 1.1%。 * 有時候因自然地域環境、飲食生活習慣、人種特性差異等因素,可能略高或略低。視個體不同機率也有別。 * 雙胞胎的自然機率按形成過程和性別搭配分: * 異卵混搭:40% * 即龍鳳胎,而且龍鳳胎的形成正常是異卵的。 都是異卵雙生。 * * 異卵男雙:20% * 異卵女雙:20% * 同卵男雙:10% * 同卵女雙:10% * 由於同卵男雙的嬰兒早夭率略高於同卵女雙,所以實際上同卵男雙稍微更加罕見。 * 無論同卵男雙或女雙,總機率都是 0.4% (1/250)。 ## 分離程度 雙胞胎的分離程度是取決於在子宮內是否和何時分裂成兩個受精卵。異卵雙胞胎總是有兩個受精卵,但同卵雙胞胎是在懷孕非常初期才分裂成兩個受精卵。而分裂的時間則決定了絨毛膜和羊膜囊的數量。雙絨毛膜雙胞胎可能是從未分裂(即是異卵雙胞胎)或是在受精後 4 天內分裂。單羊膜雙胞胎則是在第一週後才分裂。 在極少數情況下,雙胞胎可能會發展成連體嬰。此外,雙胞胎在子宮內各種不同程度的共享環境,將可能導致各種妊娠併發症。 大部分人誤以為只要有兩個胎盤就是異卵雙胞胎,但其實只要同卵雙胞胎分裂的時間夠早,子宮內羊膜囊和胎盤的形式跟異卵雙胞胎實在是難以區分的。 ## 特殊情形 * 雙胞胎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吞噬了另一個,那麼則會形成畸形囊腫、伴隨孿生手足一生的「寄生胎」。 * 雙胞胎的發育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吸收了絕大多數健康營養,那麼另一個很可能出生之後不久即夭折。 * 同卵雙生中,如果受精卵的分裂程度不夠均勻適當,則可能形成連體嬰,概率約是 20 萬分之一。 * 同卵雙生中,如果原卵為 XY,當分裂完畢時,其中一方的 Y 脫落成為 XO,即一男一女,但此機率微乎其微。另外,這種情況的女性大多為 (染色體為 45,XO) 透納氏症患者。 * 異卵雙生中,如果母體在短時間內與兩名不同父體均有交配,兩顆卵子各自與來源不同的精子結合,由此異卵雙生可能是同母異父的。 ## 著名人物 ## 參見 * 胎生 * 卵生 * 雙胞胎列表 * 多胞胎 ## 參考文獻
null
9,073
2023-04-20T05:18:33Z
76,798,055
𤲶生
5,296,412
<p class="mw-empty-elt"> </p> <p><b>𥌓灰蝶屬</b>(學名:<i><b>Trimenia</b></i>)是灰蝶科虎灰蝶亞科中的一個屬。物種分佈於南非。 </p> <h2><span id=".E7.89.A9.E7.A8.AE"></span><span id="物種">物種</span></h2> <ul><li>銀斜𥌓灰蝶 <i>Trimenai argyroplaga</i></li> <li>馬克睹灰蝶 <i>Trimenia macmasteri</i></li> <li><i>Trimenia malagrida</i></li> <li>𥌓灰蝶 <i>Trimenia wallengreni</i></li> <li>懷𥌓灰蝶 <i>Trimenia wykehami</i></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Ackery, P. R., Smith, C. R. &amp; Vane-Wright, R. I. (ed.) 1995 Carcasson's African butterflies. Canberra: CSIRO.</li> <li>Heath, A. 1997 A review of African genera of the tribe Aphnaeini (Lepidoptera: Lycaenidae) Metamorphosis Suppl. 2: 1-60</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壽建新 周堯 李宇飛. 世界蝴蝶分類名錄. 中國: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4-01.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7536936768 <span title="連接到中文(簡體)網頁">(中文(簡體))</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F0%A5%8C%93%E7%81%B0%E8%9D%B6%E5%B1%AC&amp;rft.au=%E5%AF%BF%E5%BB%BA%E6%96%B0+%E5%91%A8%E5%B0%A7+%E6%9D%8E%E5%AE%87%E9%A3%9E&amp;rft.btitle=%E4%B8%96%E7%95%8C%E8%9D%B4%E8%9D%B6%E5%88%86%E9%A1%9E%E5%90%8D%E9%8C%84&amp;rft.date=2006-04-01&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7536936768&amp;rft.place=%E4%B8%AD%E5%9C%8B&amp;rft.pub=%E9%99%9D%E8%A5%BF%E7%A7%91%E5%AD%B8%E6%8A%80%E8%A1%93%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1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5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5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41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18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83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9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51402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9/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6.153 1 -total 60.45% 354.326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1.41% 66.868 1 Template:Taxonbar 8.96% 52.522 1 Template:Reflist 7.87% 46.128 1 Template:NoteTA 7.87% 46.117 41 Template:Delink 7.86% 46.079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7.60% 44.545 1 Template:Cite_web 3.92% 22.955 1 Template:If_then_show 1.97% 11.538 1 Template:IfPNS -->
**𥌓灰蝶屬**(學名:_**Trimenia**_)是灰蝶科虎灰蝶亞科中的一個屬。物種分佈於南非。 ## 物種 * 銀斜𥌓灰蝶 _Trimenai argyroplaga_ * 馬克睹灰蝶 _Trimenia macmasteri_ * _Trimenia malagrida_ * 𥌓灰蝶 _Trimenia wallengreni_ * 懷𥌓灰蝶 _Trimenia wykehami_ ## 參考文獻 * Ackery, P. R., Smith, C. R. & Vane-Wright, R. I. (ed.) 1995 Carcasson's African butterflies. Canberra: CSIRO. * Heath, A. 1997 A review of African genera of the tribe Aphnaeini (Lepidoptera: Lycaenidae) Metamorphosis Suppl. 2: 1-60 * 壽建新 周堯 李宇飛。世界蝴蝶分類名錄。中國: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4-01. ISBN 9787536936768 (中文(簡體)).
null
2,230
2023-05-02T18:00:20Z
76,129,890
𥌓灰蝶屬
6,114,698
<p><b>礒部花凜</b>(日語:<span title="漢字或假名表記(原文)"><span lang="ja">礒部 花凜</span></span><small>/</small><span title="平假名表記"><span lang="ja">いそべ かりん</span></span><sup> <i><span title="羅馬字表記" lang="ja-Latn">Isobe Karin</span></i></sup>,1994年5月26日<span title="Template:BLP editintro">—</span>)是日本的女性歌手、聲優,奈良縣出身。AMUSE所屬。大阪藝術大學舞台藝術學科音樂課程畢業。 </p> <h2><span id=".E4.BA.BA.E7.89.A9"></span><span id="人物">人物</span></h2> <p>2014年被選為「日本環球小姐」奈良代表。 </p><p>2015年12月24日從EFFECT移籍至office EN-JIN。 </p><p>2018年11月30日離開事務所office EN-JIN。2019年3月1日加入AMUSE。 </p><p>2019年6月10日加入組合BlooDye,與隊長高槻加奈子共同擔當主唱。 </p><p>2021年1月8日與熊田茜音、<span data-orig-title="堀內萬里菜"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堀内まり菜"><span>堀內萬里菜</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吉武千颯"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吉武千颯"><span>吉武千颯</span></span>成立組合Healer Girls(<span lang="ja">ヒーラーガールズ</span>)。 </p> <h2><span id=".E6.BC.94.E5.87.BA.E4.BD.9C.E5.93.81"></span><span id="演出作品">演出作品</span></h2> <p>※<b>粗體字</b>為主要角色。 </p> <h3><span id=".E9.9B.BB.E8.A6.96.E5.8B.95.E7.95.AB"></span><span id="電視動畫">電視動畫</span></h3> <p><b>2015年</b> </p> <ul><li>Go!Princess 光之美少女(女僕)</li></ul><p><b>2016年</b> </p> <ul><li>淘氣貓 喵喵三丁目(貝貝)</li></ul><p><b>2017年</b> </p> <ul><li>Just Because!(<b>夏目美緒</b>)</li></ul><p><b>2020年</b> </p> <ul><li>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咪)</li> <li>美妙射擊部(中河妙)</li> <li>攀岩!-Sport Climbing Girls-(紅花一文)</li></ul><p><b>2021年</b> </p> <ul><li>歌劇少女!!(考生C)</li></ul><p><b>2022年</b> </p> <ul><li>Petit Sekai(<b>天馬咲希</b>)</li> <li>Healer Girl 歌癒少女(<b>藤井かな</b>)</li> <li>不道德公會(<b>西塔姆·薔</b>)</li></ul><p><b>2024年</b> </p> <ul><li>偶像大師 閃耀色彩(<b>月岡戀鐘</b>)</li></ul><h3><span id=".E9.81.8A.E6.88.B2"></span><span id="遊戲">遊戲</span></h3> <ul><li>Assault Lily Last Bullet(宮川高嶺)</li></ul><p><b>2014年</b> </p> <ul><li>偶像事變(三宅雪乃)</li> <li>魔法偶像少女:收藏集(<b>星川李子</b>)※也演唱遊戲內的歌曲</li></ul><p><b>2018年</b> </p> <ul><li>偶像大師 閃耀色彩(<b>月岡戀鐘</b>)</li> <li>碧藍航線(有明)</li></ul><p><b>2020年</b> </p> <ul><li>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Fantastic Days(<b>榭蘿</b>)</li> <li>世界計畫 繽紛舞台! feat.初音未來(<b>天馬咲希</b>)</li> <li>Crash Fever(<b>諾娜</b>)</li></ul><p><b>2022年</b> </p> <ul><li>怪物彈珠(<b>諾茵</b>)</li></ul><h3><span id=".E8.88.9E.E5.8F.B0"></span><span id="舞台">舞台</span></h3> <ul><li>大阪演員市場2012秋(2012年)飾演 真弓</li> <li>舞台「天元突破 紅蓮螺巖〜炎擊篇〜」其之壹(2014年10月)飾演 達利</li> <li>Hwaven Eleven(2015年3月)</li> <li>Go!Princess 光之美少女 音樂劇(2015年8月-)</li> <li>舞台「K」第二章-AROUSAL OF KING-(2015年8月)飾演 櫛名安娜 <ul><li>K-Lost Small World-(2016年7月、AiiA 2.5 Theater Tokyo、京都劇場)</li></ul></li> <li>音樂劇「信」(2016年1月-2月)飾演 中條朝美</li> <li>音樂劇薄櫻鬼 原田左之助篇(2017年4月)飾演 雪村千鶴</li> <li>音樂劇終將成為妳 (2019年5月)飾演 佐伯沙彌香</li> <li>舞台劇炎炎消防隊 (2020年7月)飾演 愛麗絲</li></ul><h3><span id="Live">Live</span></h3> <ul><li>Live5pb.(2014年11月15日)</li></ul><h3><span id=".E9.9B.BB.E8.A6.96"></span><span id="電視">電視</span></h3> <ul><li>SCHOOL OF GOD #7「大塚製藥「SoyCarat 辣椒味」篇」(仙台放送、2014年10月17日)</li></ul><h3><span id=".E5.BB.A3.E6.92.AD"></span><span id="廣播">廣播</span></h3> <ul><li>Radio Because! 〜花凜與Lynn的應援Radio〜(2017年-2018年、NICONICO頻道)</li></ul><h3><span id=".E5.85.B6.E4.BB.96"></span><span id="其他">其他</span></h3> <ul><li>LINE貼圖《偶像大師 閃耀色彩》(2019年,月岡戀鐘)</li> <li>溫泉女孩(湯平燈華)</li></ul><h2><span id=".E9.9F.B3.E6.A8.82CD"></span><span id="音樂CD">音樂CD</span></h2> <h3><span id=".E6.AD.8C.E6.89.8B.E5.90.8D.E7.BE.A9"></span><span id="歌手名義">歌手名義</span></h3> <h3><span id=".E8.A7.92.E8.89.B2.E6.AD.8C"></span><span id="角色歌">角色歌</span></h3>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3><span id=".E7.BB.84.E5.90.88.E6.88.90.E5.91.98"></span><span id="组合成员">組合成員</span></h3> <h3><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3>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事務所公開簡歷<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 <li>礒部花凜官方BLOG「C's Di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 <li>礒部花凜 official的Twitter帳戶<span title="日語">(日語)</span></li></ul><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9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96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1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869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0294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992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12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67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19323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67.392 1 -total 52.50% 507.842 9 Template:Vau 51.15% 494.819 114 Template:Lang 47.44% 458.890 115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32.17% 311.174 115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29.36% 284.042 115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25.79% 249.505 115 Template:Str_mid 24.61% 238.122 115 Template:Str_mid/core 14.05% 135.900 1 Template:配音員 10.67% 103.232 1 Template:Reflist -->
**礒部花凜**(日語:礒部 花凜/いそべ かりん _Isobe Karin_,1994 年 5 月 26 日 —)是日本的女性歌手、聲優,奈良縣出身。AMUSE 所屬。大阪藝術大學舞台藝術學科音樂課程畢業。 ## 人物 2014 年被選為「日本環球小姐」奈良代表。 2015 年 12 月 24 日從 EFFECT 移籍至 office EN-JIN。 2018 年 11 月 30 日離開事務所 office EN-JIN。2019 年 3 月 1 日加入 AMUSE。 2019 年 6 月 10 日加入組合 BlooDye,與隊長高槻加奈子共同擔當主唱。 2021 年 1 月 8 日與熊田茜音、堀內萬里菜、吉武千颯成立組合 Healer Girls(ヒーラーガールズ)。 ## 演出作品 ※**粗體字**為主要角色。 ### 電視動畫 **2015 年** * Go!Princess 光之美少女(女僕) **2016 年** * 淘氣貓 喵喵三丁目(貝貝) **2017 年** * Just Because!(**夏目美緒**) **2020 年** * 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咪) * 美妙射擊部(中河妙) * 攀岩!-Sport Climbing Girls-(紅花一文) **2021 年** * 歌劇少女!(考生 C) **2022 年** * Petit Sekai(**天馬咲希**) * Healer Girl 歌癒少女(**藤井かな**) * 不道德公會(**西塔姆・薔**) **2024 年** * 偶像大師 閃耀色彩(**月岡戀鐘**) ### 遊戲 * Assault Lily Last Bullet(宮川高嶺) **2014 年** * 偶像事變(三宅雪乃) * 魔法偶像少女:收藏集(**星川李子**)※也演唱遊戲內的歌曲 **2018 年** * 偶像大師 閃耀色彩(**月岡戀鐘**) * 碧藍航線(有明) **2020 年** * 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Fantastic Days(**榭蘿**) * 世界計畫 繽紛舞台! feat. 初音未來(**天馬咲希**) * Crash Fever(**諾娜**) **2022 年** * 怪物彈珠(**諾茵**) ### 舞台 * 大阪演員市場 2012 秋(2012 年)飾演 真弓 * 舞台「天元突破 紅蓮螺巖〜炎擊篇〜」其之壹(2014 年 10 月)飾演 達利 * Hwaven Eleven(2015 年 3 月) * Go!Princess 光之美少女 音樂劇(2015 年 8 月-) * 舞台「K」第二章 - AROUSAL OF KING-(2015 年 8 月)飾演 櫛名安娜 * K-Lost Small World-(2016 年 7 月、AiiA 2.5 Theater Tokyo、京都劇場) * 音樂劇「信」(2016 年 1 月-2 月)飾演 中條朝美 * 音樂劇薄櫻鬼 原田左之助篇(2017 年 4 月)飾演 雪村千鶴 * 音樂劇終將成為妳 (2019 年 5 月)飾演 佐伯沙彌香 * 舞台劇炎炎消防隊 (2020 年 7 月)飾演 愛麗絲 ### Live * Live5pb.(2014 年 11 月 15 日) ### 電視 * SCHOOL OF GOD #7「大塚製藥「SoyCarat 辣椒味」篇」(仙台放送、2014 年 10 月 17 日) ### 廣播 * Radio Because! 〜花凜與 Lynn 的應援 Radio〜(2017 年-2018 年、NICONICO 頻道) ### 其他 * LINE 貼圖《偶像大師 閃耀色彩》(2019 年,月岡戀鐘) * 溫泉女孩(湯平燈華) ## 音樂 CD ### 歌手名義 ### 角色歌 ## 註釋 ### 組合成員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事務所公開簡歷(日語) * 礒部花凜官方 BLOG「C's Dia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 礒部花凜 official 的 Twitter 帳戶(日語)
null
14,572
2023-04-19T17:58:35Z
76,888,331
𥐟部花凛
3,603,530
<p><b>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石</b>(臺灣話:<span lang="nan"><span><span lang="nan">Ló-koo-tsio̍h</span></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coral stone</span>),指的是珊瑚礁岩體(珊瑚礁石灰岩)或其表面十分粗糙、尖銳的岩塊。又作「咾咕石」、「咕咾石」、「<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硓石」等。 </p> <h2><span id=".E6.88.90.E5.9B.A0"></span><span id="成因">成因</span></h2> <p>在海洋中生活的珊瑚死亡後,其骨骸在海底沉積,隨時間推移,逐漸堆積、增厚,成為以珊瑚骨骸為主體的珊瑚礁。若因地殼運動上升,或海水面下降而出露於海面,則為隆起珊瑚礁。日久鹽分漸少,即可運用於建材。在臺灣澎湖、墾丁附近海域尤為常見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此種外貌多孔的岩塊被稱為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石,可見於清代文獻《澎湖廳志》卷十〈物產篇〉:「老古石,府志作<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婁」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𥕍</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國」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𥕏</span>石,云生海中,皆鹹鹵結成,粗劣易腐,士人置盆盌中充玩。陳廷憲云:海底亂石,磊砢鬆脆,俗名老古石。拾運到家,俟鹹氣去盡,即成堅實,以築牆、砌屋皆然。」說明此岩塊生成於海中,待鹽分減少後,利用其堅實的特性來築牆砌屋。 </p><p>一說「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之名是由珊瑚之英譯「coral」而來,發音接近閩南語「<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硓」。如果「<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硓石」是由coral一詞轉音而來,「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石」就有可能是從「<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硓石」訛變而成,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硓石」似是珊瑚礁岩體的原始俗稱。</p><p>珊瑚若以荷蘭語「koraal」發音(根據Google翻譯),則更像「<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硓」 </p> <h2><span id=".E9.81.8B.E7.94.A8"></span><span id="運用">運用</span></h2> <p>早年澎湖民宅牆體多用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石砌成。另外,澎湖終年少雨,海風強盛,土壤帶鹽分令植蔬生長不易,居民也利用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石在住宅或菜圃前圍起疏朗的矮牆,用以防風,此種建築又稱為菜宅。清道光年間築鳳山縣城牆亦採用此石,是臺灣的古老建材。 </p><p>今日,仍可在澎湖看見許多硓<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古」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𥑮</span>石建築物,尤以白沙、西嶼、望安為最舊稱「花宅」的望安鄉中社村,由於古厝保存完整,在2004年被列入「世界100大最值得關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2010年,由文建會(中華民國文化部前身)正式登錄為「重要聚落」。西嶼二崁古厝、白沙通梁古厝等亦流傳至今。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澎湖群島</li> <li>澎湖菜宅</li> <li>望安花宅聚落</li> <li>澎湖二崁陳宅</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硓𥑮石</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6 Cached time: 2023050504182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1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0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62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494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55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661/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4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931749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60.566 1 -total 29.51% 106.420 1 Template:Lang-en 22.99% 82.879 2 Template:Lang 17.45% 62.934 1 Template:Commonscat 16.09% 58.014 1 Template:Reflist 15.70% 56.621 1 Template:Lang-nan-tw 14.85% 53.542 1 Template:LangWithName 13.01% 46.904 1 Template:Cite_journal 11.44% 41.242 17 Template:僻字 11.39% 41.051 1 Template:Sans-serif -->
**硓𥑮石**(臺灣話:Ló-koo-tsio̍h、英語:coral stone),指的是珊瑚礁岩體(珊瑚礁石灰岩)或其表面十分粗糙、尖銳的岩塊。又作「咾咕石」、「咕咾石」、「𥑮硓石」等。 ## 成因 在海洋中生活的珊瑚死亡後,其骨骸在海底沉積,隨時間推移,逐漸堆積、增厚,成為以珊瑚骨骸為主體的珊瑚礁。若因地殼運動上升,或海水面下降而出露於海面,則為隆起珊瑚礁。日久鹽分漸少,即可運用於建材。在臺灣澎湖、墾丁附近海域尤為常見 ## 命名 此種外貌多孔的岩塊被稱為硓𥑮石,可見於清代文獻《澎湖廳志》卷十〈物產篇〉:「老古石,府志作𥕍𥕏石,云生海中,皆鹹鹵結成,粗劣易腐,士人置盆盌中充玩。陳廷憲云:海底亂石,磊砢鬆脆,俗名老古石。拾運到家,俟鹹氣去盡,即成堅實,以築牆、砌屋皆然。」說明此岩塊生成於海中,待鹽分減少後,利用其堅實的特性來築牆砌屋。 一說「硓𥑮」之名是由珊瑚之英譯「coral」而來,發音接近閩南語「𥑮硓」。如果「𥑮硓石」是由 coral 一詞轉音而來,「硓𥑮石」就有可能是從「𥑮硓石」訛變而成,因此「𥑮硓石」似是珊瑚礁岩體的原始俗稱。 珊瑚若以荷蘭語「koraal」發音(根據 Google 翻譯),則更像「𥑮硓」 ## 運用 早年澎湖民宅牆體多用硓𥑮石砌成。另外,澎湖終年少雨,海風強盛,土壤帶鹽分令植蔬生長不易,居民也利用硓𥑮石在住宅或菜圃前圍起疏朗的矮牆,用以防風,此種建築又稱為菜宅。清道光年間築鳳山縣城牆亦採用此石,是臺灣的古老建材。 今日,仍可在澎湖看見許多硓𥑮石建築物,尤以白沙、西嶼、望安為最舊稱「花宅」的望安鄉中社村,由於古厝保存完整,在 2004 年被列入「世界 100 大最值得關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2010 年,由文建會(中華民國文化部前身)正式登錄為「重要聚落」。西嶼二崁古厝、白沙通梁古厝等亦流傳至今。 ## 相關條目 * 澎湖群島 * 澎湖菜宅 * 望安花宅聚落 * 澎湖二崁陳宅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硓𥑮石
null
3,869
2023-04-16T12:28:12Z
73,927,641
𥑮硓石
7,779,724
<p><b>𥓞口圳</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位於臺灣高雄市湖內區,是清代由林志欽<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等人興建的水利設施。該水圳水源來自二仁溪,用來灌溉今湖內、茄萣一帶的農田。 </p><p>在湖內區海埔、海山兩里的𥓞口圳沿岸,在二次大戰後開始種植蓮藕,是高雄地區唯一蓮藕產地,極盛時期蓮藕田曾達40多甲。 </p> <h2><span id=".E6.B2.BF.E9.9D.A9"></span><span id="沿革">沿革</span></h2> <p>清代文賢里欠缺水利設施,當地人士林志欽等17人乃發起開鑿水圳的規劃,於清嘉慶廿五年(1820年)開始動工。然而工程期間因為水圳用地問題,林志欽遭人控告侵占土地,且被判有罪而影響到工程。據說林志欽提起上訴,但仍遭敗訴,而每敗訴一次身上便會加上一條鎖鏈,最後加到了13條之多。到了最後好不容易獲得平反,工程才能繼續下去。𥓞口圳完成時,已是道光廿二年(1842年)九月的事。 </p><p>最初𥓞口圳的灌溉範圍是文賢里草仔寮林芳等4人耕地170甲與圍仔內莊鄭以仁等3人土地170甲,共340甲。灌溉分水方式上採用「水股法」,分成30股,定時輪番灌溉。 </p><p>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年),𥓞口圳水股每股31甲,全灌溉區有930甲。 </p><p>2014年8月,因為連日豪大雨𥓞口圳水位暴漲溢出,導致湖內海埔、海山、劉家、忠興等里淹水。另外海埔里長杜丙戊表示當時他曾要求啟用下游抽水站,但管理員說要水位達190公分才能啟動抽水馬達,可是實際上水位達130公分時周邊社區便會淹水了。 </p> <h2><span id=".E5.9C.96.E7.89.87"></span><span id="圖片">圖片</span></h2>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27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272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272px"> </ul><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𥓞口圳**位於臺灣高雄市湖內區,是清代由林志欽等人興建的水利設施。該水圳水源來自二仁溪,用來灌溉今湖內、茄萣一帶的農田。 在湖內區海埔、海山兩里的𥓞口圳沿岸,在二次大戰後開始種植蓮藕,是高雄地區唯一蓮藕產地,極盛時期蓮藕田曾達 40 多甲。 ## 沿革 清代文賢里欠缺水利設施,當地人士林志欽等 17 人乃發起開鑿水圳的規劃,於清嘉慶廿五年(1820 年)開始動工。然而工程期間因為水圳用地問題,林志欽遭人控告侵占土地,且被判有罪而影響到工程。據說林志欽提起上訴,但仍遭敗訴,而每敗訴一次身上便會加上一條鎖鏈,最後加到了 13 條之多。到了最後好不容易獲得平反,工程才能繼續下去。𥓞口圳完成時,已是道光廿二年(1842 年)九月的事。 最初𥓞口圳的灌溉範圍是文賢里草仔寮林芳等 4 人耕地 170 甲與圍仔內莊鄭以仁等 3 人土地 170 甲,共 340 甲。灌溉分水方式上採用「水股法」,分成 30 股,定時輪番灌溉。 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1925 年),𥓞口圳水股每股 31 甲,全灌溉區有 930 甲。 2014 年 8 月,因為連日豪大雨𥓞口圳水位暴漲溢出,導致湖內海埔、海山、劉家、忠興等里淹水。另外海埔里長杜丙戊表示當時他曾要求啟用下游抽水站,但管理員說要水位達 190 公分才能啟動抽水馬達,可是實際上水位達 130 公分時周邊社區便會淹水了。 ## 圖片 * * * ## 註釋 ## 參考來源
null
4,413
2023-04-16T12:34:03Z
69,510,869
𥓞口圳
2,789,242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𥔲</span>嘉鎮</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𥔲</span>嘉鎮下轄以下地區:</p><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𥔲</span>嘉村、​茶葉村、​大紅山村、​陽太村、​舊丈村、​麻旺村、​龍樹村、​新廠村、​老廠村、​平掌村、​東鳳村、​密架村、​義隆村和新樹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4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6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298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634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16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2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4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27266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5/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03.600 1 -total 53.15% 533.451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52.65% 528.361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48.48% 486.564 1 Template:Infobox 13.12% 131.633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13.01% 130.599 1 Template:PRC_admin/navcat 12.97% 130.128 1 Template:PRC_admin/children 12.24% 122.797 1 Template:PRC_admin/article4footer 11.70% 117.385 3 Template:PRC_admin/list/53/23/22/104/000 9.87% 99.042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
**𥔲嘉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𥔲嘉鎮下轄以下地區: 𥔲嘉村、​茶葉村、​大紅山村、​陽太村、​舊丈村、​麻旺村、​龍樹村、​新廠村、​老廠村、​平掌村、​東鳳村、​密架村、​義隆村和新樹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24.45847, "lon": 101.23786 }
529
2023-04-23T17:37:31Z
72,827,968
𥔲嘉镇
5,916,163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b>,是臺灣彰化縣二林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復豐里、東華里。</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地區為一街庄,稱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庄」,隸屬於深耕堡。該庄西北及北與丈八斗庄為鄰,東北與崙仔庄為鄰,東與小埔心庄為鄰,東南邊為大湖厝庄為鄰,南邊為五庄仔庄,西南邊為面前厝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二林區」,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二林區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廳、支廳、區、街庄(舊制)改設州、郡、街庄(新制)、大字,該庄改制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二林庄。1937年,二林庄升格為二林街。 </p><p>戰後二林街改制為二林鎮,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二林鎮改隸屬彰化縣。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過溝仔、番仔厝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此外,本地區尚有砂崙腳、上西庄、下西庄、七戶、五戶、二戶等聚落。</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縣道150號(斗苑路一段)是芳苑至南投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西轉可前往二林市區、芳苑並止於省道台17線路口,向東南東可前往埤頭、國道1號北斗交流道、北斗、田中、名間西北部、南投等地。</p><p>鄉道彰127線(原竹路)是頂後厝至新莊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由本地區北部邊界西側入境後,經鄉道彰143線終點路口後續行再轉南,於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經鄉道彰178線右側路口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北北西可前往丈八斗東部的橋子頭聚落、大排沙、萬合、舊趙甲西部的頂後厝聚落並止於縣道143號路口,向南經五庄子後獨行可前往樹子腳西北端、樹子腳與竹塘交界地帶、竹塘東南部、竹塘與番子寮交界地帶、番子寮與下溪墘交界地帶並止於新庄聚落的田頭堤防道路路口。</p><p>鄉道彰134線(中農路)是塗人厝至𥕟磘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北部的鄉道彰127線路口。由此向西北順路轉西南再轉南南西再轉西北西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南部、犁頭厝東北部的塗人厝聚落並止於鄉道彰171線路口。</p><p>鄉道彰136線(東西路)是西莊子至埤頭的道路,其西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北部邊界東側的縣道150號路口。由此向北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與崙子交界地帶、崙子南部並止於鄉道彰137線路口。</p><p>鄉道彰178線(文昌路、竹五路)是洲子至大灣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到達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的鄉道彰127線路口後轉南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面前厝西部的洲子聚落並止於鄉道彰175線路口,向南轉南南東經五庄子聚落後獨行可前往五庄子與樹子腳交界地帶並止於縣道152號路口(大灣聚落東北郊)。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2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4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1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6243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5.507 1 -total 42.89% 45.251 2 Template:NoteTA 25.20% 26.584 1 Template:北斗郡 15.39% 16.233 1 Template:Navbox 11.89% 12.544 6 Template:僻字 11.42% 12.050 1 Template:CJK-New-Char 9.17% 9.672 1 Template:Hatnote 8.54% 9.012 6 Template:Lan 5.46% 5.760 1 Template:Reflist 1.41% 1.486 1 Template:Unihan -->
**𥕟磘**,是臺灣彰化縣二林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復豐里、東華里。 ##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𥕟磘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𥕟磘庄」,隸屬於深耕堡。該庄西北及北與丈八斗庄為鄰,東北與崙仔庄為鄰,東與小埔心庄為鄰,東南邊為大湖厝庄為鄰,南邊為五庄仔庄,西南邊為面前厝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3 年(明治三十六年)6 月,該庄編入「二林區」,隸屬於彰化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二林區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 年(大正九年),廢廳、支廳、區、街庄(舊制)改設州、郡、街庄(新制)、大字,該庄改制為「𥕟磘」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二林庄。1937 年,二林庄升格為二林街。 戰後二林街改制為二林鎮,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 年 10 月,中、彰、投分治,二林鎮改隸屬彰化縣。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𥕟磘、過溝仔、番仔厝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此外,本地區尚有砂崙腳、上西庄、下西庄、七戶、五戶、二戶等聚落。 ## 交通 縣道 150 號(斗苑路一段)是芳苑至南投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 — 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西轉可前往二林市區、芳苑並止於省道台 17 線路口,向東南東可前往埤頭、國道 1 號北斗交流道、北斗、田中、名間西北部、南投等地。 鄉道彰 127 線(原竹路)是頂後厝至新莊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 — 南南東走向由本地區北部邊界西側入境後,經鄉道彰 143 線終點路口後續行再轉南,於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經鄉道彰 178 線右側路口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北北西可前往丈八斗東部的橋子頭聚落、大排沙、萬合、舊趙甲西部的頂後厝聚落並止於縣道 143 號路口,向南經五庄子後獨行可前往樹子腳西北端、樹子腳與竹塘交界地帶、竹塘東南部、竹塘與番子寮交界地帶、番子寮與下溪墘交界地帶並止於新庄聚落的田頭堤防道路路口。 鄉道彰 134 線(中農路)是塗人厝至𥕟磘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北部的鄉道彰 127 線路口。由此向西北順路轉西南再轉南南西再轉西北西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南部、犁頭厝東北部的塗人厝聚落並止於鄉道彰 171 線路口。 鄉道彰 136 線(東西路)是西莊子至埤頭的道路,其西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北部邊界東側的縣道 150 號路口。由此向北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與崙子交界地帶、崙子南部並止於鄉道彰 137 線路口。 鄉道彰 178 線(文昌路、竹五路)是洲子至大灣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 — 東北東走向到達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的鄉道彰 127 線路口後轉南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面前厝西部的洲子聚落並止於鄉道彰 175 線路口,向南轉南南東經五庄子聚落後獨行可前往五庄子與樹子腳交界地帶並止於縣道 152 號路口(大灣聚落東北郊)。 ## 參考文獻
null
4,876
2023-04-08T14:02:10Z
46,459,967
𥕟磘
5,916,163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b>,是臺灣彰化縣二林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復豐里、東華里。</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地區為一街庄,稱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庄」,隸屬於深耕堡。該庄西北及北與丈八斗庄為鄰,東北與崙仔庄為鄰,東與小埔心庄為鄰,東南邊為大湖厝庄為鄰,南邊為五庄仔庄,西南邊為面前厝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二林區」,隸屬於彰化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二林區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廳、支廳、區、街庄(舊制)改設州、郡、街庄(新制)、大字,該庄改制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二林庄。1937年,二林庄升格為二林街。 </p><p>戰後二林街改制為二林鎮,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二林鎮改隸屬彰化縣。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石」右「屚」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𥕟</span>磘、過溝仔、番仔厝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此外,本地區尚有砂崙腳、上西庄、下西庄、七戶、五戶、二戶等聚落。</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縣道150號(斗苑路一段)是芳苑至南投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西轉可前往二林市區、芳苑並止於省道台17線路口,向東南東可前往埤頭、國道1號北斗交流道、北斗、田中、名間西北部、南投等地。</p><p>鄉道彰127線(原竹路)是頂後厝至新莊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由本地區北部邊界西側入境後,經鄉道彰143線終點路口後續行再轉南,於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經鄉道彰178線右側路口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北北西可前往丈八斗東部的橋子頭聚落、大排沙、萬合、舊趙甲西部的頂後厝聚落並止於縣道143號路口,向南經五庄子後獨行可前往樹子腳西北端、樹子腳與竹塘交界地帶、竹塘東南部、竹塘與番子寮交界地帶、番子寮與下溪墘交界地帶並止於新庄聚落的田頭堤防道路路口。</p><p>鄉道彰134線(中農路)是塗人厝至𥕟磘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北部的鄉道彰127線路口。由此向西北順路轉西南再轉南南西再轉西北西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南部、犁頭厝東北部的塗人厝聚落並止於鄉道彰171線路口。</p><p>鄉道彰136線(東西路)是西莊子至埤頭的道路,其西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北部邊界東側的縣道150號路口。由此向北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與崙子交界地帶、崙子南部並止於鄉道彰137線路口。</p><p>鄉道彰178線(文昌路、竹五路)是洲子至大灣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到達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的鄉道彰127線路口後轉南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面前厝西部的洲子聚落並止於鄉道彰175線路口,向南轉南南東經五庄子聚落後獨行可前往五庄子與樹子腳交界地帶並止於縣道152號路口(大灣聚落東北郊)。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12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46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1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6243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5.507 1 -total 42.89% 45.251 2 Template:NoteTA 25.20% 26.584 1 Template:北斗郡 15.39% 16.233 1 Template:Navbox 11.89% 12.544 6 Template:僻字 11.42% 12.050 1 Template:CJK-New-Char 9.17% 9.672 1 Template:Hatnote 8.54% 9.012 6 Template:Lan 5.46% 5.760 1 Template:Reflist 1.41% 1.486 1 Template:Unihan -->
**𥕟磘**,是臺灣彰化縣二林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復豐里、東華里。 ##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𥕟磘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𥕟磘庄」,隸屬於深耕堡。該庄西北及北與丈八斗庄為鄰,東北與崙仔庄為鄰,東與小埔心庄為鄰,東南邊為大湖厝庄為鄰,南邊為五庄仔庄,西南邊為面前厝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彰化廳。1903 年(明治三十六年)6 月,該庄編入「二林區」,隸屬於彰化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二林區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 年(大正九年),廢廳、支廳、區、街庄(舊制)改設州、郡、街庄(新制)、大字,該庄改制為「𥕟磘」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北斗郡二林庄。1937 年,二林庄升格為二林街。 戰後二林街改制為二林鎮,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 年 10 月,中、彰、投分治,二林鎮改隸屬彰化縣。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𥕟磘、過溝仔、番仔厝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此外,本地區尚有砂崙腳、上西庄、下西庄、七戶、五戶、二戶等聚落。 ## 交通 縣道 150 號(斗苑路一段)是芳苑至南投的道路,大致以西北西 — 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西轉可前往二林市區、芳苑並止於省道台 17 線路口,向東南東可前往埤頭、國道 1 號北斗交流道、北斗、田中、名間西北部、南投等地。 鄉道彰 127 線(原竹路)是頂後厝至新莊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 — 南南東走向由本地區北部邊界西側入境後,經鄉道彰 143 線終點路口後續行再轉南,於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經鄉道彰 178 線右側路口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北北西可前往丈八斗東部的橋子頭聚落、大排沙、萬合、舊趙甲西部的頂後厝聚落並止於縣道 143 號路口,向南經五庄子後獨行可前往樹子腳西北端、樹子腳與竹塘交界地帶、竹塘東南部、竹塘與番子寮交界地帶、番子寮與下溪墘交界地帶並止於新庄聚落的田頭堤防道路路口。 鄉道彰 134 線(中農路)是塗人厝至𥕟磘的道路,其東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北部的鄉道彰 127 線路口。由此向西北順路轉西南再轉南南西再轉西北西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南部、犁頭厝東北部的塗人厝聚落並止於鄉道彰 171 線路口。 鄉道彰 136 線(東西路)是西莊子至埤頭的道路,其西側端點位於本地區北部邊界東側的縣道 150 號路口。由此向北出境後可前往丈八斗與崙子交界地帶、崙子南部並止於鄉道彰 137 線路口。 鄉道彰 178 線(文昌路、竹五路)是洲子至大灣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 — 東北東走向到達本地區南部邊界西側的鄉道彰 127 線路口後轉南與其共線並出境。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面前厝西部的洲子聚落並止於鄉道彰 175 線路口,向南轉南南東經五庄子聚落後獨行可前往五庄子與樹子腳交界地帶並止於縣道 152 號路口(大灣聚落東北郊)。 ## 參考文獻
null
4,876
2023-04-08T14:02:10Z
46,459,967
𥕟磘庄
5,371,379
<p><b>秭</b>(音同「紫」,注音字母:ㄗˇ,漢語拼音:zǐ,也稱作<b>𥝱</b>(音「書」,ㄕㄨˉ,shū))是一個數字單位,這兩個字平時很少使用,一般使用國際單位制詞頭佑。一秭是10<sup>24</sup>(一萬垓,即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古代數目名10<sup>9</sup>、10<sup>40</sup>、10<sup>128</sup>。鄭碼:MFIM,U:79ED,GBK:EFF6 </p> <h2><span id=".E6.96.87.E7.8D.BB.E8.A8.98.E8.BC.89"></span><span id="文獻記載">文獻記載</span></h2> <ul><li>《說文》:「秭,五稯為秭,一曰數億至萬曰秭。」</li> <li>《玉篇》:「秭,數億至萬也。」</li> <li>《爾雅》:「秭,數也。郭璞註:今以十億為秭。」</li> <li>《廣韻》:「秭,千億也。」</li> <li>《風俗通》:「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li></ul><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p>秭的單位與上下數可參考下表。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1. 《康熙字典》</li> <li>2. 《說文》 東漢許慎</li> <li>3. 《爾雅》 郭璞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中文數字</li> <li>國際單位制詞頭</li></ul>
**秭**(音同「紫」,注音字母:ㄗˇ,漢語拼音:zǐ,也稱作**𥝱**(音「書」,ㄕㄨˉ,shū))是一個數字單位,這兩個字平時很少使用,一般使用國際單位制詞頭佑。一秭是 1024(一萬垓,即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古代數目名 109、1040、10128。鄭碼:MFIM,U:79ED,GBK:EFF6 ## 文獻記載 * 《說文》:「秭,五稯為秭,一曰數億至萬曰秭。」 * 《玉篇》:「秭,數億至萬也。」 * 《爾雅》:「秭,數也。郭璞註:今以十億為秭。」 * 《廣韻》:「秭,千億也。」 * 《風俗通》:「千生萬,萬生億,億生兆,兆生京,京生秭。」 ## 注釋 秭的單位與上下數可參考下表。 ## 參考文獻 * 1. 《康熙字典》 * 2. 《說文》 東漢許慎 * 3. 《爾雅》 郭璞注 ## 參見 * 中文數字 * 國際單位制詞頭
null
1,694
2023-03-21T16:00:45Z
66,511,034
𥝱
7,183,716
<p><b><ruby><rb>䭱</rb><rp>(</rp><rt>ㄅㄧㄝˊ</rt><rp>)</rp></ruby>齊</b>(波斯語:<span lang="fa" dir="rtl">بیرزی</span>‎,<span lang="la"><i>bīrzay</i></span>;<span lang="fa">باریجه</span>‎,<span lang="la"><i>bārījeh</i></span>),亦作<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香,右上生,右下內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𥣉</span>齊</b>,《回回藥方》作<b>別兒撒的</b>(波斯語:<span lang="fa" dir="rtl">بیرزد</span>‎,<span lang="la"><i>bīrzad</i></span>)、<b>別而咱的</b>、<b>別兒咱的</b>、<b>別咱的</b>,聖經和合本譯作<b>喜利比拿</b>(希伯來語:<span lang="he" dir="rtl">חלבנה</span>‎,<span lang="la"><i>ḥelbenah</i></span>),也叫<b>格蓬脂</b>(拉丁語:<span lang="la">galbanum</span>)、<b>格蓬香膠</b>、<b>古蓬香膠</b>、<b>白松香</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b>頇勃梨咃</b>(阿拉姆語:<span lang="la"><i>xelbānita</i></span>),是香膠阿魏(學名:<i><span lang="la">Ferula gummosa</span></i>)等阿魏屬植物分泌的油膠樹脂。</p> <h2><span id=".E8.A8.98.E8.BC.89"></span><span id="記載">記載</span></h2> <p>《酉陽雜俎》:䭱齊,出波斯國。拂林呼為頇勃梨咃。長一丈餘,圍一尺許。皮色青薄而極光凈,葉似阿魏,每三葉生於條端,無花實。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至臘月更抽新條,極滋茂。若不剪除,反枯死。七月斷其枝,有黃汁,其狀如蜜,微有香氣,入藥療病。 </p> <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p>䭱齊可入藥,也是常用的香水原料。其香味略似松樹,但其與松樹並無關聯。䭱齊提取的精油常以松油摻假。</p> <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阿魏</li> <li>撒額冰</li></ul><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8 Cached time: 2023050500342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7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36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505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76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154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3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89387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21.815 1 -total 34.28% 110.325 2 Template:Lang-fa 32.54% 104.731 1 Template:Reflist 17.62% 56.700 7 Template:Lang 16.04% 51.619 7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4.01% 45.080 3 Template:Cite_book 9.44% 30.377 7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8.34% 26.836 7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7.74% 24.912 1 Template:Cite_wikisource 6.96% 22.413 7 Template:Str_mid -->
**䭱(ㄅㄧㄝˊ)齊**(波斯語:بیرزی‎,_bīrzay_;باریجه‎,_bārījeh_),亦作**𥣉齊**,《回回藥方》作**別兒撒的**(波斯語:بیرزد‎,_bīrzad_)、**別而咱的**、**別兒咱的**、**別咱的**,聖經和合本譯作**喜利比拿**(希伯來語:חלבנה‎,_ḥelbenah_),也叫**格蓬脂**(拉丁語:galbanum)、**格蓬香膠**、**古蓬香膠**、**白松香**、**頇勃梨咃**(阿拉姆語:_xelbānita_),是香膠阿魏(學名:_Ferula gummosa_)等阿魏屬植物分泌的油膠樹脂。 ## 記載 《酉陽雜俎》:䭱齊,出波斯國。拂林呼為頇勃梨咃。長一丈餘,圍一尺許。皮色青薄而極光凈,葉似阿魏,每三葉生於條端,無花實。西域人常八月伐之,至臘月更抽新條,極滋茂。若不剪除,反枯死。七月斷其枝,有黃汁,其狀如蜜,微有香氣,入藥療病。 ## 用途 䭱齊可入藥,也是常用的香水原料。其香味略似松樹,但其與松樹並無關聯。䭱齊提取的精油常以松油摻假。 ## 相關條目 * 阿魏 * 撒額冰 ## 注釋 ## 參考資料
null
3,801
2023-04-26T00:32:06Z
69,806,825
𥣉齊
1,345,543
<p><b>扁豆</b>(學名:<span lang="la"><i>Lablab purpureus</i></span>;英語:<span lang="en">hyacinth bean、Indian bean、calavance、Egyptian bean、seim</span>)。可以泛指所有菜豆兒。本字是<b>𥣰豆</b>,又稱:<b>鵲豆</b>、蛾眉豆、肉豆、稨豆、白豆、眉豆、白扁豆、藊豆、南扁豆、沿籬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鍘刀片、氣豆等,民間也俗稱豬耳朵豆角(形似豬耳朵),中國東北也稱「老母豬耳朵」(指長得很寬),為扁豆屬下唯一一種,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span data-orig-title="菜豆族"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haseoleae"><span>菜豆族</span></span>。是廣布於非洲、印度次大陸與印尼等熱帶地區的食用作物。扁豆在這些地區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在印度,扁豆的嫩豆莢像菜豆一樣被煮食,並是許多種咖哩的原料;在東亞與南亞扁豆可像黃豆一樣被做成豆腐或者天貝;在中國,扁豆被當成一種可以補氣的中藥材,功效是健脾、化濕、消暑,對於脾胃虛弱的患者而言,可以加強消化機能。 </p><p>其種加詞「<i>Purpureus</i>」意為「紫色的」。 </p><p>雖然扁豆原產於非洲,且可生長在幾乎所有南撒哈拉地區,但對大多數非洲人而言卻非常陌生,反而在亞洲被廣泛利用。扁豆是適合貧窮地區食用的作物之一,因為其容易種植、能在較酸、含鋁較高且較貧瘠的土地生長,且產量豐富又較不受乾旱影響,在乾季仍維持生產。扁豆也有助於土地肥力的培養,其根可從地底深部吸收養分,且共生的根瘤菌可大幅提升土中的含氮量。 </p> <h2><span id=".E7.94.9F.E9.95.B7"></span><span id="生長">生長</span></h2> <p>扁豆是一種攀緣植物,會產生紫色的花與豆莢,適合在圍籬與藤架上種植,其生長迅速,且可產生鮮豔花朵吸引蝴蝶與蜂鳥,還可產生可食用的葉、花、豆莢、種子與根。其乾燥的種子因含有高濃度的氰化葡萄糖苷而有毒,需經一段時間的烘烤後才能食用。 </p> <h2><span id=".E6.87.89.E7.94.A8"></span><span id="應用">應用</span></h2> <p>扁豆常被種來當作飼料或觀賞植物。並同時是藥用植物和有毒植物。 </p><p>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一種以扁豆為原料的咖哩<i>vaala che birdef</i>(वालाचे बीरडे),這種咖哩通常在Shraavana節的素食齋戒時被使用。在卡納塔克邦扁豆有多種食用方式,包括做成咖哩<i>avarekalu saaru</i>、沙拉<i>avarekaalu usli</i>,加在傳統餐點upma上或作為另一項傳統餐點Akki rotti的香料。有時其外種皮會被剝除,而使用中間柔軟的部分入菜,這種食用形式特稱為「<i>hitakubele avarekalu</i>」。 </p><p>在泰倫迦納地區,龐格爾節(Pongal festival)時扁豆的豆莢被切成小塊,作成一種特殊的辛辣咖哩,搭配一種由御穀做成的麵包<i>Bajra</i> 一起食用。這個特殊的佳餚已存在數個世紀。</p><p>在越南順化市,扁豆是傳統料理chè đậu ván的主要原料。</p><p>肯亞的基庫尤人也善於食用扁豆,他們認為扁豆可促進分泌乳汁,並長久以來做為哺乳中的母親的主食。扁豆被煮熟並搗碎後混合了熟透或半熟的香蕉以增加甜味。</p><p>在澳洲,一種稱為「Koala」的變種被研發成功,此變種生長迅速,適合作為糧食或飼料。其生產者聲稱這種白色的穀物可以當成「南半球的黃豆」出口至亞洲。扁豆每公頃可產超過2噸,在副熱帶地區的每公頃產量比綠豆多兩成。</p><p>由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得知白扁豆萃取的蛋白質FRIL可以阻斷多種流感病毒以及COVID-19病毒感染</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6.89.A9.E5.B1.95.E9.98.85.E8.AF.BB"></span><span id="扩展阅读">擴展閱讀</span></h2> <ul><li>The Hyacinth Bean - Informative but non-scholarly essay on Hyacinth Bean history, uses, etymology.</li> <li>The Banglalore bean</li> <li>Murphy, Andrea M.; Colucci, Pablo E. A tropical forage solution to poor quality ruminant diets: A review of Lablab purpure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vestock Research for Rural Development (11) 2 1999</li> <li>JSTOR Plant Science</li> <li>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ngalore, India - Lablab lab</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中的相關內容:扁豆</li> <li>白扁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510440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5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8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69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287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14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611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7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850177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32/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30.489 1 -total 39.43% 327.435 1 Template:Speciesbox 38.98% 323.735 1 Template:Taxobox/core 29.90% 248.322 1 Template:Taxonbar 12.28% 101.949 1 Template:Lang-en 12.23% 101.569 1 Template:Reflist 9.14% 75.937 12 Template:Cite_web 5.87% 48.724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4.81% 39.960 2 Template:Wikidata 3.59% 29.835 25 Template:Delink -->
**扁豆**(學名:_Lablab purpureus_;英語:hyacinth bean、Indian bean、calavance、Egyptian bean、seim)。可以泛指所有菜豆兒。本字是**𥣰豆**,又稱:**鵲豆**、蛾眉豆、肉豆、稨豆、白豆、眉豆、白扁豆、藊豆、南扁豆、沿籬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鍘刀片、氣豆等,民間也俗稱豬耳朵豆角(形似豬耳朵),中國東北也稱「老母豬耳朵」(指長得很寬),為扁豆屬下唯一一種,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菜豆族。是廣布於非洲、印度次大陸與印尼等熱帶地區的食用作物。扁豆在這些地區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在印度,扁豆的嫩豆莢像菜豆一樣被煮食,並是許多種咖哩的原料;在東亞與南亞扁豆可像黃豆一樣被做成豆腐或者天貝;在中國,扁豆被當成一種可以補氣的中藥材,功效是健脾、化濕、消暑,對於脾胃虛弱的患者而言,可以加強消化機能。 其種加詞「_Purpureus_」意為「紫色的」。 雖然扁豆原產於非洲,且可生長在幾乎所有南撒哈拉地區,但對大多數非洲人而言卻非常陌生,反而在亞洲被廣泛利用。扁豆是適合貧窮地區食用的作物之一,因為其容易種植、能在較酸、含鋁較高且較貧瘠的土地生長,且產量豐富又較不受乾旱影響,在乾季仍維持生產。扁豆也有助於土地肥力的培養,其根可從地底深部吸收養分,且共生的根瘤菌可大幅提升土中的含氮量。 ## 生長 扁豆是一種攀緣植物,會產生紫色的花與豆莢,適合在圍籬與藤架上種植,其生長迅速,且可產生鮮豔花朵吸引蝴蝶與蜂鳥,還可產生可食用的葉、花、豆莢、種子與根。其乾燥的種子因含有高濃度的氰化葡萄糖苷而有毒,需經一段時間的烘烤後才能食用。 ## 應用 扁豆常被種來當作飼料或觀賞植物。並同時是藥用植物和有毒植物。 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一種以扁豆為原料的咖哩 _vaala che birdef_(वालाचे बीरडे),這種咖哩通常在 Shraavana 節的素食齋戒時被使用。在卡納塔克邦扁豆有多種食用方式,包括做成咖哩 _avarekalu saaru_、沙拉 _avarekaalu usli_,加在傳統餐點 upma 上或作為另一項傳統餐點 Akki rotti 的香料。有時其外種皮會被剝除,而使用中間柔軟的部分入菜,這種食用形式特稱為「_hitakubele avarekalu_」。 在泰倫迦納地區,龐格爾節(Pongal festival)時扁豆的豆莢被切成小塊,作成一種特殊的辛辣咖哩,搭配一種由御穀做成的麵包 _Bajra_ 一起食用。這個特殊的佳餚已存在數個世紀。 在越南順化市,扁豆是傳統料理 chè đậu ván 的主要原料。 肯亞的基庫尤人也善於食用扁豆,他們認為扁豆可促進分泌乳汁,並長久以來做為哺乳中的母親的主食。扁豆被煮熟並搗碎後混合了熟透或半熟的香蕉以增加甜味。 在澳洲,一種稱為「Koala」的變種被研發成功,此變種生長迅速,適合作為糧食或飼料。其生產者聲稱這種白色的穀物可以當成「南半球的黃豆」出口至亞洲。扁豆每公頃可產超過 2 噸,在副熱帶地區的每公頃產量比綠豆多兩成。 由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得知白扁豆萃取的蛋白質 FRIL 可以阻斷多種流感病毒以及 COVID-19 病毒感染 ## 參考文獻 ## 擴展閱讀 * The Hyacinth Bean - Informative but non-scholarly essay on Hyacinth Bean history, uses, etymology. * The Banglalore bean * Murphy, Andrea M.; Colucci, Pablo E. A tropical forage solution to poor quality ruminant diets: A review of Lablab purpure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vestock Research for Rural Development (11) 2 1999 * JSTOR Plant Science *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ngalore, India - Lablab lab ## 外部連結 * 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中的相關內容:扁豆 * 白扁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0,505
2023-05-03T02:18:26Z
77,076,978
𥣰豆
2,759,907
<p class="mw-empty-elt"> </p> <p><b>思勞竹屬</b>(學名:<i>Schizostachyum</i>)是禾本科下的一個屬,為喬木或灌木狀竹。該屬共有約4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馬達加斯加和新幾內亞等地。</p> <h2><span id=".E4.B8.8B.E5.B1.9E.E7.89.A9.E7.A7.8D"></span><span id="下属物种">下屬物種</span></h2> <p>本屬包括以下物種:</p> <ul style="plainlist"><li> <i>Schizostachyum aciculare</i> <small>Gambl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aequiramos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alopecurus</i> <small>(Stapf) Holttum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andamanicum</i> <small>M.Kumar &amp; Remesh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arunachalensis</i> <small>H.B.Naithani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atrocingulare</i> <small>Widjaja </small></li><li>耳垂竹 <i>Schizostachyum auriculatum</i> <small>Q.H.Dai &amp; D.Y.Huang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aviculare</i> <small>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bamban</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beddomei</i> <small>(C.E.C.Fisch.) R.B.Majumdar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blumei</i> <small>Munro, 1868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blumei</i> <small>Nees </small></li><li>短枝黃金竹 <i>Schizostachyum brachycladum</i> <small>(Kurz ex Munro) Kurz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brachythyrsus</i> <small>(K.Schum.) Holttum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ambodianum</i> <small>Merkl., Chhang &amp; K.M.Wong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astane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audatum</i> <small>Backer ex K.Heyne </small></li><li>薄竹 <i>Schizostachyum chinense</i> <small>Rendl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opelandii</i> <small>F.Muell. &amp; Hack.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oradatum</i> <small>(T.H.Wen &amp; Q.H.Dai) N.H.Xi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ornut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urranii</i> <small>Gambl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cuspidat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dakrongense</i> <small>Cai, Tong, Vu, Ni &amp; Xia, 2020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diaoluoshanense</i> <small>N.H.Xia, L.L.Zhang &amp; R.S.Lin </small></li><li>沙勒竹 <i>Schizostachyum diffusum</i> <small>(Blanco) Merr.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distans</i> <small>(C.E.Parkinson) H.B.Naithani &amp; Bennet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dullooa</i> <small>(Gamble) R.B.Majumdar </small></li><li>苗竹仔 <i>Schizostachyum dumetorum</i> <small>(Hance ex Walp.) Munro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flexuos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沙羅單竹 <i>Schizostachyum</i> <small>funghomii McClur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glaucifolium</i> <small>(Rupr.) Munro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glaucoclad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gracile</i> <small>(Kurz ex Munro) Holttum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grande</i> <small>Ridl.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griffithii</i> <small>(Munro) R.B.Majumdar </small></li><li>山骨羅竹 <i>Schizostachyum hainanense</i> <small>Merr. ex McClur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hantu</i> <small>S.Dransf.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insulare</i> <small>Ridl.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iraten</i> <small>Steud.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irratun</i> <small>Kurz </small></li><li>嶺南思勞竹 <i>Schizostachyum jaculans</i> <small>Holttum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kalpongianum</i> <small>M.Kumar &amp; Remesh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khoonmengii</i> <small>S.Dransf.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kuisingii</i> <small>K.M.Wong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langbianense</i> <small>V.T.Tran, N.H.Xia &amp; H.N.Nguyen </small></li><li>長葉思勞竹 <i>Schizostachyum latifolium</i> <small>Gambl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lengguanii</i> <small>K.M.Wong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lima</i> <small>(Blanco) Merr.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longinternodium</i> <small>N.H.Xia, R.S.Lin &amp; C.H.Zheng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lumampao</i> <small>(Blanco) Merr.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lutescens</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mampouw</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nghianum</i> <small>N.H.Xia &amp; V.T.Tran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ninhthuanense</i> <small>N.H.Xia, V.T.Tran &amp; H.N.Nguyen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pergracile</i> <small>(Munro) R.B.Majumdar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perrieri</i> <small>A.Camus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pilosum</i> <small>S.Dransf.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pleianthemum</i> <small>S.Dransf. </small></li><li>思簩竹 <i>Schizostachyum pseudolima</i> <small>McClure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purpureum</i> <small>Damayanto &amp; 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rogersii</i> <small>Brandis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silicatum</i> <small>Widjaja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terminale</i> <small>Holttum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tessellatum</i> <small>A.Camus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textorium</i> <small>(Blanco) Merr.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undulatum</i> <small>S.Dransf.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virgatum</i> <small>(Munro) H.B.Naithani &amp; Bennet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wanshishanense</i> <small>S.H.Chen, K.F.Huang &amp; H.Z.Guo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warburgii</i> <small>Hack.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whitei</i> <small>Holttum </small></li><li> <i>Schizostachyum yalyense</i> <small>N.H.Xia, V.T.Tran &amp; H.N.Nguyen </small></li><li>黃金麗竹 <i>Schizostachyum zollingeri</i> <small>Steud. </small></li></ul><dl><dt>歸入本屬的物種:</dt></dl><ul style="plainlist"><li> <i>Teinostachyum schizostachyoides</i> <small>Kurz, 1870 </small></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思勞竹屬**(學名:_Schizostachyum_)是禾本科下的一個屬,為喬木或灌木狀竹。該屬共有約 40 種,主要分布於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馬達加斯加和新幾內亞等地。 ## 下屬物種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 * _Schizostachyum aciculare_ Gamble * _Schizostachyum aequiramosum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alopecurus_ (Stapf) Holttum * _Schizostachyum andamanicum_ M.Kumar & Remesh * _Schizostachyum arunachalensis_ H.B.Naithani * _Schizostachyum atrocingulare_ Widjaja * 耳垂竹 _Schizostachyum auriculatum_ Q.H.Dai & D.Y.Huang * _Schizostachyum aviculare_ * _Schizostachyum bamban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beddomei_ (C.E.C.Fisch.) R.B.Majumdar * _Schizostachyum blumei_ Munro, 1868 * _Schizostachyum blumei_ Nees * 短枝黃金竹 _Schizostachyum brachycladum_ (Kurz ex Munro) Kurz * _Schizostachyum brachythyrsus_ (K.Schum.) Holttum * _Schizostachyum cambodianum_ Merkl., Chhang & K.M.Wong * _Schizostachyum castaneum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caudatum_ Backer ex K.Heyne * 薄竹 _Schizostachyum chinense_ Rendle * _Schizostachyum copelandii_ F.Muell. & Hack. * _Schizostachyum coradatum_ (T.H.Wen & Q.H.Dai) N.H.Xia * _Schizostachyum cornutum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curranii_ Gamble * _Schizostachyum cuspidatum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dakrongense_ Cai, Tong, Vu, Ni & Xia, 2020 * _Schizostachyum diaoluoshanense_ N.H.Xia, L.L.Zhang & R.S.Lin * 沙勒竹 _Schizostachyum diffusum_ (Blanco) Merr. * _Schizostachyum distans_ (C.E.Parkinson) H.B.Naithani & Bennet * _Schizostachyum dullooa_ (Gamble) R.B.Majumdar * 苗竹仔 _Schizostachyum dumetorum_ (Hance ex Walp.) Munro * _Schizostachyum flexuosum_ Widjaja * 沙羅單竹 _Schizostachyum_ funghomii McClure * _Schizostachyum glaucifolium_ (Rupr.) Munro * _Schizostachyum glaucocladum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gracile_ (Kurz ex Munro) Holttum * _Schizostachyum grande_ Ridl. * _Schizostachyum griffithii_ (Munro) R.B.Majumdar * 山骨羅竹 _Schizostachyum hainanense_ Merr. ex McClure * _Schizostachyum hantu_ S.Dransf. * _Schizostachyum insulare_ Ridl. * _Schizostachyum iraten_ Steud. * _Schizostachyum irratun_ Kurz * 嶺南思勞竹 _Schizostachyum jaculans_ Holttum * _Schizostachyum kalpongianum_ M.Kumar & Remesh * _Schizostachyum khoonmengii_ S.Dransf. * _Schizostachyum kuisingii_ K.M.Wong * _Schizostachyum langbianense_ V.T.Tran, N.H.Xia & H.N.Nguyen * 長葉思勞竹 _Schizostachyum latifolium_ Gamble * _Schizostachyum lengguanii_ K.M.Wong * _Schizostachyum lima_ (Blanco) Merr. * _Schizostachyum longinternodium_ N.H.Xia, R.S.Lin & C.H.Zheng * _Schizostachyum lumampao_ (Blanco) Merr. * _Schizostachyum lutescens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mampouw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nghianum_ N.H.Xia & V.T.Tran * _Schizostachyum ninhthuanense_ N.H.Xia, V.T.Tran & H.N.Nguyen * _Schizostachyum pergracile_ (Munro) R.B.Majumdar * _Schizostachyum perrieri_ A.Camus * _Schizostachyum pilosum_ S.Dransf. * _Schizostachyum pleianthemum_ S.Dransf. * 思簩竹 _Schizostachyum pseudolima_ McClure * _Schizostachyum purpureum_ Damayanto &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rogersii_ Brandis * _Schizostachyum silicatum_ Widjaja * _Schizostachyum terminale_ Holttum * _Schizostachyum tessellatum_ A.Camus * _Schizostachyum textorium_ (Blanco) Merr. * _Schizostachyum undulatum_ S.Dransf. * _Schizostachyum virgatum_ (Munro) H.B.Naithani & Bennet * _Schizostachyum wanshishanense_ S.H.Chen, K.F.Huang & H.Z.Guo * _Schizostachyum warburgii_ Hack. * _Schizostachyum whitei_ Holttum * _Schizostachyum yalyense_ N.H.Xia, V.T.Tran & H.N.Nguyen * 黃金麗竹 _Schizostachyum zollingeri_ Steud. **歸入本屬的物種:** * _Teinostachyum schizostachyoides_ Kurz, 1870 ## 參考文獻
null
4,678
2023-04-16T12:25:27Z
76,761,383
𥯨簩竹属
3,763,864
<p><b>簡州</b>,可以指: </p> <ul><li>簡州 (開皇),隋朝開皇時設置的州,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li> <li>簡州 (仁壽),隋朝仁壽時設置的州,在今四川省</li> <li>簡州 (唐朝),唐朝時設置的州,在今江蘇省</li></ul>
**簡州**,可以指: * 簡州 (開皇),隋朝開皇時設置的州,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 簡州 (仁壽),隋朝仁壽時設置的州,在今四川省 * 簡州 (唐朝),唐朝時設置的州,在今江蘇省
null
288
2022-08-30T22:30:41Z
29,551,582
𥳑州
1,167,12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b>(福州語羅馬字: sì,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si˥˩</span>)是福州人每年冬至這一天吃的一種湯丸食品,類似湯圓。又被稱為「玻當<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其中「玻當」意思是「打滾」。「<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的本字是「餈」,但福州話讀音為sì,和福州話的「時」音相同,故民間另造「<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字。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是用生糯米磨漿並壓至半乾,再搓成丸狀,放入鍋中用水煮熟,做成湯丸,食用時可以蘸糖粉、豆粉或花生粉。因爲<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在福州話裏的發音和「時」一樣,所以福州人於每年冬至這一天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相信會時來運轉。</p><p>馬祖地區受福州文化影響,民間亦使用「<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字。在馬祖,婚喪喜慶時候也會食用此食品。 </p> <h2><span id=".E6.B0.91.E8.B0.A3"></span><span id="民谣">民謠</span></h2> <p>《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是一首民謠,與<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有關,版本眾多。 </p> <ul><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span></span></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搓丸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span></span></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漲急,排排兄弟哥。</span></span>(又作「大儂增福壽」)</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爹媽齊歡喜。伲囝哥逿落骹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span></span>(又作「伲囝逿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罷」)</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糖不甩</li> <li>糍</li> <li>麻糬</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6 Cached time: 202305052149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7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58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26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812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3.222 1 -total 32.35% 75.444 3 Template:Hatnote 25.54% 59.563 1 Template:Otheruses 21.15% 49.334 4 Template:Cite_web 15.81% 36.882 1 Template:Dead_link 14.97% 34.908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3.41% 31.266 1 Template:Fix 12.68% 29.566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0.43% 24.336 1 Template:NSPN 10.35% 24.146 16 Template:僻字 -->
**𥻵**(福州語羅馬字: sì,國際音標:si˥˩)是福州人每年冬至這一天吃的一種湯丸食品,類似湯圓。又被稱為「玻當𥻵」,其中「玻當」意思是「打滾」。「𥻵」的本字是「餈」,但福州話讀音為 sì,和福州話的「時」音相同,故民間另造「𥻵」字。 𥻵是用生糯米磨漿並壓至半乾,再搓成丸狀,放入鍋中用水煮熟,做成湯丸,食用時可以蘸糖粉、豆粉或花生粉。因爲𥻵在福州話裏的發音和「時」一樣,所以福州人於每年冬至這一天搓𥻵,相信會時來運轉。 馬祖地區受福州文化影響,民間亦使用「𥻵」字。在馬祖,婚喪喜慶時候也會食用此食品。 ## 民謠 《搓𥻵之搓搓》是一首民謠,與𥻵有關,版本眾多。 * 搓𥻵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 * 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搓丸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 * 搓𥻵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漲急,排排兄弟哥。(又作「大儂增福壽」) * 搓𥻵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爹媽齊歡喜。伲囝哥逿落骹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又作「伲囝逿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罷」) ## 參考文獻 ## 參見 * 糖不甩 * 糍 * 麻糬
null
4,599
2023-04-20T21:01:37Z
75,444,457
𥻵
1,167,12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b>(福州語羅馬字: sì,國際音標:<span title="國際音標">si˥˩</span>)是福州人每年冬至這一天吃的一種湯丸食品,類似湯圓。又被稱為「玻當<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其中「玻當」意思是「打滾」。「<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的本字是「餈」,但福州話讀音為sì,和福州話的「時」音相同,故民間另造「<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字。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是用生糯米磨漿並壓至半乾,再搓成丸狀,放入鍋中用水煮熟,做成湯丸,食用時可以蘸糖粉、豆粉或花生粉。因爲<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在福州話裏的發音和「時」一樣,所以福州人於每年冬至這一天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相信會時來運轉。</p><p>馬祖地區受福州文化影響,民間亦使用「<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字。在馬祖,婚喪喜慶時候也會食用此食品。 </p> <h2><span id=".E6.B0.91.E8.B0.A3"></span><span id="民谣">民謠</span></h2> <p>《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是一首民謠,與<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有關,版本眾多。 </p> <ul><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span></span></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搓丸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span></span></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漲急,排排兄弟哥。</span></span>(又作「大儂增福壽」)</li> <li><span><span><span> </span>搓<span title="字符描述:⿰米時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𥻵</span>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爹媽齊歡喜。伲囝哥逿落骹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span></span>(又作「伲囝逿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罷」)</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糖不甩</li> <li>糍</li> <li>麻糬</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6 Cached time: 202305052149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3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17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58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26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5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8812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33.222 1 -total 32.35% 75.444 3 Template:Hatnote 25.54% 59.563 1 Template:Otheruses 21.15% 49.334 4 Template:Cite_web 15.81% 36.882 1 Template:Dead_link 14.97% 34.908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3.41% 31.266 1 Template:Fix 12.68% 29.566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10.43% 24.336 1 Template:NSPN 10.35% 24.146 16 Template:僻字 -->
**𥻵**(福州語羅馬字: sì,國際音標:si˥˩)是福州人每年冬至這一天吃的一種湯丸食品,類似湯圓。又被稱為「玻當𥻵」,其中「玻當」意思是「打滾」。「𥻵」的本字是「餈」,但福州話讀音為 sì,和福州話的「時」音相同,故民間另造「𥻵」字。 𥻵是用生糯米磨漿並壓至半乾,再搓成丸狀,放入鍋中用水煮熟,做成湯丸,食用時可以蘸糖粉、豆粉或花生粉。因爲𥻵在福州話裏的發音和「時」一樣,所以福州人於每年冬至這一天搓𥻵,相信會時來運轉。 馬祖地區受福州文化影響,民間亦使用「𥻵」字。在馬祖,婚喪喜慶時候也會食用此食品。 ## 民謠 《搓𥻵之搓搓》是一首民謠,與𥻵有關,版本眾多。 * 搓𥻵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 * 搓丸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有老媽,依弟單身哥。搓丸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 * 搓𥻵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儂添福壽,伲囝歲數多;紅紅水漲急,排排兄弟哥。(又作「大儂增福壽」) * 搓𥻵之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討依嫂,依弟單身哥。依嫂帶身喜,爹媽齊歡喜。伲囝哥逿落骹桶下,依哥馬上做郎罷。(又作「伲囝逿桶下,依哥此刻做郎罷」) ## 參考文獻 ## 參見 * 糖不甩 * 糍 * 麻糬
null
4,599
2023-04-20T21:01:37Z
75,444,457
𥻵_(福州)
4,676,264
<p><b>順化牛肉粉</b>(越南語:<span title="越南語國語字"><span lang="vi">Bún bò Huế</span></span>/<span title="漢喃文"><span lang="vi-hani"><span>𥻸𤙭化</span></span></span><sup><small><span>?</span></small></sup>)是在越南順化流行的一種米粉做法。這道菜將酸、甜、鮮、辣,以及檸檬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相比越南粉,順化牛肉粉更粗一些。牛腩先醃製後和牛骨湯一起燜燉,使得牛肉完全鬆化。其肉湯通常由牛骨、發酵蝦醬、香茅、乾紅辣椒製成。食用時也常一起加入薄荷葉、豆芽、檸檬、切碎的蕹菜等。血塊、豬蹄也是其很常見的配料。 </p>
**順化牛肉粉**(越南語:Bún bò Huế/𥻸𤙭化?)是在越南順化流行的一種米粉做法。這道菜將酸、甜、鮮、辣,以及檸檬草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相比越南粉,順化牛肉粉更粗一些。牛腩先醃製後和牛骨湯一起燜燉,使得牛肉完全鬆化。其肉湯通常由牛骨、發酵蝦醬、香茅、乾紅辣椒製成。食用時也常一起加入薄荷葉、豆芽、檸檬、切碎的蕹菜等。血塊、豬蹄也是其很常見的配料。
null
715
2023-04-10T09:02:27Z
71,780,868
𥻸𤙭化
3,453,118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糹」右「呈」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𦀚</span>伯</b>(?—?),是《清華簡·楚居》的記載楚國的一個人物。說季連「爰生𦀚伯、遠仲,游徜徉,先處於京宗」,他是季連的兒子。這是楚先人中與殷商關係較親近的一支,他和族人以及隨遠仲的族人隨著殷商東退。其所經之地,可能是傳世文獻中記載的楚丘、荊山、荊水等地。 </p><p>清華簡的整理者如認為「𦀚,《說文》䋼字或體。……《史記·楚世家》『季連生附沮』《帝系》作『付祖』,與簡文不同。」。有研究者懷疑𦀚伯就是《逸周書》提到的熊盈。《逸周書·作雒篇》「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略……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p> <h2><span id=".E5.85.84.E5.BC.9F"></span><span id="兄弟">兄弟</span></h2> <ul><li>遠仲</li> <li>侸叔</li> <li>熊麗</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2 Cached time: 2023050518043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08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13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6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04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65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2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96683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6.480 1 -total 48.01% 51.122 1 Template:Reflist 43.00% 45.790 2 Template:Cite_web 19.99% 21.288 1 Template:CJK-New-Char 17.56% 18.699 1 Template:Hatnote 17.09% 18.201 1 Template:Bd 6.67% 7.097 1 Template:僻字 4.77% 5.081 1 Template:Lan 4.61% 4.907 2 Template:Date.isMD 1.31% 1.398 1 Template:Unihan -->
**𦀚伯**(?—?),是《清華簡・楚居》的記載楚國的一個人物。說季連「爰生𦀚伯、遠仲,游徜徉,先處於京宗」,他是季連的兒子。這是楚先人中與殷商關係較親近的一支,他和族人以及隨遠仲的族人隨著殷商東退。其所經之地,可能是傳世文獻中記載的楚丘、荊山、荊水等地。 清華簡的整理者如認為「𦀚,《說文》䋼字或體。……《史記・楚世家》『季連生附沮』《帝系》作『付祖』,與簡文不同。」。有研究者懷疑𦀚伯就是《逸周書》提到的熊盈。《逸周書・作雒篇》「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略…… 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 ## 兄弟 * 遠仲 * 侸叔 * 熊麗 ## 參考文獻
null
1,605
2023-04-16T12:27:54Z
63,049,613
𦀚伯
551,590
<p><b>耳廓狐</b>(學名:<i><span lang="la">Vulpes zerda</span></i>)也稱<b>耳郭狐</b>、<b><ruby class="zy center"><r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耳」右「郭」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span>𦗒</span></span></rb><rp>(</rp><rt lang="-{zh-cn:zh-Latn;zh-tw:zh-Bopo;zh-hk:zh;}-"><big>ㄍㄨㄛ</big></rt><rp>)</rp></ruby>狐</b>、<b>大耳小狐</b>、<b>大耳狐</b>與<b>沙漠小狐</b>,是一種分布於北非撒哈拉的小型夜行狐,以其不同尋常的大耳朵而聞名。其英文名<i>Fennec</i>來自於阿拉伯語狐狸一詞;其種名<i>zerda</i>出自希臘語單詞ξηρός(xērós),意為「乾燥」,是對其棲息地的描述。耳廓狐是最小的犬科動物,其皮毛、耳和腎功能都適應了高溫缺水的沙漠環境。另外其聽力十分敏銳,足以感覺到地下獵物活動。 </p><p>耳廓狐在野外可以存活大概10年,其主要天敵包括獰貓和非洲種的雕鴞。耳廓狐群會在沙中挖掘大約120平方米的洞穴以防護與居住,這些洞穴甚至會與其他耳廓狐群洞穴相連。目前無法精確測出耳廓狐種群數目,但由目擊估計該物種尚未面臨滅絕威脅。雖然常被分類為狐屬,耳廓狐的分類尚有爭議。北非原住民認為耳廓狐的皮毛是珍貴的,世界其他地方則認為耳廓狐是一種有異國情調的寵物。 </p> <h2><span id=".E6.8F.8F.E8.BF.B0"></span><span id="描述">描述</span></h2> <p>耳廓狐重0.68–1.6 千克,身長24–40厘米,肩高約20.3厘米,是最小的犬科動物。尾部有一個黑色的尖端,長度約為身長的四分之三。其耳部長10–15厘米。其英文名Fennec來自於阿拉伯語詞<i>fenek</i>,意為狐狸。耳廓狐的種名<i>zerda</i>來自於希臘語<i>xeros</i>,代表乾燥,表示了其棲息地的環境。 </p><p>耳廓狐的皮毛常常是鬆軟的並帶有奶油色,可以在晝間反射熱量並在夜間保溫。其耳朵占身長的比例是同屬生物中最大的,能夠通過靠近皮膚的血管散熱。耳廓狐的聽覺極其敏銳,可以聽到地下獵物的活動。其腳底被皮毛保護以避免被熱的沙子傷害。 </p> <h3><span id=".E7.A4.BE.E4.BC.9A.E8.A1.8C.E4.B8.BA"></span><span id="社会行为">社會行為</span></h3> <p>對於耳廓狐社會行為的了解主要基於圈養動物。基本社會單元是一對父母和它們的後代。一般認為過去一年的子代會留在家庭中直到新的幼狐出生。包括成年耳廓狐在內通常會玩耍。 </p><p>圈養動物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行為,通常表現為互相的接觸。雄性更多表現出侵略性並用尿在雌性發情周期時標記。在圈養時觀察到它們會用後足和鼻子掩埋糞便。耳廓狐在野外仍有很多未知的行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2004年做出報告說:「到目前為止對這個物種野生種群數目動態和棲息地的特定行為的深度研究是仍然空缺的」</p> <h3><span id=".E6.89.93.E7.8C.8E.E4.B8.8E.E9.A3.9F.E7.89.A9"></span><span id="打猎与食物">打獵與食物</span></h3> <p>耳廓狐是一種夜行雜食動物,食物包括齧齒動物,昆蟲,鳥類和鳥蛋。一個個體可以跳躍61厘米高,122厘米遠,有助於其捕捉獵物,逃過天敵。耳朵較大的狐屬動物如耳廓狐和大耳狐似乎能盯著地面並轉動頭部以夠精確的獵物的位置。 </p><p>由於耳廓狐的腎適應了缺水環境並可以阻止水份流失,它可以生活在沒有流動水的地方。耳廓狐的洞穴可以收集露水。耳廓狐可從食物中吸收水份,但在有水時仍會直接飲水。 </p> <h2><span id=".E7.B9.81.E6.AE.96"></span><span id="繁殖">繁殖</span></h2> <p>耳長狐是結對生活的社會性動物,每一個家庭控制一處領地。耳廓狐大約9個月左右性成熟。在野外,求偶常常發生於1月和2月,幼崽常常於3月到4月出生;圈養耳廓狐常於3月到7月出生。該物種一年一般只繁殖一次。 </p><p>妊娠期一般為50至52天,一胎有一到四個幼崽,斷奶期約61至70天。在圈養耳廓狐中有有62到63天妊娠期的報導。幼崽在剛出生時耳朵是摺疊的,眼瞼將於十天左右張開,隨後耳朵也會展開。圈養耳廓狐最長壽命紀錄為12年,但在野外最多不超過10年。 </p> <h2><span id=".E6.A0.96.E6.81.AF.E5.9C.B0"></span><span id="栖息地">棲息地</span></h2> <p>闊耳狐分布於北非和亞洲西奈半島與科威特一帶,包括摩洛哥到埃及,北至阿爾及利亞,南至尼日北部,東至西奈半島和科威特,西至茅利塔尼亞。 </p><p>耳廓狐通常根據棲息地環境在開闊的沙地或由植物固定的沙丘中築巢。在緊實的土壤中,洞穴可達到120平方米並有15個入口。一些情況下,屬於不同家庭的洞穴會連接在一起。在鬆軟的沙地中,巢穴一般僅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內室。 </p> <h3><span id=".E7.A7.8D.E7.BE.A4.E6.95.B0.E7.9B.AE"></span><span id="种群数目">種群數目</span></h3> <p>耳廓狐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無危物種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 II中:沒有立即的滅絕危機,但需要管制交易情況以避免影響到其存續的物種。如果這類物種的族群數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則會被改置入附錄一進行全面的貿易限制保護。雖然不會對人類和牲畜造成直接傷害,耳廓狐常被人類捕獲。耳廓狐與其他狐一樣被西奈和撒哈拉的居民視作珍品。 </p><p>目前耳廓狐的種群數量尚不明確。 </p> <h3><span id=".E5.A4.A9.E6.95.8C"></span><span id="天敌">天敵</span></h3> <p>耳廓狐的主要天敵包括獰貓和非洲種的雕鴞;另外胡狼、鬣狗和沙克犬等動物也可能捕食耳廓狐。 </p><p>同時,人類通常出於商業目的去捕捉耳廓狐:耳廓狐常被作為寵物出售,其皮毛也可用於貿易。不過摩洛哥南部居民認為耳廓狐的肉是惡臭且不堪食用的。 </p> <h2><span id=".E5.88.86.E7.B1.BB"></span><span id="分类">分類</span></h2> <p>耳廓狐曾被劃為耳廓狐屬,現被劃為包括了其它狐狸的的狐屬,但科學家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多不同:耳廓狐在身體特徵和社會特徵上於其它狐有均有差異。因此耳廓狐有兩種不同的分類名:表示耳廓狐屬於狐屬的<i>Vulpes zerda</i>和表示耳廓狐獨立成屬的<i>Fennecus zerda</i>。 </p><p>耳廓狐缺少其它狐狸所具有的麝香腺並只有32對染色體,而其它狐具有35到39條染色體。該物種同時表現出了不同於其它狐的群居行為。 </p> <h2><span id=".E5.AE.A0.E7.89.A9.E9.A5.B2.E5.85.BB"></span><span id="宠物饲养">寵物飼養</span></h2> <p>耳廓狐可被商業飼養作為異國寵物出售。鑑於受訓的幼狐更易成為具有更高價值的較好寵物,飼養者通常從母親邊取走幼崽。 </p><p>耳廓狐與郊狼、澳洲野犬、胡狼和北極狐被美國農業部定為小型野生犬科動物,並與<span data-orig-title="驯化银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omesticated silver fox"><span>馴化銀狐</span></span>被定為可以被飼養為寵物的狐。雖然耳廓狐不被視為被馴化過的,但是仍可以與貓和狗一般飼養。 </p> <h2><span id=".E4.BA.BA.E7.B1.BB.E6.96.87.E5.8C.96"></span><span id="人类文化">人類文化</span></h2> <p>耳廓狐是阿爾及利亞國家足球隊暱稱「Les Fennecs」的來源。 </p><p>耳廓狐的英文名「fennec」是火狐瀏覽器移動版的開發代號。 </p><p>在德文中除了有與英文同源的詞「Fennek」外,耳廓狐也常被叫做「Wüstenfuchs」,即「沙漠(Wüsten)狐狸(Fuchs)」。德國軍官埃爾溫·隆美爾(1891年-1944年)的外號「沙漠之狐」指的就是這種動物。 </p><p>2016年2月,在迪士尼第55部經典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Zootopia)中,以和主角赤狐尼克(Nick)一起行騙街頭的角色飛仔(Finnick)出現。 </p><p>2017年1月,以野生動物萌擬人化為主題的日本動畫《動物朋友》(<span lang="ja">けものフレンズ</span>)播出,耳廓狐為動畫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p><p>2019年5月,手遊明日方舟中的幹員調香師原型為耳廓狐。</p><p>2020年8月,日本Vtuber hololive production 五期生 <b>尾丸波爾卡</b> 以耳廓狐 狐娘出道。 </p><p>2021年1月,日本動畫《SK∞》(<span lang="ja">SK∞ エスケーエイト</span>),劇中男主角打工的滑板店,店主就有飼養一隻耳廓狐。 </p><p>2022年8月,手遊原神3.0版本中正式上線的角色提納里的原型即為耳廓狐。</p> <h2><span id=".E5.90.8D.E7.A7.B0"></span><span id="名称">名稱</span></h2> <p>有分析指出,「耳廓狐」這個名稱是因為在簡體漢字輸入法下無法輸入「<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耳」右「郭」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span>𦗒</span></span></b>」字,而採取「拆字法」,將「<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耳」右「郭」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span>𦗒</span></span></b>」(意為「大耳」)拆解為「耳郭」。而不了解來龍去脈的人可能誤將「耳郭狐」曲解為輸入了錯別字,進而畫蛇添足地又將其改為「耳廓狐」。這個名字因為符合<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耳」右「郭」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span>𦗒</span></span></b>狐的大耳朵,就廣為流傳了(但事實上,所有狐都有耳廓)。而本名「<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耳」右「郭」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span>𦗒</span></span></b>狐」仍舊(截止至本版本)無法在中國大陸的常用輸入法中打出,在人群中也知之甚少。 </p> <h2><span id=".E8.84.9A.E6.B3.A8"></span><span id="脚注">腳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About.com Exotic Pets - Entry on Fennec Fox</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6 Cached time: 2023050506474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35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463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225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955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2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8923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29.368 1 -total 42.56% 353.006 1 Template:Speciesbox 42.12% 349.316 1 Template:Taxobox/core 20.78% 172.369 1 Template:Reflist 13.06% 108.338 1 Template:Taxonbar 7.88% 65.334 20 Template:Cite_web 6.11% 50.663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5.93% 49.219 1 Template:IUCN2008 5.20% 43.132 1 Template:Citation 5.06% 41.961 3 Template:Lang -->
**耳廓狐**(學名:_Vulpes zerda_)也稱**耳郭狐**、**𦗒(ㄍㄨㄛ)狐**、**大耳小狐**、**大耳狐**與**沙漠小狐**,是一種分布於北非撒哈拉的小型夜行狐,以其不同尋常的大耳朵而聞名。其英文名 _Fennec_ 來自於阿拉伯語狐狸一詞;其種名 _zerda_ 出自希臘語單詞 ξηρός(xērós),意為「乾燥」,是對其棲息地的描述。耳廓狐是最小的犬科動物,其皮毛、耳和腎功能都適應了高溫缺水的沙漠環境。另外其聽力十分敏銳,足以感覺到地下獵物活動。 耳廓狐在野外可以存活大概 10 年,其主要天敵包括獰貓和非洲種的雕鴞。耳廓狐群會在沙中挖掘大約 120 平方米的洞穴以防護與居住,這些洞穴甚至會與其他耳廓狐群洞穴相連。目前無法精確測出耳廓狐種群數目,但由目擊估計該物種尚未面臨滅絕威脅。雖然常被分類為狐屬,耳廓狐的分類尚有爭議。北非原住民認為耳廓狐的皮毛是珍貴的,世界其他地方則認為耳廓狐是一種有異國情調的寵物。 ## 描述 耳廓狐重 0.68–1.6 千克,身長 24–40 厘米,肩高約 20.3 厘米,是最小的犬科動物。尾部有一個黑色的尖端,長度約為身長的四分之三。其耳部長 10–15 厘米。其英文名 Fennec 來自於阿拉伯語詞 _fenek_,意為狐狸。耳廓狐的種名 _zerda_ 來自於希臘語 _xeros_,代表乾燥,表示了其棲息地的環境。 耳廓狐的皮毛常常是鬆軟的並帶有奶油色,可以在晝間反射熱量並在夜間保溫。其耳朵占身長的比例是同屬生物中最大的,能夠通過靠近皮膚的血管散熱。耳廓狐的聽覺極其敏銳,可以聽到地下獵物的活動。其腳底被皮毛保護以避免被熱的沙子傷害。 ### 社會行為 對於耳廓狐社會行為的了解主要基於圈養動物。基本社會單元是一對父母和它們的後代。一般認為過去一年的子代會留在家庭中直到新的幼狐出生。包括成年耳廓狐在內通常會玩耍。 圈養動物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行為,通常表現為互相的接觸。雄性更多表現出侵略性並用尿在雌性發情周期時標記。在圈養時觀察到它們會用後足和鼻子掩埋糞便。耳廓狐在野外仍有很多未知的行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在 2004 年做出報告說:「到目前為止對這個物種野生種群數目動態和棲息地的特定行為的深度研究是仍然空缺的」 ### 打獵與食物 耳廓狐是一種夜行雜食動物,食物包括齧齒動物,昆蟲,鳥類和鳥蛋。一個個體可以跳躍 61 厘米高,122 厘米遠,有助於其捕捉獵物,逃過天敵。耳朵較大的狐屬動物如耳廓狐和大耳狐似乎能盯著地面並轉動頭部以夠精確的獵物的位置。 由於耳廓狐的腎適應了缺水環境並可以阻止水份流失,它可以生活在沒有流動水的地方。耳廓狐的洞穴可以收集露水。耳廓狐可從食物中吸收水份,但在有水時仍會直接飲水。 ## 繁殖 耳長狐是結對生活的社會性動物,每一個家庭控制一處領地。耳廓狐大約 9 個月左右性成熟。在野外,求偶常常發生於 1 月和 2 月,幼崽常常於 3 月到 4 月出生;圈養耳廓狐常於 3 月到 7 月出生。該物種一年一般只繁殖一次。 妊娠期一般為 50 至 52 天,一胎有一到四個幼崽,斷奶期約 61 至 70 天。在圈養耳廓狐中有有 62 到 63 天妊娠期的報導。幼崽在剛出生時耳朵是摺疊的,眼瞼將於十天左右張開,隨後耳朵也會展開。圈養耳廓狐最長壽命紀錄為 12 年,但在野外最多不超過 10 年。 ## 棲息地 闊耳狐分布於北非和亞洲西奈半島與科威特一帶,包括摩洛哥到埃及,北至阿爾及利亞,南至尼日北部,東至西奈半島和科威特,西至茅利塔尼亞。 耳廓狐通常根據棲息地環境在開闊的沙地或由植物固定的沙丘中築巢。在緊實的土壤中,洞穴可達到 120 平方米並有 15 個入口。一些情況下,屬於不同家庭的洞穴會連接在一起。在鬆軟的沙地中,巢穴一般僅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內室。 ### 種群數目 耳廓狐被 IUCN 紅色名錄列為無危物種並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 II 中:沒有立即的滅絕危機,但需要管制交易情況以避免影響到其存續的物種。如果這類物種的族群數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則會被改置入附錄一進行全面的貿易限制保護。雖然不會對人類和牲畜造成直接傷害,耳廓狐常被人類捕獲。耳廓狐與其他狐一樣被西奈和撒哈拉的居民視作珍品。 目前耳廓狐的種群數量尚不明確。 ### 天敵 耳廓狐的主要天敵包括獰貓和非洲種的雕鴞;另外胡狼、鬣狗和沙克犬等動物也可能捕食耳廓狐。 同時,人類通常出於商業目的去捕捉耳廓狐:耳廓狐常被作為寵物出售,其皮毛也可用於貿易。不過摩洛哥南部居民認為耳廓狐的肉是惡臭且不堪食用的。 ## 分類 耳廓狐曾被劃為耳廓狐屬,現被劃為包括了其它狐狸的的狐屬,但科學家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多不同:耳廓狐在身體特徵和社會特徵上於其它狐有均有差異。因此耳廓狐有兩種不同的分類名:表示耳廓狐屬於狐屬的 _Vulpes zerda_ 和表示耳廓狐獨立成屬的 _Fennecus zerda_。 耳廓狐缺少其它狐狸所具有的麝香腺並只有 32 對染色體,而其它狐具有 35 到 39 條染色體。該物種同時表現出了不同於其它狐的群居行為。 ## 寵物飼養 耳廓狐可被商業飼養作為異國寵物出售。鑑於受訓的幼狐更易成為具有更高價值的較好寵物,飼養者通常從母親邊取走幼崽。 耳廓狐與郊狼、澳洲野犬、胡狼和北極狐被美國農業部定為小型野生犬科動物,並與馴化銀狐被定為可以被飼養為寵物的狐。雖然耳廓狐不被視為被馴化過的,但是仍可以與貓和狗一般飼養。 ## 人類文化 耳廓狐是阿爾及利亞國家足球隊暱稱「Les Fennecs」的來源。 耳廓狐的英文名「fennec」是火狐瀏覽器移動版的開發代號。 在德文中除了有與英文同源的詞「Fennek」外,耳廓狐也常被叫做「Wüstenfuchs」,即「沙漠(Wüsten)狐狸(Fuchs)」。德國軍官埃爾溫・隆美爾(1891 年-1944 年)的外號「沙漠之狐」指的就是這種動物。 2016 年 2 月,在迪士尼第 55 部經典動畫長片《瘋狂動物城》(Zootopia)中,以和主角赤狐尼克(Nick)一起行騙街頭的角色飛仔(Finnick)出現。 2017 年 1 月,以野生動物萌擬人化為主題的日本動畫《動物朋友》(けものフレンズ)播出,耳廓狐為動畫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2019 年 5 月,手遊明日方舟中的幹員調香師原型為耳廓狐。 2020 年 8 月,日本 Vtuber hololive production 五期生 **尾丸波爾卡** 以耳廓狐 狐娘出道。 2021 年 1 月,日本動畫《SK∞》(SK∞ エスケーエイト),劇中男主角打工的滑板店,店主就有飼養一隻耳廓狐。 2022 年 8 月,手遊原神 3.0 版本中正式上線的角色提納里的原型即為耳廓狐。 ## 名稱 有分析指出,「耳廓狐」這個名稱是因為在簡體漢字輸入法下無法輸入「**𦗒**」字,而採取「拆字法」,將「**𦗒**」(意為「大耳」)拆解為「耳郭」。而不了解來龍去脈的人可能誤將「耳郭狐」曲解為輸入了錯別字,進而畫蛇添足地又將其改為「耳廓狐」。這個名字因為符合**𦗒**狐的大耳朵,就廣為流傳了(但事實上,所有狐都有耳廓)。而本名「**𦗒**狐」仍舊(截止至本版本)無法在中國大陸的常用輸入法中打出,在人群中也知之甚少。 ## 腳註 ## 外部連結 * About.com Exotic Pets - Entry on Fennec Fox
null
21,153
2023-05-02T17:59:46Z
76,022,779
𦗒狐
993,263
<p><b>白芷</b>(學名:<span lang="la"><i>Angelica dahurica</i></span>),又名<b><ruby><rb>虈</rb><rp>(</rp><rt>ㄒㄧㄠ</rt><rp>)</rp></ruby></b>、<b><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𦬖</rb><rp>(</rp><rt>ㄑㄧㄡˊ</rt><rp>)</rp></ruby><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薋</rb><rp>(</rp><rt>ㄗ</rt><rp>)</rp></ruby></b>、<b>川芷</b>、<b>香白芷</b>、<b>白<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茝</rb><rp>(</rp><rt>ㄔㄞˇ</rt><rp>)</rp></ruby></b>、<b>苻蘺</b>,為繖形科當歸屬的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東北及華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1,5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和山谷草地。約60種。為多年生草本,廣布北溫帶和熱帶山區。普通白芷植株高達4米,莖粗壯,具紅斑;花序白色,直徑達0.5米;各地已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p> <h2><span id=".E5.88.AB.E5.90.8D"></span><span id="别名">別名</span></h2> <p>興安白芷(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河北獨活(北京植物志)、牛防風(大英百科全書)大活、香大活、走馬芹、走馬芹筒子(東北)、狼山芹(黑龍江) </p> <h2><span id=".E4.B8.AD.E8.97.A5"></span><span id="中藥">中藥</span></h2> <h3><span id=".E6.80.A7.E5.91.B3.E6.AD.B8.E7.B6.93"></span><span id="性味歸經">性味歸經</span></h3> <p>辛、溫;入肺、胃經。</p> <h3><span id=".E4.BD.9C.E7.94.A8"></span><span id="作用">作用</span></h3> <ul><li>感冒頭痛鼻塞。</li> <li>眉稜骨痛、牙痛及鼻淵引起之頭脹痛。</li> <li>瘡瘍腫痛,毒蛇咬傷。</li> <li>婦女寒濕白帶。</li> <li>本品有興奮中樞神經及抗菌作用。</li></ul><h3><span id=".E4.BD.BF.E7.94.A8.E6.B3.A8.E6.84.8F"></span><span id="使用注意">使用注意</span></h3> <p>陰虛血熱者忌用。</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白芷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植物名實圖考·白芷》,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dd></d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白芷 Baizh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白芷 中藥材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白芷 Bai Zh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白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方劑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4 Cached time: 2023050514315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2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09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368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86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4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0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36699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36.271 1 -total 42.23% 268.670 1 Template:Speciesbox 41.76% 265.688 1 Template:Taxobox/core 16.03% 101.970 1 Template:Taxonbar 9.27% 58.974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8.11% 51.572 1 Template:Refimprove 7.07% 44.962 1 Template:Ambox 6.98% 44.426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6.98% 44.424 1 Template:Reflist 6.64% 42.226 1 Template:NoteTA -->
**白芷**(學名:_Angelica dahurica_),又名**虈(ㄒㄧㄠ)** 、**𦬖(ㄑㄧㄡˊ)薋(ㄗ)** 、**川芷**、**香白芷**、**白茝(ㄔㄞˇ)** 、**苻蘺**,為繖形科當歸屬的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東北及華北等地,生長於海拔 200 米至 1,500 米的地區,一般生於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和山谷草地。約 60 種。為多年生草本,廣布北溫帶和熱帶山區。普通白芷植株高達 4 米,莖粗壯,具紅斑;花序白色,直徑達 0.5 米;各地已作為觀賞植物栽培。 ## 別名 興安白芷(中國高等植物圖鑑)、河北獨活(北京植物志)、牛防風(大英百科全書)大活、香大活、走馬芹、走馬芹筒子(東北)、狼山芹(黑龍江) ## 中藥 ### 性味歸經 辛、溫;入肺、胃經。 ### 作用 * 感冒頭痛鼻塞。 * 眉稜骨痛、牙痛及鼻淵引起之頭脹痛。 * 瘡瘍腫痛,毒蛇咬傷。 * 婦女寒濕白帶。 * 本品有興奮中樞神經及抗菌作用。 ### 使用注意 陰虛血熱者忌用。 ## 參考資料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白芷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植物名實圖考・白芷》,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 ## 外部連結 * 白芷 Baizh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藥用植物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白芷 中藥材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白芷 Bai Zh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白芷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方劑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參考文獻
null
3,809
2023-05-02T12:43:35Z
76,495,359
𦬖薋
54,340
<p><b>覺</b>(巴利文與梵語:<span lang="sa">बोधि</span>,<small>羅馬化:</small><i lang="sa-Latn" title="梵語羅馬化">bodhi</i>),又譯為<b>悟</b>或<b>道</b>,音譯為<b>菩提</b>,合文作<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卅」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𦬢</span></b>或<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廿」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𦬵</span></b>,佛教術語,字面意思是「覺悟」,了解事物的本質,是指不再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與智慧。釋迦牟尼正是因為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世稱佛陀。遵從佛陀的經教可修成菩提,按部派佛教的說法即成為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p> <h2><span id=".E5.AD.97.E6.BA.90"></span><span id="字源">字源</span></h2> <p>在梵語中,Bodhi是一個抽象名詞。源自於動詞字根 <i>budh</i>,字面意義為醒過來、醒覺、注意、知道或了解。巴利語動詞 <i>bujjhati</i>,梵文動詞<i>bodhati</i> (知道、了解)或 <i>budhyate</i>(了解)都來自這個字根。 </p><p>一個已經覺悟的人,稱為覺者,即是佛陀(Buddha),為陽性名詞;其陰性形態 Buddhi,為能夠覺醒的能力,即覺性,或智性。將菩提與心結合後的複合字菩提心,指的是能夠成佛的心,希望成佛的心願;覺悟的過程,稱為buddhatva。 </p><p>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得名為菩提樹(梵文:<span lang="la">bodhivṛksa</span>)。 </p> <h2><span id=".E4.BD.9B.E6.95.99"></span><span id="佛教">佛教</span></h2> <p>覺是指對於四聖諦進行思惟之後,所獲得的智慧。 </p><p>在修行方法中,有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法。 </p> <h2><span id=".E8.8F.A9.E6.8F.90.E4.B9.8B.E5.88.86.E9.A1.9E"></span><span id="菩提之分類">菩提之分類</span></h2> <h3><span id=".E4.B8.89.E4.B9.98.E8.8F.A9.E6.8F.90"></span><span id="三乘菩提">三乘菩提</span></h3> <ul><li>菩薩乘菩提</li> <li>緣覺乘菩提</li> <li>聲聞乘菩提</li></ul><dl><dd>緣覺乘菩提、聲聞乘菩提合稱二乘菩提</dd></dl><h2><span id=".E7.A6.AA.E5.AE.97"></span><span id="禪宗">禪宗</span></h2> <ul><li>禪宗六祖惠能有所謂的「菩提本無樹」的傳法偈。</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成佛</li> <li>三乘菩提</li> <li>開悟</li> <li>無上正等正覺</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2 Cached time: 202305051525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9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7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35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8461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1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07934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52.994 1 -total 24.45% 110.736 1 Template:Lang-sa 22.79% 103.217 1 Template:佛教主題 21.85% 98.974 1 Template:Navbox 16.31% 73.870 31 Template:Le 12.27% 55.568 1 Template:Reflist 11.05% 50.063 2 Template:Cite_web 10.81% 48.965 1 Template:Redirect 8.81% 39.919 1 Template:佛教 8.25% 37.370 1 Template:Sidebar_with_collapsible_lists -->
**覺**(巴利文與梵語:बोधि,羅馬化:_bodhi_),又譯為**悟**或**道**,音譯為**菩提**,合文作**𦬢**或**𦬵**,佛教術語,字面意思是「覺悟」,了解事物的本質,是指不再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與智慧。釋迦牟尼正是因為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世稱佛陀。遵從佛陀的經教可修成菩提,按部派佛教的說法即成為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 字源 在梵語中,Bodhi 是一個抽象名詞。源自於動詞字根 _budh_,字面意義為醒過來、醒覺、注意、知道或了解。巴利語動詞 _bujjhati_,梵文動詞 _bodhati_ (知道、了解)或 _budhyate_(了解)都來自這個字根。 一個已經覺悟的人,稱為覺者,即是佛陀(Buddha),為陽性名詞;其陰性形態 Buddhi,為能夠覺醒的能力,即覺性,或智性。將菩提與心結合後的複合字菩提心,指的是能夠成佛的心,希望成佛的心願;覺悟的過程,稱為 buddhatva。 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得名為菩提樹(梵文:bodhivṛksa)。 ## 佛教 覺是指對於四聖諦進行思惟之後,所獲得的智慧。 在修行方法中,有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法。 ## 菩提之分類 ### 三乘菩提 * 菩薩乘菩提 * 緣覺乘菩提 * 聲聞乘菩提   : 緣覺乘菩提、聲聞乘菩提合稱二乘菩提 ## 禪宗 * 禪宗六祖惠能有所謂的「菩提本無樹」的傳法偈。 ## 參考文獻 ## 參見 * 成佛 * 三乘菩提 * 開悟 * 無上正等正覺
null
3,422
2023-05-02T12:48:52Z
69,700,684
𦬢
8,157,402
<p><b>𦬬萊宅</b>,是臺灣臺南市楠西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照興里相近。</p><p>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𦬬萊宅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𦬬萊宅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善化里西堡。該庄昔日西北與鳴頭庄、南勢坑庄、大邱園庄為鄰,東北邊西段與下南勢庄為鄰,東北邊東段及東南邊北段隔曾文溪與密枝庄為界,東南邊南段隔曾文溪與茄拔庄為界,西南邊為口宵里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4月1日,該庄編入「口宵里區」,隸屬於鹽水港廳。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4月1日,鹽水港廳內管轄區域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內庄區」。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內庄區改隸屬於臺南廳。1913年(大正二年)11月4日,善化里東堡、善化里西堡、新化東里轄區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善化里東堡。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𦬬萊宅」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楠西庄(新制街庄)。</p><p>戰後楠西庄改制為楠西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楠西鄉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楠西鄉改制為楠西區,村亦改制為里。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市道175號是關子嶺至楠西的道路,經過本地區𦬬萊宅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大方向)可前往六甲區東部、東山區東部、白河區東部,並止於關子嶺地區的市道172號路口;南行可前往楠西市區,市區北郊的省道台3線路口。</p><p>區道南183線是照興至玉井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南市道175號路口,由此向南南西會經過山仔頂聚落。</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𦬬萊宅**,是臺灣臺南市楠西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照興里相近。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𦬬萊宅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𦬬萊宅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善化里西堡。該庄昔日西北與鳴頭庄、南勢坑庄、大邱園庄為鄰,東北邊西段與下南勢庄為鄰,東北邊東段及東南邊北段隔曾文溪與密枝庄為界,東南邊南段隔曾文溪與茄拔庄為界,西南邊為口宵里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4 月 1 日,該庄編入「口宵里區」,隸屬於鹽水港廳。1906 年(明治三十九年)4 月 1 日,鹽水港廳內管轄區域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內庄區」。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內庄區改隸屬於臺南廳。1913 年(大正二年)11 月 4 日,善化里東堡、善化里西堡、新化東里轄區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善化里東堡。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𦬬萊宅」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楠西庄(新制街庄)。 戰後楠西庄改制為楠西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雲、嘉、南分治,楠西鄉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 年(民國 99 年)12 月 25 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楠西鄉改制為楠西區,村亦改制為里。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市道 175 號是關子嶺至楠西的道路,經過本地區𦬬萊宅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大方向)可前往六甲區東部、東山區東部、白河區東部,並止於關子嶺地區的市道 172 號路口;南行可前往楠西市區,市區北郊的省道台 3 線路口。 區道南 183 線是照興至玉井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南市道 175 號路口,由此向南南西會經過山仔頂聚落。 ## 參考文獻
null
6,160
2023-04-16T12:34:27Z
74,264,581
𦬬萊宅
8,157,402
<p><b>𦬬萊宅</b>,是臺灣臺南市楠西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照興里相近。</p><p>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𦬬萊宅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𦬬萊宅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善化里西堡。該庄昔日西北與鳴頭庄、南勢坑庄、大邱園庄為鄰,東北邊西段與下南勢庄為鄰,東北邊東段及東南邊北段隔曾文溪與密枝庄為界,東南邊南段隔曾文溪與茄拔庄為界,西南邊為口宵里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4月1日,該庄編入「口宵里區」,隸屬於鹽水港廳。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4月1日,鹽水港廳內管轄區域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內庄區」。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內庄區改隸屬於臺南廳。1913年(大正二年)11月4日,善化里東堡、善化里西堡、新化東里轄區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善化里東堡。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𦬬萊宅」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楠西庄(新制街庄)。</p><p>戰後楠西庄改制為楠西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楠西鄉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楠西鄉改制為楠西區,村亦改制為里。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市道175號是關子嶺至楠西的道路,經過本地區𦬬萊宅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大方向)可前往六甲區東部、東山區東部、白河區東部,並止於關子嶺地區的市道172號路口;南行可前往楠西市區,市區北郊的省道台3線路口。</p><p>區道南183線是照興至玉井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南市道175號路口,由此向南南西會經過山仔頂聚落。</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𦬬萊宅**,是臺灣臺南市楠西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照興里相近。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𦬬萊宅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𦬬萊宅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善化里西堡。該庄昔日西北與鳴頭庄、南勢坑庄、大邱園庄為鄰,東北邊西段與下南勢庄為鄰,東北邊東段及東南邊北段隔曾文溪與密枝庄為界,東南邊南段隔曾文溪與茄拔庄為界,西南邊為口宵里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4 月 1 日,該庄編入「口宵里區」,隸屬於鹽水港廳。1906 年(明治三十九年)4 月 1 日,鹽水港廳內管轄區域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內庄區」。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內庄區改隸屬於臺南廳。1913 年(大正二年)11 月 4 日,善化里東堡、善化里西堡、新化東里轄區調整,該庄改隸屬於善化里東堡。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𦬬萊宅」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楠西庄(新制街庄)。 戰後楠西庄改制為楠西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雲、嘉、南分治,楠西鄉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 年(民國 99 年)12 月 25 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楠西鄉改制為楠西區,村亦改制為里。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𦬬萊宅、頂湖、山仔頂,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市道 175 號是關子嶺至楠西的道路,經過本地區𦬬萊宅聚落。由該道路北行(大方向)可前往六甲區東部、東山區東部、白河區東部,並止於關子嶺地區的市道 172 號路口;南行可前往楠西市區,市區北郊的省道台 3 線路口。 區道南 183 線是照興至玉井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南市道 175 號路口,由此向南南西會經過山仔頂聚落。 ## 參考文獻
null
6,160
2023-04-16T12:34:27Z
74,264,581
𦬬萊宅庄
54,340
<p><b>覺</b>(巴利文與梵語:<span lang="sa">बोधि</span>,<small>羅馬化:</small><i lang="sa-Latn" title="梵語羅馬化">bodhi</i>),又譯為<b>悟</b>或<b>道</b>,音譯為<b>菩提</b>,合文作<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卅」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𦬢</span></b>或<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廿」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𦬵</span></b>,佛教術語,字面意思是「覺悟」,了解事物的本質,是指不再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與智慧。釋迦牟尼正是因為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世稱佛陀。遵從佛陀的經教可修成菩提,按部派佛教的說法即成為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p> <h2><span id=".E5.AD.97.E6.BA.90"></span><span id="字源">字源</span></h2> <p>在梵語中,Bodhi是一個抽象名詞。源自於動詞字根 <i>budh</i>,字面意義為醒過來、醒覺、注意、知道或了解。巴利語動詞 <i>bujjhati</i>,梵文動詞<i>bodhati</i> (知道、了解)或 <i>budhyate</i>(了解)都來自這個字根。 </p><p>一個已經覺悟的人,稱為覺者,即是佛陀(Buddha),為陽性名詞;其陰性形態 Buddhi,為能夠覺醒的能力,即覺性,或智性。將菩提與心結合後的複合字菩提心,指的是能夠成佛的心,希望成佛的心願;覺悟的過程,稱為buddhatva。 </p><p>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得名為菩提樹(梵文:<span lang="la">bodhivṛksa</span>)。 </p> <h2><span id=".E4.BD.9B.E6.95.99"></span><span id="佛教">佛教</span></h2> <p>覺是指對於四聖諦進行思惟之後,所獲得的智慧。 </p><p>在修行方法中,有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法。 </p> <h2><span id=".E8.8F.A9.E6.8F.90.E4.B9.8B.E5.88.86.E9.A1.9E"></span><span id="菩提之分類">菩提之分類</span></h2> <h3><span id=".E4.B8.89.E4.B9.98.E8.8F.A9.E6.8F.90"></span><span id="三乘菩提">三乘菩提</span></h3> <ul><li>菩薩乘菩提</li> <li>緣覺乘菩提</li> <li>聲聞乘菩提</li></ul><dl><dd>緣覺乘菩提、聲聞乘菩提合稱二乘菩提</dd></dl><h2><span id=".E7.A6.AA.E5.AE.97"></span><span id="禪宗">禪宗</span></h2> <ul><li>禪宗六祖惠能有所謂的「菩提本無樹」的傳法偈。</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成佛</li> <li>三乘菩提</li> <li>開悟</li> <li>無上正等正覺</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2 Cached time: 202305051525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9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7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35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8461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111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56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1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107934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52.994 1 -total 24.45% 110.736 1 Template:Lang-sa 22.79% 103.217 1 Template:佛教主題 21.85% 98.974 1 Template:Navbox 16.31% 73.870 31 Template:Le 12.27% 55.568 1 Template:Reflist 11.05% 50.063 2 Template:Cite_web 10.81% 48.965 1 Template:Redirect 8.81% 39.919 1 Template:佛教 8.25% 37.370 1 Template:Sidebar_with_collapsible_lists -->
**覺**(巴利文與梵語:बोधि,羅馬化:_bodhi_),又譯為**悟**或**道**,音譯為**菩提**,合文作**𦬢**或**𦬵**,佛教術語,字面意思是「覺悟」,了解事物的本質,是指不再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與智慧。釋迦牟尼正是因為成就這種覺悟而成正果,世稱佛陀。遵從佛陀的經教可修成菩提,按部派佛教的說法即成為阿羅漢,按大乘佛教的說法即成為佛,所以修證菩提是佛教徒的崇高理念。 ## 字源 在梵語中,Bodhi 是一個抽象名詞。源自於動詞字根 _budh_,字面意義為醒過來、醒覺、注意、知道或了解。巴利語動詞 _bujjhati_,梵文動詞 _bodhati_ (知道、了解)或 _budhyate_(了解)都來自這個字根。 一個已經覺悟的人,稱為覺者,即是佛陀(Buddha),為陽性名詞;其陰性形態 Buddhi,為能夠覺醒的能力,即覺性,或智性。將菩提與心結合後的複合字菩提心,指的是能夠成佛的心,希望成佛的心願;覺悟的過程,稱為 buddhatva。 菩提樹的梵語原名為「畢缽羅樹」(Pippala),因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得名為菩提樹(梵文:bodhivṛksa)。 ## 佛教 覺是指對於四聖諦進行思惟之後,所獲得的智慧。 在修行方法中,有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法。 ## 菩提之分類 ### 三乘菩提 * 菩薩乘菩提 * 緣覺乘菩提 * 聲聞乘菩提   : 緣覺乘菩提、聲聞乘菩提合稱二乘菩提 ## 禪宗 * 禪宗六祖惠能有所謂的「菩提本無樹」的傳法偈。 ## 參考文獻 ## 參見 * 成佛 * 三乘菩提 * 開悟 * 無上正等正覺
null
3,422
2023-05-02T12:48:52Z
69,700,684
𦬵
1,897,022
<p class="mw-empty-elt"> </p> <p><b>敕勒川鎮</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下轄的一個鎮。 </p><p>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銷<ruby class="zy center"><r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只”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𦭜</span>芨</rb><rp>(</rp><rt lang=""><big>ㄗˉㄐㄧˉ</big></rt><rp>)</rp></ruby>梁鄉,設立敕勒川鎮。敕勒川鎮的管轄範圍為原<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只”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𦭜</span>芨梁鄉的管轄範圍。 </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敕勒川鎮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只”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𦭜</span>芨梁村、​鐵門更村、​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只”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𦭜</span>芨梁村、​西<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只”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𦭜</span>芨梁村、​秦家營村、​小崞縣村、​大崞縣村、​白銀廠漢村、​麻花村、​大八犋牛營村、​小八犋牛營村、​吳朋圪堆村、​平泉營村、​北圪堆村、​南官地村、​北官地村、​大龐家營村、​小龐家營村、​丁字壕村、​迎紅圪旦村、​劉保圪旦村、​西賈家營村、​炭車營村、​南壽陽營村、​梁頁營村、​飯鋪營村、​高泉營村、​忻州營村、​魯家營村、​大水橋村、​七股地村、​野場村、​五節橋村、​三卜樹村、​圪力更村、​古雁村、​壽陽營村、​溝門村、​陶思浩村、​道試村、​站村、​什尼板申村、​喬龐家營子村、​塔爾號村、​新營子村、​上達賴村、​圖舍圖村、​忽日格氣村、​妥妥岱村、​祝拉沁村、​小萬家溝村、​白只戶村、​哈素村、​前瑪勒欽村、​西瑪勒欽村、​後瑪勒欽村、​賈家營村和一前晌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95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727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039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388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2/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46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7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357231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72/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400.627 1 -total 30.46% 426.576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30.15% 422.346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29.32% 410.636 1 Template:PRC_admin/children 27.66% 387.405 1 Template:Infobox 23.58% 330.303 1 Template:PRC_admin/navcat 23.13% 324.009 1 Template:PRC_admin/article4footer 21.76% 304.826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10.07% 141.083 4 Template:PRC_admin/list/15/01/21/212/000 7.92% 110.952 3 Template:PRC_admin/each -->
**敕勒川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下轄的一個鎮。 2012 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撤銷𦭜芨(ㄗˉㄐㄧˉ)梁鄉,設立敕勒川鎮。敕勒川鎮的管轄範圍為原𦭜芨梁鄉的管轄範圍。 ## 行政區劃 敕勒川鎮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 𦭜芨梁村、​鐵門更村、​中𦭜芨梁村、​西𦭜芨梁村、​秦家營村、​小崞縣村、​大崞縣村、​白銀廠漢村、​麻花村、​大八犋牛營村、​小八犋牛營村、​吳朋圪堆村、​平泉營村、​北圪堆村、​南官地村、​北官地村、​大龐家營村、​小龐家營村、​丁字壕村、​迎紅圪旦村、​劉保圪旦村、​西賈家營村、​炭車營村、​南壽陽營村、​梁頁營村、​飯鋪營村、​高泉營村、​忻州營村、​魯家營村、​大水橋村、​七股地村、​野場村、​五節橋村、​三卜樹村、​圪力更村、​古雁村、​壽陽營村、​溝門村、​陶思浩村、​道試村、​站村、​什尼板申村、​喬龐家營子村、​塔爾號村、​新營子村、​上達賴村、​圖舍圖村、​忽日格氣村、​妥妥岱村、​祝拉沁村、​小萬家溝村、​白只戶村、​哈素村、​前瑪勒欽村、​西瑪勒欽村、​後瑪勒欽村、​賈家營村和一前晌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40.5963, "lon": 110.90558 }
972
2023-05-05T03:23:44Z
65,429,179
𦭜芨梁乡
1,251,171
<p><b>𦰛川縣</b>,中國古縣名。 </p><p>北周置𦰛川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鍾祥市東北。屬滶川郡。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屬郢州,大業三年(607年)屬竟陵郡。唐朝初年廢,地入長壽縣。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li> <li>《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7 Cached time: 2023050515343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05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07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36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6/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0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8672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1.344 1 -total 100.00% 31.344 1 Template:湖北行政区划小作品 94.82% 29.722 1 Template:Asbox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1251171-0!canonical!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5153437 and revision id 69276562.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𦰛川縣**,中國古縣名。 北周置𦰛川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鍾祥市東北。屬滶川郡。隋朝開皇三年(583 年),屬郢州,大業三年(607 年)屬竟陵郡。唐朝初年廢,地入長壽縣。 ## 參考文獻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null
609
2021-12-25T16:26:16Z
69,276,562
𦰛川县
8,159,795
<p><b>𦰡拔林</b>,是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𦰡拔里、羊林里。</p><p>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𦰡拔林、羊仔藔,設有那拔國小。</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𦰡拔林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𦰡拔林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大目降里。該庄昔日西北、北及東北與潭頂庄為鄰,東與石仔崎庄為鄰,南邊為礁坑仔庄,西南邊為大目降街。</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臺南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3月31日,該庄編入「大目降區」,隸屬於臺南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目降區仍隸屬於臺南廳。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𦰡拔林」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新化街(新制街庄)。</p><p>戰後新化街改制為新化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新化鎮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新化鎮改制為新化區。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𦰡拔林、下藔(已消失)、羊仔藔,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國道8號又稱「台南支線」,是台南至新化的東西向快速/高速公路,其東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西部近邊界地帶的省道台20線路口,稱為新化端交流道。由此可快速前往國道8號沿線各地,或銜接國道3號、國道1號。</p><p>省道台20線是臺南至德高的幹道,其中部分路段稱為「南橫公路」(目前並未全線通車),經過本地區中部偏東北的𦰡拔林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新化區新化市區、永康區、北區、中西區等地;東行可前往山上區南端、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等地。</p><p>區道南173線是那拔林至口埤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20線路口,由此向南會經過本地區南部的羊仔藔聚落西郊。</p><p>區道南177線是大社至𦰡拔林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20線路口。</p> <h2><span id=".E5.AD.B8.E6.A0.A1"></span><span id="學校">學校</span></h2> <ul><li>那拔國小</li></ul><h2><span id=".E5.85.AC.E5.8B.99.E6.A9.9F.E9.97.9C"></span><span id="公務機關">公務機關</span></h2> <ul><li>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li> <li>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li> <li>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化分局那拔派出所</li></ul><h2><span id=".E9.86.AB.E7.99.82.E6.A9.9F.E6.A7.8B"></span><span id="醫療機構">醫療機構</span></h2> <ul><li>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𦰡拔林**,是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𦰡拔里、羊林里。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𦰡拔林、羊仔藔,設有那拔國小。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𦰡拔林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𦰡拔林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大目降里。該庄昔日西北、北及東北與潭頂庄為鄰,東與石仔崎庄為鄰,南邊為礁坑仔庄,西南邊為大目降街。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臺南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3 月 31 日,該庄編入「大目降區」,隸屬於臺南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目降區仍隸屬於臺南廳。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𦰡拔林」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新化街(新制街庄)。 戰後新化街改制為新化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雲、嘉、南分治,新化鎮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 年(民國 99 年)12 月 25 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新化鎮改制為新化區。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𦰡拔林、下藔(已消失)、羊仔藔,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國道 8 號又稱「台南支線」,是台南至新化的東西向快速 / 高速公路,其東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西部近邊界地帶的省道台 20 線路口,稱為新化端交流道。由此可快速前往國道 8 號沿線各地,或銜接國道 3 號、國道 1 號。 省道台 20 線是臺南至德高的幹道,其中部分路段稱為「南橫公路」(目前並未全線通車),經過本地區中部偏東北的𦰡拔林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新化區新化市區、永康區、北區、中西區等地;東行可前往山上區南端、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等地。 區道南 173 線是那拔林至口埤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 20 線路口,由此向南會經過本地區南部的羊仔藔聚落西郊。 區道南 177 線是大社至𦰡拔林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 20 線路口。 ## 學校 * 那拔國小 ## 公務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化分局那拔派出所 ## 醫療機構 *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 ## 參考文獻
null
6,451
2023-04-16T12:34:27Z
74,277,241
𦰡拔林
8,159,795
<p><b>𦰡拔林</b>,是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𦰡拔里、羊林里。</p><p>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𦰡拔林、羊仔藔,設有那拔國小。</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𦰡拔林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𦰡拔林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大目降里。該庄昔日西北、北及東北與潭頂庄為鄰,東與石仔崎庄為鄰,南邊為礁坑仔庄,西南邊為大目降街。</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臺南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3月31日,該庄編入「大目降區」,隸屬於臺南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目降區仍隸屬於臺南廳。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𦰡拔林」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新化街(新制街庄)。</p><p>戰後新化街改制為新化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新化鎮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年(民國99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新化鎮改制為新化區。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𦰡拔林、下藔(已消失)、羊仔藔,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國道8號又稱「台南支線」,是台南至新化的東西向快速/高速公路,其東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西部近邊界地帶的省道台20線路口,稱為新化端交流道。由此可快速前往國道8號沿線各地,或銜接國道3號、國道1號。</p><p>省道台20線是臺南至德高的幹道,其中部分路段稱為「南橫公路」(目前並未全線通車),經過本地區中部偏東北的𦰡拔林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新化區新化市區、永康區、北區、中西區等地;東行可前往山上區南端、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等地。</p><p>區道南173線是那拔林至口埤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20線路口,由此向南會經過本地區南部的羊仔藔聚落西郊。</p><p>區道南177線是大社至𦰡拔林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20線路口。</p> <h2><span id=".E5.AD.B8.E6.A0.A1"></span><span id="學校">學校</span></h2> <ul><li>那拔國小</li></ul><h2><span id=".E5.85.AC.E5.8B.99.E6.A9.9F.E9.97.9C"></span><span id="公務機關">公務機關</span></h2> <ul><li>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li> <li>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li> <li>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化分局那拔派出所</li></ul><h2><span id=".E9.86.AB.E7.99.82.E6.A9.9F.E6.A7.8B"></span><span id="醫療機構">醫療機構</span></h2> <ul><li>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𦰡拔林**,是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𦰡拔里、羊林里。 本地區境內主要聚落為𦰡拔林、羊仔藔,設有那拔國小。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𦰡拔林地區為一街庄,稱為「𦰡拔林庄」(舊制街庄),隸屬於大目降里。該庄昔日西北、北及東北與潭頂庄為鄰,東與石仔崎庄為鄰,南邊為礁坑仔庄,西南邊為大目降街。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臺南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3 月 31 日,該庄編入「大目降區」,隸屬於臺南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大目降區仍隸屬於臺南廳。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𦰡拔林」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化郡新化街(新制街庄)。 戰後新化街改制為新化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雲、嘉、南分治,新化鎮仍隸屬於臺南縣。2010 年(民國 99 年)12 月 25 日,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臺南市,新化鎮改制為新化區。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𦰡拔林、下藔(已消失)、羊仔藔,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國道 8 號又稱「台南支線」,是台南至新化的東西向快速 / 高速公路,其東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西部近邊界地帶的省道台 20 線路口,稱為新化端交流道。由此可快速前往國道 8 號沿線各地,或銜接國道 3 號、國道 1 號。 省道台 20 線是臺南至德高的幹道,其中部分路段稱為「南橫公路」(目前並未全線通車),經過本地區中部偏東北的𦰡拔林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新化區新化市區、永康區、北區、中西區等地;東行可前往山上區南端、左鎮區、玉井區、南化區等地。 區道南 173 線是那拔林至口埤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 20 線路口,由此向南會經過本地區南部的羊仔藔聚落西郊。 區道南 177 線是大社至𦰡拔林的道路,其南側端點(終點)位於本地區中部偏東北、𦰡拔林聚落的省道台 20 線路口。 ## 學校 * 那拔國小 ## 公務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新化分局那拔派出所 ## 醫療機構 *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 ## 參考文獻
null
6,451
2023-04-16T12:34:27Z
74,277,241
𦰡拔林庄
4,367,175
<p><b>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b>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邵陽市的國家森林公園,於2006年11月15日,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辦函2006232號文件批准建設。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洞口縣西部雪峰山脈腹地𦰡溪瑤族鄉境內,總面積27718.7公頃(277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譽為世界上「最神奇的綠洲」。 </p> <h2><span id=".E5.90.8D.E7.A8.B1"></span><span id="名稱">名稱</span></h2> <p>「𦰡」音nuó(ㄋㄨㄛˊ)屬生僻字,包括《康熙字典》、《辭源》、《辭海》在內的所有字典,均未收錄。有時為求方便,會寫成這樣的<b>羅溪國家森林公園</b>,但𦰡溪才是正式的名稱。 </p> <h2><span id=".E6.99.AF.E5.8C.BA"></span><span id="景区">景區</span></h2> <p>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園區總面積27718.7公頃,共有五大景區,七大類108個旅遊景點。森林遊覽區劃為萬丈岩景區、普照寺景區、湘黔古道景區和公溪湖景區。保存完好的原生態植被及生態環境。 </p> <h3><span id=".E8.90.AC.E4.B8.88.E5.B2.A9.E6.99.AF.E5.8D.80"></span><span id="萬丈岩景區">萬丈岩景區</span></h3> <p>位於森林公園西南部,規劃範圍6040.9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48.7%,為如今的主要旅遊活動區之一。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公溪河大峽谷、天然林、各種象形石等。 </p> <h3><span id=".E6.99.AE.E7.85.A7.E5.AF.BA.E6.99.AF.E5.8D.80"></span><span id="普照寺景區">普照寺景區</span></h3> <p>位於森林公園南部,以景區內最高峰高頂山及山頂普照寺為核心。景區面積1744.9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14.1%。現有登山石階步道。 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普照寺、象形石、杉樹林、竹海、高山矮林、高山草甸等。 </p> <h3><span id=".E6.B9.98.E9.BB.94.E5.8F.A4.E9.81.93.E6.99.AF.E5.8D.80"></span><span id="湘黔古道景區">湘黔古道景區</span></h3> <p>位於森林公園西北部,景區面積2603.9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21.0%。景色秀美的羅溪森林公園,主要景點有將軍石、思義亭、寶瑤古寨、「壽」字石、大坪橋、仙人橋、寶瑤河、仙人洞、千年鴛鴦銀杏、桂花王等。 </p> <h3><span id=".E5.85.AC.E6.BA.AA.E6.B9.96.E6.99.AF.E5.8D.80"></span><span id="公溪湖景區">公溪湖景區</span></h3> <p>位於公園南端。景區面積2012.0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16.2%。以潔凈、狹長幽深的公溪湖水體景觀及公溪湖岸良好的森林植被和生態環境為特色。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公溪湖、長苞鐵杉林、常綠闊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等森林植被景觀。 </p> <h2><span id=".E8.87.AA.E7.84.B6.E8.B3.87.E6.BA.90"></span><span id="自然資源">自然資源</span></h2> <p>𦰡溪素有「萬寶山」之稱,園內森林覆蓋率達94.1%,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li></ul>
**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邵陽市的國家森林公園,於 2006 年 11 月 15 日,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辦函 2006232 號文件批准建設。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洞口縣西部雪峰山脈腹地𦰡溪瑤族鄉境內,總面積 27718.7 公頃(277 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譽為世界上「最神奇的綠洲」。 ## 名稱 「𦰡」音 nuó(ㄋㄨㄛˊ)屬生僻字,包括《康熙字典》、《辭源》、《辭海》在內的所有字典,均未收錄。有時為求方便,會寫成這樣的**羅溪國家森林公園**,但𦰡溪才是正式的名稱。 ## 景區 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園區總面積 27718.7 公頃,共有五大景區,七大類 108 個旅遊景點。森林遊覽區劃為萬丈岩景區、普照寺景區、湘黔古道景區和公溪湖景區。保存完好的原生態植被及生態環境。 ### 萬丈岩景區 位於森林公園西南部,規劃範圍 6040.9 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 48.7%,為如今的主要旅遊活動區之一。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公溪河大峽谷、天然林、各種象形石等。 ### 普照寺景區 位於森林公園南部,以景區內最高峰高頂山及山頂普照寺為核心。景區面積 1744.9 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 14.1%。現有登山石階步道。 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普照寺、象形石、杉樹林、竹海、高山矮林、高山草甸等。 ### 湘黔古道景區 位於森林公園西北部,景區面積 2603.9 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 21.0%。景色秀美的羅溪森林公園,主要景點有將軍石、思義亭、寶瑤古寨、「壽」字石、大坪橋、仙人橋、寶瑤河、仙人洞、千年鴛鴦銀杏、桂花王等。 ### 公溪湖景區 位於公園南端。景區面積 2012.0 公頃,佔森林遊覽區的 16.2%。以潔凈、狹長幽深的公溪湖水體景觀及公溪湖岸良好的森林植被和生態環境為特色。景區現有主要景點有公溪湖、長苞鐵杉林、常綠闊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等森林植被景觀。 ## 自然資源 𦰡溪素有「萬寶山」之稱,園內森林覆蓋率達 94.1%,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𦰡溪國家森林公園
{ "globe": "earth", "lat": 27.03, "lon": 110.23 }
3,705
2023-04-16T12:28:45Z
69,104,789
𦰡溪国家森林公园
2,780,846
<p><b><ruby class="zy center"><rb>𦰡</rb><rp>(</rp><rt lang=""><big>ㄋㄨㄛˊ</big></rt><rp>)</rp></ruby>溪瑤族鄉</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 </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𦰡溪瑤族鄉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 </p><p>𦰡溪村、​龍頭村、​水口村、​小麻溪村、​大麻溪村、​徐家村、​崇陽坪村、​中村、​宗溪村、​白椒村、​寶瑤村、​仙人橋村、​安順村、​鐵山村、​堆上村、​田坳村和樅山江村。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𦰡(ㄋㄨㄛˊ)溪瑤族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 ## 行政區劃 𦰡溪瑤族鄉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 𦰡溪村、​龍頭村、​水口村、​小麻溪村、​大麻溪村、​徐家村、​崇陽坪村、​中村、​宗溪村、​白椒村、​寶瑤村、​仙人橋村、​安順村、​鐵山村、​堆上村、​田坳村和樅山江村。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27.0769, "lon": 110.22221 }
645
2023-05-01T09:09:16Z
56,062,299
𦰡溪瑶族乡
7,427,706
<p><b>𦰡溪瑤話</b>或<b>𦰡溪話</b>是一種在中國湖南省洞口縣使用的侗水語支語言。雖然他們被歸為瑤族,但使用與侗語關係密切的侗水語支語言。研究學者石林認為這是在約600年前從侗語中分化。</p> <h2><span id=".E5.90.8D.E7.A7.B0"></span><span id="名称">名稱</span></h2> <p>𦰡溪瑤人自稱<i><span title="國際音標">ɲiu</span></i>1 (Shi 2015:107)或<i><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mu</span></i>2 <i><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ɲiu</span></i>1 (Shi 2015:125),稱他們自己的語言為<i><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kin</span></i>1 (Shi 2015:107)。「𦰡溪」在當地湘語稱為<i><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lo</span></i>2 <i><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9503"><span title="國際音標">tʲʰi</span></i>1。</p> <h2><span id=".E4.BA.BA.E5.8F.A3.E7.BB.93.E6.9E.84"></span><span id="人口结构">人口結構</span></h2> <p>Shi (2015:107)估算共有2,500名使用者和5,000瑤族生活在𦰡溪瑤族鄉。據<i>邵陽州志</i>(1997),與南侗語關係密切的語言在洞口縣𦰡溪瑤族鄉(在1982年有4,280名瑤族人(Chen 2013:39))和綏寧縣聯民苗族瑤族鄉使用。 </p><p><i>綏寧縣誌</i>(1997)記錄了湖南省綏寧縣聯民苗族瑤族鄉田螺旋村的聯民瑤話。其與𦰡溪瑤話關係緊密。 </p><p><br></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陳其光(2013:39)報告了<i>𦰡溪話</i>使用者的祖先是從貴州東南的天柱縣、黎平縣和玉屏侗族自治縣在15世紀早期遷徙到其現居地的。據石林(2015:126),從湖南省會同縣高椅鄉在1403年遷來。 </p> <h2><span id=".E5.8F.A6.E8.A7.81"></span><span id="另见">另見</span></h2> <ul><li>湖南侗水語比較詞彙列表(contains lexical data of Nuoxi Yao and Lianmin Yao)</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span><span id="参考">參考</span></h2> <ul><li>龍明耀. 1984. "𦰡溪瑤語與侗語的關係" [<i>貴州民族研究</i> 1984, no. 3, p. 243-253.</li> <li>石林. 2015. <i>湘黔桂邊區的三個族群方言島</i>. Beijing: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1200749">ISBN 9787516164945</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5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3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0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05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1605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048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9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49758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76.266 1 -total 87.29% 415.746 25 Template:Navbox 41.21% 196.279 1 Template:Infobox_language 37.55% 178.818 1 Template:Infobox 30.03% 143.043 1 Template:中國語言 12.64% 60.195 1 Template:What 11.37% 54.143 1 Template:Fix-span 9.74% 46.391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9.10% 43.344 1 Template:Reflist 8.89% 42.356 2 Template:ISBN -->
**𦰡溪瑤話**或**𦰡溪話**是一種在中國湖南省洞口縣使用的侗水語支語言。雖然他們被歸為瑤族,但使用與侗語關係密切的侗水語支語言。研究學者石林認為這是在約 600 年前從侗語中分化。 ## 名稱 𦰡溪瑤人自稱_ɲiu_1 (Shi 2015:107) 或 _mu_2 _ɲiu_1 (Shi 2015:125),稱他們自己的語言為 _kin_1 (Shi 2015:107)。「𦰡溪」在當地湘語稱為 _lo_2 _tʲʰi_1。 ## 人口結構 Shi (2015:107) 估算共有 2,500 名使用者和 5,000 瑤族生活在𦰡溪瑤族鄉。據_邵陽州志_(1997),與南侗語關係密切的語言在洞口縣𦰡溪瑤族鄉 (在 1982 年有 4,280 名瑤族人 (Chen 2013:39)) 和綏寧縣聯民苗族瑤族鄉使用。 _綏寧縣誌_(1997) 記錄了湖南省綏寧縣聯民苗族瑤族鄉田螺旋村的聯民瑤話。其與𦰡溪瑤話關係緊密。 ## 歷史 陳其光 (2013:39) 報告了_𦰡溪話_使用者的祖先是從貴州東南的天柱縣、黎平縣和玉屏侗族自治縣在 15 世紀早期遷徙到其現居地的。據石林 (2015:126),從湖南省會同縣高椅鄉在 1403 年遷來。 ## 另見 * 湖南侗水語比較詞彙列表 (contains lexical data of Nuoxi Yao and Lianmin Yao) ## 參考 * 龍明耀. 1984. "𦰡溪瑤語與侗語的關係" [_貴州民族研究_ 1984, no. 3, p. 243-253. * 石林. 2015. _湘黔桂邊區的三個族群方言島_. Beijing: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516164945
null
2,357
2023-04-27T13:38:06Z
75,925,452
𦰡溪瑶话
3,315,274
<p><b>鼠尾草</b>(學名:<span lang="la"><i>Salvia japonica</i></span>),又名<b>日本紫花鼠尾草</b>,古稱<b>𦳲</b>(注音符號:ㄑㄧㄥˊ,漢語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qíng</span>)。為唇形科鼠尾草屬下的一個種。原產浙江、安徽、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以及台灣和日本。 </p> <h2><span id=".E5.8F.98.E5.9E.8B"></span><span id="变型">變型</span></h2> <p>該種之下有三個變型: </p> <ul><li>原變型(<span lang="la">f. <i>japonica</i></span>);</li> <li>綿毛變型(<span lang="la">f. <i>lanuginosa</i></span>),生長於江西。</li> <li>翅柄變型(<span lang="la">f. <i>alatopinnata</i></span>),生長於浙江南部。</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6.89.A9.E5.B1.95.E9.98.85.E8.AF.BB"></span><span id="扩展阅读">擴展閱讀</span></h2>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6097801">
**鼠尾草**(學名:_Salvia japonica_),又名**日本紫花鼠尾草**,古稱**𦳲**(注音符號:ㄑㄧㄥˊ,漢語拼音:qíng)。為唇形科鼠尾草屬下的一個種。原產浙江、安徽、江蘇、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以及台灣和日本。 ## 變型 該種之下有三個變型: * 原變型(f. _japonica_); * 綿毛變型(f. _lanuginosa_),生長於江西。 * 翅柄變型(f. _alatopinnata_),生長於浙江南部。 ## 參考文獻 ## 擴展閱讀
null
1,389
2023-05-02T13:26:38Z
71,900,040
𦳲
7,613,750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b>,是臺灣嘉義縣朴子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市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博厚里不含北半部及東南部凸出部分、文化里西半葉的西部、永和里不含西南部、竹圍里西北部。</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地區為一街庄(舊制街庄),稱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庄」,隸屬於大坵田西堡。該庄昔日西北隔朴子溪與更藔庄為界,東北與樸仔腳街為鄰,東及東南與下竹圍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崁後庄,西邊為港墘庄,西北邊為湖底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嘉義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2月15日,該庄編入「樸仔腳區」,隸屬於嘉義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整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1月18日,各區管轄區域調整,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的「樸仔腳區」。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新制街庄)。</p><p>戰後朴子街改制為朴子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朴子鎮改隸屬於嘉義縣。1992年(民國81年)9月10日,朴子鎮升格為縣轄市朴子市。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東竹圍、糖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省道台82線又稱「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其快速公路路段起點(高架橋起點與其平面側車道交會處)即在本地區西部邊界附近(僅東出西入銜接嘉45-1線),西行即為平面路段,可前往東石鄉,並止於東石市區的縣道168號路口;東側最近的交流道為省道台19線交會處的朴子交流道,可利用台82線平面側車道(鄉道45-1線)連接。由此快速可前往台82線沿線各地,或連接國道1號、國道3號。</p><p>縣道157號是斗南至過溝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168號共線,經過<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大方向)北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六腳鄉、新港鄉、溪口溪、雲林縣大埤鄉、大埤鄉/斗南鎮邊界,並止於斗南市區南郊的省道台1線路口;南行可前往東石鄉東南端、布袋鎮北部的過溝,並止於省道台17線路口。</p><p>縣道161號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至新岑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縣道157號、縣道168號共線路口。由此南行可前往布袋鎮,並止於新岑南郊的省道台17線路口。</p><p>縣道168號又稱「嘉朴公路」,是東石至中庄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157號共線,經過<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東石鄉東石市區;東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太保市、水上鄉,並止於中庄的縣道165號轉角路口。</p><p>鄉道嘉45-1線是朴子永和至鹿草馬稠後的道路,也是省道台8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的平面側車道。</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7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1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14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4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618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18312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1.014 1 -total 42.05% 88.729 1 Template:Reflist 24.27% 51.217 5 Template:Cite_book 16.79% 35.432 1 Template:NoteTA 16.68% 35.202 1 Template:CJK-New-Char 15.06% 31.773 1 Template:Hatnote 11.23% 23.693 1 Template:全局僻字 8.28% 17.462 9 Template:僻字 6.14% 12.956 4 Template:Cite_journal 6.07% 12.807 1 Template:東石郡 -->
**𧃽菜埔**,是臺灣嘉義縣朴子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市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博厚里不含北半部及東南部凸出部分、文化里西半葉的西部、永和里不含西南部、竹圍里西北部。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𧃽菜埔地區為一街庄(舊制街庄),稱為「𧃽菜埔庄」,隸屬於大坵田西堡。該庄昔日西北隔朴子溪與更藔庄為界,東北與樸仔腳街為鄰,東及東南與下竹圍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崁後庄,西邊為港墘庄,西北邊為湖底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嘉義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2 月 15 日,該庄編入「樸仔腳區」,隸屬於嘉義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整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1910 年(明治四十三年)1 月 18 日,各區管轄區域調整,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的「樸仔腳區」。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𧃽菜埔」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新制街庄)。 戰後朴子街改制為朴子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雲、嘉、南分治,朴子鎮改隸屬於嘉義縣。1992 年(民國 81 年)9 月 10 日,朴子鎮升格為縣轄市朴子市。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𧃽菜埔、東竹圍、糖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省道台 82 線又稱「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其快速公路路段起點(高架橋起點與其平面側車道交會處)即在本地區西部邊界附近(僅東出西入銜接嘉 45-1 線),西行即為平面路段,可前往東石鄉,並止於東石市區的縣道 168 號路口;東側最近的交流道為省道台 19 線交會處的朴子交流道,可利用台 82 線平面側車道(鄉道 45-1 線)連接。由此快速可前往台 82 線沿線各地,或連接國道 1 號、國道 3 號。 縣道 157 號是斗南至過溝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 168 號共線,經過𧃽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大方向)北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六腳鄉、新港鄉、溪口溪、雲林縣大埤鄉、大埤鄉/斗南鎮邊界,並止於斗南市區南郊的省道台 1 線路口;南行可前往東石鄉東南端、布袋鎮北部的過溝,並止於省道台 17 線路口。 縣道 161 號是𧃽菜埔至新岑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縣道 157 號、縣道 168 號共線路口。由此南行可前往布袋鎮,並止於新岑南郊的省道台 17 線路口。 縣道 168 號又稱「嘉朴公路」,是東石至中庄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 157 號共線,經過𧃽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東石鄉東石市區;東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太保市、水上鄉,並止於中庄的縣道 165 號轉角路口。 鄉道嘉 45-1 線是朴子永和至鹿草馬稠後的道路,也是省道台 82 線(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的平面側車道。 ## 參考文獻
null
7,375
2023-04-16T12:33:55Z
73,731,680
𧃽菜埔
7,613,750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b>,是臺灣嘉義縣朴子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市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博厚里不含北半部及東南部凸出部分、文化里西半葉的西部、永和里不含西南部、竹圍里西北部。</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台灣日治初期,<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地區為一街庄(舊制街庄),稱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庄」,隸屬於大坵田西堡。該庄昔日西北隔朴子溪與更藔庄為界,東北與樸仔腳街為鄰,東及東南與下竹圍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崁後庄,西邊為港墘庄,西北邊為湖底庄。</p><p>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嘉義廳。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2月15日,該庄編入「樸仔腳區」,隸屬於嘉義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整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1月18日,各區管轄區域調整,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的「樸仔腳區」。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新制街庄)。</p><p>戰後朴子街改制為朴子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朴子鎮改隸屬於嘉義縣。1992年(民國81年)9月10日,朴子鎮升格為縣轄市朴子市。 </p> <h2><span id=".E8.81.9A.E8.90.BD"></span><span id="聚落">聚落</span></h2> <p>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東竹圍、糖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省道台82線又稱「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其快速公路路段起點(高架橋起點與其平面側車道交會處)即在本地區西部邊界附近(僅東出西入銜接嘉45-1線),西行即為平面路段,可前往東石鄉,並止於東石市區的縣道168號路口;東側最近的交流道為省道台19線交會處的朴子交流道,可利用台82線平面側車道(鄉道45-1線)連接。由此快速可前往台82線沿線各地,或連接國道1號、國道3號。</p><p>縣道157號是斗南至過溝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168號共線,經過<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大方向)北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六腳鄉、新港鄉、溪口溪、雲林縣大埤鄉、大埤鄉/斗南鎮邊界,並止於斗南市區南郊的省道台1線路口;南行可前往東石鄉東南端、布袋鎮北部的過溝,並止於省道台17線路口。</p><p>縣道161號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至新岑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縣道157號、縣道168號共線路口。由此南行可前往布袋鎮,並止於新岑南郊的省道台17線路口。</p><p>縣道168號又稱「嘉朴公路」,是東石至中庄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157號共線,經過<span title="字符描述:上艹下應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𧃽</span>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東石鄉東石市區;東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太保市、水上鄉,並止於中庄的縣道165號轉角路口。</p><p>鄉道嘉45-1線是朴子永和至鹿草馬稠後的道路,也是省道台82線(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的平面側車道。</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97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22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7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1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142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4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618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9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183125/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211.014 1 -total 42.05% 88.729 1 Template:Reflist 24.27% 51.217 5 Template:Cite_book 16.79% 35.432 1 Template:NoteTA 16.68% 35.202 1 Template:CJK-New-Char 15.06% 31.773 1 Template:Hatnote 11.23% 23.693 1 Template:全局僻字 8.28% 17.462 9 Template:僻字 6.14% 12.956 4 Template:Cite_journal 6.07% 12.807 1 Template:東石郡 -->
**𧃽菜埔**,是臺灣嘉義縣朴子市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市西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博厚里不含北半部及東南部凸出部分、文化里西半葉的西部、永和里不含西南部、竹圍里西北部。 ## 歷史 台灣日治初期,𧃽菜埔地區為一街庄(舊制街庄),稱為「𧃽菜埔庄」,隸屬於大坵田西堡。該庄昔日西北隔朴子溪與更藔庄為界,東北與樸仔腳街為鄰,東及東南與下竹圍庄為鄰,南邊及西南邊為崁後庄,西邊為港墘庄,西北邊為湖底庄。 1901 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 月 11 日,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嘉義廳。1904 年(明治三十七年)2 月 15 日,該庄編入「樸仔腳區」,隸屬於嘉義廳。1909 年(明治四十二年)10 月 25 日,全台整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1910 年(明治四十三年)1 月 18 日,各區管轄區域調整,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的「樸仔腳區」。1920 年(大正九年)10 月 1 日,全台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𧃽菜埔」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新制街庄)。 戰後朴子街改制為朴子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 年(民國 39 年)10 月 25 日,雲、嘉、南分治,朴子鎮改隸屬於嘉義縣。1992 年(民國 81 年)9 月 10 日,朴子鎮升格為縣轄市朴子市。 ##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𧃽菜埔、東竹圍、糖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 ## 交通 省道台 82 線又稱「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經過本地區南部邊界地帶。其快速公路路段起點(高架橋起點與其平面側車道交會處)即在本地區西部邊界附近(僅東出西入銜接嘉 45-1 線),西行即為平面路段,可前往東石鄉,並止於東石市區的縣道 168 號路口;東側最近的交流道為省道台 19 線交會處的朴子交流道,可利用台 82 線平面側車道(鄉道 45-1 線)連接。由此快速可前往台 82 線沿線各地,或連接國道 1 號、國道 3 號。 縣道 157 號是斗南至過溝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 168 號共線,經過𧃽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大方向)北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六腳鄉、新港鄉、溪口溪、雲林縣大埤鄉、大埤鄉/斗南鎮邊界,並止於斗南市區南郊的省道台 1 線路口;南行可前往東石鄉東南端、布袋鎮北部的過溝,並止於省道台 17 線路口。 縣道 161 號是𧃽菜埔至新岑的道路,其北側端點(起點)位於本地區縣道 157 號、縣道 168 號共線路口。由此南行可前往布袋鎮,並止於新岑南郊的省道台 17 線路口。 縣道 168 號又稱「嘉朴公路」,是東石至中庄的道路,在本地區路段均與縣道 157 號共線,經過𧃽菜埔、東竹圍、糖藔等聚落。由該道路西行可前往東石鄉東石市區;東行可前往朴子市朴子市區、太保市、水上鄉,並止於中庄的縣道 165 號轉角路口。 鄉道嘉 45-1 線是朴子永和至鹿草馬稠後的道路,也是省道台 82 線(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的平面側車道。 ## 參考文獻
null
7,375
2023-04-16T12:33:55Z
73,731,680
𧃽菜埔庄
24,390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 class="zy center"><r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八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𧈢</span></rb><rp>(</rp><rt lang=""><big>ㄅㄚ</big></rt><rp>)</rp></ruby><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699600"><ruby class="zy center"><r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夏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𧏡</span></rb><rp>(</rp><rt lang=""><big>ㄒㄧㄚˋ</big></rt><rp>)</rp></ruby></b>常被誤寫作<b><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699600"><ruby class="zy center"><rb>蚣</rb><rp>(</rp><rt lang=""><big>ㄍㄨㄥ</big></rt><rp>)</rp></ruby><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70699600"><ruby class="zy center"><rb>蝮</rb><rp>(</rp><rt lang=""><big>ㄈㄨˋ</big></rt><rp>)</rp></ruby></b>,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明代何心隱曾送給張居正,最後惹來殺機。 </p><p>康熙字典中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八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𧈢</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夏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𧏡</span>為<b>贔屭</b>的別稱。</p> <h2><span id=".E5.85.B3.E8.81.94.E6.9D.A1.E7.9B.AE"></span><span id="关联条目">關聯條目</span></h2> <ul><li>傳說生物列表</li> <li>中國妖怪列表</li> <li>雨漏</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51 Cached time: 2023050502182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16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5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061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1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71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7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22280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63.006 1 -total 49.45% 80.606 1 Template:NoteTA 17.75% 28.932 25 Template:僻字 14.22% 23.178 4 Template:Zy 13.27% 21.638 25 Template:Lan 13.20% 21.525 2 Template:全局僻字 9.05% 14.752 4 Template:數字轉中文 7.83% 12.766 1 Template:龙生九子 6.84% 11.145 1 Template:Navbox 6.29% 10.256 8 Template:實數轉中文 -->
**𧈢(ㄅㄚ)𧏡(ㄒㄧㄚˋ)** 常被誤寫作**蚣(ㄍㄨㄥ)蝮(ㄈㄨˋ)** ,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橋柱、建築上滴水的獸形。明代何心隱曾送給張居正,最後惹來殺機。 康熙字典中稱𧈢𧏡為**贔屭**的別稱。 ## 關聯條目 * 傳說生物列表 * 中國妖怪列表 * 雨漏 ## 注釋
null
1,106
2023-04-08T14:02:10Z
75,116,726
𧈢𧏡
221,490
<p><b>鼠婦</b>(學名:<span lang="la"><i>Armadillidium vulgare</i></span>),又稱<b><span title="字符描述:⿰蟲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𧑓</span>蝜</b>、<b>土鱉</b>、<b>潮蟲</b>、<b>藥丸蟲</b>、<b>團子蟲</b>或<b>不倒翁蟲</b>,古時又稱<b>伊威</b>、<b>蛜蝛</b>、<b>蜲繇</b>、<b>蟅</b>,在中國某些地區亦稱之爲<b>西瓜蟲</b>、<b>皮球蟲</b>。喜歡在潮濕陰暗處生活,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與犰狳相似。 </p><p>鼠婦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頭部呈黑色,背甲各節密布褐斑,中央具縱線,縱線由2條黑褐色平行線構成,前後寬度等長,體側之背甲端部各有1枚白色斜斑及圓斑,端部有黃色分布。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頭部兩側各有一黑點,即複眼結構。鼠婦的複眼可感光和成像。 </p><p>背腹扁平,背面有光滑與粗糙顆粒兩種造型,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兩側具黃色的斑紋,膚色呈灰棕色、灰籃色、灰黑色,血則呈白色,繁殖能力強,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節肢動物,而不屬於昆蟲。 </p><p>牠們分布在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可以在潮濕、溫暖及有遮蔽的環境如分解中的落葉和土壤中發現,通常以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維生,也會啃食農作植物根部,一旦進入住宅後很快就會因缺水而死亡。另外,牠們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而且外殼有層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黏住,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 </p>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鼠婦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h2><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2> <center>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center>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7 Cached time: 2023050500060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2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0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2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1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2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23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9739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9.677 1 -total 54.24% 298.126 1 Template:Speciesbox 53.64% 294.829 1 Template:Taxobox/core 20.23% 111.213 1 Template:Taxonbar 8.49% 46.675 1 Template:Reflist 7.86% 43.211 2 Template:Cite 7.35% 40.376 2 Template:Wikidata 4.99% 27.408 24 Template:Delink 4.59% 25.254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4.47% 24.589 1 Template:Lang -->
**鼠婦**(學名:_Armadillidium vulgare_),又稱**𧑓蝜**、**土鱉**、**潮蟲**、**藥丸蟲**、**團子蟲**或**不倒翁蟲**,古時又稱**伊威**、**蛜蝛**、**蜲繇**、**蟅**,在中國某些地區亦稱之爲**西瓜蟲**、**皮球蟲**。喜歡在潮濕陰暗處生活,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與犰狳相似。 鼠婦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 9—15 毫米,頭部呈黑色,背甲各節密布褐斑,中央具縱線,縱線由 2 條黑褐色平行線構成,前後寬度等長,體側之背甲端部各有 1 枚白色斜斑及圓斑,端部有黃色分布。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頭部兩側各有一黑點,即複眼結構。鼠婦的複眼可感光和成像。 背腹扁平,背面有光滑與粗糙顆粒兩種造型,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兩側具黃色的斑紋,膚色呈灰棕色、灰籃色、灰黑色,血則呈白色,繁殖能力強,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節肢動物,而不屬於昆蟲。 牠們分布在海邊一直到海拔 5000 米左右的高地,可以在潮濕、溫暖及有遮蔽的環境如分解中的落葉和土壤中發現,通常以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維生,也會啃食農作植物根部,一旦進入住宅後很快就會因缺水而死亡。另外,牠們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而且外殼有層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黏住,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鼠婦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引用 * * * *
null
2,554
2023-05-02T17:59:45Z
73,021,980
𧉅威
7,668,763
<p class="mw-empty-elt"> </p> <p><b>𧉢蟎屬</b>(學名:<i>Zercon</i>)為𧉢蟎科的一個屬。 </p> <h2><span id=".E4.B8.8B.E7.BA.A7.E5.88.86.E7.B1.BB"></span><span id="下级分类">下級分類</span></h2> <p>本屬包括以下物種:</p> <ul style="plainlist"><li> <i>Zercon acanticus</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acrochord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adoxellus</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adoxyphe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agnost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amidrytus</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amphibolus</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andrei</i> <small>Sellnick, 1958 </small></li><li> <i>Zercon aniellae</i> <small>Solomon, 1984 </small></li><li> <i>Zercon apladellus</i> <small>Blaszak </small></li><li> <i>Zercon asaphus</i> <small>Blaszak, 1976 </small></li><li> <i>Zercon asymmetricus</i> <small>Balan, 1991 </small></li><li> <i>Zercon athiasi</i> <small>Vincze, 1965 </small></li><li> <i>Zercon austriacus</i> <small>Sellnick, 1959 </small></li><li> <i>Zercon ayyildizi</i> <small>Urhan, 1997 </small></li><li> <i>Zercon bajcalensi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balearicus</i> <small>Athias Henriot, 1961 </small></li><li> <i>Zercon beleviensis</i> <small>Urhan, 2002 </small></li><li> <i>Zercon berlesei</i> <small>Sellnick, 1958 </small></li><li> <i>Zercon bisetosus</i> <small>Balan, 1995 </small></li><li> <i>Zercon blaszaki</i> <small>Solomon, 1982 </small></li><li> <i>Zercon brachysetosus</i> <small>Balan, 1992 </small></li><li> <i>Zercon bulgaricus</i> <small>Balogh, 1961 </small></li><li> <i>Zercon burdurensis</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caenolestes</i> <small>Blaszak, 1976 </small></li><li> <i>Zercon capillatus</i> <small>Berlese, 1914 </small></li><li> <i>Zercon caucasic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cazorlensis</i> <small>Athias Henriot, 1961 </small></li><li> <i>Zercon colligans</i> <small>Berlese, 1920 </small></li><li> <i>Zercon comaliatus</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crinitus</i> <small>Berlese, 1920 </small></li><li> <i>Zercon delicatus</i> <small>Urhan &amp; Ekiz, 2002 </small></li><li> <i>Zercon disparipila</i> <small>Athias Henriot, 1961 </small></li><li> <i>Zercon dzobavi</i> <small>Balan &amp; Vinnik, 1993 </small></li><li> <i>Zercon echinatus</i> <small>Schweizer, 1922 </small></li><li> <i>Zercon embersoni</i> <small>Blaszak, 1985 </small></li><li> <i>Zercon encarpatus</i> <small>Athias Henriot, 1961 </small></li><li> <i>Zercon forliensis</i> <small>Sellnick, 1944 </small></li><li> <i>Zercon forsslundi</i> <small>Sellnick, 1958 </small></li><li> <i>Zercon foveolatus</i> <small>Halaskova, 1969 </small></li><li> <i>Zercon fragilis</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franzi</i> <small>(Willmann, 1943) </small></li><li> <i>Zercon furcatus</i> <small>G. Canestrini &amp; Fanzago, 1876 </small></li><li> <i>Zercon gerhardi</i> <small>Halaskova, 1979 </small></li><li> <i>Zercon heilongjiangensis</i> <small>Ma &amp; Yin, 1999 </small></li><li> <i>Zercon hemimbricatus</i> <small>Skorupski &amp; Luxton, 1996 </small></li><li> <i>Zercon henotic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hibericus</i> <small>Mihelcic, 1960 </small></li><li> <i>Zercon hispanicus</i> <small>Sellnick, 1958 </small></li><li> <i>Zercon ignobili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incompletus</i> <small>Balan, 1995 </small></li><li> <i>Zercon indiscret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inornatus</i> <small>Willmann, 1943 </small></li><li> <i>Zercon insperat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italicus</i> <small>Sellnick, 1944 </small></li><li>牙買加𧉢蟎 <i>Zercon jammic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吉林𧉢蟎 <i>Zercon jilinensis</i> <small>Ma, 2003</small></li><li> <i>Zercon kackaricus</i> <small>Urhan &amp; Ekiz, 2002 </small></li><li> <i>Zercon karadaghiensis</i> <small>Balan, 1992 </small></li><li> <i>Zercon kashmiric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kaszabi</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擬克𧉢蟎 <i>Zercon kaszaboides</i> <small> </small></li><li> <i>Zercon kosovina</i> <small>Kontschán, 2006</small></li><li> <i>Zercon latissimus</i> <small>Sellnick, 1944 </small></li><li> <i>Zercon leitnerae</i> <small>Willmann, 1953 </small></li><li> <i>Zercon lepur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lindrothi</i> <small>Lundqvist &amp; Johnston, 1985 </small></li><li>隴𧉢蟎 <i>Zercon longensis</i> <small></small></li><li> <i>Zercon mahunkai</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michejdai</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moldavicus</i> <small>Calugar, 1997 </small></li><li>蒙古𧉢蟎 <i>Zercon mongolicus</i> <small>Blaszak, 1978 </small></li><li> <i>Zercon montanus</i> <small>Willmann, 1943 </small></li><li> <i>Zercon mucronatus</i> <small>G. Canestrini &amp; Fanzago, 1876 </small></li><li> <i>Zercon navarrensis</i> <small>Moraza, 1989 </small></li><li> <i>Zercon nemoralis</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notabili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卵形𧉢蟎 <i>Zercon ovalis</i> <small>Balan, 1992 </small></li><li> <i>Zercon ozkani</i> <small>Urhan &amp; Ayyildiz, 1993 </small></li><li> <i>Zercon parivus</i> <small>Moraza, 1991 </small></li><li> <i>Zercon perforatulus</i> <small>Berlese, 1904 </small></li><li> <i>Zercon pinicola</i> <small>Halaskova, 1969 </small></li><li> <i>Zercon plumatopilus</i> <small>Athias-Henriot, 1961 </small></li><li> <i>Zercon polonicus</i> <small>Blaszak, 1970 </small></li><li> <i>Zercon ponticus</i> <small>Balan, 1991 </small></li><li> <i>Zercon prasadi</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quadricavum</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rafaljanus</i> <small>Błaszak &amp; Łaniecka, 2007</small></li><li> <i>Zercon reticulatus</i> <small>Ramadan, 1997 </small></li><li> <i>Zercon rhoi</i> <small>Valle, 1965 </small></li><li> <i>Zercon rigid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romagniolus</i> <small>Sellnick, 1944 </small></li><li> <i>Zercon rupestrin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alebros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almani</i> <small>Urhan, 2002 </small></li><li> <i>Zercon saphen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arasinorum</i> <small>Schweizer, 1949 </small></li><li> <i>Zercon schrammi</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ecund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eparatus</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septemporus</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serenoides</i> <small>Blaszak &amp; Polanska, 1998 </small></li><li> <i>Zercon serenus</i> <small>Halaskova, 1970 </small></li><li> <i>Zercon serratus</i> <small>Urhan, 2001 </small></li><li> <i>Zercon shcherbakae</i> <small>Balan, 1994 </small></li><li>四川𧉢蟎 <i>Zercon sichuanensis</i> <small></small></li><li> <i>Zercon similis</i> <small>Sellnick, 1958 </small></li><li>中華𧉢蟎 <i>Zercon sinensis</i> <small>Petrova et Tascaeva, 1968</small></li><li> <i>Zercon sklari</i> <small>Balan, 1992 </small></li><li> <i>Zercon solenites</i> <small>Haarlov, 1942 </small></li><li> <i>Zercon sonamarg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patulatus</i> <small>Koch, 1839 </small></li><li> <i>Zercon srinagaric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storkani</i> <small>Halaskova, 1969 </small></li><li> <i>Zercon sylvii</i> <small>Solomon, 1982 </small></li><li> <i>Zercon szeptyckii</i> <small>Blaszak, 1976 </small></li><li>泰山𧉢蟎 <i>Zercon taishanensis</i> <small> </small></li><li> <i>Zercon tarpanicus</i> <small>Blaszak, 1979 </small></li><li> <i>Zercon tauricus</i> <small>Balan, 1991 </small></li><li> <i>Zercon trabzonensis</i> <small>Urhan, 1997 </small></li><li> <i>Zercon triangularis</i> <small>C.L.Koch, 1836 </small></li><li> <i>Zercon turcicus</i> <small>Urhan &amp; Ayyildiz, 1993 </small></li><li> <i>Zercon villosus</i> <small>Blaszak &amp; Polanska, 1998 </small></li><li> <i>Zercon wisniewskii</i> <small>Blaszak &amp; Skorupski, 1992 </small></li><li>小興安嶺𧉢蟎 <i>Zercon xiaoxinganlingensis</i> <small>Ma &amp; Yin, 1999 </small></li><li>懸空𧉢蟎 <i>Zercon xuankongsii</i> <small></small></li><li> <i>Zercon zangherii</i> <small>Sellnick, 1944 </small></li><li> <i>Zercon zelawaiensis</i> <small>Sellnick, 1944 </small></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3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34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5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47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45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24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89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4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65610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9/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64.933 1 -total 70.73% 328.862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3.76% 63.975 1 Template:Taxonbar 11.00% 51.165 1 Template:Reflist 8.23% 38.261 1 Template:Cite_web 6.38% 29.650 26 Template:Delink 3.24% 15.083 1 Template:Common_taxon_list 2.49% 11.582 1 Template:IfPNS 1.51% 7.007 2 Template:Cite_journal 0.69% 3.209 6 Template:Don't_edit_this_line_link_text -->
**𧉢蟎屬**(學名:_Zercon_)為𧉢蟎科的一個屬。 ## 下級分類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 * _Zercon acanticus_ Blaszak, 1978 * _Zercon acrochord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adoxellus_ Blaszak, 1978 * _Zercon adoxyphe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agnost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amidrytus_ Blaszak, 1978 * _Zercon amphibolus_ Blaszak, 1978 * _Zercon andrei_ Sellnick, 1958 * _Zercon aniellae_ Solomon, 1984 * _Zercon apladellus_ Blaszak * _Zercon asaphus_ Blaszak, 1976 * _Zercon asymmetricus_ Balan, 1991 * _Zercon athiasi_ Vincze, 1965 * _Zercon austriacus_ Sellnick, 1959 * _Zercon ayyildizi_ Urhan, 1997 * _Zercon bajcalensi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balearicus_ Athias Henriot, 1961 * _Zercon beleviensis_ Urhan, 2002 * _Zercon berlesei_ Sellnick, 1958 * _Zercon bisetosus_ Balan, 1995 * _Zercon blaszaki_ Solomon, 1982 * _Zercon brachysetosus_ Balan, 1992 * _Zercon bulgaricus_ Balogh, 1961 * _Zercon burdurensis_ Urhan, 2001 * _Zercon caenolestes_ Blaszak, 1976 * _Zercon capillatus_ Berlese, 1914 * _Zercon caucasic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cazorlensis_ Athias Henriot, 1961 * _Zercon colligans_ Berlese, 1920 * _Zercon comaliatus_ Blaszak, 1978 * _Zercon crinitus_ Berlese, 1920 * _Zercon delicatus_ Urhan & Ekiz, 2002 * _Zercon disparipila_ Athias Henriot, 1961 * _Zercon dzobavi_ Balan & Vinnik, 1993 * _Zercon echinatus_ Schweizer, 1922 * _Zercon embersoni_ Blaszak, 1985 * _Zercon encarpatus_ Athias Henriot, 1961 * _Zercon forliensis_ Sellnick, 1944 * _Zercon forsslundi_ Sellnick, 1958 * _Zercon foveolatus_ Halaskova, 1969 * _Zercon fragilis_ Urhan, 2001 * _Zercon franzi_ (Willmann, 1943) * _Zercon furcatus_ G. Canestrini & Fanzago, 1876 * _Zercon gerhardi_ Halaskova, 1979 * _Zercon heilongjiangensis_ Ma & Yin, 1999 * _Zercon hemimbricatus_ Skorupski & Luxton, 1996 * _Zercon henotic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hibericus_ Mihelcic, 1960 * _Zercon hispanicus_ Sellnick, 1958 * _Zercon ignobili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incompletus_ Balan, 1995 * _Zercon indiscret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inornatus_ Willmann, 1943 * _Zercon insperat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italicus_ Sellnick, 1944 * 牙買加𧉢蟎 _Zercon jammicus_ Blaszak, 1979 * 吉林𧉢蟎 _Zercon jilinensis_ Ma, 2003 * _Zercon kackaricus_ Urhan & Ekiz, 2002 * _Zercon karadaghiensis_ Balan, 1992 * _Zercon kashmiric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kaszabi_ Blaszak, 1978 * 擬克𧉢蟎 _Zercon kaszaboides_ * _Zercon kosovina_ Kontschán, 2006 * _Zercon latissimus_ Sellnick, 1944 * _Zercon leitnerae_ Willmann, 1953 * _Zercon lepur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lindrothi_ Lundqvist & Johnston, 1985 * 隴𧉢蟎 _Zercon longensis_ * _Zercon mahunkai_ Blaszak, 1978 * _Zercon michejdai_ Blaszak, 1979 * _Zercon moldavicus_ Calugar, 1997 * 蒙古𧉢蟎 _Zercon mongolicus_ Blaszak, 1978 * _Zercon montanus_ Willmann, 1943 * _Zercon mucronatus_ G. Canestrini & Fanzago, 1876 * _Zercon navarrensis_ Moraza, 1989 * _Zercon nemoralis_ Urhan, 2001 * _Zercon notabilis_ Blaszak, 1979 * 卵形𧉢蟎 _Zercon ovalis_ Balan, 1992 * _Zercon ozkani_ Urhan & Ayyildiz, 1993 * _Zercon parivus_ Moraza, 1991 * _Zercon perforatulus_ Berlese, 1904 * _Zercon pinicola_ Halaskova, 1969 * _Zercon plumatopilus_ Athias-Henriot, 1961 * _Zercon polonicus_ Blaszak, 1970 * _Zercon ponticus_ Balan, 1991 * _Zercon prasadi_ Blaszak, 1979 * _Zercon quadricavum_ Urhan, 2001 * _Zercon rafaljanus_ Błaszak & Łaniecka, 2007 * _Zercon reticulatus_ Ramadan, 1997 * _Zercon rhoi_ Valle, 1965 * _Zercon rigid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romagniolus_ Sellnick, 1944 * _Zercon rupestrin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alebros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almani_ Urhan, 2002 * _Zercon saphen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arasinorum_ Schweizer, 1949 * _Zercon schrammi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ecund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eparatus_ Urhan, 2001 * _Zercon septemporus_ Urhan, 2001 * _Zercon serenoides_ Blaszak & Polanska, 1998 * _Zercon serenus_ Halaskova, 1970 * _Zercon serratus_ Urhan, 2001 * _Zercon shcherbakae_ Balan, 1994 * 四川𧉢蟎 _Zercon sichuanensis_ * _Zercon similis_ Sellnick, 1958 * 中華𧉢蟎 _Zercon sinensis_ Petrova et Tascaeva, 1968 * _Zercon sklari_ Balan, 1992 * _Zercon solenites_ Haarlov, 1942 * _Zercon sonamarg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patulatus_ Koch, 1839 * _Zercon srinagaric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storkani_ Halaskova, 1969 * _Zercon sylvii_ Solomon, 1982 * _Zercon szeptyckii_ Blaszak, 1976 * 泰山𧉢蟎 _Zercon taishanensis_ * _Zercon tarpanicus_ Blaszak, 1979 * _Zercon tauricus_ Balan, 1991 * _Zercon trabzonensis_ Urhan, 1997 * _Zercon triangularis_ C.L.Koch, 1836 * _Zercon turcicus_ Urhan & Ayyildiz, 1993 * _Zercon villosus_ Blaszak & Polanska, 1998 * _Zercon wisniewskii_ Blaszak & Skorupski, 1992 * 小興安嶺𧉢蟎 _Zercon xiaoxinganlingensis_ Ma & Yin, 1999 * 懸空𧉢蟎 _Zercon xuankongsii_ * _Zercon zangherii_ Sellnick, 1944 * _Zercon zelawaiensis_ Sellnick, 1944 ## 參考文獻
null
6,708
2023-05-02T18:00:51Z
75,444,465
𧉢螨属
6,633,147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穴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𧉢</span>蟎科</b>(學名:<i><span lang="la">Zerconidae</span></i>)是中氣門目(革蟎目)之下一個蟎蟲的科,是蛛形綱蜱蟎亞綱之下的一個節肢動物的分類單元。 </p> <h2><span id=".E5.B1.AC.E8.88.87.E7.89.A9.E7.A8.AE"></span><span id="屬與物種">屬與物種</span></h2> <p>以下詳列本科之下各屬與物種: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𧉢蟎科</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3 Cached time: 2023050517191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74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6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555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497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1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90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4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80460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30.200 1 -total 55.55% 461.138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8.84% 156.385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4.89% 123.587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4.15% 117.505 1 Template:Taxonbar 13.93% 115.670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12.77% 106.025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1.11% 92.225 1 Template:Reflist 6.99% 58.032 13 Template:Period_end 6.90% 57.321 4 Template:Cite_journal -->
**𧉢蟎科**(學名:_Zerconidae_)是中氣門目(革蟎目)之下一個蟎蟲的科,是蛛形綱蜱蟎亞綱之下的一個節肢動物的分類單元。 ## 屬與物種 以下詳列本科之下各屬與物種: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𧉢蟎科
null
17,492
2023-05-02T18:00:27Z
56,927,864
𧉢螨科
491,580
<p class="mw-empty-elt"> </p> <p><b>蛤蜊</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gélí</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ㄍㄜˊㄌㄧˊ</span></span>),也稱為<b>蛤</b>、<b>文蛤</b>、<b>西施舌</b>、<b>蚌</b>、<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𧉻</span></b>、<b>蜆</b>(廣東話)、<b>花蛤</b><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部分方言誤作<b>花甲</b>)</mark>,是一種雙殼綱貝類的統稱,不一定只限於蛤蜊總科的物種,但一般皆指其中某些可以食用的物種。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蛤蜊是對可食用的雙殼綱貝類的泛稱。 </p><p>在中國古代,蛤、或蚌泛稱具兩片相等的殼的軟體動物,有時特指文蛤。蛤蜊則是指生長在東南沿海中的軟體動物。 </p><p>在福建地區,蛤蜊通常指泥蚶。 </p><p>在台灣,可食用的雙瞉貝類都泛稱為蛤蜊,如文蛤、花蛤、粉蛤、竹蛤,相當於古代的蚶、車螯和花蛤。居住在海水中的,臺語稱蚶仔(ham-á),主要是指文蛤。居住在淡水中的,臺語稱蜊仔(lâ-á),或蜆,通常是指臺灣蜆。 </p><p>雙殼類通常棲於淺海、淡水或河海交界的砂質或泥質的水底。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p> <h2><span id=".E5.BD.A2.E6.80.81"></span><span id="形态">形態</span></h2> <p>有一束閉殼肌連於兩殼之間,用以閉殼。有強大、肌肉質的足。多數蛤類棲於淺水水域,埋於水底泥沙中免受波浪之擾。蛤將水從進水管吸進,又從出水管排出,從而進行呼吸和攝食。 </p><p>許多蛤類可食,包括文蛤、花蛤、斧蛤、圓蛤、嚴蛤、象拔蚌和海螂。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4.BE.86.E6.BA.90"></span><span id="參考來源">參考來源</span></h2> <dl><dt>書目</dt></dl><ul><li><cite id="CITEREF凱特2006"><cite id="CITEREF凱特·懷特曼2006" class="citation book">凱特·懷特曼. 張亞男; 潘晶 , 編. The World encyclopedia of fush and shellfish [魚貝烹飪大全]. chef guide 01 (晨星). 2006-07-31.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86-177-018-6 <span title="連接到中文網頁">(中文)</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B%A4%E8%9C%8A&amp;rft.au=%E5%87%B1%E7%89%B9%C2%B7%E6%87%B7%E7%89%B9%E6%9B%BC&amp;rft.btitle=The+World+encyclopedia+of+fush+and+shellfish&amp;rft.date=2006-07-31&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86-177-018-6&amp;rft.pub=%E6%99%A8%E6%98%9F&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cite></li></ul><h2><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蚌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蛤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h2><span id=".E7.9B.B8.E9.97.9C.E6.A2.9D.E7.9B.AE"></span><span id="相關條目">相關條目</span></h2> <ul><li>蛤蜊巧達湯</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8 Cached time: 2023050517193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70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5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20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39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38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76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2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60551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5/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96.522 1 -total 45.26% 224.726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7.35% 86.164 1 Template:Clref 17.00% 84.400 1 Template:Cite_isbn 10.13% 50.278 1 Template:Cite_isbn/core 8.89% 44.131 1 Template:Cite_isbn/978986177018 8.86% 43.992 1 Template:標音 8.47% 42.063 1 Template:Cite_book 8.46% 41.983 1 Template:標音/core 7.73% 38.390 2 Template:Lang -->
**蛤蜊**(拼音:gélí,注音:ㄍㄜˊㄌㄧˊ),也稱為**蛤**、**文蛤**、**西施舌**、**蚌**、**𧉻**、**蜆**(廣東話)、**花蛤**(部分方言誤作**花甲**),是一種雙殼綱貝類的統稱,不一定只限於蛤蜊總科的物種,但一般皆指其中某些可以食用的物種。 ## 概述 蛤蜊是對可食用的雙殼綱貝類的泛稱。 在中國古代,蛤、或蚌泛稱具兩片相等的殼的軟體動物,有時特指文蛤。蛤蜊則是指生長在東南沿海中的軟體動物。 在福建地區,蛤蜊通常指泥蚶。 在台灣,可食用的雙瞉貝類都泛稱為蛤蜊,如文蛤、花蛤、粉蛤、竹蛤,相當於古代的蚶、車螯和花蛤。居住在海水中的,臺語稱蚶仔(ham-á),主要是指文蛤。居住在淡水中的,臺語稱蜊仔(lâ-á),或蜆,通常是指臺灣蜆。 雙殼類通常棲於淺海、淡水或河海交界的砂質或泥質的水底。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 形態 有一束閉殼肌連於兩殼之間,用以閉殼。有強大、肌肉質的足。多數蛤類棲於淺水水域,埋於水底泥沙中免受波浪之擾。蛤將水從進水管吸進,又從出水管排出,從而進行呼吸和攝食。 許多蛤類可食,包括文蛤、花蛤、斧蛤、圓蛤、嚴蛤、象拔蚌和海螂。 ## 參考來源 **書目** * 凱特・懷特曼。張亞男;潘晶,編. The World encyclopedia of fush and shellfish [魚貝烹飪大全]. chef guide 01 (晨星). 2006-07-31. ISBN 986-177-018-6 (中文). ## 引用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蚌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蛤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相關條目 * 蛤蜊巧達湯
null
3,267
2023-05-02T17:59:46Z
75,862,433
𧉻
1,293,925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虫」右「戎」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𧊕</span>亞目</b>(學名:<span lang="la">Hyperiidea</span>)是端足類的一個亞目。它們只生活在海水中,並不在淡水中生活。它們有很大的眼睛,棲息在佈滿浮游生物的地方。大部份物種都是寄生或是海樽及水母的掠食者。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𧊕亞目下有233個物種。𧊕亞目其下科的數目存在爭議,介乎於20-23類。以下是較為保守的列表,共20科: </p> <h2><span id=".E5.88.86.E4.BD.88"></span><span id="分佈">分佈</span></h2> <p>𧊕亞目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當中有69個物種分佈在南冰洋。</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06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562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51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4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67855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79.237 1 -total 53.75% 203.832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9.94% 75.610 1 Template:Taxonbar 11.89% 45.080 1 Template:Reflist 9.00% 34.137 1 Template:Cite_book_en 5.64% 21.380 22 Template:Delink 5.28% 20.031 1 Template:Lang 4.87% 18.476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4.74% 17.988 1 Template:CJK-New-Char 4.22% 16.021 1 Template:Hatnote -->
**𧊕亞目**(學名:Hyperiidea)是端足類的一個亞目。它們只生活在海水中,並不在淡水中生活。它們有很大的眼睛,棲息在佈滿浮游生物的地方。大部份物種都是寄生或是海樽及水母的掠食者。 ## 分類 𧊕亞目下有 233 個物種。𧊕亞目其下科的數目存在爭議,介乎於 20-23 類。以下是較為保守的列表,共 20 科: ## 分佈 𧊕亞目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當中有 69 個物種分佈在南冰洋。 ## 參考
null
2,360
2023-05-02T17:59:58Z
74,022,645
𧊕亚目
1,293,925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虫」右「戎」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𧊕</span>亞目</b>(學名:<span lang="la">Hyperiidea</span>)是端足類的一個亞目。它們只生活在海水中,並不在淡水中生活。它們有很大的眼睛,棲息在佈滿浮游生物的地方。大部份物種都是寄生或是海樽及水母的掠食者。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𧊕亞目下有233個物種。𧊕亞目其下科的數目存在爭議,介乎於20-23類。以下是較為保守的列表,共20科: </p> <h2><span id=".E5.88.86.E4.BD.88"></span><span id="分佈">分佈</span></h2> <p>𧊕亞目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當中有69個物種分佈在南冰洋。</p>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2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606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562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51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4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67855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79.237 1 -total 53.75% 203.832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9.94% 75.610 1 Template:Taxonbar 11.89% 45.080 1 Template:Reflist 9.00% 34.137 1 Template:Cite_book_en 5.64% 21.380 22 Template:Delink 5.28% 20.031 1 Template:Lang 4.87% 18.476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4.74% 17.988 1 Template:CJK-New-Char 4.22% 16.021 1 Template:Hatnote -->
**𧊕亞目**(學名:Hyperiidea)是端足類的一個亞目。它們只生活在海水中,並不在淡水中生活。它們有很大的眼睛,棲息在佈滿浮游生物的地方。大部份物種都是寄生或是海樽及水母的掠食者。 ## 分類 𧊕亞目下有 233 個物種。𧊕亞目其下科的數目存在爭議,介乎於 20-23 類。以下是較為保守的列表,共 20 科: ## 分佈 𧊕亞目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當中有 69 個物種分佈在南冰洋。 ## 參考
null
2,360
2023-05-02T17:59:58Z
74,022,645
𧊕亞目
95,486
<p class="mw-empty-elt"> </p> <p><b>蝴蝶</b>是一類常於日間飛行的昆蟲,生物分類學中屬於鱗翅目中名為<b>鳳蝶總科</b>(學名:<b>Papilionoidea</b>,又名<b>真蝶總科</b>)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其下共有7個科,包含了大約18,800種 。如同其他昆蟲,蝴蝶也屬於節肢動物,體表具有分節的外骨骼,成蟲身體也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胸部長有兩對翅膀,翅膀上各式各樣的色彩和斑紋是由翅膀上的鱗片組成。蝴蝶是完全變態昆蟲,其一生包括卵、幼蟲、蛹與成蟲四個階段。世上體型最大的蝴蝶為亞歷山大鳥翼鳳蝶,展翅寬達280毫米,體型最小的蝴蝶是褐小灰蝶,只有16毫米。 </p> <h2><span id=".E5.88.86.E4.BD.88"></span><span id="分佈">分佈</span></h2> <dl><dd>可參閱:日本、台灣、香港蝴蝶列表</dd></dl><p>蝴蝶廣泛分佈世界各地的陸上地方,除了南極洲以外皆有分佈,熱帶地區物種多樣性最高,溫帶及寒帶地區也有許多種類棲息。世上共有約18,500種蝴蝶,新北界有約775種,新熱帶界約7700種,古北界約1575種,衣索比亞界約3650種,東洋界及澳新界共約4800種。在中國大陸記錄了約2100種;台灣約370種;香港約260種。 </p> <dl><dt><big>生境</big></dt></dl><p>蝴蝶的生境十分廣泛,但主要都是圍繞牠們賴以為生的植物,包括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前者是蝴蝶成蟲攝取花蜜的開花植物,後者是幼蟲食用的植物。 </p> <h2><span id=".E7.94.9F.E5.91.BD.E5.8F.B2"></span><span id="生命史">生命史</span></h2> <dl><dd>可參閱:完全變態</dd></dl><p>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牠們的一生有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這種生存方式有更強的競爭性,例如幼蟲和成蟲間完全不同的食性能減少種內競爭、一生特化成各個階段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幼蟲有發達的消化系統使能不斷進食並貯存能量、蛹期不用進食能渡過不利生長的冬季、成蟲長有翅膀和成熟的生殖系統能有效找尋配偶並繁殖後代。 </p><p>蝴蝶壽命一般有1至4個月,不過不同季節和種類其壽命都不同。在溫暖和食物充足的時候蝴蝶能快速成長,壽命會較短,反之亦然。一般成蝶只有兩個月壽命,但以成蟲越冬的斑蝶,成蟲壽命可以長達數個月。 </p> <h3><span id=".E5.8D.B5"></span><span id="卵">卵</span></h3> <p>產卵方式依種類不同,產卵位置可以是在寄主植物葉片、嫩芽、枝條,休眠芽附近,或是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植物體或地面上。也有將卵產在樹皮裂縫,花苞及新芽孔隙的情形。卵粒單產或數粒成一群,也有一次產數百粒成卵塊的種類。通常卵粒藉由雌蝶副腺分泌物黏著在物體上,也有完全隱藏在泡狀或膠狀物中的情形,更有少數種類會有直接將卵粒拋置地面的特殊習性。 </p> <h3><span id=".E5.B9.BC.E8.9F.B2"></span><span id="幼蟲">幼蟲</span></h3> <p>卵剛孵化成蟲時稱作一齡蟲,幼蟲一般從卵頂部嚙破卵殼出來,但是卵粒產在裂縫與孔隙的種類有些具有幼蟲從側面破卵而出的適應性,甚至有針對卵蜂演化出加厚卵殼而幼蟲從卵穿過葉片脫出的種類。有部分種類在孵化後幼蟲會啃食卵殼,使不會浪費資源,又可以防止空卵殻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吃過卵殼後會不斷吃寄主植物。極少數蝴蝶的幼蟲會吃其他生物,例如灰蝶中雲灰蝶亞科的蝶種都是肉食性,如蚜灰蝶的幼蟲以蚜蟲為食、熙灰蝶幼蟲以介殼蟲為食。直至下一個階段脫皮轉齡,幼蟲會停止活動及進食,作脫皮轉齡的預備。脫皮開始時,幼蟲身體伸縮,將舊皮從頭部脫到尾部,最後把頭部的外殻脫下便完成脫皮。幼蟲每次脫皮為一齡,會脫皮4至6次。 </p> <p>老熟幼蟲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尋找結蛹的地方,通常會選擇停留在葉底。為了確保羽化成蝴蝶時能順利展翅,幼蟲會拉長身子量度空間是否足夠。決定好結蛹地點後,幼蟲會先吐絲作墊,用尾足鉤著絲墊固定位置,然後不斷地向左右吐絲,造成一條粗帶固定蟲體,形成前蛹。大約一天後便開始化蛹,這時,前蛹會有間歇性的伸縮及膨脹活動。隨後伸縮及膨脹的次數會漸趨頻密,表皮從胸前裂開,並迅速被推至腹部末端。最後,末端臀棘鉤著絲墊,將最後一張皮也脫下時便完成化蛹。 </p> <h3><span id=".E8.9B.B9"></span><span id="蛹">蛹</span></h3> <p>蛹的表面看似靜止不動,其實牠第四至第六腹節是能夠活動的,在這階段蛹內會進行複雜的重組過程,把幼蟲時的器官分解,並組成成蟲的身體。約十天後,成蟲的器官會在蛹內發育完成,接著便是羽化。 </p> <h3><span id=".E6.88.90.E8.9F.B2"></span><span id="成蟲">成蟲</span></h3> <p>蝴蝶的羽化一般在深夜至清晨進行。成蟲開始羽化時,蛹殼頭部和胸背呈十字形裂開,頭、胸及背部一一露出,接著前足伸出,並將皺摺的翅膀及鼓脹的腹部拉出蛹殼外。剛爬出的成蟲通常會附在蛹殼下,或在其他穩固位置將身體懸掛,引導腹部的血淋巴體液注入翅脈,流進翅膀,並將摺皺的翅膀迅速撐開。當雙翅伸展後,多餘的體液會由肛門排出。假如此時蝴蝶掉在地上或有障礙物令翅膀不能順利伸展,牠便會永久失去飛行能力。待翅膀變硬後,成蟲便具備飛行的能力。 </p> <p>羽化後的成蟲,無論在外形和結構都與幼蟲全不相同,也是我們最熟悉的蝴蝶。成蟲所有器官已發育成熟,具備交配與產卵的能力,繁殖下一代,通常蝴蝶一生只會交配一次。雄蝶會找尋雌蝶交配,交配後的雌蝶會找尋寄主植物產卵,由下一代延續蝴蝶的生命史。 </p> <h2><span id=".E5.BD.A2.E6.85.8B"></span><span id="形態">形態</span></h2> <h3><span id=".E9.A0.AD.E9.83.A8"></span><span id="頭部">頭部</span></h3> <p>蝴蝶頭部呈圓球形或平球形,表面密被鱗毛,左右兩側各具一發達的複眼,由上萬個六角形小眼組成,每個小眼能看到所見的對象的一個小光點,無數小眼所見的無數小光點造成鑲嵌而成的影像。許多種類在小眼間生有細毛,複眼是否具毛以及其被毛狀態在分類上頗有價值。頭部背側和複眼之間有一對細長,生許多有感覺器官的觸角,分為柄節、梗節和鞭節。鞭節在外觀上分為許多小節,但是這些小節內部沒有獨立運作的肌肉連繋。鞭節末端的膨大部分可稱為錘部,錘部成圓柱狀或壓扁狀,錘部末端稱為尖頂,在弄蝶科格外發達。觸角表面被覆鱗片,但在末端有裸露部分,又稱為裸節。在觸角後方有毛叢,稱為毛隆。口器位於頭部下側,高度特化以利吸食流體食物,依種類與性別不同會吸食花蜜、腐果、動物排遺、溪流邊與地面水分等。口器基本上只餘下唇鬚及小顎外葉,上唇和上領部分則已退化消失。下唇鬚呈片狀,能前伸或上舉,在喙蝶亞科特別明顯。小顎外葉形成兩根半管,左右相互嵌合成一形如彈簧的吸管,休息時螺旋狀捲縮在頭的下面,應用時又可伸直,以虹吸力吸花蜜等汁液。 </p> <h3><span id=".E8.83.B8.E9.83.A8"></span><span id="胸部">胸部</span></h3> <p>蝴蝶胸部由三節組成,分別為前胸、中胸與後胸。前胸窄小,兩側生有氣孔,背側有骨化或膜質構造,稱為<span data-orig-title="背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atagium"><span>背翼</span></span>。胸部具有兩對翅,位於中胸者為前翅,後胸者為後翅。前翅基部有用以保護翅基關節之骨片,稱為<span data-orig-title="肩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gula (insect anatomy)"><span>肩板</span></span>。胸部各節亦分別有一對足,由前至後分別為前足、中足及後足。足主要分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及跗節五節,其上覆有鱗片與刺毛,脛節上常具成列小刺。中足及後足脛節上常具一或兩對具關節的距。鳳蝶與弄蝶前足脛節上具有稱為前脛突的特殊構造,生有梳狀刺毛。跗節通常分為五節小跗節,末端生有一對彎曲的爪,但在蛺蝶科及灰蝶科雄蝶跗節常癒合成圓筒狀,不分節,末端無爪的構造。 </p> <h3><span id=".E8.85.B9.E9.83.A8"></span><span id="腹部">腹部</span></h3> <p>蝴蝶腹部包含消化、排泄及繁殖器官,由10節腹節組成,各腹節由骨化程度較高的一片<span data-orig-title="背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rgum"><span>背板</span></span>及腹板,以及兩側兩片骨化程度弱的<span data-orig-title="側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leuron (insect anatomy)"><span>側板</span></span>所構成,第1至7腹節除了第1腹節缺乏腹板以外,其餘各節形態簡單,缺乏特化構造,但在側板上具有氣孔。雌蝶第8至10腹節以及雄蝶第9至10腹節高度特化,形成外生殖器官,這些構造與部分雌蝶部分內生殖器構造合稱為交尾器。 </p> <h3><span id=".E7.BF.85.E8.86.80"></span><span id="翅膀">翅膀</span></h3> <p>蝴蝶翅膀構造獨特,前翅翅形常接近三角形,後翅則接近扇形,兩者翅前方邊緣稱為前緣,後方邊緣稱為後緣,與身體相接處稱為翅基,而遠離身體的邊緣稱為外緣。前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翅頂,後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臀角。<br> 翅膀呈膜質,有骨化之翅脈,分別有六組縱脈,由前至後分別為前緣脈(C)、亞前緣脈(Sc)、脛脈(R)、中脈(M)、肘脈(Cu)及臀脈(A)。蝴蝶的前緣脈明顯退化,僅在活體前翅前緣有模糊的痕跡,在乾燥標本上則完全消失。肘脈可分為前肘脈(CuA)與後肘脈(CuP),不過在蝴蝶中僅有鳳蝶科仍具有後肘脈翅脈間的區域稱為翅室。翅室名稱跟隨其前方翅脈名稱,如M<sub>1</sub>脈後方的翅室即為M<sub>1</sub>室。在脛脈與肘脈間形成一空室,稱為中室,中室外端有時具一橫脈稱為中室端脈,中室端脈存在時稱為中室封閉,而中室端脈缺少則稱為中室開放。此外,後翅Sc+R<sub>1</sub>脈近基部位置常有一稱為肩脈(hm)的游離短脈。<br></p> <p>蝴蝶翅面上布滿鱗片,又稱作鱗粉,呈覆瓦狀排列。鱗片基部有一小柄,藉以附著於翅膜上細微窩孔上。鱗片壁及孔隙中包含由幼蟲時期從寄主植物獲得的成分,成蝶自行代謝出的產物,或是代謝廢物等來源之色素,這類色彩稱為「化學色」或「色素色」,部分蝶種的鱗片上具有各種物理甚至近乎熒光特化結構,可造成光線干涉等物理效應形成金屬光澤的效果,這類色彩稱為「物理色」或「結構色」。<br></p> <p>許多雄蝶及少數雌蝶在翅膀上長有用作釋放與求偶有關的信息素的特化鱗,稱為<span data-orig-title="香鱗"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External_morphology_of_Lepidoptera#Androconia"><span>香鱗</span></span>。香鱗有的散布在翅面上,有的聚成一片形成「性標」,有的則位於特化的袋狀構造或翅褶內。 </p><dl><dt><big>多型性</big></dt></dl><p>當同一種蝴蝶出現兩種或以上的型態,便稱為多型性。與個體差異不同,多型性的型態差異較大,各型態亦恆常發現。多型性包括兩性異形、季節異形等型態。兩性體亦會罕有地發生,即同一隻蝴蝶擁有兩性的性器官,左右翅膀的花紋都不一樣,甚至形狀不同。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5.B9.BC.E6.9C.9F"></span><span id="幼期">幼期</span></h3> <p>蝴蝶的<b>卵</b>具多變化的形態,外部具有卵殼,卵殼頂部中央有稱為精孔的小孔。 </p><p>蝴蝶的<b>幼蟲</b>身體常呈圓筒形或蛆狀,剛孵化的一齡幼蟲體表具有形態和數目固定的剛毛,稱為一次<span data-orig-title="刺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ta"><span>刺毛</span></span>,對分類與演化研究很有價值。其後每蛻一次皮即稱為增加一齡,而體表會長出變化多端,數目不定的二次刺毛。幼蟲期總齡數多為四或五齡,也有多達12齡的情形。 幼蟲頭部骨化程度高,生有感覺毛,下端具備咀嚼式口器,兩側各有數個可用來感光的側單眼。頭部具有縫線,藉以在化蛹時裂開讓蛹體脫出。 幼蟲身軀體壁骨化程度弱而呈膜質,骨化部分只有一次刺毛基部的小硬板前胸背側稱為前胸硬皮板的部分,以及第10腹節背側稱為肛上板的部分。 胸部具有三對步足,其跗節僅一節,末端有一爪。腹部分為10節,於第3、4、5、6及第10節具有<span data-orig-title="原足"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roleg"><span>原足</span></span>。原足上具有成列小鉤,稱為原足鉤,藉以附著攀附於幼蟲吐絲形成的絲墊或其他物體上。前胸以及第1至8腹節各具一對氣孔。幼蟲多半總齡數固定,但不固定的種類也不少。 </p><p>蝴蝶的<b>蛹</b>屬於彼蛹,附肢與翅緊貼軀體,體表在不同部位生有刺毛。頭部的複眼,觸角及小顎外葉等部分可見。觸角沿前翅前緣延伸小顎外葉位於腹面中央,其長度常超出翅面。 胸部各節均可見,多以中胸最為發達。前翅位於蛹體側腹面,後翅大部分或完全為前翅覆蓋。前足,中足可見,位於觸角與小顎外葉之間。中胸氣孔位於背側。腹部10節均可見,但最後三節癒合而不可動其他腹部的可動性依種類而不同。第1至8腹節具有氣孔,但是第1腹節氣孔因被翅覆蓋而不可見,第8腹節氣孔則失去功能而無開口。交尾器痕在雄蟲見於第9腹節,而在雌蟲則在第8及9腹節,交尾器痕呈圓形或線形。肛門痕位於第10腹節,形狀也呈圓形或線形。 第10腹節特化,伸長成稱為垂懸器的構造,有鉤狀刺毛,蛹體可藉此構造攀附絲上以附著於物體上蛹體附著物體的方式主要分為僅以垂懸器附著,頭下尾上的懸蛹以及胸部有絲帶環繞固定的縊蛹,不過也有許多屬於以上兩類的其他附著方式。蛹的外部形態變化萬端,許多種類模擬植物體不同部位藉以隱藏有些種類並其依附著位置的質地,色彩而呈綠色或褐色。另有一些體內含有毒素的種類擁有鮮豔色彩。 </p> <h2><span id=".E7.BF.92.E6.80.A7"></span><span id="習性">習性</span></h2> <dl><dt><big>食性</big></dt></dl><p>蝴蝶成蟲的口器特化為吸管狀,所以只能進食液態的食物。除了花蜜以外,水、樹汁、腐果、動物糞便等都是各種蝴蝶的食物。蝴蝶喜歡在溪邊或濕潤的土壤聚集一起吸水,攝取水中的礦物質。 </p> <dl><dt><big>共生</big></dt></dl><p>許多灰蝶幼蟲會與螞蟻共生,螞蟻保護幼蟲,並從幼蟲身上取得蜜露,雙方都獲得好處。但蟻種不限定,沒螞蟻時幼蟲亦可生長,此爲非絕對的互利共生;銀線灰蝶屬幼蟲亦與螞蟻共生,但雌性蝴蝶要有特定蟻種氣味時才會產卵,這是絶對的互利共生。 </p> <dl><dt><big>過冬</big></dt></dl> <p>冬天的時候蜜源植物不多,寄主植物也凋零,成蟲和幼蟲會因食物不足而難以生存。所以很多蝴蝶都以卵或蛹形態過冬,因為這兩個都是靜止狀態,不需進食。然而,有些斑蝶會以成蟲型態過冬,在秋季牠們會努力吸花蜜,儲存養分,冬季時會集體在山谷中過冬,形成蝴蝶谷的奇觀。帝王斑蝶和大絹斑蝶兩種較爲出名的種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 </p> <dl><dt><big>領域</big></dt></dl><p>雄性蝴蝶的領域行爲會驅離其他競爭者,讓自身取得制空優勢。牠們會站在樹上的葉面以取得制空權,假如有其他雄蝶或飛行物闖入領域,便會互相追逐,直至入侵者被驅逐。但如果闖入的是雌蝶,便會設法將雌蝶留住並交配。領域性是蝴蝶常見的競爭方式。 </p> <dl><dt><big>登峰</big></dt></dl><p>在每天的上午,各地的蝴蝶會順著地形往上飛,最後聚集在各處山嶺或山脊。雄蝶在山頭盤據,互相追趕,等待雌蝶登山。而雌蝶在交配後會飛到山下產卵。 </p> <dl><dt><big>求偶</big></dt></dl><p>雄蝶的數量比雌蝶多,所以雄蝶的競爭非常激烈,數隻雄蝶追求一隻雌蝶的情況並不罕見。雄蝶對雌蝶的氣味異常敏感,常有雄蝶守候在未羽化的雌蝶蛹旁,待雌蝶羽化後便第一時間交配。雄蝶的領域和登峰行為都是為了交配繁殖。 </p> <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h3><span id=".E5.A4.A9.E6.95.B5"></span><span id="天敵">天敵</span></h3> <p>蝴蝶是被各種天敵捕食的對象,即獵物。蝴蝶位於食物網的底層,是其他動物的捕食對象,包括雀鳥、蜥蜴、蜘蛛、螳螂、蜻蜓、青蛙等,牠們大多行動敏捷或會設置陷阱,捕捉正在訪花甚至飛行中的蝴蝶成蟲。蝴蝶幼生期的各階段亦幾乎都有寄生性天敵。小自卵蜂、繭蜂、大至姬蜂、寄生蠅、線蟲等,根據種類的不同會把卵產在蝴蝶的卵、幼蟲或蛹上。當牠們的幼蟲孵出後就會以寄主的組織為食。這類寄生生物吸取寄主營養長大後通常會導致寄主死亡,這類關係屬擬寄生物,擬寄生生物與寄主之間大多具專性。此外,細菌、病毒和真菌都是令牠們生病的微生物。 </p> <h3><span id=".E9.98.B2.E7.A6.A6"></span><span id="防禦">防禦</span></h3> <p>部分灰蝶幼蟲與螞蟻共生時,能藉由螞蟻提供的防衛能力避免被擬寄生生物危害,但遇上體型稍大的天敵,螞蟻們也使不上力。幼蟲及成蝶可藉由移動能力尋找合適地點躲藏,或是快速飛行,逃跑或裝死,而沒有移動能力的蝶卵,蛹,則有其他避敵方法提高生存機會。 </p> <dl><dt>鱗片</dt></dl><p>蝴蝶身上佈滿細毛和鱗片,當天敵捕食時,容易脫落的細毛和鱗片令敵人不能抓緊,增加逃脫的機會。 </p> <dl><dt>隱藏</dt></dl><p>蝴蝶會藉由各種隱蔽環境隱藏起來。例如臺灣灑灰蝶雌蝶將卵產在樹皮裂縫內;弄蝶幼蟲製作的蟲巢,進食時間外到都會在葉包內;絨弄蝶屬成蝶停棲在葉片下表面等。 </p> <dl><dt>僞裝</dt></dl><p>蝴蝶的各種外型、顏色或行爲等融入周遭環境,利用保護色讓天敵不易察覺,例如很多蝴蝶的幼蟲和卵到和寄主植物的顏色十分相似,偽裝成葉片、花或樹枝的一部份,好像枯葉蛺蝶和蠹葉蛺蝶的翅紋像枯葉。又會模仿天敵不感興趣的物體,如鳳蝶幼蟲外型像鳥糞。又會利用斑紋的形態分割干擾天敵的視覺,如環蛺蝶屬翅膀的條紋破碎、灰蝶後翅臀角的眼斑、尾突,讓天敵以爲是頭部而攻擊錯誤目標,所以一些灰蝶停留時會擺動後翅來模仿頭部動作,天敵往往被騙以攻擊後翅,灰蝶藉此逃過一劫。 </p> <dl><dt>威嚇防衛</dt></dl><p>眼蝶等蝶種翅膀擁有不合比例的巨大眼斑或鳳蝶屬終齡幼蟲胸部的眼斑等,都可能讓天敵誤以爲是巨獸而不敢攻擊。大量的幼蟲群聚也有威嚇效果,亦令捕食者難以集中捕食,令其生存機會增加。部分蝶蛹表面具有金屬色澤,斑蝶幼蟲顏色鮮豔,對比明顯的體色屬於警戒色,警告天敵不要捕食。部分蝴蝶幼蟲體表有堅硬棘刺或是體表有長毛,藉以警告天敵牠們可能有毒,不可口或難以下嚥。若無法嚇阻天敵的行動,鳳蝶幼蟲的<span data-orig-title="臭角"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smeterium"><span>臭角</span></span>散發難聞的氣味和斑蝶成蝶會用毛筆器散發出斑蝶素的味道以達到自我防衛的驅敵效果。 </p> <dl><dt>擬態</dt></dl><p>擬態是屬於利用其他生物的防衛機制,擬態要有以下三者才成立:捕食者、被擬態者及擬態者。捕食者在捕食過程中學會被擬態者不好吃有毒或難以捕食,由不好的經驗讓牠之後會避免捕食外型相似的物種,擬態者則因爲外型像被擬態者而減少被捕食。 </p> <ol><li>貝氏擬態:無威脅性、無毒者,模仿具威脅性、有毒的外貌,猶如狐假虎威。被擬態者的數量要夠多且兩者要共域分布才符合,例如雌性金斑蛺蝶外型像有毒的虎斑蝶,玉帶鳳蝶雌蝶紅紋型像有毒的紅珠鳳蝶。</li> <li>穆氏擬態:兩種或兩種以上都是具威脅性、有毒的物種,彼此外型相似互爲擬態者與被擬態者。體色通常爲鮮豔或對比色,擬態能加強警戒色的效果例如以馬兜鈴爲食的鳳蝶多具有白色斑紋或紅色斑紋;青斑蝶屬、絹斑蝶屬、旖斑蝶屬三類有毒的成蝶的外型相似,有毒的紫斑蝶屬中的物種有相似的色澤等。</li> <li>速度擬態:速度慢者模仿速度快者的樣貌以欺騙天敵,做出放糜追捕的念頭。</li> <li>隱蔽式擬態:獵物(擬態者)與生活的環境或周遭物體相像(被擬態者),藉此躲避天敵的捕食。此作法乃僞裝模仿等納入的廣義擬態。</li></ol><h2><span id=".E6.BC.94.E5.8C.96"></span><span id="演化">演化</span></h2> <p>蝴蝶是鱗翅目中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稱為<b>鳳蝶總科</b>(Papilionoidea)。過往鱗翅目曾依據觸角形態分為<b>錘角亞目</b>(Rhopalocera,蝶類)和異角亞目(Heterocera,蛾類),但現今研究已證實異角亞目為併系群,這種分類並不合宜。其後,一些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分別有指出蝴蝶跟<span data-orig-title="小鱗翅亞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icrolepidoptera"><span>小鱗翅亞目</span></span>或<span data-orig-title="大鱗翅亞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crolepidoptera"><span>大鱗翅亞目</span></span>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近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都肯定鳳蝶總科是鱗翅目之中,雙孔亞目(Ditrysia)之中、短突雙孔類(Apoditrysia)之中、螟蛾類(Obtectomera)之中的一個演化支,然而對於鳳蝶總科與鄰近蛾類之親緣關係的層面上,在各個研究結果中都不時發生變動。較新的研究分析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p>在過往的鱗翅目分類系統中,蝴蝶所屬的錘角亞目曾經分為3個總科:弄蝶總科、鳳蝶總科和喜蝶總科,並認為弄蝶是較原始的類群。然而,近年的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結果都否定這種分類法。較新的研究數據發現鳳蝶的分類才是蝴蝶演化支的基群,即鳳蝶科是所有其他蝶類(包括弄蝶和喜蝶)所構成之演化支的姐妹群,換言之,以前鳳蝶總科和弄蝶總科的定義也成為了多系群,因此蝴蝶不應區分成三個總科。綜觀而言,現今蝴蝶共分類為1個總科,當中包含了7個科。各科之間的關係為:蜆蝶科和灰蝶科是姐妹群,她們的共同演化支是蛺蝶科的姐妹群,粉蝶科是以上的姐妹群,弄蝶科+喜蝶科的共同演化支是以上的姐妹群,最後鳳蝶科是以上各科的姐妹群。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p><big><b>圖集</b></big><br></p> <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ul><li>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有人專門收集各種蝴蝶標本,亦吸引許多自然愛好者和攝影者參與</li> <li>愛爾蘭的傳統民族相信人死後會化成蝴蝶</li> <li>中國哲學家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為蝴蝶,是為莊周夢蝶,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區分真實和虛幻</li> <li>中國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當中,男女主人雙雙殉情後,靈魂化為蝴蝶。蝴蝶在當中成為追求自由與愛情的象徵</li> <li>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裏,也有被描繪成背上生著一對蝴蝶翅膀的美女─普賽克(Psyche)</li> <li>蝴蝶的閩語泉州話為<b>尾蝶</b></li></ul><dl><dt><big>觀蝶</big></dt></dl><p>觀蝶就是觀察蝴蝶自然生態的活動,可以到郊外或蝴蝶園進行。觀蝶時不應搔擾野生動物、採捕蝴蝶的任何階段,以免擾亂生態。觀蝶時可攜帶當地的蝴蝶圖鑑、記錄表和相機等工具,方便作記錄。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h2><span id=".E8.85.B3.E8.A8.BB"></span><span id="腳註">腳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dl><dt>中國</dt></dl><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武春生、徐堉峯. 中國蝴蝶圖鑑. 海峽書局. 2017: 1167-1168.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7556703029 <span title="連接到中文(簡體)網頁">(中文(簡體))</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AD%A6%E6%98%A5%E7%94%9F%E3%80%81%E5%BE%90%E5%A0%89%E5%B3%AF&amp;rft.btitle=%E4%B8%AD%E5%9C%8B%E8%9D%B4%E8%9D%B6%E5%9C%96%E9%91%91&amp;rft.date=2017&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7556703029&amp;rft.pages=1167-1168&amp;rft.pub=%E6%B5%B7%E5%B3%A1%E4%B9%A6%E5%B1%80&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周堯. 中國蝶類志. 中國: 河南技術出版社. 1992年.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75349-15740.</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91%A8%E5%A0%AF&amp;rft.btitle=%E4%B8%AD%E5%9C%8B%E8%9D%B6%E9%A1%9E%E5%BF%97&amp;rft.date=1992&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75349-15740&amp;rft.place=%E4%B8%AD%E5%9C%8B&amp;rft.pub=%E6%B2%B3%E5%8D%97%E6%8A%80%E8%A1%93%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壽建新, 周堯, 李宇飛. 世界蝴蝶分類名錄. 中國: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4-01.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7536936768.</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AF%BF%E5%BB%BA%E6%96%B0%2C+%E5%91%A8%E5%B0%A7%2C+%E6%9D%8E%E5%AE%87%E9%A3%9E&amp;rft.btitle=%E4%B8%96%E7%95%8C%E8%9D%B4%E8%9D%B6%E5%88%86%E9%A1%9E%E5%90%8D%E9%8C%84&amp;rft.date=2006-04-01&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7536936768&amp;rft.place=%E4%B8%AD%E5%9C%8B&amp;rft.pub=%E9%99%9D%E8%A5%BF%E7%A7%91%E5%AD%B8%E6%8A%80%E8%A1%93%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dl><dt>台灣</dt></dl><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呂至堅, 陳建仁.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3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7849.</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91%82%E8%87%B3%E5%A0%85%2C+%E9%99%B3%E5%BB%BA%E4%BB%81&amp;rft.btitle=%E8%9D%B4%E8%9D%B6%E7%94%9F%E6%B4%BB%E5%8F%B2%E5%9C%96%E9%91%91&amp;rft.date=2014-03-23&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7849&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670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BE%90%E5%A0%89%E5%B3%B0&amp;rft.btitle=%E8%87%BA%E7%81%A3%E8%9D%B4%E8%9D%B6%E5%9C%96%E9%91%91%EF%BC%8E%E4%B8%8A%E3%80%90%E5%BC%84%E8%9D%B6%E3%80%81%E9%B3%B3%E8%9D%B6%E3%80%81%E7%B2%89%E8%9D%B6%E3%80%91&amp;rft.date=2013-02-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6705&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中【灰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670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BE%90%E5%A0%89%E5%B3%B0&amp;rft.btitle=%E8%87%BA%E7%81%A3%E8%9D%B4%E8%9D%B6%E5%9C%96%E9%91%91%EF%BC%8E%E4%B8%AD%E3%80%90%E7%81%B0%E8%9D%B6%E3%80%91&amp;rft.date=2013-02-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6705&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下【蛺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0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6682.</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BE%90%E5%A0%89%E5%B3%B0&amp;rft.btitle=%E8%87%BA%E7%81%A3%E8%9D%B4%E8%9D%B6%E5%9C%96%E9%91%91%EF%BC%8E%E4%B8%8B%E3%80%90%E8%9B%BA%E8%9D%B6%E3%80%91&amp;rft.date=2013-03-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6682&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dl><dt>香港</dt></dl><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潘瑞輝. 香港野外觀蝶圖冊. 環保協進會. 202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8152729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BD%98%E7%91%9E%E8%BC%9D&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9%87%8E%E5%A4%96%E8%A7%80%E8%9D%B6%E5%9C%96%E5%86%8A&amp;rft.date=202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81527295&amp;rft.pub=%E7%92%B0%E4%BF%9D%E5%8D%94%E9%80%B2%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李東霖、吳滄桑、丘紹文、楊建業. 香港蝴蝶鑑賞.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2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8122090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9D%8E%E6%9D%B1%E9%9C%96%E3%80%81%E5%90%B3%E6%BB%84%E6%A1%91%E3%80%81%E4%B8%98%E7%B4%B9%E6%96%87%E3%80%81%E6%A5%8A%E5%BB%BA%E6%A5%AD&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8%9D%B4%E8%9D%B6%E9%91%91%E8%B3%9E&amp;rft.date=202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81220905&amp;rft.pub=%E9%A6%99%E6%B8%AF%E9%B1%97%E7%BF%85%E7%9B%AE%E5%AD%B8%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楊建業、吳滄桑、王怡君. 香港蝴蝶圖冊 (第五版).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81220967.</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A5%8A%E5%BB%BA%E6%A5%AD%E3%80%81%E5%90%B3%E6%BB%84%E6%A1%91%E3%80%81%E7%8E%8B%E6%80%A1%E5%90%9B&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8%9D%B4%E8%9D%B6%E5%9C%96%E5%86%8A+%28%E7%AC%AC%E4%BA%94%E7%89%88%29&amp;rft.date=2015&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81220967&amp;rft.pub=%E9%A6%99%E6%B8%AF%E9%B1%97%E7%BF%85%E7%9B%AE%E5%AD%B8%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潘瑞輝、楊英豪. 香港蝴蝶百科-辨蝶篇.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2.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62-86943-7-2.</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BD%98%E7%91%9E%E8%BC%9D%E3%80%81%E6%A5%8A%E8%8B%B1%E8%B1%AA&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8%9D%B4%E8%9D%B6%E7%99%BE%E7%A7%91%EF%BC%8D%E8%BE%A8%E8%9D%B6%E7%AF%87&amp;rft.date=2012&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62-86943-7-2&amp;rft.pub=%E9%A6%99%E6%B8%AF%E9%B1%97%E7%BF%85%E7%9B%AE%E5%AD%B8%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dl><dt>其他</dt></dl><ul><li>Löfstedt, C., Wahlberg, N. &amp; Millar, J. G. 2016: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Pheromone Diversity in Lepidoptera. - In: Allison, J.D. &amp; Cardé, R.T. (eds.), pp. 43–78, Pheromone Communication in Moths: Evolution, Behavior and Appli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台灣蝴蝶保育學會</li> <li>香港市區公園的蝴蝶 - 品種和分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li> <li>Papilionoid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unet.fi</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蝶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2 Cached time: 2023050508200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4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60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17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66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9814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7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137027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86.474 1 -total 35.30% 418.834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4.98% 296.380 45 Template:Clade 10.34% 122.676 1 Template:Reflist 9.67% 114.762 1 Template:Fossilrange 9.11% 108.060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9.08% 107.695 1 Template:Taxonbar 8.12% 96.392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7.84% 93.023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7.15% 84.790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
**蝴蝶**是一類常於日間飛行的昆蟲,生物分類學中屬於鱗翅目中名為**鳳蝶總科**(學名:**Papilionoidea**,又名**真蝶總科**)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其下共有 7 個科,包含了大約 18,800 種 。如同其他昆蟲,蝴蝶也屬於節肢動物,體表具有分節的外骨骼,成蟲身體也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胸部長有兩對翅膀,翅膀上各式各樣的色彩和斑紋是由翅膀上的鱗片組成。蝴蝶是完全變態昆蟲,其一生包括卵、幼蟲、蛹與成蟲四個階段。世上體型最大的蝴蝶為亞歷山大鳥翼鳳蝶,展翅寬達 280 毫米,體型最小的蝴蝶是褐小灰蝶,只有 16 毫米。 ## 分佈   : 可參閱:日本、台灣、香港蝴蝶列表 蝴蝶廣泛分佈世界各地的陸上地方,除了南極洲以外皆有分佈,熱帶地區物種多樣性最高,溫帶及寒帶地區也有許多種類棲息。世上共有約 18,500 種蝴蝶,新北界有約 775 種,新熱帶界約 7700 種,古北界約 1575 種,衣索比亞界約 3650 種,東洋界及澳新界共約 4800 種。在中國大陸記錄了約 2100 種;台灣約 370 種;香港約 260 種。 **生境** 蝴蝶的生境十分廣泛,但主要都是圍繞牠們賴以為生的植物,包括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前者是蝴蝶成蟲攝取花蜜的開花植物,後者是幼蟲食用的植物。 ## 生命史   : 可參閱:完全變態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牠們的一生有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這種生存方式有更強的競爭性,例如幼蟲和成蟲間完全不同的食性能減少種內競爭、一生特化成各個階段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幼蟲有發達的消化系統使能不斷進食並貯存能量、蛹期不用進食能渡過不利生長的冬季、成蟲長有翅膀和成熟的生殖系統能有效找尋配偶並繁殖後代。 蝴蝶壽命一般有 1 至 4 個月,不過不同季節和種類其壽命都不同。在溫暖和食物充足的時候蝴蝶能快速成長,壽命會較短,反之亦然。一般成蝶只有兩個月壽命,但以成蟲越冬的斑蝶,成蟲壽命可以長達數個月。 ### 卵 產卵方式依種類不同,產卵位置可以是在寄主植物葉片、嫩芽、枝條,休眠芽附近,或是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植物體或地面上。也有將卵產在樹皮裂縫,花苞及新芽孔隙的情形。卵粒單產或數粒成一群,也有一次產數百粒成卵塊的種類。通常卵粒藉由雌蝶副腺分泌物黏著在物體上,也有完全隱藏在泡狀或膠狀物中的情形,更有少數種類會有直接將卵粒拋置地面的特殊習性。 ### 幼蟲 卵剛孵化成蟲時稱作一齡蟲,幼蟲一般從卵頂部嚙破卵殼出來,但是卵粒產在裂縫與孔隙的種類有些具有幼蟲從側面破卵而出的適應性,甚至有針對卵蜂演化出加厚卵殼而幼蟲從卵穿過葉片脫出的種類。有部分種類在孵化後幼蟲會啃食卵殼,使不會浪費資源,又可以防止空卵殻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吃過卵殼後會不斷吃寄主植物。極少數蝴蝶的幼蟲會吃其他生物,例如灰蝶中雲灰蝶亞科的蝶種都是肉食性,如蚜灰蝶的幼蟲以蚜蟲為食、熙灰蝶幼蟲以介殼蟲為食。直至下一個階段脫皮轉齡,幼蟲會停止活動及進食,作脫皮轉齡的預備。脫皮開始時,幼蟲身體伸縮,將舊皮從頭部脫到尾部,最後把頭部的外殻脫下便完成脫皮。幼蟲每次脫皮為一齡,會脫皮 4 至 6 次。 老熟幼蟲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尋找結蛹的地方,通常會選擇停留在葉底。為了確保羽化成蝴蝶時能順利展翅,幼蟲會拉長身子量度空間是否足夠。決定好結蛹地點後,幼蟲會先吐絲作墊,用尾足鉤著絲墊固定位置,然後不斷地向左右吐絲,造成一條粗帶固定蟲體,形成前蛹。大約一天後便開始化蛹,這時,前蛹會有間歇性的伸縮及膨脹活動。隨後伸縮及膨脹的次數會漸趨頻密,表皮從胸前裂開,並迅速被推至腹部末端。最後,末端臀棘鉤著絲墊,將最後一張皮也脫下時便完成化蛹。 ### 蛹 蛹的表面看似靜止不動,其實牠第四至第六腹節是能夠活動的,在這階段蛹內會進行複雜的重組過程,把幼蟲時的器官分解,並組成成蟲的身體。約十天後,成蟲的器官會在蛹內發育完成,接著便是羽化。 ### 成蟲 蝴蝶的羽化一般在深夜至清晨進行。成蟲開始羽化時,蛹殼頭部和胸背呈十字形裂開,頭、胸及背部一一露出,接著前足伸出,並將皺摺的翅膀及鼓脹的腹部拉出蛹殼外。剛爬出的成蟲通常會附在蛹殼下,或在其他穩固位置將身體懸掛,引導腹部的血淋巴體液注入翅脈,流進翅膀,並將摺皺的翅膀迅速撐開。當雙翅伸展後,多餘的體液會由肛門排出。假如此時蝴蝶掉在地上或有障礙物令翅膀不能順利伸展,牠便會永久失去飛行能力。待翅膀變硬後,成蟲便具備飛行的能力。 羽化後的成蟲,無論在外形和結構都與幼蟲全不相同,也是我們最熟悉的蝴蝶。成蟲所有器官已發育成熟,具備交配與產卵的能力,繁殖下一代,通常蝴蝶一生只會交配一次。雄蝶會找尋雌蝶交配,交配後的雌蝶會找尋寄主植物產卵,由下一代延續蝴蝶的生命史。 ## 形態 ### 頭部 蝴蝶頭部呈圓球形或平球形,表面密被鱗毛,左右兩側各具一發達的複眼,由上萬個六角形小眼組成,每個小眼能看到所見的對象的一個小光點,無數小眼所見的無數小光點造成鑲嵌而成的影像。許多種類在小眼間生有細毛,複眼是否具毛以及其被毛狀態在分類上頗有價值。頭部背側和複眼之間有一對細長,生許多有感覺器官的觸角,分為柄節、梗節和鞭節。鞭節在外觀上分為許多小節,但是這些小節內部沒有獨立運作的肌肉連繋。鞭節末端的膨大部分可稱為錘部,錘部成圓柱狀或壓扁狀,錘部末端稱為尖頂,在弄蝶科格外發達。觸角表面被覆鱗片,但在末端有裸露部分,又稱為裸節。在觸角後方有毛叢,稱為毛隆。口器位於頭部下側,高度特化以利吸食流體食物,依種類與性別不同會吸食花蜜、腐果、動物排遺、溪流邊與地面水分等。口器基本上只餘下唇鬚及小顎外葉,上唇和上領部分則已退化消失。下唇鬚呈片狀,能前伸或上舉,在喙蝶亞科特別明顯。小顎外葉形成兩根半管,左右相互嵌合成一形如彈簧的吸管,休息時螺旋狀捲縮在頭的下面,應用時又可伸直,以虹吸力吸花蜜等汁液。 ### 胸部 蝴蝶胸部由三節組成,分別為前胸、中胸與後胸。前胸窄小,兩側生有氣孔,背側有骨化或膜質構造,稱為背翼。胸部具有兩對翅,位於中胸者為前翅,後胸者為後翅。前翅基部有用以保護翅基關節之骨片,稱為肩板。胸部各節亦分別有一對足,由前至後分別為前足、中足及後足。足主要分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及跗節五節,其上覆有鱗片與刺毛,脛節上常具成列小刺。中足及後足脛節上常具一或兩對具關節的距。鳳蝶與弄蝶前足脛節上具有稱為前脛突的特殊構造,生有梳狀刺毛。跗節通常分為五節小跗節,末端生有一對彎曲的爪,但在蛺蝶科及灰蝶科雄蝶跗節常癒合成圓筒狀,不分節,末端無爪的構造。 ### 腹部 蝴蝶腹部包含消化、排泄及繁殖器官,由 10 節腹節組成,各腹節由骨化程度較高的一片背板及腹板,以及兩側兩片骨化程度弱的側板所構成,第 1 至 7 腹節除了第 1 腹節缺乏腹板以外,其餘各節形態簡單,缺乏特化構造,但在側板上具有氣孔。雌蝶第 8 至 10 腹節以及雄蝶第 9 至 10 腹節高度特化,形成外生殖器官,這些構造與部分雌蝶部分內生殖器構造合稱為交尾器。 ### 翅膀 蝴蝶翅膀構造獨特,前翅翅形常接近三角形,後翅則接近扇形,兩者翅前方邊緣稱為前緣,後方邊緣稱為後緣,與身體相接處稱為翅基,而遠離身體的邊緣稱為外緣。前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翅頂,後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臀角。 翅膀呈膜質,有骨化之翅脈,分別有六組縱脈,由前至後分別為前緣脈(C)、亞前緣脈(Sc)、脛脈(R)、中脈(M)、肘脈(Cu)及臀脈(A)。蝴蝶的前緣脈明顯退化,僅在活體前翅前緣有模糊的痕跡,在乾燥標本上則完全消失。肘脈可分為前肘脈(CuA)與後肘脈(CuP),不過在蝴蝶中僅有鳳蝶科仍具有後肘脈翅脈間的區域稱為翅室。翅室名稱跟隨其前方翅脈名稱,如 M1 脈後方的翅室即為 M1 室。在脛脈與肘脈間形成一空室,稱為中室,中室外端有時具一橫脈稱為中室端脈,中室端脈存在時稱為中室封閉,而中室端脈缺少則稱為中室開放。此外,後翅 Sc+R1 脈近基部位置常有一稱為肩脈(hm)的游離短脈。 蝴蝶翅面上布滿鱗片,又稱作鱗粉,呈覆瓦狀排列。鱗片基部有一小柄,藉以附著於翅膜上細微窩孔上。鱗片壁及孔隙中包含由幼蟲時期從寄主植物獲得的成分,成蝶自行代謝出的產物,或是代謝廢物等來源之色素,這類色彩稱為「化學色」或「色素色」,部分蝶種的鱗片上具有各種物理甚至近乎熒光特化結構,可造成光線干涉等物理效應形成金屬光澤的效果,這類色彩稱為「物理色」或「結構色」。 許多雄蝶及少數雌蝶在翅膀上長有用作釋放與求偶有關的信息素的特化鱗,稱為香鱗。香鱗有的散布在翅面上,有的聚成一片形成「性標」,有的則位於特化的袋狀構造或翅褶內。 **多型性** 當同一種蝴蝶出現兩種或以上的型態,便稱為多型性。與個體差異不同,多型性的型態差異較大,各型態亦恆常發現。多型性包括兩性異形、季節異形等型態。兩性體亦會罕有地發生,即同一隻蝴蝶擁有兩性的性器官,左右翅膀的花紋都不一樣,甚至形狀不同。 * * * ### 幼期 蝴蝶的**卵**具多變化的形態,外部具有卵殼,卵殼頂部中央有稱為精孔的小孔。 蝴蝶的**幼蟲**身體常呈圓筒形或蛆狀,剛孵化的一齡幼蟲體表具有形態和數目固定的剛毛,稱為一次刺毛,對分類與演化研究很有價值。其後每蛻一次皮即稱為增加一齡,而體表會長出變化多端,數目不定的二次刺毛。幼蟲期總齡數多為四或五齡,也有多達 12 齡的情形。 幼蟲頭部骨化程度高,生有感覺毛,下端具備咀嚼式口器,兩側各有數個可用來感光的側單眼。頭部具有縫線,藉以在化蛹時裂開讓蛹體脫出。 幼蟲身軀體壁骨化程度弱而呈膜質,骨化部分只有一次刺毛基部的小硬板前胸背側稱為前胸硬皮板的部分,以及第 10 腹節背側稱為肛上板的部分。 胸部具有三對步足,其跗節僅一節,末端有一爪。腹部分為 10 節,於第 3、4、5、6 及第 10 節具有原足。原足上具有成列小鉤,稱為原足鉤,藉以附著攀附於幼蟲吐絲形成的絲墊或其他物體上。前胸以及第 1 至 8 腹節各具一對氣孔。幼蟲多半總齡數固定,但不固定的種類也不少。 蝴蝶的**蛹**屬於彼蛹,附肢與翅緊貼軀體,體表在不同部位生有刺毛。頭部的複眼,觸角及小顎外葉等部分可見。觸角沿前翅前緣延伸小顎外葉位於腹面中央,其長度常超出翅面。 胸部各節均可見,多以中胸最為發達。前翅位於蛹體側腹面,後翅大部分或完全為前翅覆蓋。前足,中足可見,位於觸角與小顎外葉之間。中胸氣孔位於背側。腹部 10 節均可見,但最後三節癒合而不可動其他腹部的可動性依種類而不同。第 1 至 8 腹節具有氣孔,但是第 1 腹節氣孔因被翅覆蓋而不可見,第 8 腹節氣孔則失去功能而無開口。交尾器痕在雄蟲見於第 9 腹節,而在雌蟲則在第 8 及 9 腹節,交尾器痕呈圓形或線形。肛門痕位於第 10 腹節,形狀也呈圓形或線形。 第 10 腹節特化,伸長成稱為垂懸器的構造,有鉤狀刺毛,蛹體可藉此構造攀附絲上以附著於物體上蛹體附著物體的方式主要分為僅以垂懸器附著,頭下尾上的懸蛹以及胸部有絲帶環繞固定的縊蛹,不過也有許多屬於以上兩類的其他附著方式。蛹的外部形態變化萬端,許多種類模擬植物體不同部位藉以隱藏有些種類並其依附著位置的質地,色彩而呈綠色或褐色。另有一些體內含有毒素的種類擁有鮮豔色彩。 ## 習性 **食性** 蝴蝶成蟲的口器特化為吸管狀,所以只能進食液態的食物。除了花蜜以外,水、樹汁、腐果、動物糞便等都是各種蝴蝶的食物。蝴蝶喜歡在溪邊或濕潤的土壤聚集一起吸水,攝取水中的礦物質。 **共生** 許多灰蝶幼蟲會與螞蟻共生,螞蟻保護幼蟲,並從幼蟲身上取得蜜露,雙方都獲得好處。但蟻種不限定,沒螞蟻時幼蟲亦可生長,此爲非絕對的互利共生;銀線灰蝶屬幼蟲亦與螞蟻共生,但雌性蝴蝶要有特定蟻種氣味時才會產卵,這是絶對的互利共生。 **過冬** 冬天的時候蜜源植物不多,寄主植物也凋零,成蟲和幼蟲會因食物不足而難以生存。所以很多蝴蝶都以卵或蛹形態過冬,因為這兩個都是靜止狀態,不需進食。然而,有些斑蝶會以成蟲型態過冬,在秋季牠們會努力吸花蜜,儲存養分,冬季時會集體在山谷中過冬,形成蝴蝶谷的奇觀。帝王斑蝶和大絹斑蝶兩種較爲出名的種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 **領域** 雄性蝴蝶的領域行爲會驅離其他競爭者,讓自身取得制空優勢。牠們會站在樹上的葉面以取得制空權,假如有其他雄蝶或飛行物闖入領域,便會互相追逐,直至入侵者被驅逐。但如果闖入的是雌蝶,便會設法將雌蝶留住並交配。領域性是蝴蝶常見的競爭方式。 **登峰** 在每天的上午,各地的蝴蝶會順著地形往上飛,最後聚集在各處山嶺或山脊。雄蝶在山頭盤據,互相追趕,等待雌蝶登山。而雌蝶在交配後會飛到山下產卵。 **求偶** 雄蝶的數量比雌蝶多,所以雄蝶的競爭非常激烈,數隻雄蝶追求一隻雌蝶的情況並不罕見。雄蝶對雌蝶的氣味異常敏感,常有雄蝶守候在未羽化的雌蝶蛹旁,待雌蝶羽化後便第一時間交配。雄蝶的領域和登峰行為都是為了交配繁殖。 ## 生態 ### 天敵 蝴蝶是被各種天敵捕食的對象,即獵物。蝴蝶位於食物網的底層,是其他動物的捕食對象,包括雀鳥、蜥蜴、蜘蛛、螳螂、蜻蜓、青蛙等,牠們大多行動敏捷或會設置陷阱,捕捉正在訪花甚至飛行中的蝴蝶成蟲。蝴蝶幼生期的各階段亦幾乎都有寄生性天敵。小自卵蜂、繭蜂、大至姬蜂、寄生蠅、線蟲等,根據種類的不同會把卵產在蝴蝶的卵、幼蟲或蛹上。當牠們的幼蟲孵出後就會以寄主的組織為食。這類寄生生物吸取寄主營養長大後通常會導致寄主死亡,這類關係屬擬寄生物,擬寄生生物與寄主之間大多具專性。此外,細菌、病毒和真菌都是令牠們生病的微生物。 ### 防禦 部分灰蝶幼蟲與螞蟻共生時,能藉由螞蟻提供的防衛能力避免被擬寄生生物危害,但遇上體型稍大的天敵,螞蟻們也使不上力。幼蟲及成蝶可藉由移動能力尋找合適地點躲藏,或是快速飛行,逃跑或裝死,而沒有移動能力的蝶卵,蛹,則有其他避敵方法提高生存機會。 **鱗片** 蝴蝶身上佈滿細毛和鱗片,當天敵捕食時,容易脫落的細毛和鱗片令敵人不能抓緊,增加逃脫的機會。 **隱藏** 蝴蝶會藉由各種隱蔽環境隱藏起來。例如臺灣灑灰蝶雌蝶將卵產在樹皮裂縫內;弄蝶幼蟲製作的蟲巢,進食時間外到都會在葉包內;絨弄蝶屬成蝶停棲在葉片下表面等。 **僞裝** 蝴蝶的各種外型、顏色或行爲等融入周遭環境,利用保護色讓天敵不易察覺,例如很多蝴蝶的幼蟲和卵到和寄主植物的顏色十分相似,偽裝成葉片、花或樹枝的一部份,好像枯葉蛺蝶和蠹葉蛺蝶的翅紋像枯葉。又會模仿天敵不感興趣的物體,如鳳蝶幼蟲外型像鳥糞。又會利用斑紋的形態分割干擾天敵的視覺,如環蛺蝶屬翅膀的條紋破碎、灰蝶後翅臀角的眼斑、尾突,讓天敵以爲是頭部而攻擊錯誤目標,所以一些灰蝶停留時會擺動後翅來模仿頭部動作,天敵往往被騙以攻擊後翅,灰蝶藉此逃過一劫。 **威嚇防衛** 眼蝶等蝶種翅膀擁有不合比例的巨大眼斑或鳳蝶屬終齡幼蟲胸部的眼斑等,都可能讓天敵誤以爲是巨獸而不敢攻擊。大量的幼蟲群聚也有威嚇效果,亦令捕食者難以集中捕食,令其生存機會增加。部分蝶蛹表面具有金屬色澤,斑蝶幼蟲顏色鮮豔,對比明顯的體色屬於警戒色,警告天敵不要捕食。部分蝴蝶幼蟲體表有堅硬棘刺或是體表有長毛,藉以警告天敵牠們可能有毒,不可口或難以下嚥。若無法嚇阻天敵的行動,鳳蝶幼蟲的臭角散發難聞的氣味和斑蝶成蝶會用毛筆器散發出斑蝶素的味道以達到自我防衛的驅敵效果。 **擬態** 擬態是屬於利用其他生物的防衛機制,擬態要有以下三者才成立:捕食者、被擬態者及擬態者。捕食者在捕食過程中學會被擬態者不好吃有毒或難以捕食,由不好的經驗讓牠之後會避免捕食外型相似的物種,擬態者則因爲外型像被擬態者而減少被捕食。 1. 貝氏擬態:無威脅性、無毒者,模仿具威脅性、有毒的外貌,猶如狐假虎威。被擬態者的數量要夠多且兩者要共域分布才符合,例如雌性金斑蛺蝶外型像有毒的虎斑蝶,玉帶鳳蝶雌蝶紅紋型像有毒的紅珠鳳蝶。 2. 穆氏擬態:兩種或兩種以上都是具威脅性、有毒的物種,彼此外型相似互爲擬態者與被擬態者。體色通常爲鮮豔或對比色,擬態能加強警戒色的效果例如以馬兜鈴爲食的鳳蝶多具有白色斑紋或紅色斑紋;青斑蝶屬、絹斑蝶屬、旖斑蝶屬三類有毒的成蝶的外型相似,有毒的紫斑蝶屬中的物種有相似的色澤等。 3. 速度擬態:速度慢者模仿速度快者的樣貌以欺騙天敵,做出放糜追捕的念頭。 4. 隱蔽式擬態:獵物(擬態者)與生活的環境或周遭物體相像(被擬態者),藉此躲避天敵的捕食。此作法乃僞裝模仿等納入的廣義擬態。 ## 演化 蝴蝶是鱗翅目中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稱為**鳳蝶總科**(Papilionoidea)。過往鱗翅目曾依據觸角形態分為**錘角亞目**(Rhopalocera,蝶類)和異角亞目(Heterocera,蛾類),但現今研究已證實異角亞目為併系群,這種分類並不合宜。其後,一些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分別有指出蝴蝶跟小鱗翅亞目或大鱗翅亞目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近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都肯定鳳蝶總科是鱗翅目之中,雙孔亞目(Ditrysia)之中、短突雙孔類(Apoditrysia)之中、螟蛾類(Obtectomera)之中的一個演化支,然而對於鳳蝶總科與鄰近蛾類之親緣關係的層面上,在各個研究結果中都不時發生變動。較新的研究分析如下: 在過往的鱗翅目分類系統中,蝴蝶所屬的錘角亞目曾經分為 3 個總科:弄蝶總科、鳳蝶總科和喜蝶總科,並認為弄蝶是較原始的類群。然而,近年的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結果都否定這種分類法。較新的研究數據發現鳳蝶的分類才是蝴蝶演化支的基群,即鳳蝶科是所有其他蝶類(包括弄蝶和喜蝶)所構成之演化支的姐妹群,換言之,以前鳳蝶總科和弄蝶總科的定義也成為了多系群,因此蝴蝶不應區分成三個總科。綜觀而言,現今蝴蝶共分類為 1 個總科,當中包含了 7 個科。各科之間的關係為:蜆蝶科和灰蝶科是姐妹群,她們的共同演化支是蛺蝶科的姐妹群,粉蝶科是以上的姐妹群,弄蝶科+喜蝶科的共同演化支是以上的姐妹群,最後鳳蝶科是以上各科的姐妹群。 **圖集** ## 文化 * 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有人專門收集各種蝴蝶標本,亦吸引許多自然愛好者和攝影者參與 * 愛爾蘭的傳統民族相信人死後會化成蝴蝶 * 中國哲學家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為蝴蝶,是為莊周夢蝶,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區分真實和虛幻 * 中國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當中,男女主人雙雙殉情後,靈魂化為蝴蝶。蝴蝶在當中成為追求自由與愛情的象徵 *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裏,也有被描繪成背上生著一對蝴蝶翅膀的美女─普賽克(Psyche) * 蝴蝶的閩語泉州話為**尾蝶** **觀蝶** 觀蝶就是觀察蝴蝶自然生態的活動,可以到郊外或蝴蝶園進行。觀蝶時不應搔擾野生動物、採捕蝴蝶的任何階段,以免擾亂生態。觀蝶時可攜帶當地的蝴蝶圖鑑、記錄表和相機等工具,方便作記錄。 ## 參見 ## 腳註 ## 參考 **中國** * 武春生、徐堉峯。中國蝴蝶圖鑑。海峽書局. 2017: 1167-1168. ISBN 9787556703029 (中文(簡體)). * 周堯。中國蝶類志。中國:河南技術出版社. 1992 年. ISBN 75349-15740. * 壽建新,周堯,李宇飛。世界蝴蝶分類名錄。中國: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4-01. ISBN 9787536936768. **台灣** * 呂至堅,陳建仁。蝴蝶生活史圖鑑。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 年 3 月 23 日. ISBN 9789861777849. * 徐堉峰。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2 月 10 日. ISBN 9789861776705. * 徐堉峰。臺灣蝴蝶圖鑑.中【灰蝶】. 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2 月 10 日. ISBN 9789861776705. * 徐堉峰。臺灣蝴蝶圖鑑.下【蛺蝶】. 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3 月 10 日. ISBN 9789861776682. **香港** * 潘瑞輝。香港野外觀蝶圖冊。環保協進會. 2020. ISBN 9789881527295. * 李東霖、吳滄桑、丘紹文、楊建業。香港蝴蝶鑑賞。香港鱗翅目學會. 2020. ISBN 9789881220905. * 楊建業、吳滄桑、王怡君。香港蝴蝶圖冊 (第五版).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5. ISBN 9789881220967. * 潘瑞輝、楊英豪。香港蝴蝶百科-辨蝶篇。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2. ISBN 978-962-86943-7-2. **其他** * Löfstedt, C., Wahlberg, N. & Millar, J. G. 2016: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Pheromone Diversity in Lepidoptera. - In: Allison, J.D. & Cardé, R.T. (eds.), pp. 43–78, Pheromone Communication in Moths: Evolution, Behavior and Appli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英文) ## 外部連結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 香港市區公園的蝴蝶 - 品種和分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Papilionoid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unet.fi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蝶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43,157
2023-05-02T17:59:45Z
76,387,336
𧋝
383,717
<p>牛腹部下的側肉,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 。牛腩為廣東省及香港茶餐廳、大排檔、粉面舖、酒樓及香港快餐店店常見的食品和食材。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雖然詞典裏牛腩就只有牛胸腩(<span lang="en">Brisket</span>)這一塊。但按懂得吃的香港人來說,用中文理解,其實還包括了<span data-orig-title="扇面牛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Flank steak"><span>扇面牛腩</span></span>等,可分為以下部位: </p> <ul><li><b>坑腩</b>(boneless short rib,即無骨牛小排):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小骨/肋排(<span lang="en">short rib</span>)或旁邊牛肋條(Finger meat)部位的的肉。</li> <li><b>爽腩</b>(skirt steak):又叫「𧌇䖢腩」(𧌇䖢在南越語中意為蝴蝶)、「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爽腩貴坑腩一半,由於有塊薄軟膠質,爽軟不硬。</li> <li><b>腩底</b>: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很難炆。</li> <li><b>腩角</b>: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四面都有軟膠質,非常爽脆。</li> <li><b>挽手腩</b>:集坑腩和爽腩的優點於一身,味濃煙韌。</li> <li><b>牛小腩</b>:小牛的腹部。</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羊腩</li> <li>豬腩</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2 Cached time: 2023050503511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71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5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368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641/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09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66962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6.073 1 -total 41.19% 51.928 1 Template:Reflist 37.02% 46.672 3 Template:Cite_news 34.83% 43.908 2 Template:Lang 32.20% 40.591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20.75% 26.159 2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9.49% 24.576 2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17.67% 22.271 2 Template:Str_mid 16.10% 20.303 2 Template:Str_mid/core 12.53% 15.802 1 Template:Tsl -->
牛腹部下的側肉,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 。牛腩為廣東省及香港茶餐廳、大排檔、粉面舖、酒樓及香港快餐店店常見的食品和食材。 ## 分類 雖然詞典裏牛腩就只有牛胸腩(Brisket)這一塊。但按懂得吃的香港人來說,用中文理解,其實還包括了扇面牛腩等,可分為以下部位: * **坑腩**(boneless short rib,即無骨牛小排):牛味最濃,取自牛胸前的牛小骨 / 肋排(short rib)或旁邊牛肋條 (Finger meat) 部位的的肉。 * **爽腩**(skirt steak):又叫「𧌇䖢腩」(𧌇䖢在南越語中意為蝴蝶)、「崩沙腩」或「蝴蝶腩」,是牛肚皮的腩位,位於牛的橫膈膜附近,爽腩貴坑腩一半,由於有塊薄軟膠質,爽軟不硬。 * **腩底**:連著坑腩近牛皮下的一塊肉,又粗又韌,很難炆。 * **腩角**:爽腩和坑腩中間的一塊肉,分量極少。四面都有軟膠質,非常爽脆。 * **挽手腩**:集坑腩和爽腩的優點於一身,味濃煙韌。 * **牛小腩**:小牛的腹部。 ## 參見 * 羊腩 * 豬腩 ## 參考資料
null
3,932
2023-04-16T12:23:33Z
74,557,773
𧌇䖢腩
221,490
<p><b>鼠婦</b>(學名:<span lang="la"><i>Armadillidium vulgare</i></span>),又稱<b><span title="字符描述:⿰蟲黍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𧑓</span>蝜</b>、<b>土鱉</b>、<b>潮蟲</b>、<b>藥丸蟲</b>、<b>團子蟲</b>或<b>不倒翁蟲</b>,古時又稱<b>伊威</b>、<b>蛜蝛</b>、<b>蜲繇</b>、<b>蟅</b>,在中國某些地區亦稱之爲<b>西瓜蟲</b>、<b>皮球蟲</b>。喜歡在潮濕陰暗處生活,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與犰狳相似。 </p><p>鼠婦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頭部呈黑色,背甲各節密布褐斑,中央具縱線,縱線由2條黑褐色平行線構成,前後寬度等長,體側之背甲端部各有1枚白色斜斑及圓斑,端部有黃色分布。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頭部兩側各有一黑點,即複眼結構。鼠婦的複眼可感光和成像。 </p><p>背腹扁平,背面有光滑與粗糙顆粒兩種造型,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兩側具黃色的斑紋,膚色呈灰棕色、灰籃色、灰黑色,血則呈白色,繁殖能力強,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節肢動物,而不屬於昆蟲。 </p><p>牠們分布在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可以在潮濕、溫暖及有遮蔽的環境如分解中的落葉和土壤中發現,通常以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維生,也會啃食農作植物根部,一旦進入住宅後很快就會因缺水而死亡。另外,牠們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而且外殼有層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黏住,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 </p>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鼠婦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h2><span id=".E5.BC.95.E7.94.A8"></span><span id="引用">引用</span></h2> <center>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center>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7 Cached time: 2023050500060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2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0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2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118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26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23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9739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9.677 1 -total 54.24% 298.126 1 Template:Speciesbox 53.64% 294.829 1 Template:Taxobox/core 20.23% 111.213 1 Template:Taxonbar 8.49% 46.675 1 Template:Reflist 7.86% 43.211 2 Template:Cite 7.35% 40.376 2 Template:Wikidata 4.99% 27.408 24 Template:Delink 4.59% 25.254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4.47% 24.589 1 Template:Lang -->
**鼠婦**(學名:_Armadillidium vulgare_),又稱**𧑓蝜**、**土鱉**、**潮蟲**、**藥丸蟲**、**團子蟲**或**不倒翁蟲**,古時又稱**伊威**、**蛜蝛**、**蜲繇**、**蟅**,在中國某些地區亦稱之爲**西瓜蟲**、**皮球蟲**。喜歡在潮濕陰暗處生活,在受到驚擾時會捲成一團,與犰狳相似。 鼠婦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 9—15 毫米,頭部呈黑色,背甲各節密布褐斑,中央具縱線,縱線由 2 條黑褐色平行線構成,前後寬度等長,體側之背甲端部各有 1 枚白色斜斑及圓斑,端部有黃色分布。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頭部兩側各有一黑點,即複眼結構。鼠婦的複眼可感光和成像。 背腹扁平,背面有光滑與粗糙顆粒兩種造型,背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兩側具黃色的斑紋,膚色呈灰棕色、灰籃色、灰黑色,血則呈白色,繁殖能力強,是一種小型陸生甲殼類節肢動物,而不屬於昆蟲。 牠們分布在海邊一直到海拔 5000 米左右的高地,可以在潮濕、溫暖及有遮蔽的環境如分解中的落葉和土壤中發現,通常以苔蘚、地衣、樹皮等腐敗有機物維生,也會啃食農作植物根部,一旦進入住宅後很快就會因缺水而死亡。另外,牠們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而且外殼有層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黏住,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鼠婦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引用 * * * *
null
2,554
2023-05-02T17:59:45Z
73,021,980
𧌈
1,660,988
<p class="mw-empty-elt"> </p> <p><b>捻翅目</b>(Strepsiptera),亦作<b>撚翅目</b>或<b>𧎥目</b>,是昆蟲綱下的一目,通稱為<b>捻翅蟲</b>或<b>𧎥</b>,包含10個科約600種昆蟲。捻翅蟲的一生大多寄生於其他昆蟲體內,如蜜蜂、黃蜂、葉蟬、蠹蟲和蟑螂等,只有早期幼蟲和雄性成蟲可自由生活。 </p> <h2><span id=".E5.A4.96.E8.A7.80"></span><span id="外觀">外觀</span></h2> <p>成年的雄性捻翅蟲體長約1.5至4毫米,觸角發達且形狀多變,複眼大而突出,和任何其他類昆蟲的複眼不同,由20至50個小眼組成,每個小眼單獨成像,整體呈現黑莓狀的外觀,類似於<span data-orig-title="鏡眼蟲亞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hacopina"><span>鏡眼蟲亞目</span></span>三葉蟲的複眼——<span data-orig-title="Schizochroal eye"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chizochroal eye"><span>裂色眼</span></span>;無單眼。前翅退化為棒狀的偽平衡棍,後翅大且呈扇狀,具退化的縱脈。一般不具可進食的口器,其口器的許多部分退化為感覺器官。 </p><p>除極少數種類的雌性捻翅蟲有足、可自由活動外,絕大多數物種的雌蟲均無足無翅,終生營內寄生。自由生活型的雌蟲體長約2毫米;內寄生型的20至30毫米。內寄生型的雌蟲呈蛆狀,觸角、單眼及複眼消失,口器退化,無足,胸部腹面在頭與胸的分界處有一育腔的開口,為雌蟲受精及幼蟲的逸出口。 </p><p>一齡幼蟲為跳蟲型,頭部尖似鑿子,適宜進入寄主體內;在寄主體內蛻皮後變為蠕蟲型,體表平滑柔軟,無足。 </p> <h2><span id=".E7.94.9F.E6.B4.BB.E5.8F.B2"></span><span id="生活史">生活史</span></h2> <p>雄性捻翅蟲的成蟲壽命極短(通常不到5個小時)且不進食,甚為活潑,會追蹤雌性釋放的信息素。雌蟲頭胸部扁平而硬化,從寄主腹部節間膜鑽出暴露於寄主體外,雄蟲會在雌蟲頭、胸部之間處交配受精。 </p><p>幼蟲為卵胎生,在雌蟲體內孵化後,從生殖孔進入育腔,再從育腔口鑽出落到花上或地面上,鑽出的第一齡幼蟲非常活潑,會積極尋找葉蟬、椿象、蝗蟲等之若蟲,鑽入其體表進行寄生;亦有些種類會留於原寄主體上,伺機轉移到新寄主,或隨著飛行的蜂類轉移到蜂巢中寄生在蜂類幼蟲體內。一齡幼蟲在寄主體內蛻皮後會變為有如蛆般的蠕蟲型。寄主體內的幼蟲會誘使宿主產生一袋狀構造將其包覆,並在其中吸取寄主的養分並生長。這種由寄主組織生成的結構可以保護捻翅蟲幼蟲不被寄主的免疫系統攻擊。幼蟲在每一次蛻皮後,較舊的角質層會分離其體表,但不會被拋棄,因而包覆在幼蟲周圍形成多層。雄性的末齡幼蟲在最後一次蛻皮後化為裸蛹,一般在晴天早晨羽化,然後飛翔尋偶。成熟雌蟲蛻皮後則會留在蛹殼內,終生保持無足無翅的幼蟲樣貌(幼態延續)且不會離開寄主(三枝五節蟊科物種除外),其體積最大可佔據寄主腹部的90%。幼蟲孵化後雌蟲會與寄主一同死亡。 </p><p>其宿主包括屬於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一些較原始的種類也寄生於衣魚目昆蟲。例如蟻蟊科捻翅蟲的雄性寄生螞蟻而雌性寄生直翅目昆蟲。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ul><li>三枝五節蟊亞目 Mengenillidia <ul><li>†初陌蟲科 Protoxenidae</li> <li>†科 Cretostylopidae</li> <li>†爪𧎥科 Mengeidae = 爪捻翅科</li> <li>科 Bahiaxenidae</li> <li>三枝五節蟊科 Mengenillidae = 原𧎥科</li></ul></li> <li>蜂蟊亞目 Stylopidia <ul><li>擬櫛角蟊科 Corioxenidae</li> <li>波氏蟊科 Bohartillidae</li> <li>櫛角蟊科 Halictophagidae = 四枝三節蟊科 = 櫛𧎥科 = 櫛鬚撚翅科 = 櫛角撚翅科</li> <li>枝角蟊科 Elenchidae = 跗𧎥科 = 一枝二節蟊科 = 二跗𧎥科 = 枝鬚撚翅科</li> <li>蟻蟊科 Myrmecolacidae = 七節蟊科 = 勾𧎥科 = 七節四節蟊科 = 蟻𧎥科</li> <li>椿象蟊科 Callipharixenidae = 蝽蟊科 = 蝽𧎥科 = 𧔠寄四節蟊科 = 椿象撚翅科 = 蝽捻翅科</li> <li>蜂蟊科 Stylopidae = 蜂𧎥科 = 六節四節蟊科 = 眼𧎥科 = 柱眼撚翅科 = 蜂撚翅科</li></ul></li></ul><h2><span id=".E7.B3.BB.E7.B5.B1.E5.88.86.E9.A1.9E.E5.AD.B8"></span><span id="系統分類學">系統分類學</span></h2> <p>捻翅目屬於內生翅群,為完全變態昆蟲,系統分類學顯示與鞘翅目為姊妹群。本分類樹依據Zhou等人於2014年提出的演化樹繪製而成。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Grimaldi, D. and Engel, M.S. Evolution of the Inse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521-82149-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6%8D%BB%E7%BF%85%E7%9B%AE&amp;rft.au=Grimaldi%2C+D.+and+Engel%2C+M.S.&amp;rft.btitle=Evolution+of+the+Insects&amp;rft.date=2005&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521-82149-5&amp;rft.pub=Cambridge+University+Press&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5 Cached time: 202305051019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6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943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872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0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165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1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69040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73.754 1 -total 58.15% 391.818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7.42% 117.357 1 Template:Taxonbar 15.13% 101.923 1 Template:Fossilrange 14.25% 96.012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2.99% 87.503 11 Template:Clade 12.67% 85.378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1.19% 75.366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8.18% 55.143 1 Template:Refs 5.98% 40.272 1 Template:Cite_journal -->
**捻翅目**(Strepsiptera),亦作**撚翅目**或**𧎥目**,是昆蟲綱下的一目,通稱為**捻翅蟲**或**𧎥**,包含 10 個科約 600 種昆蟲。捻翅蟲的一生大多寄生於其他昆蟲體內,如蜜蜂、黃蜂、葉蟬、蠹蟲和蟑螂等,只有早期幼蟲和雄性成蟲可自由生活。 ## 外觀 成年的雄性捻翅蟲體長約 1.5 至 4 毫米,觸角發達且形狀多變,複眼大而突出,和任何其他類昆蟲的複眼不同,由 20 至 50 個小眼組成,每個小眼單獨成像,整體呈現黑莓狀的外觀,類似於鏡眼蟲亞目三葉蟲的複眼 —— 裂色眼;無單眼。前翅退化為棒狀的偽平衡棍,後翅大且呈扇狀,具退化的縱脈。一般不具可進食的口器,其口器的許多部分退化為感覺器官。 除極少數種類的雌性捻翅蟲有足、可自由活動外,絕大多數物種的雌蟲均無足無翅,終生營內寄生。自由生活型的雌蟲體長約 2 毫米;內寄生型的 20 至 30 毫米。內寄生型的雌蟲呈蛆狀,觸角、單眼及複眼消失,口器退化,無足,胸部腹面在頭與胸的分界處有一育腔的開口,為雌蟲受精及幼蟲的逸出口。 一齡幼蟲為跳蟲型,頭部尖似鑿子,適宜進入寄主體內;在寄主體內蛻皮後變為蠕蟲型,體表平滑柔軟,無足。 ## 生活史 雄性捻翅蟲的成蟲壽命極短(通常不到 5 個小時)且不進食,甚為活潑,會追蹤雌性釋放的信息素。雌蟲頭胸部扁平而硬化,從寄主腹部節間膜鑽出暴露於寄主體外,雄蟲會在雌蟲頭、胸部之間處交配受精。 幼蟲為卵胎生,在雌蟲體內孵化後,從生殖孔進入育腔,再從育腔口鑽出落到花上或地面上,鑽出的第一齡幼蟲非常活潑,會積極尋找葉蟬、椿象、蝗蟲等之若蟲,鑽入其體表進行寄生;亦有些種類會留於原寄主體上,伺機轉移到新寄主,或隨著飛行的蜂類轉移到蜂巢中寄生在蜂類幼蟲體內。一齡幼蟲在寄主體內蛻皮後會變為有如蛆般的蠕蟲型。寄主體內的幼蟲會誘使宿主產生一袋狀構造將其包覆,並在其中吸取寄主的養分並生長。這種由寄主組織生成的結構可以保護捻翅蟲幼蟲不被寄主的免疫系統攻擊。幼蟲在每一次蛻皮後,較舊的角質層會分離其體表,但不會被拋棄,因而包覆在幼蟲周圍形成多層。雄性的末齡幼蟲在最後一次蛻皮後化為裸蛹,一般在晴天早晨羽化,然後飛翔尋偶。成熟雌蟲蛻皮後則會留在蛹殼內,終生保持無足無翅的幼蟲樣貌(幼態延續)且不會離開寄主(三枝五節蟊科物種除外),其體積最大可佔據寄主腹部的 90%。幼蟲孵化後雌蟲會與寄主一同死亡。 其宿主包括屬於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一些較原始的種類也寄生於衣魚目昆蟲。例如蟻蟊科捻翅蟲的雄性寄生螞蟻而雌性寄生直翅目昆蟲。 ## 分類 * 三枝五節蟊亞目 Mengenillidia * †初陌蟲科 Protoxenidae * †科 Cretostylopidae * †爪𧎥科 Mengeidae = 爪捻翅科 * 科 Bahiaxenidae * 三枝五節蟊科 Mengenillidae = 原𧎥科 * 蜂蟊亞目 Stylopidia * 擬櫛角蟊科 Corioxenidae * 波氏蟊科 Bohartillidae * 櫛角蟊科 Halictophagidae = 四枝三節蟊科 = 櫛𧎥科 = 櫛鬚撚翅科 = 櫛角撚翅科 * 枝角蟊科 Elenchidae = 跗𧎥科 = 一枝二節蟊科 = 二跗𧎥科 = 枝鬚撚翅科 * 蟻蟊科 Myrmecolacidae = 七節蟊科 = 勾𧎥科 = 七節四節蟊科 = 蟻𧎥科 * 椿象蟊科 Callipharixenidae = 蝽蟊科 = 蝽𧎥科 = 𧔠寄四節蟊科 = 椿象撚翅科 = 蝽捻翅科 * 蜂蟊科 Stylopidae = 蜂𧎥科 = 六節四節蟊科 = 眼𧎥科 = 柱眼撚翅科 = 蜂撚翅科 ## 系統分類學 捻翅目屬於內生翅群,為完全變態昆蟲,系統分類學顯示與鞘翅目為姊妹群。本分類樹依據 Zhou 等人於 2014 年提出的演化樹繪製而成。 ## 參考文獻 * Grimaldi, D. and Engel, M.S. Evolution of the Inse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521-82149-5.
null
6,190
2023-05-02T17:59:59Z
75,718,402
𧎥
1,660,988
<p class="mw-empty-elt"> </p> <p><b>捻翅目</b>(Strepsiptera),亦作<b>撚翅目</b>或<b>𧎥目</b>,是昆蟲綱下的一目,通稱為<b>捻翅蟲</b>或<b>𧎥</b>,包含10個科約600種昆蟲。捻翅蟲的一生大多寄生於其他昆蟲體內,如蜜蜂、黃蜂、葉蟬、蠹蟲和蟑螂等,只有早期幼蟲和雄性成蟲可自由生活。 </p> <h2><span id=".E5.A4.96.E8.A7.80"></span><span id="外觀">外觀</span></h2> <p>成年的雄性捻翅蟲體長約1.5至4毫米,觸角發達且形狀多變,複眼大而突出,和任何其他類昆蟲的複眼不同,由20至50個小眼組成,每個小眼單獨成像,整體呈現黑莓狀的外觀,類似於<span data-orig-title="鏡眼蟲亞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hacopina"><span>鏡眼蟲亞目</span></span>三葉蟲的複眼——<span data-orig-title="Schizochroal eye"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chizochroal eye"><span>裂色眼</span></span>;無單眼。前翅退化為棒狀的偽平衡棍,後翅大且呈扇狀,具退化的縱脈。一般不具可進食的口器,其口器的許多部分退化為感覺器官。 </p><p>除極少數種類的雌性捻翅蟲有足、可自由活動外,絕大多數物種的雌蟲均無足無翅,終生營內寄生。自由生活型的雌蟲體長約2毫米;內寄生型的20至30毫米。內寄生型的雌蟲呈蛆狀,觸角、單眼及複眼消失,口器退化,無足,胸部腹面在頭與胸的分界處有一育腔的開口,為雌蟲受精及幼蟲的逸出口。 </p><p>一齡幼蟲為跳蟲型,頭部尖似鑿子,適宜進入寄主體內;在寄主體內蛻皮後變為蠕蟲型,體表平滑柔軟,無足。 </p> <h2><span id=".E7.94.9F.E6.B4.BB.E5.8F.B2"></span><span id="生活史">生活史</span></h2> <p>雄性捻翅蟲的成蟲壽命極短(通常不到5個小時)且不進食,甚為活潑,會追蹤雌性釋放的信息素。雌蟲頭胸部扁平而硬化,從寄主腹部節間膜鑽出暴露於寄主體外,雄蟲會在雌蟲頭、胸部之間處交配受精。 </p><p>幼蟲為卵胎生,在雌蟲體內孵化後,從生殖孔進入育腔,再從育腔口鑽出落到花上或地面上,鑽出的第一齡幼蟲非常活潑,會積極尋找葉蟬、椿象、蝗蟲等之若蟲,鑽入其體表進行寄生;亦有些種類會留於原寄主體上,伺機轉移到新寄主,或隨著飛行的蜂類轉移到蜂巢中寄生在蜂類幼蟲體內。一齡幼蟲在寄主體內蛻皮後會變為有如蛆般的蠕蟲型。寄主體內的幼蟲會誘使宿主產生一袋狀構造將其包覆,並在其中吸取寄主的養分並生長。這種由寄主組織生成的結構可以保護捻翅蟲幼蟲不被寄主的免疫系統攻擊。幼蟲在每一次蛻皮後,較舊的角質層會分離其體表,但不會被拋棄,因而包覆在幼蟲周圍形成多層。雄性的末齡幼蟲在最後一次蛻皮後化為裸蛹,一般在晴天早晨羽化,然後飛翔尋偶。成熟雌蟲蛻皮後則會留在蛹殼內,終生保持無足無翅的幼蟲樣貌(幼態延續)且不會離開寄主(三枝五節蟊科物種除外),其體積最大可佔據寄主腹部的90%。幼蟲孵化後雌蟲會與寄主一同死亡。 </p><p>其宿主包括屬於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一些較原始的種類也寄生於衣魚目昆蟲。例如蟻蟊科捻翅蟲的雄性寄生螞蟻而雌性寄生直翅目昆蟲。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ul><li>三枝五節蟊亞目 Mengenillidia <ul><li>†初陌蟲科 Protoxenidae</li> <li>†科 Cretostylopidae</li> <li>†爪𧎥科 Mengeidae = 爪捻翅科</li> <li>科 Bahiaxenidae</li> <li>三枝五節蟊科 Mengenillidae = 原𧎥科</li></ul></li> <li>蜂蟊亞目 Stylopidia <ul><li>擬櫛角蟊科 Corioxenidae</li> <li>波氏蟊科 Bohartillidae</li> <li>櫛角蟊科 Halictophagidae = 四枝三節蟊科 = 櫛𧎥科 = 櫛鬚撚翅科 = 櫛角撚翅科</li> <li>枝角蟊科 Elenchidae = 跗𧎥科 = 一枝二節蟊科 = 二跗𧎥科 = 枝鬚撚翅科</li> <li>蟻蟊科 Myrmecolacidae = 七節蟊科 = 勾𧎥科 = 七節四節蟊科 = 蟻𧎥科</li> <li>椿象蟊科 Callipharixenidae = 蝽蟊科 = 蝽𧎥科 = 𧔠寄四節蟊科 = 椿象撚翅科 = 蝽捻翅科</li> <li>蜂蟊科 Stylopidae = 蜂𧎥科 = 六節四節蟊科 = 眼𧎥科 = 柱眼撚翅科 = 蜂撚翅科</li></ul></li></ul><h2><span id=".E7.B3.BB.E7.B5.B1.E5.88.86.E9.A1.9E.E5.AD.B8"></span><span id="系統分類學">系統分類學</span></h2> <p>捻翅目屬於內生翅群,為完全變態昆蟲,系統分類學顯示與鞘翅目為姊妹群。本分類樹依據Zhou等人於2014年提出的演化樹繪製而成。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Grimaldi, D. and Engel, M.S. Evolution of the Inse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521-82149-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6%8D%BB%E7%BF%85%E7%9B%AE&amp;rft.au=Grimaldi%2C+D.+and+Engel%2C+M.S.&amp;rft.btitle=Evolution+of+the+Insects&amp;rft.date=2005&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521-82149-5&amp;rft.pub=Cambridge+University+Press&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05 Cached time: 202305051019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6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943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0872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0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165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1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69040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73.754 1 -total 58.15% 391.818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7.42% 117.357 1 Template:Taxonbar 15.13% 101.923 1 Template:Fossilrange 14.25% 96.012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2.99% 87.503 11 Template:Clade 12.67% 85.378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1.19% 75.366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8.18% 55.143 1 Template:Refs 5.98% 40.272 1 Template:Cite_journal -->
**捻翅目**(Strepsiptera),亦作**撚翅目**或**𧎥目**,是昆蟲綱下的一目,通稱為**捻翅蟲**或**𧎥**,包含 10 個科約 600 種昆蟲。捻翅蟲的一生大多寄生於其他昆蟲體內,如蜜蜂、黃蜂、葉蟬、蠹蟲和蟑螂等,只有早期幼蟲和雄性成蟲可自由生活。 ## 外觀 成年的雄性捻翅蟲體長約 1.5 至 4 毫米,觸角發達且形狀多變,複眼大而突出,和任何其他類昆蟲的複眼不同,由 20 至 50 個小眼組成,每個小眼單獨成像,整體呈現黑莓狀的外觀,類似於鏡眼蟲亞目三葉蟲的複眼 —— 裂色眼;無單眼。前翅退化為棒狀的偽平衡棍,後翅大且呈扇狀,具退化的縱脈。一般不具可進食的口器,其口器的許多部分退化為感覺器官。 除極少數種類的雌性捻翅蟲有足、可自由活動外,絕大多數物種的雌蟲均無足無翅,終生營內寄生。自由生活型的雌蟲體長約 2 毫米;內寄生型的 20 至 30 毫米。內寄生型的雌蟲呈蛆狀,觸角、單眼及複眼消失,口器退化,無足,胸部腹面在頭與胸的分界處有一育腔的開口,為雌蟲受精及幼蟲的逸出口。 一齡幼蟲為跳蟲型,頭部尖似鑿子,適宜進入寄主體內;在寄主體內蛻皮後變為蠕蟲型,體表平滑柔軟,無足。 ## 生活史 雄性捻翅蟲的成蟲壽命極短(通常不到 5 個小時)且不進食,甚為活潑,會追蹤雌性釋放的信息素。雌蟲頭胸部扁平而硬化,從寄主腹部節間膜鑽出暴露於寄主體外,雄蟲會在雌蟲頭、胸部之間處交配受精。 幼蟲為卵胎生,在雌蟲體內孵化後,從生殖孔進入育腔,再從育腔口鑽出落到花上或地面上,鑽出的第一齡幼蟲非常活潑,會積極尋找葉蟬、椿象、蝗蟲等之若蟲,鑽入其體表進行寄生;亦有些種類會留於原寄主體上,伺機轉移到新寄主,或隨著飛行的蜂類轉移到蜂巢中寄生在蜂類幼蟲體內。一齡幼蟲在寄主體內蛻皮後會變為有如蛆般的蠕蟲型。寄主體內的幼蟲會誘使宿主產生一袋狀構造將其包覆,並在其中吸取寄主的養分並生長。這種由寄主組織生成的結構可以保護捻翅蟲幼蟲不被寄主的免疫系統攻擊。幼蟲在每一次蛻皮後,較舊的角質層會分離其體表,但不會被拋棄,因而包覆在幼蟲周圍形成多層。雄性的末齡幼蟲在最後一次蛻皮後化為裸蛹,一般在晴天早晨羽化,然後飛翔尋偶。成熟雌蟲蛻皮後則會留在蛹殼內,終生保持無足無翅的幼蟲樣貌(幼態延續)且不會離開寄主(三枝五節蟊科物種除外),其體積最大可佔據寄主腹部的 90%。幼蟲孵化後雌蟲會與寄主一同死亡。 其宿主包括屬於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一些較原始的種類也寄生於衣魚目昆蟲。例如蟻蟊科捻翅蟲的雄性寄生螞蟻而雌性寄生直翅目昆蟲。 ## 分類 * 三枝五節蟊亞目 Mengenillidia * †初陌蟲科 Protoxenidae * †科 Cretostylopidae * †爪𧎥科 Mengeidae = 爪捻翅科 * 科 Bahiaxenidae * 三枝五節蟊科 Mengenillidae = 原𧎥科 * 蜂蟊亞目 Stylopidia * 擬櫛角蟊科 Corioxenidae * 波氏蟊科 Bohartillidae * 櫛角蟊科 Halictophagidae = 四枝三節蟊科 = 櫛𧎥科 = 櫛鬚撚翅科 = 櫛角撚翅科 * 枝角蟊科 Elenchidae = 跗𧎥科 = 一枝二節蟊科 = 二跗𧎥科 = 枝鬚撚翅科 * 蟻蟊科 Myrmecolacidae = 七節蟊科 = 勾𧎥科 = 七節四節蟊科 = 蟻𧎥科 * 椿象蟊科 Callipharixenidae = 蝽蟊科 = 蝽𧎥科 = 𧔠寄四節蟊科 = 椿象撚翅科 = 蝽捻翅科 * 蜂蟊科 Stylopidae = 蜂𧎥科 = 六節四節蟊科 = 眼𧎥科 = 柱眼撚翅科 = 蜂撚翅科 ## 系統分類學 捻翅目屬於內生翅群,為完全變態昆蟲,系統分類學顯示與鞘翅目為姊妹群。本分類樹依據 Zhou 等人於 2014 年提出的演化樹繪製而成。 ## 參考文獻 * Grimaldi, D. and Engel, M.S. Evolution of the Insec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521-82149-5.
null
6,190
2023-05-02T17:59:59Z
75,718,402
𧎥目
514,789
<p class="mw-empty-elt"> </p> <p><b><ruby><rb>螽</rb><rp>(</rp><rt><span lang="zh-bopo">ㄓㄨㄥ</span></rt><rp>)</rp></ruby>斯科</b>(英語:<span lang="en"><b>Tettigoniidae</b></span>),一作<b>螽蟴</b>,是直翅目昆蟲中的一科,又名<b>蜙蝑</b>、<b>舂黍</b>、<b><span title="※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𧐍𧑓</span></b>。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6800多種。在分類學上和蟋蟀科關係很近。依種類而有數種不同的俗稱,例如蟈蟈、紡織娘、長角蚱蜢等等。 </p> <h2><span id=".E5.A4.96.E5.BD.A2"></span><span id="外形">外形</span></h2> <p>成蟲的身體呈扁或圓柱形,顏色多呈綠或褐色。偶爾亦會發現全身紅色或粉紅色的物種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span data-orig-title="紅色過度"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erythrism"><span>紅色過度</span></span>。 </p><p>成蟲的觸角一般長於身體(相比之下,短角亞目昆蟲的觸角則短的多,可以用來分別)。翅發達、不發達或消失。雄性有翅個體在前翅附近有發音器,通過左右兩翅摩擦而發音。前足在脛節基部有開/閉口的聽器。後足腿節發達,有4節跗節。產卵管呈劍狀或鐮刀狀。 </p><p>螽斯具有發達的跳躍式後腳,當遇到危險時,通過快速彈跳逃避天敵。由於螽斯的體色多為綠色或褐色,有些種類外觀會擬態樹葉或枯葉,因此當牠們不鳴叫的時候,天敵較難發現牠們的行蹤。 </p> <dl><dt>共通點</dt></dl><ol><li>生活史是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li> <li>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若蟲,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li> <li>上翅平直覆蓋在體背上,下翅是膜質則縮摺在上翅之下,飛行的時候才會舒展開來。</li> <li>有咀嚼式口器。</li> <li>螽斯、蝗蟲的前、中腳比較細短,後腳則粗長結實。</li> <li>螽斯、蝗蟲體色都是綠色、褐色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li></ol><dl><dt>差異處:</dt></dl><ol><li>螽斯細長的觸角比身體還長·蝗蟲的觸角比較短。</li> <li>螽斯多半是雜食性的,蝗蟲則是植食性的。</li> <li>螽斯的後腳比較細長,蝗蟲則是比較粗壯。</li></ol><h2><span id=".E9.87.8D.E8.A6.81.E7.A7.8D.E7.B1.BB"></span><span id="重要种类">重要種類</span></h2> <p>俗稱為蟈蟈的昆蟲,是指本科包括中華螽斯(<span lang="en">Tettigonia chinensis</span>)在內的一些善鳴的雄蟲。另外本科的著名鳴蟲還有紡織娘(<span lang="en">Mecopoda elongata,Linnaeus</span>)。 </p> <h2><span id=".E5.9C.96.E9.9B.86"></span><span id="圖集">圖集</span></h2> <center>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nolines"><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25px"> </ul></center>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Black-sided meadow katydid - <i>Conocephalus nigropleurum</i> - diagnostic photograp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ugGuide.net--family <i>Tettigoniidae </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Singing Insects of North America (SINA)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Bug guide.net-- Pink Katydi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North American Katydids, with range maps and audio files of katydid song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NYC Cricket Craw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pt 11 2009 katydid and cricket counting collaboration</li> <li>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 <ul><li>Oliver Wendell Holmes, Sr., 「To an Insect,」 1831</li> <li><cite class="citation encyclopaedia">Katydid. The American Cyclopædia. 1879.</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E%BD%E6%96%AF%E7%A7%91&amp;rft.atitle=Katydid&amp;rft.btitle=The+American+Cyclop%C3%A6dia&amp;rft.date=1879&amp;rft.genre=bookitem&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Harriet Beecher Stowe, 「Miss Katy-Did and Miss Cricket,」 <i>Queer Little Folks</i>, 1897</li> <li><cite class="citation encyclopaedia">Katydid. 大英百科全書 (11th ed.). 1911.</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E%BD%E6%96%AF%E7%A7%91&amp;rft.atitle=Katydid&amp;rft.btitle=-%7Bzh-hans%3A%E5%A4%A7%E8%8B%B1%E7%99%BE%E7%A7%91%E5%85%A8%E4%B9%A6%3Bzh-hant%3A%E5%A4%A7%E8%8B%B1%E7%99%BE%E7%A7%91%E5%85%A8%E6%9B%B8%3B%7D-&amp;rft.date=1911&amp;rft.edition=%2811th+ed.%29&amp;rft.genre=bookitem&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Paul Laurence Dunbar, 「Whip-Poor-Will and Katy-Did,」 <i>The Complete Poems of Paul Laurence Dunbar</i>, 1913</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3 Cached time: 2023050516444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4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90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800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122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46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98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6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40454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9/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36.489 1 -total 44.89% 375.465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3.98% 116.969 1 Template:Taxonbar 13.80% 115.474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1.08% 92.646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0.62% 88.810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9.66% 80.810 1 Template:Lang-en 9.58% 80.143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8.00% 66.926 1 Template:Other_uses 7.66% 64.067 1 Template:Hatnote -->
**螽(ㄓㄨㄥ)斯科**(英語:**Tettigoniidae**),一作**螽蟴**,是直翅目昆蟲中的一科,又名**蜙蝑**、**舂黍**、**𧐍𧑓**。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 6800 多種。在分類學上和蟋蟀科關係很近。依種類而有數種不同的俗稱,例如蟈蟈、紡織娘、長角蚱蜢等等。 ## 外形 成蟲的身體呈扁或圓柱形,顏色多呈綠或褐色。偶爾亦會發現全身紅色或粉紅色的物種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紅色過度。 成蟲的觸角一般長於身體(相比之下,短角亞目昆蟲的觸角則短的多,可以用來分別)。翅發達、不發達或消失。雄性有翅個體在前翅附近有發音器,通過左右兩翅摩擦而發音。前足在脛節基部有開 / 閉口的聽器。後足腿節發達,有 4 節跗節。產卵管呈劍狀或鐮刀狀。 螽斯具有發達的跳躍式後腳,當遇到危險時,通過快速彈跳逃避天敵。由於螽斯的體色多為綠色或褐色,有些種類外觀會擬態樹葉或枯葉,因此當牠們不鳴叫的時候,天敵較難發現牠們的行蹤。 **共通點** 1. 生活史是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2. 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若蟲,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 3. 上翅平直覆蓋在體背上,下翅是膜質則縮摺在上翅之下,飛行的時候才會舒展開來。 4. 有咀嚼式口器。 5. 螽斯、蝗蟲的前、中腳比較細短,後腳則粗長結實。 6. 螽斯、蝗蟲體色都是綠色、褐色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 **差異處:** 1. 螽斯細長的觸角比身體還長・蝗蟲的觸角比較短。 2. 螽斯多半是雜食性的,蝗蟲則是植食性的。 3. 螽斯的後腳比較細長,蝗蟲則是比較粗壯。 ## 重要種類 俗稱為蟈蟈的昆蟲,是指本科包括中華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在內的一些善鳴的雄蟲。另外本科的著名鳴蟲還有紡織娘(Mecopoda elongata,Linnaeus)。 ## 圖集 * * * * * * * *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Black-sided meadow katydid - _Conocephalus nigropleurum_ - diagnostic photograph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ugGuide.net--family _Tettigoniidae_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inging Insects of North America (SINA)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ug guide.net-- Pink Katydi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orth American Katydids, with range maps and audio files of katydid song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NYC Cricket Craw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pt 11 2009 katydid and cricket counting collaboration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 * Oliver Wendell Holmes, Sr., 「To an Insect,」 1831 * Katydid. The American Cyclopædia. 1879. * Harriet Beecher Stowe, 「Miss Katy-Did and Miss Cricket,」 _Queer Little Folks_, 1897 * Katydid. 大英百科全書 (11th ed.). 1911. * Paul Laurence Dunbar, 「Whip-Poor-Will and Katy-Did,」 _The Complete Poems of Paul Laurence Dunbar_, 1913
null
6,354
2023-05-02T17:59:46Z
76,387,459
𧐍𧑓
198,809
<p><br></p> <p><b>螢科</b>(學名:<span lang="la">Lampyridae</span>)是鞘翅目(甲蟲)裡面的一個科,該科在全世界有2000多種。俗稱<b>螢火蟲</b>,又稱<b>火金姑 </b>(台語)、<b>火焰蟲</b>(客語)、<b>游火蟲</b>(江蘇)、<b>亮火蟲</b>(四川)、<b>火火蟲</b>(雲南);古稱耀夜、景天、熠燿等。</p><p>該科裡很多種蟲能發光,但並不是全部都可以。通常,只要有發光器官的甲蟲,就會被稱為螢火蟲。所以,狹義的螢火蟲單指螢科,而廣義的螢火蟲則包括光螢科(Phengodidae)和其他科的一些種。 </p><p>螢火蟲幼蟲是屬於肉食性,最常吃到的是小型蝸牛、蛞蝓、蚯蚓,水生螢火蟲幼蟲則吃貝螺。 </p> <h2><span id=".E8.A1.8C.E4.B8.BA"></span><span id="行为">行為</span></h2> <p>[賓州妖掃螢] </p><p>螢火蟲發光是為了求偶, 有些種類的螢火蟲只有雄蟲有發光器官,而有些種類則雙方都有。有些種類的光是一閃一閃的,有些則是持續不斷的發光。這種信號是因種類而異的,在長度和節律上都有所不同。北美的[東美螢火蟲],雌性蟲也有發光器官,雌雄識別的關鍵是雌蟲在接收到雄蟲光信號後兩秒鐘應答。而在另一些種類裡面,這些甲蟲會與周圍的間斷光信號同步,從外面看起來,整個樹叢或森林就在同步發亮了。 </p><p>學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試驗,證實幼蟲的發光對於老鼠具警示作用;1999年,學者奈特等人發現,誤食螢火蟲成蟲的蜥蜴會死亡,證實成蟲的發光除了找尋配偶之外,還有警告其他生物的作用。 </p><p>妖掃螢屬的雌蟲可以模仿妖掃螢屬雌性蟲的間斷光信號。這樣它們就可以吸引並捕食妖掃螢屬的雄性蟲。一些妖掃螢甚至有一整套妖掃螢屬種螢的光信號編碼表,只要對號入座,它就可以誘捕到飛過的妖掃螢螢。 </p><p>所有螢火蟲都只在夜晚發光,因為在日間它們的光不足以強到能吸引同類的注意。 </p><p>有很多種螢的雌性蟲是沒有飛行能力的。它們體型比雄性大,能產很多的卵。 </p> <h2><span id=".E5.8F.91.E5.85.89.E5.8E.9F.E7.90.86"></span><span id="发光原理">發光原理</span></h2> <p>螢火蟲的發光是生物發光的一種。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span lang="en">Firefly luciferin</span>)),另一類被稱為螢光素酶。螢光素能在螢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並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當氧化螢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螢火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到目前為止現有的科技還沒辦法製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p><p>在螢火蟲的腹部下部有著很多白色斑塊。其實是它的甲殼中對光透明的部分。在內部有一塊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間這個部位呈現白色。 </p> <h3><span id=".E5.8F.91.E5.85.89.E5.8F.8D.E5.BA.94"></span><span id="发光反应">發光反應</span></h3> <p>發光反應的反應式如下所示,螢光素,ATP(三磷酸腺苷)和氧氣,在螢光素酶和2價鎂離子的催化下產生右邊的氧化螢光素(oxyluciferin),焦磷酸,二氧化碳,並發出黃綠色的熒光。 </p><p> </p><p>發光反應又分三個步驟: </p> <ol><li>螢光素和ATP在螢光素酶和2價鎂離子(Mg<sup>2+</sup>)的催化作用下,產生螢光素-腺苷酸(adenylluciferin)。</li> <li>螢光素-腺苷酸(adenylluciferin)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oxyluciferin),和單磷酸腺苷(AMP)。</li> <li>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oxyluciferin)回到基態,並發出綠光。</li></ol><p>發光反應的產物---氧化螢光素在ATP提供能量的情況下,又將還原成螢光素,使得發光過程得以周而復始。 </p> <h3><span id=".E5.8F.91.E5.85.89.E5.8F.8D.E5.BA.94.E7.9A.84.E6.8E.A7.E5.88.B6"></span><span id="发光反应的控制">發光反應的控制</span></h3> <p>關於螢火蟲是如何控制發光細胞的「開」與「關」的,有很多理論,但確切的控制機理至今仍不明。氧氣控制理論基於通過控制發光細胞的氧氣供給來完成發光和不發光的切換。神經激活理論假設螢光蟲具有一個神經控制結構叫做微氣管末梢細胞,該結構在刺激下會在發光細胞中釋放出神經信使分子,進而產生化學反應。 </p><p>有一種理論認為,螢火蟲分泌一種叫章魚胺的神經遞質,從神經傳導到微氣管末梢細胞,激發一氧化氮合酶(縮寫NOS),使之產生一氧化氮和細胞色素c氧化酶。而這兩種物質抑制發光細胞的粒線體使用氧氣,從而使過氧化物酶體)能利用到氧氣,使得平時通過粒線體的氧化磷酸化累積的螢光素-腺苷酸氧化產生發光反應並發出光線。然後,光讓一氧化氮從環氧化酶(縮寫COX)上釋出,於是停止發出光線。就這樣一直重複著固有頻率和發光持續時間。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除了南極洲之外,螢科在各大洲皆有分布。 </p> <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p>中國古代誤認為螢火蟲是由腐爛的草變化而成。據《禮記·月令》篇:「季夏之月……腐草為螢」;《呂氏春秋·季夏紀》中:「季夏之月……腐草化為蚈」。這種說法延續二千多年。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仍引陶弘景的說法曰:「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時如蛹,腹下已有光,數日變而能飛。」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螢科**(學名:Lampyridae)是鞘翅目(甲蟲)裡面的一個科,該科在全世界有 2000 多種。俗稱**螢火蟲**,又稱**火金姑** (台語)、**火焰蟲**(客語)、**游火蟲**(江蘇)、**亮火蟲**(四川)、**火火蟲**(雲南);古稱耀夜、景天、熠燿等。 該科裡很多種蟲能發光,但並不是全部都可以。通常,只要有發光器官的甲蟲,就會被稱為螢火蟲。所以,狹義的螢火蟲單指螢科,而廣義的螢火蟲則包括光螢科(Phengodidae)和其他科的一些種。 螢火蟲幼蟲是屬於肉食性,最常吃到的是小型蝸牛、蛞蝓、蚯蚓,水生螢火蟲幼蟲則吃貝螺。 ## 行為 [賓州妖掃螢] 螢火蟲發光是為了求偶, 有些種類的螢火蟲只有雄蟲有發光器官,而有些種類則雙方都有。有些種類的光是一閃一閃的,有些則是持續不斷的發光。這種信號是因種類而異的,在長度和節律上都有所不同。北美的 [東美螢火蟲],雌性蟲也有發光器官,雌雄識別的關鍵是雌蟲在接收到雄蟲光信號後兩秒鐘應答。而在另一些種類裡面,這些甲蟲會與周圍的間斷光信號同步,從外面看起來,整個樹叢或森林就在同步發亮了。 學者安德伍德等人在 1997 年以老鼠做的試驗,證實幼蟲的發光對於老鼠具警示作用;1999 年,學者奈特等人發現,誤食螢火蟲成蟲的蜥蜴會死亡,證實成蟲的發光除了找尋配偶之外,還有警告其他生物的作用。 妖掃螢屬的雌蟲可以模仿妖掃螢屬雌性蟲的間斷光信號。這樣它們就可以吸引並捕食妖掃螢屬的雄性蟲。一些妖掃螢甚至有一整套妖掃螢屬種螢的光信號編碼表,只要對號入座,它就可以誘捕到飛過的妖掃螢螢。 所有螢火蟲都只在夜晚發光,因為在日間它們的光不足以強到能吸引同類的注意。 有很多種螢的雌性蟲是沒有飛行能力的。它們體型比雄性大,能產很多的卵。 ## 發光原理 螢火蟲的發光是生物發光的一種。螢火蟲的發光原理是: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在發光細胞中有兩類化學物質,一類被稱作螢光素(在螢火蟲中的稱為螢火蟲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另一類被稱為螢光素酶。螢光素能在螢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 ATP,並與氧氣發生反應,反應中產生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當氧化螢光素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釋放出光子。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 95%,螢火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到目前為止現有的科技還沒辦法製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在螢火蟲的腹部下部有著很多白色斑塊。其實是它的甲殼中對光透明的部分。在內部有一塊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間這個部位呈現白色。 ### 發光反應 發光反應的反應式如下所示,螢光素,ATP(三磷酸腺苷)和氧氣,在螢光素酶和 2 價鎂離子的催化下產生右邊的氧化螢光素(oxyluciferin),焦磷酸,二氧化碳,並發出黃綠色的熒光。 發光反應又分三個步驟: 1. 螢光素和 ATP 在螢光素酶和 2 價鎂離子(Mg2+)的催化作用下,產生螢光素 - 腺苷酸(adenylluciferin)。 2. 螢光素 - 腺苷酸(adenylluciferin)和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oxyluciferin),和單磷酸腺苷(AMP)。 3. 激發態的氧化螢光素(oxyluciferin)回到基態,並發出綠光。 發光反應的產物 --- 氧化螢光素在 ATP 提供能量的情況下,又將還原成螢光素,使得發光過程得以周而復始。 ### 發光反應的控制 關於螢火蟲是如何控制發光細胞的「開」與「關」的,有很多理論,但確切的控制機理至今仍不明。氧氣控制理論基於通過控制發光細胞的氧氣供給來完成發光和不發光的切換。神經激活理論假設螢光蟲具有一個神經控制結構叫做微氣管末梢細胞,該結構在刺激下會在發光細胞中釋放出神經信使分子,進而產生化學反應。 有一種理論認為,螢火蟲分泌一種叫章魚胺的神經遞質,從神經傳導到微氣管末梢細胞,激發一氧化氮合酶(縮寫 NOS),使之產生一氧化氮和細胞色素 c 氧化酶。而這兩種物質抑制發光細胞的粒線體使用氧氣,從而使過氧化物酶體) 能利用到氧氣,使得平時通過粒線體的氧化磷酸化累積的螢光素 - 腺苷酸氧化產生發光反應並發出光線。然後,光讓一氧化氮從環氧化酶(縮寫 COX)上釋出,於是停止發出光線。就這樣一直重複著固有頻率和發光持續時間。 ## 分布 除了南極洲之外,螢科在各大洲皆有分布。 ## 文化 中國古代誤認為螢火蟲是由腐爛的草變化而成。據《禮記・月令》篇:「季夏之月…… 腐草為螢」;《呂氏春秋・季夏紀》中:「季夏之月…… 腐草化為蚈」。這種說法延續二千多年。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仍引陶弘景的說法曰:「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時如蛹,腹下已有光,數日變而能飛。」 ## 參考文獻
null
7,201
2023-05-02T17:59:45Z
77,037,547
𧐔𧕋
22,801
<p class="mw-empty-elt"> </p> <p><b>蜘蛛</b>是螯肢亞門節肢動物,有兩個體段,八隻腳,但沒有咀嚼器官。古代又謂之<b>蝳蜍</b>(音同「毒余」)、<b>次蟗</b>(音同「秋」),四川重慶部分地區叫<b><span title="字符描述:⿱波蟲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𱿮</span>蟴</b>。截至2014年,共有114個科、3,935個屬、44,906個種。蜘蛛目是蛛形綱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目。研究蜘蛛的學科稱作蜘蛛學。 </p> <h2><span id=".E6.A7.8B.E9.80.A0"></span><span id="構造">構造</span></h2> <h3><span id=".E6.AF.92.E6.80.A7"></span><span id="毒性">毒性</span></h3> <p>所有的蜘蛛,除了渦蛛科、Holarchaeidae和中突蛛亞目共約350種的三類蜘蛛,其餘的都可以以注入毒液來保護自己或殺死獵物。不過只有約200種會叮咬人,並可能構成人類的健康問題。被許多較大的物種叮咬可能會,但是不會持久地產生健康問題。但少數種類的蜘蛛咬傷人,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如黑寡婦蜘蛛、大蘭多蜘蛛和樺黃蜘蛛等。 </p> <h3><span id=".E6.B6.88.E5.8C.96"></span><span id="消化">消化</span></h3> <p>在蜘蛛的身上,一般節肢動物的體節結合成兩個體段,頭胸部和腹部,由一個圓柱狀的小肉莖連接。和所有的節肢動物一樣,牠們的體腔很小,主要的體腔是血腔,血淋巴經由血腔輸送氧氣和養分到組織中,並移除廢物。牠們的消化系統太狹窄了,以致於蜘蛛們無法吃大塊的固體。所以牠們透過將食物充滿消化酵素將食物液化,並且用嘴邊的附屬肢磨碎食物。 </p> <h3><span id=".E9.81.8B.E5.8B.95"></span><span id="運動">運動</span></h3> <p>除了最原始的中突蛛亞目以外,所有的蜘蛛都擁有全節肢動物裡最集中的神經系統-牠們所有結合在一起。不像大部分的節肢動物,蜘蛛的腳沒有伸肌,而是靠液壓來伸展牠們的腳。 </p> <h3><span id=".E8.9C.98.E8.9B.9B.E7.B5.B2"></span><span id="蜘蛛絲">蜘蛛絲</span></h3> <p>牠們的腹部擁有絲囊的附屬肢,可以從腹部的腺體擠出(extrude)多達六種絲。蜘蛛絲同時具有的輕質、強度和彈性遠超過了人造物質,並且已有蜘蛛絲的基因被嵌入哺乳類動物和植物中,以觀察是否能當作生產絲的工廠。 </p> <h3><span id=".E8.A7.A3.E5.89.96"></span><span id="解剖">解剖</span></h3> <p>蜘蛛,不像昆蟲,只有兩個體節(tagmata)而不是三個,分別為頭部及胸部的融合(稱為頭胸部或前體部)和腹部(稱為後體部)。例外於此規則的是刺客蜘蛛,其頭胸部幾乎分成兩個獨立的單位。除了少數非常原始的蜘蛛物種(節板蛛科),腹部不是從外部分割的。腹部和頭胸部經由一個薄薄的腰部連接,這個部位被稱為肉莖、椎根或pregenital somite,此性狀使蜘蛛的腹部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動。這腰部其實是頭胸部最後的節(somite),大多數其它蛛形綱的成員失去了這個部位(蠍子的只有在胚胎時才能探測到)。 </p><p>蜘蛛的口器旁有二隻短短的觸肢,比步腳明顯短小,相當於昆蟲的觸角,有觸覺、嗅覺和聽覺的功能,雄性蜘蛛觸肢末端形成手套狀,可於交配時傳送精子,遊獵性雌蛛會利用觸肢攜帶卵囊。 </p> <h2><span id=".E6.8E.A0.E9.A3.9F.E6.80.A7"></span><span id="掠食性">掠食性</span></h2> <p>除了<i>Bagheera kiplingi</i>主要為偏草食性的雜食性蜘蛛外,其牠已知的蜘蛛大多是以肉食為主的掠食者,大部分是掠食昆蟲和其牠蜘蛛,但也有較大的物種也捕捉鳥類、蜥蜴和蛇類。然而許多蜘蛛的幼體以花蜜為食,而且有個統計學上的證據顯示,即使是成年的個體也會以花粉為食。 </p><p>蜘蛛的螫肢被修改成牙,通常用來注射毒液到獵物中。因為相對來說只有少數物種的毒液對人是有危險的,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蜘蛛毒液的醫學用途和當作殺蟲劑。 </p><p>蜘蛛用具有黏性的網當陷阱來捕捉、等待伏擊或是直接追捕獵物。使用蜘蛛網或伏擊戰術的物種對空氣、地面和絲線的震動極為敏感,牠們以此作為警戒線;而主動攻擊的捕食者則擁有跟蜻蜓相比準確度最高達十倍的視力。有些主動攻擊型的捕食者對不同的獵物會使用不同的戰術,並且顯示出了智能的徵兆-牠們對付困難的獵物時會嘗試使用各種戰術,而且牠們在對付不熟悉的獵物時,也能很快的學會該使用哪種戰術。其他的物種則擁有改良的身形和行為模式,使牠們能夠在獵食時模仿螞蟻。蜘蛛網有許多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黏性絲線的使用量。現在顯示出螺旋球狀網可能是最早的形狀中的一種。即使球形蜘蛛網的蜘蛛是眾所周知的也是被最廣泛地研究的,牠們在所有蜘蛛物種中也只算是少數,製造出其他種類蜘蛛網的蜘蛛較多,這可能是因為牠們雜亂的蜘蛛網對掠食性的黃蜂來說是可怕的生物。 </p> <h2><span id=".E7.B9.81.E6.AE.96"></span><span id="繁殖">繁殖</span></h2> <p>雄性蜘蛛的觸肢(毒牙旁邊的附屬肢)被修改成注射器用來注射生殖器。為了避免在交配前被吃掉,雄性蜘蛛藉由種種複雜的求偶儀式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大多數物種的雄性在幾個交配之後仍然生存,這主要是受到牠們的短暫的壽命限制,而且在一些少數的物種中,雄性可以在牠配偶的蜘蛛網中住上一段時間。然而,有些物種的雄性在交配時會把自己釘在雌性的牙上,這可能是為了要保證牠們配偶的營養充足,進而增加可能的子代數量。 </p><p>雌性蜘蛛會以絲編織卵包,每個卵包裡可以容納數百顆的卵;之後這些蜘蛛會孵化成類似較小型的成體,然而牠們大部分直到牠們第一次蛻皮前都無法進食。許多種的雌性個體會照顧牠們的幼體,像是背著牠們,或是和牠們分享食物。少數的物種是社會性的,會建造共用的蜘蛛網,這些網可能會有數隻到50,000隻不等的蜘蛛住在其中。社會行為從互相容忍不穩定的危險-像是好鬥的寡婦蜘蛛,到合作狩獵和分享食物都有。儘管大部分的蜘蛛只能活2年,但捕鳥蛛科和其牠原疣亞目蜘蛛可以在被圈養的狀態下活上25年。 </p> <h2><span id=".E5.88.86.E4.BD.88"></span><span id="分佈">分佈</span></h2> <p>類蜘蛛的蛛形綱生物,擁有能產生絲的栓,在泥盆紀時期(3.86億年前)出現,但是這些動物明顯缺少絲囊。真蜘蛛被發現存在於石炭紀石頭,從3.18至2.99億年前,而且和仍存在的一個原始的中突蛛亞目,很相似。現代主要的蜘蛛種類-原疣亞目和新蛛亞目,最早在2億年之前三疊紀期間出現。距今1.3億年前之後,化石琥珀保留了蜘蛛解剖構造和行為的細節,包括交配、獵殺獵物、產生蜘蛛絲和可能照顧著牠們的小孩。有些少數的例子,琥珀保存了蜘蛛的蛋囊和蜘蛛網,偶爾也附帶了獵物。 </p><p>蜘蛛遍布世界各地,從熱帶到北極地區,又或在充滿空氣的絲製居所內在水底生活,以及生活在山頂上。在1973年,天空實驗室3號帶了兩隻蜘蛛進入太空,發現它們在零重力狀況下也可以織出和地球上相似的網。</p> <h2><span id=".E7.BF.92.E6.80.A7"></span><span id="習性">習性</span></h2> <p>以生活及捕食方式可以大致分成:結網性蜘蛛和遊獵性蜘蛛。 </p> <h3><span id=".E7.B5.90.E7.B6.B2.E6.80.A7.E8.9C.98.E8.9B.9B"></span><span id="結網性蜘蛛">結網性蜘蛛</span></h3> <p>結網性蜘蛛的最主要特徵是它的結網行為。蜘蛛通過絲囊尖端的突起分泌粘液,這種粘液一遇空氣即可凝成很細的絲。以絲結成的網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對粘上網的昆蟲,蜘蛛會先對獵物注入了一種特殊的液體消化酶。這種消化酶能使昆蟲昏迷、抽搐、直至死亡,並使肌體發生液化,液化後蜘蛛以吮吸的方式進食。蜘蛛是卵生的,大部分雄性蜘蛛在與雌性蜘蛛交配後會被雌性蜘蛛吞噬,成為母蜘蛛的食物。 </p> <h3><span id=".E6.B8.B8.E7.8C.8E.E6.80.A7.E8.9C.98.E8.9B.9B"></span><span id="游猎性蜘蛛">遊獵性蜘蛛</span></h3> <p>遊獵性蜘蛛則不會結網,而是四處遊走或者就地偽裝來捕食獵物,如白額高腳蛛,即台灣俗稱的喇牙(教育部用字:蟧蜈),以蟑螂為食物。另有中小型的蟹蛛,也是不結網的,會以花瓣、花蕊的顏色擬態,待昆蟲接近即捕食之。蠅虎、跳蛛也是如此。跳蛛視力很發達,一般通過視力發現獵物並使用各種方式捕食。狼蛛的視力僅次跳蛛,狼蛛在各國基本都有分布,有穴居狼蛛,挖洞等待獵物;也有遊獵狼蛛,一般四處跑,發現獵物後像狼一樣捕捉獵物;捕鳥蛛是會結網的大型蜘蛛,如今捕鳥蛛科內已有很多的屬種被人工飼養視作寵物。比如:智利紅玫瑰蜘蛛、<span data-orig-title="宏都拉斯捲毛蜘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liltocatl albopilosus"><span>宏都拉斯捲毛蜘蛛</span></span>、藍寶石華麗雨林。 </p><p>小型的遊獵性蜘蛛其速度都是很快的,也十分敏捷,所以其節肢也就比織網性蜘蛛來的發達。有的蜘蛛可以用網固定,保護自己,隨風飄行到別的地方捕食。 </p> <h2><span id=".E4.BB.B7.E5.80.BC"></span><span id="价值">價值</span></h2> <p>蜘蛛對人類而言,並非餐桌上的食物,甚至懼而遠之,但一些地區如柬埔寨素昆地區是以販賣蜘蛛為菜餚。 大部分的蜘蛛無害於人,而作為一種益蟲,蜘蛛也會在農田中捕食啃咬農作物的害蟲。 </p><p>現代醫學證實蜘蛛的毒素對治療腦溢血、癲癇、腦退化症、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有療效。 </p><p>蜘蛛絲是一種絲蛋白,堅韌而富有彈性,可製造人造血管、人造肌腱,強度是鋼的5~6倍,可製造防彈衣。蜘蛛絲還曾被用在狙擊槍上的狙擊鏡管之中作為十字瞄準線;不過,以蜘蛛絲製作瞄準線,對各國軍火商而言成本過高,因此,在成本較低廉的人造纖維出現之後,蜘蛛絲就逐漸地被其所取代。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下表<b>粗體</b>標示的科含有一種或以上的有毒蜘蛛。 </p> <p><br></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3><span id=".E8.85.B3.E6.B3.A8"></span><span id="腳注">腳注</span></h3> <h2><span id=".E5.8F.83.E7.9C.8B"></span><span id="參看">參看</span></h2> <ul><li>蜘蛛網</li> <li>豹虎</li> <li>台灣蜘蛛列表</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蜘蛛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13542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7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6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2600/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634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032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827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7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83730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33/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874.815 1 -total 36.75% 321.454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5.74% 137.701 1 Template:Taxonbar 12.19% 106.666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1.56% 101.144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0.49% 91.786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10.44% 91.305 2 Template:Cite_isbn 10.42% 91.138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9.15% 80.089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6.82% 59.678 1 Template:Spider_nav -->
**蜘蛛**是螯肢亞門節肢動物,有兩個體段,八隻腳,但沒有咀嚼器官。古代又謂之**蝳蜍**(音同「毒余」)、**次蟗**(音同「秋」),四川重慶部分地區叫**𱿮蟴**。截至 2014 年,共有 114 個科、3,935 個屬、44,906 個種。蜘蛛目是蛛形綱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目。研究蜘蛛的學科稱作蜘蛛學。 ## 構造 ### 毒性 所有的蜘蛛,除了渦蛛科、Holarchaeidae 和中突蛛亞目共約 350 種的三類蜘蛛,其餘的都可以以注入毒液來保護自己或殺死獵物。不過只有約 200 種會叮咬人,並可能構成人類的健康問題。被許多較大的物種叮咬可能會,但是不會持久地產生健康問題。但少數種類的蜘蛛咬傷人,可能會有致命的危險,如黑寡婦蜘蛛、大蘭多蜘蛛和樺黃蜘蛛等。 ### 消化 在蜘蛛的身上,一般節肢動物的體節結合成兩個體段,頭胸部和腹部,由一個圓柱狀的小肉莖連接。和所有的節肢動物一樣,牠們的體腔很小,主要的體腔是血腔,血淋巴經由血腔輸送氧氣和養分到組織中,並移除廢物。牠們的消化系統太狹窄了,以致於蜘蛛們無法吃大塊的固體。所以牠們透過將食物充滿消化酵素將食物液化,並且用嘴邊的附屬肢磨碎食物。 ### 運動 除了最原始的中突蛛亞目以外,所有的蜘蛛都擁有全節肢動物裡最集中的神經系統-牠們所有結合在一起。不像大部分的節肢動物,蜘蛛的腳沒有伸肌,而是靠液壓來伸展牠們的腳。 ### 蜘蛛絲 牠們的腹部擁有絲囊的附屬肢,可以從腹部的腺體擠出(extrude)多達六種絲。蜘蛛絲同時具有的輕質、強度和彈性遠超過了人造物質,並且已有蜘蛛絲的基因被嵌入哺乳類動物和植物中,以觀察是否能當作生產絲的工廠。 ### 解剖 蜘蛛,不像昆蟲,只有兩個體節(tagmata)而不是三個,分別為頭部及胸部的融合(稱為頭胸部或前體部)和腹部(稱為後體部)。例外於此規則的是刺客蜘蛛,其頭胸部幾乎分成兩個獨立的單位。除了少數非常原始的蜘蛛物種(節板蛛科),腹部不是從外部分割的。腹部和頭胸部經由一個薄薄的腰部連接,這個部位被稱為肉莖、椎根或 pregenital somite,此性狀使蜘蛛的腹部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動。這腰部其實是頭胸部最後的節(somite),大多數其它蛛形綱的成員失去了這個部位(蠍子的只有在胚胎時才能探測到)。 蜘蛛的口器旁有二隻短短的觸肢,比步腳明顯短小,相當於昆蟲的觸角,有觸覺、嗅覺和聽覺的功能,雄性蜘蛛觸肢末端形成手套狀,可於交配時傳送精子,遊獵性雌蛛會利用觸肢攜帶卵囊。 ## 掠食性 除了 _Bagheera kiplingi_ 主要為偏草食性的雜食性蜘蛛外,其牠已知的蜘蛛大多是以肉食為主的掠食者,大部分是掠食昆蟲和其牠蜘蛛,但也有較大的物種也捕捉鳥類、蜥蜴和蛇類。然而許多蜘蛛的幼體以花蜜為食,而且有個統計學上的證據顯示,即使是成年的個體也會以花粉為食。 蜘蛛的螫肢被修改成牙,通常用來注射毒液到獵物中。因為相對來說只有少數物種的毒液對人是有危險的,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蜘蛛毒液的醫學用途和當作殺蟲劑。 蜘蛛用具有黏性的網當陷阱來捕捉、等待伏擊或是直接追捕獵物。使用蜘蛛網或伏擊戰術的物種對空氣、地面和絲線的震動極為敏感,牠們以此作為警戒線;而主動攻擊的捕食者則擁有跟蜻蜓相比準確度最高達十倍的視力。有些主動攻擊型的捕食者對不同的獵物會使用不同的戰術,並且顯示出了智能的徵兆-牠們對付困難的獵物時會嘗試使用各種戰術,而且牠們在對付不熟悉的獵物時,也能很快的學會該使用哪種戰術。其他的物種則擁有改良的身形和行為模式,使牠們能夠在獵食時模仿螞蟻。蜘蛛網有許多不同的大小、形狀和黏性絲線的使用量。現在顯示出螺旋球狀網可能是最早的形狀中的一種。即使球形蜘蛛網的蜘蛛是眾所周知的也是被最廣泛地研究的,牠們在所有蜘蛛物種中也只算是少數,製造出其他種類蜘蛛網的蜘蛛較多,這可能是因為牠們雜亂的蜘蛛網對掠食性的黃蜂來說是可怕的生物。 ## 繁殖 雄性蜘蛛的觸肢(毒牙旁邊的附屬肢)被修改成注射器用來注射生殖器。為了避免在交配前被吃掉,雄性蜘蛛藉由種種複雜的求偶儀式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大多數物種的雄性在幾個交配之後仍然生存,這主要是受到牠們的短暫的壽命限制,而且在一些少數的物種中,雄性可以在牠配偶的蜘蛛網中住上一段時間。然而,有些物種的雄性在交配時會把自己釘在雌性的牙上,這可能是為了要保證牠們配偶的營養充足,進而增加可能的子代數量。 雌性蜘蛛會以絲編織卵包,每個卵包裡可以容納數百顆的卵;之後這些蜘蛛會孵化成類似較小型的成體,然而牠們大部分直到牠們第一次蛻皮前都無法進食。許多種的雌性個體會照顧牠們的幼體,像是背著牠們,或是和牠們分享食物。少數的物種是社會性的,會建造共用的蜘蛛網,這些網可能會有數隻到 50,000 隻不等的蜘蛛住在其中。社會行為從互相容忍不穩定的危險-像是好鬥的寡婦蜘蛛,到合作狩獵和分享食物都有。儘管大部分的蜘蛛只能活 2 年,但捕鳥蛛科和其牠原疣亞目蜘蛛可以在被圈養的狀態下活上 25 年。 ## 分佈 類蜘蛛的蛛形綱生物,擁有能產生絲的栓,在泥盆紀時期(3.86 億年前)出現,但是這些動物明顯缺少絲囊。真蜘蛛被發現存在於石炭紀石頭,從 3.18 至 2.99 億年前,而且和仍存在的一個原始的中突蛛亞目,很相似。現代主要的蜘蛛種類-原疣亞目和新蛛亞目,最早在 2 億年之前三疊紀期間出現。距今 1.3 億年前之後,化石琥珀保留了蜘蛛解剖構造和行為的細節,包括交配、獵殺獵物、產生蜘蛛絲和可能照顧著牠們的小孩。有些少數的例子,琥珀保存了蜘蛛的蛋囊和蜘蛛網,偶爾也附帶了獵物。 蜘蛛遍布世界各地,從熱帶到北極地區,又或在充滿空氣的絲製居所內在水底生活,以及生活在山頂上。在 1973 年,天空實驗室 3 號帶了兩隻蜘蛛進入太空,發現它們在零重力狀況下也可以織出和地球上相似的網。 ## 習性 以生活及捕食方式可以大致分成:結網性蜘蛛和遊獵性蜘蛛。 ### 結網性蜘蛛 結網性蜘蛛的最主要特徵是它的結網行為。蜘蛛通過絲囊尖端的突起分泌粘液,這種粘液一遇空氣即可凝成很細的絲。以絲結成的網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對粘上網的昆蟲,蜘蛛會先對獵物注入了一種特殊的液體消化酶。這種消化酶能使昆蟲昏迷、抽搐、直至死亡,並使肌體發生液化,液化後蜘蛛以吮吸的方式進食。蜘蛛是卵生的,大部分雄性蜘蛛在與雌性蜘蛛交配後會被雌性蜘蛛吞噬,成為母蜘蛛的食物。 ### 遊獵性蜘蛛 遊獵性蜘蛛則不會結網,而是四處遊走或者就地偽裝來捕食獵物,如白額高腳蛛,即台灣俗稱的喇牙(教育部用字:蟧蜈),以蟑螂為食物。另有中小型的蟹蛛,也是不結網的,會以花瓣、花蕊的顏色擬態,待昆蟲接近即捕食之。蠅虎、跳蛛也是如此。跳蛛視力很發達,一般通過視力發現獵物並使用各種方式捕食。狼蛛的視力僅次跳蛛,狼蛛在各國基本都有分布,有穴居狼蛛,挖洞等待獵物;也有遊獵狼蛛,一般四處跑,發現獵物後像狼一樣捕捉獵物;捕鳥蛛是會結網的大型蜘蛛,如今捕鳥蛛科內已有很多的屬種被人工飼養視作寵物。比如:智利紅玫瑰蜘蛛、宏都拉斯捲毛蜘蛛、藍寶石華麗雨林。 小型的遊獵性蜘蛛其速度都是很快的,也十分敏捷,所以其節肢也就比織網性蜘蛛來的發達。有的蜘蛛可以用網固定,保護自己,隨風飄行到別的地方捕食。 ## 價值 蜘蛛對人類而言,並非餐桌上的食物,甚至懼而遠之,但一些地區如柬埔寨素昆地區是以販賣蜘蛛為菜餚。 大部分的蜘蛛無害於人,而作為一種益蟲,蜘蛛也會在農田中捕食啃咬農作物的害蟲。 現代醫學證實蜘蛛的毒素對治療腦溢血、癲癇、腦退化症、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有療效。 蜘蛛絲是一種絲蛋白,堅韌而富有彈性,可製造人造血管、人造肌腱,強度是鋼的 5~6 倍,可製造防彈衣。蜘蛛絲還曾被用在狙擊槍上的狙擊鏡管之中作為十字瞄準線;不過,以蜘蛛絲製作瞄準線,對各國軍火商而言成本過高,因此,在成本較低廉的人造纖維出現之後,蜘蛛絲就逐漸地被其所取代。 ## 分類 下表**粗體**標示的科含有一種或以上的有毒蜘蛛。 ## 參考資料 ### 腳注 ## 參看 * 蜘蛛網 * 豹虎 * 台灣蜘蛛列表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蜘蛛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40,283
2023-05-03T10:15:35Z
76,959,679
𧑏蝓
166,432
<p class="mw-empty-elt"> </p> <p><b>螞蟥</b>,又稱<b>螞蝗</b>,包括<b>水蛭</b>和<b>旱蛭</b>,是環節動物門環帶綱的一類動物,屬於雌雄同體。和其他同為環帶綱的寡毛類(如蚯蚓)相比,螞蟥體外無毛,而且體腔的結締組織更密集,因此身體更結實。 </p><p>被發現的螞蟥約700種,約100種生活在海洋中,約70種生活在陸地,餘下都生活在淡水環境。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總認為螞蟥都是吸血動物,但其實並非所有的螞蟥都吸血。整體而言螞蟥屬於肉食性,許多種類行自由生活以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為生,只有部份種類行暫時性寄生,以各種宿主的體液為食,其中也有以哺乳類血液為食的螞蟥,但並不佔多數。,螞蟥最重要的特徵是頭尾各有一個吸盤,而且尾吸盤比口吸盤大而明顯。螞蟥可以分成「有吻蛭」和「無吻蛭」兩類群,有吻蛭顧名思義,即咽部有肌肉質的口器稱為吻部,可從口中伸出刺入宿主體內吸血,至於無吻蛭則沒有吻部,許多無吻蛭是利用口中三片的半圓形顎切開宿主皮膚,但也有僅具兩片顎或一片顎的種類,甚至也有口中無顎、僅能依賴強健咽部肌肉將獵物吸住並且吞食的種類。 </p><p>許多人認為螞蟥吸血時會釋放麻醉劑,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覺,但實際上研究中從未在任何螞蟥的唾液中找到具有麻醉效果的成份。螞蟥一次的吸血量非常大,為其體重的2—10倍。能耐飢餓。在野外草地中,螞蟥有時會被誤認為蛞蝓。 </p><p>過去螞蟥曾用於醫療,其唾液中有血管擴張劑和各種防止血液凝固的抗凝血因子,部分程度減低因血液積聚所引起的高血壓。在西方使用螞蟥進行放血療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並沿用到19世紀直至被證明為偽科學。現在已經很少用螞蟥做這種用途,但在整型手術或斷肢接合手術中仍有使用,尤其在2004年美國FDA將醫用水蛭列為醫材之後,以特定種類的吸血螞蟥來處理整型手術和斷肢接合後的靜脈淤積已有大量病例證實其功效。在德國被作為一種替代療法用來治療骨關節炎。 </p> <h2><span id=".E8.A1.8C.E4.B8.BA"></span><span id="行为">行為</span></h2> <h3><span id=".E5.90.B8.E8.A1.80"></span><span id="吸血">吸血</span></h3> <p>多數螞蟥捕食小的無脊椎動物,如蛞蝓、蝸牛、蚯蚓等。吸血的螞蟥附著在宿主身上後,有吻蛭類群可用吻部刺入宿主皮膚吸血,無吻蛭類群則是用顎切開宿主皮膚吸血,雖然坊間傳言螞蟥在吸血時會釋放麻醉劑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覺,但其實目前為止從未在各種螞蟥的唾液中找到麻醉劑,吸血時不被宿主察覺的原因,比較可能是因為腿部皮膚較不敏感、行進中衣物摩擦注意力被分散、以及外在環境如水體溫度和水壓等,導致螞蟥切開皮膚時的痛感較不明顯。 </p><p>吸血螞蟥吸血時會分泌抗凝血因子作用在宿主的皮膚切口中,其中包含多種抗凝血酶、以及鼎鼎大名的水蛭素(Hirudin)。螞蟥吸血是會緊緊吸住宿主,直到吸飽了血為止。由於抗凝血因子的關係,傷口會持續流血,在去除螞蟥並清理傷口後,這個效果仍會持續幾個小時。</p><p>一般來說,螞蟥的腸道中有共生菌,而從前任宿主吸血得到的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則有可能在螞蟥體內生存數日,但藉由螞蟥傳播的傳染案例並不多見。在喀麥隆的螞蟥體內發現過愛滋病毒和肝炎病毒。</p> <h3><span id=".E8.A2.AB.E8.9A.82.E8.9F.A5.E5.8F.AE.E5.92.AC.E5.90.8E.E7.9A.84.E5.A4.84.E7.90.86"></span><span id="被蚂蟥叮咬后的处理">被螞蟥叮咬後的處理</span></h3> <p>主流觀點推薦去除身上的螞蟥的辦法:用指甲或類似的扁平鈍器貼著皮膚撬開螞蟥前端的吸盤,然後再撬開另一端的吸盤,將螞蟥扔掉。</p><p>一些過去流傳辦法,如用火、菸頭燒,在螞蟥身上撒鹽、肥皂水、酒精、醋、檸檬汁、殺蟲劑、碳酸飲料;醫學界的主流觀點從並不推薦這些辦法,因為這樣會導致螞蟥快速收縮身體,其消化道里共生的產氣單胞桿菌可能會隨著反吐的血液回到傷口,而使傷口感染。</p><p>貼在外皮膚上的螞蟥吸飽了血會自動脫落,這個過程會持續20分鐘到兩小時、甚至更多。吸在鼻腔或陰道里的螞蟥最好找醫生處理。 </p><p>去除螞蟥之後,傷口應先後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包紮。傷口因為抗凝血因子的原因,會持續流血幾小時甚至三天。可以用按壓法止血,不過如果只有一個傷口,那並不會有大危險。傷口癒合時可能會癢,抓撓會使傷口惡化,使用抗組胺劑或冷水可以緩解症狀。 </p><p>有些人被螞蟥咬過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如身體出現紅斑、發癢、嘴唇和眼睛腫起、眩暈、呼吸困難能症狀,應馬上找醫生處理。 </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螞蟥屬於環節動物門,身體的構造有一節一節的環節。臺灣學者賴亦德為撰寫圖鑑,為說明螞蟥的醫療用途,從中藥店買了一些來拍照;用水泡發以後卻不見環節與尾吸盤,後來經過DNA鑑定後發現為進口自印尼泗水的海參。後來發現全臺灣有販售螞蟥的中藥行中,偽品的比例約為三成(28%),且可能自2006年開始便出現在臺灣的中藥店。</p><p>傳統漢藥有螞蟥,螞蟥在現代醫學上也很有用,因其唾液中有血管擴張劑,故而它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減低因血液積聚所引起的高血壓。在接駁手術後(例如眼皮,手指或耳朵的再縫合手術),利用螞蟥能有效地刺激被接駁器官的血液循環。</p> <h2><span id=".E7.A7.8D.E7.B1.BB"></span><span id="种类">種類</span></h2> <p>螞蟥的主要種類有: </p> <ul><li>陸棲螞蟥:主要生長在陰濕低凹的林中草地中,如琉球山蛭、日本山蛭、彩紋山蛭、斯里蘭卡山蛭。</li> <li>淡水棲螞蟥:主要生長在沼澤、池塘中,其體形扁長,帶黑綠色,如日本醫蛭、菲擬醫蛭、寬體金線蛭。</li> <li>地棲螞蟥:主要生長在山區,如岳蛭。平地也可能出現,如齒蛭、南京牛蛭。</li> <li>海水棲螞蟥:在海洋中附著在各自的宿主如海龜、河豚、鯊魚等身上。如寄生在海龜身上的緣髮鰓蛭。</li> <li>寄生螞蟥:主要生長在山溪泉水中,其幼蟲呈白色,肉眼很難發現,人喝了這些泉水,容易寄生在人體中。如鼻蛭、尼羅沼蛭、顆粒牛蛭。</li></ul><h2><span id=".E5.9C.96.E7.89.87"></span><span id="圖片">圖片</span></h2> <center>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center>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Leech fact she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ustralian Museum</li> <li>North American leeches</li> <li>How to remove a leech</li> <li>Biotherapy with leeches and maggots</li> <li> <cite class="citation encyclopaedia">Chisholm, Hugh (編). Leech. 大英百科全書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A%82%E8%9F%A5&amp;rft.atitle=Leech&amp;rft.aufirst=Hugh&amp;rft.aulast=Chisholm&amp;rft.btitle=-%7Bzh-hans%3A%E5%A4%A7%E8%8B%B1%E7%99%BE%E7%A7%91%E5%85%A8%E4%B9%A6%3Bzh-hant%3A%E5%A4%A7%E8%8B%B1%E7%99%BE%E7%A7%91%E5%85%A8%E6%9B%B8%3B%7D-&amp;rft.date=1911&amp;rft.edition=%2811th+ed.%29&amp;rft.genre=bookitem&amp;rft.pub=%E5%8A%8D%E6%A9%8B%E5%A4%A7%E5%AD%B8%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Leeches in Reconstructive Surgery</li> <li>水蛭 中藥材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水蛭 Shui Zh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span title="中文">(繁體中文)</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水蛭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3 Cached time: 2023050514063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1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0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835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761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528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9/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060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7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93138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50.694 1 -total 43.13% 280.628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7.43% 113.397 1 Template:Reflist 14.70% 95.620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4.35% 93.349 1 Template:Taxonbar 13.86% 90.200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3.68% 88.994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12.46% 81.079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0.94% 71.213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7.54% 49.050 5 Template:Cite_book -->
**螞蟥**,又稱**螞蝗**,包括**水蛭**和**旱蛭**,是環節動物門環帶綱的一類動物,屬於雌雄同體。和其他同為環帶綱的寡毛類 (如蚯蚓) 相比,螞蟥體外無毛,而且體腔的結締組織更密集,因此身體更結實。 被發現的螞蟥約 700 種,約 100 種生活在海洋中,約 70 種生活在陸地,餘下都生活在淡水環境。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總認為螞蟥都是吸血動物,但其實並非所有的螞蟥都吸血。整體而言螞蟥屬於肉食性,許多種類行自由生活以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為生,只有部份種類行暫時性寄生,以各種宿主的體液為食,其中也有以哺乳類血液為食的螞蟥,但並不佔多數。,螞蟥最重要的特徵是頭尾各有一個吸盤,而且尾吸盤比口吸盤大而明顯。螞蟥可以分成「有吻蛭」和「無吻蛭」兩類群,有吻蛭顧名思義,即咽部有肌肉質的口器稱為吻部,可從口中伸出刺入宿主體內吸血,至於無吻蛭則沒有吻部,許多無吻蛭是利用口中三片的半圓形顎切開宿主皮膚,但也有僅具兩片顎或一片顎的種類,甚至也有口中無顎、僅能依賴強健咽部肌肉將獵物吸住並且吞食的種類。 許多人認為螞蟥吸血時會釋放麻醉劑,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覺,但實際上研究中從未在任何螞蟥的唾液中找到具有麻醉效果的成份。螞蟥一次的吸血量非常大,為其體重的 2—10 倍。能耐飢餓。在野外草地中,螞蟥有時會被誤認為蛞蝓。 過去螞蟥曾用於醫療,其唾液中有血管擴張劑和各種防止血液凝固的抗凝血因子,部分程度減低因血液積聚所引起的高血壓。在西方使用螞蟥進行放血療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並沿用到 19 世紀直至被證明為偽科學。現在已經很少用螞蟥做這種用途,但在整型手術或斷肢接合手術中仍有使用,尤其在 2004 年美國 FDA 將醫用水蛭列為醫材之後,以特定種類的吸血螞蟥來處理整型手術和斷肢接合後的靜脈淤積已有大量病例證實其功效。在德國被作為一種替代療法用來治療骨關節炎。 ## 行為 ### 吸血 多數螞蟥捕食小的無脊椎動物,如蛞蝓、蝸牛、蚯蚓等。吸血的螞蟥附著在宿主身上後,有吻蛭類群可用吻部刺入宿主皮膚吸血,無吻蛭類群則是用顎切開宿主皮膚吸血,雖然坊間傳言螞蟥在吸血時會釋放麻醉劑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覺,但其實目前為止從未在各種螞蟥的唾液中找到麻醉劑,吸血時不被宿主察覺的原因,比較可能是因為腿部皮膚較不敏感、行進中衣物摩擦注意力被分散、以及外在環境如水體溫度和水壓等,導致螞蟥切開皮膚時的痛感較不明顯。 吸血螞蟥吸血時會分泌抗凝血因子作用在宿主的皮膚切口中,其中包含多種抗凝血酶、以及鼎鼎大名的水蛭素(Hirudin)。螞蟥吸血是會緊緊吸住宿主,直到吸飽了血為止。由於抗凝血因子的關係,傷口會持續流血,在去除螞蟥並清理傷口後,這個效果仍會持續幾個小時。 一般來說,螞蟥的腸道中有共生菌,而從前任宿主吸血得到的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則有可能在螞蟥體內生存數日,但藉由螞蟥傳播的傳染案例並不多見。在喀麥隆的螞蟥體內發現過愛滋病毒和肝炎病毒。 ### 被螞蟥叮咬後的處理 主流觀點推薦去除身上的螞蟥的辦法:用指甲或類似的扁平鈍器貼著皮膚撬開螞蟥前端的吸盤,然後再撬開另一端的吸盤,將螞蟥扔掉。 一些過去流傳辦法,如用火、菸頭燒,在螞蟥身上撒鹽、肥皂水、酒精、醋、檸檬汁、殺蟲劑、碳酸飲料;醫學界的主流觀點從並不推薦這些辦法,因為這樣會導致螞蟥快速收縮身體,其消化道里共生的產氣單胞桿菌可能會隨著反吐的血液回到傷口,而使傷口感染。 貼在外皮膚上的螞蟥吸飽了血會自動脫落,這個過程會持續 20 分鐘到兩小時、甚至更多。吸在鼻腔或陰道里的螞蟥最好找醫生處理。 去除螞蟥之後,傷口應先後用肥皂水和清水沖洗,包紮。傷口因為抗凝血因子的原因,會持續流血幾小時甚至三天。可以用按壓法止血,不過如果只有一個傷口,那並不會有大危險。傷口癒合時可能會癢,抓撓會使傷口惡化,使用抗組胺劑或冷水可以緩解症狀。 有些人被螞蟥咬過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如身體出現紅斑、發癢、嘴唇和眼睛腫起、眩暈、呼吸困難能症狀,應馬上找醫生處理。 ## 特徵 螞蟥屬於環節動物門,身體的構造有一節一節的環節。臺灣學者賴亦德為撰寫圖鑑,為說明螞蟥的醫療用途,從中藥店買了一些來拍照;用水泡發以後卻不見環節與尾吸盤,後來經過 DNA 鑑定後發現為進口自印尼泗水的海參。後來發現全臺灣有販售螞蟥的中藥行中,偽品的比例約為三成(28%),且可能自 2006 年開始便出現在臺灣的中藥店。 傳統漢藥有螞蟥,螞蟥在現代醫學上也很有用,因其唾液中有血管擴張劑,故而它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減低因血液積聚所引起的高血壓。在接駁手術後(例如眼皮,手指或耳朵的再縫合手術),利用螞蟥能有效地刺激被接駁器官的血液循環。 ## 種類 螞蟥的主要種類有: * 陸棲螞蟥:主要生長在陰濕低凹的林中草地中,如琉球山蛭、日本山蛭、彩紋山蛭、斯里蘭卡山蛭。 * 淡水棲螞蟥:主要生長在沼澤、池塘中,其體形扁長,帶黑綠色,如日本醫蛭、菲擬醫蛭、寬體金線蛭。 * 地棲螞蟥:主要生長在山區,如岳蛭。平地也可能出現,如齒蛭、南京牛蛭。 * 海水棲螞蟥:在海洋中附著在各自的宿主如海龜、河豚、鯊魚等身上。如寄生在海龜身上的緣髮鰓蛭。 * 寄生螞蟥:主要生長在山溪泉水中,其幼蟲呈白色,肉眼很難發現,人喝了這些泉水,容易寄生在人體中。如鼻蛭、尼羅沼蛭、顆粒牛蛭。 ## 圖片 * * * * * *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Leech fact she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ustralian Museum * North American leeches * How to remove a leech * Biotherapy with leeches and maggots * Chisholm, Hugh (編). Leech. 大英百科全書 (11th ed.). 劍橋大學出版社. 1911. * Leeches i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 水蛭 中藥材圖像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水蛭 Shui Zh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藥標本資料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水蛭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16,733
2023-05-02T17:59:45Z
75,921,641
𧑐
1,429,032
<p class="mw-empty-elt"> </p> <p><b>珠雞</b>(Numididae、guineafowl),又稱<b>珍珠雞</b>、<b>山雞</b>、<b>幾內亞鳥</b>,是雞形目下的其中一科。 </p> <h2><span id=".E4.B8.8B.E5.B1.9E.E7.89.A9.E7.A7.8D"></span><span id="下属物种">下屬物種</span></h2> <ul><li>鷲珠雞屬(Acryllium G. R. Gray, 1840) <ul><li>鷲珠雞(Acryllium vulturinum Hardwicke, 1834)</li></ul></li> <li>黑珠雞屬(Agelastes Bonaparte, 1850) <ul><li>白胸黑珠雞(Agelastes meleagrides Bonaparte,1850)</li> <li>黑珠雞(Agelastes niger Cassin,1857)</li></ul></li> <li>冠珠雞屬(Guttera Wagler, 1832) <ul><li>南非冠珠雞(Guttera edouardi Hartlaub, 1867)</li> <li>中非冠珠雞(Guttera plumifera Cassin, 1857)</li> <li>東非冠珠雞(Guttera pucherani Hartlaub, 1861,Guineafowl)</li> <li>西非冠珠雞(Guttera verreauxi Elliot, 1870)</li></ul></li> <li>盔珠雞屬(Numida Linnaeus, 1764) <ul><li>普通珠雞(Numida meleagris Linnaeus, 1758)</li></ul></li></ul><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羽毛很特別,非比尋常,聲音很吵雜。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珠雞多出現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英美、東非和印度。 </p> <h2><span id=".E9.A3.9F.E7.94.A8.E5.92.8C.E7.87.9F.E9.A4.8A.E5.83.B9.E5.80.BC"></span><span id="食用和營養價值">食用和營養價值</span></h2> <p>珠雞肉比雞肉乾韌,脂肪含量比它少一半,每克珠雞肉含較少卡路里,較有野生肉味,比雞和火雞含更多蛋白質。而珠雞蛋比雞蛋營養更豐富。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0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77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13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46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56112/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099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2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70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3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899439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3/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14.97% 1089.144 19 Template:Navbox 100.00% 947.354 1 -total 34.07% 322.787 1 Template:雞形目 33.58% 318.152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24.40% 231.134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4.10% 228.311 116 Template:Le 20.82% 197.284 2 Template:Hatnote 16.14% 152.946 1 Template:Redirect2 10.71% 101.479 1 Template:Taxonbar 5.71% 54.073 1 Template:Otheruses -->
**珠雞**(Numididae、guineafowl),又稱**珍珠雞**、**山雞**、**幾內亞鳥**,是雞形目下的其中一科。 ## 下屬物種 * 鷲珠雞屬(Acryllium G. R. Gray, 1840) * 鷲珠雞(Acryllium vulturinum Hardwicke, 1834) * 黑珠雞屬(Agelastes Bonaparte, 1850) * 白胸黑珠雞(Agelastes meleagrides Bonaparte,1850) * 黑珠雞(Agelastes niger Cassin,1857) * 冠珠雞屬(Guttera Wagler, 1832) * 南非冠珠雞(Guttera edouardi Hartlaub, 1867) * 中非冠珠雞(Guttera plumifera Cassin, 1857) * 東非冠珠雞(Guttera pucherani Hartlaub, 1861,Guineafowl) * 西非冠珠雞(Guttera verreauxi Elliot, 1870) * 盔珠雞屬(Numida Linnaeus, 1764) * 普通珠雞(Numida meleagris Linnaeus, 1758) ## 特徵 羽毛很特別,非比尋常,聲音很吵雜。 ## 分布 珠雞多出現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英美、東非和印度。 ## 食用和營養價值 珠雞肉比雞肉乾韌,脂肪含量比它少一半,每克珠雞肉含較少卡路里,較有野生肉味,比雞和火雞含更多蛋白質。而珠雞蛋比雞蛋營養更豐富。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null
2,257
2023-05-02T17:59:58Z
76,674,868
𧒀蛦
176,711
<p class="mw-empty-elt"> </p> <p><b>螳螂</b>(Mantis),又叫「刀螂」。泛稱<b>螳螂目</b>(Mantodea)下的昆蟲,目前共計超過<span data-orig-title="螳螂種類列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List of mantis genera and species"><span>2400種</span></span>,分布於15科、約430屬當中,其中種類數量最多的科為螳螂科。 </p><p>螳螂與蜚蠊目同屬於網翅總目中的一員。有些螳螂在外型上與竹節蟲(竹節蟲目)、蝗蟲(直翅目)或是螳蛉(脈翅目)相似,因而易被混淆。多數螳螂為伏擊型掠食者,部分種類則會主動追擊獵物。一般而言,螳螂的壽命約一年,在一年一世代的種類中,雌螳螂通常於秋季產下卵鞘後死亡,其後代則受卵鞘的保護以度過冬季。 </p><p>螳螂分布範圍廣泛,從溫帶到熱帶皆有種類居住。多數種類頭部呈三角形且可靈活轉動,其頭部兩側通常有著巨大的複眼。多數種類身體細長,部分種類的成蟲沒有外觀上完整且易於觀察的翅膀。但所有螳螂皆具備膨大、並可以攫取獵物的前足。 </p><p>有些種類在休息時會呈現看似直立的姿勢,並將前足收起於前胸之前,而螳螂因為這樣特殊的姿勢,在某些語言中被稱為「祈禱蟲」,例如葡萄牙文中的螳螂(louva-a-deus)意思即為「向神祈禱」。有些早期文明認為螳螂具有超自然力量,例如:古希臘、古埃及和亞述。部分種類的雌蟲有性食行為,會攻擊並取食受性費洛蒙吸引而來的雄蟲,因此在某些文化中,雌螳螂常被作為「致命情人」的象徵。此外,螳螂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昆蟲之一。 </p> <h2><span id=".E8.9E.B3.E8.9E.82.E7.9A.84.E5.88.86.E9.A1.9E.E8.88.87.E6.BC.94.E5.8C.96"></span><span id="螳螂的分類與演化">螳螂的分類與演化</span></h2> <p>螳螂目目前共計約430屬,超過2400種。大部分種類分布於熱帶區域,有少部分分布於溫帶。 </p><p>螳螂目在系統分類學上的地位曾有過多次的重大更動,目前的分科方式是以<span data-orig-title="馬克斯·貝耶" data-lang-code="it" data-lang-name="義大利語" data-foreign-title="Max Beier"><span>馬克斯·貝耶</span></span>於1968年所建立的8科系統為藍本逐步修改而來。螳螂曾經與竹節蟲(竹節蟲目)、蟑螂(蜚蠊目)和螳䗛(螳䗛目)一同被歸於直翅目之下。1991年,<span data-orig-title="尼爾斯·皮德·克里斯滕森" data-lang-code="it" data-lang-name="義大利語" data-foreign-title="Niels Peder Kristensen"><span>克里斯滕森</span></span>將螳螂以螳螂亞目的位階,與蟑螂、白蟻一同置入網翅目之下。 </p><p>克拉斯(Klaus-Dieter Klass)於1997年研究雄性的外生殖器形態後,認為缺爪螳科和<span data-orig-title="金屬螳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etallyticidae"><span>金屬螳科</span></span>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與其他類群分道揚鑣。此外,近期的分子證據指出許多類群如<span data-orig-title="螳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ntidea"><span>螳科</span></span>、攀螳科和細足螳科等等皆非單系群,因此螳螂科級的親緣關係仍然有待科學家持續修訂。 </p><p>同樣具有捕食性前足的螳蛉,外觀上常與螳螂混淆,但此特徵其實是趨同演化的結果。螳蛉並無與螳螂類似的革質化前翅。 </p> <h2><span id=".E7.94.9F.E7.89.A9.E5.AD.B8"></span><span id="生物學">生物學</span></h2> <h3><span id=".E8.A7.A3.E5.89.96.E5.AD.B8"></span><span id="解剖學">解剖學</span></h3> <h4><span id=".E9.A0.AD.E9.83.A8"></span><span id="頭部">頭部</span></h4> <p>多數螳螂的頭部大致上呈倒三角形,複眼多位於頭部上側的兩端,具備三個單眼以及兩根觸角,其口器多為下口式(hypognathous),且通常具備尖銳而有力的大顎。 </p><p>螳螂頭部之於其他網翅類群最不同的地方在於:螳螂頭部與前胸連接處十分柔軟有彈性,讓螳螂的頭部能夠轉動,不少種類甚至有達180°的轉動範圍。 </p> <h4><span id=".E8.83.B8.E9.83.A8"></span><span id="胸部">胸部</span></h4> <p>螳螂的胸部三節(前胸、中胸及後胸)外觀上清楚可見,分別連接著前足、中足以及後足,其中連接著捕捉足的前胸,更是螳螂分類上的重要形態特徵之一。螳螂的前胸背板被一條凹陷可見的基節上橫溝劃分成兩的區域,分別稱作溝前區和溝後區,而「前胸被凹陷的橫溝分區」的此一特徵乃是螳螂的自衍徵之一,不可見於其他昆蟲。除了<span data-orig-title="似螳属" data-lang-code="es" data-lang-name="西班牙語" data-foreign-title="Mantoida"><span>似螳屬</span></span>(<i>Mantoida</i>)之外,絕大多數種類的前胸背板長度大於中、後胸背板。而前胸背板與前足的連接處十分柔軟有彈性,可以允許前足有極大的轉動範圍,但中、後足的可轉動範圍相較於前足極其有限。 </p><p>螳螂分類上另一個重要的形態特徵是其前足,多數種類的前足上帶有許多細小的刺,在捕捉獵物時可用以限制獵物的行動,又因捕食的功能亦被稱作「捕捉足」。螳螂的足與多數昆蟲一樣,共可分成五個小節,從連接身體處到最末端分別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跗節。其中,捕捉足的基節和轉節相當發達,其體積通常遠大於中、後足的基節和轉節,而在相對比例上,前足基節的長度通常與前足腿節相當,但中、後足的腿節長度卻遠遠大於中、後足的基節(如圖)。 </p> <p>螳螂的前足腿節上通常可見三排刺,分別為前腹側刺(anteroventral spines)、後腹側刺(posteroventral spines)以及基盤刺(discoidal spines)。除了金屬螳屬(<i>Metallyticus</i>)之外,所有螳螂的前足腿節上都有一排可見的端刺,位置約在腿節腹側(Ventral)中央偏身體側,數量從1到5根不等,因種類而異。在前腹側刺和端刺中間通常有個凹槽,稱作脛節爪溝。 </p><p>前足腿節的前腹側刺和後腹側刺之可見數量總和則會因種類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從近30根的缺爪螳屬(<i>Chaeteessa</i>)到1根都沒有的怪螳族(Amorphoscelinae)都有。 </p><p>前足脛節則通常可見兩排刺,為前腹側刺和後腹側刺,無端刺。其刺的數量也因種類而異有著極大的變化。幾乎所有種類的脛節末端都有一根巨大而突起的端爪(apical spur),在平時腿節與脛節交疊時收於腿節的脛節爪溝中,其收起時的姿勢猶如祈禱者一般。 </p><p>前足跗節通常由五個可見的跗小體(tarsomeres)所組成,除了異跗螳屬(<i>Heteronutarsus</i>)之外。跗節的主要功能為步行,並不參與捕食,其末端有一對爪(unguis),沒有爪間體(arolium)。 </p><p>螳螂依其翅型大致上可分為四種類型:長翅型(macropterous)、短翅型(brachypterous)、微翅型(micropterous)、無翅型(apterous)。排除無翅型不談,一般螳螂的翅膀共有兩對,前翅生於中胸而後翅生於後胸。前翅的革質化程度較高,較後翅堅硬且多具色彩,有些種類的前翅色彩為螳螂提供了隱蔽性,有助於融入環境;後翅的膜質化程度較高,較前翅柔軟脆弱且多為透明,主要功能為飛行。 </p> <h4><span id=".E8.85.B9.E9.83.A8"></span><span id="腹部">腹部</span></h4> <p>所有螳螂的腹部背側由10片<span data-orig-title="背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rgum"><span>背板</span></span>(tergites)組成,雄蟲的腹側可見腹板有9片、雌蟲則為7片,兩性的腹部末端皆有兩根<span data-orig-title="尾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ercus"><span>尾毛</span></span>(cerci),雄蟲第9片腹板的末端有兩根尾針(styli)。 </p> <h3><span id=".E8.A6.96.E8.A6.BA"></span><span id="視覺">視覺</span></h3> <p>螳螂具有立體視覺,可以定位獵物的位置。其複眼由約10,000 個小眼所構成,其中視覺最敏銳的部分位於<span data-orig-title="中央窩"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Fovea centralis"><span>中央窩</span></span>(fovea)附近,可提供高解析度的影像。而周邊區域的小眼則主要負責動態視覺,當周圍有任何風吹草動時,其頭部可以快速旋轉,使目標進入中央窩的的視野,並可透過頭部的擺動反覆調整對焦,利用高解析度的中央窩持續追蹤獵物的一舉一動。螳螂的兩個複眼分離且並陳於頭部上方的兩端,為螳螂提供了開闊的雙眼視野和精確的近距離立體視覺對焦。此外,在觀察螳螂時,會發現其複眼上有一黑點看起來一直「注視」著觀察者,該黑點稱作<span data-orig-title="偽瞳孔"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seudopupil"><span>偽瞳孔</span></span>(pseudopupil)。而偽瞳孔的產生,是因為部分的小眼在吸收入射光後卻沒有反射光線到觀察者的瞳孔中。 </p><p>螳螂的小眼為並列眼(apposition eye),擁有這種類型複眼的昆蟲多半被認為是日行性 ,但並不全然如此,許多昆蟲的並列眼也有夜間適應的能力,例如某些蟑螂和螳螂。某些螳螂的複眼在夜間適應與日間適應下會有不同顏色,通常在夜間適應時的顏色較深,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色素在夜間適應下會移動到末端主要色素細胞(distal primary pigment cells)。而根據Schirmer和Prete等人的研究顯示,螳螂在日間的活躍程度僅高出夜間些許,其活動高峰期位於黃昏時分。許多種類的螳螂也會在夜間受人工光源的吸引而飛行或步行趨光而來,藉由趨光性而捕捉到的螳螂幾乎全為雄性,可能因為雌螳螂的移動能力普遍遠低於雄螳螂。 </p> <h3><span id=".E9.A3.9F.E6.80.A7.E8.88.87.E6.8D.95.E9.A3.9F"></span><span id="食性與捕食">食性與捕食</span></h3> <p>螳螂為廣食性的節肢動物捕食者,在自然狀況下只取食活著的獵物,牠們取食的範圍廣泛,從比自己體型小的同類,到小型脊椎動物都有,例如:蜥蜴、青蛙、小型鳥類,或魚類 少部分吃草。大部分種類的螳螂都是守株待兔型的掠食者,通常牠們會靜候獵物經過、或是以緩慢的速度接近,在獵物進入螳螂的攻擊範圍後,牠們會以捕捉足高速抓取獵物,而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有時也會主動攻擊被偵測到的獵物。有些種類的螳螂屬於主動出擊型的掠食者,特別是地棲型的小型種類,例如:<i>Entella、Ligaria、Ligariella</i> 和<i>Yersiniops</i>等都會在乾燥的沙地上搜尋獵物,其行為酷似虎甲蟲。 </p> <p>有些螳螂的前腸(fore gut)的長度極長,有極大的空間可以暫存食物以俟消化,這可能對需要快速進食的昆蟲來說有所助益。此外,曾有研究指出大刀螳在被允許取食花粉的情況下,壽命更長、成長更快、且產下更多子代。 </p> <p><br></p> <h3><span id=".E7.A6.A6.E6.95.B5.E9.81.A9.E6.87.89"></span><span id="禦敵適應">禦敵適應</span></h3> <p>螳螂的天敵包含蝙蝠、蛙類、蜥蜴、鳥類,大型鼠類,以及蜘蛛和螞蟻等無脊椎動物。幾乎所有螳螂的初級防禦都屬於偽裝,大部分物種皆擁有絕佳的保護色,為螳螂提供優秀的隱蔽效果,例如:像雨林底層落葉的<span data-orig-title="枯葉螳屬"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eroplatys"><span>枯葉螳屬</span></span>(<i>Deroplatys</i>)、神似葉片的<span data-orig-title="葉背螳屬"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hoeradodis"><span>葉背螳屬</span></span>(<i>Choeradodis</i>)等等,如此可避免遭捕食,也有更大的機會可以捕獵獵物。花螳螂屬(<i>Hymenopus</i>)中有些種類不僅形態酷似花朵,其身體所反射的紫外線波段也正好在蜜蜂科的視覺光譜範圍內,被認為可能有利於吸引訪花昆蟲前來,故有些研究者將其歸類於<span data-orig-title="攻擊型擬態"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ggressive mimicry"><span>攻擊型擬態</span></span>。但也有研究者認為,蘭花螳螂(<i>Hymenopus coronatus</i>)的紫外線反射光譜與其棲息地大多數的花朵的光譜皆不同,並沒有特定的擬態對象,不符合擬態中需存在模仿物種與被模仿物種的定義,因此不贊同稱之為攻擊型擬態的說法。 </p><p>部分種類的螳螂有著體色多型性(body-color polymorphism)的特性,在相同齡期的不同個體上可以見到不同體色。最常見的體色變異是棕色與綠色、以及介於棕與綠之間的漸層色。此外,同一個體在不同齡期間也可能會有體色的轉換,例如線紋巨螳(<i>Sphodromantis lineola</i>)以及<span data-orig-title="薄翅螳"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ntis religiosa"><span>薄翅螳</span></span>(<i>Mantis religiosa</i>)的若蟲被認為會因環境光線的強度差異而在不同齡期的轉變過程中改變體色、而影響埃及螳螂(<i>Miomantis paykullii</i>)顏色改變的主要因素則是環境的濕度。而有些非洲和澳洲的物種會在乾季末期後蛻皮轉為黑色,得以幫助牠們在大火後的焦土之中藏身(火性黑變,fire melanism)。而有些類群的一齡若蟲甚至長得非常像螞蟻,被認為在形態上可能擬態螞蟻,例如:齒螳屬(<i>Odontomantis</i>)和<i>Mantillica</i> 的若蟲。 </p><p><br> 有些螳螂在步行或是靜止時,會伴隨著搖擺身體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可以增進螳螂的隱匿效果,使螳螂看起來宛如隨風搖曳的枝葉。不過,這種行為可能還有個更重要的功能,透過搖擺所產生的視角差能讓螳螂更容易分辨眼前物體的遠近,或許對於時常守株待兔的螳螂而言,搖擺是幫助螳螂看清周遭事物的重要行為。 </p> <p>當初級防禦仍無法阻止天敵進逼時,螳螂會啟動次級防禦,其防禦方式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威嚇、逃跑及裝死。許多種類的螳螂都會威嚇,牠們會伸直中足、挺起前胸、高舉前足、揚起翅膀,以近似於站立的姿態面向來犯的天敵,使得螳螂看起來比原本還大。此外,有些種類的前胸腹側、前足內側和後翅上有鮮豔的色彩或圖案,藉由突如其來的展示這些顯眼的部位,來驚嚇或嚇阻天敵。有些種類甚至可以透過從腹部的氣孔中加壓排出空氣來發出「嘶嘶」聲,例如靜螳屬(<i>Statilia</i>)的成員。如果來自天敵的威脅尚未解除,威嚇中的螳螂可能會用前足嘗試攻擊敵人。若依然無法勸退天敵,則螳螂會選擇拔腿就跑、有些種類甚至會裝死來騙過天敵,例如<span data-orig-title="姬螳屬"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cromantis"><span>姬螳屬</span></span>(<i>Acromantis</i>)的種類。 </p><p>除此之外,螳螂有一項特別的次級防禦。有些螳螂的聽器能夠接收蝙蝠發出的超音波,隨著蝙蝠逼近,螳螂所接收的超音波頻率也會跟著上升,而螳螂在夜間飛行時,如果聽器接收到頻率漸漸提高的超音波,牠們會轉為螺旋下墜飛行,藉以躲避蝙蝠的攻擊,即使被蝙蝠擒住,螳螂也會舉起捕捉足奮力嘗試掙脫。 </p><p><br></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7.B9.81.E6.AE.96.E5.8F.B2.E5.92.8C.E7.94.9F.E6.B4.BB.E5.8F.B2"></span><span id="繁殖史和生活史">繁殖史和生活史</span></h3> <p>在溫帶地區,螳螂的繁殖季節通常在秋季,而在熱帶地區則沒有明顯的繁殖季,幾乎全年皆可繁殖。當準備交尾時,雄蟲會從背後跳上雌蟲,以前足鉗住雌蟲的胸及翅基,有些種類例如刀螳等,在上背之後,會以兩根觸角會快速敲擊雌蟲,接著雄蟲會向左側弓起腹部,搜尋雌蟲的交尾器,並將精苞送入雌蟲體內。雌蟲產下的卵會被其分泌的泡沫包覆,當外層硬化後會形成一個保護殼。螳螂的卵鞘又稱為螵蛸,一顆螵蛸約包含10至400顆卵,不同物種產卵數各異。不同物種的螳螂會將螳螂卵產於不同地方,有些物種會將螵蛸產於扁平表面上、包覆於植物上,或直接產於地上。儘管螵蛸構造精巧,且具有相對堅硬的外殼,但仍然常為其他物種所取食,如寄生蜂等。<span data-orig-title="麗豔螳科"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arachodidae"><span>麗豔螳科</span></span>的部分物種發展出了護卵行為,雌蟲會守在卵旁邊避免掠食。<i><span data-orig-title="Tarachodes mauru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arachodes maurus"><span>Tarachodes maurus</span></span></i> 的體色酷似樹皮,在護卵期間會以其腹部蓋住卵塊。在若蟲孵化之前,雌蟲除伏擊經過的獵物外,不會作太多的動作。分布於美國南方的<span data-orig-title="北美竹節螳"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runneria borealis"><span>北美竹節螳</span></span>(<i>Brunneria borealis</i>)則演化出了孤雌生殖的能力,不需與雄蟲交配即能生產子代。<span data-orig-title="非洲綠巨螳"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phodromantis viridis"><span>非洲綠巨螳</span></span>(<i>Sphodromantis viridis</i>)和某些纖螳屬(<i>Miomantis</i>)物種也有孤雌生殖的能力,但牠們通常都採取有性生殖。溫帶氣候區的物種成蟲無法活過冬季,其卵塊在冬季則會進入<span data-orig-title="滯育"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apause"><span>休眠</span></span>,於春季孵化。 </p><p>螳螂屬於網翅總目(Dictyoptera),該總目成員皆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其生活史會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小型種類的卵約3-4週便會孵化,大型種類則約4-6週。成長過程中不光是體型會有變化,體色也可能會有劇烈的轉變,例如幼期的螞蟻擬態、以及齡期間的體色轉換。螳螂依種類不同,需蛻皮5-10次方可進入成蟲階段,且在每次轉齡後不會吃掉自己蛻下的外骨骼。在成蟲後,大多數的種類會擁有翅膀,通常雄性的翅膀比雌性的發達。若蟲期的長度則會因種類而異,小型種類可以短至4-8週、大型種類可能長至4-6個月才會長成成蟲。<br></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nolines"><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85px"> </ul><h3><span id=".E6.80.A7.E9.A3.9F"></span><span id="性食">性食</span></h3> <p>性食(sexual cannibalism),意指生物(通常為雌性)在交配前、中、或後攻擊及取食交配對象的行為。 </p><p>綜觀螳螂目,交配行為在學術文獻中已有紀錄者共有38種<i></i>,其中有7種未被觀察到有性食行為的發生。相對於整個目共2400種而言,當前僅僅38種的採樣難以為性食在螳螂目中的演化過程給出適當的解釋。不過螳螂作為寵物昆蟲,被飼養以及被觀察過交配行為的種類數量不僅僅只有這38種而已,許多類群都曾觀察過性食的發生,只是其觀察結果未曾收錄進學術型文章中。綜觀全目,應該還是以有潛力發生性食的種類佔大多數,但是性食現象在螳螂目的演化過程中何時發生、是否為單起源、為何發生等問題,目前仍未有具體的答案。 </p> <h2><span id=".E5.8F.A4.E7.94.9F.E7.89.A9.E5.AD.B8"></span><span id="古生物學">古生物學</span></h2> <p>螳螂化石的出土類群不多,截至2007為止,僅有25個化石種類被發表。目前最早的螳螂化石發現於西伯利亞,約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的歷史。其中一筆來自日本的白堊紀琥珀化石在前腳上有刺,與現生物種相符。大多數琥珀中的螳螂化石為若蟲,模式標本的化石中發現成蟲的比例則相對較高。在2003年,巴西<span data-orig-title="克拉圖組"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rato Formation"><span>克拉圖組</span></span>地層出土的1公分長的 <i>Santanmantis axelrodi</i>,相較於現生的螳螂,古螳螂在捕捉足上的刺較不發達。 </p> <h2><span id=".E7.9B.B8.E9.97.9C.E6.96.87.E5.8C.96"></span><span id="相關文化">相關文化</span></h2> <h3><span id=".E6.96.87.E5.AD.B8.E5.8F.8A.E8.97.9D.E8.A1.93"></span><span id="文學及藝術">文學及藝術</span></h3> <p>早在周代,螳螂即已見諸文學作品之中,例如《莊子》等。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則對螳螂的螵蛸、生活史、解剖學,以及觸角功能有精確的描述。古希臘對於螳螂的記述較少,但在前5世紀的銀幣上,如西西里的<span data-orig-title="梅塔龐托"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etapontum"><span>梅塔龐托</span></span>的德拉克馬等,就已經清楚刻繪母螳螂的警戒姿勢。10世紀時,拜占庭時期的《蘇達辭書》有描述前臂較長且移動緩慢的綠色蝗蟲,該書將柴樂諾波採集的俗語中有關螳螂形象的部分,解釋為形同枯槁的女性。 </p><p>一直到18世紀,西方世界才對螳螂的生物學及形態學進行較精確的描述。<span data-orig-title="奧古斯都‧約翰‧羅瑟·馮·盧森霍夫"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ugust Johann Rösel von Rosenhof"><span>羅瑟·馮·盧森霍夫</span></span>在其著作《有趣的昆蟲》(<i><span lang="de">Insekten-Belustigungen</span></i>)中描述了螳螂及其同類相食行為。 </p> <p>阿道斯·赫胥黎在其1962年的小說《<span data-orig-title="島 (赫胥黎小說)"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sland (Huxley novel)"><span>島</span></span>》中,藉由描述了<span data-orig-title="小提琴螳螂"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ongylus gongylodes"><span>小提琴螳螂</span></span>(<i>Gongylus gongylodes</i>)性食的天性,對於死亡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自然學家<span data-orig-title="傑拉德·杜瑞爾"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erald Durrell"><span>傑拉德·杜瑞爾</span></span>(Gerald Durrell)在其1956年的自傳性著作《<span data-orig-title="追逐陽光之島"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span>追逐陽光之島</span></span>》(<i>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i>)中,用四頁描述了一場螳螂與壁虎間的戰鬥。在這場生死鬥即將揭曉前,杜瑞爾說道: </p> <blockquote class="templatequote"><p>牠(壁虎傑羅尼莫)撲向螳螂,使她蜷起身軀,再用牠的下顎鉗著她胸節下方。西塞莉(螳螂)則用牠的前腳夾住傑羅尼莫的兩隻後腳進行反擊。牠們從天花板,一路激戰到了牆上,弄得沙沙作響。彼此都在設法提升自身的優勢。</p></blockquote> <p>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的版畫作品《夢》(<i>Dream</i>)描繪了一個與人等高的巨型螳螂站在一個沉睡的主教身邊。1957年怪獸電影《<span data-orig-title="致命螳螂"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he Deadly Mantis"><span>致命螳螂</span></span>》(<i>The Deadly Mantis</i>)的主角則為一個巨大螳螂。 </p><p>螳螂在文化上常被用作譬喻致命女郎。這個觀點在Cable、Guy and Rodd、LeLievre、T. McCracken,以及Mark Parisi的卡通漫畫內都有出現過。伊莎貝拉·羅塞里尼在短片《<span data-orig-title="綠色春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reen Porno"><span>綠色春宮</span></span>》(<i>Green Porno</i>)中,曾經扮演過螳螂。 </p> <h3><span id=".E6.AD.A6.E8.A1.93"></span><span id="武術">武術</span></h3> <p>中國武術中有數支拳法以螳螂為名,如北派螳螂拳及<span data-orig-title="南派螳螂拳"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outhern Praying Mantis"><span>南派螳螂拳</span></span>等等。兩者皆在中國廣為流行,甚至流傳西方。 </p> <h3><span id=".E5.AE.97.E6.95.99.E5.8F.8A.E7.A5.9E.E8.A9.B1"></span><span id="宗教及神話">宗教及神話</span></h3> <p>非洲南部的科伊科伊人和桑人有螳螂崇拜的文化。波耳人甚至將螳螂稱為「科伊科伊人的神」(南非語:<i><span lang="af">Hottentotsgot</span></i>)。但其實對桑人而言,螳螂僅是創世神<span data-orig-title="卡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Cagn"><span>卡根</span></span>(Cagn)的眾多化身之一。卡根的其他化身還包含蛇、野兔,以及禿鷲等等。許多古文明認為昆蟲具有超自然力量,希臘人認為螳螂可以為迷航者導航;古埃及人的《死者之書》則記載螳螂可以引領靈魂到冥界;在尼尼微一份前9世紀的蝗蟲(<i>buru</i>,當時人將螳螂歸類蝗蟲)名錄的辭書中有螳螂的紀錄,稱螳螂為「招魂蟲」(<i>buru-enmeli</i>)及「占卜蟲」(<i>buru-enmeli-ashaga</i>)。 </p> <h3><span id=".E5.AF.B5.E7.89.A9.E9.A3.BC.E9.A4.8A"></span><span id="寵物飼養">寵物飼養</span></h3> <p>螳螂為常見的寵物昆蟲,但由於螳螂的壽命僅有一年左右,因此飼養者時常也在同時進行繁殖。在1996年時,螳螂研究組(Mantis Study Group)的成員在養殖的物種即至少有50種。《獨立報》的寵物版報導了飼育勇斧螳的文章。《每日郵報》也曾登出飼育非洲芽翅螳螂的文章。 </p> <h3><span id=".E5.AE.B3.E8.9F.B2.E6.8E.A7.E5.88.B6"></span><span id="害蟲控制">害蟲控制</span></h3> <p>從事有機農業的園藝工作者有時會使用螳螂來意圖控制農業害蟲。但螳螂其實並非生物防治的理想物種,因其繁殖速度不足以應付害蟲,且其捕食對象並無專一性,會同時捕殺農業益蟲。中華大刀螳及薄翅螳曾被引入北美洲進行害蟲控制,但後來卻造成物種入侵。 </p> <h3><span id=".E8.9E.B3.E8.9E.82.E6.A9.9F.E5.99.A8.E4.BA.BA"></span><span id="螳螂機器人">螳螂機器人</span></h3> <p>螳螂機器人的原型乃受到螳螂捕捉足的啟發,其功能可以行走、爬樓梯和抓取物體。多個可以轉動的關節為螳螂機器人的腳提供了很高的靈巧性,未來的模型可能會進一步模仿前足上的刺,以增加抓取的性能、以及增加抓取食的載重能力。 </p> <h2><span id=".E8.BE.AD.E6.BA.90"></span><span id="辭源">辭源</span></h2> <p>早在周代,螳螂即已見諸文學作品之中,例如《莊子》。根據《爾雅》紀載,螳螂在古代漢語中又有「螗蜋」、「不過蟷蠰」等稱呼。而英文「Mantis」則源自古希臘文「<span lang="el">μάντις</span>」,意為「先知」。1838年,德國昆蟲學家<span data-orig-title="赫爾曼·布爾邁斯特"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Hermann Burmeister"><span>赫爾曼·布爾邁斯特</span></span>在命名該目時,將「Mantis」加上拉丁化希臘文字尾「eidos」(<span lang="el">εἶδος</span>,意指「形態」),組合成「Mantodea」一詞。</p> <h2><span id=".E5.BD.B1.E8.A6.96.E5.BD.A2.E8.B1.A1"></span><span id="影視形象">影視形象</span></h2> <ul><li>《假面騎士空我》 - 未確認生命體36號(B群6號) / Me·Garima·Ba</li> <li>《假面騎士劍》 - 假面騎士聖杯(Chalice) / 紅心A技能 - 變身</li> <li>《假面騎士OOO》 - 「螳螂」核心硬幣</li> <li>《假面騎士REVICE》 - 「螳螂」罪惡印章及基因組</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Mantis Study Grou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formation on mantises,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螳蜋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75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2.16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922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82742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479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7050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92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018969/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809.277 1 -total 50.91% 921.155 30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27.94% 505.455 1 Template:Reflist 22.90% 414.315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2.53% 226.651 1 Template:Orders_of_Insects 12.30% 222.482 1 Template:Navbox_with_collapsible_groups 9.86% 178.362 85 Template:Tsl 8.78% 158.822 38 Template:Cite_journal 7.73% 139.842 33 Template:Cite_web 6.62% 119.787 1 Template:Taxonbar -->
**螳螂**(Mantis),又叫「刀螂」。泛稱**螳螂目**(Mantodea)下的昆蟲,目前共計超過 2400 種,分布於 15 科、約 430 屬當中,其中種類數量最多的科為螳螂科。 螳螂與蜚蠊目同屬於網翅總目中的一員。有些螳螂在外型上與竹節蟲(竹節蟲目)、蝗蟲(直翅目)或是螳蛉(脈翅目)相似,因而易被混淆。多數螳螂為伏擊型掠食者,部分種類則會主動追擊獵物。一般而言,螳螂的壽命約一年,在一年一世代的種類中,雌螳螂通常於秋季產下卵鞘後死亡,其後代則受卵鞘的保護以度過冬季。 螳螂分布範圍廣泛,從溫帶到熱帶皆有種類居住。多數種類頭部呈三角形且可靈活轉動,其頭部兩側通常有著巨大的複眼。多數種類身體細長,部分種類的成蟲沒有外觀上完整且易於觀察的翅膀。但所有螳螂皆具備膨大、並可以攫取獵物的前足。 有些種類在休息時會呈現看似直立的姿勢,並將前足收起於前胸之前,而螳螂因為這樣特殊的姿勢,在某些語言中被稱為「祈禱蟲」,例如葡萄牙文中的螳螂(louva-a-deus)意思即為「向神祈禱」。有些早期文明認為螳螂具有超自然力量,例如:古希臘、古埃及和亞述。部分種類的雌蟲有性食行為,會攻擊並取食受性費洛蒙吸引而來的雄蟲,因此在某些文化中,雌螳螂常被作為「致命情人」的象徵。此外,螳螂也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昆蟲之一。 ## 螳螂的分類與演化 螳螂目目前共計約 430 屬,超過 2400 種。大部分種類分布於熱帶區域,有少部分分布於溫帶。 螳螂目在系統分類學上的地位曾有過多次的重大更動,目前的分科方式是以馬克斯・貝耶於 1968 年所建立的 8 科系統為藍本逐步修改而來。螳螂曾經與竹節蟲(竹節蟲目)、蟑螂(蜚蠊目)和螳䗛(螳䗛目)一同被歸於直翅目之下。1991 年,克里斯滕森將螳螂以螳螂亞目的位階,與蟑螂、白蟻一同置入網翅目之下。 克拉斯(Klaus-Dieter Klass)於 1997 年研究雄性的外生殖器形態後,認為缺爪螳科和金屬螳科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與其他類群分道揚鑣。此外,近期的分子證據指出許多類群如螳科、攀螳科和細足螳科等等皆非單系群,因此螳螂科級的親緣關係仍然有待科學家持續修訂。 同樣具有捕食性前足的螳蛉,外觀上常與螳螂混淆,但此特徵其實是趨同演化的結果。螳蛉並無與螳螂類似的革質化前翅。 ## 生物學 ### 解剖學 #### 頭部 多數螳螂的頭部大致上呈倒三角形,複眼多位於頭部上側的兩端,具備三個單眼以及兩根觸角,其口器多為下口式(hypognathous),且通常具備尖銳而有力的大顎。 螳螂頭部之於其他網翅類群最不同的地方在於:螳螂頭部與前胸連接處十分柔軟有彈性,讓螳螂的頭部能夠轉動,不少種類甚至有達 180° 的轉動範圍。 #### 胸部 螳螂的胸部三節(前胸、中胸及後胸)外觀上清楚可見,分別連接著前足、中足以及後足,其中連接著捕捉足的前胸,更是螳螂分類上的重要形態特徵之一。螳螂的前胸背板被一條凹陷可見的基節上橫溝劃分成兩的區域,分別稱作溝前區和溝後區,而「前胸被凹陷的橫溝分區」的此一特徵乃是螳螂的自衍徵之一,不可見於其他昆蟲。除了似螳屬(_Mantoida_)之外,絕大多數種類的前胸背板長度大於中、後胸背板。而前胸背板與前足的連接處十分柔軟有彈性,可以允許前足有極大的轉動範圍,但中、後足的可轉動範圍相較於前足極其有限。 螳螂分類上另一個重要的形態特徵是其前足,多數種類的前足上帶有許多細小的刺,在捕捉獵物時可用以限制獵物的行動,又因捕食的功能亦被稱作「捕捉足」。螳螂的足與多數昆蟲一樣,共可分成五個小節,從連接身體處到最末端分別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跗節。其中,捕捉足的基節和轉節相當發達,其體積通常遠大於中、後足的基節和轉節,而在相對比例上,前足基節的長度通常與前足腿節相當,但中、後足的腿節長度卻遠遠大於中、後足的基節(如圖)。 螳螂的前足腿節上通常可見三排刺,分別為前腹側刺(anteroventral spines)、後腹側刺(posteroventral spines)以及基盤刺(discoidal spines)。除了金屬螳屬(_Metallyticus_)之外,所有螳螂的前足腿節上都有一排可見的端刺,位置約在腿節腹側(Ventral)中央偏身體側,數量從 1 到 5 根不等,因種類而異。在前腹側刺和端刺中間通常有個凹槽,稱作脛節爪溝。 前足腿節的前腹側刺和後腹側刺之可見數量總和則會因種類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從近 30 根的缺爪螳屬(_Chaeteessa_)到 1 根都沒有的怪螳族(Amorphoscelinae)都有。 前足脛節則通常可見兩排刺,為前腹側刺和後腹側刺,無端刺。其刺的數量也因種類而異有著極大的變化。幾乎所有種類的脛節末端都有一根巨大而突起的端爪(apical spur),在平時腿節與脛節交疊時收於腿節的脛節爪溝中,其收起時的姿勢猶如祈禱者一般。 前足跗節通常由五個可見的跗小體(tarsomeres)所組成,除了異跗螳屬(_Heteronutarsus_)之外。跗節的主要功能為步行,並不參與捕食,其末端有一對爪(unguis),沒有爪間體(arolium)。 螳螂依其翅型大致上可分為四種類型:長翅型(macropterous)、短翅型(brachypterous)、微翅型(micropterous)、無翅型(apterous)。排除無翅型不談,一般螳螂的翅膀共有兩對,前翅生於中胸而後翅生於後胸。前翅的革質化程度較高,較後翅堅硬且多具色彩,有些種類的前翅色彩為螳螂提供了隱蔽性,有助於融入環境;後翅的膜質化程度較高,較前翅柔軟脆弱且多為透明,主要功能為飛行。 #### 腹部 所有螳螂的腹部背側由 10 片背板(tergites)組成,雄蟲的腹側可見腹板有 9 片、雌蟲則為 7 片,兩性的腹部末端皆有兩根尾毛(cerci),雄蟲第 9 片腹板的末端有兩根尾針(styli)。 ### 視覺 螳螂具有立體視覺,可以定位獵物的位置。其複眼由約 10,000 個小眼所構成,其中視覺最敏銳的部分位於中央窩(fovea)附近,可提供高解析度的影像。而周邊區域的小眼則主要負責動態視覺,當周圍有任何風吹草動時,其頭部可以快速旋轉,使目標進入中央窩的的視野,並可透過頭部的擺動反覆調整對焦,利用高解析度的中央窩持續追蹤獵物的一舉一動。螳螂的兩個複眼分離且並陳於頭部上方的兩端,為螳螂提供了開闊的雙眼視野和精確的近距離立體視覺對焦。此外,在觀察螳螂時,會發現其複眼上有一黑點看起來一直「注視」著觀察者,該黑點稱作偽瞳孔(pseudopupil)。而偽瞳孔的產生,是因為部分的小眼在吸收入射光後卻沒有反射光線到觀察者的瞳孔中。 螳螂的小眼為並列眼(apposition eye),擁有這種類型複眼的昆蟲多半被認為是日行性 ,但並不全然如此,許多昆蟲的並列眼也有夜間適應的能力,例如某些蟑螂和螳螂。某些螳螂的複眼在夜間適應與日間適應下會有不同顏色,通常在夜間適應時的顏色較深,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色素在夜間適應下會移動到末端主要色素細胞(distal primary pigment cells)。而根據 Schirmer 和 Prete 等人的研究顯示,螳螂在日間的活躍程度僅高出夜間些許,其活動高峰期位於黃昏時分。許多種類的螳螂也會在夜間受人工光源的吸引而飛行或步行趨光而來,藉由趨光性而捕捉到的螳螂幾乎全為雄性,可能因為雌螳螂的移動能力普遍遠低於雄螳螂。 ### 食性與捕食 螳螂為廣食性的節肢動物捕食者,在自然狀況下只取食活著的獵物,牠們取食的範圍廣泛,從比自己體型小的同類,到小型脊椎動物都有,例如:蜥蜴、青蛙、小型鳥類,或魚類 少部分吃草。大部分種類的螳螂都是守株待兔型的掠食者,通常牠們會靜候獵物經過、或是以緩慢的速度接近,在獵物進入螳螂的攻擊範圍後,牠們會以捕捉足高速抓取獵物,而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有時也會主動攻擊被偵測到的獵物。有些種類的螳螂屬於主動出擊型的掠食者,特別是地棲型的小型種類,例如:_Entella、Ligaria、Ligariella_ 和 _Yersiniops_ 等都會在乾燥的沙地上搜尋獵物,其行為酷似虎甲蟲。 有些螳螂的前腸(fore gut)的長度極長,有極大的空間可以暫存食物以俟消化,這可能對需要快速進食的昆蟲來說有所助益。此外,曾有研究指出大刀螳在被允許取食花粉的情況下,壽命更長、成長更快、且產下更多子代。 ### 禦敵適應 螳螂的天敵包含蝙蝠、蛙類、蜥蜴、鳥類,大型鼠類,以及蜘蛛和螞蟻等無脊椎動物。幾乎所有螳螂的初級防禦都屬於偽裝,大部分物種皆擁有絕佳的保護色,為螳螂提供優秀的隱蔽效果,例如:像雨林底層落葉的枯葉螳屬(_Deroplatys_)、神似葉片的葉背螳屬(_Choeradodis_)等等,如此可避免遭捕食,也有更大的機會可以捕獵獵物。花螳螂屬(_Hymenopus_)中有些種類不僅形態酷似花朵,其身體所反射的紫外線波段也正好在蜜蜂科的視覺光譜範圍內,被認為可能有利於吸引訪花昆蟲前來,故有些研究者將其歸類於攻擊型擬態。但也有研究者認為,蘭花螳螂(_Hymenopus coronatus_)的紫外線反射光譜與其棲息地大多數的花朵的光譜皆不同,並沒有特定的擬態對象,不符合擬態中需存在模仿物種與被模仿物種的定義,因此不贊同稱之為攻擊型擬態的說法。 部分種類的螳螂有著體色多型性(body-color polymorphism)的特性,在相同齡期的不同個體上可以見到不同體色。最常見的體色變異是棕色與綠色、以及介於棕與綠之間的漸層色。此外,同一個體在不同齡期間也可能會有體色的轉換,例如線紋巨螳(_Sphodromantis lineola_)以及薄翅螳(_Mantis religiosa_)的若蟲被認為會因環境光線的強度差異而在不同齡期的轉變過程中改變體色、而影響埃及螳螂(_Miomantis paykullii_)顏色改變的主要因素則是環境的濕度。而有些非洲和澳洲的物種會在乾季末期後蛻皮轉為黑色,得以幫助牠們在大火後的焦土之中藏身(火性黑變,fire melanism)。而有些類群的一齡若蟲甚至長得非常像螞蟻,被認為在形態上可能擬態螞蟻,例如:齒螳屬(_Odontomantis_)和 _Mantillica_ 的若蟲。 有些螳螂在步行或是靜止時,會伴隨著搖擺身體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可以增進螳螂的隱匿效果,使螳螂看起來宛如隨風搖曳的枝葉。不過,這種行為可能還有個更重要的功能,透過搖擺所產生的視角差能讓螳螂更容易分辨眼前物體的遠近,或許對於時常守株待兔的螳螂而言,搖擺是幫助螳螂看清周遭事物的重要行為。 當初級防禦仍無法阻止天敵進逼時,螳螂會啟動次級防禦,其防禦方式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威嚇、逃跑及裝死。許多種類的螳螂都會威嚇,牠們會伸直中足、挺起前胸、高舉前足、揚起翅膀,以近似於站立的姿態面向來犯的天敵,使得螳螂看起來比原本還大。此外,有些種類的前胸腹側、前足內側和後翅上有鮮豔的色彩或圖案,藉由突如其來的展示這些顯眼的部位,來驚嚇或嚇阻天敵。有些種類甚至可以透過從腹部的氣孔中加壓排出空氣來發出「嘶嘶」聲,例如靜螳屬(_Statilia_)的成員。如果來自天敵的威脅尚未解除,威嚇中的螳螂可能會用前足嘗試攻擊敵人。若依然無法勸退天敵,則螳螂會選擇拔腿就跑、有些種類甚至會裝死來騙過天敵,例如姬螳屬(_Acromantis_)的種類。 除此之外,螳螂有一項特別的次級防禦。有些螳螂的聽器能夠接收蝙蝠發出的超音波,隨著蝙蝠逼近,螳螂所接收的超音波頻率也會跟著上升,而螳螂在夜間飛行時,如果聽器接收到頻率漸漸提高的超音波,牠們會轉為螺旋下墜飛行,藉以躲避蝙蝠的攻擊,即使被蝙蝠擒住,螳螂也會舉起捕捉足奮力嘗試掙脫。 * * * * ### 繁殖史和生活史 在溫帶地區,螳螂的繁殖季節通常在秋季,而在熱帶地區則沒有明顯的繁殖季,幾乎全年皆可繁殖。當準備交尾時,雄蟲會從背後跳上雌蟲,以前足鉗住雌蟲的胸及翅基,有些種類例如刀螳等,在上背之後,會以兩根觸角會快速敲擊雌蟲,接著雄蟲會向左側弓起腹部,搜尋雌蟲的交尾器,並將精苞送入雌蟲體內。雌蟲產下的卵會被其分泌的泡沫包覆,當外層硬化後會形成一個保護殼。螳螂的卵鞘又稱為螵蛸,一顆螵蛸約包含 10 至 400 顆卵,不同物種產卵數各異。不同物種的螳螂會將螳螂卵產於不同地方,有些物種會將螵蛸產於扁平表面上、包覆於植物上,或直接產於地上。儘管螵蛸構造精巧,且具有相對堅硬的外殼,但仍然常為其他物種所取食,如寄生蜂等。麗豔螳科的部分物種發展出了護卵行為,雌蟲會守在卵旁邊避免掠食。_Tarachodes maurus_ 的體色酷似樹皮,在護卵期間會以其腹部蓋住卵塊。在若蟲孵化之前,雌蟲除伏擊經過的獵物外,不會作太多的動作。分布於美國南方的北美竹節螳(_Brunneria borealis_)則演化出了孤雌生殖的能力,不需與雄蟲交配即能生產子代。非洲綠巨螳(_Sphodromantis viridis_)和某些纖螳屬(_Miomantis_)物種也有孤雌生殖的能力,但牠們通常都採取有性生殖。溫帶氣候區的物種成蟲無法活過冬季,其卵塊在冬季則會進入休眠,於春季孵化。 螳螂屬於網翅總目(Dictyoptera),該總目成員皆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其生活史會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小型種類的卵約 3-4 週便會孵化,大型種類則約 4-6 週。成長過程中不光是體型會有變化,體色也可能會有劇烈的轉變,例如幼期的螞蟻擬態、以及齡期間的體色轉換。螳螂依種類不同,需蛻皮 5-10 次方可進入成蟲階段,且在每次轉齡後不會吃掉自己蛻下的外骨骼。在成蟲後,大多數的種類會擁有翅膀,通常雄性的翅膀比雌性的發達。若蟲期的長度則會因種類而異,小型種類可以短至 4-8 週、大型種類可能長至 4-6 個月才會長成成蟲。 * * * * * ### 性食 性食(sexual cannibalism),意指生物(通常為雌性)在交配前、中、或後攻擊及取食交配對象的行為。 綜觀螳螂目,交配行為在學術文獻中已有紀錄者共有 38 種,其中有 7 種未被觀察到有性食行為的發生。相對於整個目共 2400 種而言,當前僅僅 38 種的採樣難以為性食在螳螂目中的演化過程給出適當的解釋。不過螳螂作為寵物昆蟲,被飼養以及被觀察過交配行為的種類數量不僅僅只有這 38 種而已,許多類群都曾觀察過性食的發生,只是其觀察結果未曾收錄進學術型文章中。綜觀全目,應該還是以有潛力發生性食的種類佔大多數,但是性食現象在螳螂目的演化過程中何時發生、是否為單起源、為何發生等問題,目前仍未有具體的答案。 ## 古生物學 螳螂化石的出土類群不多,截至 2007 為止,僅有 25 個化石種類被發表。目前最早的螳螂化石發現於西伯利亞,約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的歷史。其中一筆來自日本的白堊紀琥珀化石在前腳上有刺,與現生物種相符。大多數琥珀中的螳螂化石為若蟲,模式標本的化石中發現成蟲的比例則相對較高。在 2003 年,巴西克拉圖組地層出土的 1 公分長的 _Santanmantis axelrodi_,相較於現生的螳螂,古螳螂在捕捉足上的刺較不發達。 ## 相關文化 ### 文學及藝術 早在周代,螳螂即已見諸文學作品之中,例如《莊子》等。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則對螳螂的螵蛸、生活史、解剖學,以及觸角功能有精確的描述。古希臘對於螳螂的記述較少,但在前 5 世紀的銀幣上,如西西里的梅塔龐托的德拉克馬等,就已經清楚刻繪母螳螂的警戒姿勢。10 世紀時,拜占庭時期的《蘇達辭書》有描述前臂較長且移動緩慢的綠色蝗蟲,該書將柴樂諾波採集的俗語中有關螳螂形象的部分,解釋為形同枯槁的女性。 一直到 18 世紀,西方世界才對螳螂的生物學及形態學進行較精確的描述。羅瑟・馮・盧森霍夫在其著作《有趣的昆蟲》(_Insekten-Belustigungen_)中描述了螳螂及其同類相食行為。 阿道斯・赫胥黎在其 1962 年的小說《島》中,藉由描述了小提琴螳螂(_Gongylus gongylodes_)性食的天性,對於死亡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自然學家傑拉德・杜瑞爾(Gerald Durrell)在其 1956 年的自傳性著作《追逐陽光之島》(_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_)中,用四頁描述了一場螳螂與壁虎間的戰鬥。在這場生死鬥即將揭曉前,杜瑞爾說道: > 牠(壁虎傑羅尼莫)撲向螳螂,使她蜷起身軀,再用牠的下顎鉗著她胸節下方。西塞莉(螳螂)則用牠的前腳夾住傑羅尼莫的兩隻後腳進行反擊。牠們從天花板,一路激戰到了牆上,弄得沙沙作響。彼此都在設法提升自身的優勢。 > > 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的版畫作品《夢》(_Dream_)描繪了一個與人等高的巨型螳螂站在一個沉睡的主教身邊。1957 年怪獸電影《致命螳螂》(_The Deadly Mantis_)的主角則為一個巨大螳螂。 螳螂在文化上常被用作譬喻致命女郎。這個觀點在 Cable、Guy and Rodd、LeLievre、T. McCracken,以及 Mark Parisi 的卡通漫畫內都有出現過。伊莎貝拉・羅塞里尼在短片《綠色春宮》(_Green Porno_)中,曾經扮演過螳螂。 ### 武術 中國武術中有數支拳法以螳螂為名,如北派螳螂拳及南派螳螂拳等等。兩者皆在中國廣為流行,甚至流傳西方。 ### 宗教及神話 非洲南部的科伊科伊人和桑人有螳螂崇拜的文化。波耳人甚至將螳螂稱為「科伊科伊人的神」(南非語:_Hottentotsgot_)。但其實對桑人而言,螳螂僅是創世神卡根(Cagn)的眾多化身之一。卡根的其他化身還包含蛇、野兔,以及禿鷲等等。許多古文明認為昆蟲具有超自然力量,希臘人認為螳螂可以為迷航者導航;古埃及人的《死者之書》則記載螳螂可以引領靈魂到冥界;在尼尼微一份前 9 世紀的蝗蟲(_buru_,當時人將螳螂歸類蝗蟲)名錄的辭書中有螳螂的紀錄,稱螳螂為「招魂蟲」(_buru-enmeli_)及「占卜蟲」(_buru-enmeli-ashaga_)。 ### 寵物飼養 螳螂為常見的寵物昆蟲,但由於螳螂的壽命僅有一年左右,因此飼養者時常也在同時進行繁殖。在 1996 年時,螳螂研究組(Mantis Study Group)的成員在養殖的物種即至少有 50 種。《獨立報》的寵物版報導了飼育勇斧螳的文章。《每日郵報》也曾登出飼育非洲芽翅螳螂的文章。 ### 害蟲控制 從事有機農業的園藝工作者有時會使用螳螂來意圖控制農業害蟲。但螳螂其實並非生物防治的理想物種,因其繁殖速度不足以應付害蟲,且其捕食對象並無專一性,會同時捕殺農業益蟲。中華大刀螳及薄翅螳曾被引入北美洲進行害蟲控制,但後來卻造成物種入侵。 ### 螳螂機器人 螳螂機器人的原型乃受到螳螂捕捉足的啟發,其功能可以行走、爬樓梯和抓取物體。多個可以轉動的關節為螳螂機器人的腳提供了很高的靈巧性,未來的模型可能會進一步模仿前足上的刺,以增加抓取的性能、以及增加抓取食的載重能力。 ## 辭源 早在周代,螳螂即已見諸文學作品之中,例如《莊子》。根據《爾雅》紀載,螳螂在古代漢語中又有「螗蜋」、「不過蟷蠰」等稱呼。而英文「Mantis」則源自古希臘文「μάντις」,意為「先知」。1838 年,德國昆蟲學家赫爾曼・布爾邁斯特在命名該目時,將「Mantis」加上拉丁化希臘文字尾「eidos」(εἶδος,意指「形態」),組合成「Mantodea」一詞。 ## 影視形象 * 《假面騎士空我》 - 未確認生命體 36 號(B 群 6 號) / Me・Garima・Ba * 《假面騎士劍》 - 假面騎士聖杯(Chalice) / 紅心 A 技能 - 變身 * 《假面騎士 OOO》 - 「螳螂」核心硬幣 * 《假面騎士 REVICE》 - 「螳螂」罪惡印章及基因組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Mantis Study Grou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formation on mantises,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螳蜋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73,344
2023-05-02T17:59:45Z
76,457,883
𧒖
144,706
<p class="mw-empty-elt"> </p> <p><b>蝟科</b>(學名:<span lang="la">Erinaceidae</span>)屬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可分成刺蝟亞科和鼠蝟亞科兩個亞科。刺蝟亞科,有刺而尾短,可見於歐亞大陸和非洲許多地區。鼠蝟亞科,無刺而尾長,分布於東南亞,在中國南方也能見到。 過去蝟科多分類在食蟲目,但食蟲目實際上是一個多系群而非一個系統發生學上的分類群,因此目前蝟科被歸類於真盲缺目(<span lang="la">Eulipotyphla</span>)。 </p> <h2><span id=".E7.85.A7.E7.89.87.E9.9B.86"></span><span id="照片集">照片集</span></h2>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蝟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4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CPU time usage: 0.74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4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75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2050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804/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73/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0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27015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6/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910.108 1 -total 47.24% 429.975 1 Template:AutoTaxobox 30.96% 281.781 23 Template:Navbox 14.54% 132.302 1 Template:Fossil_range 12.08% 109.968 1 Template:Taxonbar 11.58% 105.363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0.89% 99.107 38 Template:Period_start 10.04% 91.415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8.09% 73.637 1 Template:Wikisource_further_reading 6.42% 58.458 1 Template:蝟科 -->
**蝟科**(學名:Erinaceidae)屬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可分成刺蝟亞科和鼠蝟亞科兩個亞科。刺蝟亞科,有刺而尾短,可見於歐亞大陸和非洲許多地區。鼠蝟亞科,無刺而尾長,分布於東南亞,在中國南方也能見到。 過去蝟科多分類在食蟲目,但食蟲目實際上是一個多系群而非一個系統發生學上的分類群,因此目前蝟科被歸類於真盲缺目(Eulipotyphla)。 ## 照片集 * * *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蝟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1,813
2023-05-02T17:59:45Z
71,378,648
𧒞
224,223
<p class="mw-empty-elt"> </p> <p><b>蝗蟲</b>(Acridomorpha),是直翅目蝗科昆蟲。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原和沙漠地區。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蟲;「菱蝗科」又稱之為「蚱科」,而「短角蝗科」則又稱之為「蜢科」。蝗蟲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種(有些可以長達十五公分)的滅絕,至今仍不明瞭。</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蝗蟲的後腿較為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蝗蟲為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後翅為半透明。一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一些種類如菱蝗已喪失飛行能力。 </p><p>體色有綠色和褐色,與種類無關;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 </p><p>蝗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白茅、垂盆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一些蝗蟲種類是雜食性,也吃昆蟲屍體,甚至連同類的屍體都吃。 </p><p>一些種類的雄蟲會發出聲音吸引雌蟲,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發音結構不同。 </p> <h2><span id=".E8.88.87.E8.9E.BD.E6.96.AF.E7.9A.84.E4.B8.8D.E5.90.8C"></span><span id="與螽斯的不同">與螽斯的不同</span></h2> <p>蝗蟲的俗稱基本上有蚱蜢、短角蚱蜢、草蜢、螞蚱等數種,與螽斯長相相近。因此在不同地區,坊間流傳不同辯別兩者的方法,例如「把蝗蟲稱為蚱蜢,把螽斯稱為草蜢」、「把蝗蟲稱為短角蚱蜢,把螽斯稱為長角蚱蜢」、「把散居的蝗蟲稱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蟲才稱為蝗蟲或飛蝗」等等。 </p> <ul><li>蝗蟲身體較細長,觸角短。</li> <li>蝗蟲的耳朵不在前足,在胸部和腹部之間。</li> <li>蝗蟲的雌蟲的尾部有產卵管,不過不太突出。</li> <li>蝗蟲大部分的種類,雌蟲的身體比雄蟲大。</li></ul><h2><span id=".E7.94.9F.E6.B4.BB.E5.8F.B2"></span><span id="生活史">生活史</span></h2> <p>蝗蟲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卵、若蟲、成蟲)。卵產於土中,若蟲和成蟲在地上生活。 </p><p>交尾結束後,雌蟲的腹部可伸長約兩倍,向土中產卵。卵被雌蟲分泌的泡沫狀物包起來,保護蛋不受季節的變化和乾燥的危害;通常去年暖冬或寒冬不夠長久,第二年蝗災即頗嚴重。蝗蟲喜旱怕雨,一旦天雨,翅膀沾濕不能覓食,往往會餓死。 </p><p>剛孵化的幼蟲仍包裹著薄皮,從土中出來後,開始在地面進行最初的蛻皮。幼蟲沒有翅膀。隨著重覆蛻皮,蛻皮共約五次,身體會逐漸變大,翅膀也會越來越明顯。 </p><p>進行最後的蛻皮後,成蟲的翅膀伸長,雌蟲的產卵管形成。交配時,雄蟲會跳到雌蟲背上進行交尾。 </p><p>蝗蟲的天敵是鳥類以及蛙類。 </p> <h2><span id=".E8.9D.97.E5.AE.B3"></span><span id="蝗害">蝗害</span></h2> <p>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大陸沙漠地帶分佈的蝗蟲,有時候大量發生,形成大集團,使其路過的農作物受到毀滅性的傷害;而且一旦食物耗盡,在蝗蟲的集團內也會發生同類相殘的情況。不過,近年來農藥大量的使用使得蝗害的發生頻率降低了。群居蝗蟲在高密度環境中顏色會變深,並表現CYP305M2以合成苯乙腈以對鳥類產生警戒作用。有實驗表明,散居蝗蟲的60%被大山雀吃掉,而群居蝗蟲只被大山雀吃掉20%。中國曾用二萬鴨去控制新疆蝗災,但只限蝗蟲未起飛前;一旦蝗蟲群飛則無用。最後中國要靠農藥控制蝗災。 </p><h3><span id=".E9.A0.90.E8.AD.A6.E5.8F.8A.E7.8B.99.E6.93.8A"></span><span id="預警及狙擊">預警及狙擊</span></h3> <p>在中國,治蝗滅鼠指揮部的治蝗專家組負責將蝗害減至最小。為建立相應的監測防治機制,須留意適合飛蝗滋生的環境(比如灘塗的大面積增加),預測飛行能力強的蝗蟲何時進入成蟲期,以及預測受波及的地區。滅蝗手段有:使用滅蝗機械、飛機,人工化學方法,或者修築禽鳥巢穴蓄養滅蝗禽鳥(新疆治蝗專家在2009年首次把粉紅椋鳥及家禽如牧雞、牧鴨等喜食蝗蟲的禽鳥作為滅蝗主力)等。 </p> <h2><span id=".E4.BA.BA.E9.A1.9E.E6.96.87.E5.8C.96.E4.B8.AD.E7.9A.84.E8.9D.97.E8.9F.B2"></span><span id="人類文化中的蝗蟲">人類文化中的蝗蟲</span></h2> <h3><span id=".E5.BD.A2.E8.B1.A1"></span><span id="形象">形象</span></h3> <ul><li>「蝗蟲」在香港,被用作稱呼中國人。(參見:蝗蟲論)</li> <li>蝗害對自然環境具侵略性,發生其間難以控制。有蝗害出現的環境在之後都會顯得一片狼藉,予人侵略、攻擊性的印象。因此在不同文化上均有蝗蟲與天災、死亡等連結,如聖經《出埃及記》裡神以蝗災打擊埃及;《啟示錄》中以蝗蟲比喻魔鬼;香港電影《驅魔人》中,蝗蟲襲擊人的情節。</li> <li>蝗蟲也被用以命名部分的軍事武器,像例如在二戰時期,德國曾有蝗蟲10自走砲,而美國和英國也曾有M22蝗蟲式輕型坦克。</li></ul><h3><span id=".E4.B8.AD.E5.9C.8B.E5.8F.A4.E4.BB.A3.E7.9A.84.E8.A8.98.E8.BC.89"></span><span id="中國古代的記載">中國古代的記載</span></h3> <p>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爲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p><p>自宋朝以後,對蝗災有了較科學化的認知,並總結一些滅蝗的方法,如: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濕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徐光啟撰有《除蝗疏》,疏中根據歷史上從春秋至元朝記載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災分析,得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故為害最廣」的結論。王鼎鈞在回憶錄提到抗戰期間仍不時有蝗災,最大蝗蟲稱為蟲王,據說體型大如雞,當時滅蝗的方式仍是千年來相沿的捕擊法、火燒法。</p><p>中國古史有「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如《舊五代史·五行志》載,乾祐二年(949年),蝗蟲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民國《高淳縣誌》卷十二:「同治四年十月,農工將畢,有飛蝗東來,墜落水成鄉地方,來春蝗生遍野,不俟扑打,盡抱草而死。」 </p><p>「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殊為可議,<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有人認為只是官員為粉飾太平</mark>,但也有人認為當地植物有殺蝗效果,如周懷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災考察》一文說:「在淮河流域的植物類中,也有殺蝗的草本植物……」,「宋州發現當地生長殺蝗的草本植物……」,也有人認為蝗蟲的蝻及成蟲也可發生疾病,由真菌感染,最後爬到草尖端,前、中足抱草而死,一般稱此現象為「抱草瘟」,或吊死瘟(蝗霉病)。 </p> <ul><li class="mw-empty-elt"></ul><h2><span id=".E5.9C.96.E9.9B.86"></span><span id="圖集">圖集</span></h2> <center>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center>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蝗蟲霉</li> <li>中國蝗災史</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蝗蟲**(Acridomorpha),是直翅目蝗科昆蟲。全世界有超過 10,000 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原和沙漠地區。在生物學分類上,「蚱蜢」一詞可分指「菱蝗科」和「短角蝗科」的蝗蟲;「菱蝗科」又稱之為「蚱科」,而「短角蝗科」則又稱之為「蜢科」。蝗蟲的起源,以及其某些種(有些可以長達十五公分)的滅絕,至今仍不明瞭。 ## 特徵 蝗蟲的後腿較為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蝗蟲為不完全變態昆蟲,稚蟲和成蟲相似,只有翅膀有無的分別。後翅為半透明。一些種類的蝗蟲翅膀退化變小,一些種類如菱蝗已喪失飛行能力。 體色有綠色和褐色,與種類無關;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 蝗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白茅、垂盆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一些蝗蟲種類是雜食性,也吃昆蟲屍體,甚至連同類的屍體都吃。 一些種類的雄蟲會發出聲音吸引雌蟲,但是是以磨擦翅膀和後腿發出聲音,與蟋蟀用前翅的發音器官發音結構不同。 ## 與螽斯的不同 蝗蟲的俗稱基本上有蚱蜢、短角蚱蜢、草蜢、螞蚱等數種,與螽斯長相相近。因此在不同地區,坊間流傳不同辯別兩者的方法,例如「把蝗蟲稱為蚱蜢,把螽斯稱為草蜢」、「把蝗蟲稱為短角蚱蜢,把螽斯稱為長角蚱蜢」、「把散居的蝗蟲稱為蚱蜢或草蜢,把群居的蝗蟲才稱為蝗蟲或飛蝗」等等。 * 蝗蟲身體較細長,觸角短。 * 蝗蟲的耳朵不在前足,在胸部和腹部之間。 * 蝗蟲的雌蟲的尾部有產卵管,不過不太突出。 * 蝗蟲大部分的種類,雌蟲的身體比雄蟲大。 ## 生活史 蝗蟲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卵、若蟲、成蟲)。卵產於土中,若蟲和成蟲在地上生活。 交尾結束後,雌蟲的腹部可伸長約兩倍,向土中產卵。卵被雌蟲分泌的泡沫狀物包起來,保護蛋不受季節的變化和乾燥的危害;通常去年暖冬或寒冬不夠長久,第二年蝗災即頗嚴重。蝗蟲喜旱怕雨,一旦天雨,翅膀沾濕不能覓食,往往會餓死。 剛孵化的幼蟲仍包裹著薄皮,從土中出來後,開始在地面進行最初的蛻皮。幼蟲沒有翅膀。隨著重覆蛻皮,蛻皮共約五次,身體會逐漸變大,翅膀也會越來越明顯。 進行最後的蛻皮後,成蟲的翅膀伸長,雌蟲的產卵管形成。交配時,雄蟲會跳到雌蟲背上進行交尾。 蝗蟲的天敵是鳥類以及蛙類。 ## 蝗害 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大陸沙漠地帶分佈的蝗蟲,有時候大量發生,形成大集團,使其路過的農作物受到毀滅性的傷害;而且一旦食物耗盡,在蝗蟲的集團內也會發生同類相殘的情況。不過,近年來農藥大量的使用使得蝗害的發生頻率降低了。群居蝗蟲在高密度環境中顏色會變深,並表現 CYP305M2 以合成苯乙腈以對鳥類產生警戒作用。有實驗表明,散居蝗蟲的 60% 被大山雀吃掉,而群居蝗蟲只被大山雀吃掉 20%。中國曾用二萬鴨去控制新疆蝗災,但只限蝗蟲未起飛前;一旦蝗蟲群飛則無用。最後中國要靠農藥控制蝗災。 ### 預警及狙擊 在中國,治蝗滅鼠指揮部的治蝗專家組負責將蝗害減至最小。為建立相應的監測防治機制,須留意適合飛蝗滋生的環境(比如灘塗的大面積增加),預測飛行能力強的蝗蟲何時進入成蟲期,以及預測受波及的地區。滅蝗手段有:使用滅蝗機械、飛機,人工化學方法,或者修築禽鳥巢穴蓄養滅蝗禽鳥(新疆治蝗專家在 2009 年首次把粉紅椋鳥及家禽如牧雞、牧鴨等喜食蝗蟲的禽鳥作為滅蝗主力)等。 ## 人類文化中的蝗蟲 ### 形象 * 「蝗蟲」在香港,被用作稱呼中國人。(參見:蝗蟲論) * 蝗害對自然環境具侵略性,發生其間難以控制。有蝗害出現的環境在之後都會顯得一片狼藉,予人侵略、攻擊性的印象。因此在不同文化上均有蝗蟲與天災、死亡等連結,如聖經《出埃及記》裡神以蝗災打擊埃及;《啟示錄》中以蝗蟲比喻魔鬼;香港電影《驅魔人》中,蝗蟲襲擊人的情節。 * 蝗蟲也被用以命名部分的軍事武器,像例如在二戰時期,德國曾有蝗蟲 10 自走砲,而美國和英國也曾有 M22 蝗蟲式輕型坦克。 ### 中國古代的記載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潘自牧的《記纂淵海》:「有蝗化為魚蝦」。李昉《太平御覽》〈蝦門〉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爲魚蝦。」。李蘇《見物》記載:「旱涸則魚、蝦子化蝗,故多魚兆豐年。」。 自宋朝以後,對蝗災有了較科學化的認知,並總結一些滅蝗的方法,如: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濕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徐光啟撰有《除蝗疏》,疏中根據歷史上從春秋至元朝記載的一百一十一次蝗災分析,得到蝗災「最盛於夏秋之間,與百穀長養成熟之時正相值,故為害最廣」的結論。王鼎鈞在回憶錄提到抗戰期間仍不時有蝗災,最大蝗蟲稱為蟲王,據說體型大如雞,當時滅蝗的方式仍是千年來相沿的捕擊法、火燒法。 中國古史有「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如《舊五代史・五行志》載,乾祐二年(949 年),蝗蟲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民國《高淳縣誌》卷十二:「同治四年十月,農工將畢,有飛蝗東來,墜落水成鄉地方,來春蝗生遍野,不俟扑打,盡抱草而死。」 「蝗一夕抱草而死」的記載殊為可議,有人認為只是官員為粉飾太平,但也有人認為當地植物有殺蝗效果,如周懷宇《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災考察》一文說:「在淮河流域的植物類中,也有殺蝗的草本植物……」,「宋州發現當地生長殺蝗的草本植物……」,也有人認為蝗蟲的蝻及成蟲也可發生疾病,由真菌感染,最後爬到草尖端,前、中足抱草而死,一般稱此現象為「抱草瘟」,或吊死瘟(蝗霉病)。 * ## 圖集 * * * ## 參見 * 蝗蟲霉 * 中國蝗災史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編]
null
10,671
2023-05-02T17:59:45Z
75,296,490
𧒟
54,538
<p class="mw-empty-elt"> </p> <p><b>短尾下目</b>(學名:<span lang="la">Brachyura</span>),是十足目中的一個類,由於節肢動物門中的分類還有爭議,因此有時它也被視作一個亞目。短尾類的動物在漢語中一般通俗地被稱為<b>蟹</b>或<b>螃蟹</b>,在中國古書中又寫作<b>𧒻</b>或<b>蠏</b>。這個類中的大多數動物生活在海中,但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或陸地。牠們的第一對足變成了一對往往很大的螯(有的種類的螯不對稱,如招潮)。 </p><p>螃蟹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海藻為食,但有時也會吃微生物、蟲類、自己脫的殼等等,視乎種類而定。假如碰巧出現更具營養價值的食物,螃蟹將會爭先恐後地搶食。例如死魚、死蝦、腐肉、釣客的魚餌、甚至人類丟棄的食物垃圾等。 </p> <h2><span id=".E5.BD.A2.E6.85.8B"></span><span id="形態">形態</span></h2> <p>蟹一般都有甲殼素為主要構成物質的外骨骼,同時有一對螯。 </p><p>最小的蟹為豆蟹,體長只有幾毫米,而最大的甘氏巨螯蟹算上腿部展開可達4公尺(13英尺)。 </p><p>短尾類的下腹實際上是很短的尾甲變形而成的,在長尾類動物(如蝦)中這個尾甲直接連在它們的尾部背部,在短尾類中則在腹部胸甲的下面。這是這個類的名稱的來源。 </p><p>蟹類一般都有明顯的兩性異形特徵。雄性有更大的螯,這一特徵在招潮身上尤其明顯,招潮的這種巨大的螯在吸引伴侶方面有極大作用。另一明顯的區別是其腹部,大多數雄蟹的腹部呈窄三角形,而雌蟹的腹部則更大更圓,主要原因之一是雌蟹的腹部有儲藏卵的功能。完全生活在海水裡的螃蟹外殼上會寄生有藤壺等小生物。 </p><p>螃蟹的眼睛位於一對眼柄上,能夠自由縮進凹槽中以保護眼珠。它們可以很快地向側面運動。螃蟹有兩對觸角,第一觸角較短,靠內側;第二觸角較長,靠外側。 </p> <h2><span id=".E6.BC.94.E5.8C.96"></span><span id="演化">演化</span></h2> <p>蟹原本被科學家認為是單源群,但現在認為蟹至少有兩個進化枝,分別位於舊世界和新世界。最古老的蟹化石發現於侏羅紀,而石炭紀的生物<i>Imocaris</i>也可能是一種原始蟹類,但由於只發現了其甲殼而不能確定。蟹在白堊紀開始向世界各地輻射,這可能和大陸漂移或其捕食者硬骨魚的輻射有關。 </p> <h2><span id=".E7.BF.92.E6.80.A7"></span><span id="習性">習性</span></h2> <p>在世界所有大洋中都有蟹的蹤跡,許多淡水河流、湖泊中也可以找到蟹。它們或是水生、陸生,或是半陸生生物,例如地蟹則只生活在熱帶陸地上。 </p><p>因為腿關節構造的緣故,螃蟹橫著走會比較迅速,因此它們一般都是橫著行進的。但也有一些蟹,例如蛙蟹科的一些生物也會直著或倒退著行進。黎明蟹科、梭子蟹科和其他一些蟹還會游泳,特別是梭子蟹科生物,它們的最後一對足已經進化成扁平的槳狀來協助游泳。 </p><p>蟹是一種比較活躍的生物,其習性也比較複雜。它們常集體行動來尋找食物,並通過發出聲音或揮動大螯來進行交流。另一方面,蟹類一般都有侵略性,尤其是雄性時常通過打鬥來爭奪配偶與食物。當螃蟹向同類發起挑戰時,牠會走向對方面前並高舉雙螯以示威嚇。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體型較小的一方會主動投降撤退。反之將大打出手。。它們常把巢築在岩石嶙峋的岸邊以石縫為家,而它們有時也通過打鬥來爭奪巢穴。招潮則傾向於挖洞將巢築在泥沙中。有些共生蟹以珊瑚等軟體動物的構造為家。 </p><p>蟹是雜食動物,以藻類和其他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為食,這種雜食的習性對很多蟹來說都是有益的,因為這樣可以加快它們的成長速度並提高適應度。應蟹類進食的食物, 蟹膏亦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例如以藻類為主食的蟹,蟹膏一般呈綠色;以海洋微生物為主食的蟹,蟹膏則呈黃色)。不過也有單吃特定食物的蟹。 </p> <h3><span id=".E7.97.9B.E8.A6.BA"></span><span id="痛覺">痛覺</span></h3> <p>2005年挪威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螃蟹沒有痛覺,但此說爭議非常大,螃蟹、蝦都有阿片類受體,也都能對阿片類鎮痛物質有反應,反應方式和脊椎動物一樣,這表明它們有感受疼痛的可能。2007年英國王后大學的研究人員用蝦做實驗,在蝦的觸角塗抹上氫氧化鈉或醋酸,發現蝦會梳理觸角或對著水缸壁摩擦觸角,試圖把上面的刺激物清除掉。使用局部麻醉劑後,蝦就不再對觸角上的刺激物有反應。2009年,同一個實驗室的人用寄居蟹做了一個更精細的實驗。研究人員把一批寄居蟹分成兩組,一組在其寄居殼上鑽孔插入電線,用微弱的電流刺激寄居蟹的腹部,一組作為對照組沒有接受電刺激。一部分受到電刺激的寄居蟹冒著生命危險離開了寄居殼。剩下的寄居蟹,在它們的附近放上新的貝殼,這時大部分寄居蟹會拋棄舊殼選用新殼,但是受電刺激的寄居蟹挑選新殼的數量比對照組的多,沖向新殼的速度更快,查看新殼的時間更短。新殼是在電刺激停止後才提供的,寄居蟹的這種表現就不是對電刺激的反射,而更可能是電刺激給它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所以即使電刺激已停止,也讓它們覺得舊殼不值得迷戀。</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短尾下目下共有93科6,793種生物,過往主要分成六個派。這六個派有兩種分法: </p> <ol><li>其一為: <ol><li>古短尾派(Archaeobrachyura)</li> <li>方頭派(Brachyrhyncha)</li> <li>黃道蟹派(Cancridea)</li> <li>綿蟹派(Dromiacea)</li> <li>尖口派(Oxystomata)</li> <li>尖頭派(Oxyrhyncha)</li></ol></li> <li>其二為: <ol><li>短額派(Brachyrhyncha)</li> <li>黃道蟹派(Cancridae)</li> <li>綿蟹派(Dromiacea)</li> <li>裸甲派(Gymnopleura)</li> <li>尖口派(Oxystomata)</li> <li>尖額派(Oxyrhyncha)</li></ol></li></ol><p>儘管譯名可能略有不同,但分類則大同小異。不過到了1990年代,由於遺傳工程學的長足發展,生物學家透過比較不同蟹種之間在精子、粒線體等細胞層面的分別時,按其異同,把短尾下目的種屬重新分類。不過由於這分類與過往的分類差別太大,亦有機構不再為各種蟹種詳細分類,而一律以科來分門別類。 </p> <h2><span id=".E8.88.87.E4.BA.BA.E9.A1.9E.E7.9A.84.E9.97.9C.E4.BF.82"></span><span id="與人類的關係">與人類的關係</span></h2> <p>巨蟹座、蟹狀星雲脈衝星都以其蟹形而知名。英語中癌症的常用詞「cancer」,則是藉由螃蟹拉丁語詞「<i><span lang="la">cancer</span></i>」而源自螃蟹的古希臘語詞「<span lang="gre">Καρκίνος</span>」,因為患有癌性腫瘤時擴大的靜脈類似於螃蟹的腿;與此類似,很多其它語言中的癌症都是來自螃蟹,如西班牙語:<span lang="es">cáncer</span>、阿拉伯語:<span lang="ar" dir="rtl">سرطان</span>‎(<span lang="ar">saraṭān</span>‎)、波斯語:<span lang="fa" dir="rtl">خرچنگ</span>‎(<span lang="fa">xarčang</span>‎)。螃蟹在古秘魯的莫切文化中是主要的藝術構成物之一。</p> <h3><span id=".E6.8D.95.E6.92.88"></span><span id="捕撈">捕撈</span></h3> <p>全球每年捕獲、養殖並消費的甲殼動物中有20%為螃蟹,總量達150萬噸,其中五分之一為三疣梭子蟹,其他常見的種類還包括可口美青蟹、食用黃道蟹、首長黃道蟹和鋸緣青蟹,其年產量都在兩萬噸以上。</p><p>一些蟹在取下其螯之後還會再次被放回水中,以期循環利用。</p> <h3><span id=".E9.A3.9F.E6.9D.90"></span><span id="食材">食材</span></h3> <p>由於螃蟹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死蟹不能吃,會帶有大量細菌和毒素。 </p><p>自古以來蟹即是中國人的美食,東漢鄭玄注《周禮·天官·庖人》:「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呂忱在《字林》中解釋說:「胥,蟹醬也。」隋煬帝以蟹為食品第一,宋元時期流行吃「洗手蟹」,係以鹽、酒、橙皮、花椒等調料醃漬而成。明代的漕書為了吃蟹,用錘、刀、鉗等三件來對付蟹之硬殼。在晚清,蘇州人製作專門用以吃蟹的工具「蟹八件」,「蟹八件」一度成了蘇州人嫁女的嫁妝,而鼎盛時期蟹工具竟多達六十四件。魯迅也曾說過:「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p><p>中國有中秋前後食用淡水蟹的傳統,由於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薑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調料。而蟹黃又可以做成蟹黃湯包等食物。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也有以蟹為美食者,世界上最大的蟹類進口國和地區是日本、法國、西班牙、香港、美國、加拿大和葡萄牙,它們因此也是蟹類消費大國。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蟹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螃蟹</dd> <dd>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螃蟹</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3 Cached time: 2023050516443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44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84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040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5986/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90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5666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46/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73305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461.353 1 -total 31.42% 459.153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2.66% 331.132 4 Template:Navbox 16.72% 244.370 1 Template:Reflist 11.13% 162.696 66 Template:Le 10.64% 155.448 1 Template:Fossil_range 9.39% 137.191 1 Template:十足目 9.04% 132.127 1 Template:Taxonbar 8.80% 128.547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8.72% 127.502 20 Template:Cite_journal -->
**短尾下目**(學名:Brachyura),是十足目中的一個類,由於節肢動物門中的分類還有爭議,因此有時它也被視作一個亞目。短尾類的動物在漢語中一般通俗地被稱為**蟹**或**螃蟹**,在中國古書中又寫作**𧒻**或**蠏**。這個類中的大多數動物生活在海中,但也有不少生活在淡水或陸地。牠們的第一對足變成了一對往往很大的螯(有的種類的螯不對稱,如招潮)。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海藻為食,但有時也會吃微生物、蟲類、自己脫的殼等等,視乎種類而定。假如碰巧出現更具營養價值的食物,螃蟹將會爭先恐後地搶食。例如死魚、死蝦、腐肉、釣客的魚餌、甚至人類丟棄的食物垃圾等。 ## 形態 蟹一般都有甲殼素為主要構成物質的外骨骼,同時有一對螯。 最小的蟹為豆蟹,體長只有幾毫米,而最大的甘氏巨螯蟹算上腿部展開可達 4 公尺(13 英尺)。 短尾類的下腹實際上是很短的尾甲變形而成的,在長尾類動物(如蝦)中這個尾甲直接連在它們的尾部背部,在短尾類中則在腹部胸甲的下面。這是這個類的名稱的來源。 蟹類一般都有明顯的兩性異形特徵。雄性有更大的螯,這一特徵在招潮身上尤其明顯,招潮的這種巨大的螯在吸引伴侶方面有極大作用。另一明顯的區別是其腹部,大多數雄蟹的腹部呈窄三角形,而雌蟹的腹部則更大更圓,主要原因之一是雌蟹的腹部有儲藏卵的功能。完全生活在海水裡的螃蟹外殼上會寄生有藤壺等小生物。 螃蟹的眼睛位於一對眼柄上,能夠自由縮進凹槽中以保護眼珠。它們可以很快地向側面運動。螃蟹有兩對觸角,第一觸角較短,靠內側;第二觸角較長,靠外側。 ## 演化 蟹原本被科學家認為是單源群,但現在認為蟹至少有兩個進化枝,分別位於舊世界和新世界。最古老的蟹化石發現於侏羅紀,而石炭紀的生物 _Imocaris_ 也可能是一種原始蟹類,但由於只發現了其甲殼而不能確定。蟹在白堊紀開始向世界各地輻射,這可能和大陸漂移或其捕食者硬骨魚的輻射有關。 ## 習性 在世界所有大洋中都有蟹的蹤跡,許多淡水河流、湖泊中也可以找到蟹。它們或是水生、陸生,或是半陸生生物,例如地蟹則只生活在熱帶陸地上。 因為腿關節構造的緣故,螃蟹橫著走會比較迅速,因此它們一般都是橫著行進的。但也有一些蟹,例如蛙蟹科的一些生物也會直著或倒退著行進。黎明蟹科、梭子蟹科和其他一些蟹還會游泳,特別是梭子蟹科生物,它們的最後一對足已經進化成扁平的槳狀來協助游泳。 蟹是一種比較活躍的生物,其習性也比較複雜。它們常集體行動來尋找食物,並通過發出聲音或揮動大螯來進行交流。另一方面,蟹類一般都有侵略性,尤其是雄性時常通過打鬥來爭奪配偶與食物。當螃蟹向同類發起挑戰時,牠會走向對方面前並高舉雙螯以示威嚇。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體型較小的一方會主動投降撤退。反之將大打出手。。它們常把巢築在岩石嶙峋的岸邊以石縫為家,而它們有時也通過打鬥來爭奪巢穴。招潮則傾向於挖洞將巢築在泥沙中。有些共生蟹以珊瑚等軟體動物的構造為家。 蟹是雜食動物,以藻類和其他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為食,這種雜食的習性對很多蟹來說都是有益的,因為這樣可以加快它們的成長速度並提高適應度。應蟹類進食的食物,蟹膏亦會呈現不同的顏色 (例如以藻類為主食的蟹,蟹膏一般呈綠色;以海洋微生物為主食的蟹,蟹膏則呈黃色)。不過也有單吃特定食物的蟹。 ### 痛覺 2005 年挪威科學家的研究顯示螃蟹沒有痛覺,但此說爭議非常大,螃蟹、蝦都有阿片類受體,也都能對阿片類鎮痛物質有反應,反應方式和脊椎動物一樣,這表明它們有感受疼痛的可能。2007 年英國王后大學的研究人員用蝦做實驗,在蝦的觸角塗抹上氫氧化鈉或醋酸,發現蝦會梳理觸角或對著水缸壁摩擦觸角,試圖把上面的刺激物清除掉。使用局部麻醉劑後,蝦就不再對觸角上的刺激物有反應。2009 年,同一個實驗室的人用寄居蟹做了一個更精細的實驗。研究人員把一批寄居蟹分成兩組,一組在其寄居殼上鑽孔插入電線,用微弱的電流刺激寄居蟹的腹部,一組作為對照組沒有接受電刺激。一部分受到電刺激的寄居蟹冒著生命危險離開了寄居殼。剩下的寄居蟹,在它們的附近放上新的貝殼,這時大部分寄居蟹會拋棄舊殼選用新殼,但是受電刺激的寄居蟹挑選新殼的數量比對照組的多,沖向新殼的速度更快,查看新殼的時間更短。新殼是在電刺激停止後才提供的,寄居蟹的這種表現就不是對電刺激的反射,而更可能是電刺激給它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所以即使電刺激已停止,也讓它們覺得舊殼不值得迷戀。 ## 分類 短尾下目下共有 93 科 6,793 種生物,過往主要分成六個派。這六個派有兩種分法: 1. 其一為: 1. 古短尾派(Archaeobrachyura) 2. 方頭派(Brachyrhyncha) 3. 黃道蟹派(Cancridea) 4. 綿蟹派(Dromiacea) 5. 尖口派(Oxystomata) 6. 尖頭派(Oxyrhyncha) 2. 其二為: 1. 短額派(Brachyrhyncha) 2. 黃道蟹派(Cancridae) 3. 綿蟹派(Dromiacea) 4. 裸甲派(Gymnopleura) 5. 尖口派(Oxystomata) 6. 尖額派(Oxyrhyncha) 儘管譯名可能略有不同,但分類則大同小異。不過到了 1990 年代,由於遺傳工程學的長足發展,生物學家透過比較不同蟹種之間在精子、粒線體等細胞層面的分別時,按其異同,把短尾下目的種屬重新分類。不過由於這分類與過往的分類差別太大,亦有機構不再為各種蟹種詳細分類,而一律以科來分門別類。 ## 與人類的關係 巨蟹座、蟹狀星雲脈衝星都以其蟹形而知名。英語中癌症的常用詞「cancer」,則是藉由螃蟹拉丁語詞「_cancer_」而源自螃蟹的古希臘語詞「Καρκίνος」,因為患有癌性腫瘤時擴大的靜脈類似於螃蟹的腿;與此類似,很多其它語言中的癌症都是來自螃蟹,如西班牙語:cáncer、阿拉伯語:سرطان‎(saraṭān‎)、波斯語:خرچنگ‎(xarčang‎)。螃蟹在古秘魯的莫切文化中是主要的藝術構成物之一。 ### 捕撈 全球每年捕獲、養殖並消費的甲殼動物中有 20% 為螃蟹,總量達 150 萬噸,其中五分之一為三疣梭子蟹,其他常見的種類還包括可口美青蟹、食用黃道蟹、首長黃道蟹和鋸緣青蟹,其年產量都在兩萬噸以上。 一些蟹在取下其螯之後還會再次被放回水中,以期循環利用。 ### 食材 由於螃蟹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死蟹不能吃,會帶有大量細菌和毒素。 自古以來蟹即是中國人的美食,東漢鄭玄注《周禮・天官・庖人》:「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呂忱在《字林》中解釋說:「胥,蟹醬也。」隋煬帝以蟹為食品第一,宋元時期流行吃「洗手蟹」,係以鹽、酒、橙皮、花椒等調料醃漬而成。明代的漕書為了吃蟹,用錘、刀、鉗等三件來對付蟹之硬殼。在晚清,蘇州人製作專門用以吃蟹的工具「蟹八件」,「蟹八件」一度成了蘇州人嫁女的嫁妝,而鼎盛時期蟹工具竟多達六十四件。魯迅也曾說過:「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中國有中秋前後食用淡水蟹的傳統,由於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薑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調料。而蟹黃又可以做成蟹黃湯包等食物。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國家地區也有以蟹為美食者,世界上最大的蟹類進口國和地區是日本、法國、西班牙、香港、美國、加拿大和葡萄牙,它們因此也是蟹類消費大國。 ##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蟹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螃蟹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螃蟹
null
26,610
2023-05-02T17:59:45Z
76,402,505
𧒻
1,108,869
<p><b>河蜆</b>,俗名<b>蜆仔</b>、<b>蜊仔</b>、<b>黃沙蜆</b>(臺灣話:<span lang="nan"><span><span lang="nan"> 蜊仔</span></span></span>,臺羅:<span lang="nan-Latn" title="臺羅拼音表記"><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29728"><span>lâ-á</span></span>),是簾蛤目蜆科蜆屬的一種。 </p><p>西方世界稱為「亞洲蜆」、「黃金蜆」(Golden clam)。 </p><p>亞種<span lang="la"><i>Corbicula fluminea formosa</i></span>稱為臺灣蜆。 </p> <h2><span id=".E5.88.86.E4.BD.88.E8.88.87.E6.A3.B2.E6.81.AF.E5.9C.B0"></span><span id="分佈與棲息地">分佈與棲息地</span></h2> <p>常棲息在河川、湖泊或水田等淡水性的環境中,喜砂泥質底的環境,亦出現於河口。 </p><p>河蜆主要分布於越南、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現在作為入侵物種在歐洲和北美也相當常見,經常堵塞水管,並且造成本土蛤類減少。 </p><p>河蜆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通過自我繁殖產生後代,並會捕獲同類或其他蛤類的基因以保證物種進化的進程。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ul><h2><span id=".E4.BA.9E.E7.A8.AE"></span><span id="亞種">亞種</span></h2> <ul><li>臺灣蜆</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河蜆</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17194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7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4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60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7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29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285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35.853 1 -total 44.21% 281.126 1 Template:Speciesbox 43.64% 277.485 1 Template:Taxobox/core 22.50% 143.039 1 Template:Taxonbar 11.82% 75.183 3 Template:Lang 10.47% 66.564 1 Template:Reflist 7.95% 50.549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7.14% 45.419 1 Template:Lang-nan-tw 6.89% 43.807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6.82% 43.373 3 Template:Wikidata -->
**河蜆**,俗名**蜆仔**、**蜊仔**、**黃沙蜆**(臺灣話: 蜊仔,臺羅:lâ-á),是簾蛤目蜆科蜆屬的一種。 西方世界稱為「亞洲蜆」、「黃金蜆」(Golden clam)。 亞種 _Corbicula fluminea formosa_ 稱為臺灣蜆。 ## 分佈與棲息地 常棲息在河川、湖泊或水田等淡水性的環境中,喜砂泥質底的環境,亦出現於河口。 河蜆主要分布於越南、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現在作為入侵物種在歐洲和北美也相當常見,經常堵塞水管,並且造成本土蛤類減少。 河蜆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通過自我繁殖產生後代,並會捕獲同類或其他蛤類的基因以保證物種進化的進程。 * ## 亞種 * 臺灣蜆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河蜆
null
2,765
2023-05-02T17:59:53Z
74,164,884
𧒽
7,612,678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是廣佛地鐵的車站,也是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的西端終點站,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路夏平西路口的地底。地鐵車站在2010年11月3日隨廣佛地鐵通車而啟用,路面電車車站則於2021年8月18日隨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首通段開通而啟用。 </p><p>本站在規劃時已設計連通廣佛線和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兩站的付費區轉乘通道,但所在位置現時被鄰近的商場地下室占用而未能建設,因此乘客只能通過連接有軌車站B口與地鐵車站A口的非付費區通道轉乘,且需重新進行安檢等流程,並重新購票出入閘。 </p> <h2><span id=".E8.BD.A6.E7.AB.99.E7.BB.93.E6.9E.84"></span><span id="车站结构">車站結構</span></h2> <h3><span id=".E5.B9.BF.E4.BD.9B.E5.9C.B0.E9.93.81"></span><span id="广佛地铁">廣佛地鐵</span></h3> <h4><span id=".E8.BD.A6.E7.AB.99.E6.A5.BC.E5.B1.82"></span><span id="车站楼层">車站樓層</span></h4> <p>本站共有兩層。地面為桂瀾路、夏平西路及其它建築;地下一層為廣佛地鐵站廳;地下二層為廣佛線月台層。 </p> <h4><span id=".E7.AB.99.E5.BB.B3"></span><span id="站廳">站廳</span></h4> <p>為方便行人進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車站大廳中部東側被劃分為收費區,車站大廳收費區內設有一台專用電梯、三條扶手電梯和一組樓梯供乘客前往車站月台。 </p><p>本站設有便利店和麵包糕餅店,亦設有自動售卡/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 </p> <h4><span id=".E6.9C.88.E5.8F.B0"></span><span id="月台">月台</span></h4> <p>廣佛線車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位於桂瀾路地底。 </p><p>另外,本站月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橫渡線。 </p> <h4><span id=".E5.87.BA.E5.85.A5.E5.8F.A3"></span><span id="出入口">出入口</span></h4> <p>廣佛線車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原D出入口於2014年1月22日開通,後更改編號為C2出入口;A出口曾於2021年11月16日至2022年4月29日為配合建設連接路面電車車站的轉乘通道而暫時關閉。 </p> <h3><span id=".E5.8D.97.E6.B5.B7.E6.9C.89.E8.BD.A8.E7.94.B5.E8.BD.A61.E5.8F.B7.E7.BA.BF"></span><span id="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span></h3> <p>本站設有2個側式月台,兩個月台之間在地下二層設有一條付費區聯絡通道。 </p><p>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車站大廳設有陶瓷文化藝術牆,展示了南海區地標建築千燈湖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 </p> <h4><span id=".E8.BD.A6.E7.AB.99.E6.A5.BC.E5.B1.82_2"></span><span id="车站楼层_2">車站樓層</span></h4> <h4><span id=".E7.AB.99.E5.8F.B0"></span><span id="站台">月台</span></h4> <p>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設有兩個側式月台,位於夏平西路、河涌北側的地底。本站洗手間設於北車站大廳(1號月台)。 </p><p>本站月台東端設有一組交叉橫渡線,供南海有軌1號線所有列車進行站前折返。開通至今本站常態使用2號月台,而靠近廣佛線轉乘通道一側的1號月台則作為備用月台,乘客在兩線之間轉乘時需通過車站地下二層的通道來往北車站大廳和2號月台。 </p> <h4><span id=".E5.87.BA.E5.85.A5.E5.8F.A3_2"></span><span id="出入口_2">出入口</span></h4> <p>路面電車車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p> <h2><span id=".E6.8E.A5.E9.A7.81.E4.BA.A4.E9.80.9A"></span><span id="接駁交通">接駁交通</span></h2> <h2><span id=".E5.88.A9.E7.94.A8.E7.8A.B6.E5.86.B5"></span><span id="利用状况">利用狀況</span></h2> <p>本站周邊有不少小區樓盤和購物商場,車站西側亦為北約村,因此有較大的客流量。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本站的命名來源於附近的南海<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 </p><p>2002年廣佛地鐵的走向初步確定,當時被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站</b>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確定為廣佛地鐵佛山段的其中一個中途站。2007年6月28日,廣佛地鐵首通段正式動工。 </p><p>2010年10月28及29日,地鐵車站隨廣佛地鐵首通段全線開放給廣佛兩市的市民進行試乘。11月3日,廣佛地鐵首通段開通試營運,本站正式啟用。 </p><p>2021年8月18日,路面電車車站隨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開通而啟用。由於有軌1號線首通段開通後為獨立收費,在後通段開通後才接入廣佛地鐵線網實現統一計費,故廣佛線至今仍未標示本站與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轉乘,僅在報站時的去往某地環節提及<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p>2022年4月25日,連接路面電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B口和地鐵<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A口的地下轉乘通道通過驗收;4月30日,轉乘通道正式對外開放。 </p> <h2><span id=".E7.AB.99.E5.90.8D.E7.94.A8.E5.AD.97"></span><span id="站名用字">站名用字</span></h2> <p>中國大陸現行規範漢字沒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字。「<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字粵拼為leoi<sup>1</sup>(「雷」的陰平聲),而普通話讀音為léi(音同「雷」),屬於CJK漢字擴充B區字,編碼274BD。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教育部建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收錄了此字,編號為8221,但該字在正式版中被刪除。 </p><p>同時,由於地鐵的現有電腦系統因無法顯示本字,因此售票機和查詢系統均顯示站名為「虫雷崗」或「礌崗」。車站內的站牌為地鐵公司特意在電腦造字而成。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學名作「黃沙蜆」,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大小與蠔相當。 </p> <h2><span id=".E6.9C.AA.E6.9D.A5.E5.8F.91.E5.B1.95"></span><span id="未来发展">未來發展</span></h2> <p>南海區有計劃將有軌1號線由<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向西延伸1公里,使其與佛山地鐵3號線接駁。一旦該計劃落實並建成後,本站將改為有軌1號線的中途站。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li> <li>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廣佛線)</li> <li>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南海有軌1號線)</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92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344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785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8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9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569292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41.399 1 -total 37.57% 391.271 3 Template:Infobox 37.43% 389.840 1 Template:Infobox_station 8.48% 88.305 12 Template:綠底白字出口 8.33% 86.766 1 Template:Reflist 7.51% 78.224 1 Template:佛山巴士路线列表 6.52% 67.851 9 Template:Cite_news 5.93% 61.772 1 Template:佛山地铁车站 5.88% 61.246 10 Template:Nowrap 5.80% 60.405 1 Template:BS-map -->
**𧒽崗站**是廣佛地鐵的車站,也是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的西端終點站,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路夏平西路口的地底。地鐵車站在 2010 年 11 月 3 日隨廣佛地鐵通車而啟用,路面電車車站則於 2021 年 8 月 18 日隨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首通段開通而啟用。 本站在規劃時已設計連通廣佛線和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兩站的付費區轉乘通道,但所在位置現時被鄰近的商場地下室占用而未能建設,因此乘客只能通過連接有軌車站 B 口與地鐵車站 A 口的非付費區通道轉乘,且需重新進行安檢等流程,並重新購票出入閘。 ## 車站結構 ### 廣佛地鐵 #### 車站樓層 本站共有兩層。地面為桂瀾路、夏平西路及其它建築;地下一層為廣佛地鐵站廳;地下二層為廣佛線月台層。 #### 站廳 為方便行人進出,𧒽崗站車站大廳中部東側被劃分為收費區,車站大廳收費區內設有一台專用電梯、三條扶手電梯和一組樓梯供乘客前往車站月台。 本站設有便利店和麵包糕餅店,亦設有自動售卡 / 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 #### 月台 廣佛線車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位於桂瀾路地底。 另外,本站月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橫渡線。 #### 出入口 廣佛線車站目前設有 4 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原 D 出入口於 2014 年 1 月 22 日開通,後更改編號為 C2 出入口;A 出口曾於 2021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2 年 4 月 29 日為配合建設連接路面電車車站的轉乘通道而暫時關閉。 ### 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 本站設有 2 個側式月台,兩個月台之間在地下二層設有一條付費區聯絡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車站大廳設有陶瓷文化藝術牆,展示了南海區地標建築千燈湖和𧒽崗公園。 #### 車站樓層 #### 月台 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設有兩個側式月台,位於夏平西路、河涌北側的地底。本站洗手間設於北車站大廳(1 號月台)。 本站月台東端設有一組交叉橫渡線,供南海有軌 1 號線所有列車進行站前折返。開通至今本站常態使用 2 號月台,而靠近廣佛線轉乘通道一側的 1 號月台則作為備用月台,乘客在兩線之間轉乘時需通過車站地下二層的通道來往北車站大廳和 2 號月台。 #### 出入口 路面電車車站目前設有 4 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 接駁交通 ## 利用狀況 本站周邊有不少小區樓盤和購物商場,車站西側亦為北約村,因此有較大的客流量。 ## 歷史 本站的命名來源於附近的南海𧒽崗公園。 2002 年廣佛地鐵的走向初步確定,當時被稱為**𧒽崗公園站**的𧒽崗站確定為廣佛地鐵佛山段的其中一個中途站。2007 年 6 月 28 日,廣佛地鐵首通段正式動工。 2010 年 10 月 28 及 29 日,地鐵車站隨廣佛地鐵首通段全線開放給廣佛兩市的市民進行試乘。11 月 3 日,廣佛地鐵首通段開通試營運,本站正式啟用。 2021 年 8 月 18 日,路面電車車站隨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開通而啟用。由於有軌 1 號線首通段開通後為獨立收費,在後通段開通後才接入廣佛地鐵線網實現統一計費,故廣佛線至今仍未標示本站與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轉乘,僅在報站時的去往某地環節提及。 2022 年 4 月 25 日,連接路面電車𧒽崗站 B 口和地鐵𧒽崗站 A 口的地下轉乘通道通過驗收;4 月 30 日,轉乘通道正式對外開放。 ## 站名用字 中國大陸現行規範漢字沒有「𧒽」字。「𧒽」字粵拼為 leoi1(「雷」的陰平聲),而普通話讀音為 léi(音同「雷」),屬於 CJK 漢字擴充 B 區字,編碼 274BD。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教育部建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收錄了此字,編號為 8221,但該字在正式版中被刪除。 同時,由於地鐵的現有電腦系統因無法顯示本字,因此售票機和查詢系統均顯示站名為「虫雷崗」或「礌崗」。車站內的站牌為地鐵公司特意在電腦造字而成。 「𧒽」學名作「黃沙蜆」,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大小與蠔相當。 ## 未來發展 南海區有計劃將有軌 1 號線由𧒽崗向西延伸 1 公里,使其與佛山地鐵 3 號線接駁。一旦該計劃落實並建成後,本站將改為有軌 1 號線的中途站。 ## 註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𧒽崗站 * 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𧒽崗站(廣佛線) * 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𧒽崗站(南海有軌 1 號線)
{ "globe": "earth", "lat": 23.04861111, "lon": 113.15388889 }
17,520
2023-05-04T08:09:16Z
77,059,254
𧒽岗站_(地铁)
7,612,678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是廣佛地鐵的車站,也是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的西端終點站,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路夏平西路口的地底。地鐵車站在2010年11月3日隨廣佛地鐵通車而啟用,路面電車車站則於2021年8月18日隨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首通段開通而啟用。 </p><p>本站在規劃時已設計連通廣佛線和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兩站的付費區轉乘通道,但所在位置現時被鄰近的商場地下室占用而未能建設,因此乘客只能通過連接有軌車站B口與地鐵車站A口的非付費區通道轉乘,且需重新進行安檢等流程,並重新購票出入閘。 </p> <h2><span id=".E8.BD.A6.E7.AB.99.E7.BB.93.E6.9E.84"></span><span id="车站结构">車站結構</span></h2> <h3><span id=".E5.B9.BF.E4.BD.9B.E5.9C.B0.E9.93.81"></span><span id="广佛地铁">廣佛地鐵</span></h3> <h4><span id=".E8.BD.A6.E7.AB.99.E6.A5.BC.E5.B1.82"></span><span id="车站楼层">車站樓層</span></h4> <p>本站共有兩層。地面為桂瀾路、夏平西路及其它建築;地下一層為廣佛地鐵站廳;地下二層為廣佛線月台層。 </p> <h4><span id=".E7.AB.99.E5.BB.B3"></span><span id="站廳">站廳</span></h4> <p>為方便行人進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車站大廳中部東側被劃分為收費區,車站大廳收費區內設有一台專用電梯、三條扶手電梯和一組樓梯供乘客前往車站月台。 </p><p>本站設有便利店和麵包糕餅店,亦設有自動售卡/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 </p> <h4><span id=".E6.9C.88.E5.8F.B0"></span><span id="月台">月台</span></h4> <p>廣佛線車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位於桂瀾路地底。 </p><p>另外,本站月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橫渡線。 </p> <h4><span id=".E5.87.BA.E5.85.A5.E5.8F.A3"></span><span id="出入口">出入口</span></h4> <p>廣佛線車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原D出入口於2014年1月22日開通,後更改編號為C2出入口;A出口曾於2021年11月16日至2022年4月29日為配合建設連接路面電車車站的轉乘通道而暫時關閉。 </p> <h3><span id=".E5.8D.97.E6.B5.B7.E6.9C.89.E8.BD.A8.E7.94.B5.E8.BD.A61.E5.8F.B7.E7.BA.BF"></span><span id="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span></h3> <p>本站設有2個側式月台,兩個月台之間在地下二層設有一條付費區聯絡通道。 </p><p>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車站大廳設有陶瓷文化藝術牆,展示了南海區地標建築千燈湖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 </p> <h4><span id=".E8.BD.A6.E7.AB.99.E6.A5.BC.E5.B1.82_2"></span><span id="车站楼层_2">車站樓層</span></h4> <h4><span id=".E7.AB.99.E5.8F.B0"></span><span id="站台">月台</span></h4> <p>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設有兩個側式月台,位於夏平西路、河涌北側的地底。本站洗手間設於北車站大廳(1號月台)。 </p><p>本站月台東端設有一組交叉橫渡線,供南海有軌1號線所有列車進行站前折返。開通至今本站常態使用2號月台,而靠近廣佛線轉乘通道一側的1號月台則作為備用月台,乘客在兩線之間轉乘時需通過車站地下二層的通道來往北車站大廳和2號月台。 </p> <h4><span id=".E5.87.BA.E5.85.A5.E5.8F.A3_2"></span><span id="出入口_2">出入口</span></h4> <p>路面電車車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p> <h2><span id=".E6.8E.A5.E9.A7.81.E4.BA.A4.E9.80.9A"></span><span id="接駁交通">接駁交通</span></h2> <h2><span id=".E5.88.A9.E7.94.A8.E7.8A.B6.E5.86.B5"></span><span id="利用状况">利用狀況</span></h2> <p>本站周邊有不少小區樓盤和購物商場,車站西側亦為北約村,因此有較大的客流量。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本站的命名來源於附近的南海<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 </p><p>2002年廣佛地鐵的走向初步確定,當時被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站</b>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確定為廣佛地鐵佛山段的其中一個中途站。2007年6月28日,廣佛地鐵首通段正式動工。 </p><p>2010年10月28及29日,地鐵車站隨廣佛地鐵首通段全線開放給廣佛兩市的市民進行試乘。11月3日,廣佛地鐵首通段開通試營運,本站正式啟用。 </p><p>2021年8月18日,路面電車車站隨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開通而啟用。由於有軌1號線首通段開通後為獨立收費,在後通段開通後才接入廣佛地鐵線網實現統一計費,故廣佛線至今仍未標示本站與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轉乘,僅在報站時的去往某地環節提及<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p>2022年4月25日,連接路面電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B口和地鐵<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A口的地下轉乘通道通過驗收;4月30日,轉乘通道正式對外開放。 </p> <h2><span id=".E7.AB.99.E5.90.8D.E7.94.A8.E5.AD.97"></span><span id="站名用字">站名用字</span></h2> <p>中國大陸現行規範漢字沒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字。「<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字粵拼為leoi<sup>1</sup>(「雷」的陰平聲),而普通話讀音為léi(音同「雷」),屬於CJK漢字擴充B區字,編碼274BD。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教育部建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收錄了此字,編號為8221,但該字在正式版中被刪除。 </p><p>同時,由於地鐵的現有電腦系統因無法顯示本字,因此售票機和查詢系統均顯示站名為「虫雷崗」或「礌崗」。車站內的站牌為地鐵公司特意在電腦造字而成。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學名作「黃沙蜆」,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大小與蠔相當。 </p> <h2><span id=".E6.9C.AA.E6.9D.A5.E5.8F.91.E5.B1.95"></span><span id="未来发展">未來發展</span></h2> <p>南海區有計劃將有軌1號線由<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向西延伸1公里,使其與佛山地鐵3號線接駁。一旦該計劃落實並建成後,本站將改為有軌1號線的中途站。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li> <li>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廣佛線)</li> <li>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南海有軌1號線)</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92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344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785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8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9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569292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41.399 1 -total 37.57% 391.271 3 Template:Infobox 37.43% 389.840 1 Template:Infobox_station 8.48% 88.305 12 Template:綠底白字出口 8.33% 86.766 1 Template:Reflist 7.51% 78.224 1 Template:佛山巴士路线列表 6.52% 67.851 9 Template:Cite_news 5.93% 61.772 1 Template:佛山地铁车站 5.88% 61.246 10 Template:Nowrap 5.80% 60.405 1 Template:BS-map -->
**𧒽崗站**是廣佛地鐵的車站,也是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的西端終點站,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路夏平西路口的地底。地鐵車站在 2010 年 11 月 3 日隨廣佛地鐵通車而啟用,路面電車車站則於 2021 年 8 月 18 日隨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首通段開通而啟用。 本站在規劃時已設計連通廣佛線和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兩站的付費區轉乘通道,但所在位置現時被鄰近的商場地下室占用而未能建設,因此乘客只能通過連接有軌車站 B 口與地鐵車站 A 口的非付費區通道轉乘,且需重新進行安檢等流程,並重新購票出入閘。 ## 車站結構 ### 廣佛地鐵 #### 車站樓層 本站共有兩層。地面為桂瀾路、夏平西路及其它建築;地下一層為廣佛地鐵站廳;地下二層為廣佛線月台層。 #### 站廳 為方便行人進出,𧒽崗站車站大廳中部東側被劃分為收費區,車站大廳收費區內設有一台專用電梯、三條扶手電梯和一組樓梯供乘客前往車站月台。 本站設有便利店和麵包糕餅店,亦設有自動售卡 / 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 #### 月台 廣佛線車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位於桂瀾路地底。 另外,本站月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橫渡線。 #### 出入口 廣佛線車站目前設有 4 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原 D 出入口於 2014 年 1 月 22 日開通,後更改編號為 C2 出入口;A 出口曾於 2021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2 年 4 月 29 日為配合建設連接路面電車車站的轉乘通道而暫時關閉。 ### 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 本站設有 2 個側式月台,兩個月台之間在地下二層設有一條付費區聯絡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車站大廳設有陶瓷文化藝術牆,展示了南海區地標建築千燈湖和𧒽崗公園。 #### 車站樓層 #### 月台 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設有兩個側式月台,位於夏平西路、河涌北側的地底。本站洗手間設於北車站大廳(1 號月台)。 本站月台東端設有一組交叉橫渡線,供南海有軌 1 號線所有列車進行站前折返。開通至今本站常態使用 2 號月台,而靠近廣佛線轉乘通道一側的 1 號月台則作為備用月台,乘客在兩線之間轉乘時需通過車站地下二層的通道來往北車站大廳和 2 號月台。 #### 出入口 路面電車車站目前設有 4 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 接駁交通 ## 利用狀況 本站周邊有不少小區樓盤和購物商場,車站西側亦為北約村,因此有較大的客流量。 ## 歷史 本站的命名來源於附近的南海𧒽崗公園。 2002 年廣佛地鐵的走向初步確定,當時被稱為**𧒽崗公園站**的𧒽崗站確定為廣佛地鐵佛山段的其中一個中途站。2007 年 6 月 28 日,廣佛地鐵首通段正式動工。 2010 年 10 月 28 及 29 日,地鐵車站隨廣佛地鐵首通段全線開放給廣佛兩市的市民進行試乘。11 月 3 日,廣佛地鐵首通段開通試營運,本站正式啟用。 2021 年 8 月 18 日,路面電車車站隨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開通而啟用。由於有軌 1 號線首通段開通後為獨立收費,在後通段開通後才接入廣佛地鐵線網實現統一計費,故廣佛線至今仍未標示本站與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轉乘,僅在報站時的去往某地環節提及。 2022 年 4 月 25 日,連接路面電車𧒽崗站 B 口和地鐵𧒽崗站 A 口的地下轉乘通道通過驗收;4 月 30 日,轉乘通道正式對外開放。 ## 站名用字 中國大陸現行規範漢字沒有「𧒽」字。「𧒽」字粵拼為 leoi1(「雷」的陰平聲),而普通話讀音為 léi(音同「雷」),屬於 CJK 漢字擴充 B 區字,編碼 274BD。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教育部建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收錄了此字,編號為 8221,但該字在正式版中被刪除。 同時,由於地鐵的現有電腦系統因無法顯示本字,因此售票機和查詢系統均顯示站名為「虫雷崗」或「礌崗」。車站內的站牌為地鐵公司特意在電腦造字而成。 「𧒽」學名作「黃沙蜆」,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大小與蠔相當。 ## 未來發展 南海區有計劃將有軌 1 號線由𧒽崗向西延伸 1 公里,使其與佛山地鐵 3 號線接駁。一旦該計劃落實並建成後,本站將改為有軌 1 號線的中途站。 ## 註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𧒽崗站 * 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𧒽崗站(廣佛線) * 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𧒽崗站(南海有軌 1 號線)
{ "globe": "earth", "lat": 23.04861111, "lon": 113.15388889 }
17,520
2023-05-04T08:09:16Z
77,059,254
𧒽岗站_(有轨电车)
7,612,678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是廣佛地鐵的車站,也是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的西端終點站,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路夏平西路口的地底。地鐵車站在2010年11月3日隨廣佛地鐵通車而啟用,路面電車車站則於2021年8月18日隨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首通段開通而啟用。 </p><p>本站在規劃時已設計連通廣佛線和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兩站的付費區轉乘通道,但所在位置現時被鄰近的商場地下室占用而未能建設,因此乘客只能通過連接有軌車站B口與地鐵車站A口的非付費區通道轉乘,且需重新進行安檢等流程,並重新購票出入閘。 </p> <h2><span id=".E8.BD.A6.E7.AB.99.E7.BB.93.E6.9E.84"></span><span id="车站结构">車站結構</span></h2> <h3><span id=".E5.B9.BF.E4.BD.9B.E5.9C.B0.E9.93.81"></span><span id="广佛地铁">廣佛地鐵</span></h3> <h4><span id=".E8.BD.A6.E7.AB.99.E6.A5.BC.E5.B1.82"></span><span id="车站楼层">車站樓層</span></h4> <p>本站共有兩層。地面為桂瀾路、夏平西路及其它建築;地下一層為廣佛地鐵站廳;地下二層為廣佛線月台層。 </p> <h4><span id=".E7.AB.99.E5.BB.B3"></span><span id="站廳">站廳</span></h4> <p>為方便行人進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車站大廳中部東側被劃分為收費區,車站大廳收費區內設有一台專用電梯、三條扶手電梯和一組樓梯供乘客前往車站月台。 </p><p>本站設有便利店和麵包糕餅店,亦設有自動售卡/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 </p> <h4><span id=".E6.9C.88.E5.8F.B0"></span><span id="月台">月台</span></h4> <p>廣佛線車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位於桂瀾路地底。 </p><p>另外,本站月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橫渡線。 </p> <h4><span id=".E5.87.BA.E5.85.A5.E5.8F.A3"></span><span id="出入口">出入口</span></h4> <p>廣佛線車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原D出入口於2014年1月22日開通,後更改編號為C2出入口;A出口曾於2021年11月16日至2022年4月29日為配合建設連接路面電車車站的轉乘通道而暫時關閉。 </p> <h3><span id=".E5.8D.97.E6.B5.B7.E6.9C.89.E8.BD.A8.E7.94.B5.E8.BD.A61.E5.8F.B7.E7.BA.BF"></span><span id="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span></h3> <p>本站設有2個側式月台,兩個月台之間在地下二層設有一條付費區聯絡通道。 </p><p>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車站大廳設有陶瓷文化藝術牆,展示了南海區地標建築千燈湖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 </p> <h4><span id=".E8.BD.A6.E7.AB.99.E6.A5.BC.E5.B1.82_2"></span><span id="车站楼层_2">車站樓層</span></h4> <h4><span id=".E7.AB.99.E5.8F.B0"></span><span id="站台">月台</span></h4> <p>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設有兩個側式月台,位於夏平西路、河涌北側的地底。本站洗手間設於北車站大廳(1號月台)。 </p><p>本站月台東端設有一組交叉橫渡線,供南海有軌1號線所有列車進行站前折返。開通至今本站常態使用2號月台,而靠近廣佛線轉乘通道一側的1號月台則作為備用月台,乘客在兩線之間轉乘時需通過車站地下二層的通道來往北車站大廳和2號月台。 </p> <h4><span id=".E5.87.BA.E5.85.A5.E5.8F.A3_2"></span><span id="出入口_2">出入口</span></h4> <p>路面電車車站目前設有4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p> <h2><span id=".E6.8E.A5.E9.A7.81.E4.BA.A4.E9.80.9A"></span><span id="接駁交通">接駁交通</span></h2> <h2><span id=".E5.88.A9.E7.94.A8.E7.8A.B6.E5.86.B5"></span><span id="利用状况">利用狀況</span></h2> <p>本站周邊有不少小區樓盤和購物商場,車站西側亦為北約村,因此有較大的客流量。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本站的命名來源於附近的南海<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 </p><p>2002年廣佛地鐵的走向初步確定,當時被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公園站</b>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確定為廣佛地鐵佛山段的其中一個中途站。2007年6月28日,廣佛地鐵首通段正式動工。 </p><p>2010年10月28及29日,地鐵車站隨廣佛地鐵首通段全線開放給廣佛兩市的市民進行試乘。11月3日,廣佛地鐵首通段開通試營運,本站正式啟用。 </p><p>2021年8月18日,路面電車車站隨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開通而啟用。由於有軌1號線首通段開通後為獨立收費,在後通段開通後才接入廣佛地鐵線網實現統一計費,故廣佛線至今仍未標示本站與南海有軌電車1號線轉乘,僅在報站時的去往某地環節提及<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 </p><p>2022年4月25日,連接路面電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B口和地鐵<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A口的地下轉乘通道通過驗收;4月30日,轉乘通道正式對外開放。 </p> <h2><span id=".E7.AB.99.E5.90.8D.E7.94.A8.E5.AD.97"></span><span id="站名用字">站名用字</span></h2> <p>中國大陸現行規範漢字沒有「<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字。「<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字粵拼為leoi<sup>1</sup>(「雷」的陰平聲),而普通話讀音為léi(音同「雷」),屬於CJK漢字擴充B區字,編碼274BD。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教育部建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收錄了此字,編號為8221,但該字在正式版中被刪除。 </p><p>同時,由於地鐵的現有電腦系統因無法顯示本字,因此售票機和查詢系統均顯示站名為「虫雷崗」或「礌崗」。車站內的站牌為地鐵公司特意在電腦造字而成。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學名作「黃沙蜆」,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大小與蠔相當。 </p> <h2><span id=".E6.9C.AA.E6.9D.A5.E5.8F.91.E5.B1.95"></span><span id="未来发展">未來發展</span></h2> <p>南海區有計劃將有軌1號線由<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向西延伸1公里,使其與佛山地鐵3號線接駁。一旦該計劃落實並建成後,本站將改為有軌1號線的中途站。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li> <li>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廣佛線)</li> <li>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span title="字符描述:虫雷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𧒽</span>崗站(南海有軌1號線)</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1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0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4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92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344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785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2/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839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9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569292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41.399 1 -total 37.57% 391.271 3 Template:Infobox 37.43% 389.840 1 Template:Infobox_station 8.48% 88.305 12 Template:綠底白字出口 8.33% 86.766 1 Template:Reflist 7.51% 78.224 1 Template:佛山巴士路线列表 6.52% 67.851 9 Template:Cite_news 5.93% 61.772 1 Template:佛山地铁车站 5.88% 61.246 10 Template:Nowrap 5.80% 60.405 1 Template:BS-map -->
**𧒽崗站**是廣佛地鐵的車站,也是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的西端終點站,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桂瀾路夏平西路口的地底。地鐵車站在 2010 年 11 月 3 日隨廣佛地鐵通車而啟用,路面電車車站則於 2021 年 8 月 18 日隨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首通段開通而啟用。 本站在規劃時已設計連通廣佛線和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兩站的付費區轉乘通道,但所在位置現時被鄰近的商場地下室占用而未能建設,因此乘客只能通過連接有軌車站 B 口與地鐵車站 A 口的非付費區通道轉乘,且需重新進行安檢等流程,並重新購票出入閘。 ## 車站結構 ### 廣佛地鐵 #### 車站樓層 本站共有兩層。地面為桂瀾路、夏平西路及其它建築;地下一層為廣佛地鐵站廳;地下二層為廣佛線月台層。 #### 站廳 為方便行人進出,𧒽崗站車站大廳中部東側被劃分為收費區,車站大廳收費區內設有一台專用電梯、三條扶手電梯和一組樓梯供乘客前往車站月台。 本站設有便利店和麵包糕餅店,亦設有自動售卡 / 充值機以及好易自助服務機。 #### 月台 廣佛線車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位於桂瀾路地底。 另外,本站月台北端設有一條單橫渡線。 #### 出入口 廣佛線車站目前設有 4 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其中原 D 出入口於 2014 年 1 月 22 日開通,後更改編號為 C2 出入口;A 出口曾於 2021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2 年 4 月 29 日為配合建設連接路面電車車站的轉乘通道而暫時關閉。 ### 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 本站設有 2 個側式月台,兩個月台之間在地下二層設有一條付費區聯絡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車站大廳設有陶瓷文化藝術牆,展示了南海區地標建築千燈湖和𧒽崗公園。 #### 車站樓層 #### 月台 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設有兩個側式月台,位於夏平西路、河涌北側的地底。本站洗手間設於北車站大廳(1 號月台)。 本站月台東端設有一組交叉橫渡線,供南海有軌 1 號線所有列車進行站前折返。開通至今本站常態使用 2 號月台,而靠近廣佛線轉乘通道一側的 1 號月台則作為備用月台,乘客在兩線之間轉乘時需通過車站地下二層的通道來往北車站大廳和 2 號月台。 #### 出入口 路面電車車站目前設有 4 個出入口供乘客進出。 ## 接駁交通 ## 利用狀況 本站周邊有不少小區樓盤和購物商場,車站西側亦為北約村,因此有較大的客流量。 ## 歷史 本站的命名來源於附近的南海𧒽崗公園。 2002 年廣佛地鐵的走向初步確定,當時被稱為**𧒽崗公園站**的𧒽崗站確定為廣佛地鐵佛山段的其中一個中途站。2007 年 6 月 28 日,廣佛地鐵首通段正式動工。 2010 年 10 月 28 及 29 日,地鐵車站隨廣佛地鐵首通段全線開放給廣佛兩市的市民進行試乘。11 月 3 日,廣佛地鐵首通段開通試營運,本站正式啟用。 2021 年 8 月 18 日,路面電車車站隨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開通而啟用。由於有軌 1 號線首通段開通後為獨立收費,在後通段開通後才接入廣佛地鐵線網實現統一計費,故廣佛線至今仍未標示本站與南海有軌電車 1 號線轉乘,僅在報站時的去往某地環節提及。 2022 年 4 月 25 日,連接路面電車𧒽崗站 B 口和地鐵𧒽崗站 A 口的地下轉乘通道通過驗收;4 月 30 日,轉乘通道正式對外開放。 ## 站名用字 中國大陸現行規範漢字沒有「𧒽」字。「𧒽」字粵拼為 leoi1(「雷」的陰平聲),而普通話讀音為 léi(音同「雷」),屬於 CJK 漢字擴充 B 區字,編碼 274BD。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與教育部建議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徵求意見稿)》中收錄了此字,編號為 8221,但該字在正式版中被刪除。 同時,由於地鐵的現有電腦系統因無法顯示本字,因此售票機和查詢系統均顯示站名為「虫雷崗」或「礌崗」。車站內的站牌為地鐵公司特意在電腦造字而成。 「𧒽」學名作「黃沙蜆」,是珠江三角洲一帶的一種雙殼類的河鮮,形狀像蜆或花蛤,但比蜆大而堅厚而比蚌小而渾圓,大小與蠔相當。 ## 未來發展 南海區有計劃將有軌 1 號線由𧒽崗向西延伸 1 公里,使其與佛山地鐵 3 號線接駁。一旦該計劃落實並建成後,本站將改為有軌 1 號線的中途站。 ## 註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𧒽崗站 * 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𧒽崗站(廣佛線) * 廣州地鐵網站上的站點資訊:𧒽崗站(南海有軌 1 號線)
{ "globe": "earth", "lat": 23.04861111, "lon": 113.15388889 }
17,520
2023-05-04T08:09:16Z
77,059,254
𧒽崗站
1,108,869
<p><b>河蜆</b>,俗名<b>蜆仔</b>、<b>蜊仔</b>、<b>黃沙蜆</b>(臺灣話:<span lang="nan"><span><span lang="nan"> 蜊仔</span></span></span>,臺羅:<span lang="nan-Latn" title="臺羅拼音表記"><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29728"><span>lâ-á</span></span>),是簾蛤目蜆科蜆屬的一種。 </p><p>西方世界稱為「亞洲蜆」、「黃金蜆」(Golden clam)。 </p><p>亞種<span lang="la"><i>Corbicula fluminea formosa</i></span>稱為臺灣蜆。 </p> <h2><span id=".E5.88.86.E4.BD.88.E8.88.87.E6.A3.B2.E6.81.AF.E5.9C.B0"></span><span id="分佈與棲息地">分佈與棲息地</span></h2> <p>常棲息在河川、湖泊或水田等淡水性的環境中,喜砂泥質底的環境,亦出現於河口。 </p><p>河蜆主要分布於越南、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現在作為入侵物種在歐洲和北美也相當常見,經常堵塞水管,並且造成本土蛤類減少。 </p><p>河蜆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通過自我繁殖產生後代,並會捕獲同類或其他蛤類的基因以保證物種進化的進程。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packed"><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62px"> </ul><h2><span id=".E4.BA.9E.E7.A8.AE"></span><span id="亞種">亞種</span></h2> <ul><li>臺灣蜆</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河蜆</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17194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7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41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606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575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629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2/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612854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35.853 1 -total 44.21% 281.126 1 Template:Speciesbox 43.64% 277.485 1 Template:Taxobox/core 22.50% 143.039 1 Template:Taxonbar 11.82% 75.183 3 Template:Lang 10.47% 66.564 1 Template:Reflist 7.95% 50.549 1 Template:Speciesbox/name 7.14% 45.419 1 Template:Lang-nan-tw 6.89% 43.807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6.82% 43.373 3 Template:Wikidata -->
**河蜆**,俗名**蜆仔**、**蜊仔**、**黃沙蜆**(臺灣話: 蜊仔,臺羅:lâ-á),是簾蛤目蜆科蜆屬的一種。 西方世界稱為「亞洲蜆」、「黃金蜆」(Golden clam)。 亞種 _Corbicula fluminea formosa_ 稱為臺灣蜆。 ## 分佈與棲息地 常棲息在河川、湖泊或水田等淡水性的環境中,喜砂泥質底的環境,亦出現於河口。 河蜆主要分布於越南、韓國、中國大陸、台灣,現在作為入侵物種在歐洲和北美也相當常見,經常堵塞水管,並且造成本土蛤類減少。 河蜆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通過自我繁殖產生後代,並會捕獲同類或其他蛤類的基因以保證物種進化的進程。 * ## 亞種 * 臺灣蜆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河蜆
null
2,765
2023-05-02T17:59:53Z
74,164,884
𧒽肉
4,342,100
<p class="mw-empty-elt"> </p> <p><b>蝽科</b>(學名:<span lang="la"><b>Pentatomidae</b></span>),又名<b>椿象科</b>、<b>𧔠科</b>,是半翅目蝽總科下的一個科,其科名「Pentatomidae」來自希臘語,「pente」(五) 和「tomos」(部分)。 本科昆蟲的背部有盾片覆蓋,蟲體通常呈梯形。</p><p>本科的昆蟲除了益蝽亞科(Asopinae)外皆為植食性昆蟲,其中大多都是農業害蟲,其以農作物為食的天性和對大多數殺蟲劑的抗性更使得其難以對付。 而益蝽亞科昆蟲為掠食性,其下有些物種更被用作防治農業害蟲的天敵,例如叉角厲椿象(<i>Eocanthecona furcellata</i>)等。 </p> <h2><span id=".E4.B8.8B.E5.B1.9E.E7.89.A9.E7.A7.8D"></span><span id="下属物种">下屬物種</span></h2> <p>本科包括以下屬:</p> <ul style="plainlist"><li> <i>Abad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Ablaptus</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Acanthocephalonotum</i> <small>Petrulevičius &amp; Popov, 2014 </small></li><li> <i>Accarana</i> <small>Distant, 1888 </small></li><li> <i>Acclivilamna</i> <small>Ruckes, 1966 </small></li><li> <i>Acesine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cledra</i> <small>Signoret, 1864 </small></li><li> <i>Acoloba</i> <small>Spinola, 1850 </small></li><li> <i>Acritophleps</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28 </small></li><li> <i>Acrocoris</i> <small>Jakolev, 1876 </small></li><li> <i>Acrocorisellus</i> <small>Puton, 1886 </small></li><li> <i>Acrosternum</i> <small>Fieber, 1860 </small></li><li> <i>Actuarius</i> <small>Distant, 1901 </small></li><li> <i>Acuticeps</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Adelaide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Adelolcus</i> <small>Bergroth, 1893 </small></li><li> <i>Adevoplitus</i> <small>Grazia &amp; Becker, 1997 </small></li><li> <i>Adoxoplatys</i> <small>Breddin, 1903 </small></li><li> <i>Adria</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dustonotus</i> <small>Bianchi, 2017 </small></li><li> <i>Aedn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eladr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Aelia</i> <small>J.C.Fabricius, 1803 </small></li><li> <i>Aeliavuori</i> <small>Rider, 2016 </small></li><li> <i>Aeliomorpha</i> <small>Stål, 1858 </small></li><li> <i>Aeliomorphra</i> <small> </small></li><li> <i>Aeliosoma</i> <small>Baehr, 1985 </small></li><li> <i>Aenaria</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eschrocoris</i> <small>Bergroth, 1887 </small></li><li> <i>Afrani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Afraniella</i> <small>Schouteden, 1904 </small></li><li> <i>Afrius</i> <small>Stål, 1870 </small></li><li> <i>Agaclitus</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Agae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gatharchoides</i> <small>Belousova, 1997 </small></li><li> <i>Agathocle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glaophon</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gonosceli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Agroec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lathet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lcaeorrhynchus</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Alcae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lcimocoris</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Alciphron</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leixus</i> <small>McDonald, 1981 </small></li><li> <i>Aleria</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litocoris</i> <small>Sailer, 1950 </small></li><li> <i>Allia</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Allinocornis</i> <small>Ruckes, 1966 </small></li><li> <i>Allocoris</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33 </small></li><li> <i>Alloeogyna</i> <small>Garbelotto, Grazia &amp; Campos, 2019 </small></li><li> <i>Allopodops</i> <small>Harris &amp; Johnston, 1936 </small></li><li> <i>Alphenor</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Alveostethus</i> <small>Ruckes, 1966 </small></li><li> <i>Amatembu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Amaurochrous</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Amauromelpia</i> <small>Fernandes &amp; Grazia, 1998 </small></li><li> <i>Amaxosa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Amblybelus</i> <small>Montrouzier, 1864 </small></li><li> <i>Amblycara</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Ambohicoryph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Ameridalpa</i> <small>Ghauri, 1982 </small></li><li> <i>Amphidexius</i> <small>Bergroth, 1918 </small></li><li> <i>Amyotea</i> <small>Ellenrieder, 1862 </small></li><li> <i>Anaca</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Anaxarchu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naxilau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naximene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nchise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Ancyrosom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Andocide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Andrallus</i> <small>Bergroth, 1905 </small></li><li> <i>Anisoedessa</i> <small>Nunes &amp; Fernandes, 2019 </small></li><li> <i>Anoano</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Anolcus</i> <small>Bergroth, 1893 </small></li><li> <i>Antesti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Antestiella</i> <small>Linnavuori, 1975 </small></li><li> <i>Antestiopsis</i> <small>Leston, 1952 </small></li><li> <i>Antheminia</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66 </small></li><li> <i>Antillosciocoris</i> <small>Thomas, 2005 </small></li><li> <i>Antiteuch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patetic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pine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plerot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Apodiphu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Apoecilus</i> <small>Stål, 1870 </small></li><li> <i>Aposciocoris</i> <small>Wagner, 1965 </small></li><li> <i>Arawacoris</i> <small>Thomas, 1998 </small></li><li> <i>Architas</i> <small>Distant, 1889 </small></li><li> <i>Argosoma</i> <small>Rider, 1991 </small></li><li> <i>Arma</i> <small>C.W.Hahn, 1832 </small></li><li> <i>Arma</i> <small>Grazia &amp; Campos, 2010 </small></li><li> <i>Arniscus</i> <small>Distant, 1899 </small></li><li> <i>Arocera</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Arvelius</i> <small>Spinola, 1840 </small></li><li> <i>Asaroticus</i> <small>Jakovlev, 1884 </small></li><li> <i>Ascra</i> <small>Say, 1832 </small></li><li> <i>Asopus</i> <small>Burmeister, 1834 </small></li><li> <i>Aspavia</i> <small>Stål, 1865 </small></li><li> <i>Aspidestrophus</i> <small>Stål, 1854 </small></li><li> <i>Aspideurus</i> <small>Signoret, 1880 </small></li><li> <i>Astyanax</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Atelias</i> <small>Kirkaldy, 1904 </small></li><li> <i>Atelocera</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Australojalla</i> <small>Thomas, 1994 </small></li><li> <i>Austromalaya</i> <small>Kirkaldy, 1908 </small></li><li> <i>Avicenna</i> <small>Distant, 1901 </small></li><li> <i>Axiagast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Bachesua</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Bagrada</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Bakerorandolotus</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78 </small></li><li> <i>Banasa</i> <small>Stål, 1858 </small></li><li> <i>Barola</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Basicryptus</i> <small>Herrich-Schäffer, 1844 </small></li><li> <i>Bathr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Bathycoeli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Berecynthus</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Bifurcipentatoma</i> <small>Fan &amp; Liu, 2012 </small></li><li> <i>Biprorulus</i> <small>Breddin, 1900 </small></li><li> <i>Birna</i> <small>McDonald, 2006 </small></li><li> <i>Boea</i> <small>Walker, 1867 </small></li><li> <i>Bolbocori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Bonaria</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33 </small></li><li> <i>Boocoris</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Borrichias</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Bourgin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Brachelytron</i> <small>Ruckes, 1958 </small></li><li> <i>Brachycoris</i> <small>Stål, 1870 </small></li><li> <i>Brachymna</i> <small>Stål, 1861 </small></li><li> <i>Brachynema</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52 </small></li><li> <i>Brachystethus</i> <small>Laporte de Castelnau, 1833 </small></li><li> <i>Braunus</i> <small>Distant, 1899 </small></li><li> <i>Brepholoxa</i> <small>Van Duzee, 1904 </small></li><li> <i>Brizocori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Brochymen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Bromocoris</i> <small>Horváth, 1915 </small></li><li> <i>Brontocoris</i> <small>Thomas </small></li><li> <i>Bulbostethus</i> <small>Ruckes, 1960 </small></li><li> <i>Buthumka</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Cachaniellus</i> <small>Rider, 2007 </small></li><li> <i>Cachanocoris</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Cac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Cahara</i> <small>Ghauri, 1978 </small></li><li> <i>Calagasma</i> <small>Bergroth, 1914 </small></li><li> <i>Callostethus</i> <small>Ruckes, 1961 </small></li><li> <i>Candeocoris</i> <small>Roell &amp; Campos </small></li><li> <i>Canthecon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Cantheconidea</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Caonabo</i> <small>Rolston, 1974 </small></li><li> <i>Capivaccius</i> <small>Distant, 1893 </small></li><li> <i>Capnoda</i> <small>Jakovlev, 1887 </small></li><li> <i>Cappaea</i> <small>Ellenrieder, 1862 </small></li><li> <i>Capuron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Carbul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Carduelicoris</i> <small>Kment, 2013 </small></li><li> <i>Carenoplistus</i> <small>Jakovlev, 1882 </small></li><li> <i>Caribo</i> <small>Rolston, 1984 </small></li><li> <i>Caridillus</i> <small>Bergroth, 1909 </small></li><li> <i>Carpocoris</i> <small>Kolenati, 1846 </small></li><li> <i>Carpocoroides</i> <small>Jordan, 1967 </small></li><li> <i>Carvalhocoris</i> <small>Leston, 1953 </small></li><li> <i>Catabrachyplatys</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Catacanthu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Cataulax</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Catulona</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Caystrus</i> <small>Stål, 1861 </small></li><li> <i>Cazir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Cecyrina</i> <small>Walker, 1867 </small></li><li> <i>Cephaloplatus</i> <small>White, 1842 </small></li><li> <i>Ceratozygum</i> <small>Horváth, 1916 </small></li><li> <i>Cermatul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Chalazonotum</i> <small>Ribes &amp; Schmitz, 1992 </small></li><li> <i>Chalcopis</i> <small>Kirkaldy, 1909 </small></li><li> <i>Chimerocoris</i> <small>BARROs, Barão &amp; Grazia, 2020 </small></li><li> <i>Chinavia</i> <small>Orian, 1965 </small></li><li> <i>Chlorochroa</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Chlorocori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Chloropepl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Chraesus</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Chroantha</i> <small>Stl, 1872 </small></li><li> <i>Clypona</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Codophila</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66 </small></li><li> <i>Coen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Coleotichus</i> <small>White, 1839 </small></li><li> <i>Colpocarena</i> <small>Stål, 1868 </small></li><li> <i>Commius</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Compaste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Cooperocori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Coquerelidea</i> <small>Reuter, 1887 </small></li><li> <i>Coracanthella</i> <small>Musgrave, 1930 </small></li><li> <i>Coranda</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Coriplatus</i> <small>White, 1842 </small></li><li> <i>Coryplatus</i> <small> </small></li><li> <i>Coryzorhaphi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Cosmopepl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Croantha</i> <small> </small></li><li> <i>Cromata</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Crypsinus</i> <small>Dohrn, 1860 </small></li><li> <i>Cryptacrus</i> <small>Mayr, 1864 </small></li><li> <i>Curati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Cuspicona</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Cylindroscelis</i> <small> </small></li><li> <i>Cyptocephala</i> <small>Berg, 1883 </small></li><li> <i>Cyrtocoris</i> <small>White, 1842 </small></li><li> <i>Dalpad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Dalsir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Damariu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Dandinus</i> <small>Distant, 1904 </small></li><li> <i>Degonetus</i> <small>Distant, 1902 </small></li><li> <i>Dendrocoris</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Dentocephala</i> <small>Ruckes, 1960 </small></li><li> <i>Derila</i> <small>Villiers, 1967 </small></li><li> <i>Deroploa</i> <small>Westwood, 1835 </small></li><li> <i>Deroploopsis</i> <small>Schouteden, 1905 </small></li><li> <i>Derula</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56 </small></li><li> <i>Deryeuma</i> <small>Piton, 1940 </small></li><li> <i>Desertomenida</i> <small>Kiritschenko, 1913 </small></li><li> <i>Diaphyta</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Dicerae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Dichelop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Dictyometis</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Dictyot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Diemenia</i> <small>Spinola, 1850 </small></li><li> <i>Dinocoris</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76 </small></li><li> <i>Dinocoris</i> <small>Burmeister, 1835 </small></li><li> <i>Dinorhynchus</i> <small>Jakovlev, 1876 </small></li><li> <i>Diplorhinu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Diploxy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Dippila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Discocephala</i> <small> </small></li><li> <i>Discocephalessa</i> <small>Kirkaldy, 1909 </small></li><li> <i>Discocera</i> <small>Laporte de Castelnau, 1832 </small></li><li> <i>Disderia</i> <small>Bergroth, 1910 </small></li><li> <i>Doesburgedessa</i> <small>Fernandes, 2010 </small></li><li> <i>Dolichoplatus</i> <small>Gross, 1970 </small></li><li> <i>Dollingiana</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86 </small></li><li> <i>Dolycoris</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66 </small></li><li> <i>Dorycoris</i> <small>Mayr, 1864 </small></li><li> <i>Dryadocoris</i> <small>Kirkaldy, 1909 </small></li><li> <i>Dryptocephala</i> <small>Laporte de Castelnau, 1833 </small></li><li> <i>Dybowskyia</i> <small>Jakovlev, 1876 </small></li><li> <i>Dynotomarus</i> <small> </small></li><li> <i>Dyrodere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Dysnoetus</i> <small>Bergroth, 1918 </small></li><li> <i>Ealda</i> <small>Walker, 1867 </small></li><li> <i>Ecten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Edessa</i> <small>Fabricius, 1803 </small></li><li> <i>Elanela</i> <small>Rolston, 1980 </small></li><li> <i>Elsiella</i> <small>Froeschner, 1981 </small></li><li> <i>Eludocoris</i> <small>Thomas, 1992 </small></li><li> <i>Empicoris</i> <small>Hahn, 1834 </small></li><li> <i>Eocanthecoma</i> <small>Bergroth, 1915 </small></li><li> <i>Eocanthecona</i> <small>Bergroth, 1915 </small></li><li> <i>Eospinosus</i> <small>Wedmann, Kment, Campos &amp; Hörnschemeyer, 2021 </small></li><li> <i>Epicoleotichus</i> <small>Schouteden, 1904 </small></li><li> <i>Epiglypsu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Epitoxicoris</i> <small>Wall, 2007 </small></li><li> <i>Eremophilacori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Eribote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Eritrachys</i> <small>Ruckes, 1959 </small></li><li> <i>Erthesina</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Eudolycoris</i> <small>Tamanini, 1959 </small></li><li> <i>Eudryadocoris</i> <small>Linnavuori, 1975 </small></li><li> <i>Eufroggattia</i> <small>Goding, 1903 </small></li><li> <i>Eupaleopada</i> <small>Ghauri, 1982 </small></li><li> <i>Eurinome</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Eurydema</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Eurynannus</i> <small>Bergroth, 1905 </small></li><li> <i>Eurysaspis</i> <small>Signoret, 1851 </small></li><li> <i>Eurystethus</i> <small>Mayr, 1864 </small></li><li> <i>Euschist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Euthyrhynch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Everardia</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Eysarcoris</i> <small>Hahn, 1834 </small></li><li> <i>Faizuda</i> <small>Ghauri, 1988 </small></li><li> <i>Fecelia</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Forstona</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Friariu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Galedant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Gastroxys</i> <small>Horváth, 1904 </small></li><li> <i>Gilipp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Glaucias</i> <small>Kirkaldy, 1908 </small></li><li> <i>Glaucioides</i> <small>Thomas, 1980 </small></li><li> <i>Glyphepomis</i> <small>Berg, 1891 </small></li><li> <i>Glyps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Gonopsi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Grammedessa</i> <small>Correia &amp; Fernandes, 2016 </small></li><li> <i>Graphosoma</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Grassator</i> <small>Ruckes, 1965 </small></li><li> <i>Grassatorama</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Grazia</i> <small>Rolston, 1981 </small></li><li> <i>Graziaedessa</i> <small>Eger, 2021 </small></li><li> <i>Graziasternum</i> <small>Roca-Cusachs, Rider &amp; Jung, 2021 </small></li><li> <i>Grossiana</i> <small>Ahmad &amp; Khan, 1980 </small></li><li> <i>Grossimenia</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89 </small></li><li> <i>Gudea</i> <small>Distant, 1911 </small></li><li> <i>Gynenica</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Gyrocnemis</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28 </small></li><li> <i>Halyabbus</i> <small> </small></li><li> <i>Halynoides</i> <small>Jordan, 1967 </small></li><li> <i>Halyoides</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Halyomorpha</i> <small>G.Mayr, 1864 </small></li><li> <i>Halys</i> <small>Fabricius, 1803 </small></li><li> <i>Heissocoris</i> <small>Ahmad &amp; Afzal, 1979 </small></li><li> <i>Hemallia</i> <small>Bergroth, 1908 </small></li><li> <i>Hermolaus</i> <small>Distant, 1902 </small></li><li> <i>Herrichella</i> <small>Distant, 1911 </small></li><li> <i>Heteroscelis</i> <small>Latreille, 1829 </small></li><li> <i>Hillieri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Himalayacoris</i> <small>Belousova, 2007 </small></li><li> <i>Hispidisoma</i> <small>Ruckes, 1966 </small></li><li> <i>Hoffmanseggiella</i> <small>Spinola, 1850 </small></li><li> <i>Holcogaster</i> <small>Fieber, 1861 </small></li><li> <i>Holcostethus</i> <small>Fieber, 1860 </small></li><li> <i>Homalogonia</i> <small>Jakolev, 1876 </small></li><li> <i>Hondocoris</i> <small>Thomas, 2004 </small></li><li> <i>Hoploxy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Humria</i> <small>Linnavuori, 1975 </small></li><li> <i>Hybocoris</i> <small>Kiritschenko, 1913 </small></li><li> <i>Hymenarcy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Hypanthracos</i> <small>Grazia &amp; Campos, 1996 </small></li><li> <i>Hyparete</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Hypatropis</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Hypatropis</i> <small>Fernandes &amp; Grazia, 1996 </small></li><li> <i>Hypoxys</i> <small>Amyot &amp; Audinet-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Hypsithocus</i> <small>Bergroth, 1927 </small></li><li> <i>Hyrmine</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Ippath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Irsm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Ischnopelta</i> <small>Stål, 1868 </small></li><li> <i>Jalla</i> <small>C.W.Hahn, 1832 </small></li><li> <i>Jalloide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Janeirona</i> <small>Distant, 1911 </small></li><li> <i>Jeffocoris</i> <small>Davidova-Vilimova, 1993 </small></li><li> <i>Jocezia</i> <small>Dellapé &amp; Fuentes, 2021 </small></li><li> <i>Jostenicoris</i> <small>Arnold, 2011 </small></li><li> <i>Jugalpada</i> <small>Ghauri, 1975 </small></li><li> <i>Kaffraria</i> <small>Kirkaldy, 1909 </small></li><li> <i>Kafubu</i> <small>Schouteden, 1962 </small></li><li> <i>Kalkadoo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Kalula</i> <small>Distant, 1900 </small></li><li> <i>Kamaliana</i> <small>Ahmad &amp; Zaidi, 1989 </small></li><li> <i>Kapunda</i> <small>Distant, 1911 </small></li><li> <i>Kelea</i> <small>Schouteden, 1958 </small></li><li> <i>Keleacoris</i> <small>Rider &amp; Rolston, 1995 </small></li><li> <i>Kermana</i> <small>Rolston &amp; McDonald, 1981 </small></li><li> <i>Kiangsia</i> <small>Yang, 1934 </small></li><li> <i>Kitsoniocoris</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Knightiella</i> <small>Ahmad &amp; Khan, 1980 </small></li><li> <i>Koogobath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Kumbuth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Kurumana</i> <small>Linnavuori, 1972 </small></li><li> <i>Kyrtalus</i> <small>Van Duzee, 1929 </small></li><li> <i>Ladeaschistus</i> <small>Rolston, 1973 </small></li><li> <i>Lagynotomus</i> <small>Breddin, 1906 </small></li><li> <i>Lakhonia</i> <small>Yang, 1936 </small></li><li> <i>Lamus</i> <small>Stål, 1853 </small></li><li> <i>Laprius</i> <small>Stål, 1861 </small></li><li> <i>Lathraedoeus</i> <small>Breddin, 1900 </small></li><li> <i>Lattinellica</i> <small>Rider &amp; Eger, 2008 </small></li><li> <i>Lattinidea</i> <small>Rider &amp; Eger, 2008 </small></li><li> <i>Lelia</i> <small>Walker, 1867 </small></li><li> <i>Leprosoma</i> <small>Baerensprung, 1859 </small></li><li> <i>Leptolobus</i> <small>Signoret, 1855 </small></li><li> <i>Lestonocoris</i> <small>Ahmad &amp; Ali Mohammad, 1980 </small></li><li> <i>Linc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Linea</i> <small>McDonald, 2003 </small></li><li> <i>Lineostethus</i> <small>Ruckes, 1966 </small></li><li> <i>Liscocephala</i> <small>BARROs, Barão &amp; Grazia, 2020 </small></li><li> <i>Lobopelta</i> <small>Schouteden, 1904 </small></li><li> <i>Lobopeltista</i> <small>Schouteden, 1905 </small></li><li> <i>Lodosocoris</i> <small>Ahmad &amp; Afzal, 1986 </small></li><li> <i>Lojus</i> <small>McDonald, 1982 </small></li><li> <i>Lokaia</i> <small>Linnavuori, 1975 </small></li><li> <i>Lopadusa</i> <small>Stål, 1858 </small></li><li> <i>Lox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Lubenti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Luridocimex</i> <small>Grazia, Marin Fernandes &amp; Feldens Schwertner, 1998 </small></li><li> <i>Macrocarenoide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Macrocarenus</i> <small>Stål, 1873 </small></li><li> <i>Macromol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Macropelta</i> <small>Bergroth, 1893 </small></li><li> <i>Macropygium</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Macrorhaphi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Madecoryph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Manoriana</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78 </small></li><li> <i>Marghita</i> <small>Ruckes, 1964 </small></li><li> <i>Matae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Mayrinia</i> <small>Horváth, 1925 </small></li><li> <i>Mcphersonarcys</i> <small>Thomas, 2012 </small></li><li> <i>Mecidea</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Mecistorhin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Mecocephala</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Medenipa</i> <small>Ghauri, 1982 </small></li><li> <i>Mediocampus</i> <small>Thomas, 1994 </small></li><li> <i>Megarhaphis</i> <small>White, 1878 </small></li><li> <i>Megarrhamphus</i> <small>Laporte, 1832 </small></li><li> <i>Melanoplatus</i> <small>Gross, 1970 </small></li><li> <i>Melanostoma</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Menaccaru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Menecle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Menesthe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Menida</i> <small>Motschoulsky, 1862 </small></li><li> <i>Menudo</i> <small>Thomas, 1990 </small></li><li> <i>Meridalpa</i> <small>Ghauri, 1982 </small></li><li> <i>Meridindia</i> <small>Ghauri, 1982 </small></li><li> <i>Merocoris</i> <small>Burmeister, 1834 </small></li><li> <i>Mesohalys</i> <small>Beier, 1952 </small></li><li> <i>Metonymia</i> <small>Kirkaldy, 1909 </small></li><li> <i>Millot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Minchamia</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Minilincus</i> <small>Ruckes, 1958 </small></li><li> <i>Mitripus</i> <small>Roston, 1978 </small></li><li> <i>Monc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Monteithiella</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Montrouzieriellus</i> <small>Kirkaldy, 1908 </small></li><li> <i>Mormide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Morn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Moromorpha</i> <small>Rolston, 1978-02 </small></li><li> <i>Mundual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Munshiana</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87 </small></li><li> <i>Murgantia</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Muschale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Musth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Myappe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Mycoolo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Mygoodano</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Nazeeriana</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78 </small></li><li> <i>Neagenor</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Nealeria</i> <small>Bergroth, 1893 </small></li><li> <i>Neapodops</i> <small>Slater &amp; Baranowski, 1970 </small></li><li> <i>Necanicarbula</i> <small>Zhang, 1989 </small></li><li> <i>Neoadoxoplatys</i> <small>Kormilev, 1956 </small></li><li> <i>Neocoquerelide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Neodichelops</i> <small>Grazia, 1978 </small></li><li> <i>Neodorpius</i> <small>Ahmad &amp; Afzal, 1989 </small></li><li> <i>Neodymantis</i> <small> </small></li><li> <i>Neohalys</i> <small>Ahmad &amp; Perveen, 1982 </small></li><li> <i>Neojurtina</i> <small>Distant, 1921 </small></li><li> <i>Neolodosocoris</i> <small>Memon &amp; Ahmad, 2002 </small></li><li> <i>Neomazium</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Neopharnus</i> <small>Van Duzee, 1910 </small></li><li> <i>Neoplautia</i> <small>Ahmad &amp; Rana, 1981 </small></li><li> <i>Neoriazocoris</i> <small>Ahmad &amp; Zahid, 2012 </small></li><li> <i>Neoschyzops</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90 </small></li><li> <i>Neosciocoris</i> <small>Wagner, 1965 </small></li><li> <i>Neostrachia</i> <small>Saunders, 1877 </small></li><li> <i>Neosurenus</i> <small>Distant, 1920 </small></li><li> <i>Neotibilis</i> <small>Grazia &amp; Barcellos, 1994 </small></li><li> <i>Neottiglossa</i> <small>Kirby, 1837 </small></li><li> <i>Neurocoris</i> <small>Heer, 1853 </small></li><li> <i>Nezar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Nezara</i> <small>Linnaeus, 1758 </small></li><li> <i>Niari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Nigrisagitta</i> <small>Rosso &amp; Campos, 2017 </small></li><li> <i>Niphe</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Nitilia</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66 </small></li><li> <i>Nocheta</i> <small>Rolston, 1980 </small></li><li> <i>Nothocoris</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28 </small></li><li> <i>Notiu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Notopodops</i> <small>Barber &amp; Sailer, 1953 </small></li><li> <i>Novatilla</i> <small>Distant, 1888 </small></li><li> <i>Numili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Ocellatocoris</i> <small>Campos &amp; Grazia, 2001 </small></li><li> <i>Ochleru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Ocirrhoe</i> <small>Stål, 1876 </small></li><li> <i>Odmalea</i> <small>Bergroth, 1915 </small></li><li> <i>Oebalus</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Oechalia</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Oedocoris</i> <small>Zheng &amp; Liu, 1987 </small></li><li> <i>Okeanos</i> <small>Distant, 1911 </small></li><li> <i>Omyta</i> <small>Spinola, 1850 </small></li><li> <i>Oncocoris</i> <small>Mayr, 1866 </small></li><li> <i>Oncozygia</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Ooldeon</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Oplomus</i> <small>Spinola, 1840 </small></li><li> <i>Opsitom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Orbatina</i> <small>Ruckes, 1960 </small></li><li> <i>Orocoris</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33 </small></li><li> <i>Padaeus</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Pallantia</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Palomena</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66 </small></li><li> <i>Pandonotum</i> <small>Ruckes, 1965 </small></li><li> <i>Pantachoa</i> <small> </small></li><li> <i>Pantochlora</i> <small>Stål, 1870 </small></li><li> <i>Paposoia</i> <small>China, 1962 </small></li><li> <i>Parabrochymena</i> <small>Larivière, 1992 </small></li><li> <i>Parachinavia</i> <small>Roche, 1977 </small></li><li> <i>Paracoleotichus</i> <small>Schouteden, 1904 </small></li><li> <i>Paracritheus</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Paradictyotu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Paraedessa</i> <small>Silva &amp; Fernandes, 2013 </small></li><li> <i>Paragenor</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Paraglypsu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Paraholcostethus</i> <small>Belousova, 2007 </small></li><li> <i>Parahypatropis</i> <small>Grazia &amp; Fernandes, 1996 </small></li><li> <i>Paralcippus</i> <small>Becker &amp; Grazia, 1986 </small></li><li> <i>Paralincus</i> <small>Distant, 1911 </small></li><li> <i>Paramecocephala</i> <small>de Quadros Benvegnie, 1968 </small></li><li> <i>Paramecocoris</i> <small>Stål, 1853 </small></li><li> <i>Paramenestheus</i> <small>Breddin, 1900 </small></li><li> <i>Parantiteuchus</i> <small>Ruckes, 1962 </small></li><li> <i>Parapoecilometis</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Parasciocoris</i> <small>Wagner, 1965 </small></li><li> <i>Parastalius</i> <small>Matesco, Grazia &amp; Campos, 2007 </small></li><li> <i>Paratibilis</i> <small>Ruckes, 1960 </small></li><li> <i>Paratibraca</i> <small>Campos &amp; Grazia, 1995 </small></li><li> <i>Parealda</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Parocirrhoe</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Parodmalea</i> <small>Rider, 1994 </small></li><li> <i>Parurochela</i> <small>Reuter, 1881 </small></li><li> <i>Parvamina</i> <small>Ruckes, 1960 </small></li><li> <i>Patanius</i> <small>Rolston, 1987 </small></li><li> <i>Paterculus</i> <small>Distant, 1902 </small></li><li> <i>Patronatus</i> <small>Ruckes, 1965 </small></li><li> <i>Pedinonotus</i> <small>Fernandes &amp; Grazia, 2002 </small></li><li> <i>Pegal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Pellaea</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Penatoma</i> <small> </small></li><li> <i>Pentamyrmex</i> <small>Rider &amp; Brailovsky, 2014 </small></li><li> <i>Pentatoma</i> <small>G.A.Olivier, 1789 </small></li><li> <i>Pentatoma</i> <small>Latreille, 1802 </small></li><li> <i>Pentatomiana</i> <small>Grazia &amp; Barcellos, 2004 </small></li><li> <i>Pentatomite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Pentatomoides</i> <small>Jordan, 1967 </small></li><li> <i>Peribalus</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66 </small></li><li> <i>Perillus</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Peripalus</i> <small> </small></li><li> <i>Peromatus</i> <small>Amyot &amp; Audinet-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Petalaspis</i> <small>Bergroth, 1916 </small></li><li> <i>Phalaecus</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Pharypia</i> <small>Stål, 1861 </small></li><li> <i>Phoeacia</i> <small>Stål, 1862 </small></li><li> <i>Phyllocephala</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Phyllocheirus</i> <small>D.Signoret </small></li><li> <i>Picromeru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Piezodorus</i> <small>Fieber, 1860 </small></li><li> <i>Pinthaeus</i> <small>Stål, 1868 </small></li><li> <i>Pirricori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Placidocoris</i> <small>Ruckes, 1965 </small></li><li> <i>Placocoris</i> <small>Mayr, 1864 </small></li><li> <i>Placosternum</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Plagaedessa</i> <small>Almeida &amp; Fernandes, 2018 </small></li><li> <i>Planopsi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Platacantha</i> <small>Herrich-Schäffer, 1844 </small></li><li> <i>Platycarenus</i> <small>Fieber, 1860 </small></li><li> <i>Platynopiellus</i> <small>Thomas, 1994 </small></li><li> <i>Platynopu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Platypus</i> <small> </small></li><li> <i>Plauti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Podisus</i> <small>Herrich-Schaeffer, 1851 </small></li><li> <i>Pododu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Podopinites</i> <small>Popov, 2019 </small></li><li> <i>Podops</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Poecilochroma</i> <small>White, 1842 </small></li><li> <i>Poecilocoris</i> <small>Jakovlev, 1877 </small></li><li> <i>Poecilometi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Poecilotoma</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Poliocoris</i> <small>Kirkaldy, 1910 </small></li><li> <i>Poli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Polycarme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Ponapea</i> <small>Ruckes, 1963 </small></li><li> <i>Poriptus</i> <small>Stål, 1861 </small></li><li> <i>Pote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Praedinocoris</i> <small>Becker &amp; Grazia, 1985 </small></li><li> <i>Praepharnus</i> <small>Barber, 1932 </small></li><li> <i>Praetextatus</i> <small>Distant, 1901 </small></li><li> <i>Priapismus</i> <small>Distant, 1889 </small></li><li> <i>Priass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Prionosoma</i> <small>Uhler, 1863 </small></li><li> <i>Prodichelops</i> <small>Grazia, 1978 </small></li><li> <i>Propetestrica</i> <small>Musgrave, 1930 </small></li><li> <i>Protestrica</i> <small>Schouteden, 1905 </small></li><li> <i>Proxys</i> <small>Spinola, 1840 </small></li><li> <i>Pruhleria</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33 </small></li><li> <i>Prytanicoris</i> <small>Gross, 1978 </small></li><li> <i>Psammotisia</i> <small>Kment, 2006 </small></li><li> <i>Psestophleps</i> <small>McAtee &amp; Malloch, 1928 </small></li><li> <i>Pseudadoxoplatys</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Pseudaeli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Pseudapines</i> <small>Bergroth, 1911 </small></li><li> <i>Pseudatelus</i> <small>Linnavuori, 1982 </small></li><li> <i>Pseudevoplitus</i> <small>Ruckes, 1958 </small></li><li> <i>Pseudocromata</i> <small> </small></li><li> <i>Pseudoncocoris</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Pseudopalomena</i> <small>Jordan, 1967 </small></li><li> <i>Psocotom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Psorus</i> <small>Bergroth, 1914 </small></li><li> <i>Putonia</i> <small>Stl, 1872 </small></li><li> <i>Qadriana</i> <small>Ahmad &amp; Ahmad Rana, 1987 </small></li><li> <i>Qadrianocoris</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Ramivena</i> <small>Fan &amp; Liu, 2010 </small></li><li> <i>Ramosiana</i> <small>Kormilev, 1950 </small></li><li> <i>Rhacognathus</i> <small>Fieber, 1860 </small></li><li> <i>Rhaphigaster</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Rhinolaetia</i> <small>Schouteden, 1965 </small></li><li> <i>Rhomboidea</i> <small>Jordan, 1967 </small></li><li> <i>Rhynchocoris</i> <small>Westwood, 1837 </small></li><li> <i>Rhyncholepta</i> <small>Bergroth, 1911 </small></li><li> <i>Rhyssocephala</i> <small>Rider, 1991 </small></li><li> <i>Riaziana</i> <small>Hasan, Afzal &amp; Ahmad, 1989 </small></li><li> <i>Riazocoris</i> <small>Ahmad &amp; Afzal, 1979 </small></li><li> <i>Rideriana</i> <small>Grazia &amp; Frey-da-Silva, 2003 </small></li><li> <i>Rio</i> <small>Kirkaldy, 1909 </small></li><li> <i>Risibia</i> <small>Horváth, 1888 </small></li><li> <i>Roebournea</i> <small>Schouteden, 1906 </small></li><li> <i>Roferta</i> <small>Rolston, 1981 </small></li><li> <i>Rolstoniellus</i> <small>Rider, 1997 </small></li><li> <i>Rubiconia</i> <small>Dohrn, 1860 </small></li><li> <i>Rubrodorsalium</i> <small>Stichel, 1944 </small></li><li> <i>Ruckesiocoris</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Runibia</i> <small>Stål, 1861 </small></li><li> <i>Sailerus</i> <small>Garbelotto, Grazia &amp; Campos, 2019 </small></li><li> <i>Sala</i> <small>Walker, 1867 </small></li><li> <i>Sambiran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Sarju</i> <small>Ghauri, 1977 </small></li><li> <i>Sarju</i> <small>Rider, 2006 </small></li><li> <i>Schraderia</i> <small>Ruckes, 1959 </small></li><li> <i>Schraderiellus</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Schyzops</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Sciocoris</i> <small>Fallén, 1829 </small></li><li> <i>Sciomenida</i> <small>Gross, 1976 </small></li><li> <i>Scotinophar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Scotiphara</i> <small> </small></li><li> <i>Scriboni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Scylax</i> <small>Distant, 1887 </small></li><li> <i>Seansonius</i> <small>Rider, 1998 </small></li><li> <i>Selenochilus</i> <small>Ruckes, 1964 </small></li><li> <i>Senectius</i> <small>Rolston, 1987 </small></li><li> <i>Seponti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Sepontiella</i> <small>Miyamoto, 1990 </small></li><li> <i>Serdia</i> <small>Stål, 1858 </small></li><li> <i>Sesha</i> <small>Distant, 1887 </small></li><li> <i>Sibaria</i> <small>Stål, 1872 </small></li><li> <i>Similiforstona</i> <small>Campos &amp; Grazia, 2000 </small></li><li> <i>Similliserdia</i> <small>Fortes &amp; Grazia, 1998 </small></li><li> <i>Socantestia</i> <small>Ribes &amp; Schmitz, 1992 </small></li><li> <i>Solomonius</i> <small>Wall, 2007 </small></li><li> <i>Solubea</i> <small>Bergroth, 1891 </small></li><li> <i>Spermatodes</i> <small>Bergroth, 1914 </small></li><li> <i>Spinalanx</i> <small>Rolston &amp; Rider, 1988 </small></li><li> <i>Spockia</i> <small>Roca-Cusachs, Kim, Kim, Lee &amp; Jung, 2019 </small></li><li> <i>Stagonomus</i> <small>Gorski, 1852 </small></li><li> <i>Stalius</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Stapecolis</i> <small>Garbelotto &amp; Campos, 2016 </small></li><li> <i>Staria</i> <small>Dohrn, 1860 </small></li><li> <i>Steleocoris</i> <small>Mayr, 1864 </small></li><li> <i>Stenozygum</i> <small>Fieber, 1861 </small></li><li> <i>Sternodontus</i> <small>Mulsant &amp; Rey, 1856 </small></li><li> <i>Stiretrus</i> <small>Laporte, 1833 </small></li><li> <i>Strachia</i> <small>Hahn, 1833 </small></li><li> <i>Stysiana</i> <small>Grazia, Fernandes &amp; Schwertner, 1999 </small></li><li> <i>Stysicoris</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83 </small></li><li> <i>Stysicornis</i> <small>Ahmad &amp; Kamaluddin, 1985 </small></li><li> <i>Stysiellus</i> <small>Gapon, 2008 </small></li><li> <i>Subafrius</i> <small>Schouteden, 1907 </small></li><li> <i>Supputius</i> <small>Distant, 1889 </small></li><li> <i>Suspectocoris</i> <small>Jordan, 1967 </small></li><li> <i>Tachengia</i> <small>China, 1925 </small></li><li> <i>Tahitocoris</i> <small>Yang, 1935 </small></li><li> <i>Tantesi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Taris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Taurocerus</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Teleocoris</i> <small>Kirkaldy, 1910 </small></li><li> <i>Tele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Tenerv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Tepa</i> <small>Rolston &amp; McDonald, 1984 </small></li><li> <i>Tepperocori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Testrica</i> <small>Walker, 1867 </small></li><li> <i>Tetragonotum</i> <small>Ruckes, 1965 </small></li><li> <i>Tetratoma</i> <small>Signoret, 1851 </small></li><li> <i>Tetrod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Texas</i> <small>Kirkaldy, 1904 </small></li><li> <i>Theloris</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These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Thestral</i> <small>Faúndez &amp; Rider, 2014 </small></li><li> <i>Thlimm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Thnet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Tholagmus</i> <small>Stål, 1860 </small></li><li> <i>Tholosanus</i> <small>Distant, 1899 </small></li><li> <i>Thoreyella</i> <small>Bernardes, Schwertner &amp; Grazia, 2009 </small></li><li> <i>Thoreyella</i> <small>Spinola, 1850 </small></li><li> <i>Thryptomenecoris</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Thyanta</i> <small>Stål, 1860 </small></li><li> <i>Thynacantha</i> <small> </small></li><li> <i>Tibraca</i> <small>Stal, 1860 </small></li><li> <i>Tinganina</i> <small>Bergroth, 1909 </small></li><li> <i>Tipulparra</i> <small>Ghauri, 1980 </small></li><li> <i>Tiroschistus</i> <small>Scudder, 1890 </small></li><li> <i>Tmetopis</i> <small>Kirichenko, 1947 </small></li><li> <i>Tolumni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Trachyops</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Trichopepla</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Tricompastes</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Tripanda</i> <small>Berg, 1899 </small></li><li> <i>Triplatyx</i> <small>Horváth, 1904 </small></li><li> <i>Triunfus</i> <small>BARROs, Barão &amp; Grazia, 2020 </small></li><li> <i>Trochiscocoris</i> <small>Reuter, 1890 </small></li><li> <i>Troilus</i> <small>Stål, 1867 </small></li><li> <i>Tropicoris</i> <small>Hahn, 1834 </small></li><li> <i>Tropicorypha</i> <small>Mayr, 1864 </small></li><li> <i>Tshingisella</i> <small>Kiricenko, 1913 </small></li><li> <i>Tunaria</i> <small>Pirán, 1957 </small></li><li> <i>Turrubulana</i> <small>Distant, 1910 </small></li><li> <i>Tylospilus</i> <small>Stål, 1870 </small></li><li> <i>Tynacantha</i> <small>Dallas, 1851 </small></li><li> <i>Tyoma</i> <small>Spinola, 1850 </small></li><li> <i>Tyomana</i> <small>Miller, 1952 </small></li><li> <i>Tyrannocoris</i> <small>Thomas, 1992 </small></li><li> <i>Umgababa</i> <small>Leston, 1953 </small></li><li> <i>Uncinala</i> <small>Ruckes, 1965 </small></li><li> <i>Utana</i> <small>Distant, 1900 </small></li><li> <i>Utheria</i> <small>Gross, 1975 </small></li><li> <i>Uvaldus</i> <small>Rolston, 1992 </small></li><li> <i>Vadonidea</i> <small>Cachan, 1952 </small></li><li> <i>Vauriana</i> <small>Ruckes, 1958 </small></li><li> <i>Ventocoris</i> <small>Hahn, 1834 </small></li><li> <i>Veterna</i> <small>Stål, 1864 </small></li><li> <i>Vidada</i> <small>Rolston, 1980 </small></li><li> <i>Vilpianus</i> <small>Stål, 1860 </small></li><li> <i>Vitellus</i> <small>Stål, 1865 </small></li><li> <i>Vulsirea</i> <small>Spinola, 1837 </small></li><li> <i>Weda</i> <small>Schouteden, 1905 </small></li><li> <i>Xiengia</i> <small>Distant, 1921 </small></li><li> <i>Xynocoris</i> <small>Garbelloto &amp; Campos, 2014 </small></li><li> <i>Zaplutus</i> <small>Bergroth, 1893 </small></li><li> <i>Zhengica</i> <small>Rédei &amp; Tsai, 2021 </small></li><li> <i>Zicrona</i> <small>Amyot &amp; Serville, 1843 </small></li><li> <i>Zimmerana</i> <small>Ruckes, 1962 </small></li><li> <i>Zimmeria</i> <small>Ruckes, 1958 </small></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288 Cached time: 2023050516434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821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066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48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1554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71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92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44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728211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8/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747.054 1 -total 48.29% 360.747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9.82% 148.099 1 Template:Taxonbar 9.60% 71.726 1 Template:Common_taxon_list 9.16% 68.447 1 Template:Reflist 7.00% 52.288 1 Template:Commons_category 6.23% 46.527 1 Template:Cite_book 5.47% 40.828 29 Template:Delink 4.43% 33.072 1 Template:Lang 4.04% 30.218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蝽科**(學名:**Pentatomidae**),又名**椿象科**、**𧔠科**,是半翅目蝽總科下的一個科,其科名「Pentatomidae」來自希臘語,「pente」(五) 和「tomos」(部分)。 本科昆蟲的背部有盾片覆蓋,蟲體通常呈梯形。 本科的昆蟲除了益蝽亞科(Asopinae)外皆為植食性昆蟲,其中大多都是農業害蟲,其以農作物為食的天性和對大多數殺蟲劑的抗性更使得其難以對付。 而益蝽亞科昆蟲為掠食性,其下有些物種更被用作防治農業害蟲的天敵,例如叉角厲椿象(_Eocanthecona furcellata_)等。 ## 下屬物種 本科包括以下屬: * _Abadia_ Cachan, 1952 * _Ablaptus_ Stål, 1864 * _Acanthocephalonotum_ Petrulevičius & Popov, 2014 * _Accarana_ Distant, 1888 * _Acclivilamna_ Ruckes, 1966 * _Acesines_ Stål, 1876 * _Acledra_ Signoret, 1864 * _Acoloba_ Spinola, 1850 * _Acritophleps_ McAtee & Malloch, 1928 * _Acrocoris_ Jakolev, 1876 * _Acrocorisellus_ Puton, 1886 * _Acrosternum_ Fieber, 1860 * _Actuarius_ Distant, 1901 * _Acuticeps_ Cachan, 1952 * _Adelaidena_ Distant, 1910 * _Adelolcus_ Bergroth, 1893 * _Adevoplitus_ Grazia & Becker, 1997 * _Adoxoplatys_ Breddin, 1903 * _Adria_ Stål, 1876 * _Adustonotus_ Bianchi, 2017 * _Aednus_ Dallas, 1851 * _Aeladria_ Cachan, 1952 * _Aelia_ J.C.Fabricius, 1803 * _Aeliavuori_ Rider, 2016 * _Aeliomorpha_ Stål, 1858 * _Aeliomorphra_ * _Aeliosoma_ Baehr, 1985 * _Aenaria_ Stål, 1876 * _Aeschrocoris_ Bergroth, 1887 * _Afrania_ Stål, 1864 * _Afraniella_ Schouteden, 1904 * _Afrius_ Stål, 1870 * _Agaclitus_ Stål, 1864 * _Agaeus_ Dallas, 1851 * _Agatharchoides_ Belousova, 1997 * _Agathocles_ Stål, 1876 * _Aglaophon_ Stål, 1876 * _Agonoscelis_ Spinola, 1837 * _Agroecus_ Dallas, 1851 * _Alathetus_ Dallas, 1851 * _Alcaeorrhynchus_ Bergroth, 1891 * _Alcaeus_ Dallas, 1851 * _Alcimocoris_ Bergroth, 1891 * _Alciphron_ Stål, 1876 * _Aleixus_ McDonald, 1981 * _Aleria_ Stål, 1876 * _Alitocoris_ Sailer, 1950 * _Allia_ Schouteden, 1907 * _Allinocornis_ Ruckes, 1966 * _Allocoris_ McAtee & Malloch, 1933 * _Alloeogyna_ Garbelotto, Grazia & Campos, 2019 * _Allopodops_ Harris & Johnston, 1936 * _Alphenor_ Stål, 1867 * _Alveostethus_ Ruckes, 1966 * _Amatembuna_ Distant, 1910 * _Amaurochrous_ Stål, 1872 * _Amauromelpia_ Fernandes & Grazia, 1998 * _Amaxosana_ Distant, 1910 * _Amblybelus_ Montrouzier, 1864 * _Amblycara_ Bergroth, 1891 * _Ambohicorypha_ Cachan, 1952 * _Ameridalpa_ Ghauri, 1982 * _Amphidexius_ Bergroth, 1918 * _Amyotea_ Ellenrieder, 1862 * _Anaca_ Bergroth, 1891 * _Anaxarchus_ Stål, 1876 * _Anaxilaus_ Stål, 1876 * _Anaximenes_ Stål, 1876 * _Anchises_ Stål, 1867 * _Ancyrosom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Andocides_ Stål, 1876 * _Andrallus_ Bergroth, 1905 * _Anisoedessa_ Nunes & Fernandes, 2019 * _Anoano_ Cachan, 1952 * _Anolcus_ Bergroth, 1893 * _Antestia_ Stål, 1864 * _Antestiella_ Linnavuori, 1975 * _Antestiopsis_ Leston, 1952 * _Antheminia_ Mulsant & Rey, 1866 * _Antillosciocoris_ Thomas, 2005 * _Antiteuchus_ Dallas, 1851 * _Apateticus_ Dallas, 1851 * _Apines_ Dallas, 1851 * _Aplerotus_ Dallas, 1851 * _Apodiphus_ Spinola, 1837 * _Apoecilus_ Stål, 1870 * _Aposciocoris_ Wagner, 1965 * _Arawacoris_ Thomas, 1998 * _Architas_ Distant, 1889 * _Argosoma_ Rider, 1991 * _Arma_ C.W.Hahn, 1832 * _Arma_ Grazia & Campos, 2010 * _Arniscus_ Distant, 1899 * _Arocera_ Spinola, 1837 * _Arvelius_ Spinola, 1840 * _Asaroticus_ Jakovlev, 1884 * _Ascra_ Say, 1832 * _Asopus_ Burmeister, 1834 * _Aspavia_ Stål, 1865 * _Aspidestrophus_ Stål, 1854 * _Aspideurus_ Signoret, 1880 * _Astyanax_ Stål, 1867 * _Atelias_ Kirkaldy, 1904 * _Atelocera_ Laporte, 1833 * _Australojalla_ Thomas, 1994 * _Austromalaya_ Kirkaldy, 1908 * _Avicenna_ Distant, 1901 * _Axiagastus_ Dallas, 1851 * _Bachesua_ Gross, 1975 * _Bagrada_ Stål, 1862 * _Bakerorandolotus_ Ahmad & Kamaluddin, 1978 * _Banasa_ Stål, 1858 * _Barola_ Rolston, 1992 * _Basicryptus_ Herrich-Schäffer, 1844 * _Bathrus_ Dallas, 1851 * _Bathycoeli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Berecynthus_ Stål, 1862 * _Bifurcipentatoma_ Fan & Liu, 2012 * _Biprorulus_ Breddin, 1900 * _Birna_ McDonald, 2006 * _Boea_ Walker, 1867 * _Bolbocori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Bonaria_ McAtee & Malloch, 1933 * _Boocoris_ Gross, 1976 * _Borrichias_ Distant, 1910 * _Bourginia_ Cachan, 1952 * _Brachelytron_ Ruckes, 1958 * _Brachycoris_ Stål, 1870 * _Brachymna_ Stål, 1861 * _Brachynema_ Mulsant & Rey, 1852 * _Brachystethus_ Laporte de Castelnau, 1833 * _Braunus_ Distant, 1899 * _Brepholoxa_ Van Duzee, 1904 * _Brizocoris_ Gross, 1975 * _Brochymen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Bromocoris_ Horváth, 1915 * _Brontocoris_ Thomas * _Bulbostethus_ Ruckes, 1960 * _Buthumka_ Gross, 1975 * _Cachaniellus_ Rider, 2007 * _Cachanocoris_ Rider, 1998 * _Cac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Cahara_ Ghauri, 1978 * _Calagasma_ Bergroth, 1914 * _Callostethus_ Ruckes, 1961 * _Candeocoris_ Roell & Campos * _Canthecon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Cantheconidea_ Schouteden, 1907 * _Caonabo_ Rolston, 1974 * _Capivaccius_ Distant, 1893 * _Capnoda_ Jakovlev, 1887 * _Cappaea_ Ellenrieder, 1862 * _Capuronia_ Cachan, 1952 * _Carbula_ Stål, 1864 * _Carduelicoris_ Kment, 2013 * _Carenoplistus_ Jakovlev, 1882 * _Caribo_ Rolston, 1984 * _Caridillus_ Bergroth, 1909 * _Carpocoris_ Kolenati, 1846 * _Carpocoroides_ Jordan, 1967 * _Carvalhocoris_ Leston, 1953 * _Catabrachyplatys_ Cachan, 1952 * _Catacanthus_ Spinola, 1837 * _Cataulax_ Spinola, 1837 * _Catulona_ Rolston, 1992 * _Caystrus_ Stål, 1861 * _Cazir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Cecyrina_ Walker, 1867 * _Cephaloplatus_ White, 1842 * _Ceratozygum_ Horváth, 1916 * _Cermatulus_ Dallas, 1851 * _Chalazonotum_ Ribes & Schmitz, 1992 * _Chalcopis_ Kirkaldy, 1909 * _Chimerocoris_ BARROs, Barão & Grazia, 2020 * _Chinavia_ Orian, 1965 * _Chlorochroa_ Stål, 1872 * _Chlorocoris_ Spinola, 1837 * _Chloropepla_ Stål, 1867 * _Chraesus_ Cachan, 1952 * _Chroantha_ Stl, 1872 * _Clypona_ Rolston, 1992 * _Codophila_ Mulsant & Rey, 1866 * _Coenus_ Dallas, 1851 * _Coleotichus_ White, 1839 * _Colpocarena_ Stål, 1868 * _Commius_ Stål, 1876 * _Compastes_ Stål, 1867 * _Cooperocoris_ Gross, 1975 * _Coquerelidea_ Reuter, 1887 * _Coracanthella_ Musgrave, 1930 * _Coranda_ Rolston, 1992 * _Coriplatus_ White, 1842 * _Coryplatus_ * _Coryzorhaphis_ Spinola, 1837 * _Cosmopepla_ Stål, 1867 * _Croantha_ * _Cromata_ Rolston, 1992 * _Crypsinus_ Dohrn, 1860 * _Cryptacrus_ Mayr, 1864 * _Curatia_ Stål, 1864 * _Cuspicona_ Dallas, 1851 * _Cylindroscelis_ * _Cyptocephala_ Berg, 1883 * _Cyrtocoris_ White, 1842 * _Dalpad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Dalsir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Damarius_ Schouteden, 1907 * _Dandinus_ Distant, 1904 * _Degonetus_ Distant, 1902 * _Dendrocoris_ Bergroth, 1891 * _Dentocephala_ Ruckes, 1960 * _Derila_ Villiers, 1967 * _Deroploa_ Westwood, 1835 * _Deroploopsis_ Schouteden, 1905 * _Derula_ Mulsant & Rey, 1856 * _Deryeuma_ Piton, 1940 * _Desertomenida_ Kiritschenko, 1913 * _Diaphyta_ Bergroth, 1891 * _Diceraeus_ Dallas, 1851 * _Dichelops_ Spinola, 1837 * _Dictyometis_ Gross, 1976 * _Dictyotus_ Dallas, 1851 * _Diemenia_ Spinola, 1850 * _Dinocoris_ Ahmad & Kamaluddin, 1976 * _Dinocoris_ Burmeister, 1835 * _Dinorhynchus_ Jakovlev, 1876 * _Diplorhinu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Diploxy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Dippilana_ Distant, 1910 * _Discocephala_ * _Discocephalessa_ Kirkaldy, 1909 * _Discocera_ Laporte de Castelnau, 1832 * _Disderia_ Bergroth, 1910 * _Doesburgedessa_ Fernandes, 2010 * _Dolichoplatus_ Gross, 1970 * _Dollingiana_ Ahmad & Kamaluddin, 1986 * _Dolycoris_ Mulsant & Rey, 1866 * _Dorycoris_ Mayr, 1864 * _Dryadocoris_ Kirkaldy, 1909 * _Dryptocephala_ Laporte de Castelnau, 1833 * _Dybowskyia_ Jakovlev, 1876 * _Dynotomarus_ * _Dyroderes_ Spinola, 1837 * _Dysnoetus_ Bergroth, 1918 * _Ealda_ Walker, 1867 * _Ectenus_ Dallas, 1851 * _Edessa_ Fabricius, 1803 * _Elanela_ Rolston, 1980 * _Elsiella_ Froeschner, 1981 * _Eludocoris_ Thomas, 1992 * _Empicoris_ Hahn, 1834 * _Eocanthecoma_ Bergroth, 1915 * _Eocanthecona_ Bergroth, 1915 * _Eospinosus_ Wedmann, Kment, Campos & Hörnschemeyer, 2021 * _Epicoleotichus_ Schouteden, 1904 * _Epiglypsus_ Schouteden, 1907 * _Epitoxicoris_ Wall, 2007 * _Eremophilacoris_ Gross, 1975 * _Eribotes_ Stål, 1867 * _Eritrachys_ Ruckes, 1959 * _Erthesina_ Spinola, 1837 * _Eudolycoris_ Tamanini, 1959 * _Eudryadocoris_ Linnavuori, 1975 * _Eufroggattia_ Goding, 1903 * _Eupaleopada_ Ghauri, 1982 * _Eurinome_ Stål, 1867 * _Eurydema_ Laporte, 1833 * _Eurynannus_ Bergroth, 1905 * _Eurysaspis_ Signoret, 1851 * _Eurystethus_ Mayr, 1864 * _Euschistus_ Dallas, 1851 * _Euthyrhynchus_ Dallas, 1851 * _Everardia_ Gross, 1975 * _Eysarcoris_ Hahn, 1834 * _Faizuda_ Ghauri, 1988 * _Fecelia_ Stål, 1872 * _Forstona_ Rolston, 1992 * _Friarius_ Schouteden, 1907 * _Galedant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Gastroxys_ Horváth, 1904 * _Gilippus_ Stål, 1867 * _Glaucias_ Kirkaldy, 1908 * _Glaucioides_ Thomas, 1980 * _Glyphepomis_ Berg, 1891 * _Glypsus_ Dallas, 1851 * _Gonopsi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Grammedessa_ Correia & Fernandes, 2016 * _Graphosoma_ Laporte, 1833 * _Grassator_ Ruckes, 1965 * _Grassatorama_ Rider, 1998 * _Grazia_ Rolston, 1981 * _Graziaedessa_ Eger, 2021 * _Graziasternum_ Roca-Cusachs, Rider & Jung, 2021 * _Grossiana_ Ahmad & Khan, 1980 * _Grossimenia_ Ahmad & Kamaluddin, 1989 * _Gudea_ Distant, 1911 * _Gynenica_ Dallas, 1851 * _Gyrocnemis_ McAtee & Malloch, 1928 * _Halyabbus_ * _Halynoides_ Jordan, 1967 * _Halyoides_ Cachan, 1952 * _Halyomorpha_ G.Mayr, 1864 * _Halys_ Fabricius, 1803 * _Heissocoris_ Ahmad & Afzal, 1979 * _Hemallia_ Bergroth, 1908 * _Hermolaus_ Distant, 1902 * _Herrichella_ Distant, 1911 * _Heteroscelis_ Latreille, 1829 * _Hillieria_ Distant, 1910 * _Himalayacoris_ Belousova, 2007 * _Hispidisoma_ Ruckes, 1966 * _Hoffmanseggiella_ Spinola, 1850 * _Holcogaster_ Fieber, 1861 * _Holcostethus_ Fieber, 1860 * _Homalogonia_ Jakolev, 1876 * _Hondocoris_ Thomas, 2004 * _Hoploxys_ Dallas, 1851 * _Humria_ Linnavuori, 1975 * _Hybocoris_ Kiritschenko, 1913 * _Hymenarcy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Hypanthracos_ Grazia & Campos, 1996 * _Hyparete_ Stål, 1867 * _Hypatropis_ Bergroth, 1891 * _Hypatropis_ Fernandes & Grazia, 1996 * _Hypoxys_ Amyot & Audinet-Serville, 1843 * _Hypsithocus_ Bergroth, 1927 * _Hyrmine_ Stål, 1876 * _Ippatha_ Distant, 1910 * _Irsmia_ Cachan, 1952 * _Ischnopelta_ Stål, 1868 * _Jalla_ C.W.Hahn, 1832 * _Jalloides_ Schouteden, 1907 * _Janeirona_ Distant, 1911 * _Jeffocoris_ Davidova-Vilimova, 1993 * _Jocezia_ Dellapé & Fuentes, 2021 * _Jostenicoris_ Arnold, 2011 * _Jugalpada_ Ghauri, 1975 * _Kaffraria_ Kirkaldy, 1909 * _Kafubu_ Schouteden, 1962 * _Kalkadoona_ Distant, 1910 * _Kalula_ Distant, 1900 * _Kamaliana_ Ahmad & Zaidi, 1989 * _Kapunda_ Distant, 1911 * _Kelea_ Schouteden, 1958 * _Keleacoris_ Rider & Rolston, 1995 * _Kermana_ Rolston & McDonald, 1981 * _Kiangsia_ Yang, 1934 * _Kitsoniocoris_ Rider, 1998 * _Knightiella_ Ahmad & Khan, 1980 * _Koogobatha_ Distant, 1910 * _Kumbutha_ Distant, 1910 * _Kurumana_ Linnavuori, 1972 * _Kyrtalus_ Van Duzee, 1929 * _Ladeaschistus_ Rolston, 1973 * _Lagynotomus_ Breddin, 1906 * _Lakhonia_ Yang, 1936 * _Lamus_ Stål, 1853 * _Laprius_ Stål, 1861 * _Lathraedoeus_ Breddin, 1900 * _Lattinellica_ Rider & Eger, 2008 * _Lattinidea_ Rider & Eger, 2008 * _Lelia_ Walker, 1867 * _Leprosoma_ Baerensprung, 1859 * _Leptolobus_ Signoret, 1855 * _Lestonocoris_ Ahmad & Ali Mohammad, 1980 * _Lincus_ Stål, 1867 * _Linea_ McDonald, 2003 * _Lineostethus_ Ruckes, 1966 * _Liscocephala_ BARROs, Barão & Grazia, 2020 * _Lobopelta_ Schouteden, 1904 * _Lobopeltista_ Schouteden, 1905 * _Lodosocoris_ Ahmad & Afzal, 1986 * _Lojus_ McDonald, 1982 * _Lokaia_ Linnavuori, 1975 * _Lopadusa_ Stål, 1858 * _Lox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Lubentius_ Stål, 1867 * _Luridocimex_ Grazia, Marin Fernandes & Feldens Schwertner, 1998 * _Macrocarenoides_ Gross, 1975 * _Macrocarenus_ Stål, 1873 * _Macromolus_ Dallas, 1851 * _Macropelta_ Bergroth, 1893 * _Macropygium_ Spinola, 1837 * _Macrorhaphis_ Dallas, 1851 * _Madecorypha_ Cachan, 1952 * _Manoriana_ Ahmad & Kamaluddin, 1978 * _Marghita_ Ruckes, 1964 * _Matae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Mayrinia_ Horváth, 1925 * _Mcphersonarcys_ Thomas, 2012 * _Mecidea_ Dallas, 1851 * _Mecistorhinus_ Dallas, 1851 * _Mecocephala_ Dallas, 1851 * _Medenipa_ Ghauri, 1982 * _Mediocampus_ Thomas, 1994 * _Megarhaphis_ White, 1878 * _Megarrhamphus_ Laporte, 1832 * _Melanoplatus_ Gross, 1970 * _Melanostoma_ Stål, 1872 * _Menaccaru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Menecles_ Stål, 1867 * _Menestheus_ Stål, 1867 * _Menida_ Motschoulsky, 1862 * _Menudo_ Thomas, 1990 * _Meridalpa_ Ghauri, 1982 * _Meridindia_ Ghauri, 1982 * _Merocoris_ Burmeister, 1834 * _Mesohalys_ Beier, 1952 * _Metonymia_ Kirkaldy, 1909 * _Millotia_ Cachan, 1952 * _Minchamia_ Gross, 1976 * _Minilincus_ Ruckes, 1958 * _Mitripus_ Roston, 1978 * _Moncus_ Stål, 1867 * _Monteithiella_ Gross, 1976 * _Montrouzieriellus_ Kirkaldy, 1908 * _Mormide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Morna_ Stål, 1867 * _Moromorpha_ Rolston, 1978-02 * _Munduala_ Distant, 1910 * _Munshiana_ Ahmad & Kamaluddin, 1987 * _Murgantia_ Stål, 1862 * _Muschalea_ Cachan, 1952 * _Musth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Myappena_ Distant, 1910 * _Mycoolona_ Distant, 1910 * _Mygoodano_ Distant, 1910 * _Nazeeriana_ Ahmad & Kamaluddin, 1978 * _Neagenor_ Bergroth, 1891 * _Nealeria_ Bergroth, 1893 * _Neapodops_ Slater & Baranowski, 1970 * _Necanicarbula_ Zhang, 1989 * _Neoadoxoplatys_ Kormilev, 1956 * _Neocoquerelidea_ Cachan, 1952 * _Neodichelops_ Grazia, 1978 * _Neodorpius_ Ahmad & Afzal, 1989 * _Neodymantis_ * _Neohalys_ Ahmad & Perveen, 1982 * _Neojurtina_ Distant, 1921 * _Neolodosocoris_ Memon & Ahmad, 2002 * _Neomazium_ Distant, 1910 * _Neopharnus_ Van Duzee, 1910 * _Neoplautia_ Ahmad & Rana, 1981 * _Neoriazocoris_ Ahmad & Zahid, 2012 * _Neoschyzops_ Ahmad & Kamaluddin, 1990 * _Neosciocoris_ Wagner, 1965 * _Neostrachia_ Saunders, 1877 * _Neosurenus_ Distant, 1920 * _Neotibilis_ Grazia & Barcellos, 1994 * _Neottiglossa_ Kirby, 1837 * _Neurocoris_ Heer, 1853 * _Nezar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Nezara_ Linnaeus, 1758 * _Niarius_ Stål, 1867 * _Nigrisagitta_ Rosso & Campos, 2017 * _Niphe_ Stål, 1867 * _Nitilia_ Mulsant & Rey, 1866 * _Nocheta_ Rolston, 1980 * _Nothocoris_ McAtee & Malloch, 1928 * _Notius_ Dallas, 1851 * _Notopodops_ Barber & Sailer, 1953 * _Novatilla_ Distant, 1888 * _Numilia_ Stål, 1867 * _Ocellatocoris_ Campos & Grazia, 2001 * _Ochlerus_ Spinola, 1837 * _Ocirrhoe_ Stål, 1876 * _Odmalea_ Bergroth, 1915 * _Oebalus_ Stål, 1862 * _Oechalia_ Stål, 1862 * _Oedocoris_ Zheng & Liu, 1987 * _Okeanos_ Distant, 1911 * _Omyta_ Spinola, 1850 * _Oncocoris_ Mayr, 1866 * _Oncozygia_ Stål, 1872 * _Ooldeon_ Gross, 1975 * _Oplomus_ Spinola, 1840 * _Opsitoma_ Cachan, 1952 * _Orbatina_ Ruckes, 1960 * _Orocoris_ McAtee & Malloch, 1933 * _Padaeus_ Stål, 1862 * _Pallantia_ Stål, 1862 * _Palomena_ Mulsant & Rey, 1866 * _Pandonotum_ Ruckes, 1965 * _Pantachoa_ * _Pantochlora_ Stål, 1870 * _Paposoia_ China, 1962 * _Parabrochymena_ Larivière, 1992 * _Parachinavia_ Roche, 1977 * _Paracoleotichus_ Schouteden, 1904 * _Paracritheus_ Bergroth, 1891 * _Paradictyotus_ Gross, 1975 * _Paraedessa_ Silva & Fernandes, 2013 * _Paragenor_ Gross, 1976 * _Paraglypsus_ Schouteden, 1907 * _Paraholcostethus_ Belousova, 2007 * _Parahypatropis_ Grazia & Fernandes, 1996 * _Paralcippus_ Becker & Grazia, 1986 * _Paralincus_ Distant, 1911 * _Paramecocephala_ de Quadros Benvegnie, 1968 * _Paramecocoris_ Stål, 1853 * _Paramenestheus_ Breddin, 1900 * _Parantiteuchus_ Ruckes, 1962 * _Parapoecilometis_ Gross, 1976 * _Parasciocoris_ Wagner, 1965 * _Parastalius_ Matesco, Grazia & Campos, 2007 * _Paratibilis_ Ruckes, 1960 * _Paratibraca_ Campos & Grazia, 1995 * _Parealda_ Schouteden, 1907 * _Parocirrhoe_ Gross, 1975 * _Parodmalea_ Rider, 1994 * _Parurochela_ Reuter, 1881 * _Parvamina_ Ruckes, 1960 * _Patanius_ Rolston, 1987 * _Paterculus_ Distant, 1902 * _Patronatus_ Ruckes, 1965 * _Pedinonotus_ Fernandes & Grazia, 2002 * _Pegala_ Stål, 1867 * _Pellaea_ Stål, 1872 * _Penatoma_ * _Pentamyrmex_ Rider & Brailovsky, 2014 * _Pentatoma_ G.A.Olivier, 1789 * _Pentatoma_ Latreille, 1802 * _Pentatomiana_ Grazia & Barcellos, 2004 * _Pentatomites_ Scudder, 1890 * _Pentatomoides_ Jordan, 1967 * _Peribalus_ Mulsant & Rey, 1866 * _Perillus_ Stål, 1862 * _Peripalus_ * _Peromatus_ Amyot & Audinet-Serville, 1843 * _Petalaspis_ Bergroth, 1916 * _Phalaecus_ Stål, 1862 * _Pharypia_ Stål, 1861 * _Phoeacia_ Stål, 1862 * _Phyllocephala_ Laporte, 1833 * _Phyllocheirus_ D.Signoret * _Picromeru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Piezodorus_ Fieber, 1860 * _Pinthaeus_ Stål, 1868 * _Pirricoris_ Gross, 1975 * _Placidocoris_ Ruckes, 1965 * _Placocoris_ Mayr, 1864 * _Placosternum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Plagaedessa_ Almeida & Fernandes, 2018 * _Planopsis_ Schouteden, 1907 * _Platacantha_ Herrich-Schäffer, 1844 * _Platycarenus_ Fieber, 1860 * _Platynopiellus_ Thomas, 1994 * _Platynopu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Platypus_ * _Plautia_ Stål, 1864 * _Podisus_ Herrich-Schaeffer, 1851 * _Pododu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Podopinites_ Popov, 2019 * _Podops_ Laporte, 1833 * _Poecilochroma_ White, 1842 * _Poecilocoris_ Jakovlev, 1877 * _Poecilometis_ Dallas, 1851 * _Poecilotoma_ Dallas, 1851 * _Poliocoris_ Kirkaldy, 1910 * _Poli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Polycarmes_ Stål, 1867 * _Ponapea_ Ruckes, 1963 * _Poriptus_ Stål, 1861 * _Pote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Praedinocoris_ Becker & Grazia, 1985 * _Praepharnus_ Barber, 1932 * _Praetextatus_ Distant, 1901 * _Priapismus_ Distant, 1889 * _Priassus_ Stål, 1867 * _Prionosoma_ Uhler, 1863 * _Prodichelops_ Grazia, 1978 * _Propetestrica_ Musgrave, 1930 * _Protestrica_ Schouteden, 1905 * _Proxys_ Spinola, 1840 * _Pruhleria_ McAtee & Malloch, 1933 * _Prytanicoris_ Gross, 1978 * _Psammotisia_ Kment, 2006 * _Psestophleps_ McAtee & Malloch, 1928 * _Pseudadoxoplatys_ Rolston, 1992 * _Pseudaelia_ Distant, 1910 * _Pseudapines_ Bergroth, 1911 * _Pseudatelus_ Linnavuori, 1982 * _Pseudevoplitus_ Ruckes, 1958 * _Pseudocromata_ * _Pseudoncocoris_ Gross, 1976 * _Pseudopalomena_ Jordan, 1967 * _Psocotoma_ Cachan, 1952 * _Psorus_ Bergroth, 1914 * _Putonia_ Stl, 1872 * _Qadriana_ Ahmad & Ahmad Rana, 1987 * _Qadrianocoris_ Rider, 1998 * _Ramivena_ Fan & Liu, 2010 * _Ramosiana_ Kormilev, 1950 * _Rhacognathus_ Fieber, 1860 * _Rhaphigaster_ Laporte, 1833 * _Rhinolaetia_ Schouteden, 1965 * _Rhomboidea_ Jordan, 1967 * _Rhynchocoris_ Westwood, 1837 * _Rhyncholepta_ Bergroth, 1911 * _Rhyssocephala_ Rider, 1991 * _Riaziana_ Hasan, Afzal & Ahmad, 1989 * _Riazocoris_ Ahmad & Afzal, 1979 * _Rideriana_ Grazia & Frey-da-Silva, 2003 * _Rio_ Kirkaldy, 1909 * _Risibia_ Horváth, 1888 * _Roebournea_ Schouteden, 1906 * _Roferta_ Rolston, 1981 * _Rolstoniellus_ Rider, 1997 * _Rubiconia_ Dohrn, 1860 * _Rubrodorsalium_ Stichel, 1944 * _Ruckesiocoris_ Rider, 1998 * _Runibia_ Stål, 1861 * _Sailerus_ Garbelotto, Grazia & Campos, 2019 * _Sala_ Walker, 1867 * _Sambirania_ Cachan, 1952 * _Sarju_ Ghauri, 1977 * _Sarju_ Rider, 2006 * _Schraderia_ Ruckes, 1959 * _Schraderiellus_ Rider, 1998 * _Schyzops_ Spinola, 1837 * _Sciocoris_ Fallén, 1829 * _Sciomenida_ Gross, 1976 * _Scotinophara_ Stål, 1867 * _Scotiphara_ * _Scribonia_ Stål, 1864 * _Scylax_ Distant, 1887 * _Seansonius_ Rider, 1998 * _Selenochilus_ Ruckes, 1964 * _Senectius_ Rolston, 1987 * _Sepontia_ Stål, 1864 * _Sepontiella_ Miyamoto, 1990 * _Serdia_ Stål, 1858 * _Sesha_ Distant, 1887 * _Sibaria_ Stål, 1872 * _Similiforstona_ Campos & Grazia, 2000 * _Similliserdia_ Fortes & Grazia, 1998 * _Socantestia_ Ribes & Schmitz, 1992 * _Solomonius_ Wall, 2007 * _Solubea_ Bergroth, 1891 * _Spermatodes_ Bergroth, 1914 * _Spinalanx_ Rolston & Rider, 1988 * _Spockia_ Roca-Cusachs, Kim, Kim, Lee & Jung, 2019 * _Stagonomus_ Gorski, 1852 * _Stalius_ Rolston, 1992 * _Stapecolis_ Garbelotto & Campos, 2016 * _Staria_ Dohrn, 1860 * _Steleocoris_ Mayr, 1864 * _Stenozygum_ Fieber, 1861 * _Sternodontus_ Mulsant & Rey, 1856 * _Stiretrus_ Laporte, 1833 * _Strachia_ Hahn, 1833 * _Stysiana_ Grazia, Fernandes & Schwertner, 1999 * _Stysicoris_ Ahmad & Kamaluddin, 1983 * _Stysicornis_ Ahmad & Kamaluddin, 1985 * _Stysiellus_ Gapon, 2008 * _Subafrius_ Schouteden, 1907 * _Supputius_ Distant, 1889 * _Suspectocoris_ Jordan, 1967 * _Tachengia_ China, 1925 * _Tahitocoris_ Yang, 1935 * _Tantesia_ Cachan, 1952 * _Taris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Taurocerus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Teleocoris_ Kirkaldy, 1910 * _Tele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Tenerva_ Cachan, 1952 * _Tepa_ Rolston & McDonald, 1984 * _Tepperocoris_ Gross, 1975 * _Testrica_ Walker, 1867 * _Tetragonotum_ Ruckes, 1965 * _Tetratoma_ Signoret, 1851 * _Tetrod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Texas_ Kirkaldy, 1904 * _Theloris_ Stål, 1864 * _Theseus_ Stål, 1867 * _Thestral_ Faúndez & Rider, 2014 * _Thlimm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Thnet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Tholagmus_ Stål, 1860 * _Tholosanus_ Distant, 1899 * _Thoreyella_ Bernardes, Schwertner & Grazia, 2009 * _Thoreyella_ Spinola, 1850 * _Thryptomenecoris_ Gross, 1975 * _Thyanta_ Stål, 1860 * _Thynacantha_ * _Tibraca_ Stal, 1860 * _Tinganina_ Bergroth, 1909 * _Tipulparra_ Ghauri, 1980 * _Tiroschistus_ Scudder, 1890 * _Tmetopis_ Kirichenko, 1947 * _Tolumnia_ Stål, 1867 * _Trachyops_ Dallas, 1851 * _Trichopepla_ Stål, 1867 * _Tricompastes_ Cachan, 1952 * _Tripanda_ Berg, 1899 * _Triplatyx_ Horváth, 1904 * _Triunfus_ BARROs, Barão & Grazia, 2020 * _Trochiscocoris_ Reuter, 1890 * _Troilus_ Stål, 1867 * _Tropicoris_ Hahn, 1834 * _Tropicorypha_ Mayr, 1864 * _Tshingisella_ Kiricenko, 1913 * _Tunaria_ Pirán, 1957 * _Turrubulana_ Distant, 1910 * _Tylospilus_ Stål, 1870 * _Tynacantha_ Dallas, 1851 * _Tyoma_ Spinola, 1850 * _Tyomana_ Miller, 1952 * _Tyrannocoris_ Thomas, 1992 * _Umgababa_ Leston, 1953 * _Uncinala_ Ruckes, 1965 * _Utana_ Distant, 1900 * _Utheria_ Gross, 1975 * _Uvaldus_ Rolston, 1992 * _Vadonidea_ Cachan, 1952 * _Vauriana_ Ruckes, 1958 * _Ventocoris_ Hahn, 1834 * _Veterna_ Stål, 1864 * _Vidada_ Rolston, 1980 * _Vilpianus_ Stål, 1860 * _Vitellus_ Stål, 1865 * _Vulsirea_ Spinola, 1837 * _Weda_ Schouteden, 1905 * _Xiengia_ Distant, 1921 * _Xynocoris_ Garbelloto & Campos, 2014 * _Zaplutus_ Bergroth, 1893 * _Zhengica_ Rédei & Tsai, 2021 * _Zicrona_ Amyot & Serville, 1843 * _Zimmerana_ Ruckes, 1962 * _Zimmeria_ Ruckes, 1958 ## 參考文獻
null
23,269
2023-05-02T18:00:16Z
76,970,855
𧔠科
95,486
<p class="mw-empty-elt"> </p> <p><b>蝴蝶</b>是一類常於日間飛行的昆蟲,生物分類學中屬於鱗翅目中名為<b>鳳蝶總科</b>(學名:<b>Papilionoidea</b>,又名<b>真蝶總科</b>)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其下共有7個科,包含了大約18,800種 。如同其他昆蟲,蝴蝶也屬於節肢動物,體表具有分節的外骨骼,成蟲身體也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胸部長有兩對翅膀,翅膀上各式各樣的色彩和斑紋是由翅膀上的鱗片組成。蝴蝶是完全變態昆蟲,其一生包括卵、幼蟲、蛹與成蟲四個階段。世上體型最大的蝴蝶為亞歷山大鳥翼鳳蝶,展翅寬達280毫米,體型最小的蝴蝶是褐小灰蝶,只有16毫米。 </p> <h2><span id=".E5.88.86.E4.BD.88"></span><span id="分佈">分佈</span></h2> <dl><dd>可參閱:日本、台灣、香港蝴蝶列表</dd></dl><p>蝴蝶廣泛分佈世界各地的陸上地方,除了南極洲以外皆有分佈,熱帶地區物種多樣性最高,溫帶及寒帶地區也有許多種類棲息。世上共有約18,500種蝴蝶,新北界有約775種,新熱帶界約7700種,古北界約1575種,衣索比亞界約3650種,東洋界及澳新界共約4800種。在中國大陸記錄了約2100種;台灣約370種;香港約260種。 </p> <dl><dt><big>生境</big></dt></dl><p>蝴蝶的生境十分廣泛,但主要都是圍繞牠們賴以為生的植物,包括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前者是蝴蝶成蟲攝取花蜜的開花植物,後者是幼蟲食用的植物。 </p> <h2><span id=".E7.94.9F.E5.91.BD.E5.8F.B2"></span><span id="生命史">生命史</span></h2> <dl><dd>可參閱:完全變態</dd></dl><p>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牠們的一生有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這種生存方式有更強的競爭性,例如幼蟲和成蟲間完全不同的食性能減少種內競爭、一生特化成各個階段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幼蟲有發達的消化系統使能不斷進食並貯存能量、蛹期不用進食能渡過不利生長的冬季、成蟲長有翅膀和成熟的生殖系統能有效找尋配偶並繁殖後代。 </p><p>蝴蝶壽命一般有1至4個月,不過不同季節和種類其壽命都不同。在溫暖和食物充足的時候蝴蝶能快速成長,壽命會較短,反之亦然。一般成蝶只有兩個月壽命,但以成蟲越冬的斑蝶,成蟲壽命可以長達數個月。 </p> <h3><span id=".E5.8D.B5"></span><span id="卵">卵</span></h3> <p>產卵方式依種類不同,產卵位置可以是在寄主植物葉片、嫩芽、枝條,休眠芽附近,或是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植物體或地面上。也有將卵產在樹皮裂縫,花苞及新芽孔隙的情形。卵粒單產或數粒成一群,也有一次產數百粒成卵塊的種類。通常卵粒藉由雌蝶副腺分泌物黏著在物體上,也有完全隱藏在泡狀或膠狀物中的情形,更有少數種類會有直接將卵粒拋置地面的特殊習性。 </p> <h3><span id=".E5.B9.BC.E8.9F.B2"></span><span id="幼蟲">幼蟲</span></h3> <p>卵剛孵化成蟲時稱作一齡蟲,幼蟲一般從卵頂部嚙破卵殼出來,但是卵粒產在裂縫與孔隙的種類有些具有幼蟲從側面破卵而出的適應性,甚至有針對卵蜂演化出加厚卵殼而幼蟲從卵穿過葉片脫出的種類。有部分種類在孵化後幼蟲會啃食卵殼,使不會浪費資源,又可以防止空卵殻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吃過卵殼後會不斷吃寄主植物。極少數蝴蝶的幼蟲會吃其他生物,例如灰蝶中雲灰蝶亞科的蝶種都是肉食性,如蚜灰蝶的幼蟲以蚜蟲為食、熙灰蝶幼蟲以介殼蟲為食。直至下一個階段脫皮轉齡,幼蟲會停止活動及進食,作脫皮轉齡的預備。脫皮開始時,幼蟲身體伸縮,將舊皮從頭部脫到尾部,最後把頭部的外殻脫下便完成脫皮。幼蟲每次脫皮為一齡,會脫皮4至6次。 </p> <p>老熟幼蟲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尋找結蛹的地方,通常會選擇停留在葉底。為了確保羽化成蝴蝶時能順利展翅,幼蟲會拉長身子量度空間是否足夠。決定好結蛹地點後,幼蟲會先吐絲作墊,用尾足鉤著絲墊固定位置,然後不斷地向左右吐絲,造成一條粗帶固定蟲體,形成前蛹。大約一天後便開始化蛹,這時,前蛹會有間歇性的伸縮及膨脹活動。隨後伸縮及膨脹的次數會漸趨頻密,表皮從胸前裂開,並迅速被推至腹部末端。最後,末端臀棘鉤著絲墊,將最後一張皮也脫下時便完成化蛹。 </p> <h3><span id=".E8.9B.B9"></span><span id="蛹">蛹</span></h3> <p>蛹的表面看似靜止不動,其實牠第四至第六腹節是能夠活動的,在這階段蛹內會進行複雜的重組過程,把幼蟲時的器官分解,並組成成蟲的身體。約十天後,成蟲的器官會在蛹內發育完成,接著便是羽化。 </p> <h3><span id=".E6.88.90.E8.9F.B2"></span><span id="成蟲">成蟲</span></h3> <p>蝴蝶的羽化一般在深夜至清晨進行。成蟲開始羽化時,蛹殼頭部和胸背呈十字形裂開,頭、胸及背部一一露出,接著前足伸出,並將皺摺的翅膀及鼓脹的腹部拉出蛹殼外。剛爬出的成蟲通常會附在蛹殼下,或在其他穩固位置將身體懸掛,引導腹部的血淋巴體液注入翅脈,流進翅膀,並將摺皺的翅膀迅速撐開。當雙翅伸展後,多餘的體液會由肛門排出。假如此時蝴蝶掉在地上或有障礙物令翅膀不能順利伸展,牠便會永久失去飛行能力。待翅膀變硬後,成蟲便具備飛行的能力。 </p> <p>羽化後的成蟲,無論在外形和結構都與幼蟲全不相同,也是我們最熟悉的蝴蝶。成蟲所有器官已發育成熟,具備交配與產卵的能力,繁殖下一代,通常蝴蝶一生只會交配一次。雄蝶會找尋雌蝶交配,交配後的雌蝶會找尋寄主植物產卵,由下一代延續蝴蝶的生命史。 </p> <h2><span id=".E5.BD.A2.E6.85.8B"></span><span id="形態">形態</span></h2> <h3><span id=".E9.A0.AD.E9.83.A8"></span><span id="頭部">頭部</span></h3> <p>蝴蝶頭部呈圓球形或平球形,表面密被鱗毛,左右兩側各具一發達的複眼,由上萬個六角形小眼組成,每個小眼能看到所見的對象的一個小光點,無數小眼所見的無數小光點造成鑲嵌而成的影像。許多種類在小眼間生有細毛,複眼是否具毛以及其被毛狀態在分類上頗有價值。頭部背側和複眼之間有一對細長,生許多有感覺器官的觸角,分為柄節、梗節和鞭節。鞭節在外觀上分為許多小節,但是這些小節內部沒有獨立運作的肌肉連繋。鞭節末端的膨大部分可稱為錘部,錘部成圓柱狀或壓扁狀,錘部末端稱為尖頂,在弄蝶科格外發達。觸角表面被覆鱗片,但在末端有裸露部分,又稱為裸節。在觸角後方有毛叢,稱為毛隆。口器位於頭部下側,高度特化以利吸食流體食物,依種類與性別不同會吸食花蜜、腐果、動物排遺、溪流邊與地面水分等。口器基本上只餘下唇鬚及小顎外葉,上唇和上領部分則已退化消失。下唇鬚呈片狀,能前伸或上舉,在喙蝶亞科特別明顯。小顎外葉形成兩根半管,左右相互嵌合成一形如彈簧的吸管,休息時螺旋狀捲縮在頭的下面,應用時又可伸直,以虹吸力吸花蜜等汁液。 </p> <h3><span id=".E8.83.B8.E9.83.A8"></span><span id="胸部">胸部</span></h3> <p>蝴蝶胸部由三節組成,分別為前胸、中胸與後胸。前胸窄小,兩側生有氣孔,背側有骨化或膜質構造,稱為<span data-orig-title="背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atagium"><span>背翼</span></span>。胸部具有兩對翅,位於中胸者為前翅,後胸者為後翅。前翅基部有用以保護翅基關節之骨片,稱為<span data-orig-title="肩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gula (insect anatomy)"><span>肩板</span></span>。胸部各節亦分別有一對足,由前至後分別為前足、中足及後足。足主要分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及跗節五節,其上覆有鱗片與刺毛,脛節上常具成列小刺。中足及後足脛節上常具一或兩對具關節的距。鳳蝶與弄蝶前足脛節上具有稱為前脛突的特殊構造,生有梳狀刺毛。跗節通常分為五節小跗節,末端生有一對彎曲的爪,但在蛺蝶科及灰蝶科雄蝶跗節常癒合成圓筒狀,不分節,末端無爪的構造。 </p> <h3><span id=".E8.85.B9.E9.83.A8"></span><span id="腹部">腹部</span></h3> <p>蝴蝶腹部包含消化、排泄及繁殖器官,由10節腹節組成,各腹節由骨化程度較高的一片<span data-orig-title="背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Tergum"><span>背板</span></span>及腹板,以及兩側兩片骨化程度弱的<span data-orig-title="側板"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leuron (insect anatomy)"><span>側板</span></span>所構成,第1至7腹節除了第1腹節缺乏腹板以外,其餘各節形態簡單,缺乏特化構造,但在側板上具有氣孔。雌蝶第8至10腹節以及雄蝶第9至10腹節高度特化,形成外生殖器官,這些構造與部分雌蝶部分內生殖器構造合稱為交尾器。 </p> <h3><span id=".E7.BF.85.E8.86.80"></span><span id="翅膀">翅膀</span></h3> <p>蝴蝶翅膀構造獨特,前翅翅形常接近三角形,後翅則接近扇形,兩者翅前方邊緣稱為前緣,後方邊緣稱為後緣,與身體相接處稱為翅基,而遠離身體的邊緣稱為外緣。前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翅頂,後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臀角。<br> 翅膀呈膜質,有骨化之翅脈,分別有六組縱脈,由前至後分別為前緣脈(C)、亞前緣脈(Sc)、脛脈(R)、中脈(M)、肘脈(Cu)及臀脈(A)。蝴蝶的前緣脈明顯退化,僅在活體前翅前緣有模糊的痕跡,在乾燥標本上則完全消失。肘脈可分為前肘脈(CuA)與後肘脈(CuP),不過在蝴蝶中僅有鳳蝶科仍具有後肘脈翅脈間的區域稱為翅室。翅室名稱跟隨其前方翅脈名稱,如M<sub>1</sub>脈後方的翅室即為M<sub>1</sub>室。在脛脈與肘脈間形成一空室,稱為中室,中室外端有時具一橫脈稱為中室端脈,中室端脈存在時稱為中室封閉,而中室端脈缺少則稱為中室開放。此外,後翅Sc+R<sub>1</sub>脈近基部位置常有一稱為肩脈(hm)的游離短脈。<br></p> <p>蝴蝶翅面上布滿鱗片,又稱作鱗粉,呈覆瓦狀排列。鱗片基部有一小柄,藉以附著於翅膜上細微窩孔上。鱗片壁及孔隙中包含由幼蟲時期從寄主植物獲得的成分,成蝶自行代謝出的產物,或是代謝廢物等來源之色素,這類色彩稱為「化學色」或「色素色」,部分蝶種的鱗片上具有各種物理甚至近乎熒光特化結構,可造成光線干涉等物理效應形成金屬光澤的效果,這類色彩稱為「物理色」或「結構色」。<br></p> <p>許多雄蝶及少數雌蝶在翅膀上長有用作釋放與求偶有關的信息素的特化鱗,稱為<span data-orig-title="香鱗"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External_morphology_of_Lepidoptera#Androconia"><span>香鱗</span></span>。香鱗有的散布在翅面上,有的聚成一片形成「性標」,有的則位於特化的袋狀構造或翅褶內。 </p><dl><dt><big>多型性</big></dt></dl><p>當同一種蝴蝶出現兩種或以上的型態,便稱為多型性。與個體差異不同,多型性的型態差異較大,各型態亦恆常發現。多型性包括兩性異形、季節異形等型態。兩性體亦會罕有地發生,即同一隻蝴蝶擁有兩性的性器官,左右翅膀的花紋都不一樣,甚至形狀不同。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3><span id=".E5.B9.BC.E6.9C.9F"></span><span id="幼期">幼期</span></h3> <p>蝴蝶的<b>卵</b>具多變化的形態,外部具有卵殼,卵殼頂部中央有稱為精孔的小孔。 </p><p>蝴蝶的<b>幼蟲</b>身體常呈圓筒形或蛆狀,剛孵化的一齡幼蟲體表具有形態和數目固定的剛毛,稱為一次<span data-orig-title="刺毛"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ta"><span>刺毛</span></span>,對分類與演化研究很有價值。其後每蛻一次皮即稱為增加一齡,而體表會長出變化多端,數目不定的二次刺毛。幼蟲期總齡數多為四或五齡,也有多達12齡的情形。 幼蟲頭部骨化程度高,生有感覺毛,下端具備咀嚼式口器,兩側各有數個可用來感光的側單眼。頭部具有縫線,藉以在化蛹時裂開讓蛹體脫出。 幼蟲身軀體壁骨化程度弱而呈膜質,骨化部分只有一次刺毛基部的小硬板前胸背側稱為前胸硬皮板的部分,以及第10腹節背側稱為肛上板的部分。 胸部具有三對步足,其跗節僅一節,末端有一爪。腹部分為10節,於第3、4、5、6及第10節具有<span data-orig-title="原足"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Proleg"><span>原足</span></span>。原足上具有成列小鉤,稱為原足鉤,藉以附著攀附於幼蟲吐絲形成的絲墊或其他物體上。前胸以及第1至8腹節各具一對氣孔。幼蟲多半總齡數固定,但不固定的種類也不少。 </p><p>蝴蝶的<b>蛹</b>屬於彼蛹,附肢與翅緊貼軀體,體表在不同部位生有刺毛。頭部的複眼,觸角及小顎外葉等部分可見。觸角沿前翅前緣延伸小顎外葉位於腹面中央,其長度常超出翅面。 胸部各節均可見,多以中胸最為發達。前翅位於蛹體側腹面,後翅大部分或完全為前翅覆蓋。前足,中足可見,位於觸角與小顎外葉之間。中胸氣孔位於背側。腹部10節均可見,但最後三節癒合而不可動其他腹部的可動性依種類而不同。第1至8腹節具有氣孔,但是第1腹節氣孔因被翅覆蓋而不可見,第8腹節氣孔則失去功能而無開口。交尾器痕在雄蟲見於第9腹節,而在雌蟲則在第8及9腹節,交尾器痕呈圓形或線形。肛門痕位於第10腹節,形狀也呈圓形或線形。 第10腹節特化,伸長成稱為垂懸器的構造,有鉤狀刺毛,蛹體可藉此構造攀附絲上以附著於物體上蛹體附著物體的方式主要分為僅以垂懸器附著,頭下尾上的懸蛹以及胸部有絲帶環繞固定的縊蛹,不過也有許多屬於以上兩類的其他附著方式。蛹的外部形態變化萬端,許多種類模擬植物體不同部位藉以隱藏有些種類並其依附著位置的質地,色彩而呈綠色或褐色。另有一些體內含有毒素的種類擁有鮮豔色彩。 </p> <h2><span id=".E7.BF.92.E6.80.A7"></span><span id="習性">習性</span></h2> <dl><dt><big>食性</big></dt></dl><p>蝴蝶成蟲的口器特化為吸管狀,所以只能進食液態的食物。除了花蜜以外,水、樹汁、腐果、動物糞便等都是各種蝴蝶的食物。蝴蝶喜歡在溪邊或濕潤的土壤聚集一起吸水,攝取水中的礦物質。 </p> <dl><dt><big>共生</big></dt></dl><p>許多灰蝶幼蟲會與螞蟻共生,螞蟻保護幼蟲,並從幼蟲身上取得蜜露,雙方都獲得好處。但蟻種不限定,沒螞蟻時幼蟲亦可生長,此爲非絕對的互利共生;銀線灰蝶屬幼蟲亦與螞蟻共生,但雌性蝴蝶要有特定蟻種氣味時才會產卵,這是絶對的互利共生。 </p> <dl><dt><big>過冬</big></dt></dl> <p>冬天的時候蜜源植物不多,寄主植物也凋零,成蟲和幼蟲會因食物不足而難以生存。所以很多蝴蝶都以卵或蛹形態過冬,因為這兩個都是靜止狀態,不需進食。然而,有些斑蝶會以成蟲型態過冬,在秋季牠們會努力吸花蜜,儲存養分,冬季時會集體在山谷中過冬,形成蝴蝶谷的奇觀。帝王斑蝶和大絹斑蝶兩種較爲出名的種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 </p> <dl><dt><big>領域</big></dt></dl><p>雄性蝴蝶的領域行爲會驅離其他競爭者,讓自身取得制空優勢。牠們會站在樹上的葉面以取得制空權,假如有其他雄蝶或飛行物闖入領域,便會互相追逐,直至入侵者被驅逐。但如果闖入的是雌蝶,便會設法將雌蝶留住並交配。領域性是蝴蝶常見的競爭方式。 </p> <dl><dt><big>登峰</big></dt></dl><p>在每天的上午,各地的蝴蝶會順著地形往上飛,最後聚集在各處山嶺或山脊。雄蝶在山頭盤據,互相追趕,等待雌蝶登山。而雌蝶在交配後會飛到山下產卵。 </p> <dl><dt><big>求偶</big></dt></dl><p>雄蝶的數量比雌蝶多,所以雄蝶的競爭非常激烈,數隻雄蝶追求一隻雌蝶的情況並不罕見。雄蝶對雌蝶的氣味異常敏感,常有雄蝶守候在未羽化的雌蝶蛹旁,待雌蝶羽化後便第一時間交配。雄蝶的領域和登峰行為都是為了交配繁殖。 </p> <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h3><span id=".E5.A4.A9.E6.95.B5"></span><span id="天敵">天敵</span></h3> <p>蝴蝶是被各種天敵捕食的對象,即獵物。蝴蝶位於食物網的底層,是其他動物的捕食對象,包括雀鳥、蜥蜴、蜘蛛、螳螂、蜻蜓、青蛙等,牠們大多行動敏捷或會設置陷阱,捕捉正在訪花甚至飛行中的蝴蝶成蟲。蝴蝶幼生期的各階段亦幾乎都有寄生性天敵。小自卵蜂、繭蜂、大至姬蜂、寄生蠅、線蟲等,根據種類的不同會把卵產在蝴蝶的卵、幼蟲或蛹上。當牠們的幼蟲孵出後就會以寄主的組織為食。這類寄生生物吸取寄主營養長大後通常會導致寄主死亡,這類關係屬擬寄生物,擬寄生生物與寄主之間大多具專性。此外,細菌、病毒和真菌都是令牠們生病的微生物。 </p> <h3><span id=".E9.98.B2.E7.A6.A6"></span><span id="防禦">防禦</span></h3> <p>部分灰蝶幼蟲與螞蟻共生時,能藉由螞蟻提供的防衛能力避免被擬寄生生物危害,但遇上體型稍大的天敵,螞蟻們也使不上力。幼蟲及成蝶可藉由移動能力尋找合適地點躲藏,或是快速飛行,逃跑或裝死,而沒有移動能力的蝶卵,蛹,則有其他避敵方法提高生存機會。 </p> <dl><dt>鱗片</dt></dl><p>蝴蝶身上佈滿細毛和鱗片,當天敵捕食時,容易脫落的細毛和鱗片令敵人不能抓緊,增加逃脫的機會。 </p> <dl><dt>隱藏</dt></dl><p>蝴蝶會藉由各種隱蔽環境隱藏起來。例如臺灣灑灰蝶雌蝶將卵產在樹皮裂縫內;弄蝶幼蟲製作的蟲巢,進食時間外到都會在葉包內;絨弄蝶屬成蝶停棲在葉片下表面等。 </p> <dl><dt>僞裝</dt></dl><p>蝴蝶的各種外型、顏色或行爲等融入周遭環境,利用保護色讓天敵不易察覺,例如很多蝴蝶的幼蟲和卵到和寄主植物的顏色十分相似,偽裝成葉片、花或樹枝的一部份,好像枯葉蛺蝶和蠹葉蛺蝶的翅紋像枯葉。又會模仿天敵不感興趣的物體,如鳳蝶幼蟲外型像鳥糞。又會利用斑紋的形態分割干擾天敵的視覺,如環蛺蝶屬翅膀的條紋破碎、灰蝶後翅臀角的眼斑、尾突,讓天敵以爲是頭部而攻擊錯誤目標,所以一些灰蝶停留時會擺動後翅來模仿頭部動作,天敵往往被騙以攻擊後翅,灰蝶藉此逃過一劫。 </p> <dl><dt>威嚇防衛</dt></dl><p>眼蝶等蝶種翅膀擁有不合比例的巨大眼斑或鳳蝶屬終齡幼蟲胸部的眼斑等,都可能讓天敵誤以爲是巨獸而不敢攻擊。大量的幼蟲群聚也有威嚇效果,亦令捕食者難以集中捕食,令其生存機會增加。部分蝶蛹表面具有金屬色澤,斑蝶幼蟲顏色鮮豔,對比明顯的體色屬於警戒色,警告天敵不要捕食。部分蝴蝶幼蟲體表有堅硬棘刺或是體表有長毛,藉以警告天敵牠們可能有毒,不可口或難以下嚥。若無法嚇阻天敵的行動,鳳蝶幼蟲的<span data-orig-title="臭角"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Osmeterium"><span>臭角</span></span>散發難聞的氣味和斑蝶成蝶會用毛筆器散發出斑蝶素的味道以達到自我防衛的驅敵效果。 </p> <dl><dt>擬態</dt></dl><p>擬態是屬於利用其他生物的防衛機制,擬態要有以下三者才成立:捕食者、被擬態者及擬態者。捕食者在捕食過程中學會被擬態者不好吃有毒或難以捕食,由不好的經驗讓牠之後會避免捕食外型相似的物種,擬態者則因爲外型像被擬態者而減少被捕食。 </p> <ol><li>貝氏擬態:無威脅性、無毒者,模仿具威脅性、有毒的外貌,猶如狐假虎威。被擬態者的數量要夠多且兩者要共域分布才符合,例如雌性金斑蛺蝶外型像有毒的虎斑蝶,玉帶鳳蝶雌蝶紅紋型像有毒的紅珠鳳蝶。</li> <li>穆氏擬態:兩種或兩種以上都是具威脅性、有毒的物種,彼此外型相似互爲擬態者與被擬態者。體色通常爲鮮豔或對比色,擬態能加強警戒色的效果例如以馬兜鈴爲食的鳳蝶多具有白色斑紋或紅色斑紋;青斑蝶屬、絹斑蝶屬、旖斑蝶屬三類有毒的成蝶的外型相似,有毒的紫斑蝶屬中的物種有相似的色澤等。</li> <li>速度擬態:速度慢者模仿速度快者的樣貌以欺騙天敵,做出放糜追捕的念頭。</li> <li>隱蔽式擬態:獵物(擬態者)與生活的環境或周遭物體相像(被擬態者),藉此躲避天敵的捕食。此作法乃僞裝模仿等納入的廣義擬態。</li></ol><h2><span id=".E6.BC.94.E5.8C.96"></span><span id="演化">演化</span></h2> <p>蝴蝶是鱗翅目中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稱為<b>鳳蝶總科</b>(Papilionoidea)。過往鱗翅目曾依據觸角形態分為<b>錘角亞目</b>(Rhopalocera,蝶類)和異角亞目(Heterocera,蛾類),但現今研究已證實異角亞目為併系群,這種分類並不合宜。其後,一些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分別有指出蝴蝶跟<span data-orig-title="小鱗翅亞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icrolepidoptera"><span>小鱗翅亞目</span></span>或<span data-orig-title="大鱗翅亞目"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Macrolepidoptera"><span>大鱗翅亞目</span></span>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近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都肯定鳳蝶總科是鱗翅目之中,雙孔亞目(Ditrysia)之中、短突雙孔類(Apoditrysia)之中、螟蛾類(Obtectomera)之中的一個演化支,然而對於鳳蝶總科與鄰近蛾類之親緣關係的層面上,在各個研究結果中都不時發生變動。較新的研究分析如下: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p>在過往的鱗翅目分類系統中,蝴蝶所屬的錘角亞目曾經分為3個總科:弄蝶總科、鳳蝶總科和喜蝶總科,並認為弄蝶是較原始的類群。然而,近年的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結果都否定這種分類法。較新的研究數據發現鳳蝶的分類才是蝴蝶演化支的基群,即鳳蝶科是所有其他蝶類(包括弄蝶和喜蝶)所構成之演化支的姐妹群,換言之,以前鳳蝶總科和弄蝶總科的定義也成為了多系群,因此蝴蝶不應區分成三個總科。綜觀而言,現今蝴蝶共分類為1個總科,當中包含了7個科。各科之間的關係為:蜆蝶科和灰蝶科是姐妹群,她們的共同演化支是蛺蝶科的姐妹群,粉蝶科是以上的姐妹群,弄蝶科+喜蝶科的共同演化支是以上的姐妹群,最後鳳蝶科是以上各科的姐妹群。 <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62996521"></p> <p><big><b>圖集</b></big><br></p> <h2><span id=".E6.96.87.E5.8C.96"></span><span id="文化">文化</span></h2> <ul><li>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有人專門收集各種蝴蝶標本,亦吸引許多自然愛好者和攝影者參與</li> <li>愛爾蘭的傳統民族相信人死後會化成蝴蝶</li> <li>中國哲學家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為蝴蝶,是為莊周夢蝶,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區分真實和虛幻</li> <li>中國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當中,男女主人雙雙殉情後,靈魂化為蝴蝶。蝴蝶在當中成為追求自由與愛情的象徵</li> <li>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裏,也有被描繪成背上生著一對蝴蝶翅膀的美女─普賽克(Psyche)</li> <li>蝴蝶的閩語泉州話為<b>尾蝶</b></li></ul><dl><dt><big>觀蝶</big></dt></dl><p>觀蝶就是觀察蝴蝶自然生態的活動,可以到郊外或蝴蝶園進行。觀蝶時不應搔擾野生動物、採捕蝴蝶的任何階段,以免擾亂生態。觀蝶時可攜帶當地的蝴蝶圖鑑、記錄表和相機等工具,方便作記錄。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h2><span id=".E8.85.B3.E8.A8.BB"></span><span id="腳註">腳註</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span><span id="參考">參考</span></h2> <dl><dt>中國</dt></dl><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武春生、徐堉峯. 中國蝴蝶圖鑑. 海峽書局. 2017: 1167-1168.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7556703029 <span title="連接到中文(簡體)網頁">(中文(簡體))</span>.</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AD%A6%E6%98%A5%E7%94%9F%E3%80%81%E5%BE%90%E5%A0%89%E5%B3%AF&amp;rft.btitle=%E4%B8%AD%E5%9C%8B%E8%9D%B4%E8%9D%B6%E5%9C%96%E9%91%91&amp;rft.date=2017&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7556703029&amp;rft.pages=1167-1168&amp;rft.pub=%E6%B5%B7%E5%B3%A1%E4%B9%A6%E5%B1%80&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周堯. 中國蝶類志. 中國: 河南技術出版社. 1992年.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75349-15740.</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91%A8%E5%A0%AF&amp;rft.btitle=%E4%B8%AD%E5%9C%8B%E8%9D%B6%E9%A1%9E%E5%BF%97&amp;rft.date=1992&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75349-15740&amp;rft.place=%E4%B8%AD%E5%9C%8B&amp;rft.pub=%E6%B2%B3%E5%8D%97%E6%8A%80%E8%A1%93%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壽建新, 周堯, 李宇飛. 世界蝴蝶分類名錄. 中國: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4-01.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7536936768.</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AF%BF%E5%BB%BA%E6%96%B0%2C+%E5%91%A8%E5%B0%A7%2C+%E6%9D%8E%E5%AE%87%E9%A3%9E&amp;rft.btitle=%E4%B8%96%E7%95%8C%E8%9D%B4%E8%9D%B6%E5%88%86%E9%A1%9E%E5%90%8D%E9%8C%84&amp;rft.date=2006-04-01&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7536936768&amp;rft.place=%E4%B8%AD%E5%9C%8B&amp;rft.pub=%E9%99%9D%E8%A5%BF%E7%A7%91%E5%AD%B8%E6%8A%80%E8%A1%93%E5%87%BA%E7%89%88%E7%A4%B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dl><dt>台灣</dt></dl><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呂至堅, 陳建仁.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3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7849.</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91%82%E8%87%B3%E5%A0%85%2C+%E9%99%B3%E5%BB%BA%E4%BB%81&amp;rft.btitle=%E8%9D%B4%E8%9D%B6%E7%94%9F%E6%B4%BB%E5%8F%B2%E5%9C%96%E9%91%91&amp;rft.date=2014-03-23&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7849&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670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BE%90%E5%A0%89%E5%B3%B0&amp;rft.btitle=%E8%87%BA%E7%81%A3%E8%9D%B4%E8%9D%B6%E5%9C%96%E9%91%91%EF%BC%8E%E4%B8%8A%E3%80%90%E5%BC%84%E8%9D%B6%E3%80%81%E9%B3%B3%E8%9D%B6%E3%80%81%E7%B2%89%E8%9D%B6%E3%80%91&amp;rft.date=2013-02-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6705&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中【灰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670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BE%90%E5%A0%89%E5%B3%B0&amp;rft.btitle=%E8%87%BA%E7%81%A3%E8%9D%B4%E8%9D%B6%E5%9C%96%E9%91%91%EF%BC%8E%E4%B8%AD%E3%80%90%E7%81%B0%E8%9D%B6%E3%80%91&amp;rft.date=2013-02-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6705&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下【蛺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0日.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61776682.</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5%BE%90%E5%A0%89%E5%B3%B0&amp;rft.btitle=%E8%87%BA%E7%81%A3%E8%9D%B4%E8%9D%B6%E5%9C%96%E9%91%91%EF%BC%8E%E4%B8%8B%E3%80%90%E8%9B%BA%E8%9D%B6%E3%80%91&amp;rft.date=2013-03-1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61776682&amp;rft.place=%E5%8F%B0%E7%81%A3&amp;rft.pub=%E6%99%A8%E6%98%9F%E5%87%BA%E7%89%88%E6%9C%89%E9%99%90%E5%85%AC%E5%8F%B8&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dl><dt>香港</dt></dl><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潘瑞輝. 香港野外觀蝶圖冊. 環保協進會. 202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8152729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BD%98%E7%91%9E%E8%BC%9D&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9%87%8E%E5%A4%96%E8%A7%80%E8%9D%B6%E5%9C%96%E5%86%8A&amp;rft.date=202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81527295&amp;rft.pub=%E7%92%B0%E4%BF%9D%E5%8D%94%E9%80%B2%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李東霖、吳滄桑、丘紹文、楊建業. 香港蝴蝶鑑賞.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2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8122090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9D%8E%E6%9D%B1%E9%9C%96%E3%80%81%E5%90%B3%E6%BB%84%E6%A1%91%E3%80%81%E4%B8%98%E7%B4%B9%E6%96%87%E3%80%81%E6%A5%8A%E5%BB%BA%E6%A5%AD&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8%9D%B4%E8%9D%B6%E9%91%91%E8%B3%9E&amp;rft.date=202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81220905&amp;rft.pub=%E9%A6%99%E6%B8%AF%E9%B1%97%E7%BF%85%E7%9B%AE%E5%AD%B8%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楊建業、吳滄桑、王怡君. 香港蝴蝶圖冊 (第五版).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5.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881220967.</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A5%8A%E5%BB%BA%E6%A5%AD%E3%80%81%E5%90%B3%E6%BB%84%E6%A1%91%E3%80%81%E7%8E%8B%E6%80%A1%E5%90%9B&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8%9D%B4%E8%9D%B6%E5%9C%96%E5%86%8A+%28%E7%AC%AC%E4%BA%94%E7%89%88%29&amp;rft.date=2015&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881220967&amp;rft.pub=%E9%A6%99%E6%B8%AF%E9%B1%97%E7%BF%85%E7%9B%AE%E5%AD%B8%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潘瑞輝、楊英豪. 香港蝴蝶百科-辨蝶篇.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2.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962-86943-7-2.</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8%9D%B4%E8%9D%B6&amp;rft.au=%E6%BD%98%E7%91%9E%E8%BC%9D%E3%80%81%E6%A5%8A%E8%8B%B1%E8%B1%AA&amp;rft.btitle=%E9%A6%99%E6%B8%AF%E8%9D%B4%E8%9D%B6%E7%99%BE%E7%A7%91%EF%BC%8D%E8%BE%A8%E8%9D%B6%E7%AF%87&amp;rft.date=2012&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978-962-86943-7-2&amp;rft.pub=%E9%A6%99%E6%B8%AF%E9%B1%97%E7%BF%85%E7%9B%AE%E5%AD%B8%E6%9C%83&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dl><dt>其他</dt></dl><ul><li>Löfstedt, C., Wahlberg, N. &amp; Millar, J. G. 2016: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Pheromone Diversity in Lepidoptera. - In: Allison, J.D. &amp; Cardé, R.T. (eds.), pp. 43–78, Pheromone Communication in Moths: Evolution, Behavior and Appli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台灣蝴蝶保育學會</li> <li>香港市區公園的蝴蝶 - 品種和分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li> <li>Papilionoid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unet.fi</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蝶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d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02 Cached time: 2023050508200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12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4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6043/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817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966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3/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9814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7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137027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2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186.474 1 -total 35.30% 418.834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4.98% 296.380 45 Template:Clade 10.34% 122.676 1 Template:Reflist 9.67% 114.762 1 Template:Fossilrange 9.11% 108.060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9.08% 107.695 1 Template:Taxonbar 8.12% 96.392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7.84% 93.023 1 Template:Expand_language 7.15% 84.790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
**蝴蝶**是一類常於日間飛行的昆蟲,生物分類學中屬於鱗翅目中名為**鳳蝶總科**(學名:**Papilionoidea**,又名**真蝶總科**)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其下共有 7 個科,包含了大約 18,800 種 。如同其他昆蟲,蝴蝶也屬於節肢動物,體表具有分節的外骨骼,成蟲身體也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份,胸部長有兩對翅膀,翅膀上各式各樣的色彩和斑紋是由翅膀上的鱗片組成。蝴蝶是完全變態昆蟲,其一生包括卵、幼蟲、蛹與成蟲四個階段。世上體型最大的蝴蝶為亞歷山大鳥翼鳳蝶,展翅寬達 280 毫米,體型最小的蝴蝶是褐小灰蝶,只有 16 毫米。 ## 分佈   : 可參閱:日本、台灣、香港蝴蝶列表 蝴蝶廣泛分佈世界各地的陸上地方,除了南極洲以外皆有分佈,熱帶地區物種多樣性最高,溫帶及寒帶地區也有許多種類棲息。世上共有約 18,500 種蝴蝶,新北界有約 775 種,新熱帶界約 7700 種,古北界約 1575 種,衣索比亞界約 3650 種,東洋界及澳新界共約 4800 種。在中國大陸記錄了約 2100 種;台灣約 370 種;香港約 260 種。 **生境** 蝴蝶的生境十分廣泛,但主要都是圍繞牠們賴以為生的植物,包括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前者是蝴蝶成蟲攝取花蜜的開花植物,後者是幼蟲食用的植物。 ## 生命史   : 可參閱:完全變態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牠們的一生有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這種生存方式有更強的競爭性,例如幼蟲和成蟲間完全不同的食性能減少種內競爭、一生特化成各個階段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不同階段的任務:幼蟲有發達的消化系統使能不斷進食並貯存能量、蛹期不用進食能渡過不利生長的冬季、成蟲長有翅膀和成熟的生殖系統能有效找尋配偶並繁殖後代。 蝴蝶壽命一般有 1 至 4 個月,不過不同季節和種類其壽命都不同。在溫暖和食物充足的時候蝴蝶能快速成長,壽命會較短,反之亦然。一般成蝶只有兩個月壽命,但以成蟲越冬的斑蝶,成蟲壽命可以長達數個月。 ### 卵 產卵方式依種類不同,產卵位置可以是在寄主植物葉片、嫩芽、枝條,休眠芽附近,或是在寄主植物附近的其他植物體或地面上。也有將卵產在樹皮裂縫,花苞及新芽孔隙的情形。卵粒單產或數粒成一群,也有一次產數百粒成卵塊的種類。通常卵粒藉由雌蝶副腺分泌物黏著在物體上,也有完全隱藏在泡狀或膠狀物中的情形,更有少數種類會有直接將卵粒拋置地面的特殊習性。 ### 幼蟲 卵剛孵化成蟲時稱作一齡蟲,幼蟲一般從卵頂部嚙破卵殼出來,但是卵粒產在裂縫與孔隙的種類有些具有幼蟲從側面破卵而出的適應性,甚至有針對卵蜂演化出加厚卵殼而幼蟲從卵穿過葉片脫出的種類。有部分種類在孵化後幼蟲會啃食卵殼,使不會浪費資源,又可以防止空卵殻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吃過卵殼後會不斷吃寄主植物。極少數蝴蝶的幼蟲會吃其他生物,例如灰蝶中雲灰蝶亞科的蝶種都是肉食性,如蚜灰蝶的幼蟲以蚜蟲為食、熙灰蝶幼蟲以介殼蟲為食。直至下一個階段脫皮轉齡,幼蟲會停止活動及進食,作脫皮轉齡的預備。脫皮開始時,幼蟲身體伸縮,將舊皮從頭部脫到尾部,最後把頭部的外殻脫下便完成脫皮。幼蟲每次脫皮為一齡,會脫皮 4 至 6 次。 老熟幼蟲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尋找結蛹的地方,通常會選擇停留在葉底。為了確保羽化成蝴蝶時能順利展翅,幼蟲會拉長身子量度空間是否足夠。決定好結蛹地點後,幼蟲會先吐絲作墊,用尾足鉤著絲墊固定位置,然後不斷地向左右吐絲,造成一條粗帶固定蟲體,形成前蛹。大約一天後便開始化蛹,這時,前蛹會有間歇性的伸縮及膨脹活動。隨後伸縮及膨脹的次數會漸趨頻密,表皮從胸前裂開,並迅速被推至腹部末端。最後,末端臀棘鉤著絲墊,將最後一張皮也脫下時便完成化蛹。 ### 蛹 蛹的表面看似靜止不動,其實牠第四至第六腹節是能夠活動的,在這階段蛹內會進行複雜的重組過程,把幼蟲時的器官分解,並組成成蟲的身體。約十天後,成蟲的器官會在蛹內發育完成,接著便是羽化。 ### 成蟲 蝴蝶的羽化一般在深夜至清晨進行。成蟲開始羽化時,蛹殼頭部和胸背呈十字形裂開,頭、胸及背部一一露出,接著前足伸出,並將皺摺的翅膀及鼓脹的腹部拉出蛹殼外。剛爬出的成蟲通常會附在蛹殼下,或在其他穩固位置將身體懸掛,引導腹部的血淋巴體液注入翅脈,流進翅膀,並將摺皺的翅膀迅速撐開。當雙翅伸展後,多餘的體液會由肛門排出。假如此時蝴蝶掉在地上或有障礙物令翅膀不能順利伸展,牠便會永久失去飛行能力。待翅膀變硬後,成蟲便具備飛行的能力。 羽化後的成蟲,無論在外形和結構都與幼蟲全不相同,也是我們最熟悉的蝴蝶。成蟲所有器官已發育成熟,具備交配與產卵的能力,繁殖下一代,通常蝴蝶一生只會交配一次。雄蝶會找尋雌蝶交配,交配後的雌蝶會找尋寄主植物產卵,由下一代延續蝴蝶的生命史。 ## 形態 ### 頭部 蝴蝶頭部呈圓球形或平球形,表面密被鱗毛,左右兩側各具一發達的複眼,由上萬個六角形小眼組成,每個小眼能看到所見的對象的一個小光點,無數小眼所見的無數小光點造成鑲嵌而成的影像。許多種類在小眼間生有細毛,複眼是否具毛以及其被毛狀態在分類上頗有價值。頭部背側和複眼之間有一對細長,生許多有感覺器官的觸角,分為柄節、梗節和鞭節。鞭節在外觀上分為許多小節,但是這些小節內部沒有獨立運作的肌肉連繋。鞭節末端的膨大部分可稱為錘部,錘部成圓柱狀或壓扁狀,錘部末端稱為尖頂,在弄蝶科格外發達。觸角表面被覆鱗片,但在末端有裸露部分,又稱為裸節。在觸角後方有毛叢,稱為毛隆。口器位於頭部下側,高度特化以利吸食流體食物,依種類與性別不同會吸食花蜜、腐果、動物排遺、溪流邊與地面水分等。口器基本上只餘下唇鬚及小顎外葉,上唇和上領部分則已退化消失。下唇鬚呈片狀,能前伸或上舉,在喙蝶亞科特別明顯。小顎外葉形成兩根半管,左右相互嵌合成一形如彈簧的吸管,休息時螺旋狀捲縮在頭的下面,應用時又可伸直,以虹吸力吸花蜜等汁液。 ### 胸部 蝴蝶胸部由三節組成,分別為前胸、中胸與後胸。前胸窄小,兩側生有氣孔,背側有骨化或膜質構造,稱為背翼。胸部具有兩對翅,位於中胸者為前翅,後胸者為後翅。前翅基部有用以保護翅基關節之骨片,稱為肩板。胸部各節亦分別有一對足,由前至後分別為前足、中足及後足。足主要分為基節、轉節、腿節、脛節及跗節五節,其上覆有鱗片與刺毛,脛節上常具成列小刺。中足及後足脛節上常具一或兩對具關節的距。鳳蝶與弄蝶前足脛節上具有稱為前脛突的特殊構造,生有梳狀刺毛。跗節通常分為五節小跗節,末端生有一對彎曲的爪,但在蛺蝶科及灰蝶科雄蝶跗節常癒合成圓筒狀,不分節,末端無爪的構造。 ### 腹部 蝴蝶腹部包含消化、排泄及繁殖器官,由 10 節腹節組成,各腹節由骨化程度較高的一片背板及腹板,以及兩側兩片骨化程度弱的側板所構成,第 1 至 7 腹節除了第 1 腹節缺乏腹板以外,其餘各節形態簡單,缺乏特化構造,但在側板上具有氣孔。雌蝶第 8 至 10 腹節以及雄蝶第 9 至 10 腹節高度特化,形成外生殖器官,這些構造與部分雌蝶部分內生殖器構造合稱為交尾器。 ### 翅膀 蝴蝶翅膀構造獨特,前翅翅形常接近三角形,後翅則接近扇形,兩者翅前方邊緣稱為前緣,後方邊緣稱為後緣,與身體相接處稱為翅基,而遠離身體的邊緣稱為外緣。前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翅頂,後緣與外緣相接處稱為臀角。 翅膀呈膜質,有骨化之翅脈,分別有六組縱脈,由前至後分別為前緣脈(C)、亞前緣脈(Sc)、脛脈(R)、中脈(M)、肘脈(Cu)及臀脈(A)。蝴蝶的前緣脈明顯退化,僅在活體前翅前緣有模糊的痕跡,在乾燥標本上則完全消失。肘脈可分為前肘脈(CuA)與後肘脈(CuP),不過在蝴蝶中僅有鳳蝶科仍具有後肘脈翅脈間的區域稱為翅室。翅室名稱跟隨其前方翅脈名稱,如 M1 脈後方的翅室即為 M1 室。在脛脈與肘脈間形成一空室,稱為中室,中室外端有時具一橫脈稱為中室端脈,中室端脈存在時稱為中室封閉,而中室端脈缺少則稱為中室開放。此外,後翅 Sc+R1 脈近基部位置常有一稱為肩脈(hm)的游離短脈。 蝴蝶翅面上布滿鱗片,又稱作鱗粉,呈覆瓦狀排列。鱗片基部有一小柄,藉以附著於翅膜上細微窩孔上。鱗片壁及孔隙中包含由幼蟲時期從寄主植物獲得的成分,成蝶自行代謝出的產物,或是代謝廢物等來源之色素,這類色彩稱為「化學色」或「色素色」,部分蝶種的鱗片上具有各種物理甚至近乎熒光特化結構,可造成光線干涉等物理效應形成金屬光澤的效果,這類色彩稱為「物理色」或「結構色」。 許多雄蝶及少數雌蝶在翅膀上長有用作釋放與求偶有關的信息素的特化鱗,稱為香鱗。香鱗有的散布在翅面上,有的聚成一片形成「性標」,有的則位於特化的袋狀構造或翅褶內。 **多型性** 當同一種蝴蝶出現兩種或以上的型態,便稱為多型性。與個體差異不同,多型性的型態差異較大,各型態亦恆常發現。多型性包括兩性異形、季節異形等型態。兩性體亦會罕有地發生,即同一隻蝴蝶擁有兩性的性器官,左右翅膀的花紋都不一樣,甚至形狀不同。 * * * ### 幼期 蝴蝶的**卵**具多變化的形態,外部具有卵殼,卵殼頂部中央有稱為精孔的小孔。 蝴蝶的**幼蟲**身體常呈圓筒形或蛆狀,剛孵化的一齡幼蟲體表具有形態和數目固定的剛毛,稱為一次刺毛,對分類與演化研究很有價值。其後每蛻一次皮即稱為增加一齡,而體表會長出變化多端,數目不定的二次刺毛。幼蟲期總齡數多為四或五齡,也有多達 12 齡的情形。 幼蟲頭部骨化程度高,生有感覺毛,下端具備咀嚼式口器,兩側各有數個可用來感光的側單眼。頭部具有縫線,藉以在化蛹時裂開讓蛹體脫出。 幼蟲身軀體壁骨化程度弱而呈膜質,骨化部分只有一次刺毛基部的小硬板前胸背側稱為前胸硬皮板的部分,以及第 10 腹節背側稱為肛上板的部分。 胸部具有三對步足,其跗節僅一節,末端有一爪。腹部分為 10 節,於第 3、4、5、6 及第 10 節具有原足。原足上具有成列小鉤,稱為原足鉤,藉以附著攀附於幼蟲吐絲形成的絲墊或其他物體上。前胸以及第 1 至 8 腹節各具一對氣孔。幼蟲多半總齡數固定,但不固定的種類也不少。 蝴蝶的**蛹**屬於彼蛹,附肢與翅緊貼軀體,體表在不同部位生有刺毛。頭部的複眼,觸角及小顎外葉等部分可見。觸角沿前翅前緣延伸小顎外葉位於腹面中央,其長度常超出翅面。 胸部各節均可見,多以中胸最為發達。前翅位於蛹體側腹面,後翅大部分或完全為前翅覆蓋。前足,中足可見,位於觸角與小顎外葉之間。中胸氣孔位於背側。腹部 10 節均可見,但最後三節癒合而不可動其他腹部的可動性依種類而不同。第 1 至 8 腹節具有氣孔,但是第 1 腹節氣孔因被翅覆蓋而不可見,第 8 腹節氣孔則失去功能而無開口。交尾器痕在雄蟲見於第 9 腹節,而在雌蟲則在第 8 及 9 腹節,交尾器痕呈圓形或線形。肛門痕位於第 10 腹節,形狀也呈圓形或線形。 第 10 腹節特化,伸長成稱為垂懸器的構造,有鉤狀刺毛,蛹體可藉此構造攀附絲上以附著於物體上蛹體附著物體的方式主要分為僅以垂懸器附著,頭下尾上的懸蛹以及胸部有絲帶環繞固定的縊蛹,不過也有許多屬於以上兩類的其他附著方式。蛹的外部形態變化萬端,許多種類模擬植物體不同部位藉以隱藏有些種類並其依附著位置的質地,色彩而呈綠色或褐色。另有一些體內含有毒素的種類擁有鮮豔色彩。 ## 習性 **食性** 蝴蝶成蟲的口器特化為吸管狀,所以只能進食液態的食物。除了花蜜以外,水、樹汁、腐果、動物糞便等都是各種蝴蝶的食物。蝴蝶喜歡在溪邊或濕潤的土壤聚集一起吸水,攝取水中的礦物質。 **共生** 許多灰蝶幼蟲會與螞蟻共生,螞蟻保護幼蟲,並從幼蟲身上取得蜜露,雙方都獲得好處。但蟻種不限定,沒螞蟻時幼蟲亦可生長,此爲非絕對的互利共生;銀線灰蝶屬幼蟲亦與螞蟻共生,但雌性蝴蝶要有特定蟻種氣味時才會產卵,這是絶對的互利共生。 **過冬** 冬天的時候蜜源植物不多,寄主植物也凋零,成蟲和幼蟲會因食物不足而難以生存。所以很多蝴蝶都以卵或蛹形態過冬,因為這兩個都是靜止狀態,不需進食。然而,有些斑蝶會以成蟲型態過冬,在秋季牠們會努力吸花蜜,儲存養分,冬季時會集體在山谷中過冬,形成蝴蝶谷的奇觀。帝王斑蝶和大絹斑蝶兩種較爲出名的種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 **領域** 雄性蝴蝶的領域行爲會驅離其他競爭者,讓自身取得制空優勢。牠們會站在樹上的葉面以取得制空權,假如有其他雄蝶或飛行物闖入領域,便會互相追逐,直至入侵者被驅逐。但如果闖入的是雌蝶,便會設法將雌蝶留住並交配。領域性是蝴蝶常見的競爭方式。 **登峰** 在每天的上午,各地的蝴蝶會順著地形往上飛,最後聚集在各處山嶺或山脊。雄蝶在山頭盤據,互相追趕,等待雌蝶登山。而雌蝶在交配後會飛到山下產卵。 **求偶** 雄蝶的數量比雌蝶多,所以雄蝶的競爭非常激烈,數隻雄蝶追求一隻雌蝶的情況並不罕見。雄蝶對雌蝶的氣味異常敏感,常有雄蝶守候在未羽化的雌蝶蛹旁,待雌蝶羽化後便第一時間交配。雄蝶的領域和登峰行為都是為了交配繁殖。 ## 生態 ### 天敵 蝴蝶是被各種天敵捕食的對象,即獵物。蝴蝶位於食物網的底層,是其他動物的捕食對象,包括雀鳥、蜥蜴、蜘蛛、螳螂、蜻蜓、青蛙等,牠們大多行動敏捷或會設置陷阱,捕捉正在訪花甚至飛行中的蝴蝶成蟲。蝴蝶幼生期的各階段亦幾乎都有寄生性天敵。小自卵蜂、繭蜂、大至姬蜂、寄生蠅、線蟲等,根據種類的不同會把卵產在蝴蝶的卵、幼蟲或蛹上。當牠們的幼蟲孵出後就會以寄主的組織為食。這類寄生生物吸取寄主營養長大後通常會導致寄主死亡,這類關係屬擬寄生物,擬寄生生物與寄主之間大多具專性。此外,細菌、病毒和真菌都是令牠們生病的微生物。 ### 防禦 部分灰蝶幼蟲與螞蟻共生時,能藉由螞蟻提供的防衛能力避免被擬寄生生物危害,但遇上體型稍大的天敵,螞蟻們也使不上力。幼蟲及成蝶可藉由移動能力尋找合適地點躲藏,或是快速飛行,逃跑或裝死,而沒有移動能力的蝶卵,蛹,則有其他避敵方法提高生存機會。 **鱗片** 蝴蝶身上佈滿細毛和鱗片,當天敵捕食時,容易脫落的細毛和鱗片令敵人不能抓緊,增加逃脫的機會。 **隱藏** 蝴蝶會藉由各種隱蔽環境隱藏起來。例如臺灣灑灰蝶雌蝶將卵產在樹皮裂縫內;弄蝶幼蟲製作的蟲巢,進食時間外到都會在葉包內;絨弄蝶屬成蝶停棲在葉片下表面等。 **僞裝** 蝴蝶的各種外型、顏色或行爲等融入周遭環境,利用保護色讓天敵不易察覺,例如很多蝴蝶的幼蟲和卵到和寄主植物的顏色十分相似,偽裝成葉片、花或樹枝的一部份,好像枯葉蛺蝶和蠹葉蛺蝶的翅紋像枯葉。又會模仿天敵不感興趣的物體,如鳳蝶幼蟲外型像鳥糞。又會利用斑紋的形態分割干擾天敵的視覺,如環蛺蝶屬翅膀的條紋破碎、灰蝶後翅臀角的眼斑、尾突,讓天敵以爲是頭部而攻擊錯誤目標,所以一些灰蝶停留時會擺動後翅來模仿頭部動作,天敵往往被騙以攻擊後翅,灰蝶藉此逃過一劫。 **威嚇防衛** 眼蝶等蝶種翅膀擁有不合比例的巨大眼斑或鳳蝶屬終齡幼蟲胸部的眼斑等,都可能讓天敵誤以爲是巨獸而不敢攻擊。大量的幼蟲群聚也有威嚇效果,亦令捕食者難以集中捕食,令其生存機會增加。部分蝶蛹表面具有金屬色澤,斑蝶幼蟲顏色鮮豔,對比明顯的體色屬於警戒色,警告天敵不要捕食。部分蝴蝶幼蟲體表有堅硬棘刺或是體表有長毛,藉以警告天敵牠們可能有毒,不可口或難以下嚥。若無法嚇阻天敵的行動,鳳蝶幼蟲的臭角散發難聞的氣味和斑蝶成蝶會用毛筆器散發出斑蝶素的味道以達到自我防衛的驅敵效果。 **擬態** 擬態是屬於利用其他生物的防衛機制,擬態要有以下三者才成立:捕食者、被擬態者及擬態者。捕食者在捕食過程中學會被擬態者不好吃有毒或難以捕食,由不好的經驗讓牠之後會避免捕食外型相似的物種,擬態者則因爲外型像被擬態者而減少被捕食。 1. 貝氏擬態:無威脅性、無毒者,模仿具威脅性、有毒的外貌,猶如狐假虎威。被擬態者的數量要夠多且兩者要共域分布才符合,例如雌性金斑蛺蝶外型像有毒的虎斑蝶,玉帶鳳蝶雌蝶紅紋型像有毒的紅珠鳳蝶。 2. 穆氏擬態:兩種或兩種以上都是具威脅性、有毒的物種,彼此外型相似互爲擬態者與被擬態者。體色通常爲鮮豔或對比色,擬態能加強警戒色的效果例如以馬兜鈴爲食的鳳蝶多具有白色斑紋或紅色斑紋;青斑蝶屬、絹斑蝶屬、旖斑蝶屬三類有毒的成蝶的外型相似,有毒的紫斑蝶屬中的物種有相似的色澤等。 3. 速度擬態:速度慢者模仿速度快者的樣貌以欺騙天敵,做出放糜追捕的念頭。 4. 隱蔽式擬態:獵物(擬態者)與生活的環境或周遭物體相像(被擬態者),藉此躲避天敵的捕食。此作法乃僞裝模仿等納入的廣義擬態。 ## 演化 蝴蝶是鱗翅目中的一個總科級演化支,稱為**鳳蝶總科**(Papilionoidea)。過往鱗翅目曾依據觸角形態分為**錘角亞目**(Rhopalocera,蝶類)和異角亞目(Heterocera,蛾類),但現今研究已證實異角亞目為併系群,這種分類並不合宜。其後,一些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分別有指出蝴蝶跟小鱗翅亞目或大鱗翅亞目有密切的親緣關係。近年的種系發生學研究都肯定鳳蝶總科是鱗翅目之中,雙孔亞目(Ditrysia)之中、短突雙孔類(Apoditrysia)之中、螟蛾類(Obtectomera)之中的一個演化支,然而對於鳳蝶總科與鄰近蛾類之親緣關係的層面上,在各個研究結果中都不時發生變動。較新的研究分析如下: 在過往的鱗翅目分類系統中,蝴蝶所屬的錘角亞目曾經分為 3 個總科:弄蝶總科、鳳蝶總科和喜蝶總科,並認為弄蝶是較原始的類群。然而,近年的分子種系發生學研究結果都否定這種分類法。較新的研究數據發現鳳蝶的分類才是蝴蝶演化支的基群,即鳳蝶科是所有其他蝶類(包括弄蝶和喜蝶)所構成之演化支的姐妹群,換言之,以前鳳蝶總科和弄蝶總科的定義也成為了多系群,因此蝴蝶不應區分成三個總科。綜觀而言,現今蝴蝶共分類為 1 個總科,當中包含了 7 個科。各科之間的關係為:蜆蝶科和灰蝶科是姐妹群,她們的共同演化支是蛺蝶科的姐妹群,粉蝶科是以上的姐妹群,弄蝶科+喜蝶科的共同演化支是以上的姐妹群,最後鳳蝶科是以上各科的姐妹群。 **圖集** ## 文化 * 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有人專門收集各種蝴蝶標本,亦吸引許多自然愛好者和攝影者參與 * 愛爾蘭的傳統民族相信人死後會化成蝴蝶 * 中國哲學家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為蝴蝶,是為莊周夢蝶,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區分真實和虛幻 * 中國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當中,男女主人雙雙殉情後,靈魂化為蝴蝶。蝴蝶在當中成為追求自由與愛情的象徵 *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裏,也有被描繪成背上生著一對蝴蝶翅膀的美女─普賽克(Psyche) * 蝴蝶的閩語泉州話為**尾蝶** **觀蝶** 觀蝶就是觀察蝴蝶自然生態的活動,可以到郊外或蝴蝶園進行。觀蝶時不應搔擾野生動物、採捕蝴蝶的任何階段,以免擾亂生態。觀蝶時可攜帶當地的蝴蝶圖鑑、記錄表和相機等工具,方便作記錄。 ## 參見 ## 腳註 ## 參考 **中國** * 武春生、徐堉峯。中國蝴蝶圖鑑。海峽書局. 2017: 1167-1168. ISBN 9787556703029 (中文(簡體)). * 周堯。中國蝶類志。中國:河南技術出版社. 1992 年. ISBN 75349-15740. * 壽建新,周堯,李宇飛。世界蝴蝶分類名錄。中國: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04-01. ISBN 9787536936768. **台灣** * 呂至堅,陳建仁。蝴蝶生活史圖鑑。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 年 3 月 23 日. ISBN 9789861777849. * 徐堉峰。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2 月 10 日. ISBN 9789861776705. * 徐堉峰。臺灣蝴蝶圖鑑.中【灰蝶】. 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2 月 10 日. ISBN 9789861776705. * 徐堉峰。臺灣蝴蝶圖鑑.下【蛺蝶】. 台灣: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年 3 月 10 日. ISBN 9789861776682. **香港** * 潘瑞輝。香港野外觀蝶圖冊。環保協進會. 2020. ISBN 9789881527295. * 李東霖、吳滄桑、丘紹文、楊建業。香港蝴蝶鑑賞。香港鱗翅目學會. 2020. ISBN 9789881220905. * 楊建業、吳滄桑、王怡君。香港蝴蝶圖冊 (第五版). 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5. ISBN 9789881220967. * 潘瑞輝、楊英豪。香港蝴蝶百科-辨蝶篇。香港鱗翅目學會. 2012. ISBN 978-962-86943-7-2. **其他** * Löfstedt, C., Wahlberg, N. & Millar, J. G. 2016: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Pheromone Diversity in Lepidoptera. - In: Allison, J.D. & Cardé, R.T. (eds.), pp. 43–78, Pheromone Communication in Moths: Evolution, Behavior and Appli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英文) ## 外部連結 *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 香港市區公園的蝴蝶 - 品種和分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Papilionoide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unet.fi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蝶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null
43,157
2023-05-02T17:59:45Z
76,387,336
𧕊
6,162,368
<p><b>䛁邯縣</b>(𧦦邯縣)是漢代樂浪郡所屬的一個縣,《後漢書》郡國志作𧦦邯縣。大約位於樂浪郡附近某山中。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䛁邯縣**(𧦦邯縣)是漢代樂浪郡所屬的一個縣,《後漢書》郡國志作𧦦邯縣。大約位於樂浪郡附近某山中。 ## 註釋
null
400
2022-07-19T08:20:21Z
49,707,110
𧦦邯縣
547,554
<p><b>濊貊</b>(韓語:<span lang="ko">예맥</span>)是歷史上存在於東北亞的一支民族,分布於現今的中國遼寧省,吉林省東部、朝鮮半島北部至中南部,被朝鮮民族認為是其先民之一。古文獻稱之為「白民」,「亳人」或「發人」。濊貊是濊人與貊人的合稱,以定居農業為特點,不同於游牧民族。濊人的地域在高句驪、沃沮之南 ,辰韓之北,東濱大海,西至樂浪。在今天的清川江與漢江之間的東部。即日本海、東朝鮮灣的咸興至江陵一帶,亦即朝鮮中部偏東地區。 </p> <h2><span id=".E6.97.A9.E6.9C.9F.E7.A4.BE.E6.9C.83"></span><span id="早期社會">早期社會</span></h2> <p>濊人原居住在松嫩流域,後來逐漸向東南遷移,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濊族是有很多分支,其中高夷(後來的沸流國)在渾江流域,良夷在今大同江中下游(即古朝鮮人,樂浪夷)。東濊是分布在今朝鮮江原道。 </p><p>貊人有大水貊(有爭議)、小水貊、梁貊之分。梁貊分布在集安與新賓之間。小水貊分佈在璦河,大水貊分布在鴨綠江。貊人又叫貉,有九貉、蠻貊、胡貊的說法,濊貊勢力最大。 </p><p>後來濊人和貊人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建立政權的夫餘、沃沮、高句麗和百濟,就是濊貊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p><p>貊人最早是在松嫩平原生活,後受匈奴壓力入鴨綠江,最遠到朝鮮清川江,至江原道建立貊國。另一說法是在遼河東北。他們是周朝時開始東遷。 </p> <h2><span id=".E7.AB.8B.E5.9C.8B"></span><span id="立國">立國</span></h2> <p>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晉代扶餘庫房中有傳世之寶「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貊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餘。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漢朝曾經在濊貊人地方置蒼海郡。而濊人的文化是西團山文化,有人說是古亞細亞人科里亞克族有關。 </p><p>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餘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百濟、沃沮等。夫餘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餘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高句麗人和渤海人融合了。 </p><p>東漢的百科全書《釋名》介紹了當時濊貊人的燒烤文化,「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 </p> <h2><span id=".E6.B6.88.E4.BA.A1"></span><span id="消亡">消亡</span></h2> <p>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大部分的夫余族融合到高句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從北齊直至隋唐之際。 </p> <h2><span id=".E6.BF.8A.E8.B2.8A.E6.97.8F.E8.88.87.E9.AB.98.E5.8F.A5.E9.BA.97.E7.AB.8B.E5.9C.8B.E7.A5.9E.E8.A9.B1"></span><span id="濊貊族與高句麗立國神話">濊貊族與高句麗立國神話</span></h2> <p>相傳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在年青時,與烏伊(有時叫鳥伊)及摩離是好友。有後世歷史學家認為:「烏伊」及「摩離」其實很可能是「濊族」和「貊族」兩個民族的擬人化描述,就如故事其後提及的麻衣人、海藻衣人一樣。烏伊的原型是扶餘國的鳥夷人,摩離就是貊人,有人認為闕特勤碑文中的bok-eli即mok-el(日出之方的莫離人),就是貊人,也指代高句麗國名,毗伽可汗以高句麗的滅亡教訓告誡子民要遠離漢人。 </p> <h2><span id=".E7.8F.BE.E4.BB.A3.E7.A0.94.E7.A9.B6"></span><span id="現代研究">現代研究</span></h2> <p>濊貊這個國家的名稱,來自濊人與貊人兩個部落,濊人與貊人之間的闗係,長期有爭論。有主張濊人與貊人是同一個族群的不同名稱,也有認為濊人與貊人是兩個不同名族。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三國志·卷三十·夫余傳》「今夫余庫有玉璧、珪、瓚數代之物,傳世以為寶,耆老言先代之所賜也。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夫余王其中,自謂『亡人』,抑有似也」</li></ul><h2><span id=".E5.BB.B6.E4.BC.B8.E9.98.85.E8.AF.BB"></span><span id="延伸阅读">延伸閱讀</span></h2> <p><span><span>[</span>編<span>]</span></span> </p> <dl><dd>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穢貊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dd> <dd> 《後漢書/卷85》,出自范曄《後漢書》</dd> <dd> 《三國志/卷30》,出自陳壽《三國志》</dd></dl>
**濊貊**(韓語:예맥)是歷史上存在於東北亞的一支民族,分布於現今的中國遼寧省,吉林省東部、朝鮮半島北部至中南部,被朝鮮民族認為是其先民之一。古文獻稱之為「白民」,「亳人」或「發人」。濊貊是濊人與貊人的合稱,以定居農業為特點,不同於游牧民族。濊人的地域在高句驪、沃沮之南 ,辰韓之北,東濱大海,西至樂浪。在今天的清川江與漢江之間的東部。即日本海、東朝鮮灣的咸興至江陵一帶,亦即朝鮮中部偏東地區。 ## 早期社會 濊人原居住在松嫩流域,後來逐漸向東南遷移,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濊族是有很多分支,其中高夷(後來的沸流國)在渾江流域,良夷在今大同江中下游(即古朝鮮人,樂浪夷)。東濊是分布在今朝鮮江原道。 貊人有大水貊(有爭議)、小水貊、梁貊之分。梁貊分布在集安與新賓之間。小水貊分佈在璦河,大水貊分布在鴨綠江。貊人又叫貉,有九貉、蠻貊、胡貊的說法,濊貊勢力最大。 後來濊人和貊人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建立政權的夫餘、沃沮、高句麗和百濟,就是濊貊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貊人最早是在松嫩平原生活,後受匈奴壓力入鴨綠江,最遠到朝鮮清川江,至江原道建立貊國。另一說法是在遼河東北。他們是周朝時開始東遷。 ## 立國 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 ——「濊王國」,晉代扶餘庫房中有傳世之寶「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貊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餘,後改為扶餘。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漢朝曾經在濊貊人地方置蒼海郡。而濊人的文化是西團山文化,有人說是古亞細亞人科里亞克族有關。 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餘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百濟、沃沮等。夫餘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餘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高句麗人和渤海人融合了。 東漢的百科全書《釋名》介紹了當時濊貊人的燒烤文化,「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 ## 消亡 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大部分的夫余族融合到高句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從北齊直至隋唐之際。 ## 濊貊族與高句麗立國神話 相傳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在年青時,與烏伊(有時叫鳥伊)及摩離是好友。有後世歷史學家認為:「烏伊」及「摩離」其實很可能是「濊族」和「貊族」兩個民族的擬人化描述,就如故事其後提及的麻衣人、海藻衣人一樣。烏伊的原型是扶餘國的鳥夷人,摩離就是貊人,有人認為闕特勤碑文中的 bok-eli 即 mok-el(日出之方的莫離人),就是貊人,也指代高句麗國名,毗伽可汗以高句麗的滅亡教訓告誡子民要遠離漢人。 ## 現代研究 濊貊這個國家的名稱,來自濊人與貊人兩個部落,濊人與貊人之間的闗係,長期有爭論。有主張濊人與貊人是同一個族群的不同名稱,也有認為濊人與貊人是兩個不同名族。 ## 注釋 ## 參考資料 * 《三國志・卷三十・夫余傳》「今夫余庫有玉璧、珪、瓚數代之物,傳世以為寶,耆老言先代之所賜也。其印文言『濊王之印』,國有故城名濊城,蓋本濊貊之地,夫余王其中,自謂『亡人』,抑有似也」 ##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穢貊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後漢書 / 卷 85》,出自范曄《後漢書》   : 《三國志 / 卷 30》,出自陳壽《三國志》
null
7,501
2023-05-04T01:42:48Z
76,675,239
𧴖貊
6,519,086
<p><b>彡</b>或作<b>彡姐</b>、<b>彡且</b>、<b>𢒉</b>、<b>𧴭</b>、<b>𧵏</b>,是一個中國罕見姓氏,源自古代西羌的一支彡姐羌,現已融入漢族或回族。 </p><p>《廣韻》爲「彡」只記載了兩個音,一個是所銜切,音同「衫」,今日南京官話讀shang<sup>1</sup>;一個是息廉切,音同「纖」,南京官話讀siän<sup>1</sup>。都沒有做姓的意思。但《廣韻》有「<b>𧴭</b>,蕃姓,亦作<b>𧵏</b>。失冉切」,音同「陝」,今日南京官話讀shang<sup>3</sup>。 </p><p>《集韻》又爲「彡」多記載了一個做羌族姓的讀音纖琰切,通「𢒉」「𧴭」,音同「陝」,南京官話讀shang<sup>3</sup>。所以做姓時「彡」「𢒉」「𧴭」「𧵏」互爲異體字,老派標準官話中讀如「陝」是正音。 </p><p>該姓氏作單字「彡」或合文「𢒉」時有兩種讀音:一讀shǎn,一讀xiǎn。《元和姓纂》以前者為正,《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以後者為正。因用字生僻,不易於書寫和輸入,該姓氏後人往往改取音近字,或根據前者改姓「陝」「閃」,或根據後者改姓「冼」「顯」。 </p><p>現時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莊村內尚有約200多名𢒉姓村民,但近年由於電腦缺字,在申請各項公共服務時造成不便,不少村民也無奈被迫改姓。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陝茂,本名𢒉茂,明朝官員。</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談談「彡」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寫法異常簡單,卻很少有人能讀對!</li></ul>
**彡**或作**彡姐**、**彡且**、**𢒉**、**𧴭**、**𧵏**,是一個中國罕見姓氏,源自古代西羌的一支彡姐羌,現已融入漢族或回族。 《廣韻》爲「彡」只記載了兩個音,一個是所銜切,音同「衫」,今日南京官話讀 shang1;一個是息廉切,音同「纖」,南京官話讀 siän1。都沒有做姓的意思。但《廣韻》有「**𧴭**,蕃姓,亦作**𧵏**。失冉切」,音同「陝」,今日南京官話讀 shang3。 《集韻》又爲「彡」多記載了一個做羌族姓的讀音纖琰切,通「𢒉」「𧴭」,音同「陝」,南京官話讀 shang3。所以做姓時「彡」「𢒉」「𧴭」「𧵏」互爲異體字,老派標準官話中讀如「陝」是正音。 該姓氏作單字「彡」或合文「𢒉」時有兩種讀音:一讀 shǎn,一讀 xiǎn。《元和姓纂》以前者為正,《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以後者為正。因用字生僻,不易於書寫和輸入,該姓氏後人往往改取音近字,或根據前者改姓「陝」「閃」,或根據後者改姓「冼」「顯」。 現時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莊村內尚有約 200 多名𢒉姓村民,但近年由於電腦缺字,在申請各項公共服務時造成不便,不少村民也無奈被迫改姓。 ## 參見 * 陝茂,本名𢒉茂,明朝官員。 ## 參考資料 * 談談「彡」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寫法異常簡單,卻很少有人能讀對!
null
3,185
2023-04-26T05:33:26Z
76,979,270
𧴭姓
6,519,086
<p><b>彡</b>或作<b>彡姐</b>、<b>彡且</b>、<b>𢒉</b>、<b>𧴭</b>、<b>𧵏</b>,是一個中國罕見姓氏,源自古代西羌的一支彡姐羌,現已融入漢族或回族。 </p><p>《廣韻》爲「彡」只記載了兩個音,一個是所銜切,音同「衫」,今日南京官話讀shang<sup>1</sup>;一個是息廉切,音同「纖」,南京官話讀siän<sup>1</sup>。都沒有做姓的意思。但《廣韻》有「<b>𧴭</b>,蕃姓,亦作<b>𧵏</b>。失冉切」,音同「陝」,今日南京官話讀shang<sup>3</sup>。 </p><p>《集韻》又爲「彡」多記載了一個做羌族姓的讀音纖琰切,通「𢒉」「𧴭」,音同「陝」,南京官話讀shang<sup>3</sup>。所以做姓時「彡」「𢒉」「𧴭」「𧵏」互爲異體字,老派標準官話中讀如「陝」是正音。 </p><p>該姓氏作單字「彡」或合文「𢒉」時有兩種讀音:一讀shǎn,一讀xiǎn。《元和姓纂》以前者為正,《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以後者為正。因用字生僻,不易於書寫和輸入,該姓氏後人往往改取音近字,或根據前者改姓「陝」「閃」,或根據後者改姓「冼」「顯」。 </p><p>現時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莊村內尚有約200多名𢒉姓村民,但近年由於電腦缺字,在申請各項公共服務時造成不便,不少村民也無奈被迫改姓。 </p>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陝茂,本名𢒉茂,明朝官員。</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談談「彡」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寫法異常簡單,卻很少有人能讀對!</li></ul>
**彡**或作**彡姐**、**彡且**、**𢒉**、**𧴭**、**𧵏**,是一個中國罕見姓氏,源自古代西羌的一支彡姐羌,現已融入漢族或回族。 《廣韻》爲「彡」只記載了兩個音,一個是所銜切,音同「衫」,今日南京官話讀 shang1;一個是息廉切,音同「纖」,南京官話讀 siän1。都沒有做姓的意思。但《廣韻》有「**𧴭**,蕃姓,亦作**𧵏**。失冉切」,音同「陝」,今日南京官話讀 shang3。 《集韻》又爲「彡」多記載了一個做羌族姓的讀音纖琰切,通「𢒉」「𧴭」,音同「陝」,南京官話讀 shang3。所以做姓時「彡」「𢒉」「𧴭」「𧵏」互爲異體字,老派標準官話中讀如「陝」是正音。 該姓氏作單字「彡」或合文「𢒉」時有兩種讀音:一讀 shǎn,一讀 xiǎn。《元和姓纂》以前者為正,《中華姓氏源流大辭典》以後者為正。因用字生僻,不易於書寫和輸入,該姓氏後人往往改取音近字,或根據前者改姓「陝」「閃」,或根據後者改姓「冼」「顯」。 現時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莊村內尚有約 200 多名𢒉姓村民,但近年由於電腦缺字,在申請各項公共服務時造成不便,不少村民也無奈被迫改姓。 ## 參見 * 陝茂,本名𢒉茂,明朝官員。 ## 參考資料 * 談談「彡」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這個姓氏只有三筆,寫法異常簡單,卻很少有人能讀對!
null
3,185
2023-04-26T05:33:26Z
76,979,270
𧵏姓
6,316,069
<p><b>𨁂跌宰相</b>(8世紀—788年),長壽天親可汗時回紇宰相。 </p><p>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年),唐朝向回紇許親,長壽天親可汗派宰相𨁂跌都督等千餘人,並派其妹骨咄祿毘伽公主率大酋之妻五十人迎接咸安公主,而且納聘。𨁂跌宰相到達振武軍,被室韋偷襲,戰死。唐德宗下詔命令其下七百人,都讓他們入朝,住在鴻臚,十月,唐德宗到延喜門見使者。長壽天親可汗將回紇國名改為回鶻。自稱為唐朝皇帝子婿,請除吐蕃。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参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ul><li>《舊唐書》回紇傳</li> <li>《新唐書》回鶻傳</li></ul>
**𨁂跌宰相**(8 世紀 —788 年),長壽天親可汗時回紇宰相。 唐德宗貞元四年(788 年),唐朝向回紇許親,長壽天親可汗派宰相𨁂跌都督等千餘人,並派其妹骨咄祿毘伽公主率大酋之妻五十人迎接咸安公主,而且納聘。𨁂跌宰相到達振武軍,被室韋偷襲,戰死。唐德宗下詔命令其下七百人,都讓他們入朝,住在鴻臚,十月,唐德宗到延喜門見使者。長壽天親可汗將回紇國名改為回鶻。自稱為唐朝皇帝子婿,請除吐蕃。 ## 參考資料 * 《舊唐書》回紇傳 * 《新唐書》回鶻傳
null
811
2023-04-16T12:16:37Z
67,072,577
𨁂跌宰相
1,259,598
<p><b>𨁂跌州</b>,唐朝時設置的羈縻州。 </p><p>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降戶𨁂跌部置,僑寄於夏州朔方縣(今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界。屬呼延州都督府。後廢。 </p>
**𨁂跌州**,唐朝時設置的羈縻州。 貞觀二十三年(649 年),以突厥降戶𨁂跌部置,僑寄於夏州朔方縣(今陝西省靖邊縣北白城子)界。屬呼延州都督府。後廢。
null
521
2023-04-08T14:02:10Z
42,729,099
𨁂跌州
1,128,316
<p><b>電梯</b>(香港作<b>升降機</b>),粵港澳又稱「<b>𨋢</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是一種垂直運送行人或貨物的運輸工具。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p>古代的中國及歐洲各國都有以轆轤等工具垂直運送人和貨物。現代的電梯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後的產物。1845年,第一部液壓電梯誕生,當時使用的液體為水。1853年,美國人艾利莎·奧的斯發明自動安全裝置,大為提高鋼纜曳引電梯的安全。1857年3月23日,美國紐約一家樓高五層的商店安裝了首部使用奧的斯安全裝置的客運電梯。自此以後,電梯的使用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最初的電梯是由蒸汽機推動的,因此安置的大廈必須裝有鍋爐房。1880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使用電力的電梯,從此名副其實的「電梯」正式出現。 </p> <h2><span id=".E7.94.A8.E9.80.94"></span><span id="用途">用途</span></h2> <h3><span id=".E5.AE.A2.E9.81.8B"></span><span id="客運">客運</span></h3> <p>電梯的發明令摩天大樓變得可能,客運亦是電梯最常見的用途。客運電梯所需的載客量跟建築物面積、用途相關。一般的客運電梯的載客量,由數百公斤至2,000多公斤不等。四層以下的樓宇使用的電梯,有可能是液壓式的。十層以下的樓宇使用的電梯速度一般為每秒1.5公尺(5.4km/h)。十層以上的速度可達每秒2.5公尺(9km/h),以至每秒6公尺(21.6km/h)。 </p><p>某些多層辦公大廈可能需要數以十計的客運電梯。為了增加電梯的速度、效率和建築物可用的面積,多數高樓大廈會把電梯分成數組,每一組負責部分樓層,並且要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樓層的使用模式,作出不同的調整和調度。亦有些非常高的摩天大樓,乘客需要使用中途不停站快速電梯,先從地面前往高層的空中大堂(即高層電梯大堂,Sky lobby),之後再轉乘普通電梯前往目的地。有些最新的電梯則使用電梯分配系統,在大廳即可預叫指定要到達的樓層。 </p><p>有些客運電梯的「轎廂」(Cab)裝飾得美侖美奐,以雲石甚至黃金裝飾都有。部分客梯還有空氣調節,和電視機供乘客觀看。 </p><p>有些客運電梯的轎廂是透明的,放在建築物的外牆旁行走,供乘客觀光用。 </p><p>一部份有門禁管制的大樓,需有感應卡片、密碼、指紋辨識等,才能按下電梯特定樓層的按鈕,或者以顯示屏提示前往特定樓層電梯。 </p> <h3><span id=".E8.B2.A8.E9.81.8B"></span><span id="貨運">貨運</span></h3> <p>貨運電梯一般比客運電梯大和載重較多,由2000至5000公斤不等,多數都是採用曳引式,有部分貨運電梯甚至可以容納輕型車輛。貨運電梯內一般沒有很好的裝飾,一些則會裝上木板或軟墊以避免運貨時被損壞,舊式貨運電梯許多都有人手控制的電梯門開關。 </p><p>還有一種非常小的貨運電梯,叫做<span data-orig-title="啞侍應"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语" data-foreign-title="Dumbwaiter"><span>啞侍應</span></span>,樓層按鈕設於轎廂門外,專門供多層餐館內用來運送食物、杯盤(菜梯)。這類雜物電梯亦會在多層圖書館或醫院內用來運送書本、病歷(送書梯)。也有一些專門運送行李的大型電梯,這種電梯是不准載人。 </p><p>在建築工地、倉庫等地方有時會採用齒輪齒條嚙合式電梯(在台灣俗稱「施工梯」,須受到勞檢單位的規範;在香港俗稱為「籠𨋢」)來運貨及讓工人乘搭。這種電梯沒有電梯井,使用齒軌支持及移動轎箱。 </p> <h3><span id=".E6.B1.BD.E8.BB.8A.E9.9B.BB.E6.A2.AF"></span><span id="汽車電梯">汽車電梯</span></h3> <p>在一些空間有限的建築,由於停車場和入口位處不同樓層,興建斜道會佔用太多空間(尤其是部分建築,其停車場與汽車出入口之間相隔多於一個樓層),因此這些建築會安裝汽車電梯。 此外,一些智慧停車場也會採用汽車電梯以作停車場出入口,透過電梯的垂直及/或水平移動將汽車運送到泊位。 </p> <h2><span id=".E9.9B.BB.E6.A2.AF.E9.A9.85.E5.8B.95.E7.B3.BB.E7.B5.B1"></span><span id="電梯驅動系統">電梯驅動系統</span></h2> <h3><span id=".E6.9B.B3.E5.BC.95.E5.BC.8F"></span><span id="曳引式">曳引式</span></h3> <p>曳引式電梯由多條鋼纜把轎箱懸掛在電梯井頂部機房的曳引輪之上。鋼纜另一端懸掛作平衡的對重。配重一般為轎箱加上50%負載時的重量。當轎箱移動時,配重會向反方向移動。曳引輪是依靠鋼纜的粗糙表面及引輪上坑紋之間的摩擦力來拉動轎箱。因此當鋼纜或曳引輪用舊之後,必須適時更換以防滑溜。電動機負責帶動曳引輪轉動,提供動力昇起或放下轎箱。電動機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部分電動機要使用齒輪帶動曳引輪,較新及較快的電梯一般會採用無齒輪帶動。部分高層曳引式電梯還有重量補償裝置,在轎箱及對重之下設有一條鋼纜或鎖鏈,連接到地上。作用是補償懸掛轎箱或對重的鋼纜長度改變引起的重量變化。 </p><p>曳引式電梯一般需要在井道的頂部設置機房。近年設計新型的曳引式電梯,採用纖維-鋼纜復合纜索,可以減少所需的潤滑及維修。此外新型的電動機體積小,可以安裝在主導軌或井壁,免除機房設置,稱為無機房電梯。而無機房電梯是由芬蘭通力電梯在1996年研發。 </p> <h3><span id=".E6.B2.B9.E5.8E.8B.E5.BC.8F"></span><span id="油压式">油壓式</span></h3> <p>轎箱由底下或側面的柱塞支撐及昇降,柱塞由液壓推動。部分柱塞可作望遠鏡式摺疊,減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部分柱塞不可摺,安裝時地下必需挖一個洞。因為柱塞的限制,油壓式電梯一般只會在2至5層高的建築物上使用(不多於20公尺)。油壓式電梯的優點是機房可設置在任何位置(當然不能離開轎箱太遠),而且佔地較少,機械亦較為簡單;一般使用亦較少機會發生問題。但是亦有耗電量大,速度低的缺點,秒速不高於1公尺,以及運行時會發出高熱。故此,機房須用空調以降溫,否則電梯運行不暢,甚至因過熱而停機。 </p> <h3><span id=".E6.B0.A3.E5.8B.95.E5.BC.8F"></span><span id="氣動式">氣動式</span></h3> <p>轎箱於氣密式升降道內,以氣壓差調節方式,達到運行的功能。常用於信件文書的傳遞,近期亦有用於載人電梯的設計出現。此類電梯的升降道可省去鋼索與柱塞,並具有氣密結構,轎箱可如同針筒內的推桿般,運行至升降道最頂端與最末端。轎箱結構亦較為精簡,底部坑道也不需要存在。 </p><p>以目前市面能見的氣動式電梯來看。有以下特性:下行進排氣量與乘載重量會直接影響到電梯運行速度。載重量會直接影響氣密式升降道結構的強度需求,無法像鋼索曳引和柱塞油壓一般乘載較高的重量。與曳引式不同,運行中若遭遇停電,可藉由重力與自然進氣降至底層樓。上行利用大氣壓力提升轎箱;下行利用重力下降。空氣的壓縮性比油和鋼索明顯,以往搭乘電梯感受到的上下晃動,在氣壓帶動的電梯裡會更為明顯。 </p> <h2><span id=".E9.9B.BB.E6.A2.AF.E7.B5.90.E6.A7.8B"></span><span id="電梯結構">電梯結構</span></h2> <p>電梯的基本結構包括一條垂直的電梯井內,電梯井壁裝有導軌,一個上下移動的轎箱及有用來平衡的配重。轎箱上的導靴限制轎箱的移動。 </p> <h3><span id=".E5.8D.87.E9.99.8D.E6.9C.BA.E9.97.A8"></span><span id="升降机门">電梯門</span></h3> <p>電梯的門可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外門及內門。內邊一層的門是裝在轎箱上,一般稱為轎箱門。開關門的機械裝置安裝轎廂頂上驅動轎門,稱做門機。外邊的一層門則是裝在每層的電梯井入口,一般稱為層門(或廳門),其開、關門由轎門通過門刀帶動。層門平時以彈簧(或重錘)保持在關閉的狀態,防止有人掉進井內。內門附有感應器(所指乃機械式或光幕式安全觸板),感應器有機械和光電式(紅外線)二種,防止擠壓到人或貨物。門的形式有中分和雙摺二種,對開門距特別大可用中分雙摺,如果特別要求,也可做三折門。 </p><p>早期的電梯以及現今一些安裝於倉庫或廠房的載貨用電梯並無全自動開關的扉門,轎箱可能只有手動拉閘。而外門則可能是要手動向外開啟的掩門。 </p><p>現代的電梯門常見的是全自動左右水平對開趟門,也有隻向左或右單邊趟門,亦可能在轎箱內不同方向設有多組機門,以遷就不同樓層在井道不同方向的出入口。半自動﹙按鈕操作﹚上下垂直對開趟門、向上單邊趟門,多見於工業大廈和倉庫大型貨運電梯或多層食肆及圖書館內的「啞侍應」上。 </p> <h3><span id=".E9.9B.BB.E6.A2.AF.E5.AE.89.E5.85.A8.E8.A3.9D.E7.BD.AE"></span><span id="電梯安全裝置">電梯安全裝置</span></h3> <p>電梯具有各種安全裝置,防止轎箱因鋼纜斷裂、制動失靈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墜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裝置包括在機房裝設的鋼纜限速器,在轎箱及對重上安裝安全鉗。 </p> <h4><span id=".E9.96.80.E9.8E.96.E8.A3.9D.E7.BD.AE"></span><span id="門鎖裝置">門鎖裝置</span></h4> <h4><span id=".E9.99.90.E9.80.9F.E5.99.A8"></span><span id="限速器">限速器</span></h4> <p>限速器會在電梯向下超過預定速度的時候,鎖緊限速器纜索,從而啟動安全鉗,剎停電梯。 </p> <h4><span id=".E5.AE.89.E5.85.A8.E9.89.97"></span><span id="安全鉗">安全鉗</span></h4> <p>安全鉗是一種機械安全裝置,由奧的斯發明,當電梯速度超過預定速度時,限速器會鎖緊限速器纜索後,啟動安全鉗夾緊導軌,把轎箱或對重剎停。 </p> <h4><span id=".E7.B7.A9.E8.A1.9D.E5.99.A8"></span><span id="緩衝器">緩衝器</span></h4> <p>電梯緩衝器位於電梯井道底部,作為最後的保護。當電梯發生故障、在下降時超逾行程,緩衝器可減低電梯的衝撞力。 </p> <h4><span id=".E9.8B.BC.E7.BA.9C.E5.88.B6.E5.8B.95.E5.99.A8"></span><span id="鋼纜制動器">鋼纜制動器</span></h4> <h4><span id=".E5.AE.89.E5.85.A8.E9.99.90.E4.BD.8D.E6.84.9F.E6.87.89.E5.99.A8"></span><span id="安全限位感應器">安全限位感應器</span></h4> <h2><span id=".E5.8D.87.E9.99.8D.E6.9C.BA.E5.AE.89.E5.85.A8"></span><span id="升降机安全">電梯安全</span></h2> <p>只要使用恰當,保養得宜,電梯是十分安全的。若果以乘客數量計算,電梯的安全紀錄應該超過其他各種交通工具。 </p><p>為保障客運電梯乘客安全,多數國家和地區有特定的法律規定電梯安全和檢查維修。 </p><p>多數的法例規定,電梯內最少必須有:警鐘、對講機/求助電話(被困時求救)、開(關)門按鈕和緊急停止按鈕(但有部分電梯不設此按鈕)。部分電梯還有後備電池照明等設備。很多電梯還有超載警告,防止因過重引起意外。 </p><p>部份電梯設有閉路電視 (及監控屏),讓電梯外的人可以看見轎箱內發生的事情。 </p><p>萬一因為停電、機械故障等原因被困在電梯內,應該保持鎮定。使用警鐘或對講機向管理處求救,等候管理處召喚電梯維修人員把電梯打開。若果乘客有手提電話,可按照電梯內保養公司貼紙或指示牌的電話號碼,致電電梯保養公司要求救援。一部分較先進的對講機更可讓乘客直接與電梯保養公司要求救援。一部分符合無障礙設計之電梯更設有附有標示字句的機身知悉燈。必要時 (例如電梯內有人受傷、發生火警等) 亦可直接致電緊急求救電話要求救援,因為消防員以救人為第一原則,然而救人時除非備有電梯手動解鎖鎖匙,否則會以暴力爆開電梯門,結果做成電梯損傷,不但令電梯要花多一些時間維修,更會增添額外保養開支。受困時不要強行打開電梯門離開,因為轎箱當時不一定是對齊樓面,電梯亦有突然再次開動的可能,強行離開可能會掉進井內,或被移動中的電梯壓傷,而且正常情況下電梯門很難可以徒手打開,短時間困在電梯內通常不至於導致窒息,而且很少會有下墜的風險。一部份電梯可在停電等狀況發生時,自動以備用電池的電力將車廂移動至最近的樓層後打開廂門,使得乘客不會被困在電梯內。、。 </p><p>當發生火警時,不可乘包括消防電梯在內的一般電梯逃生(港鐵部分車站指定出口的高速電梯除外,包括香港大學站、西營盤站、何文田站及利東站,這些電梯安裝了防火捲簾防止濃煙進入),因為濃煙很可能進入電梯井內,而電梯亦很可能隨時停止或者纜線會被燒斷,應該使用樓梯逃生。 </p><p>部分電梯的設計,是可以讓有合適裝備的消防員在救火時使用前往起火的樓層。稱為消防電梯。 </p> <h2><span id=".E7.89.B9.E5.88.A5.E8.A8.AD.E8.A8.88.E7.9A.84.E5.8D.87.E9.99.8D.E6.9C.BA"></span><span id="特別設計的升降机">特別設計的電梯</span></h2> <h3><span id=".E7.84.A1.E6.A9.9F.E6.88.BF.E5.8D.87.E9.99.8D.E6.9C.BA"></span><span id="無機房升降机">無機房電梯</span></h3> <p>機頂的反繩輪則放到機底,鋼纜橫過機底,以使機箱於最高層,能比曳引電動機高。例子:港鐵深水埗站。 </p> <h3><span id=".E6.97.81.E7.BD.AE.E5.BC.8F.E6.A9.9F.E6.88.BF.E5.8D.87.E9.99.8D.E6.9C.BA"></span><span id="旁置式機房升降机">旁置式機房電梯</span></h3> <p>旁置式機房電梯始終不適合十多層以上的樓宇,因此該些樓宇很多時仍要用普通電梯,為了遷就總高度,一些樓宇會把機房放到樓宇頂層而不放於天台,這些樓宇頂層便不設電梯服務,或另設短距離電梯來服務。例子:港鐵金鐘站。 </p> <h3><span id=".E6.96.9C.E8.A1.8C.E5.8D.87.E9.99.8D.E6.9C.BA"></span><span id="斜行升降机">斜行電梯</span></h3> <p>部分電梯的電梯行走的軌道並非垂直,例如艾菲爾鐵塔(奧的斯製造)類似的例子還有香港沙田寶福山(迅達電梯)、香港愉景灣愉景北商場(臺日電梯)、香港大澳文物酒店(達輝工程),新界葵涌邨至禾塘咀街百步梯(奧的斯)。 </p> <h3><span id=".E9.9B.99.E5.B1.A4.E5.8D.87.E9.99.8D.E6.9C.BA"></span><span id="雙層升降机">雙層電梯</span></h3> <p>部分電梯的轎箱是雙層的,為疏解較高大樓龐大的人流,如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國油雙塔(奧的斯製造)、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奧的斯製造)、新鴻基中心(奧的斯製造)、鰂魚涌港島東中心(奧的斯製造)、香港銅鑼灣世貿中心商場(東芝製造)、九龍站上蓋環球貿易廣場(迅達電梯製造)、銅鑼灣希慎廣場(三菱製造)、台灣的台北101(東芝製造)、中國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奧的斯、東芝、日立、蒂森克虜伯製造)、中國的上海中心大廈(三菱製造)、中國的天津環球金融中心(三菱製造)、中國廣州的珠江城大廈(奧的斯製造)、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奧的斯製造)、中國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日立製造)、中國深圳的京基100(三菱製造)、中國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寫字樓電梯由迅達及日立製造,而穿梭電梯由奧的斯製造)等大樓的電梯皆是。 </p> <h3><span id="TWIN">TWIN</span></h3> <p>德國蒂森克虜伯電梯側於近年設計了一款共用井道的電梯名為TWIN,2個機箱位於同一井道,互相配合各自運行。如南昌大學二附院住院部。 </p> <h3><span id="MULTI">MULTI</span></h3> <p>2017年6月22日,在德國羅特魏爾蒂森克虜伯電梯研發中心完成了 MULTI的全球首秀。利用直線電機技術,MULTI使得電梯轎廂脫離了纜繩的束縛,可實現水平和垂直移動,不同於傳統電梯每個井道內只有一個轎廂上下移動的運行模式,MULTI可允許多個轎廂循環運行——相當於建築內部的地鐵系統。 </p><p>蒂森克虜伯MULTI電梯系統入選《時代》周刊2017年度「25項最佳發明」榜單。 </p> <h3><span id=".E4.B8.96.E7.95.8C.E6.9C.80.E5.BF.AB.E9.80.9F.E7.9A.84.E5.8D.87.E9.99.8D.E6.9C.BA"></span><span id="世界最快速的升降机">世界最快速的電梯</span></h3> <p>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其中兩部電梯採用由日立製作所研發的「世界最高速」電梯,營運速度高達20m/s(72km/h;測試時更達到21m/s或75.6km/h),只需要43秒,就能穿越從大廈1層到95層共440公尺的距離,刷新了全球超高速電梯提升速度;而由三菱電機為上海中心製造的電梯則為全球第二快電梯,最高速度為20m/s。哈里發塔包含目前世界第三快的電梯,速度達18m/s(64km/h或40mph),世界第四快的電梯在台灣的台北101,達16.83m/s(60.6km/h或37.7mph)。 </p> <ul class="gallery mw-gallery-traditional"><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li class="gallerybox" style="width: 155px"> </ul><h2><span id=".E4.B8.BB.E8.A6.81.E7.94.9F.E7.94.A2.E5.95.86"></span><span id="主要生產商">主要生產商</span></h2> <h2><span id=".E6.84.8F.E5.A4.96"></span><span id="意外">意外</span></h2> <p>電梯是極安全的交通工具,只要使用恰當,保養得宜,是很少會發生意外的。以下的意外原因大多是使用不當及沒有良好保養而發生的。 </p> <h3><span id=".E5.8F.B0.E7.81.A3"></span><span id="台灣">台灣</span></h3> <dl><dt>施工中</dt></dl><ul><li>2009年4月30日,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新建電梯工地,工人進入送交物品時,不慎摔落仍在施工中的電梯井,送醫不治。</li></ul><dl><dt>使用中</dt></dl><ul><li>2008年9月8日,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一座電梯,在20樓失控,斷斷續續的下墜到地下4樓,車廂內21人有2人輕微骨折。</li> <li>2009年1月8日,新北市一家紙器公司的貨梯,因為送貨員未確認電梯所在樓層即徑行進入,從1樓摔落地下1樓重傷。</li> <li>2010年2月5日,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潤泰台北新大陸」社區電梯,卡在三樓、五樓間(該棟大樓並無四樓的樓層編號),保全員在開門時因電梯突然移動而被夾傷至死。</li> <li>2013年10月4日,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二路的一棟大樓,大樓保全發現一位3歲小童被電梯夾在7至8樓間,隨後警消在電梯井的地下2樓處發現其母,兩人送往高雄榮民總醫院不治。</li></ul><dl><dt>維護中</dt></dl><ul><li>2010年1月11日,新北市樹林區大安路125巷的某工廠電梯,工人進入電梯進行維護時,不慎被電梯夾傷頭部,送醫不治。</li> <li>2011年2月17日,臺北市中山區新光三越百貨南西店的電梯組員工,檢測電梯時未確認電梯所在樓層即徑行進入,從1樓摔落地下4樓不治。</li></ul><dl><dt>停用中</dt></dl><ul><li>2004年12月1日,桃園縣楊梅市(今桃園市楊梅區)「富豪名宮」社區的電梯,因為年久失修,電梯門又遭人破壞,造成一名女童倚靠電梯門時跌入電梯井,由1樓摔落地下3樓,送醫不治。</li></ul><h3><span id=".E9.A6.99.E6.B8.AF"></span><span id="香港">香港</span></h3> <ul><li>1979年7月22日德福花園地盤電梯墜下事故,6人死亡。</li> <li>1993年6月2日北角地盤電梯墜下事故,12人喪生。</li> <li>2002年1月1日,粉嶺綠悠軒的電梯由於一粒螺絲鬆脫,令電梯箱在機門打開後繼續爬升,一名11歲男童未察覺,於進入電梯時摔倒,欲爬出時被夾死。出事電梯由勁威工程(已被奧的斯收購,並更名為捷運電梯公司)作非原廠維修,電梯由迅達(Schindler)製造。</li> <li>2008年10月25日晚上7時26分,大埔富善邨善雅樓的L32號電梯的8條鋼索有7條折斷,當時安全鉗並無啟動,以致電梯急速下墜至槽底,機箱嚴重損毀,幸當時電梯內唯一的乘客發現電梯發出怪異聲響,至14樓電梯門自動打開後離開避過意外,無人傷亡。肇事電梯由通力電梯製造,事發前2個月外判給蒂森克虜伯公司作非原廠維修保養,意外後房屋署全面檢查轄下屋邨由通力及蒂森克虜伯兩間公司生產的電梯,約共1000部。有業界人士稱,近期很多法團為省錢,寧選非原廠電梯維修承辦商做保養工作,亦出現綑綁式保養,但質素無保證。機電工程署於事發後10日(即11月4日)才向外公布事件和交代調查進度,初步調查指是機房的限速器出現問題,以致安全裝置失效(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由於對重滑輪軸承損壞,令全數8條懸吊纜索脫離對重裝置。電梯機廂在沒有對重作為平衡的情況下,開始加速下降。電梯的安全鉗令電梯機廂的下跌減慢,但未能將機廂煞停。下跌中的對重與打結的補償纜索促使電梯機廂進一步滑下,越過地面層跌落電梯井道底坑。於此位置,八條懸吊纜索其中七條呈現繃緊,對重及電梯機廂下跌所造成的衝力,超越了纜索的拉力強度(66kN),把七條纜索拉斷。)。</li> <li>2013年3月2日晚上8時許,北角昌明洋樓譽宴其中一部電梯突然由3樓急墜到1樓,導致7人受傷,事後負責保養的信科工程被機電工程署停牌半年。</li> <li>2014年10月8日,觀塘時運工業大廈,一部限載廿一人的電梯,載著廿九人落樓時,突然由十二樓急速下墜,眾人受撞擊受傷,消防處接報派出大批人手救援,打開電梯門將傷者救出,其中兩人骨折,有人飽受驚嚇情緒激動,分送三間醫院救治。</li> <li>2018年4月8日,荃灣海灣花園一部電梯上升撞及天花,導致一對夫婦重傷。</li> <li>2018年5月11日,上水名都一部電梯突然急升,令到一名乘客被夾住腳部往上扯,最終墮進槽底喪命。</li></ul><h3><span id=".E4.B8.AD.E5.9C.8B.E5.A4.A7.E9.99.B8"></span><span id="中國大陸">中國大陸</span></h3> <ul><li>2009年2月17日,合肥市一個工地的工程電梯,因為鋼纜斷裂,由大約10樓高度跌落地面,造成2人死亡,2人重傷。</li> <li>2009年8月12日,廣州市站西路一棟商廈,因電梯轎廂還在6樓,一名5歲半的男孩用手掰開5樓的電梯門,未看清便衝了進去,在電梯井內從5樓跌落至1樓,當場死亡。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調查後稱,出事電梯不存在故障,兒童掰開轎廂門並非難事,商場要承擔責任。但官方說法引起社會不少質疑。有廣東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稱,剛被年檢合格的電梯發生了事故,又讓給它資質並是其「上級領導」的質監局去進行調查,並不合適,這是「既當裁判又是運動員」。</li> <li>2013年5月15日,深圳羅湖區長虹大廈一名護士從16樓搭電梯欲前往3樓,即將要離開的時候,電梯門突然在未完全關閉下失控直往地下一樓墜下,女護士頭部被夾當場斷頭身亡。初步懷疑是維修工人在為電梯潤滑時,違規使用了機油導致其制動力下降。</li></ul><h3><span id=".E6.97.A5.E6.9C.AC"></span><span id="日本">日本</span></h3> <ul><li>2006年6月3日,在東京都港區芝一丁目一幢23層高住宅大廈的電梯,16歲高中二年級學生市川大輔踏出電梯時,電梯突然爬升,少年被夾在電梯跟樓層天花板之間近一小時,警方及消防員用了近40至50分鐘將他救出,少年卻因頭骨碎裂,不久傷重死亡。出事電梯由迅達(Schindler)於1997年製造,並由Sec Elevator公司承包維修(此次事故的原因在於判斷開門的安全裝置失效,電梯在門開啟的情況下繼續行駛。而電梯曳引機的制動器久未保養,同樣失效,沒有使電梯及時剎停。)。</li></ul><h3><span id=".E5.8D.97.E9.9D.9E"></span><span id="南非">南非</span></h3> <ul><li>1995年5月10日,奧克尼一處挖礦廠的機車撞向安全屏障掉入礦井,並將電梯撞至井底,電梯內的104人均死亡。</li></u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中國電梯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中華民國電梯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電梯資料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中國電梯網</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Miconic 10(迅達的電梯分配系統)</li> <li>樓梯</li> <li>電動扶梯</li> <li>電梯操作員</li> <li>帕特諾斯特 (電梯)</li></ul>
**電梯**(香港作**升降機**),粵港澳又稱「**𨋢**」;是一種垂直運送行人或貨物的運輸工具。 ## 歷史 古代的中國及歐洲各國都有以轆轤等工具垂直運送人和貨物。現代的電梯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後的產物。1845 年,第一部液壓電梯誕生,當時使用的液體為水。1853 年,美國人艾利莎・奧的斯發明自動安全裝置,大為提高鋼纜曳引電梯的安全。1857 年 3 月 23 日,美國紐約一家樓高五層的商店安裝了首部使用奧的斯安全裝置的客運電梯。自此以後,電梯的使用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最初的電梯是由蒸汽機推動的,因此安置的大廈必須裝有鍋爐房。1880 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使用電力的電梯,從此名副其實的「電梯」正式出現。 ## 用途 ### 客運 電梯的發明令摩天大樓變得可能,客運亦是電梯最常見的用途。客運電梯所需的載客量跟建築物面積、用途相關。一般的客運電梯的載客量,由數百公斤至 2,000 多公斤不等。四層以下的樓宇使用的電梯,有可能是液壓式的。十層以下的樓宇使用的電梯速度一般為每秒 1.5 公尺(5.4km/h)。十層以上的速度可達每秒 2.5 公尺(9km/h),以至每秒 6 公尺(21.6km/h)。 某些多層辦公大廈可能需要數以十計的客運電梯。為了增加電梯的速度、效率和建築物可用的面積,多數高樓大廈會把電梯分成數組,每一組負責部分樓層,並且要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樓層的使用模式,作出不同的調整和調度。亦有些非常高的摩天大樓,乘客需要使用中途不停站快速電梯,先從地面前往高層的空中大堂(即高層電梯大堂,Sky lobby),之後再轉乘普通電梯前往目的地。有些最新的電梯則使用電梯分配系統,在大廳即可預叫指定要到達的樓層。 有些客運電梯的「轎廂」(Cab)裝飾得美侖美奐,以雲石甚至黃金裝飾都有。部分客梯還有空氣調節,和電視機供乘客觀看。 有些客運電梯的轎廂是透明的,放在建築物的外牆旁行走,供乘客觀光用。 一部份有門禁管制的大樓,需有感應卡片、密碼、指紋辨識等,才能按下電梯特定樓層的按鈕,或者以顯示屏提示前往特定樓層電梯。 ### 貨運 貨運電梯一般比客運電梯大和載重較多,由 2000 至 5000 公斤不等,多數都是採用曳引式,有部分貨運電梯甚至可以容納輕型車輛。貨運電梯內一般沒有很好的裝飾,一些則會裝上木板或軟墊以避免運貨時被損壞,舊式貨運電梯許多都有人手控制的電梯門開關。 還有一種非常小的貨運電梯,叫做啞侍應,樓層按鈕設於轎廂門外,專門供多層餐館內用來運送食物、杯盤(菜梯)。這類雜物電梯亦會在多層圖書館或醫院內用來運送書本、病歷(送書梯)。也有一些專門運送行李的大型電梯,這種電梯是不准載人。 在建築工地、倉庫等地方有時會採用齒輪齒條嚙合式電梯(在台灣俗稱「施工梯」,須受到勞檢單位的規範;在香港俗稱為「籠𨋢」)來運貨及讓工人乘搭。這種電梯沒有電梯井,使用齒軌支持及移動轎箱。 ### 汽車電梯 在一些空間有限的建築,由於停車場和入口位處不同樓層,興建斜道會佔用太多空間(尤其是部分建築,其停車場與汽車出入口之間相隔多於一個樓層),因此這些建築會安裝汽車電梯。 此外,一些智慧停車場也會採用汽車電梯以作停車場出入口,透過電梯的垂直及/或水平移動將汽車運送到泊位。 ## 電梯驅動系統 ### 曳引式 曳引式電梯由多條鋼纜把轎箱懸掛在電梯井頂部機房的曳引輪之上。鋼纜另一端懸掛作平衡的對重。配重一般為轎箱加上 50% 負載時的重量。當轎箱移動時,配重會向反方向移動。曳引輪是依靠鋼纜的粗糙表面及引輪上坑紋之間的摩擦力來拉動轎箱。因此當鋼纜或曳引輪用舊之後,必須適時更換以防滑溜。電動機負責帶動曳引輪轉動,提供動力昇起或放下轎箱。電動機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部分電動機要使用齒輪帶動曳引輪,較新及較快的電梯一般會採用無齒輪帶動。部分高層曳引式電梯還有重量補償裝置,在轎箱及對重之下設有一條鋼纜或鎖鏈,連接到地上。作用是補償懸掛轎箱或對重的鋼纜長度改變引起的重量變化。 曳引式電梯一般需要在井道的頂部設置機房。近年設計新型的曳引式電梯,採用纖維-鋼纜復合纜索,可以減少所需的潤滑及維修。此外新型的電動機體積小,可以安裝在主導軌或井壁,免除機房設置,稱為無機房電梯。而無機房電梯是由芬蘭通力電梯在 1996 年研發。 ### 油壓式 轎箱由底下或側面的柱塞支撐及昇降,柱塞由液壓推動。部分柱塞可作望遠鏡式摺疊,減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部分柱塞不可摺,安裝時地下必需挖一個洞。因為柱塞的限制,油壓式電梯一般只會在 2 至 5 層高的建築物上使用(不多於 20 公尺)。油壓式電梯的優點是機房可設置在任何位置(當然不能離開轎箱太遠),而且佔地較少,機械亦較為簡單;一般使用亦較少機會發生問題。但是亦有耗電量大,速度低的缺點,秒速不高於 1 公尺,以及運行時會發出高熱。故此,機房須用空調以降溫,否則電梯運行不暢,甚至因過熱而停機。 ### 氣動式 轎箱於氣密式升降道內,以氣壓差調節方式,達到運行的功能。常用於信件文書的傳遞,近期亦有用於載人電梯的設計出現。此類電梯的升降道可省去鋼索與柱塞,並具有氣密結構,轎箱可如同針筒內的推桿般,運行至升降道最頂端與最末端。轎箱結構亦較為精簡,底部坑道也不需要存在。 以目前市面能見的氣動式電梯來看。有以下特性:下行進排氣量與乘載重量會直接影響到電梯運行速度。載重量會直接影響氣密式升降道結構的強度需求,無法像鋼索曳引和柱塞油壓一般乘載較高的重量。與曳引式不同,運行中若遭遇停電,可藉由重力與自然進氣降至底層樓。上行利用大氣壓力提升轎箱;下行利用重力下降。空氣的壓縮性比油和鋼索明顯,以往搭乘電梯感受到的上下晃動,在氣壓帶動的電梯裡會更為明顯。 ## 電梯結構 電梯的基本結構包括一條垂直的電梯井內,電梯井壁裝有導軌,一個上下移動的轎箱及有用來平衡的配重。轎箱上的導靴限制轎箱的移動。 ### 電梯門 電梯的門可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外門及內門。內邊一層的門是裝在轎箱上,一般稱為轎箱門。開關門的機械裝置安裝轎廂頂上驅動轎門,稱做門機。外邊的一層門則是裝在每層的電梯井入口,一般稱為層門(或廳門),其開、關門由轎門通過門刀帶動。層門平時以彈簧(或重錘)保持在關閉的狀態,防止有人掉進井內。內門附有感應器(所指乃機械式或光幕式安全觸板),感應器有機械和光電式(紅外線)二種,防止擠壓到人或貨物。門的形式有中分和雙摺二種,對開門距特別大可用中分雙摺,如果特別要求,也可做三折門。 早期的電梯以及現今一些安裝於倉庫或廠房的載貨用電梯並無全自動開關的扉門,轎箱可能只有手動拉閘。而外門則可能是要手動向外開啟的掩門。 現代的電梯門常見的是全自動左右水平對開趟門,也有隻向左或右單邊趟門,亦可能在轎箱內不同方向設有多組機門,以遷就不同樓層在井道不同方向的出入口。半自動﹙按鈕操作﹚上下垂直對開趟門、向上單邊趟門,多見於工業大廈和倉庫大型貨運電梯或多層食肆及圖書館內的「啞侍應」上。 ### 電梯安全裝置 電梯具有各種安全裝置,防止轎箱因鋼纜斷裂、制動失靈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墜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裝置包括在機房裝設的鋼纜限速器,在轎箱及對重上安裝安全鉗。 #### 門鎖裝置 #### 限速器 限速器會在電梯向下超過預定速度的時候,鎖緊限速器纜索,從而啟動安全鉗,剎停電梯。 #### 安全鉗 安全鉗是一種機械安全裝置,由奧的斯發明,當電梯速度超過預定速度時,限速器會鎖緊限速器纜索後,啟動安全鉗夾緊導軌,把轎箱或對重剎停。 #### 緩衝器 電梯緩衝器位於電梯井道底部,作為最後的保護。當電梯發生故障、在下降時超逾行程,緩衝器可減低電梯的衝撞力。 #### 鋼纜制動器 #### 安全限位感應器 ## 電梯安全 只要使用恰當,保養得宜,電梯是十分安全的。若果以乘客數量計算,電梯的安全紀錄應該超過其他各種交通工具。 為保障客運電梯乘客安全,多數國家和地區有特定的法律規定電梯安全和檢查維修。 多數的法例規定,電梯內最少必須有:警鐘、對講機 / 求助電話(被困時求救)、開(關)門按鈕和緊急停止按鈕(但有部分電梯不設此按鈕)。部分電梯還有後備電池照明等設備。很多電梯還有超載警告,防止因過重引起意外。 部份電梯設有閉路電視 (及監控屏),讓電梯外的人可以看見轎箱內發生的事情。 萬一因為停電、機械故障等原因被困在電梯內,應該保持鎮定。使用警鐘或對講機向管理處求救,等候管理處召喚電梯維修人員把電梯打開。若果乘客有手提電話,可按照電梯內保養公司貼紙或指示牌的電話號碼,致電電梯保養公司要求救援。一部分較先進的對講機更可讓乘客直接與電梯保養公司要求救援。一部分符合無障礙設計之電梯更設有附有標示字句的機身知悉燈。必要時 (例如電梯內有人受傷、發生火警等) 亦可直接致電緊急求救電話要求救援,因為消防員以救人為第一原則,然而救人時除非備有電梯手動解鎖鎖匙,否則會以暴力爆開電梯門,結果做成電梯損傷,不但令電梯要花多一些時間維修,更會增添額外保養開支。受困時不要強行打開電梯門離開,因為轎箱當時不一定是對齊樓面,電梯亦有突然再次開動的可能,強行離開可能會掉進井內,或被移動中的電梯壓傷,而且正常情況下電梯門很難可以徒手打開,短時間困在電梯內通常不至於導致窒息,而且很少會有下墜的風險。一部份電梯可在停電等狀況發生時,自動以備用電池的電力將車廂移動至最近的樓層後打開廂門,使得乘客不會被困在電梯內。、。 當發生火警時,不可乘包括消防電梯在內的一般電梯逃生(港鐵部分車站指定出口的高速電梯除外,包括香港大學站、西營盤站、何文田站及利東站,這些電梯安裝了防火捲簾防止濃煙進入),因為濃煙很可能進入電梯井內,而電梯亦很可能隨時停止或者纜線會被燒斷,應該使用樓梯逃生。 部分電梯的設計,是可以讓有合適裝備的消防員在救火時使用前往起火的樓層。稱為消防電梯。 ## 特別設計的電梯 ### 無機房電梯 機頂的反繩輪則放到機底,鋼纜橫過機底,以使機箱於最高層,能比曳引電動機高。例子:港鐵深水埗站。 ### 旁置式機房電梯 旁置式機房電梯始終不適合十多層以上的樓宇,因此該些樓宇很多時仍要用普通電梯,為了遷就總高度,一些樓宇會把機房放到樓宇頂層而不放於天台,這些樓宇頂層便不設電梯服務,或另設短距離電梯來服務。例子:港鐵金鐘站。 ### 斜行電梯 部分電梯的電梯行走的軌道並非垂直,例如艾菲爾鐵塔(奧的斯製造)類似的例子還有香港沙田寶福山(迅達電梯)、香港愉景灣愉景北商場(臺日電梯)、香港大澳文物酒店(達輝工程),新界葵涌邨至禾塘咀街百步梯(奧的斯)。 ### 雙層電梯 部分電梯的轎箱是雙層的,為疏解較高大樓龐大的人流,如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國油雙塔(奧的斯製造)、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奧的斯製造)、新鴻基中心(奧的斯製造)、鰂魚涌港島東中心(奧的斯製造)、香港銅鑼灣世貿中心商場(東芝製造)、九龍站上蓋環球貿易廣場(迅達電梯製造)、銅鑼灣希慎廣場(三菱製造)、台灣的台北 101(東芝製造)、中國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奧的斯、東芝、日立、蒂森克虜伯製造)、中國的上海中心大廈(三菱製造)、中國的天津環球金融中心(三菱製造)、中國廣州的珠江城大廈(奧的斯製造)、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奧的斯製造)、中國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日立製造)、中國深圳的京基 100(三菱製造)、中國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寫字樓電梯由迅達及日立製造,而穿梭電梯由奧的斯製造)等大樓的電梯皆是。 ### TWIN 德國蒂森克虜伯電梯側於近年設計了一款共用井道的電梯名為 TWIN,2 個機箱位於同一井道,互相配合各自運行。如南昌大學二附院住院部。 ### MULTI 2017 年 6 月 22 日,在德國羅特魏爾蒂森克虜伯電梯研發中心完成了 MULTI 的全球首秀。利用直線電機技術,MULTI 使得電梯轎廂脫離了纜繩的束縛,可實現水平和垂直移動,不同於傳統電梯每個井道內只有一個轎廂上下移動的運行模式,MULTI 可允許多個轎廂循環運行 —— 相當於建築內部的地鐵系統。 蒂森克虜伯 MULTI 電梯系統入選《時代》周刊 2017 年度「25 項最佳發明」榜單。 ### 世界最快速的電梯 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其中兩部電梯採用由日立製作所研發的「世界最高速」電梯,營運速度高達 20m/s(72km/h;測試時更達到 21m/s 或 75.6km/h),只需要 43 秒,就能穿越從大廈 1 層到 95 層共 440 公尺的距離,刷新了全球超高速電梯提升速度;而由三菱電機為上海中心製造的電梯則為全球第二快電梯,最高速度為 20m/s。哈里發塔包含目前世界第三快的電梯,速度達 18m/s(64km/h 或 40mph),世界第四快的電梯在台灣的台北 101,達 16.83m/s(60.6km/h 或 37.7mph)。 * * * ## 主要生產商 ## 意外 電梯是極安全的交通工具,只要使用恰當,保養得宜,是很少會發生意外的。以下的意外原因大多是使用不當及沒有良好保養而發生的。 ### 台灣 **施工中** * 2009 年 4 月 30 日,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新建電梯工地,工人進入送交物品時,不慎摔落仍在施工中的電梯井,送醫不治。 **使用中** * 2008 年 9 月 8 日,台中市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一座電梯,在 20 樓失控,斷斷續續的下墜到地下 4 樓,車廂內 21 人有 2 人輕微骨折。 * 2009 年 1 月 8 日,新北市一家紙器公司的貨梯,因為送貨員未確認電梯所在樓層即徑行進入,從 1 樓摔落地下 1 樓重傷。 * 2010 年 2 月 5 日,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潤泰台北新大陸」社區電梯,卡在三樓、五樓間(該棟大樓並無四樓的樓層編號),保全員在開門時因電梯突然移動而被夾傷至死。 * 2013 年 10 月 4 日,高雄市左營區大中二路的一棟大樓,大樓保全發現一位 3 歲小童被電梯夾在 7 至 8 樓間,隨後警消在電梯井的地下 2 樓處發現其母,兩人送往高雄榮民總醫院不治。 **維護中** * 2010 年 1 月 11 日,新北市樹林區大安路 125 巷的某工廠電梯,工人進入電梯進行維護時,不慎被電梯夾傷頭部,送醫不治。 * 2011 年 2 月 17 日,臺北市中山區新光三越百貨南西店的電梯組員工,檢測電梯時未確認電梯所在樓層即徑行進入,從 1 樓摔落地下 4 樓不治。 **停用中** * 2004 年 12 月 1 日,桃園縣楊梅市(今桃園市楊梅區)「富豪名宮」社區的電梯,因為年久失修,電梯門又遭人破壞,造成一名女童倚靠電梯門時跌入電梯井,由 1 樓摔落地下 3 樓,送醫不治。 ### 香港 * 1979 年 7 月 22 日德福花園地盤電梯墜下事故,6 人死亡。 * 1993 年 6 月 2 日北角地盤電梯墜下事故,12 人喪生。 * 2002 年 1 月 1 日,粉嶺綠悠軒的電梯由於一粒螺絲鬆脫,令電梯箱在機門打開後繼續爬升,一名 11 歲男童未察覺,於進入電梯時摔倒,欲爬出時被夾死。出事電梯由勁威工程(已被奧的斯收購,並更名為捷運電梯公司)作非原廠維修,電梯由迅達(Schindler)製造。 * 2008 年 10 月 25 日晚上 7 時 26 分,大埔富善邨善雅樓的 L32 號電梯的 8 條鋼索有 7 條折斷,當時安全鉗並無啟動,以致電梯急速下墜至槽底,機箱嚴重損毀,幸當時電梯內唯一的乘客發現電梯發出怪異聲響,至 14 樓電梯門自動打開後離開避過意外,無人傷亡。肇事電梯由通力電梯製造,事發前 2 個月外判給蒂森克虜伯公司作非原廠維修保養,意外後房屋署全面檢查轄下屋邨由通力及蒂森克虜伯兩間公司生產的電梯,約共 1000 部。有業界人士稱,近期很多法團為省錢,寧選非原廠電梯維修承辦商做保養工作,亦出現綑綁式保養,但質素無保證。機電工程署於事發後 10 日(即 11 月 4 日)才向外公布事件和交代調查進度,初步調查指是機房的限速器出現問題,以致安全裝置失效(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由於對重滑輪軸承損壞,令全數 8 條懸吊纜索脫離對重裝置。電梯機廂在沒有對重作為平衡的情況下,開始加速下降。電梯的安全鉗令電梯機廂的下跌減慢,但未能將機廂煞停。下跌中的對重與打結的補償纜索促使電梯機廂進一步滑下,越過地面層跌落電梯井道底坑。於此位置,八條懸吊纜索其中七條呈現繃緊,對重及電梯機廂下跌所造成的衝力,超越了纜索的拉力強度(66kN),把七條纜索拉斷。)。 * 2013 年 3 月 2 日晚上 8 時許,北角昌明洋樓譽宴其中一部電梯突然由 3 樓急墜到 1 樓,導致 7 人受傷,事後負責保養的信科工程被機電工程署停牌半年。 * 2014 年 10 月 8 日,觀塘時運工業大廈,一部限載廿一人的電梯,載著廿九人落樓時,突然由十二樓急速下墜,眾人受撞擊受傷,消防處接報派出大批人手救援,打開電梯門將傷者救出,其中兩人骨折,有人飽受驚嚇情緒激動,分送三間醫院救治。 * 2018 年 4 月 8 日,荃灣海灣花園一部電梯上升撞及天花,導致一對夫婦重傷。 * 2018 年 5 月 11 日,上水名都一部電梯突然急升,令到一名乘客被夾住腳部往上扯,最終墮進槽底喪命。 ### 中國大陸 * 2009 年 2 月 17 日,合肥市一個工地的工程電梯,因為鋼纜斷裂,由大約 10 樓高度跌落地面,造成 2 人死亡,2 人重傷。 * 2009 年 8 月 12 日,廣州市站西路一棟商廈,因電梯轎廂還在 6 樓,一名 5 歲半的男孩用手掰開 5 樓的電梯門,未看清便衝了進去,在電梯井內從 5 樓跌落至 1 樓,當場死亡。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調查後稱,出事電梯不存在故障,兒童掰開轎廂門並非難事,商場要承擔責任。但官方說法引起社會不少質疑。有廣東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稱,剛被年檢合格的電梯發生了事故,又讓給它資質並是其「上級領導」的質監局去進行調查,並不合適,這是「既當裁判又是運動員」。 * 2013 年 5 月 15 日,深圳羅湖區長虹大廈一名護士從 16 樓搭電梯欲前往 3 樓,即將要離開的時候,電梯門突然在未完全關閉下失控直往地下一樓墜下,女護士頭部被夾當場斷頭身亡。初步懷疑是維修工人在為電梯潤滑時,違規使用了機油導致其制動力下降。 ### 日本 * 2006 年 6 月 3 日,在東京都港區芝一丁目一幢 23 層高住宅大廈的電梯,16 歲高中二年級學生市川大輔踏出電梯時,電梯突然爬升,少年被夾在電梯跟樓層天花板之間近一小時,警方及消防員用了近 40 至 50 分鐘將他救出,少年卻因頭骨碎裂,不久傷重死亡。出事電梯由迅達(Schindler)於 1997 年製造,並由 Sec Elevator 公司承包維修(此次事故的原因在於判斷開門的安全裝置失效,電梯在門開啟的情況下繼續行駛。而電梯曳引機的制動器久未保養,同樣失效,沒有使電梯及時剎停。)。 ### 南非 * 1995 年 5 月 10 日,奧克尼一處挖礦廠的機車撞向安全屏障掉入礦井,並將電梯撞至井底,電梯內的 104 人均死亡。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中國電梯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華民國電梯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電梯資料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國電梯網 ## 參見 * Miconic 10(迅達的電梯分配系統) * 樓梯 * 電動扶梯 * 電梯操作員 * 帕特諾斯特 (電梯)
null
36,271
2023-04-24T00:38:42Z
76,949,166
𨋢
755,529
<p><b>臺灣黑幫</b>,亦可稱為<b>臺灣黑道</b>、<b>臺灣黑社會</b>、<b>臺灣幫派</b>,是指在臺灣從事非法活動的祕密組織。在現代臺灣社會上,對其之定義等同於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中所定義的犯罪組織,即「本條例所稱犯罪組織,指三人以上,以實施強暴、脅迫、詐術、恐嚇為手段或最重本刑逾五年有期徒刑之刑之罪,所組成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前項有結構性組織,指非為立即實施犯罪而隨意組成,不以具有名稱、規約、儀式、固定處所、成員持續參與或分工明確為必要。」目前,混跡於臺灣社會上的大型幫派主要有三:一是成立於1954年5月的四海幫。二是成立於1957年的竹聯幫。三是成立於1986年10月的天道盟。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6.98.8E.E6.B8.85.E6.99.82.E6.9C.9F.EF.BC.9A.E6.A2.B0.E9.AC.A5.E6.B4.BB.E5.8B.95"></span><span id="明清時期:械鬥活動">明清時期:械鬥活動</span></h3> <p>遠在17世紀初期,臺灣明鄭時期就可能有天地會成員在臺灣活動的蹤跡。根據史料記載,目前公認的台灣第一個秘密團體是建立於1726年(雍正四年)的「父母會」,而在清代末期,古老秘密組織天地會分子也實際在臺灣活動。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臺灣清治時期)發生的分類械鬥,逐漸劃分出各地區域的在地勢力,此時地方官府勢力不彰,全台各地門閥士紳的勢力強盛,往往是械鬥的發起人。 </p> <h3><span id=".E6.97.A5.E6.B2.BB.E6.99.82.E6.9C.9F.EF.BC.9A.E6.B5.AA.E4.BA.BA.E8.A7.92.E9.A0.AD"></span><span id="日治時期:浪人角頭">日治時期:浪人角頭</span></h3> <p>19世紀末,臺灣進入日本統治時期後,大多數秘密組織幫派勢力為之解散,<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少量留下來的幫派勢力成為日本對付臺灣人的工具</mark>;而其中也有一些角頭勢力因新的市街或商業型態聚落形成而發展起來。直到中國國民黨政權入臺後以各種形式繼續生存至今,如台北市中山區「牛埔幫」、中正區「華山幫」、萬華區艋舺「芳明館」、「河溝頭」、「堀江町」、大同區大稻埕「四崁仔」、「下厝庄」、「大龍峒」、「豬屠口」等等,這些地區從日治時期就已經存在著角頭團體。 </p> <h3><span id=".E6.88.B0.E5.BE.8C.E6.99.82.E6.9C.9F.EF.BC.9A.E5.A4.96.E7.9C.81.E6.8E.9B.E8.90.8C.E7.99.BC.E8.80.8C.E6.9C.AC.E7.9C.81.E6.8E.9B.E7.9A.84.E6.94.BF.E5.95.86.E4.BA.BA.E8.84.88.E5.8B.A2.E5.8A.9B"></span><span id="戰後時期:外省掛萌發而本省掛的政商人脈勢力">戰後時期:外省掛萌發而本省掛的政商人脈勢力</span></h3> <p>1950年代,隨著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的幫會分子(如洪門與青幫)迅速找到了新的生存形式,二戰結束後外省幫派等勢力興起也改變了台灣黑社會的生態。這些外省子弟為求生存、及對抗強勢的本省人勢力,他們聯合外省子弟們形成一個團體,並承襲古老幫會洪門與青幫的組織概念,及軍事家庭背景的管理模式,創立擁有組織架構的幫會,為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吸收利用處理檯面上無法處置的問題,外省幫派因而迅速壯大;但沒有地緣或宗親關係因而沒有地方性的號召力,地方組織力不如本省掛,因而格格不入,國民黨政府在「催臺青政策」(催生本省青年上臺)政策執行多年後,逐漸轉而扶植本省掛。本省掛因經營地方有成,多投入縣市參選或變成地方仕紳(地方派系)並間接提升台灣幫派素質,並成為主流,外省掛多位大老也成曾試圖參選,尋求保護傘,但因實力不夠多以落選收場,落選後還是多以「公司」或「社團」等幫派名義半公開活動。 </p> <h2><span id=".E6.B4.BB.E5.8B.95"></span><span id="活動">活動</span></h2> <h3><span id=".E9.BB.83.E8.B3.AD.E6.AF.92"></span><span id="黃賭毒">黃賭毒</span></h3> <p>早期的黑幫成員多以經營特種行業,如酒店、色情、賭博,以及充當傭兵進行保鑣、地方圍事、調解糾紛等活動為主要資金來源。近年來許多幫派更企業化,以企業名義招收員工當小弟經營幫派的理念來運作,在台灣,著名的四海幫,可說是此一概念的先驅。 </p> <h3><span id=".E5.9C.B0.E4.B8.8B.E8.9E.8D.E8.B3.87"></span><span id="地下融資">地下融資</span></h3> <p>絕大部份的台灣黑幫經營台灣各種地下融資,如融資六合彩賭博、互助會、股票融資、身份證融資、偽造信用卡、借錢買官、網路賭博等。 </p> <h3><span id=".E5.A4.A7.E5.B0.88.E7.94.9F.E6.88.90.E5.93.A1"></span><span id="大專生成員">大專生成員</span></h3> <p>多以吸收原先家庭與黑幫有染的成員,絕大部份擁有大專及碩士以上學歷,大專生以身為黑幫智庫為榮,並以刺青圖樣分類堂口,許多人士以臺灣男子必服的義務役習慣稱號,互稱學長、學弟,包含網路打手,網路堂口等。尤其外省掛,早期皆出身校園幫派組織,所以更有系統進入校園,以老鼠會直銷模式吸收學生入幫;雖然號稱數萬幫眾,不過幾乎六、七成以上都只是「玩票」、「跑龍套」、「走路工」性質的學生或中輟生。 </p> <h3><span id=".E4.B8.80.E6.B8.85.E5.89.8D.E5.BE.8C"></span><span id="一清前後">一清前後</span></h3> <p>在一清專案後,中華民國政府嚴厲打擊幫派,許多成員失去目標與活動資金來源,尤其以外省掛特為嚴重,因為外省掛通常沒有自己的地盤,經濟有限,導致少數的老一輩或中新生代漸漸墮落接觸販賣毒品、而本省掛則走私槍械等高風險高回報犯罪例如許金德,天道盟美鷹會中部海線角頭,導致省社會狀況惡化。尤其在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佈解除臺灣省戒嚴令後,導致走私管道更加簡易,使得走私毒品與走私軍火武器邁向另一個高峰。在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出身的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郝柏村上任之後,更曾經下令要求時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周仲南二級上將直接動用中華民國國軍部隊來掃黑,稱為「迅雷專案」。 </p> <h3><span id=".E8.BD.89.E5.85.A5.E6.94.BF.E5.A3.87"></span><span id="轉入政壇">轉入政壇</span></h3> <p>也因解嚴後開放人民有選舉參政權,許多本省掛黑道分子介入政治活動,在政治面又捲起一股派系鬥爭的角力,許多黑幫領袖也藉由選上民意代表以利獲得更多的地方資源。更有許多黑白兩道合作結合成更大的團體勢力,以便進行工程綁標,搓圓仔湯、賺取營利回扣、介入政治、金融等體系,造成台灣政壇嚴重的「黑金」現象。如有黑道議長之稱的屏東縣議會前議長鄭太吉等。 </p> <h3><span id=".E7.B5.B1.E6.B4.BE.E5.88.86.E5.AD.90"></span><span id="統派分子">統派分子</span></h3> <p>以張安樂為首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的外省掛黑幫分子居多,自詡為推動中國統一,實際上運用黑道手法,壓制臺獨甚至華獨分子,恐嚇對立人士,而整體戰術運用就是「糖飴與鞭」,以中共背景的資金助益的「糖飴」為主,暴力威嚇的「鞭子」為輔,交相運用;除吸收非法幫派組織之外,對於臺灣民間信仰的宮廟,社團法人化的洪門與青幫各山頭等秘密社團亦是吸收重點;統觀這一切似乎符合中共歷來一貫手法「點穴戰」(對有影響力的人事物開始著手)以及「以不變應萬變」,逐漸形成地方基層包圍中央之手段,大部分的8+9則是比態支持,許多8+9容易被這派吸收,尤其是廟會活動的陣頭成員更是容易接觸統派分子。近年來,逐步有系統針對「宮廟團體」「宗親團體」「村里長及民代等基層的聯誼會」作為滲透吸收的重點。 </p> <h3><span id=".E5.88.97.E7.AE.A1.E7.8B.80.E6.B3.81"></span><span id="列管狀況">列管狀況</span></h3> <p>依據2004年6月,內政部警政署「不良幫派組合調查處理實施要點」,在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共執行列管有665個不良幫派組合組織、成員計6461人。各主要幫派人數及比例如下圖: </p><p>列管的不良幫派組合中以竹聯幫1171人(68個堂口組織)、約佔18%最多;其後依序為四海幫726人(46個堂口組織)、約佔11%;天道盟632人(36個分會組織)、約佔10%;松聯幫108人(7個堂口組織)、約佔2%;北聯幫102人(6個堂口組織)、約佔2%;其他的不良幫派組合人數則均在百人以下;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三個幫派,佔所有列管人數的近四成,其餘六成多以無名目的角頭組織居多。 </p><p>另以分佈地區而言,臺北市2119人最多,其次為台北縣(新北市)736人、桃園縣(桃園市)639人、基隆市418人、臺中市338人、彰化縣288人、新竹市210人、高雄市412人,其餘各縣市列管人數多在200人以下,集中於北部及都會地區的現象明顯。此外,因幫派活動原本即具有極高之隱密性,不良幫派組合成員之列管,有一定要件與程序,故實際參與幫派活動者應超過上述人數,由此來看,還是多以無名目的縱貫線角頭勢力居多。 </p> <h2><span id=".E7.8A.AF.E7.BD.AA.E5.9C.98.E9.AB.94.E7.A8.AE.E9.A1.9E"></span><span id="犯罪團體種類">犯罪團體種類</span></h2> <p>在台灣,政府也將犯罪團體歸為三大類型。 </p> <h3><span id=".E7.B5.84.E7.B9.94.E7.8A.AF.E7.BD.AA.E5.9E.8B"></span><span id="組織犯罪型">組織犯罪型</span></h3> <p>這些團體比起其他兩類團體,具有規模較大、分工較完善的組織,從前成員多數是外省籍。在台灣具有規模勢力的幫派如:竹聯幫、四海幫、松聯幫、北聯幫、飛鷹幫等等,而天道盟和縱貫線角頭則是本地籍的代表。儘管這些幫派成員擁有上百、上千更甚上萬人,即使這些幫派在台灣與海外有許多分部,但通常他們沒有自己的地盤。 </p> <h3><span id=".E8.A7.92.E9.A0.AD.E5.9E.8B"></span><span id="角頭型">角頭型</span></h3> <p>角頭有非常強烈的地域性,先經過紛爭、調解、結盟後、地盤劃分清楚,勢力範圍,誰也不犯誰,有秩序倫理,由於沒有任何以暴力組織為名目但有區域範圍並共禦外敵上的共識,所以不容易被警方掃蕩,主要經營地方人脈勢力以地方利益分配,主導地方派系和各大幫派勢力,不加入幫派但以勢力控制幫派,由於能掌控利益資源,實力是幫派之上,具規模的角頭勢力黑白兩道合作關係人多高達百人甚至千人。隨社會型態改變,角頭團體內分工逐漸細膩,愈是都會區域的愈是明顯,但組織仍舊單純,領導人稱之為總會長、老大、大仔或董仔,通常能結合地方政治或公共團體勢力以獲得在地支持。 </p><p>現代對於角頭的定義實際上是對地方勢力團體的稱呼,組織單純但人員關係複雜,通常不以幫派名義活動。部分有基礎勢力的角頭,以個人圓滑行事作風,能為地方不公平的事出頭抗爭,甚至逞凶鬥狠,但沒有欺壓善良,把不法所得捐給弱勢團體或公益團體有在為地方做善事,贏得不錯風評,開始有基本人脈等追隨者,等到有足夠的能力能影響地方選舉得票率之後,便開始有政治人物或地方勢力的吸收甚至靠攏,因為有在做善事也沒加入幫派所以沒有顯著的黑幫色彩,派系吸收之後比較不會造成外界不好的與論,也不容易遭不同勢力抓到把柄盯上,因為有地方派引導開路,迅速滲入地方各界,優秀的角頭善於地方事務協調,廣結善緣,以地方工程利益分配條件或當選之後各種公共行政單位的職位安插,以便凝聚地方黑白兩道勢力,例如某些縣市的警察局長或教育局長也都是具有黑道勢力的縣市首長選出來的,所以成員多寡也與利益大小有關,但也有做人失敗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欺壓善良不得民心的地方流氓也出來參予選舉,但這些人通常都是以落選收場。 </p> <h3><span id=".E7.8A.AF.E7.BD.AA.E7.B5.84.E5.90.88.E5.9E.8B"></span><span id="犯罪組合型">犯罪組合型</span></h3> <p>此類組合並非常態性組織,可能因共同犯罪意識或共謀利益而臨時組合成一犯罪團體;如幫派堂口、槍擊要犯集團、詐騙集團、強盜搶劫或飆車族等。 </p> <h4><span id=".E5.9C.B0.E7.97.9E.E6.B5.81.E6.B0.93"></span><span id="地痞流氓">地痞流氓</span></h4> <p>最常出現在廟會、陣頭、八家將這些活動場所出入經常現身,通常有毒品前科。 這些團體組織通常是一些魚肉鄉民的地痞流氓,或黑幫外圍組織,組織規模最小,大概只有2人至十幾人,卻以黑幫堂口名義,四處為非作歹,沒有地盤,所以只會敲詐勒索善良老百姓或白吃白喝,不講道理,欺善怕惡,一個人沒有膽量去欺負他人,只會以仗勢欺人方式專挑寡數行動群體下手或專找奉公守法講道理的善良人士下手,並以無理取鬧且又橫行霸道方式或恐嚇來威脅對方一定要服從自己。這種類型的行為舉止上也是最常被網路稱呼為現代流行語的8+9。 </p> <h4><span id=".E6.A7.8D.E6.93.8A.E8.A6.81.E7.8A.AF.E9.9B.86.E5.9C.98"></span><span id="槍擊要犯集團">槍擊要犯集團</span></h4> <p>這些團體大多具有刑事案件在身的通緝殺人犯,大都是本地人,組織嚴密且大多由地方政治派系或某黑道勢力接收,而這些人大多是道上俗稱的死犯,但背後都有藏鏡人操控資助,同流合汙,甚至有民意代表庇護。 </p><p>近年如張錫銘集團背後成員或參予關係人更多達近百人,更有天道盟太陽會跟北中南部角頭的介入,是近年最大組織的槍擊亡命集團,結合角頭勢力四處犯罪甚至黑吃黑。例如前80年代十大槍擊要犯榜首「鬼見愁」林來福集團,組織龐大,涉及25條人命與50多起重大刑事案件。前後相繼也有「小馬哥」楊瑞和、「黑牛」黃鴻寓、「惡龍」陳新發、「惡龍」張錫銘等犯罪集團,而被他們綁票或恐嚇勒索的被害者除了企業家、富商名流外,也具有黑道背景或從事不法獲利者,甚至是過去的追隨者。 </p> <h2><span id=".E5.B9.AB.E6.B4.BE.E5.90.8D.E7.A8.B1"></span><span id="幫派名稱">幫派名稱</span></h2> <h3><span id=".E5.9C.B0.E5.90.8D.E9.A1.9E"></span><span id="地名類">地名類</span></h3> <p>台灣黑社會幫派歷史脈絡裡,早年並無組織概念,而是以地區鄉鎮、街道或是顯著標地物所聚合形成固定地盤的角頭勢力而成,因此不同於日本暴力團或美國黑手黨普遍以領導者姓氏來為所屬黑幫勢力所命名,台灣角頭及幫派勢力普遍以區域地名所稱呼,此類名稱也是台灣幫派名稱最多的一個分類。 </p><p>以知名的「牛埔幫」角頭為例,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帶舊稱為牛埔,混跡於該地盤的黑幫份子皆稱呼為「牛埔仔」而聞名,該區域發展歷史悠久也因此勢力眾多,發展至今該區域的角頭聚合已經並非是出自於單一角頭系統,例如再以該地區的「鐵桶街」、「撫順街」、「雙城街」、「新厝」等地名細分為不同角頭名號,但因為這些角頭皆是位於牛埔地區,也因此皆被稱之為「牛埔仔」或警方所統稱「牛埔幫」,形成同一地區但同時擁有不同勢力的「角頭團體」。 </p><p>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頭北厝」、「河溝頭」、「堀江町」、「會社尾」、「崁頂庄」、「加蚋仔」、松山區「松聯幫」、北投區「北聯幫」、中山區「頂厝庄」、「中庄仔」、大同區「下厝庄」、四崁仔、「豬屠口」、「大龍峒」、新店區「文山幫」、台中市「大湖仔」「練武幫」、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仔」、「沙仔地」、苓雅區「苓仔寮」等。 </p> <h3><span id=".E6.A8.99.E5.9C.B0.E9.A1.9E"></span><span id="標地類">標地類</span></h3> <p>標地類與上述地名類相似,大多是來自該地區具有顯著代表性的建築物或標地物,該地區的黑幫份子便以這些標地物為地點所聚合,形成一個幫派或角頭勢力。例如西門町「萬國口」取自於萬國戲院聚合、艋舺「芳明館」取自於芳明館戲院聚合、高雄「西北幫」取自於西北戲院聚合等等,往往這些建築物經過拆卸之後,這些角頭名號也取代了原先的建物名稱延續至今。 </p><p>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台北萬華區「龍山寺口」、「祖師廟口」、中正區「華山車頭」、三重區「天台」、桃園「小南門」、新竹「天橋」、彰化「大道公」、「車頭」、嘉義「黃昏市場幫」、台南「東門」、「南門」等。 </p> <h3><span id=".E7.B5.90.E7.BE.A9.E9.A1.9E"></span><span id="結義類">結義類</span></h3> <p>除了以地區名及標地物做為幫派勢力名稱以外,尚有以結義人數來做為幫派勢力名稱,例如活躍於桃園的「十三鐵衛」、早年台中的「十五神虎」、高雄的「十八斧頭」等角頭,都是以人數相互結義後所形成的角頭名號,這些成員可能起先並非發跡於固定地盤,或是成員是來自各地聚合並逐漸發展為角頭團體。 </p><p>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台北「十二生肖」、桃園「十三鐵衛」、新竹「十三神鷹」、「十六兄弟」、台中「九條龍」、「十三鷹」、「十七軍刀」、彰化「十八兄弟」等。 </p> <h3><span id=".E8.A9.9E.E6.84.8F.E9.A1.9E"></span><span id="詞意類">詞意類</span></h3> <p>此類多為國共內戰撤守台灣後,由外省子弟所結成的幫派為較多數,早期這些幫派份子受到近代藝術及文學所影響,成員相互結盟或結義所形成的幫派團體。以知名的「四海幫」為例,便是出自《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一詞創立幫派名稱而來。同樣的,詞意也影響本省角頭使用在創立幫名上,例如「天道盟」便是以諺語「公道自在人心」一詞而來,並且修改為「天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論」為口號與各地角頭相互結盟。 </p><p>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竹聯幫」取自竹林、「至尊盟」取自武林至尊、台中「小梅花幫」取自梅花、新竹「三光幫」取自日月星、「風飛沙」取自台灣俗語、台北「飛鷹幫」與桃園「血鷹幫」取自老鷹、台北「海盜幫」與台南「風速四十米派」取自電影等。 </p> <h2><span id=".E5.90.8D.E8.A9.9E.E5.92.8C.E9.9A.B1.E8.AA.9E"></span><span id="名詞和隱語">名詞和隱語</span></h2> <h3><span id=".E8.87.BA.E7.81.A3.E4.B8.89.E5.A4.A7.E9.BB.91.E5.B9.AB"></span><span id="臺灣三大黑幫">臺灣三大黑幫</span></h3> <p>臺灣三大黑幫,或稱為臺灣三大幫派,是依據199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警政署所編列的「警政工作概況」內文所提及,將「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等三個跨區域的大型幫派,依列管人數、勢力規模、犯罪活動等數據並列為<b>臺灣三大黑幫</b>,為政府官方認定的統稱,並在媒體報導的渲染下便廣為人知定調至今。後續在大眾媒體創作之下,又有依籍貫、城市、鄉鎮、地區街道等等所延伸相關的幾大幫派或幾大角頭等等的相關統稱族繁不及備載。 </p> <h3><span id=".E5.85.84.E5.BC.9F.E3.80.81.E5.A4.A7.E5.93.A5.E3.80.81.E8.80.81.E5.A4.A7.E3.80.81.E5.B0.8F.E5.BC.9F"></span><span id="兄弟、大哥、老大、小弟">兄弟、大哥、老大、小弟</span></h3> <p>因黑幫內的成員間常會有稱兄道弟的行為,故黑幫成員(黑幫分子、黑社會分子、幫派分子)又被稱為「<b>兄弟</b>」;「<b>大哥</b>」則是指黑幫內的領袖人物。在黑幫成員的語境中,一般而言,「<b>老大</b>」的定義是等同於「大哥」。至於「<b>小弟</b>」,則是指黑幫內地位較為下層,或是資歷極淺的成員、僕從,其意義與古代中國秘密社會中的嘍囉相似。 </p> <h3><span id=".E6.95.99.E7.88.B6"></span><span id="教父">教父</span></h3> <p>「<b>教父</b>」,原是指天主教、正教及部分新教宗派在行洗禮時,為受洗者所設置的男性保證人和監護人。近代因為電影「教父」的影響,在近年臺灣和中國社會的使用上,其亦可指黑幫內深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 </p> <h3><span id=".F0.A8.91.A8.E8.BF.8C.E4.BA.BA"></span><span id="𨑨迌人">𨑨迌人</span></h3> <p>「<b>𨑨迌人</b>(tshit-thô-lâng)」,為臺灣語中的詞彙,乃指不務正業、遊戲人間的人。不過在近年臺灣社會的使用上,其亦可指黑幫成員。由於一般人難以寫出「<b>𨑨迌人</b>」的正確用字,所以使用者通常會依其臺語發音轉寫成社會大眾皆認識的繁體中文字詞,如「<b>七逃人</b>」、「<b>七逃郎</b>」、「<b>七桃人</b>」、「<b>七桃郎</b>」、「<b>七鞀郎</b>」、「<b>佚陶人</b>」、「<b>憩陶人</b>」等。 </p> <h3><span id=".E7.94.B2.E7.B4.9A.E6.B5.81.E6.B0.93"></span><span id="甲級流氓">甲級流氓</span></h3> <p>早年台灣警備總部依照「台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將取締列管的黑幫份子移送至外島管訓,在管訓隊中依照刑期制度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丁級來分別代表刑期四年以上,三年、二年、一年等。並在後續的「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中明確對於列冊登記的黑幫份子依犯罪情節登記為甲類、乙類、丙類以進行相對程度的追蹤及監控。然而在媒體報導的渲染下「<b>甲級流氓</b>」便成為惡性重大的流氓的代名詞。 </p> <h3><span id=".E5.85.AB.E8.99.9F.E5.88.86.E6.A9.9F"></span><span id="八號分機">八號分機</span></h3> <p>八號分機為台灣早期刑事警察局犯罪偵防管制中心通報系統,由於此分機編列在第八號,遂稱為「<b>八號分機</b>」。其功能是透過長途電話台,以有線或無線電波在傳達犯罪情報,以便採取防治措施,迅速遏阻犯罪及協調各警局間的調度情形,因此成為警方犯罪通報系統的專有名詞。透過八號分機所通報的犯罪者,多為犯下殺人、槍擊、擄人勒索等重大刑案,亦即被刑事警察局列為八號分機通緝要犯,便成為全台警察主要搜捕目標。然而在台灣黑社會之中,受到八號分機通報亦代表遭受到全國通緝的代名詞。現今這個系統已停用多年,已由警政署其他發布系統所取代。 </p> <h3><span id=".E5.8D.81.E5.A4.A7.E6.A7.8D.E6.93.8A.E8.A6.81.E7.8A.AF"></span><span id="十大槍擊要犯">十大槍擊要犯</span></h3> <p>曾經是針對台灣重大暴力犯罪份子的通緝名單,由前中華民國內政部警政署署長莊亨岱在職時所創。1984年至1990年間,中華民國警方會針對重大暴力犯罪份子定時公布在「重大槍擊要犯查緝專刊」並加以追緝,在這份專刊中名列前十名者俗稱為十大槍擊要犯,受到當時社會大眾的關注。當列榜罪犯遭到逮捕歸案時,警政署則會將其他重大罪犯更新遞補列入名單之中維持前十名通緝名單。現今這個措施已經廢止,並改為涵蓋各類犯罪事項統稱為「十大通緝要犯」,亦不再張貼在街頭巷尾。然而現今大眾媒體依舊會對背負槍擊案件並列榜其中的犯罪者,泛稱為十大槍擊要犯。 </p><h3><span id=".E5.A4.96.E7.9C.81.E6.8E.9B.E3.80.81.E6.9C.AC.E7.9C.81.E6.8E.9B"></span><span id="外省掛、本省掛">外省掛、本省掛</span></h3> <p>1945年二次大戰後,盟軍勝利,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949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戰敗後退守台灣,當時跟隨國民黨來到台灣的人民被稱為<b>外省人</b>(台灣早期稱「阿山仔」,意指唐山人),出生在台灣之外居住在台灣的人被稱「半山」(意指半個唐山人),而出生在台灣本地的人民則被稱為<b>本省人</b>(在地人),當時台灣稱為台灣省,因此才有這名稱出現。 </p> <h4><span id=".E5.85.A9.E6.8E.9B.E7.9B.B8.E7.88.AD"></span><span id="兩掛相爭">兩掛相爭</span></h4> <p>當時外省子弟多數居住在眷村裡,為了生存與利益,以及為對抗本地勢力的成員,這些外省子弟漸漸聯合眷村與其他外省子弟形成一個團體,來與本地勢力相互抗衡,而這些外省勢力的成員便被統稱為<b>外省掛</b>,相反的,本地勢力的成員則被稱為<b>本省掛</b>。傳統上,刑警稱呼外省掛為「幫派」,本省掛則是「角頭」。 </p><p>當時外省掛成員,大多都是承襲古老幫會的制度,後來更學習本省掛角頭經營模式融合軍隊、引進警察的勢力,發展為具有組織架構的幫派,著名的如竹聯幫、四海幫、飛鷹幫,松聯幫、北聯幫,他們以利用媒體打開名度而聞名,很快的建立起強大的勢力。而本省掛成員多數都是角頭型團體,各據一方,如牛埔幫、七賢幫、芳明館、華山幫、大湖幫丶十三鐵衛幫,後來他們的勢力根深柢固,加上都被收歸管訓,成為全國串連的大幫派,如天道盟。雙方引發許多抗爭等社會事件,讓台灣的治安,因為此類抗爭事件所造成的刑事案件與人員死傷,蒙上一層陰影。 </p> <h3><span id=".E8.A7.92.E9.A0.AD.EF.BC.88.E9.83.A8.E8.90.BD.E6.88.96.E5.AE.97.E8.A6.AA.E7.9A.84.E8.81.9A.E5.90.88.EF.BC.89"></span><span id="角頭(部落或宗親的聚合)">角頭(部落或宗親的聚合)</span></h3> <p>台灣的<b>角頭</b>,是對聚落的稱呼,最早先人由閩粵沿海冒險渡過黑水溝,從西部沿海發展港市開始,最先是由同宗親、同氏族或同鄉里的,聚居於某個村落或街市的一方,並藉由對宗教的信仰及活動方式,凝聚成一股地方勢力活躍於此地的「莊頭組織」;所以地方角頭都有主要的「角頭廟」(祭祀「境主神」的廟;如王爺公、大道公、仙公、祖師公、媽祖、三太子等)作為信仰及力量凝聚的中心:之後,又因分房、分宗,發展出分支旁系,除依舊供「主神」外,也奉地方神明或自家「守護神」;因此可藉由角頭廟宇的轄境、神明出巡遶境的路線及收取錢財的家戶來確立其範圍。 </p><p>對「宗教組織」的角頭而言,<b>陣頭</b>成為其「宗教活動」形式的其中一種。台灣早期務農社會在農閒時,各聚落村民短暫組成各式陣頭團體,盛裝參與當地廟會的祭典及遶境的酬神儀式,是『表演』也具備『娛樂性』,在當時農業社會可算是少見的大型公眾活動;只是在歷經閩、客、原住民分類械鬥的文化衝擊以及異族長期統治的歷史因素,為了自身及村莊的安全,演變成為地方角頭藉由宗教名義,以家傳武術及軍事方式訓練出一群當地壯丁(含一些不事生產者、羅漢腳等),組成地方武力來捍衛家園的一種方式,而發展出常駐型的陣頭(多武陣頭,如宋江陣、官將等),成為帶有武裝力量的聚落宗教團體。後來地方角頭常會在廟會迎神賽事及巡境之時,以自家陣頭的各種表演來展現其地方武力及團結能力,有時也會在此刻藉機處理各莊頭長期間的矛盾與不滿,以各種藉口促成陣頭的流血衝突,因此後來的陣頭表演有了許多的禁忌。 </p><p>近年來,還是有少部分角頭組織仍保留了「宗教活動性質並延續了地緣性及宗親關係」等特色,卻因有大部分衍生為專門從事非法活動的不良聚合團體打著宗教名義在背後為所欲為,不再單純只是聚落裡的宗教組織,「角頭」更在過度地引用下成了不良聚合的代名詞,與過去稱呼聚落宗教組織的實質關係已有所不同了。 </p> <h3><span id=".E7.B8.B1.E8.B2.AB.E7.B7.9A.E5.A4.A7.E5.93.A5.E3.80.81.E6.B5.B7.E7.B7.9A.E5.A4.A7.E5.93.A5"></span><span id="縱貫線大哥、海線大哥">縱貫線大哥、海線大哥</span></h3> <p>「縱貫線」原是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對縱貫鐵路的稱呼,但在幫派分子的語境中,其意義尚包括有屏東線。因此,該名詞亦是用於對臺灣鐵路管理局的西部幹線的總稱。不過,亦有幫派成員稱「縱貫線」,其實是指臺灣的高速公路。「<b>縱貫線大哥</b>」,則是指若干自身勢力規模、範圍已大到超越角頭團體和大型幫派,或是影響力如同縱貫線般縱貫南北各大幫派的人。現代如「艋舺蚊哥」許海清、「土城戊己」何戊己、「台中憨面」李照雄、「台西清標」林清標、「北港黑松」蔡永常、「嘉義鴻彬」洪鴻彬、「東石水樹」林水樹、「南門庫洛」王振鏗、「鹽埕新高寅」陳瑞寅、「左營粗董」張春粗等人,皆曾經有此名號。 </p><p>「<b>海線大哥</b>」則是近年出現的新名詞,指活躍於臺中、彰化、雲林,以及嘉義等臺灣西部之沿海鄉鎮的地方角頭。早年臺灣的沿海角頭因為其接近海洋的地緣關係,遂多依靠著走私槍械以維持收入,這亦造就其性格強悍和地方關係深厚的特徵。現代如「台中清池」張清池、「大甲冬瓜標」顏清標、「二林條哥」洪絲條、「台西清標」林清標、「北港黑松」蔡永常、「四湖猴山仔」吳松義、「東石水樹仔」林水樹等人,也曾被稱作為「<b>海線大哥</b>」。 </p> <h4><span id=".E3.80.8C.E7.B8.B1.E8.B2.AB.E7.B7.9A.E5.A4.A7.E5.93.A5.E3.80.8D.E7.9A.84.E5.BC.95.E7.94.B3.E7.BE.A9"></span><span id="「縱貫線大哥」的引申義">「縱貫線大哥」的引申義</span></h4> <p>在稱呼上,臺灣的大眾媒體經常會<b>誤用</b>該名詞。其多認為只要是活動於縱貫線上的黑幫領袖,皆可被稱為「縱貫線大哥」。因此,導致現今在使用上已不注意被稱呼者之身分地位的高低和尊卑長幼的次序的情況發生。 </p> <h4><span id=".E3.80.8C.E7.B8.B1.E8.B2.AB.E7.B7.9A.E3.80.8D.E7.9A.84.E8.AA.A4.E8.A7.A3"></span><span id="「縱貫線」的誤解">「縱貫線」的誤解</span></h4> <p>「縱貫線」一詞用在江湖及幫派份子之中,約莫始於1970至1980年代間。在往後的媒體書籍或報章雜誌,甚至情治單位的相關刊物上,多次將「縱貫線」一詞並列在各大幫派之中,因此縱貫線一直被誤解為是具有組織性的黑幫組織或團體,甚至有「縱貫線幫」此類「錯誤」的統稱出現。 </p><p>依「廣義」解釋,縱貫線如上所述所指是原自臺灣鐵路西部幹線或臺灣高速公路,並在臺灣西部地區活動的角頭及黑幫份子的統稱,各地角頭或幫派勢力林立如同縱貫線般橫貫臺灣南北地區。依「狹義」所定義,縱貫線是指特定的黑幫勢力,或身份地位備受尊崇的黑幫人物,其勢力不侷限在自身地盤,並與各地黑幫有所交流往來,影響力如同縱貫線般縱貫南北地區。 </p><p>因此,「縱貫線」一詞在臺灣黑幫社會之中從來都不是指同一個地區或同一個幫派,所以不應只是用以幫派、組織等簡易的說法來分類,該名詞有深遠的歷史含意在內。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3.E9.96.B2"></span><span id="參閲">參閲</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臺灣黑幫**,亦可稱為**臺灣黑道**、**臺灣黑社會**、**臺灣幫派**,是指在臺灣從事非法活動的祕密組織。在現代臺灣社會上,對其之定義等同於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中所定義的犯罪組織,即「本條例所稱犯罪組織,指三人以上,以實施強暴、脅迫、詐術、恐嚇為手段或最重本刑逾五年有期徒刑之刑之罪,所組成具有持續性或牟利性之有結構性組織。前項有結構性組織,指非為立即實施犯罪而隨意組成,不以具有名稱、規約、儀式、固定處所、成員持續參與或分工明確為必要。」目前,混跡於臺灣社會上的大型幫派主要有三:一是成立於 1954 年 5 月的四海幫。二是成立於 1957 年的竹聯幫。三是成立於 1986 年 10 月的天道盟。 ## 歷史 ### 明清時期:械鬥活動 遠在 17 世紀初期,臺灣明鄭時期就可能有天地會成員在臺灣活動的蹤跡。根據史料記載,目前公認的台灣第一個秘密團體是建立於 1726 年(雍正四年)的「父母會」,而在清代末期,古老秘密組織天地會分子也實際在臺灣活動。在 18 世紀中到 19 世紀末(臺灣清治時期)發生的分類械鬥,逐漸劃分出各地區域的在地勢力,此時地方官府勢力不彰,全台各地門閥士紳的勢力強盛,往往是械鬥的發起人。 ### 日治時期:浪人角頭 19 世紀末,臺灣進入日本統治時期後,大多數秘密組織幫派勢力為之解散,少量留下來的幫派勢力成為日本對付臺灣人的工具;而其中也有一些角頭勢力因新的市街或商業型態聚落形成而發展起來。直到中國國民黨政權入臺後以各種形式繼續生存至今,如台北市中山區「牛埔幫」、中正區「華山幫」、萬華區艋舺「芳明館」、「河溝頭」、「堀江町」、大同區大稻埕「四崁仔」、「下厝庄」、「大龍峒」、「豬屠口」等等,這些地區從日治時期就已經存在著角頭團體。 ### 戰後時期:外省掛萌發而本省掛的政商人脈勢力 1950 年代,隨著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的幫會分子(如洪門與青幫)迅速找到了新的生存形式,二戰結束後外省幫派等勢力興起也改變了台灣黑社會的生態。這些外省子弟為求生存、及對抗強勢的本省人勢力,他們聯合外省子弟們形成一個團體,並承襲古老幫會洪門與青幫的組織概念,及軍事家庭背景的管理模式,創立擁有組織架構的幫會,為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吸收利用處理檯面上無法處置的問題,外省幫派因而迅速壯大;但沒有地緣或宗親關係因而沒有地方性的號召力,地方組織力不如本省掛,因而格格不入,國民黨政府在「催臺青政策」(催生本省青年上臺)政策執行多年後,逐漸轉而扶植本省掛。本省掛因經營地方有成,多投入縣市參選或變成地方仕紳(地方派系)並間接提升台灣幫派素質,並成為主流,外省掛多位大老也成曾試圖參選,尋求保護傘,但因實力不夠多以落選收場,落選後還是多以「公司」或「社團」等幫派名義半公開活動。 ## 活動 ### 黃賭毒 早期的黑幫成員多以經營特種行業,如酒店、色情、賭博,以及充當傭兵進行保鑣、地方圍事、調解糾紛等活動為主要資金來源。近年來許多幫派更企業化,以企業名義招收員工當小弟經營幫派的理念來運作,在台灣,著名的四海幫,可說是此一概念的先驅。 ### 地下融資 絕大部份的台灣黑幫經營台灣各種地下融資,如融資六合彩賭博、互助會、股票融資、身份證融資、偽造信用卡、借錢買官、網路賭博等。 ### 大專生成員 多以吸收原先家庭與黑幫有染的成員,絕大部份擁有大專及碩士以上學歷,大專生以身為黑幫智庫為榮,並以刺青圖樣分類堂口,許多人士以臺灣男子必服的義務役習慣稱號,互稱學長、學弟,包含網路打手,網路堂口等。尤其外省掛,早期皆出身校園幫派組織,所以更有系統進入校園,以老鼠會直銷模式吸收學生入幫;雖然號稱數萬幫眾,不過幾乎六、七成以上都只是「玩票」、「跑龍套」、「走路工」性質的學生或中輟生。 ### 一清前後 在一清專案後,中華民國政府嚴厲打擊幫派,許多成員失去目標與活動資金來源,尤其以外省掛特為嚴重,因為外省掛通常沒有自己的地盤,經濟有限,導致少數的老一輩或中新生代漸漸墮落接觸販賣毒品、而本省掛則走私槍械等高風險高回報犯罪例如許金德,天道盟美鷹會中部海線角頭,導致省社會狀況惡化。尤其在 1987 年中華民國政府宣佈解除臺灣省戒嚴令後,導致走私管道更加簡易,使得走私毒品與走私軍火武器邁向另一個高峰。在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出身的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郝柏村上任之後,更曾經下令要求時任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周仲南二級上將直接動用中華民國國軍部隊來掃黑,稱為「迅雷專案」。 ### 轉入政壇 也因解嚴後開放人民有選舉參政權,許多本省掛黑道分子介入政治活動,在政治面又捲起一股派系鬥爭的角力,許多黑幫領袖也藉由選上民意代表以利獲得更多的地方資源。更有許多黑白兩道合作結合成更大的團體勢力,以便進行工程綁標,搓圓仔湯、賺取營利回扣、介入政治、金融等體系,造成台灣政壇嚴重的「黑金」現象。如有黑道議長之稱的屏東縣議會前議長鄭太吉等。 ### 統派分子 以張安樂為首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的外省掛黑幫分子居多,自詡為推動中國統一,實際上運用黑道手法,壓制臺獨甚至華獨分子,恐嚇對立人士,而整體戰術運用就是「糖飴與鞭」,以中共背景的資金助益的「糖飴」為主,暴力威嚇的「鞭子」為輔,交相運用;除吸收非法幫派組織之外,對於臺灣民間信仰的宮廟,社團法人化的洪門與青幫各山頭等秘密社團亦是吸收重點;統觀這一切似乎符合中共歷來一貫手法「點穴戰」(對有影響力的人事物開始著手)以及「以不變應萬變」,逐漸形成地方基層包圍中央之手段,大部分的 8+9 則是比態支持,許多 8+9 容易被這派吸收,尤其是廟會活動的陣頭成員更是容易接觸統派分子。近年來,逐步有系統針對「宮廟團體」「宗親團體」「村里長及民代等基層的聯誼會」作為滲透吸收的重點。 ### 列管狀況 依據 2004 年 6 月,內政部警政署「不良幫派組合調查處理實施要點」,在各直轄市、縣(市)警察局共執行列管有 665 個不良幫派組合組織、成員計 6461 人。各主要幫派人數及比例如下圖: 列管的不良幫派組合中以竹聯幫 1171 人(68 個堂口組織)、約佔 18% 最多;其後依序為四海幫 726 人(46 個堂口組織)、約佔 11%;天道盟 632 人(36 個分會組織)、約佔 10%;松聯幫 108 人(7 個堂口組織)、約佔 2%;北聯幫 102 人(6 個堂口組織)、約佔 2%;其他的不良幫派組合人數則均在百人以下;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三個幫派,佔所有列管人數的近四成,其餘六成多以無名目的角頭組織居多。 另以分佈地區而言,臺北市 2119 人最多,其次為台北縣(新北市)736 人、桃園縣(桃園市)639 人、基隆市 418 人、臺中市 338 人、彰化縣 288 人、新竹市 210 人、高雄市 412 人,其餘各縣市列管人數多在 200 人以下,集中於北部及都會地區的現象明顯。此外,因幫派活動原本即具有極高之隱密性,不良幫派組合成員之列管,有一定要件與程序,故實際參與幫派活動者應超過上述人數,由此來看,還是多以無名目的縱貫線角頭勢力居多。 ## 犯罪團體種類 在台灣,政府也將犯罪團體歸為三大類型。 ### 組織犯罪型 這些團體比起其他兩類團體,具有規模較大、分工較完善的組織,從前成員多數是外省籍。在台灣具有規模勢力的幫派如:竹聯幫、四海幫、松聯幫、北聯幫、飛鷹幫等等,而天道盟和縱貫線角頭則是本地籍的代表。儘管這些幫派成員擁有上百、上千更甚上萬人,即使這些幫派在台灣與海外有許多分部,但通常他們沒有自己的地盤。 ### 角頭型 角頭有非常強烈的地域性,先經過紛爭、調解、結盟後、地盤劃分清楚,勢力範圍,誰也不犯誰,有秩序倫理,由於沒有任何以暴力組織為名目但有區域範圍並共禦外敵上的共識,所以不容易被警方掃蕩,主要經營地方人脈勢力以地方利益分配,主導地方派系和各大幫派勢力,不加入幫派但以勢力控制幫派,由於能掌控利益資源,實力是幫派之上,具規模的角頭勢力黑白兩道合作關係人多高達百人甚至千人。隨社會型態改變,角頭團體內分工逐漸細膩,愈是都會區域的愈是明顯,但組織仍舊單純,領導人稱之為總會長、老大、大仔或董仔,通常能結合地方政治或公共團體勢力以獲得在地支持。 現代對於角頭的定義實際上是對地方勢力團體的稱呼,組織單純但人員關係複雜,通常不以幫派名義活動。部分有基礎勢力的角頭,以個人圓滑行事作風,能為地方不公平的事出頭抗爭,甚至逞凶鬥狠,但沒有欺壓善良,把不法所得捐給弱勢團體或公益團體有在為地方做善事,贏得不錯風評,開始有基本人脈等追隨者,等到有足夠的能力能影響地方選舉得票率之後,便開始有政治人物或地方勢力的吸收甚至靠攏,因為有在做善事也沒加入幫派所以沒有顯著的黑幫色彩,派系吸收之後比較不會造成外界不好的與論,也不容易遭不同勢力抓到把柄盯上,因為有地方派引導開路,迅速滲入地方各界,優秀的角頭善於地方事務協調,廣結善緣,以地方工程利益分配條件或當選之後各種公共行政單位的職位安插,以便凝聚地方黑白兩道勢力,例如某些縣市的警察局長或教育局長也都是具有黑道勢力的縣市首長選出來的,所以成員多寡也與利益大小有關,但也有做人失敗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欺壓善良不得民心的地方流氓也出來參予選舉,但這些人通常都是以落選收場。 ### 犯罪組合型 此類組合並非常態性組織,可能因共同犯罪意識或共謀利益而臨時組合成一犯罪團體;如幫派堂口、槍擊要犯集團、詐騙集團、強盜搶劫或飆車族等。 #### 地痞流氓 最常出現在廟會、陣頭、八家將這些活動場所出入經常現身,通常有毒品前科。 這些團體組織通常是一些魚肉鄉民的地痞流氓,或黑幫外圍組織,組織規模最小,大概只有 2 人至十幾人,卻以黑幫堂口名義,四處為非作歹,沒有地盤,所以只會敲詐勒索善良老百姓或白吃白喝,不講道理,欺善怕惡,一個人沒有膽量去欺負他人,只會以仗勢欺人方式專挑寡數行動群體下手或專找奉公守法講道理的善良人士下手,並以無理取鬧且又橫行霸道方式或恐嚇來威脅對方一定要服從自己。這種類型的行為舉止上也是最常被網路稱呼為現代流行語的 8+9。 #### 槍擊要犯集團 這些團體大多具有刑事案件在身的通緝殺人犯,大都是本地人,組織嚴密且大多由地方政治派系或某黑道勢力接收,而這些人大多是道上俗稱的死犯,但背後都有藏鏡人操控資助,同流合汙,甚至有民意代表庇護。 近年如張錫銘集團背後成員或參予關係人更多達近百人,更有天道盟太陽會跟北中南部角頭的介入,是近年最大組織的槍擊亡命集團,結合角頭勢力四處犯罪甚至黑吃黑。例如前 80 年代十大槍擊要犯榜首「鬼見愁」林來福集團,組織龐大,涉及 25 條人命與 50 多起重大刑事案件。前後相繼也有「小馬哥」楊瑞和、「黑牛」黃鴻寓、「惡龍」陳新發、「惡龍」張錫銘等犯罪集團,而被他們綁票或恐嚇勒索的被害者除了企業家、富商名流外,也具有黑道背景或從事不法獲利者,甚至是過去的追隨者。 ## 幫派名稱 ### 地名類 台灣黑社會幫派歷史脈絡裡,早年並無組織概念,而是以地區鄉鎮、街道或是顯著標地物所聚合形成固定地盤的角頭勢力而成,因此不同於日本暴力團或美國黑手黨普遍以領導者姓氏來為所屬黑幫勢力所命名,台灣角頭及幫派勢力普遍以區域地名所稱呼,此類名稱也是台灣幫派名稱最多的一個分類。 以知名的「牛埔幫」角頭為例,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帶舊稱為牛埔,混跡於該地盤的黑幫份子皆稱呼為「牛埔仔」而聞名,該區域發展歷史悠久也因此勢力眾多,發展至今該區域的角頭聚合已經並非是出自於單一角頭系統,例如再以該地區的「鐵桶街」、「撫順街」、「雙城街」、「新厝」等地名細分為不同角頭名號,但因為這些角頭皆是位於牛埔地區,也因此皆被稱之為「牛埔仔」或警方所統稱「牛埔幫」,形成同一地區但同時擁有不同勢力的「角頭團體」。 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頭北厝」、「河溝頭」、「堀江町」、「會社尾」、「崁頂庄」、「加蚋仔」、松山區「松聯幫」、北投區「北聯幫」、中山區「頂厝庄」、「中庄仔」、大同區「下厝庄」、四崁仔、「豬屠口」、「大龍峒」、新店區「文山幫」、台中市「大湖仔」「練武幫」、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仔」、「沙仔地」、苓雅區「苓仔寮」等。 ### 標地類 標地類與上述地名類相似,大多是來自該地區具有顯著代表性的建築物或標地物,該地區的黑幫份子便以這些標地物為地點所聚合,形成一個幫派或角頭勢力。例如西門町「萬國口」取自於萬國戲院聚合、艋舺「芳明館」取自於芳明館戲院聚合、高雄「西北幫」取自於西北戲院聚合等等,往往這些建築物經過拆卸之後,這些角頭名號也取代了原先的建物名稱延續至今。 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台北萬華區「龍山寺口」、「祖師廟口」、中正區「華山車頭」、三重區「天台」、桃園「小南門」、新竹「天橋」、彰化「大道公」、「車頭」、嘉義「黃昏市場幫」、台南「東門」、「南門」等。 ### 結義類 除了以地區名及標地物做為幫派勢力名稱以外,尚有以結義人數來做為幫派勢力名稱,例如活躍於桃園的「十三鐵衛」、早年台中的「十五神虎」、高雄的「十八斧頭」等角頭,都是以人數相互結義後所形成的角頭名號,這些成員可能起先並非發跡於固定地盤,或是成員是來自各地聚合並逐漸發展為角頭團體。 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台北「十二生肖」、桃園「十三鐵衛」、新竹「十三神鷹」、「十六兄弟」、台中「九條龍」、「十三鷹」、「十七軍刀」、彰化「十八兄弟」等。 ### 詞意類 此類多為國共內戰撤守台灣後,由外省子弟所結成的幫派為較多數,早期這些幫派份子受到近代藝術及文學所影響,成員相互結盟或結義所形成的幫派團體。以知名的「四海幫」為例,便是出自《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一詞創立幫派名稱而來。同樣的,詞意也影響本省角頭使用在創立幫名上,例如「天道盟」便是以諺語「公道自在人心」一詞而來,並且修改為「天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論」為口號與各地角頭相互結盟。 此類知名的角頭及幫派例如有:「竹聯幫」取自竹林、「至尊盟」取自武林至尊、台中「小梅花幫」取自梅花、新竹「三光幫」取自日月星、「風飛沙」取自台灣俗語、台北「飛鷹幫」與桃園「血鷹幫」取自老鷹、台北「海盜幫」與台南「風速四十米派」取自電影等。 ## 名詞和隱語 ### 臺灣三大黑幫 臺灣三大黑幫,或稱為臺灣三大幫派,是依據 1995 年中華民國內政部警政署所編列的「警政工作概況」內文所提及,將「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等三個跨區域的大型幫派,依列管人數、勢力規模、犯罪活動等數據並列為**臺灣三大黑幫**,為政府官方認定的統稱,並在媒體報導的渲染下便廣為人知定調至今。後續在大眾媒體創作之下,又有依籍貫、城市、鄉鎮、地區街道等等所延伸相關的幾大幫派或幾大角頭等等的相關統稱族繁不及備載。 ### 兄弟、大哥、老大、小弟 因黑幫內的成員間常會有稱兄道弟的行為,故黑幫成員(黑幫分子、黑社會分子、幫派分子)又被稱為「**兄弟**」;「**大哥**」則是指黑幫內的領袖人物。在黑幫成員的語境中,一般而言,「**老大**」的定義是等同於「大哥」。至於「**小弟**」,則是指黑幫內地位較為下層,或是資歷極淺的成員、僕從,其意義與古代中國秘密社會中的嘍囉相似。 ### 教父 「**教父**」,原是指天主教、正教及部分新教宗派在行洗禮時,為受洗者所設置的男性保證人和監護人。近代因為電影「教父」的影響,在近年臺灣和中國社會的使用上,其亦可指黑幫內深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 ### 𨑨迌人 「**𨑨迌人**(tshit-thô-lâng)」,為臺灣語中的詞彙,乃指不務正業、遊戲人間的人。不過在近年臺灣社會的使用上,其亦可指黑幫成員。由於一般人難以寫出「**𨑨迌人**」的正確用字,所以使用者通常會依其臺語發音轉寫成社會大眾皆認識的繁體中文字詞,如「**七逃人**」、「**七逃郎**」、「**七桃人**」、「**七桃郎**」、「**七鞀郎**」、「**佚陶人**」、「**憩陶人**」等。 ### 甲級流氓 早年台灣警備總部依照「台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將取締列管的黑幫份子移送至外島管訓,在管訓隊中依照刑期制度分為甲級、乙級、丙級、丁級來分別代表刑期四年以上,三年、二年、一年等。並在後續的「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中明確對於列冊登記的黑幫份子依犯罪情節登記為甲類、乙類、丙類以進行相對程度的追蹤及監控。然而在媒體報導的渲染下「**甲級流氓**」便成為惡性重大的流氓的代名詞。 ### 八號分機 八號分機為台灣早期刑事警察局犯罪偵防管制中心通報系統,由於此分機編列在第八號,遂稱為「**八號分機**」。其功能是透過長途電話台,以有線或無線電波在傳達犯罪情報,以便採取防治措施,迅速遏阻犯罪及協調各警局間的調度情形,因此成為警方犯罪通報系統的專有名詞。透過八號分機所通報的犯罪者,多為犯下殺人、槍擊、擄人勒索等重大刑案,亦即被刑事警察局列為八號分機通緝要犯,便成為全台警察主要搜捕目標。然而在台灣黑社會之中,受到八號分機通報亦代表遭受到全國通緝的代名詞。現今這個系統已停用多年,已由警政署其他發布系統所取代。 ### 十大槍擊要犯 曾經是針對台灣重大暴力犯罪份子的通緝名單,由前中華民國內政部警政署署長莊亨岱在職時所創。1984 年至 1990 年間,中華民國警方會針對重大暴力犯罪份子定時公布在「重大槍擊要犯查緝專刊」並加以追緝,在這份專刊中名列前十名者俗稱為十大槍擊要犯,受到當時社會大眾的關注。當列榜罪犯遭到逮捕歸案時,警政署則會將其他重大罪犯更新遞補列入名單之中維持前十名通緝名單。現今這個措施已經廢止,並改為涵蓋各類犯罪事項統稱為「十大通緝要犯」,亦不再張貼在街頭巷尾。然而現今大眾媒體依舊會對背負槍擊案件並列榜其中的犯罪者,泛稱為十大槍擊要犯。 ### 外省掛、本省掛 1945 年二次大戰後,盟軍勝利,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949 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戰敗後退守台灣,當時跟隨國民黨來到台灣的人民被稱為**外省人**(台灣早期稱「阿山仔」,意指唐山人),出生在台灣之外居住在台灣的人被稱「半山」(意指半個唐山人),而出生在台灣本地的人民則被稱為**本省人**(在地人),當時台灣稱為台灣省,因此才有這名稱出現。 #### 兩掛相爭 當時外省子弟多數居住在眷村裡,為了生存與利益,以及為對抗本地勢力的成員,這些外省子弟漸漸聯合眷村與其他外省子弟形成一個團體,來與本地勢力相互抗衡,而這些外省勢力的成員便被統稱為**外省掛**,相反的,本地勢力的成員則被稱為**本省掛**。傳統上,刑警稱呼外省掛為「幫派」,本省掛則是「角頭」。 當時外省掛成員,大多都是承襲古老幫會的制度,後來更學習本省掛角頭經營模式融合軍隊、引進警察的勢力,發展為具有組織架構的幫派,著名的如竹聯幫、四海幫、飛鷹幫,松聯幫、北聯幫,他們以利用媒體打開名度而聞名,很快的建立起強大的勢力。而本省掛成員多數都是角頭型團體,各據一方,如牛埔幫、七賢幫、芳明館、華山幫、大湖幫丶十三鐵衛幫,後來他們的勢力根深柢固,加上都被收歸管訓,成為全國串連的大幫派,如天道盟。雙方引發許多抗爭等社會事件,讓台灣的治安,因為此類抗爭事件所造成的刑事案件與人員死傷,蒙上一層陰影。 ### 角頭(部落或宗親的聚合) 台灣的**角頭**,是對聚落的稱呼,最早先人由閩粵沿海冒險渡過黑水溝,從西部沿海發展港市開始,最先是由同宗親、同氏族或同鄉里的,聚居於某個村落或街市的一方,並藉由對宗教的信仰及活動方式,凝聚成一股地方勢力活躍於此地的「莊頭組織」;所以地方角頭都有主要的「角頭廟」(祭祀「境主神」的廟;如王爺公、大道公、仙公、祖師公、媽祖、三太子等)作為信仰及力量凝聚的中心:之後,又因分房、分宗,發展出分支旁系,除依舊供「主神」外,也奉地方神明或自家「守護神」;因此可藉由角頭廟宇的轄境、神明出巡遶境的路線及收取錢財的家戶來確立其範圍。 對「宗教組織」的角頭而言,**陣頭**成為其「宗教活動」形式的其中一種。台灣早期務農社會在農閒時,各聚落村民短暫組成各式陣頭團體,盛裝參與當地廟會的祭典及遶境的酬神儀式,是『表演』也具備『娛樂性』,在當時農業社會可算是少見的大型公眾活動;只是在歷經閩、客、原住民分類械鬥的文化衝擊以及異族長期統治的歷史因素,為了自身及村莊的安全,演變成為地方角頭藉由宗教名義,以家傳武術及軍事方式訓練出一群當地壯丁(含一些不事生產者、羅漢腳等),組成地方武力來捍衛家園的一種方式,而發展出常駐型的陣頭(多武陣頭,如宋江陣、官將等),成為帶有武裝力量的聚落宗教團體。後來地方角頭常會在廟會迎神賽事及巡境之時,以自家陣頭的各種表演來展現其地方武力及團結能力,有時也會在此刻藉機處理各莊頭長期間的矛盾與不滿,以各種藉口促成陣頭的流血衝突,因此後來的陣頭表演有了許多的禁忌。 近年來,還是有少部分角頭組織仍保留了「宗教活動性質並延續了地緣性及宗親關係」等特色,卻因有大部分衍生為專門從事非法活動的不良聚合團體打著宗教名義在背後為所欲為,不再單純只是聚落裡的宗教組織,「角頭」更在過度地引用下成了不良聚合的代名詞,與過去稱呼聚落宗教組織的實質關係已有所不同了。 ### 縱貫線大哥、海線大哥 「縱貫線」原是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對縱貫鐵路的稱呼,但在幫派分子的語境中,其意義尚包括有屏東線。因此,該名詞亦是用於對臺灣鐵路管理局的西部幹線的總稱。不過,亦有幫派成員稱「縱貫線」,其實是指臺灣的高速公路。「**縱貫線大哥**」,則是指若干自身勢力規模、範圍已大到超越角頭團體和大型幫派,或是影響力如同縱貫線般縱貫南北各大幫派的人。現代如「艋舺蚊哥」許海清、「土城戊己」何戊己、「台中憨面」李照雄、「台西清標」林清標、「北港黑松」蔡永常、「嘉義鴻彬」洪鴻彬、「東石水樹」林水樹、「南門庫洛」王振鏗、「鹽埕新高寅」陳瑞寅、「左營粗董」張春粗等人,皆曾經有此名號。 「**海線大哥**」則是近年出現的新名詞,指活躍於臺中、彰化、雲林,以及嘉義等臺灣西部之沿海鄉鎮的地方角頭。早年臺灣的沿海角頭因為其接近海洋的地緣關係,遂多依靠著走私槍械以維持收入,這亦造就其性格強悍和地方關係深厚的特徵。現代如「台中清池」張清池、「大甲冬瓜標」顏清標、「二林條哥」洪絲條、「台西清標」林清標、「北港黑松」蔡永常、「四湖猴山仔」吳松義、「東石水樹仔」林水樹等人,也曾被稱作為「**海線大哥**」。 #### 「縱貫線大哥」的引申義 在稱呼上,臺灣的大眾媒體經常會**誤用**該名詞。其多認為只要是活動於縱貫線上的黑幫領袖,皆可被稱為「縱貫線大哥」。因此,導致現今在使用上已不注意被稱呼者之身分地位的高低和尊卑長幼的次序的情況發生。 #### 「縱貫線」的誤解 「縱貫線」一詞用在江湖及幫派份子之中,約莫始於 1970 至 1980 年代間。在往後的媒體書籍或報章雜誌,甚至情治單位的相關刊物上,多次將「縱貫線」一詞並列在各大幫派之中,因此縱貫線一直被誤解為是具有組織性的黑幫組織或團體,甚至有「縱貫線幫」此類「錯誤」的統稱出現。 依「廣義」解釋,縱貫線如上所述所指是原自臺灣鐵路西部幹線或臺灣高速公路,並在臺灣西部地區活動的角頭及黑幫份子的統稱,各地角頭或幫派勢力林立如同縱貫線般橫貫臺灣南北地區。依「狹義」所定義,縱貫線是指特定的黑幫勢力,或身份地位備受尊崇的黑幫人物,其勢力不侷限在自身地盤,並與各地黑幫有所交流往來,影響力如同縱貫線般縱貫南北地區。 因此,「縱貫線」一詞在臺灣黑幫社會之中從來都不是指同一個地區或同一個幫派,所以不應只是用以幫派、組織等簡易的說法來分類,該名詞有深遠的歷史含意在內。 ## 註釋 ## 參考文獻 ## 參閲 ## 外部連結
null
41,536
2023-05-04T22:10:59Z
77,102,463
𨑨迌人
7,626,504
<p><b>𨚲䣕縣</b>,可以指: </p> <ul><li>𨚲䣕縣 (西漢),西漢時設置的縣,在今雲南省曲靖市境</li> <li>𨚲䣕縣 (隋朝),隋朝時設置的縣,在今四川省宜賓市境</li></ul>
**𨚲䣕縣**,可以指: * 𨚲䣕縣 (西漢),西漢時設置的縣,在今雲南省曲靖市境 * 𨚲䣕縣 (隋朝),隋朝時設置的縣,在今四川省宜賓市境
null
243
2022-08-28T08:30:34Z
67,644,238
𨚲䣕縣
7,643,617
<p><b>𨚲䣕縣</b>,西漢時以夜郎所置縣。在今雲南省宣威市境。 </p><p>建元六年(前135年),西漢政府以廣漢郡南部和夜郎國地置犍為郡。犍為郡轄縣中的四縣——漢陽縣、<b>𨚲䣕縣</b>、朱提縣、堂琅縣,即是以「夜郎」和「夜郎旁小邑」新設縣。現代研究者指,在今雲南省曲靖市下屬的宣威市境內。此後,由於夜郎所在西南夷反覆叛亂,𨚲䣕縣短暫存在即消失。僅餘朱提縣、漢陽縣。《大清一統志·敘州府二》則將隋朝末年,在今四川省宜賓市設置的𨚲䣕縣視為西漢𨚲䣕縣的延續。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𨚲䣕縣**,西漢時以夜郎所置縣。在今雲南省宣威市境。 建元六年(前 135 年),西漢政府以廣漢郡南部和夜郎國地置犍為郡。犍為郡轄縣中的四縣 —— 漢陽縣、**𨚲䣕縣**、朱提縣、堂琅縣,即是以「夜郎」和「夜郎旁小邑」新設縣。現代研究者指,在今雲南省曲靖市下屬的宣威市境內。此後,由於夜郎所在西南夷反覆叛亂,𨚲䣕縣短暫存在即消失。僅餘朱提縣、漢陽縣。《大清一統志・敘州府二》則將隋朝末年,在今四川省宜賓市設置的𨚲䣕縣視為西漢𨚲䣕縣的延續。 ## 注釋
null
2,114
2023-04-16T12:33:57Z
73,025,343
𨚲䣕縣_(西漢)
3,981,441
<p><b>𨚲䣕縣</b>,是隋代犍為郡下轄的一個縣。唐仍置。 </p> <h2><span id=".E6.B2.BF.E9.9D.A9.5B1.5D"></span><span id="沿革[1]">沿革</span></h2> <p>本漢南安縣,屬犍為郡。隋改為𨚲䣕縣,屬犍為郡。唐武德元年,改為戎州,聖曆二年,分𨚲䣕縣置歸順縣,以處生獠。天寶元年,改為義賓縣。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𨚲䣕縣**,是隋代犍為郡下轄的一個縣。唐仍置。 ## 沿革 本漢南安縣,屬犍為郡。隋改為𨚲䣕縣,屬犍為郡。唐武德元年,改為戎州,聖曆二年,分𨚲䣕縣置歸順縣,以處生獠。天寶元年,改為義賓縣。 ## 參考資料
null
636
2021-08-28T21:15:33Z
67,397,829
𨚲䣕縣_(隋朝)
5,749,415
<p><b>𨥙</b>(英語:<span lang="en">Hydrazinium</span>)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為N<sub>2</sub>H<sub>5</sub><sup>+</sup>,是肼(聯氨分子)質子化後的產物,但在某些情況下,肼(Hydrazine)也可以代表此種離子,例如硫酸肼。而四級氮的肼衍生物也可稱為𨥙。𨥙可以利用肼在強酸下質子化得到。部分𨥙的鹽是化學中的常用試劑,通常用於某些工業製程。兩者均為水溶性無色鹽。𨥙是一種弱酸,其酸度係數pK<sub>a</sub>為8.1。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𨥙的英文名稱來自於「<span lang="en">Hydrazine</span>」(肼)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由於其離子呈現類似金屬的性質(如弱酸性),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 </p><p>中文則是將「肼」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𨥙」,但由於這個字不易輸入,部分文獻將該字拆開,寫為「钅井」、「金井」或圖像「」,有時亦誤作「鉼」。2020年,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收錄了「」,然而該字是作為「鏡」的二簡字收錄的,與表示陽離子的「」實為同形字關係。 </p> <h2><span id=".E7.96.8A.E6.B0.AE.E5.8C.96.F0.A8.A5.99"></span><span id="疊氮化𨥙">疊氮化𨥙</span></h2> <p>疊氮化𨥙(英語:<span lang="en">hydrazinium azide</span>)是𨥙的疊氮化物,也是𨥙化合物中最不尋常、不穩定的一種。疊氮酸肼(N<sub>5</sub>H<sub>5</sub>)是肼和疊氮酸的鹽,由於其氮含量高,具有高爆炸性,因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在結構上,它是<span>[N<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span>[N<span><br>3</span>]<span>−<br></span></span>,因此也稱作疊氮酸𨥙或肼疊氮酸鹽。 </p><p>這種物質會爆炸性的地分解成肼、氨和氮氣:</p> <dl><dd>12 <span>N<span><br>5</span>H<span><br>5</span></span> → 3 <span>N<span><br>2</span>H<span><br>4</span></span> + 16 <span>NH<span><br>3</span></span> + 19 <span>N<span><br>2</span></span></dd></dl><h2><span id=".E9.9B.99.E6.AD.A3.F0.A8.A5.99.E9.9B.A2.E5.AD.90"></span><span id="雙正𨥙離子">雙正𨥙離子</span></h2> <p>𨥙仍然可以在被質子化成<span data-orig-title="雙正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正離子</span></span>,稱為雙正𨥙(Hydrazinediium)、過𨥙或二價𨥙(Hydrazinium(2+)),其化學式為N<sub>2</sub>H<sub>6</sub><sup>2+</sup>。 </p><p>其質子化的反應常數K = 8.4 x 10<sup>-16</sup>:</p> <dl><dd>[N<sub>2</sub>H<sub>5</sub>]<sup>+</sup> + H<sup>+</sup> → [N<sub>2</sub>H<sub>6</sub>]<sup>2+</sup></dd></dl><p>疊氮酸𨥙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純的硫酸過𨥙(Hydrazinediium Sulfate)和疊氮酸:</p> <dl><dd>[N<sub>2</sub>H<span>+<br>5</span>][N<span>−<br>3</span>] + H<sub>2</sub>SO<sub>4</sub> → [N<sub>2</sub>H<span>2+<br>6</span>][SO<span>2−<br>4</span>] + HN<sub>3</sub></dd></dl><p>這種離子也是一種肼衍生物,其分子形狀與乙烷相近。 </p><p>不過這種離子會完全水解,與水反應生成𨥙例子和鋞離子,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於水溶液中:</p> <dl><dd>[N<sub>2</sub>H<sub>6</sub>]<sup>2+</sup> + H<sub>2</sub>O → N<sub>2</sub>H<sub>5</sub><sup>+</sup> + H<sub>3</sub>O<sup>+</sup></dd></d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肼</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2 Cached time: 202305052000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3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8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95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60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77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55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181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7.545 1 -total 19.00% 111.616 1 Template:Chembox 16.19% 95.132 1 Template:Reflist 13.53% 79.487 2 Template:Lang-en 13.11% 77.013 3 Template:Navbox 11.07% 65.014 1 Template:NoteTA 9.76% 57.321 1 Template:Hydrazines 8.99% 52.813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8.16% 47.920 1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8.07% 47.436 3 Template:Hatnote -->
**𨥙**(英語:Hydrazinium)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為 N2H5+,是肼(聯氨分子)質子化後的產物,但在某些情況下,肼(Hydrazine)也可以代表此種離子,例如硫酸肼。而四級氮的肼衍生物也可稱為𨥙。𨥙可以利用肼在強酸下質子化得到。部分𨥙的鹽是化學中的常用試劑,通常用於某些工業製程。兩者均為水溶性無色鹽。𨥙是一種弱酸,其酸度係數 pKa 為 8.1。 ## 命名 𨥙的英文名稱來自於「Hydrazine」(肼)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由於其離子呈現類似金屬的性質(如弱酸性),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 中文則是將「肼」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𨥙」,但由於這個字不易輸入,部分文獻將該字拆開,寫為「钅井」、「金井」或圖像「」,有時亦誤作「鉼」。2020 年,Unicode 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收錄了「」,然而該字是作為「鏡」的二簡字收錄的,與表示陽離子的「」實為同形字關係。 ## 疊氮化𨥙 疊氮化𨥙(英語:hydrazinium azide)是𨥙的疊氮化物,也是𨥙化合物中最不尋常、不穩定的一種。疊氮酸肼(N5H5)是肼和疊氮酸的鹽,由於其氮含量高,具有高爆炸性,因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在結構上,它是[N 2H 5]+ [N 3]− ,因此也稱作疊氮酸𨥙或肼疊氮酸鹽。 這種物質會爆炸性的地分解成肼、氨和氮氣:   : 12 N 5H 5 → 3 N 2H 4 + 16 NH 3 + 19 N 2 ## 雙正𨥙離子 𨥙仍然可以在被質子化成雙正離子,稱為雙正𨥙(Hydrazinediium)、過𨥙或二價𨥙(Hydrazinium (2+)),其化學式為 N2H62+。 其質子化的反應常數 K = 8.4 x 10-16:   : [N2H5]+ + H+ → [N2H6]2+ 疊氮酸𨥙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純的硫酸過𨥙(Hydrazinediium Sulfate)和疊氮酸:   : [N2H+ 5][N− 3] + H2SO4 → [N2H2+ 6][SO2− 4] + HN3 這種離子也是一種肼衍生物,其分子形狀與乙烷相近。 不過這種離子會完全水解,與水反應生成𨥙例子和鋞離子,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於水溶液中:   : [N2H6]2+ + H2O → N2H5+ + H3O+ ## 參見 * 肼 ## 參考文獻
null
9,003
2023-05-02T13:26:53Z
74,871,386
𨥙
5,749,415
<p><b>𨥙</b>(英語:<span lang="en">Hydrazinium</span>)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為N<sub>2</sub>H<sub>5</sub><sup>+</sup>,是肼(聯氨分子)質子化後的產物,但在某些情況下,肼(Hydrazine)也可以代表此種離子,例如硫酸肼。而四級氮的肼衍生物也可稱為𨥙。𨥙可以利用肼在強酸下質子化得到。部分𨥙的鹽是化學中的常用試劑,通常用於某些工業製程。兩者均為水溶性無色鹽。𨥙是一種弱酸,其酸度係數pK<sub>a</sub>為8.1。 </p> <h2><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2> <p>𨥙的英文名稱來自於「<span lang="en">Hydrazine</span>」(肼)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由於其離子呈現類似金屬的性質(如弱酸性),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 </p><p>中文則是將「肼」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𨥙」,但由於這個字不易輸入,部分文獻將該字拆開,寫為「钅井」、「金井」或圖像「」,有時亦誤作「鉼」。2020年,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G收錄了「」,然而該字是作為「鏡」的二簡字收錄的,與表示陽離子的「」實為同形字關係。 </p> <h2><span id=".E7.96.8A.E6.B0.AE.E5.8C.96.F0.A8.A5.99"></span><span id="疊氮化𨥙">疊氮化𨥙</span></h2> <p>疊氮化𨥙(英語:<span lang="en">hydrazinium azide</span>)是𨥙的疊氮化物,也是𨥙化合物中最不尋常、不穩定的一種。疊氮酸肼(N<sub>5</sub>H<sub>5</sub>)是肼和疊氮酸的鹽,由於其氮含量高,具有高爆炸性,因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在結構上,它是<span>[N<span><br>2</span>H<span><br>5</span>]<span>+<br></span>[N<span><br>3</span>]<span>−<br></span></span>,因此也稱作疊氮酸𨥙或肼疊氮酸鹽。 </p><p>這種物質會爆炸性的地分解成肼、氨和氮氣:</p> <dl><dd>12 <span>N<span><br>5</span>H<span><br>5</span></span> → 3 <span>N<span><br>2</span>H<span><br>4</span></span> + 16 <span>NH<span><br>3</span></span> + 19 <span>N<span><br>2</span></span></dd></dl><h2><span id=".E9.9B.99.E6.AD.A3.F0.A8.A5.99.E9.9B.A2.E5.AD.90"></span><span id="雙正𨥙離子">雙正𨥙離子</span></h2> <p>𨥙仍然可以在被質子化成<span data-orig-title="雙正離子"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dication"><span>雙正離子</span></span>,稱為雙正𨥙(Hydrazinediium)、過𨥙或二價𨥙(Hydrazinium(2+)),其化學式為N<sub>2</sub>H<sub>6</sub><sup>2+</sup>。 </p><p>其質子化的反應常數K = 8.4 x 10<sup>-16</sup>:</p> <dl><dd>[N<sub>2</sub>H<sub>5</sub>]<sup>+</sup> + H<sup>+</sup> → [N<sub>2</sub>H<sub>6</sub>]<sup>2+</sup></dd></dl><p>疊氮酸𨥙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純的硫酸過𨥙(Hydrazinediium Sulfate)和疊氮酸:</p> <dl><dd>[N<sub>2</sub>H<span>+<br>5</span>][N<span>−<br>3</span>] + H<sub>2</sub>SO<sub>4</sub> → [N<sub>2</sub>H<span>2+<br>6</span>][SO<span>2−<br>4</span>] + HN<sub>3</sub></dd></dl><p>這種離子也是一種肼衍生物,其分子形狀與乙烷相近。 </p><p>不過這種離子會完全水解,與水反應生成𨥙例子和鋞離子,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於水溶液中:</p> <dl><dd>[N<sub>2</sub>H<sub>6</sub>]<sup>2+</sup> + H<sub>2</sub>O → N<sub>2</sub>H<sub>5</sub><sup>+</sup> + H<sub>3</sub>O<sup>+</sup></dd></d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肼</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2 Cached time: 20230505200009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3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8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895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36043/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77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2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855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3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1815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87.545 1 -total 19.00% 111.616 1 Template:Chembox 16.19% 95.132 1 Template:Reflist 13.53% 79.487 2 Template:Lang-en 13.11% 77.013 3 Template:Navbox 11.07% 65.014 1 Template:NoteTA 9.76% 57.321 1 Template:Hydrazines 8.99% 52.813 1 Template:Chembox_Identifiers 8.16% 47.920 1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8.07% 47.436 3 Template:Hatnote -->
**𨥙**(英語:Hydrazinium)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為 N2H5+,是肼(聯氨分子)質子化後的產物,但在某些情況下,肼(Hydrazine)也可以代表此種離子,例如硫酸肼。而四級氮的肼衍生物也可稱為𨥙。𨥙可以利用肼在強酸下質子化得到。部分𨥙的鹽是化學中的常用試劑,通常用於某些工業製程。兩者均為水溶性無色鹽。𨥙是一種弱酸,其酸度係數 pKa 為 8.1。 ## 命名 𨥙的英文名稱來自於「Hydrazine」(肼)和「-ium」組成,類似於銨的命名,由於其離子呈現類似金屬的性質(如弱酸性),加上了表示金屬元素的字尾「-ium」。 中文則是將「肼」的偏旁改成金部,變為「𨥙」,但由於這個字不易輸入,部分文獻將該字拆開,寫為「钅井」、「金井」或圖像「」,有時亦誤作「鉼」。2020 年,Unicode 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 G 收錄了「」,然而該字是作為「鏡」的二簡字收錄的,與表示陽離子的「」實為同形字關係。 ## 疊氮化𨥙 疊氮化𨥙(英語:hydrazinium azide)是𨥙的疊氮化物,也是𨥙化合物中最不尋常、不穩定的一種。疊氮酸肼(N5H5)是肼和疊氮酸的鹽,由於其氮含量高,具有高爆炸性,因此具有科學研究價值。在結構上,它是[N 2H 5]+ [N 3]− ,因此也稱作疊氮酸𨥙或肼疊氮酸鹽。 這種物質會爆炸性的地分解成肼、氨和氮氣:   : 12 N 5H 5 → 3 N 2H 4 + 16 NH 3 + 19 N 2 ## 雙正𨥙離子 𨥙仍然可以在被質子化成雙正離子,稱為雙正𨥙(Hydrazinediium)、過𨥙或二價𨥙(Hydrazinium (2+)),其化學式為 N2H62+。 其質子化的反應常數 K = 8.4 x 10-16:   : [N2H5]+ + H+ → [N2H6]2+ 疊氮酸𨥙與硫酸反應可得到純的硫酸過𨥙(Hydrazinediium Sulfate)和疊氮酸:   : [N2H+ 5][N− 3] + H2SO4 → [N2H2+ 6][SO2− 4] + HN3 這種離子也是一種肼衍生物,其分子形狀與乙烷相近。 不過這種離子會完全水解,與水反應生成𨥙例子和鋞離子,因此幾乎不會存在於水溶液中:   : [N2H6]2+ + H2O → N2H5+ + H3O+ ## 參見 * 肼 ## 參考文獻
null
9,003
2023-05-02T13:26:53Z
74,871,386
𨥙(II)
139,292
<p><b>水合氫離子</b>(英語:<b>Hydronium</b>),也稱<b><ruby><rb>鋞</rb><rp>(</rp><rt>ㄒㄧㄥˊ</rt><rp>)</rp></ruby>離子、<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𨦡</rb><rp>(</rp><rt>ㄧㄤˊ</rt><rp>)</rp></ruby></b>或<b>氧鎓</b>(英語:<b>Oxonium</b>),指的是氫正離子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的正離子。與水結合之氫正離子,通常的來源為可溶於水的酸,可溶於水的酸溶在水中會解離成為酸根離子與氫離子,由於水分子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氫離子便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水合氫離子。 </p> <dl><dd>H<sub>2</sub>O + H<sup>+</sup> → H<sub>3</sub>O<sup>+</sup></dd></dl><p>水合氫離子通常用H<sub>3</sub>O<sup>+</sup>表示,為了簡便,也常把H<sub>3</sub>O<sup>+</sup>寫作H<sup>+</sup>。 </p><p>水合氫離子和氨是等電子體。 </p><p>命名時若作為前綴則稱為𨦡基(oxonio-)。 </p><p>2015年11月2日,使用水合氫離子來探測質子-電子質量比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70億年內,Δμ/μ不大於10<sup>-7</sup>。</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𨦡鹽</li> <li>水分子</li> <li>路易斯鹼</li> <li>鹽基</li> <li>酸鹼理論</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p>Unihan字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水合氫離子**(英語:**Hydronium**),也稱**鋞(ㄒㄧㄥˊ)離子、𨦡(ㄧㄤˊ)** 或**氧鎓**(英語:**Oxonium**),指的是氫正離子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的正離子。與水結合之氫正離子,通常的來源為可溶於水的酸,可溶於水的酸溶在水中會解離成為酸根離子與氫離子,由於水分子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氫離子便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水合氫離子。   : H2O + H+ → H3O+ 水合氫離子通常用 H3O+ 表示,為了簡便,也常把 H3O+ 寫作 H+。 水合氫離子和氨是等電子體。 命名時若作為前綴則稱為𨦡基(oxonio-)。 2015 年 11 月 2 日,使用水合氫離子來探測質子 - 電子質量比 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 70 億年內,Δμ/μ 不大於 10-7。 ## 參考資料 ## 參見 * 𨦡鹽 * 水分子 * 路易斯鹼 * 鹽基 * 酸鹼理論 ## 外部連結 Unihan 字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744
2023-04-26T00:32:04Z
76,506,279
𨦡
139,292
<p><b>水合氫離子</b>(英語:<b>Hydronium</b>),也稱<b><ruby><rb>鋞</rb><rp>(</rp><rt>ㄒㄧㄥˊ</rt><rp>)</rp></ruby>離子、<link rel="mw-deduplicated-inline-style" href="mw-data:TemplateStyles:r58911796"><ruby><rb>𨦡</rb><rp>(</rp><rt>ㄧㄤˊ</rt><rp>)</rp></ruby></b>或<b>氧鎓</b>(英語:<b>Oxonium</b>),指的是氫正離子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的正離子。與水結合之氫正離子,通常的來源為可溶於水的酸,可溶於水的酸溶在水中會解離成為酸根離子與氫離子,由於水分子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氫離子便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水合氫離子。 </p> <dl><dd>H<sub>2</sub>O + H<sup>+</sup> → H<sub>3</sub>O<sup>+</sup></dd></dl><p>水合氫離子通常用H<sub>3</sub>O<sup>+</sup>表示,為了簡便,也常把H<sub>3</sub>O<sup>+</sup>寫作H<sup>+</sup>。 </p><p>水合氫離子和氨是等電子體。 </p><p>命名時若作為前綴則稱為𨦡基(oxonio-)。 </p><p>2015年11月2日,使用水合氫離子來探測質子-電子質量比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70億年內,Δμ/μ不大於10<sup>-7</sup>。</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𨦡鹽</li> <li>水分子</li> <li>路易斯鹼</li> <li>鹽基</li> <li>酸鹼理論</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p>Unihan字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
**水合氫離子**(英語:**Hydronium**),也稱**鋞(ㄒㄧㄥˊ)離子、𨦡(ㄧㄤˊ)** 或**氧鎓**(英語:**Oxonium**),指的是氫正離子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的正離子。與水結合之氫正離子,通常的來源為可溶於水的酸,可溶於水的酸溶在水中會解離成為酸根離子與氫離子,由於水分子能提供孤對電子,所以氫離子便與水分子配位結合而生成水合氫離子。   : H2O + H+ → H3O+ 水合氫離子通常用 H3O+ 表示,為了簡便,也常把 H3O+ 寫作 H+。 水合氫離子和氨是等電子體。 命名時若作為前綴則稱為𨦡基(oxonio-)。 2015 年 11 月 2 日,使用水合氫離子來探測質子 - 電子質量比 μ,布拉格查理大學物理研究團隊發現,在過去 70 億年內,Δμ/μ 不大於 10-7。 ## 參考資料 ## 參見 * 𨦡鹽 * 水分子 * 路易斯鹼 * 鹽基 * 酸鹼理論 ## 外部連結 Unihan 字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744
2023-04-26T00:32:04Z
76,506,279
𨦡基
791,170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b>也稱為「<b>氧鎓鹽</b>」,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正離子</b>」。最簡單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sub>3</sub>O<sup>+</sup>)。其他常見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R-C=O<sup>+</sup><sup>(-<i>R</i>)</sup>-R'、R-O<sup>+</sup><sup>(-<i>R</i>)</sup>-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R-C<sup>+</sup>-O-R'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p> <dl><dd><center></center></dd></dl><p>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可分為二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和三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BF<sub>3</sub><sup>−</sup>)。,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R')(BF<sub>4</sub><sup>−</sup>)。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sub>3</sub>O<sup>+</sup>)(BF<sub>4</sub><sup>−</sup>))。 </p> <center> </center> <p>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R-O<sup>+</sup>H<sub>2</sub>中的-O<sup>+</sup>H<sub>2</sub>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1412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2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1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2181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5.082 1 -total 43.52% 45.729 1 Template:Reflist 39.64% 41.655 1 Template:Cite_book 28.55% 29.996 25 Template:僻字 20.84% 21.896 25 Template:Lan 20.52% 21.565 1 Template:CJK-New-Char 17.72% 18.623 1 Template:Hatnote 0.97% 1.019 3 Template:Unihan -->
**𨦡鹽**也稱為「**氧鎓鹽**」,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𨦡正離子**」。最簡單的𨦡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3O+)。其他常見的𨦡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 R-C=O+(-_R_)-R'、R-O+(-_R_)-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 R-C+-O-R' 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 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𨦡鹽還可分為二級𨦡鹽和三級𨦡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 (R2O+)(BF3−)。,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 (R2O+-R')(BF4−)。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3O+)(BF4−))。 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 R-O+H2 中的 - O+H2 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 參考文獻 ## 參見 * 𨦡
null
2,992
2023-04-16T12:24:00Z
71,999,216
𨦡盐
791,170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b>也稱為「<b>氧鎓鹽</b>」,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正離子</b>」。最簡單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sub>3</sub>O<sup>+</sup>)。其他常見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R-C=O<sup>+</sup><sup>(-<i>R</i>)</sup>-R'、R-O<sup>+</sup><sup>(-<i>R</i>)</sup>-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R-C<sup>+</sup>-O-R'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p> <dl><dd><center></center></dd></dl><p>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還可分為二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和三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BF<sub>3</sub><sup>−</sup>)。,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R<sub>2</sub>O<sup>+</sup>-R')(BF<sub>4</sub><sup>−</sup>)。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sub>3</sub>O<sup>+</sup>)(BF<sub>4</sub><sup>−</sup>))。 </p> <center> </center> <p>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R-O<sup>+</sup>H<sub>2</sub>中的-O<sup>+</sup>H<sub>2</sub>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8F.82.E8.A7.81"></span><span id="参见">參見</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羊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𨦡</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1412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126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22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0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72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1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96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03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72181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05.082 1 -total 43.52% 45.729 1 Template:Reflist 39.64% 41.655 1 Template:Cite_book 28.55% 29.996 25 Template:僻字 20.84% 21.896 25 Template:Lan 20.52% 21.565 1 Template:CJK-New-Char 17.72% 18.623 1 Template:Hatnote 0.97% 1.019 3 Template:Unihan -->
**𨦡鹽**也稱為「**氧鎓鹽**」,是指所有含三價氧的化合物,對應的正離子稱為「**𨦡正離子**」。最簡單的𨦡離子是水合氫離子(H3O+)。其他常見的𨦡鹽還有有機化學中羰基、醚和醇的質子化或烷基化產物,即 R-C=O+(-_R_)-R'、R-O+(-_R_)-R',與正電荷在碳上的 R-C+-O-R' 結構共振,比較穩定。   : 根據相連烴基數的不同,𨦡鹽還可分為二級𨦡鹽和三級𨦡鹽,例子有:醚與三氟化硼反應得到的 (R2O+)(BF3−)。,以及進一步反應得到的 (R2O+-R')(BF4−)。後者易分解出烷基正離子,是常用的烷基化試劑,如用作乙基化反應的三乙基氧四氟硼酸((Et3O+)(BF4−))。 醇在酸性介質中質子化形成的 R-O+H2 中的 - O+H2 基很容易離去,得到電子生成水分子。 ## 參考文獻 ## 參見 * 𨦡
null
2,992
2023-04-16T12:24:00Z
71,999,216
𨦡鹽
40,477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dù</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ㄉㄨˋ</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Dubn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Db</b>,原子序數為105。<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的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span lang="en">Dubnium</span>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p><p>在元素週期表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個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5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5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p><p>在1960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1997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Dubnium。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1968年首次報告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研究人員以氖-22離子撞擊鋂-243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9.40 MeV和9.70 MeV的α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sup>260</sup>Db或<sup>261</sup>Db: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5−<i>x</i><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NbCl<sub>5</sub>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2.2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sup>261</sup>DbCl<sub>5</sub>)。 </p><p>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15離子撞擊鉲-249,肯定性地合成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所測得之α衰變半衰期為1.6秒,衰變能量為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256: </p> <dl><dd><span><span>249<br>98</span>C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5<br>7</span>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能量為9.40 MeV或9.70 MeV的結論。因此餘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1971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5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1976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up>260</sup>DbBr<sub>5</sub>)。 </p><p>1992年,IUPAC/IUPAP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p> <h3><span id=".E5.91.BD.E5.90.8D.E7.88.AD.E8.AD.B0"></span><span id="命名爭議">命名爭議</span></h3> <p>蘇聯團隊建議名稱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Hahnium(Ha,<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𨮟</span>),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Nielsbohrium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p><p>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於1994年提出名稱Joliotium(Jl,<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鐈</mark>),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102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104至106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p><p>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105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中曾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𰾉</span>」(hǎn,繁體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圖:),現根據IUPAC決定的英文名Dubnium(Db),改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p><p>IUPAC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104和106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105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104、105及106所作出的貢獻。</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屬性">推算的屬性</span></h3> <p>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105預測為6d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5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eka-鉭。5族元素有著明顯的+5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5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預計會形成穩定的+5態。較重的5族元素也具有+4和+3態,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p><p>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Db<sub>2</sub>O<sub>5</sub>。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錯合物<span>DbO<span>3−<br>4</span></span>。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DbX<sub>5</sub>。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sub>5</sub>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sub>5</sub>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MOX<sub>3</sub>。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鹵化物DbX<sub>5</sub>應會和水反應形成DbOX<sub>3</sub>。根據已知較輕的5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酸離子<span>DbF<span>−<br>6</span></span>。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span>DbF<span>2−<br>7</span></span>和<span>DbOF<span>2−<br>5</span></span>。如果<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span>DbF<span>3−<br>8</span></span>,因為<span>NbF<span>3−<br>8</span></span>目前是未知的。 </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p>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5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sub>5</sub>、DbBr<sub>5</sub>、DbOCl<sub>3</sub>及DbOBr<sub>3</sub>。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為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 </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E6.AD.B7.E5.8F.B2"></span><span id="核合成歷史">核合成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p> <dl><dt><sup>209</sup>Bi(<sup>50</sup>Ti,xn)<sup>259-x</sup>Db (x=1,2,3)</dt></dl><p>首次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冷聚變反應在1976年由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57</sup>Db。其後改為指向<sup>258</sup>Db。1981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sup>258</sup>Db,1n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1983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sup>258</sup>Db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α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1985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10個<sup>257</sup>Db原子。1993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2000年,團隊在1n、2n及3n激發函數測量了120次<sup>257</sup>Db的衰變、16次<sup>256</sup>Db的衰變及一次<sup>258</sup>Db的衰變。整合到的<sup>257</sup>Db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sup>257m</sup>Db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sup>257</sup>Db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2003至2004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p> <dl><dt><sup>209</sup>Bi(<sup>49</sup>Ti,xn)<sup>258-x</sup>Db (x=2?)</dt></dl><p>1983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2.6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sup>256</sup>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30%的<sup>256</sup>Db。 </p> <dl><dt><sup>209</sup>Bi(<sup>48</sup>Ti,xn)<sup>257-x</sup>Db (x=1?)</dt></dl><p>1983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1.6秒長的活動,其中α衰變分支比約為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sup>255</sup>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Db。 </p> <dl><dt><sup>208</sup>Pb(<sup>51</sup>V,xn)<sup>259-x</sup>Db (x=1,2)</dt></dl><p>杜布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200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1n和2n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sup>258</sup>Db和<sup>257</sup>Db。</p> <dl><dt><sup>207</sup>Pb(<sup>51</sup>V,xn)<sup>258-x</sup>Db</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的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1.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5</sup>Db。 </p> <dl><dt><sup>205</sup>Tl(<sup>54</sup>Cr,xn)<sup>259-x</sup>Db (x=1?)</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7</sup>Db,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 </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40至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3至5顆中子。 </p> <dl><dt><sup>232</sup>Th(<sup>31</sup>P,xn)<sup>263-x</sup>Db (x=5)</dt></dl><p>Andreyev等人於1989年在Flerov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31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5n通道合成了<sup>258</sup>Db,產量為120 pb。 </p> <dl><dt><sup>238</sup>U(<sup>27</sup>Al,xn)<sup>265-x</sup>Db (x=4,5)</dt></dl><p>2006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Ken Gregorich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4n和5n通道的激發函數。</p> <dl><dt><sup>236</sup>U(<sup>27</sup>Al,xn)<sup>263-x</sup>Db (x=5,6)</dt></dl><p>Andreyev等人在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於1992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5n和6n出射道觀察到<sup>258</sup>Db及<sup>257</sup>Db,產量分別為450 pb和75 pb。</p> <dl><dt><sup>243</sup>Am(<sup>22</sup>Ne,xn)<sup>265-x</sup>Db (x=5)</dt></dl><p>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68年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α線,初步指向<sup>261</sup>Db和<sup>260</sup>Db。他們在1970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2.2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61</sup>Db。1970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NbCl<sub>5</sub>而非HfCl<sub>4</sub>。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DbCl<sub>5</sub>。1971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α衰變。這成了形成<sup>260</sup>Db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1976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DbBr<sub>5</sub>。 </p> <dl><dt><sup>241</sup>Am(<sup>22</sup>Ne,xn)<sup>263-x</sup>Db (x=4,5)</dt></dl><p>2000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sup>259</sup>Db同位素,同位素在4n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sup>258</sup>Db的衰變屬性。</p> <dl><dt><sup>248</sup>Cm(<sup>19</sup>F,xn)<sup>267-x</sup>Db (x=4,5)</dt></dl><p>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1999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sup>262</sup>Db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4顆原子,截面為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2002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sup>262</sup>Db同位素。</p> <dl><dt><sup>249</sup>Bk(<sup>18</sup>O,xn)<sup>267-x</sup>Db (x=4,5)</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2</sup>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25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sup>263</sup>Db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Kratz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3</sup>Db,同位素產生於4n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sup>263</sup>Db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sup>263</sup>Rf同位素(見鑪)。</p> <dl><dt><sup>249</sup>Bk(<sup>16</sup>O,xn)<sup>265-x</sup>Db (x=4)</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50</sup>Cf(<sup>15</sup>N,xn)<sup>265-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70年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49</sup>Cf(<sup>15</sup>N,xn)<sup>264-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1970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sup>260</sup>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K殼層X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p> <dl><dt><sup>254</sup>Es(<sup>13</sup>C,xn)<sup>267-x</sup>Db</dt></dl><p>1988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254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sup>264</sup>Db和<sup>263</sup>Db。由於鑀-254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p> <h3><span id=".E6.9B.B4.E9.87.8D.E6.A0.B8.E7.B4.A0.E7.9A.84.E8.A1.B0.E8.AE.8A"></span><span id="更重核素的衰變">更重核種的衰變</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2012年的計算顯示,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0</sup>Db</dt></dl><p>近期有關<sup>272</sup>Rg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sup>260</sup>Db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α衰變時半衰期約為19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8</sup>Db</dt></dl><p>在對<sup>266</sup>Mt和<sup>262</sup>Bh衰變的研究中,有<sup>258</sup>Db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α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20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7</sup>Db</dt></dl><p>對<sup>257</sup>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sup>257</sup>Db進行α衰變,能量為9.16、9.07和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sup>253</sup>Lr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9.16 MeV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sup>257m</sup>Db。基態進行α放射,能量為9.07和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sup>257m,g</sup>Db的自發裂變。 </p> <h3><span id=".E8.A1.B0.E8.AE.8A.E9.9A.8E.E6.AE.B5.E5.85.89.E8.AD.9C.E5.9C.96"></span><span id="衰變階段光譜圖">衰變階段光譜圖</span></h3> <dl><dt><sup>257</sup>Db</dt></dl>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55</sup>Db</dt></dl><p>1983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1.5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sup>207</sup>Pb(<sup>51</sup>V,xn)及<sup>209</sup>Bi(<sup>48</sup>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sup>255</sup>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sup>256</sup>Db。因此,同位素<sup>255</sup>Db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4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070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95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68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1944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02.137 1 -total 25.06% 301.211 1 Template:Reflist 22.66% 272.385 2 Template:Infobox 22.35% 268.645 1 Template:Elementbox 14.51% 174.440 32 Template:Cite_journal 13.28% 159.600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19% 98.461 1 最重元素概论 6.19% 74.378 1 Template:Lang-en 5.36% 64.423 4 Template:全局僻字 5.14% 61.769 9 Template:Nuclide2 -->
**𨧀**(拼音:dù,注音:ㄉㄨˋ;英語:**Dubn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Db**,原子序數為 105。𨧀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𨧀-268 的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𨧀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 Dubnium 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𨧀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在元素週期表中,𨧀是一個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 7 週期、第 5 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𨧀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 5 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𨧀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在 1960 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𨧀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 1997 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 Dubnium。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 1968 年首次報告發現𨧀元素。研究人員以氖 - 22 離子撞擊鋂 - 243 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 9.40 MeV 和 9.70 MeV 的 α 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 260Db 或 261Db:   : 243 95Am + 22 10Ne → 265−_x_ 105Db + x n 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 NbCl5 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 2.2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𨧀-261(261DbCl5)。 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 - 15 離子撞擊鉲 - 249,肯定性地合成了𨧀-260。𨧀-260 的所測得之 α 衰變半衰期為 1.6 秒,衰變能量為 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 - 256:   : 249 98Cf + 15 7N → 260 105Db + 4 n 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𨧀-260 的衰變能量為 9.40 MeV 或 9.70 MeV 的結論。因此餘下𨧀-261 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 1971 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𨧀-260 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 243 95Am + 22 10Ne → 260 105Db + 5 n 1976 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𨧀-260(260DbBr5)。 1992 年,IUPAC/IUPAP 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𨧀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 ### 命名爭議 蘇聯團隊建議名稱 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 Hahnium(Ha,𫒢、𨮟),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 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 Nielsbohrium 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 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 於 1994 年提出名稱 Joliotium(Jl,鐈),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 - 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 102 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 104 至 106 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 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 105 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 中曾定為「𰾉」(hǎn,繁體為𫒢,圖:),現根據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Dubnium(Db),改定為「𨧀」(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 IUPAC 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 104 和 106 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𨭎(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 105 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 104、105 及 106 所作出的貢獻。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屬性 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 105 預測為 6d 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 5 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𨧀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 eka - 鉭。5 族元素有著明顯的 + 5 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 5 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𨧀預計會形成穩定的 + 5 態。較重的 5 族元素也具有 + 4 和 + 3 態,所以𨧀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𨧀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 Db2O5。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𨧀錯合物 DbO3− 4。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 DbX5。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5 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5 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 MOX3。因此𨧀的鹵化物 DbX5 應會和水反應形成 DbOX3。根據已知較輕的 5 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𨧀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𨧀酸離子 DbF− 6。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 DbF2− 7 和 DbOF2− 5。如果𨧀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 DbF3− 8,因為 NbF3− 8 目前是未知的。 ### 實驗化學 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𨧀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𨧀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 5 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5、DbBr5、DbOCl3 及 DbOBr3。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𨧀為 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𫒢」)。 ## 核合成歷史 ### 冷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209Bi(50Ti,xn)259-xDb (x=1,2,3)** 首次嘗試合成𨧀的冷聚變反應在 1976 年由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57Db。其後改為指向 258Db。1981 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 258Db,1n 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 1983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 258Db 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 α 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𨧀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 1985 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 10 個 257Db 原子。1993 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 2000 年,團隊在 1n、2n 及 3n 激發函數測量了 120 次 257Db 的衰變、16 次 256Db 的衰變及一次 258Db 的衰變。整合到的 257Db 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 257mDb 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 257Db 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 2003 至 2004 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 **209Bi(49Ti,xn)258-xDb (x=2?)** 1983 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2.6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 256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 30% 的 256Db。 **209Bi(48Ti,xn)257-xDb (x=1?)** 1983 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1.6 秒長的活動,其中 α 衰變分支比約為 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 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 255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Db。 **208Pb(51V,xn)259-xDb (x=1,2)**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 257Db,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2006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 1n 和 2n 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 258Db 和 257Db。 **207Pb(51V,xn)258-xDb**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 257Db 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的 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 1.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 255Db。 **205Tl(54Cr,xn)259-xDb (x=1?)**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 257Db,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 熱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 40 至 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 3 至 5 顆中子。 **232Th(31P,xn)263-xDb (x=5)** Andreyev 等人於 1989 年在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 - 31 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 5n 通道合成了 258Db,產量為 120 pb。 **238U(27Al,xn)265-xDb (x=4,5)** 2006 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 Ken Gregorich 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 4n 和 5n 通道的激發函數。 **236U(27Al,xn)263-xDb (x=5,6)** Andreyev 等人在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於 1992 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 5n 和 6n 出射道觀察到 258Db 及 257Db,產量分別為 450 pb 和 75 pb。 **243Am(22Ne,xn)265-xDb (x=5)** 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68 年嘗試合成𨧀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 α 線,初步指向 261Db 和 260Db。他們在 1970 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 2.2 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61Db。1970 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𨧀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 NbCl5 而非 HfCl4。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 DbCl5。1971 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 α 衰變。這成了形成 260Db 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 1976 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 DbBr5。 **241Am(22Ne,xn)263-xDb (x=4,5)** 2000 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 259Db 同位素,同位素在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 258Db 的衰變屬性。 **248Cm(19F,xn)267-xDb (x=4,5)** 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 1999 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 262Db 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 4 顆原子,截面為 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 2002 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𨧀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 262Db 同位素。 **249Bk(18O,xn)267-xDb (x=4,5)**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2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 2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 263Db 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 Kratz 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 263Db,同位素產生於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 263Db 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 263Rf 同位素(見鑪)。 **249Bk(16O,xn)265-xDb (x=4)**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50Cf(15N,xn)265-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 1970 年發現了 260Db 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49Cf(15N,xn)264-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 1970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 260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 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 K 殼層 X 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 **254Es(13C,xn)267-xDb** 1988 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 - 254 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264Db 和 263Db。由於鑀 - 254 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 更重核種的衰變 𨧀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𨧀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𨧀-268,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 2012 年的計算顯示,預計𨧀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 ### 同核異構物 **260Db** 近期有關 272Rg 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 260Db 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 α 衰變時半衰期約為 19 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8Db** 在對 266Mt 和 262Bh 衰變的研究中,有 258Db 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 α 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 20 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7Db** 對 257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 257Db 進行 α 衰變,能量為 9.16、9.07 和 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 253Lr 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 9.16 MeV 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 257mDb。基態進行 α 放射,能量為 9.07 和 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 257m,gDb 的自發裂變。 ### 衰變階段光譜圖 **257Db** ### 撤回的同位素 **255Db** 1983 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𨨏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 1.5 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207Pb(51V,xn) 及 209Bi(48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 255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 256Db。因此,同位素 255Db 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元素𨧀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𨧀(英文) * 元素𨧀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𨧀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𨧀(英文)
null
35,663
2023-05-05T05:04:36Z
74,829,314
𨧀
699,180
<p class="mw-empty-elt"> </p> <p><b>𨧀</b>的同位素 </p> <h2><span id=".E5.9C.96.E8.A1.A8"></span><span id="圖表">圖表</span></h2> <p><b>備註:</b>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参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i>Nuclear Physics</i> A729 (2003).</li> <li>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ure Appl. Chem.</i>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ul><li>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li> <li>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li> <li>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i>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i>,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98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66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7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02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0722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033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72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5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13323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45.040 1 -total 29.46% 160.565 1 Template:Isotope_nav 21.51% 117.243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 21.13% 115.177 1 Template:Infobox 20.10% 109.527 1 Template:Tabs 17.33% 94.429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nfotable 16.68% 90.889 6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sotopes_decays 13.87% 75.610 2 Template:Isotope_nav/PeriodicTable 13.75% 74.925 34 Template:衰變 12.58% 68.575 1 Template:Reflist -->
**𨧀**的同位素 ## 圖表 **備註:**畫上 #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 註釋 ## 參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_Nuclear Physics_ A729 (2003). *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Pure Appl. Chem._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_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_,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null
12,938
2023-04-30T06:22:53Z
63,049,626
𨧀的同位素
55,225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bō</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ㄆㄛ</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Bohr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Bh</b>,原子序數為107。以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命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up>270</sup>Bh,半衰期僅約61秒。 </p><p>在元素週期表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是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7族的成員。人們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化學屬性並不完全瞭解,就目前實驗結果所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符合7族中位於錸之下元素的特性。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6.AD.A3.E5.BC.8F.E7.99.BC.E7.8F.BE"></span><span id="正式發現">正式發現</span></h3> <p>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span data-orig-title="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ottfried Münzenberg"><span>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span></span>為首的團隊於1981年首次確定性地成功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它們將鉻-54原子核加速撞擊鉍-209目標,並製造出5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62同位素原子:</p> <dl><dd><span><span>209<br>83</span>Bi<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4<br>24</span>Cr<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2<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IUPAC/IUPAP鐨後元素工作小組在其1992年的報告當中將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列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正式發現者。</p> <h3><span id=".E6.8F.90.E5.87.BA.E7.9A.84.E5.91.BD.E5.90.8D"></span><span id="提出的命名">提出的命名</span></h3> <p>該德國團隊建議將該元素命名為Nielsbohrium,符號為Ns,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卻曾經建議把第105號元素(現名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命名為Nielsbohrium。德國的團隊希望在紀念波爾的同時,肯定杜布納團隊作為首次提出該冷核融合反應的一方,從而解決命名爭議。杜布納團隊與德國團隊就此對107號元素的命名達成了共識。</p><p>在104至106號元素命名爭議的同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使用Unnilseptium(符號為Uns)作為臨時的系統化命名。1994年,IUPAC的一個委員會建議將107號元素命名為Bohrium(現名),而非Nielsbohrium,因為此前並沒有以某科學家的全名為元素取名的先例。發現者對此表示反對,並擔心這樣的名稱會和硼(Boron)混淆,特別是兩者的含氧陰離子的國際命名:Bohrate(<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鹽)和Borate(硼酸鹽)。這個問題交由IUPAC位於丹麥的分支處理,但最終的投票結果仍然決定使用Bohrium。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年8月27日IUPAC在協商後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其中Bohrium一名成為了國際承認的107號元素的命名。雖然有關於硼酸鹽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鹽的歧義,IUPAC之後並沒有將<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鹽改稱。</p><p>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7號元素中文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bō,音同「波」),名稱源自IUPAC決定的英文名Bohrium,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融合反應。多數<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則目前只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p><p>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融合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著高質量目標(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40至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3至5顆中子。在冷核融合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著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1到2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融合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融合反應(見冷核融合)。</p>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在1981年重離子研究所團隊成功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之前,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曾於1976年嘗試進行冷核融合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他們探測到兩次自發裂變事件,半衰期分別為1至2毫秒和5秒。根據別的冷核融合反應推斷,兩次裂變分別來自於<sup>261</sup>Bh和<sup>257</sup>Db。不過,之後的證據降低了<sup>261</sup>Bh的自發裂變支鏈,因此事件指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確定性也大大降低。指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裂變事件之後改為指向<sup>258</sup>Db,而2毫秒長的自發裂變事件則指定為<sup>258</sup>Rf的33%電子捕獲支鏈。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在1981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成功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利用衰變母子體關係法,他們探測到5個<sup>262</sup>Bh原子。1987年,來自杜布納的內部報告指出,其團隊曾經直接探測到<sup>261</sup>Bh的自發裂變。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又在1989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測量1n和2n激發函數時,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Bh,但是並沒有探測到<sup>261</sup>Bh的自發裂變支鏈。2003年,他們利用新製造的三氟化鉍(BiF<sub>3</sub>)目標繼續進行研究,並取得更多有關<sup>262</sup>Bh及其衰變產物<sup>258</sup>Db的數據。2005年,由於質疑此前數據的準確性,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的團隊重新測量了1n激發函數。他們觀測到18個<sup>262</sup>Bh原子和3個<sup>261</sup>Bh原子,並證實了<sup>262</sup>Bh的兩個同核異構物。</p><p>2007年,LBNL的團隊研究了類似的反應,首次使用鉻-52發射體尋找最輕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sup>260</sup>Bh: </p> <dl><dd><span><span>209<br>83</span>Bi<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2<br>24</span>Cr<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研究人員成功探測到8個<sup>260</sup>Bh原子,它們經過α衰變形成<sup>256</sup>Db,期間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16 MeV。這種能量顯示N=152的閉核持續有著穩定的作用。</p><p>杜布納的團隊在1976年在一系列利用冷核融合產生新元素的實驗中,研究了鉛-208目標和錳-55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p> <dl><dd><span><span>208<br>82</span>Pb<span><br></span></span> + <span><span>55<br>25</span>M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2<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他們觀測到與鉍-209和鉻-54之間反應相同的自發裂變事件,並同樣指向<sup>261</sup>Bh和<sup>257</sup>Db。之後的證據表示事件應該改為指向<sup>258</sup>Db和<sup>258</sup>Rf(見上)。1983年,他們重新進行實驗,並用到新的方法:測量經化學分離出的衰變產物的α衰變。研究人員探測到來自衰變產物<sup>262</sup>Bh的α衰變,加強證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核的成功合成。位於LBNL的團隊之後詳細研究這條反應,並在2005年探測到33次<sup>262</sup>Bh的衰變及2個<sup>261</sup>Bh原子。這確定了這條反應釋放一顆中子的激發函數,以及提供了有關兩種<sup>262</sup>Bh同核異構物的光譜數據。2006年重復進行這條反應時研究了釋放兩顆中子的激發函數。該團隊發現,釋放一顆中子的反應的截面比使用<sup>209</sup>Bi目標的相應反應較高,著與預期的相反。要得出其原因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次於2006年研究了鈾-238目標與磷-31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p> <dl><dd><span><span>238<br>92</span>U<span><br></span></span> + <span><span>31<br>15</span>P<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4<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5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dd></dl><p>實驗結果還沒有被發佈,但初步結果似乎表明可能來自<sup>264</sup>Bh的自發裂變。</p><p>位於中國蘭州近代物理中心(IMP)研究了鋂-243目標與鎂-26發射體之間的反應,以合成新的同位素<sup>265</sup>Bh,以及蒐集有關<sup>266</sup>Bh的更多數據: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br>12</span>M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9−x<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3, 4, 5)</dd></dl><p>研究人員進行了兩組實驗,並測量了釋放3、4或5顆中子的部分激發函數。</p><p>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2008年研究了鋦-248目標和鈉-23之間的反應,以瞭解<sup>266</sup>Bh的衰變屬性。該同位素是他們所聲稱的鉨衰變鏈中的產物:</p> <dl><dd><span><span>248<br>96</span>C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3<br>11</span>Na<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1−x<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4, 5)</dd></dl><p>同位素<sup>266</sup>Bh進行α衰變,能量為9.05至9.23 MeV。這項結果在2010年得到進一步證實。</p><p>首次利用熱核融合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實驗是在1979年由杜布納的團隊進行的。他們使用氖-22發射體和鉳-249目標: </p> <dl><dd><span><span>249<br>97</span>Bk<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1−x<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 (x = 4, 5)</dd></dl><p>該反應在1983年得到重復,與首次一樣,研究團隊並沒有探測到任何來自<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更近期的實驗利用熱核融合合成高中子數的穩定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從而首次開始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進行化學研究。1999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聲稱發現了長半衰期的<sup>267</sup>Bh(5個原子)和<sup>266</sup>Bh(1個原子)同位素。兩者之後都得到了證實。位於瑞士伯爾尼的保羅謝爾研究所(PSI)其後在第一次實際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化學特性時,又合成了6個<sup>267</sup>Bh原子。</p> <h3><span id=".E4.BD.9C.E7.82.BA.E8.A1.B0.E8.AE.8A.E7.94.A2.E7.89.A9"></span><span id="作為衰變產物">作為衰變產物</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在更高原子序的元素衰變時作為產物被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麥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䥑</span>是其中一種這樣的元素,它共有7個已知的同位素,全部都進行α衰變,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核,質量數從262到274不等。<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麥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䥑</span>本身也可以是錀、鉨、鏌或<span title="字符描述:⿰石田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鿬</span>的衰變產物。至今發現的元素當中,除以上的之外沒有別的可以衰變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例如在2010年1月,杜布納的研究團隊通過Uus的α衰變鏈發現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74:</p> <dl><dd><span><span>294<br>117</span>Ts<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90<br>115</span>M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90<br>115</span>Mc<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86<br>113</span>N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86<br>113</span>N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82<br>111</span>R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82<br>111</span>Rg<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8<br>109</span>Mt<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 <dd><span><span>278<br>109</span>Mt<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74<br>107</span>Bh<span><br></span></span> + <span><span>4<br>2</span>He<span><br></span></span></dd></dl><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融合,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目前正式發現了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有11種,質量數分別為260–262、264–267、270–272、274,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70,半衰期約61秒,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262擁有已知的亞穩態。這些同位素都會經α衰變,然而某些仍未被發現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理論上會進行自發裂變。</p> <h3><span id=".E7.A9.A9.E5.AE.9A.E6.80.A7.E8.88.87.E5.8D.8A.E8.A1.B0.E6.9C.9F"></span><span id="穩定性與半衰期">穩定性與半衰期</span></h3> <p>較輕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同位素一般有較短的半衰期。<sup>260</sup>Bh、<sup>261</sup>Bh、<sup>262</sup>Bh、<sup>262m</sup>Bh和<sup>263</sup>Bh的半衰期在100毫秒以下。同位素<sup>264</sup>Bh、<sup>265</sup>Bh、<sup>266</sup>Bh和<sup>271</sup>Bh較為穩定,半衰期在1秒左右,而<sup>267</sup>Bh和<sup>272</sup>Bh則有大約10秒的半衰期。質量最高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sup>270</sup>Bh和<sup>274</sup>Bh分別有大約61秒和54秒的半衰期。未知的<sup>273</sup>Bh和<sup>275</sup>Bh同位素預期將會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90分鐘和4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在被發現之前,理論預計的<sup>274</sup>Bh半衰期也長達90分鐘左右,但最終實際只有54秒。</p><p>高質子量的<sup>260</sup>Bh、<sup>261</sup>Bh和<sup>262</sup>Bh是直接由冷核融合產生的,<sup>262m</sup>Bh和<sup>264</sup>Bh則是在<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麥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䥑</span>和錀的衰變鏈中被發現的。高中子量的<sup>266</sup>Bh和<sup>267</sup>Bh是通過向錒系元素目標進行放射產生的。中子量最高的四個同位素<sup>270</sup>Bh 、<sup>271</sup>Bh 、<sup>272</sup>Bh 和<sup>274</sup>Bh分別是在<sup>282</sup>Nh、<sup>287</sup>Mc和<sup>288</sup>Mc和<sup>294</sup>Nh的衰變鏈中發現的。後七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在8毫秒至1分鐘不等。</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2</sup>Bh</dt></dl><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的唯一一個確定的同核異構物出現在<sup>262</sup>Bh。直接和成<sup>262</sup>Bh會產生兩種狀態:基態和一個同核異能態。已證實,基態會經α衰變,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08、9.82和9.76 MeV,半衰期為84毫秒。激發態也通過α衰變,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37和10.24 MeV,半衰期為9.6毫秒。</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span><span id="推算">推算</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預計是元素週期表中6d系過渡金屬的第四個元素,也是7族元素中最重的一個,位於錳、鎝和錸之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擁有明顯的+7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質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預計會有穩定的+7態。鎝同時也有穩定的+4態,而錸擁有穩定的+4和+3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有可能擁有這些較低的氧化態。 </p><p>該族的重元素會形成具揮發性的七氧化物M<sub>2</sub>O<sub>7</sub>,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應該會形成具揮發性的Bh<sub>2</sub>O<sub>7</sub>。這個氧化物應該會在水中溶解,形成高<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酸HBhO<sub>4</sub>。錸和鎝在其氧化物的鹵化反應後能夠形成鹵氧化物MO<sub>3</sub>Cl,所以BhO<sub>3</sub>Cl也可能會在這種反應中產生。該族較重元素的氧化物在氟化反應會產生MO<sub>3</sub>F和MO<sub>2</sub>F<sub>3</sub>,而錸則另外會形成ReOF<sub>5</sub>和ReF<sub>7</sub>。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也應會產生這些氟氧化物,從而證實它會延續7族元素的化學特性。 </p> <h3><span id=".E5.8C.96.E5.AD.B8.E5.AF.A6.E9.A9.97"></span><span id="化學實驗">化學實驗</span></h3> <p>1995年第一次嘗試分離<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的實驗以失敗告終。</p><p>儘管相對論效應頗為重要,不過107號元素仍然是個典型的7族元素,這在2000年得到證實。</p><p>2000年,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團隊利用<sup>267</sup>Bh原子進行了化學反應。這些<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原子是Bk-249和Ne-22離子的融合產物。這些原子在經過熱能化後,與HCl/O<sub>2</sub>混合物反應,並形成一種具揮發性的氯氧化物。這條反應也同時產生了同族的較輕元素鎝(同位素為<sup>108</sup>Tc)及錸(同位素為<sup>169</sup>Re)。測量出來的吸附等溫線明確指出一種揮發性氯氧化物的產生,其特性和氯氧化錸相似。這證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是一個典型的7族元素。</p> <dl><dd>2 Bh + 3 <span>O<span><br>2</span></span> + 2 HCl → 2 <span>BhO<span><br>3</span>Cl</span> + <span>H<span><br>2</span></span></dd></dl><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 Bohr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Properties of BhO<sub>3</sub>Cl</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42 Cached time: 2023050520001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58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83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2555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3594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8850/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9/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548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928/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167879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575.498 1 -total 22.38% 352.646 1 Template:Reflist 15.97% 251.608 2 Template:Infobox 15.54% 244.862 1 Template:Elementbox 13.33% 210.051 38 Template:Cite_journal 12.08% 190.377 36 Template:Nuclide2 9.48% 149.333 43 Template:PhysicsParticle 9.48% 149.323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98% 141.545 14 Template:全局僻字 7.43% 116.984 156 Template:僻字 -->
**𨨏**(拼音:bō,注音:ㄆㄛ;英語:**Bohr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Bh**,原子序數為 107。以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命名。𨨏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 270Bh,半衰期僅約 61 秒。 在元素週期表中,𨨏是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 7 週期、第 7 族的成員。人們對𨨏的化學屬性並不完全瞭解,就目前實驗結果所知,𨨏符合 7 族中位於錸之下元素的特性。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正式發現 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為首的團隊於 1981 年首次確定性地成功合成𨨏元素。它們將鉻 - 54 原子核加速撞擊鉍 - 209 目標,並製造出 5 個𨨏-262 同位素原子:   : 209 83Bi + 54 24Cr → 262 107Bh + n IUPAC/IUPAP 鐨後元素工作小組在其 1992 年的報告當中將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列為𨨏的正式發現者。 ### 提出的命名 該德國團隊建議將該元素命名為 Nielsbohrium,符號為 Ns,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卻曾經建議把第 105 號元素(現名為𨧀)命名為 Nielsbohrium。德國的團隊希望在紀念波爾的同時,肯定杜布納團隊作為首次提出該冷核融合反應的一方,從而解決命名爭議。杜布納團隊與德國團隊就此對 107 號元素的命名達成了共識。 在 104 至 106 號元素命名爭議的同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使用 Unnilseptium(符號為 Uns)作為臨時的系統化命名。1994 年,IUPAC 的一個委員會建議將 107 號元素命名為 Bohrium(現名),而非 Nielsbohrium,因為此前並沒有以某科學家的全名為元素取名的先例。發現者對此表示反對,並擔心這樣的名稱會和硼(Boron)混淆,特別是兩者的含氧陰離子的國際命名:Bohrate(𨨏酸鹽)和 Borate(硼酸鹽)。這個問題交由 IUPAC 位於丹麥的分支處理,但最終的投票結果仍然決定使用 Bohrium。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在協商後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其中 Bohrium 一名成為了國際承認的 107 號元素的命名。雖然有關於硼酸鹽和𨨏酸鹽的歧義,IUPAC 之後並沒有將𨨏酸鹽改稱。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 107 號元素中文名:「𨨏」(bō,音同「波」),名稱源自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Bohrium,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 ## 核合成 𨨏等超重元素的合成方法是將兩種較輕的元素通過粒子加速器相互高速撞擊,並以此產生核融合反應。多數𨨏同位素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合成,但某些較重的同位素則目前只在原子序更高的元素的衰變產物當中發現。 根據所用能量的高低,核合成分為「熱」和「冷」兩類。在熱核融合反應中,低質量、高能的發射體朝著高質量目標(錒系元素)加速,產生處於高激發能的複核(約 40 至 50 MeV),再裂變或蒸發出 3 至 5 顆中子。在冷核融合反應中,聚變所產生的複核有著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此這些產物的裂變可能性較低。複核冷卻至基態時,會只射出 1 到 2 顆中子,因此產物的含中子量更高。冷核融合一詞在此指的不是在室溫下發生的核融合反應(見冷核融合)。 ### 冷核融合 在 1981 年重離子研究所團隊成功合成𨨏之前,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曾於 1976 年嘗試進行冷核融合合成𨨏。他們探測到兩次自發裂變事件,半衰期分別為 1 至 2 毫秒和 5 秒。根據別的冷核融合反應推斷,兩次裂變分別來自於 261Bh 和 257Db。不過,之後的證據降低了 261Bh 的自發裂變支鏈,因此事件指定為𨨏的確定性也大大降低。指定為𨧀的裂變事件之後改為指向 258Db,而 2 毫秒長的自發裂變事件則指定為 258Rf 的 33% 電子捕獲支鏈。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在 1981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成功發現𨨏。利用衰變母子體關係法,他們探測到 5 個 262Bh 原子。1987 年,來自杜布納的內部報告指出,其團隊曾經直接探測到 261Bh 的自發裂變。重離子研究所團隊又在 1989 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測量 1n 和 2n 激發函數時,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Bh,但是並沒有探測到 261Bh 的自發裂變支鏈。2003 年,他們利用新製造的三氟化鉍(BiF3)目標繼續進行研究,並取得更多有關 262Bh 及其衰變產物 258Db 的數據。2005 年,由於質疑此前數據的準確性,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的團隊重新測量了 1n 激發函數。他們觀測到 18 個 262Bh 原子和 3 個 261Bh 原子,並證實了 262Bh 的兩個同核異構物。 2007 年,LBNL 的團隊研究了類似的反應,首次使用鉻 - 52 發射體尋找最輕的𨨏同位素 260Bh:   : 209 83Bi + 52 24Cr → 260 107Bh + n 研究人員成功探測到 8 個 260Bh 原子,它們經過 α 衰變形成 256Db,期間放射的 α 粒子能量為 10.16 MeV。這種能量顯示 N=152 的閉核持續有著穩定的作用。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6 年在一系列利用冷核融合產生新元素的實驗中,研究了鉛 - 208 目標和錳 - 55 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 208 82Pb + 55 25Mn → 262 107Bh + n 他們觀測到與鉍 - 209 和鉻 - 54 之間反應相同的自發裂變事件,並同樣指向 261Bh 和 257Db。之後的證據表示事件應該改為指向 258Db 和 258Rf(見上)。1983 年,他們重新進行實驗,並用到新的方法:測量經化學分離出的衰變產物的 α 衰變。研究人員探測到來自衰變產物 262Bh 的 α 衰變,加強證實𨨏原子核的成功合成。位於 LBNL 的團隊之後詳細研究這條反應,並在 2005 年探測到 33 次 262Bh 的衰變及 2 個 261Bh 原子。這確定了這條反應釋放一顆中子的激發函數,以及提供了有關兩種 262Bh 同核異構物的光譜數據。2006 年重復進行這條反應時研究了釋放兩顆中子的激發函數。該團隊發現,釋放一顆中子的反應的截面比使用 209Bi 目標的相應反應較高,著與預期的相反。要得出其原因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 熱核融合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首次於 2006 年研究了鈾 - 238 目標與磷 - 31 發射體之間的反應。   : 238 92U + 31 15P → 264 107Bh + 5 n 實驗結果還沒有被發佈,但初步結果似乎表明可能來自 264Bh 的自發裂變。 位於中國蘭州近代物理中心(IMP)研究了鋂 - 243 目標與鎂 - 26 發射體之間的反應,以合成新的同位素 265Bh,以及蒐集有關 266Bh 的更多數據:   : 243 95Am + 26 12Mg → 269−x 107Bh + x n (x = 3, 4, 5)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組實驗,並測量了釋放 3、4 或 5 顆中子的部分激發函數。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 2008 年研究了鋦 - 248 目標和鈉 - 23 之間的反應,以瞭解 266Bh 的衰變屬性。該同位素是他們所聲稱的鉨衰變鏈中的產物:   : 248 96Cm + 23 11Na → 271−x 107Bh + x n (x = 4, 5) 同位素 266Bh 進行 α 衰變,能量為 9.05 至 9.23 MeV。這項結果在 2010 年得到進一步證實。 首次利用熱核融合嘗試合成𨨏的實驗是在 1979 年由杜布納的團隊進行的。他們使用氖 - 22 發射體和鉳 - 249 目標:   : 249 97Bk + 22 10Ne → 271−x 107Bh + x n (x = 4, 5) 該反應在 1983 年得到重復,與首次一樣,研究團隊並沒有探測到任何來自𨨏原子核的自發裂變。更近期的實驗利用熱核融合合成高中子數的穩定的𨨏同位素,從而首次開始對𨨏進行化學研究。1999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聲稱發現了長半衰期的 267Bh(5 個原子)和 266Bh(1 個原子)同位素。兩者之後都得到了證實。位於瑞士伯爾尼的保羅謝爾研究所(PSI)其後在第一次實際研究𨨏的化學特性時,又合成了 6 個 267Bh 原子。 ### 作為衰變產物 𨨏也在更高原子序的元素衰變時作為產物被發現。䥑是其中一種這樣的元素,它共有 7 個已知的同位素,全部都進行 α 衰變,形成𨨏原子核,質量數從 262 到 274 不等。䥑本身也可以是錀、鉨、鏌或鿬的衰變產物。至今發現的元素當中,除以上的之外沒有別的可以衰變成𨨏。例如在 2010 年 1 月,杜布納的研究團隊通過 Uus 的 α 衰變鏈發現了𨨏-274:   : 294 117Ts → 290 115Mc + 4 2He   : 290 115Mc → 286 113Nh + 4 2He   : 286 113Nh → 282 111Rg + 4 2He   : 282 111Rg → 278 109Mt + 4 2He   : 278 109Mt → 274 107Bh + 4 2He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𨨏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𨨏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融合,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目前正式發現了的𨨏同位素有 11 種,質量數分別為 260–262、264–267、270–272、274,其中壽命最長的是𨨏-270,半衰期約 61 秒,而𨨏-262 擁有已知的亞穩態。這些同位素都會經 α 衰變,然而某些仍未被發現的𨨏同位素理論上會進行自發裂變。 ### 穩定性與半衰期 較輕的𨨏同位素一般有較短的半衰期。260Bh、261Bh、262Bh、262mBh 和 263Bh 的半衰期在 100 毫秒以下。同位素 264Bh、265Bh、266Bh 和 271Bh 較為穩定,半衰期在 1 秒左右,而 267Bh 和 272Bh 則有大約 10 秒的半衰期。質量最高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 270Bh 和 274Bh 分別有大約 61 秒和 54 秒的半衰期。未知的 273Bh 和 275Bh 同位素預期將會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 90 分鐘和 40 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在被發現之前,理論預計的 274Bh 半衰期也長達 90 分鐘左右,但最終實際只有 54 秒。 高質子量的 260Bh、261Bh 和 262Bh 是直接由冷核融合產生的,262mBh 和 264Bh 則是在䥑和錀的衰變鏈中被發現的。高中子量的 266Bh 和 267Bh 是通過向錒系元素目標進行放射產生的。中子量最高的四個同位素 270Bh 、271Bh 、272Bh 和 274Bh 分別是在 282Nh、287Mc 和 288Mc 和 294Nh 的衰變鏈中發現的。後七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在 8 毫秒至 1 分鐘不等。 ### 同核異構物 **262Bh** 𨨏的唯一一個確定的同核異構物出現在 262Bh。直接和成 262Bh 會產生兩種狀態:基態和一個同核異能態。已證實,基態會經 α 衰變,放射的 α 粒子能量為 10.08、9.82 和 9.76 MeV,半衰期為 84 毫秒。激發態也通過 α 衰變,放射的 α 粒子能量為 10.37 和 10.24 MeV,半衰期為 9.6 毫秒。 ## 化學特性 ### 推算 𨨏預計是元素週期表中 6d 系過渡金屬的第四個元素,也是 7 族元素中最重的一個,位於錳、鎝和錸之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擁有明顯的 + 7 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質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𨨏也預計會有穩定的 + 7 態。鎝同時也有穩定的 + 4 態,而錸擁有穩定的 + 4 和 + 3 態。𨨏也有可能擁有這些較低的氧化態。 該族的重元素會形成具揮發性的七氧化物 M2O7,所以𨨏應該會形成具揮發性的 Bh2O7。這個氧化物應該會在水中溶解,形成高𨨏酸 HBhO4。錸和鎝在其氧化物的鹵化反應後能夠形成鹵氧化物 MO3Cl,所以 BhO3Cl 也可能會在這種反應中產生。該族較重元素的氧化物在氟化反應會產生 MO3F 和 MO2F3,而錸則另外會形成 ReOF5 和 ReF7。因此,𨨏也應會產生這些氟氧化物,從而證實它會延續 7 族元素的化學特性。 ### 化學實驗 1995 年第一次嘗試分離𨨏元素的實驗以失敗告終。 儘管相對論效應頗為重要,不過 107 號元素仍然是個典型的 7 族元素,這在 2000 年得到證實。 2000 年,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團隊利用 267Bh 原子進行了化學反應。這些𨨏原子是 Bk-249 和 Ne-22 離子的融合產物。這些原子在經過熱能化後,與 HCl/O2 混合物反應,並形成一種具揮發性的氯氧化物。這條反應也同時產生了同族的較輕元素鎝(同位素為 108Tc)及錸(同位素為 169Re)。測量出來的吸附等溫線明確指出一種揮發性氯氧化物的產生,其特性和氯氧化錸相似。這證實𨨏是一個典型的 7 族元素。   : 2 Bh + 3 O 2 + 2 HCl → 2 BhO 3Cl + H 2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𨨏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𨨏(英文) * 元素𨨏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𨨏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𨨏(英文) *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 Bohr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roperties of BhO3Cl
null
37,154
2023-05-05T05:04:36Z
76,517,100
𨨏
699,197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b>(<sub>107</sub>Bh)是一種人造元素。和其它人造元素一樣,釒波沒有穩定同位素。第一個被人工合成的釒波同位素是1981年合成的<sup>262</sup>Bh。目前一共發現了11種釒波的同位素和1個同核異構體,其中最穩定的是半衰期2.4分鐘的<sup>270</sup>Bh,但未確認的<sup>278</sup>Bh可能會有更長的11.5分鐘半衰期。 </p> <h2><span id=".E5.9C.96.E8.A1.A8"></span><span id="圖表">圖表</span></h2> <p><b>備註:</b>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参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i>Nuclear Physics</i> A729 (2003).</li> <li>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ure Appl. Chem.</i>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ul><li>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li> <li>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li> <li>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i>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i>,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18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1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503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079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841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420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0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218611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96.895 1 -total 33.50% 166.473 1 Template:Isotope_nav 22.82% 113.407 1 Template:Tabs 21.70% 107.808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 21.19% 105.305 1 Template:Infobox 16.53% 82.116 1 Template:Reflist 16.07% 79.828 2 Template:Isotope_nav/PeriodicTable 15.09% 74.965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nfotable 14.30% 71.067 6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sotopes_decays 12.31% 61.149 3 Template:Cite_journal -->
**𨨏**(107Bh)是一種人造元素。和其它人造元素一樣,釒波沒有穩定同位素。第一個被人工合成的釒波同位素是 1981 年合成的 262Bh。目前一共發現了 11 種釒波的同位素和 1 個同核異構體,其中最穩定的是半衰期 2.4 分鐘的 270Bh,但未確認的 278Bh 可能會有更長的 11.5 分鐘半衰期。 ## 圖表 **備註:**畫上 #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 註釋 ## 參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_Nuclear Physics_ A729 (2003). *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Pure Appl. Chem._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_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_,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null
12,478
2023-04-30T06:22:53Z
76,517,203
𨨏的同位素
55,231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hēi</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ㄏㄟ</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Hass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Hs</b>,原子序數為108。<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up>269</sup>Hs,半衰期僅約16秒。德國黑森邦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1984年首次合成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並以黑森邦命名此元素。到目前為止,多個研究通過不同的核反應,一共合成了超過100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有的是母原子核,有的是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是8族中最重的元素,實驗證明,<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是典型的8族過渡金屬,具穩定的+8氧化態,類似於同族的鋨,是鋨的同系物。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1984年,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span data-orig-title="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Gottfried Münzenberg"><span>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span></span>領導的研究隊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首次進行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合成反應。團隊以<sup>58</sup>Fe原子核撞擊鉛目標體,製造出3個<sup>265</sup>Hs原子,反應如下: </p> <dl><dd><span><span><math xmlns="http://www.w3.org/1998/Math/MathML" alttext="{\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6}^{58}\mathrm {Fe} \to \,_{108}^{265}\mathrm {Hs} +\,_{0}^{1}\mathrm {n} }"> <semantics>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style displaystyle="true" scriptlevel="0">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82</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0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P</mi> <mi mathvariant="normal">b</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6</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58</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F</mi> <mi mathvariant="normal">e</mi> </mrow> <mo stretchy="false">→<!-- → --></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08</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265</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H</mi> <mi mathvariant="normal">s</mi> </mrow> <mo>+</mo> <msubsup> <mspace width="thinmathspace"></mspace>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0</mn> </mrow>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class="MJX-TeXAtom-ORD"> <mi mathvariant="normal">n</mi> </mrow> </mstyle> </mrow> <annotation encoding="application/x-tex">{\displaystyle \,_{82}^{208}\mathrm {Pb} +\,_{26}^{58}\mathrm {Fe} \to \,_{108}^{265}\mathrm {Hs} +\,_{0}^{1}\mathrm {n} }</annotation> </semantics></math></span></span></dd></dl><p>IUPAC/IUPAP超鐨元素工作組在1992年的一份報告中承認,重離子研究所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正式發現者。</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曾經被稱為eka鋨。在命名爭議期間,IUPAC使用的臨時系統名稱是Unniloctium(符號為Uno),來自數字1、0、8的拉丁語寫法。 </p><p>德國發現者在1992年正式提出使用Hassium作為108號元素的名稱,取自研究所所在地德國黑森州的拉丁語名(Hassia)。 </p><p>1994年,IUPAC的一個委員會建議把元素108命名為Hahnium(Hn),雖然長期的慣例是把命名權留給發現者。在德國發現者抗議之後,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國際上分歧較大的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中,國際承認了現用名稱Hassium作為108號元素的命名。</p><p>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8號元素中文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hēi,音同「黑」),名稱根據IUPAC決定的英文名Hassium,源自發現該元素的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所在的德國黑森州。</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dl><dt><sup>136</sup>Xe(<sup>136</sup>Xe,xn)<sup>272−x</sup>Hs</dt></dl><p>未來重要的實驗將會包括通過該對稱反應利用裂變碎片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這條反應曾於2007在杜布納進行,但未探測到任何原子,截面限制為1 pb。一經證實,這種對稱聚變反應就應該算是熱核融合,而非一開始認為的冷核融合。這意味著,該反應用於合成超重元素的實際用途具有限制。 </p> <dl><dt><sup>198</sup>Pt(<sup>70</sup>Zn,xn)<sup>268−x</sup>Hs</dt></dl><p>該反應於2002年5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不過,由於鋅-70粒子束的失敗,實驗被中斷了。 </p> <dl><dt><sup>208</sup>Pb(<sup>58</sup>Fe,xn)<sup>266−x</sup>Hs (x=1,2)</dt></dl><p>1978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首次報告了該反應。在1984年的一次實驗中,他們利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了來自<sup>260</sup>Sg的一次自發裂變行為,而<sup>264</sup>Hs是其母同位素。同年進行的重復實驗中,他們用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證明了元素108的成功合成。所探測到的有<sup>253</sup>Es和<sup>253</sup>Fm的α衰變,這些都是<sup>265</sup>Hs的衰變產物。 </p><p>在1984年正式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的實驗中,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使用了α衰變相關法,並辨認出3顆<sup>265</sup>Hs原子。在1993年改進設施之後,團隊在1994年重復進行了實驗,並在測量1n中子蒸發通道的部分激發函數時,探測到75個<sup>265</sup>Hs原子和2個<sup>264</sup>Hs原子。在1997年進行的另一次實驗中,測量到的1n通道的最大值為69 pb,另探測到20個原子。</p><p>理化學研究所於2002年的重復實驗成功製造出10個原子,而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於2003年製造出7個原子。 </p><p>理化學院究所的團隊於2008年再次研究該反應,以對<sup>264</sup>Hs作出首次的光譜分析。他們另又發現29個<sup>265</sup>Hs原子。 </p> <dl><dt><sup>207</sup>Pb(<sup>58</sup>Fe,xn)<sup>265−x</sup>Hs (x=1)</dt></dl><p>1984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實驗首次使用Pb-207目標。團隊探測到與使用Pb-208時的實驗相同的自發裂變,來自同位素<sup>260</sup>Sg,<sup>264</sup>Hs的子同位素。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1986年研究這條反應,並使用α衰變相關法發現了單個<sup>264</sup>Hs原子,截面為3.2 pb。反應在1994年重復進行,同時探測到α衰變和自發裂變<sup>264</sup>Hs。 </p><p>理化學研究所在2008年研究了該反應,以進行首次對<sup>264</sup>Hs的光譜分析。該團隊探測到11個原子。 </p> <dl><dt><sup>208</sup>Pb(<sup>56</sup>Fe,xn)<sup>264−x</sup>Hs (x=1)</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2008年首次研究該反應,並製造及辨認出6個新發現的<sup>263</sup>Hs同位素原子。數月之後,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也發佈了他們對同一條反應的研究結果。</p> <dl><dt><sup>206</sup>Pb(<sup>58</sup>Fe,xn)<sup>264−x</sup>Hs (x=1)</dt></dl><p>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在2008年首次研究了該反應,並識別出8個新發現的<sup>263</sup>Hs同位素原子。</p> <dl><dt><sup>209</sup>Bi(<sup>55</sup>Mn,xn)<sup>264−x</sup>Hs</dt></dl><p>最初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核的合成實驗使用的就是這條反應,由杜布納的一支團隊在1983年進行。他們使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來自<sup>255</sup>Rf的自發裂變,而該同位素是<sup>263</sup>Hs的衰變產物。1984年重復進行的實驗得到同樣的結果。1983年的另一次實驗當中,他們通過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支持<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合成結果。探測到的有鐨同位素的α衰變,該鐨同位素是<sup>262</sup>Hs的衰變產物。這條反應之後一直沒有進行嘗試,因此<sup>262</sup>Hs的存在至今仍未證實。</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dl><dt><sup>226</sup>Ra(<sup>48</sup>Ca,xn)<sup>274−x</sup>Hs (x=4)</dt></dl><p>位於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由Yuri Oganessian領導的團隊聲稱在1978年曾研究過這條反應,但實驗結果沒有發佈在任何文獻當中。該反應於2008年6月在同一實驗室重復進行,結果探測到4個<sup>270</sup>Hs同位素原子,產量為9 pb。該同位素的衰變數據得到証實後,發現α能量稍微更高。2009年1月,團隊重復進行實驗,再探測到2個<sup>270</sup>Hs原子。 </p> <dl><dt><sup>232</sup>Th(<sup>40</sup>Ar,xn)<sup>272−x</sup>Hs</dt></dl><p>這條反應首次再1987年於杜布納進行。探測方式為自發裂變,但並未發現任何成功地反應,截面限制為2 pb。</p> <dl><dt><sup>238</sup>U(<sup>36</sup>S,xn)<sup>274−x</sup>Hs (x=4)</dt></dl><p>該反應使用罕見且昂貴的<sup>36</sup>S同位素,於2008年4月至5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初步結果顯示,實驗探測到1個<sup>270</sup>Hs原子,產量為0.8 pb。數據証實了<sup>270</sup>Hs和<sup>266</sup>Sg的衰變特性。</p> <dl><dt><sup>238</sup>U(<sup>34</sup>S,xn)<sup>272−x</sup>Hs (x=4,5)</dt></dl><p>1994年3月,位於杜布納由Yuri Lazerev領導的團隊宣佈在5n中子蒸發通道探測到3個<sup>267</sup>Hs原子。在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同時研究鐽的時候証實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的衰變特性。 </p><p>這項實驗於2009年1月至2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用以發現新同位素<sup>268</sup>Hs。由Nishio教授領導的團隊探測到1個<sup>268</sup>Hs和1個<sup>267</sup>Hs原子。新發現的同位素經過α衰變後形成已知的<sup>264</sup>Sg同位素。 </p> <dl><dt><sup>248</sup>Cm(<sup>26</sup>Mg,xn)<sup>274−x</sup>Hs (x=3,4,5)</dt></dl><p>重離子研究所與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合作團隊研究了鋦-248和鎂-26離子之間的反應。在2001年5月到2005年8月期間,團隊研究了產生<sup>269</sup>Hs、<sup>270</sup>Hs及<sup>271</sup>Hs的3n、4n及5n中子蒸發通道的激發函數。2006年12月,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團隊發佈了合成<sup>270</sup>Hs同位素的重要結果。報告指出,該同位素經α衰變,能量為8.83 MeV,預計半衰期約為22秒,形成<sup>266</sup>Sg。 </p> <dl><dt><sup>248</sup>Cm(<sup>25</sup>Mg,xn)<sup>273−x</sup>Hs</dt></dl><p>這條新的反應在2006年7月至8月由重離子研究所用於合成新的同位素<sup>268</sup>Hs。從中子蒸發通道未能探測到任何原子,計算的界面限制為1 pb。 </p> <dl><dt><sup>249</sup>Cf(<sup>22</sup>Ne,xn)<sup>271−x</sup>Hs</dt></dl><p>杜布納的團隊在1983年研究了該反應,並用自發裂變作出探測。探測到的幾次短期自發裂變活動證明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核的生成。</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目前已知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同位素有12個,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269,半衰期約16秒。 </p> <h3><span id=".E5.BE.85.E8.AD.89.E5.AF.A6.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待證實的同位素">待證實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77b</sup>Hs</dt></dl><p>同位素<sup>277</sup>Hs曾在一次自發裂變事件中被觀察到,其半衰期為較長的11分鐘左右。在<sup>281</sup>Ds的大部分衰變過程中都未能探測到該同位素,其唯一一次被探測到是在同質異構核<sup>281b</sup>Ds的未經証實的一次衰變當中。其半衰期對基態核來說很長,因此它有可能屬於<sup>277</sup>Hs的一個同質異構核。另外在2009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觀察到<sup>281a</sup>Ds的α衰變分鏈產生了<sup>277</sup>Hs同位素,其後該同位素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較短。測量到的半衰期接近基態同質異構核<sup>277a</sup>Hs的預期值。要證實該同質異構核的存在,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p>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73</sup>Hs</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1999年聲稱合成元素118,反應期間出現<sup>273</sup>Hs同位素核子。他們聲稱該同位素以能量9.78及9.47 MeV進行α衰變,半衰期為1.2秒。該發現在2001年被撤回。這一同位素最終在2010年被合成,而所記錄的數據證明先前的數據是虛假的。 </p> <dl><dt><sup>270</sup>Hs</dt></dl><p>根據宏觀微觀理論,Z=108質子數是變形質子幻數,連同N=162的中子殼層。這代表這種原子核的基態是永遠變形的,但其裂變位壘高而窄,造成進一步變形,因此其自發裂變部分半衰期相對較長。此區域的自發裂變半衰期比接近球體雙重幻數的原子核<sup>298</sup>114小大約10<sup>9</sup>倍。這是由於裂變位壘較窄,導致以量子隧穿效應穿越位壘的機率增加。另外,根據計算,N=162中子數是變形中子幻數,因此<sup>270</sup>Hs原子核很有可能是變形雙重幻數核。Z=110的同位素<sup>271</sup>Ds及<sup>273</sup>Ds的衰變數據,說明N=162支殼層有可能為幻數。對<sup>269</sup>Hs、<sup>270</sup>Hs和<sup>271</sup>Hs的合成實驗也指出N=162是幻數閉殼層。<sup>270</sup>Hs的低衰變能量與計算的完全相符。</p> <h3><span id="Z.3D108.E8.AE.8A.E5.BD.A2.E8.B3.AA.E5.AD.90.E6.AE.BC.E5.B1.A4.E7.9A.84.E8.AD.89.E6.93.9A"></span><span id="Z=108變形質子殼層的證據">Z=108變形質子殼層的證據</span></h3> <p>證明Z=108質子殼層的幻數特性的證據有以下兩點: </p> <ol><li>同中子異位素自發裂變的部分半衰期變化。</li> <li>Z=108和Z=110同中子異位素對Q<sub>α</sub>值間的大差距。</li></ol><p>對於自發裂變,有必要測量同中子異位素核<sup>268</sup>Sg、<sup>270</sup>Hs和<sup>272</sup>Ds的半衰期。由於<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和鐽的這兩個同位素還是未知的,而<sup>270</sup>Hs的衰變還未經過測量,因此該方法目前能夠用來證實Z=108殼層的穩定性質。但Z=108的幻數特性可以從<sup>270</sup>Hs、<sup>271</sup>Ds及<sup>273</sup>Ds的α衰變能量間的大差距中推導出。測量<sup>272</sup>Ds的衰變能量能量後能夠得出更有力的證據。 </p> <h3><span id=".E5.90.8C.E8.B3.AA.E7.95.B0.E8.83.BD.E6.A0.B8"></span><span id="同質異能核">同質異能核</span></h3> <dl><dt><sup>269</sup>Hs</dt></dl><p>對<sup>269</sup>Hs的直接合成產生了三條α線,於9.21、9.10及8.94 MeV。在<sup>277</sup>112的衰變當中,只觀察到能量為9.21 MeV的<sup>269</sup>Hs的α衰變,表示該衰變源自同質異能核。要證實這一點則需進一步研究。 </p> <dl><dt><sup>267</sup>Hs</dt></dl><p>已知<sup>267</sup>Hs進行α衰變,α線位於9.88、9.83和9.75 MeV,半衰期為52 ms。在合成<sup>271m,g</sup>Ds的時候,觀察到額外的活動。包括一次0.94 ms,能量為9.83 MeV的α衰變,其餘還有更長的約0.8 s和約6.0 s的活動。這些活動來源現時不清,需要更多的研究得到證實。 </p> <dl><dt><sup>265</sup>Hs</dt></dl><p>對<sup>265</sup>Hs的合成也證明兩個能級的存在。基態進行能量為10.30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2.0 ms。其同質異能態能量比基態高300 keV,進行10.57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為0.75 ms。 </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化學特性">推算的化學特性</span></h3> <h4><span id=".E6.B0.A7.E5.8C.96.E6.85.8B"></span><span id="氧化態">氧化態</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預計為過渡金屬中6d系的第5個元素及8族中最重的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鐵、釕和鋨之下。該族中的後兩個元素表現出的氧化態為+8,而這種氧化態在族中越到下方越為穩定。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氧化態應為+8。鋨同時還有穩定的+5、+4及+3態,其中+4態最為穩定。而釕則同時有+6、+5及+3態,當中+3態最為穩定。<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也因此預計擁有穩定的低氧化態。 </p> <h4><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化合物">化合物</span></h4> <p>第8族元素獨特的氧化物化學使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特性的推算更為容易。同族較輕的元素都已知擁有或預測擁有四氧化物,MO<sub>4</sub>。一直向下,該族的氧化力逐漸下降:FeO<sub>4</sub>並不存在,因為極高的電子親合能使其形成常見的FeO<sub>4</sub><sup>2−</sup>。釕(VI)在酸中經過氧化後形成四氧化釕,RuO<sub>4</sub>,而四氧化釕經過還原反應後形成RuO<sub>4</sub><sup>2−</sup>。釕金屬在空氣中氧化後形成二氧化釕,RuO<sub>2</sub>。對比之下,鋨燃燒後產生穩定的四氧化鋨,OsO<sub>4</sub>,然後與氫氧根離子產生錯合物[OsO<sub>4</sub>(OH)<sub>2</sub>]<sup>2−</sup>。因此,作為鋨對下的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應該會形成揮發性四氧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HsO<sub>4</sub>,再與氫氧根離子配合形成[HsO<sub>4</sub>(OH)<sub>2</sub>]<sup>2−</sup>。 </p> <h4><span id=".E5.AF.86.E5.BA.A6"></span><span id="密度">密度</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預計體密度為41 g/cm<sup>3</sup>,是所有118個已知元素中最高的,幾乎為鋨的兩倍,而鋨是目前已測量的元素中密度最高的,有22.6 g/cm<sup>3</sup>。這是由於<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擁有高原子量,並加上鑭系與錒系收縮效應和相對論性效應,但是真正製造足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元素以測量其密度是不可行的,因為樣本會即刻進行衰變。</p> <h3><span id=".E5.AF.A6.E9.A9.97.E6.80.A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性化學">實驗性化學</span></h3> <h4><span id=".E6.B0.A3.E6.85.8B.E5.8C.96.E5.AD.B8"></span><span id="氣態化學">氣態化學</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電子組態預計為[Rn]5f<sup>14</sup> 6d<sup>6</sup> 7s<sup>2</sup>,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應會產生揮發性四氧化物HsO<sub>4</sub>。其揮發性是由於該分子的四面體形。 </p><p>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首次化學實驗在2001年進行,運用了熱色譜分析法,以<sup>172</sup>Os作為參照物。利用反應<sup>248</sup>Cm(<sup>26</sup>Mg,5n)<sup>269</sup>Hs,實驗探測到5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原子。產生的原子在He/O<sub>2</sub>混合物中經過熱能化及氧化後產生氧化物。 </p> <dl><dd><span><span>269<br>108</span>Hs<span><br></span></span> + 2 <span>O<span><br>2</span></span> → <span><span><span>269<br>108</span>Hs<span><br></span></span>O<span><br>4</span></span></dd></dl><p>所測量到的熱解離溫度表示四氧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揮發性比四氧化鋨低,同時也肯定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特性屬於8族。</p><p>為了進一步探測<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的化學屬性,科學家決定研究四氧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與氫氧化鈉間產生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酸鈉的反應。該反應是鋨的一條常見反應。在2004 年,科學家公佈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化合物的酸鹼反應: </p> <dl><dd><span>HsO<span><br>4</span></span> + 2 NaOH → <span>Na<span><br>2</span>[HsO<span><br>4</span>(OH)<span><br>2</span>]</span></dd></dl><h4><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E8.88.87.E7.B5.A1.E9.9B.A2.E5.AD.90"></span><span id="化合物與絡離子">化合物與錯離子</span></h4>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195957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31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63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855/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735224/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3826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192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7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139111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52.509 1 -total 30.09% 407.020 1 Template:Reflist 19.61% 265.185 2 Template:Infobox 19.03% 257.384 1 Template:Elementbox 15.60% 210.994 30 Template:Cite_journal 12.04% 162.886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79% 118.863 1 Template:元素週期表 7.91% 106.952 8 Template:全局僻字 7.42% 100.310 1 最重元素概论 6.47% 87.487 106 Template:僻字 -->
**𨭆**(拼音:hēi,注音:ㄏㄟ;英語:**Hass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Hs**,原子序數為 108。𨭆是一種放射性極強的超重元素及錒系後元素,其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 269Hs,半衰期僅約 16 秒。德國黑森邦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1984 年首次合成出𨭆元素,並以黑森邦命名此元素。到目前為止,多個研究通過不同的核反應,一共合成了超過 100 個𨭆原子,有的是母原子核,有的是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 𨭆是 8 族中最重的元素,實驗證明,𨭆是典型的 8 族過渡金屬,具穩定的 + 8 氧化態,類似於同族的鋨,是鋨的同系物。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1984 年,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領導的研究隊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首次進行了𨭆的合成反應。團隊以 58Fe 原子核撞擊鉛目標體,製造出 3 個 265Hs 原子,反應如下:   : $\,_{82}^{208}\mathrm {Pb} +\,_{26}^{58}\mathrm {Fe} \to \,_{108}^{265}\mathrm {Hs} +\,_{0}^{1}\mathrm {n} $ IUPAC/IUPAP 超鐨元素工作組在 1992 年的一份報告中承認,重離子研究所是𨭆的正式發現者。 ### 命名 𨭆曾經被稱為 eka 鋨。在命名爭議期間,IUPAC 使用的臨時系統名稱是 Unniloctium(符號為 Uno),來自數字 1、0、8 的拉丁語寫法。 德國發現者在 1992 年正式提出使用 Hassium 作為 108 號元素的名稱,取自研究所所在地德國黑森州的拉丁語名(Hassia)。 1994 年,IUPAC 的一個委員會建議把元素 108 命名為 Hahnium(Hn),雖然長期的慣例是把命名權留給發現者。在德國發現者抗議之後,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國際上分歧較大的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中,國際承認了現用名稱 Hassium 作為 108 號元素的命名。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 108 號元素中文名:「𨭆」(hēi,音同「黑」),名稱根據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Hassium,源自發現該元素的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所在的德國黑森州。 ## 核合成 ### 冷核融合 **136Xe(136Xe,xn)272−xHs** 未來重要的實驗將會包括通過該對稱反應利用裂變碎片合成𨭆同位素。這條反應曾於 2007 在杜布納進行,但未探測到任何原子,截面限制為 1 pb。一經證實,這種對稱聚變反應就應該算是熱核融合,而非一開始認為的冷核融合。這意味著,該反應用於合成超重元素的實際用途具有限制。 **198Pt(70Zn,xn)268−xHs** 該反應於 2002 年 5 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不過,由於鋅 - 70 粒子束的失敗,實驗被中斷了。 **208Pb(58Fe,xn)266−xHs (x=1,2)** 1978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首次報告了該反應。在 1984 年的一次實驗中,他們利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了來自 260Sg 的一次自發裂變行為,而 264Hs 是其母同位素。同年進行的重復實驗中,他們用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證明了元素 108 的成功合成。所探測到的有 253Es 和 253Fm 的 α 衰變,這些都是 265Hs 的衰變產物。 在 1984 年正式發現𨭆元素的實驗中,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使用了 α 衰變相關法,並辨認出 3 顆 265Hs 原子。在 1993 年改進設施之後,團隊在 1994 年重復進行了實驗,並在測量 1n 中子蒸發通道的部分激發函數時,探測到 75 個 265Hs 原子和 2 個 264Hs 原子。在 1997 年進行的另一次實驗中,測量到的 1n 通道的最大值為 69 pb,另探測到 20 個原子。 理化學研究所於 2002 年的重復實驗成功製造出 10 個原子,而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於 2003 年製造出 7 個原子。 理化學院究所的團隊於 2008 年再次研究該反應,以對 264Hs 作出首次的光譜分析。他們另又發現 29 個 265Hs 原子。 **207Pb(58Fe,xn)265−xHs (x=1)** 1984 年在杜布納進行的實驗首次使用 Pb-207 目標。團隊探測到與使用 Pb-208 時的實驗相同的自發裂變,來自同位素 260Sg,264Hs 的子同位素。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於 1986 年研究這條反應,並使用 α 衰變相關法發現了單個 264Hs 原子,截面為 3.2 pb。反應在 1994 年重復進行,同時探測到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 264Hs。 理化學研究所在 2008 年研究了該反應,以進行首次對 264Hs 的光譜分析。該團隊探測到 11 個原子。 **208Pb(56Fe,xn)264−xHs (x=1)**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 2008 年首次研究該反應,並製造及辨認出 6 個新發現的 263Hs 同位素原子。數月之後,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也發佈了他們對同一條反應的研究結果。 **206Pb(58Fe,xn)264−xHs (x=1)** 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在 2008 年首次研究了該反應,並識別出 8 個新發現的 263Hs 同位素原子。 **209Bi(55Mn,xn)264−xHs** 最初對𨭆原子核的合成實驗使用的就是這條反應,由杜布納的一支團隊在 1983 年進行。他們使用滾筒技術,探測到來自 255Rf 的自發裂變,而該同位素是 263Hs 的衰變產物。1984 年重復進行的實驗得到同樣的結果。1983 年的另一次實驗當中,他們通過化學辨識衰變產物,從而支持𨭆的合成結果。探測到的有鐨同位素的 α 衰變,該鐨同位素是 262Hs 的衰變產物。這條反應之後一直沒有進行嘗試,因此 262Hs 的存在至今仍未證實。 ### 熱核融合 **226Ra(48Ca,xn)274−xHs (x=4)** 位於 Flerov 核反應實驗室由 Yuri Oganessian 領導的團隊聲稱在 1978 年曾研究過這條反應,但實驗結果沒有發佈在任何文獻當中。該反應於 2008 年 6 月在同一實驗室重復進行,結果探測到 4 個 270Hs 同位素原子,產量為 9 pb。該同位素的衰變數據得到証實後,發現 α 能量稍微更高。2009 年 1 月,團隊重復進行實驗,再探測到 2 個 270Hs 原子。 **232Th(40Ar,xn)272−xHs** 這條反應首次再 1987 年於杜布納進行。探測方式為自發裂變,但並未發現任何成功地反應,截面限制為 2 pb。 **238U(36S,xn)274−xHs (x=4)** 該反應使用罕見且昂貴的 36S 同位素,於 2008 年 4 月至 5 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初步結果顯示,實驗探測到 1 個 270Hs 原子,產量為 0.8 pb。數據証實了 270Hs 和 266Sg 的衰變特性。 **238U(34S,xn)272−xHs (x=4,5)** 1994 年 3 月,位於杜布納由 Yuri Lazerev 領導的團隊宣佈在 5n 中子蒸發通道探測到 3 個 267Hs 原子。在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同時研究鐽的時候証實了𨭆同位素的衰變特性。 這項實驗於 2009 年 1 月至 2 月在重離子研究所進行,用以發現新同位素 268Hs。由 Nishio 教授領導的團隊探測到 1 個 268Hs 和 1 個 267Hs 原子。新發現的同位素經過 α 衰變後形成已知的 264Sg 同位素。 **248Cm(26Mg,xn)274−xHs (x=3,4,5)** 重離子研究所與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合作團隊研究了鋦 - 248 和鎂 - 26 離子之間的反應。在 2001 年 5 月到 2005 年 8 月期間,團隊研究了產生 269Hs、270Hs 及 271Hs 的 3n、4n 及 5n 中子蒸發通道的激發函數。2006 年 12 月,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團隊發佈了合成 270Hs 同位素的重要結果。報告指出,該同位素經 α 衰變,能量為 8.83 MeV,預計半衰期約為 22 秒,形成 266Sg。 **248Cm(25Mg,xn)273−xHs** 這條新的反應在 2006 年 7 月至 8 月由重離子研究所用於合成新的同位素 268Hs。從中子蒸發通道未能探測到任何原子,計算的界面限制為 1 pb。 **249Cf(22Ne,xn)271−xHs**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83 年研究了該反應,並用自發裂變作出探測。探測到的幾次短期自發裂變活動證明了𨭆原子核的生成。 ## 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𨭆同位素有 12 個,全部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極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𨭆-269,半衰期約 16 秒。 ### 待證實的同位素 **277bHs** 同位素 277Hs 曾在一次自發裂變事件中被觀察到,其半衰期為較長的 11 分鐘左右。在 281Ds 的大部分衰變過程中都未能探測到該同位素,其唯一一次被探測到是在同質異構核 281bDs 的未經証實的一次衰變當中。其半衰期對基態核來說很長,因此它有可能屬於 277Hs 的一個同質異構核。另外在 2009 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觀察到 281aDs 的 α 衰變分鏈產生了 277Hs 同位素,其後該同位素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較短。測量到的半衰期接近基態同質異構核 277aHs 的預期值。要證實該同質異構核的存在,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 撤回的同位素 **273Hs**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 1999 年聲稱合成元素 118,反應期間出現 273Hs 同位素核子。他們聲稱該同位素以能量 9.78 及 9.47 MeV 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為 1.2 秒。該發現在 2001 年被撤回。這一同位素最終在 2010 年被合成,而所記錄的數據證明先前的數據是虛假的。 **270Hs** 根據宏觀微觀理論,Z=108 質子數是變形質子幻數,連同 N=162 的中子殼層。這代表這種原子核的基態是永遠變形的,但其裂變位壘高而窄,造成進一步變形,因此其自發裂變部分半衰期相對較長。此區域的自發裂變半衰期比接近球體雙重幻數的原子核 298114 小大約 109 倍。這是由於裂變位壘較窄,導致以量子隧穿效應穿越位壘的機率增加。另外,根據計算,N=162 中子數是變形中子幻數,因此 270Hs 原子核很有可能是變形雙重幻數核。Z=110 的同位素 271Ds 及 273Ds 的衰變數據,說明 N=162 支殼層有可能為幻數。對 269Hs、270Hs 和 271Hs 的合成實驗也指出 N=162 是幻數閉殼層。270Hs 的低衰變能量與計算的完全相符。 ### Z=108 變形質子殼層的證據 證明 Z=108 質子殼層的幻數特性的證據有以下兩點: 1. 同中子異位素自發裂變的部分半衰期變化。 2. Z=108 和 Z=110 同中子異位素對 Qα 值間的大差距。 對於自發裂變,有必要測量同中子異位素核 268Sg、270Hs 和 272Ds 的半衰期。由於𨭎和鐽的這兩個同位素還是未知的,而 270Hs 的衰變還未經過測量,因此該方法目前能夠用來證實 Z=108 殼層的穩定性質。但 Z=108 的幻數特性可以從 270Hs、271Ds 及 273Ds 的 α 衰變能量間的大差距中推導出。測量 272Ds 的衰變能量能量後能夠得出更有力的證據。 ### 同質異能核 **269Hs** 對 269Hs 的直接合成產生了三條 α 線,於 9.21、9.10 及 8.94 MeV。在 277112 的衰變當中,只觀察到能量為 9.21 MeV 的 269Hs 的 α 衰變,表示該衰變源自同質異能核。要證實這一點則需進一步研究。 **267Hs** 已知 267Hs 進行 α 衰變,α 線位於 9.88、9.83 和 9.75 MeV,半衰期為 52 ms。在合成 271m,gDs 的時候,觀察到額外的活動。包括一次 0.94 ms,能量為 9.83 MeV 的 α 衰變,其餘還有更長的約 0.8 s 和約 6.0 s 的活動。這些活動來源現時不清,需要更多的研究得到證實。 **265Hs** 對 265Hs 的合成也證明兩個能級的存在。基態進行能量為 10.30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為 2.0 ms。其同質異能態能量比基態高 300 keV,進行 10.57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為 0.75 ms。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化學特性 #### 氧化態 𨭆預計為過渡金屬中 6d 系的第 5 個元素及 8 族中最重的元素,在週期表中位於鐵、釕和鋨之下。該族中的後兩個元素表現出的氧化態為 + 8,而這種氧化態在族中越到下方越為穩定。因此𨭆的氧化態應為 + 8。鋨同時還有穩定的 + 5、+4 及 + 3 態,其中 + 4 態最為穩定。而釕則同時有 + 6、+5 及 + 3 態,當中 + 3 態最為穩定。𨭆也因此預計擁有穩定的低氧化態。 #### 化合物 第 8 族元素獨特的氧化物化學使對𨭆元素特性的推算更為容易。同族較輕的元素都已知擁有或預測擁有四氧化物,MO4。一直向下,該族的氧化力逐漸下降:FeO4 並不存在,因為極高的電子親合能使其形成常見的 FeO42−。釕 (VI) 在酸中經過氧化後形成四氧化釕,RuO4,而四氧化釕經過還原反應後形成 RuO42−。釕金屬在空氣中氧化後形成二氧化釕,RuO2。對比之下,鋨燃燒後產生穩定的四氧化鋨,OsO4,然後與氫氧根離子產生錯合物 [OsO4(OH)2]2−。因此,作為鋨對下的元素,𨭆應該會形成揮發性四氧化𨭆,HsO4,再與氫氧根離子配合形成 [HsO4(OH)2]2−。 #### 密度 𨭆預計體密度為 41 g/cm3,是所有 118 個已知元素中最高的,幾乎為鋨的兩倍,而鋨是目前已測量的元素中密度最高的,有 22.6 g/cm3。這是由於𨭆擁有高原子量,並加上鑭系與錒系收縮效應和相對論性效應,但是真正製造足夠𨭆元素以測量其密度是不可行的,因為樣本會即刻進行衰變。 ### 實驗性化學 #### 氣態化學 𨭆的電子組態預計為 [Rn] 5f14 6d6 7s2,因此𨭆應會產生揮發性四氧化物 HsO4。其揮發性是由於該分子的四面體形。 對𨭆的首次化學實驗在 2001 年進行,運用了熱色譜分析法,以 172Os 作為參照物。利用反應 248Cm(26Mg,5n)269Hs,實驗探測到 5 個𨭆原子。產生的原子在 He/O2 混合物中經過熱能化及氧化後產生氧化物。   : 269 108Hs + 2 O 2 → 269 108Hs O 4 所測量到的熱解離溫度表示四氧化𨭆的揮發性比四氧化鋨低,同時也肯定了𨭆的特性屬於 8 族。 為了進一步探測𨭆的化學屬性,科學家決定研究四氧化𨭆與氫氧化鈉間產生的𨭆酸鈉的反應。該反應是鋨的一條常見反應。在 2004 年,科學家公佈成功進行了第一次對𨭆化合物的酸鹼反應:   : HsO 4 + 2 NaOH → Na 2[HsO 4(OH) 2] #### 化合物與錯離子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𨭆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𨭆(英文) * 元素𨭆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𨭆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𨭆(英文)
null
37,173
2023-05-05T05:04:36Z
76,668,921
𨭆
699,200
<p class="mw-empty-elt"> </p> <p><b>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 </b>(釒黑)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其中最穩定的同位素是<span><span>270<br></span>Hs<span><br></span></span>,半衰期有10秒。 </p> <h2><span id=".E5.9C.96.E8.A1.A8"></span><span id="圖表">圖表</span></h2> <p><br><b>備註:</b>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参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i>Nuclear Physics</i> A729 (2003).</li> <li>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ure Appl. Chem.</i>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ul><li>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li> <li>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li> <li>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i>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i>,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0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1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56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172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378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35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58470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26.703 1 -total 33.17% 141.516 1 Template:Isotope_nav 22.35% 95.368 1 Template:Tabs 17.49% 74.612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 17.12% 73.031 1 Template:Infobox 15.27% 65.172 2 Template:Isotope_nav/PeriodicTable 13.65% 58.227 2 Template:Reflist 12.76% 54.428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0.87% 46.403 16 Template:僻字 10.71% 45.712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nfotable -->
**𨭆** (釒黑)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其中最穩定的同位素是 270 Hs ,半衰期有 10 秒。 ## 圖表 **備註:**畫上 #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 注釋 ## 參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_Nuclear Physics_ A729 (2003). *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Pure Appl. Chem._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_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_,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null
10,047
2023-04-30T06:22:53Z
63,049,644
𨭆同位素
699,200
<p class="mw-empty-elt"> </p> <p><b>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 </b>(釒黑)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其中最穩定的同位素是<span><span>270<br></span>Hs<span><br></span></span>,半衰期有10秒。 </p> <h2><span id=".E5.9C.96.E8.A1.A8"></span><span id="圖表">圖表</span></h2> <p><br><b>備註:</b>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p> <h2><span id=".E6.B3.A8.E9.87.8B"></span><span id="注釋">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参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i>Nuclear Physics</i> A729 (2003).</li> <li>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ure Appl. Chem.</i>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ul><li>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li> <li>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li> <li>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i>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i>,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4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8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505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617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56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7172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3782/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235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9584706/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26.703 1 -total 33.17% 141.516 1 Template:Isotope_nav 22.35% 95.368 1 Template:Tabs 17.49% 74.612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 17.12% 73.031 1 Template:Infobox 15.27% 65.172 2 Template:Isotope_nav/PeriodicTable 13.65% 58.227 2 Template:Reflist 12.76% 54.428 2 Template:全局僻字 10.87% 46.403 16 Template:僻字 10.71% 45.712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nfotable -->
**𨭆** (釒黑)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其中最穩定的同位素是 270 Hs ,半衰期有 10 秒。 ## 圖表 **備註:**畫上 #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 注釋 ## 參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_Nuclear Physics_ A729 (2003). *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Pure Appl. Chem._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_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_,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null
10,047
2023-04-30T06:22:53Z
63,049,644
𨭆的同位素
695,832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xǐ</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ㄒㄧˇ</span></span>【或<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nǐ</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ㄋㄧˇ</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Seaborg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Sg</b>,原子序數為106,屬於錒系後元素。 </p><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是一種放射性極高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sup>269</sup>Sg,半衰期約14分鐘。在元素週期表中其位於d區。它是第7週期、第6族的成員,過渡金屬6d電子軌域的第4個元素,作為鎢之下的同系物。 </p><p>西元1974年,前蘇聯與美國的實驗室分別合成出了數顆106號元素的原子。而蘇聯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之間為了發現的優先權以及元素的命名爭執數年,最終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才將<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以紀念對多個超鈾元素的發現有著重要貢獻的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此外,它也是唯二用當時仍在世的人命名的元素,另一個是鿫,原子序118。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稱106號元素,首次於1974年在阿伯特·吉奧索和E. Kenneth Hulet的帶領下,利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超重離子直線加速器合成出來。他們用<sup>18</sup>O離子撞擊<sup>249</sup>Cf目標,並產生出新的核種<sup>263</sup>Sg。該核種進行放射衰變,半衰期為0.9 ± 0.2秒。 </p> <h3><span id=".E5.91.BD.E5.90.8D"></span><span id="命名">命名</span></h3> <p>發現106號元素的美國團隊提出將新元素命名為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他是該團隊的成員之一,並在多個錒系元素的發現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個名稱引起了爭議。IUPAC所用的臨時名稱為unnilhexium(Unh),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1994年,一個IUPAC委員會提出將元素命名為rutherfordium(104號元素的現稱),並規定元素不能以在世的人物命名。美國化學學會強烈抗議這項規定。他們指出,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世時命名的einsteinium(鑀)已經設下了先例,而且調查顯示化學家們對西博格仍然在世並沒有意見。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年8月27日IUPAC在協商後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英文現稱seaborgium得到了IUPAC的採用及國際上的承認。</p><p>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6號元素中文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xǐ,音同「喜」),名稱源自IUPAC決定的英文名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7.89.B9.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特性">推算的特性</span></h3> <dl><dt>氧化態</dt></dl><p>經過推算,<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是6d系過渡金屬的第3個元素,也是元素週期表中6族的最重元素,位於鉻、鉬和鎢以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呈現出+6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元素的重量而增加。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估計會有穩定的+6態。這個族的穩定+5和+4態也在較重的元素中呈現出來;除鉻(III)以外,該族的+3態是還原性的。 </p> <dl><dt>化學</dt></dl><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許多化學特性都是通過同族較輕元素的反應中推算出來的,如從鉬和鎢。鉬和鎢很容易形成三氧化物MO<sub>3</sub>,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也應該會形成SgO<sub>3</sub>。已知的MO<sub>3</sub>氧化物能溶於鹼當中,並形成氧離子,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也應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酸鹽離子SgO<sub>4</sub><sup>2−</sup>。另外,WO<sub>3</sub>能與酸反應,意味著SgO<sub>3</sub>也會是兩性的。鉬的氧化物MoO<sub>3</sub>會與水氣反應,產生氫氧化物MoO<sub>2</sub>(OH)<sub>2</sub>,所以SgO<sub>2</sub>(OH)<sub>2</sub>也是可能形成的。同族較重的元素容易形成具揮發性和不穩定的六鹵化物MX<sub>6</sub>(X=Cl,F)。只有鎢形成不穩定的六溴化鎢WBr<sub>6</sub>。因此,SgF<sub>6</sub>和SgCl<sub>6</sub>都是可能形成的化合物,其繼承鎢的特性有可能表現在六溴化物SgBr<sub>6</sub>的更高穩定性上。這些鹵化物在氧和水氣中都是不穩定的,並會立即形成具揮發性的氧鹵化物MOX<sub>4</sub>和MO<sub>2</sub>X<sub>2</sub>。故此SgOX<sub>4</sub>(X=F,Cl)和SgO<sub>2</sub>X<sub>2</sub>(X=F,Cl)應該會形成。在水溶狀態下,它們和氟離子形成各種氧氟絡負離子,例如MOF<sub>5</sub><sup>−</sup>和MO<sub>3</sub>F<sub>3</sub><sup>3−</su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也預計會形成類似的錯合物。 </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h4><span id=".E6.B0.A3.E6.85.8B"></span><span id="氣態">氣態</span></h4> <p>最初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化學的實驗主要是通過對揮發性氧氯化物進行氣態熱力色譜法。<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子首先在這條反應中產生: <sup>248</sup>Cm(<sup>22</sup>Ne,4n)<sup>266</sup>Sg,加熱後與O<sub>2</sub>/HCl混合物反應。產生出的氧氯化物的吸附屬性在測量之後與鉬和鎢作對比。結果顯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形成了揮發性氧氯化物,與其他6族元素相似: </p> <dl><dd>Sg + <span>O<span><br>2</span></span> + 2 HCl → <span>SgO<span><br>2</span>Cl<span><br>2</span></span> + <span>H<span><br>2</span></span></dd></dl><p>2001年,一組人員繼續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氣態化學。他們把<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與O<sub>2</sub>在H<sub>2</sub>O環境下反應。情況與形成氧氯化物時相近,實驗結果顯示形成了氫氧化氧<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該反應在較輕的6族元素中是常見的。</p> <dl><dd>2 Sg + 3 <span>O<span><br>2</span></span> → 2 <span>SgO<span><br>3</span></span></dd> <dd><span>SgO<span><br>3</span></span> + <span>H<span><br>2</span>O</span> → <span>SgO<span><br>2</span>(OH)<span><br>2</span></span></dd></dl><h4><span id=".E6.B0.B4.E6.BA.B6.E6.85.8B"></span><span id="水溶態">水溶態</span></h4> <p>在水溶狀態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化學與鉬和鎢的相近,會形成穩定的+6氧化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首先在HNO<sub>3</sub>/HF溶液中被稀釋成正離子交換樹脂,可能形成中性的SgO<sub>2</sub>F<sub>2</sub>或絡負離子[SgO<sub>2</sub>F<sub>3</sub>]<sup>−</sup>。0.1 M的HNO<sub>3</sub>溶液無法稀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而相比之下鉬和鎢則可以。這意味著[Sg(H<sub>2</sub>O)<sub>6</sub>]<sup>6+</sup>的水解最多進行到絡正離子[Sg(OH)<sub>5</sub>(H<sub>2</sub>O)]<sup>+</sup>為止。 </p> <h4><span id="0.E4.BB.B7.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0价化合物">0價化合物</span></h4>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除了+6價外,目前唯一已知的氧化態為0。在2014年,<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被發現了羰基錯合物Sg(CO)<sub>6</sub>,和同族形成的Cr(CO)<sub>6</sub>、Mo(CO)<sub>6</sub>、W(CO)<sub>6</sub>類似。Sg(CO)<sub>6</sub>是揮發性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矽接觸迅速反應。</p> <h3><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E5.8F.8A.E7.B5.A1.E9.9B.A2.E5.AD.90"></span><span id="化合物及絡離子">化合物及錯離子</span></h3>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span><span id="核合成">核合成</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p> <dl><dt><sup>208</sup>Pb(<sup>54</sup>Cr,xn)<sup>262-x</sup>Sg (x=1,2,3)</dt></dl><p>位於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由格奧爾基·弗廖羅夫領導的團隊在1974年首次利用冷核融合反應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他們宣布製造出一次0.48秒長的自發裂變,並指向<sup>259</sup>Sg。根據後期證據,他們很可能當時探測到<sup>260</sup>Sg及其衰變產物<sup>256</sup>Rf兩者的衰變反應。The TWG的結論為,根據當時的證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p><p>該團隊在1983至1984年再次研究這條反應,並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並直接指向<sup>260</sup>Sg。</p><p>位於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85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使用的是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並探測到<sup>261</sup>Sg (x=1)和<sup>260</sup>Sg,以及測量到不完整的1n中子蒸發激發函數。 </p><p>2000年12月,位於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的團隊研究了該反應,並探測到10顆<sup>261</sup>Sg原子及2顆<sup>260</sup>Sg原子。 </p><p>在優化設施之後,重離子研究所人員在2003年使用金屬鉛目標測量了1n激發函數。同年5月,他們成功把鉛-208目標替換成更耐損耗的硫化鉛(PbS)目標,從而能夠在日後使用更強的離子束。他們探測了1n、2n和3n激發函數,並首次在<sup>261</sup>Sg同位素上運用α-γ光譜法。他們探測到這個同位素的大約1600個原子,還辨認到新的α光譜線,量度了更準確的半衰期以及辨認出新的電子捕獲和自發裂變支鏈。另外,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來自衰變產物鑪的K殼層X光,並改進了有關<sup>260</sup>Sg的數據,包括一個不確定的同核異構物。這項研究在2005年9月和2006年3月也有繼續進行。對<sup>261</sup>Sg的累積數據於2007年發佈。2005年9月的工作也包括開始對<sup>260</sup>Sg進行光譜分析。 </p><p>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最近研究了這條反應,從而對同位素<sup>261</sup>Sg進行分析。他們探測到一個新的同核異構物<sup>261m</sup>Sg,其通過內部轉換衰變到基態。在同一項實驗中,他們也證實了衰變產物<sup>257</sup>Rf的K殼層同核異構物<sup>257m2</sup>Rf。</p> <dl><dt><sup>207</sup>Pb(<sup>54</sup>Cr,xn)<sup>261-x</sup>Sg (x=1,2)</dt></dl><p>位於杜布納的團隊在1974年研究了這條反應,結果與先前使用鉛-208目標時相同。自發裂變活動最先指向<sup>259</sup>Sg,但之後改為指向<sup>260</sup>Sg或<sup>256</sup>Rf,或兩者皆是。在1983至1984年的進一步工作中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指向衰變源<sup>260</sup>Sg。</p><p>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85年利用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確定探測到<sup>259</sup>Sg,其為2n中子蒸發通道產物。</p><p>這條反應在2005年3月再一次被使用。研究用硫化鉛目標對偶-偶同位素<sup>260</sup>Sg進行光譜分析。 </p> <dl><dt><sup>206</sup>Pb(<sup>54</sup>Cr,xn)<sup>260-x</sup>Sg</dt></dl><p>杜布納團隊在1974年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用它來判斷使用Pb-207和Pb-208目標時所觀察到的自發裂變行為的源頭。他們並沒有探測到任何自發裂變,意味著產生的同位素主要進行α衰變。</p> <dl><dt><sup>208</sup>Pb(<sup>52</sup>Cr,xn)<sup>260-x</sup>Sg (x=1,2)</dt></dl><p>在1974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2006年研究發射物同位旋的效應以及複核原子量對蒸發殘餘量的影響,當中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在測量1n激發函數時,辨認出<sup>259</sup>Sg和<sup>258</sup>Sg。</p> <dl><dt><sup>209</sup>Bi(<sup>51</sup>V,xn)<sup>260-x</sup>Sg (x=2)</dt></dl><p>在1974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1994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這條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從而研究新發現的偶-偶同位素<sup>258</sup>Sg。他們探測到10顆<sup>258</sup>Sg原子,其進行了自發裂變。 </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40至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3至5顆中子。 </p> <dl><dt><sup>238</sup>U(<sup>30</sup>Si,xn)<sup>268-x</sup>Sg (x=3,4,5,6)</dt></dl><p>對該反應的首次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於1998年進行的。他們探測到一次自發裂變,當時不確定地指向新同位素<sup>264</sup>Sg或由<sup>263</sup>Sg經過電子捕獲後形成的<sup>263</sup>Db。2006年,重離子研究所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同時研究了該反應,並使用了母子體衰變關係法。勞倫斯伯克利的團隊測量了4n、5n和6n通道的激發函數,而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則觀察到額外的3n通道活動。兩組人員都辨認出新同位素<sup>264</sup>Sg,其在短半衰期內進行了自發裂變。 </p> <dl><dt><sup>248</sup>Cm(<sup>22</sup>Ne,xn)<sup>270-x</sup>Sg (x=4?,5)</dt></dl><p>1993年,位於杜布納由Yuri Lazarev帶領的團隊宣布發現了半衰期較長的<sup>266</sup>Sg和<sup>265</sup>Sg,都是經過這條反應在4n和5n通道中產生的。這是在尋找可進行化學研究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同位素之後得到的成果。報告中指出,<sup>266</sup>Sg以8.57 MeV的能量放射α粒子,半衰期約為20秒。這為Z=108,N=162閉核的穩定性理論提供了證據。1997年,重離子研究所進一步研究了該反應。儘管他們確認了<sup>266</sup>Sg的產量、衰變模式及半衰期,但是一些矛盾之處仍然存在。在最近進行的對<sup>270</sup>Hs的合成實驗中(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黑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𨭆</span>)發現,<sup>266</sup>Sg只進行短半衰期的自發裂變(T<sub>SF</sub> = 360 ms)。有可能這是其基態(<sup>266g</sup>Sg),而另一個直接產生的活動則指向高旋的K同核異構物<sup>266m</sup>Sg。要證實這一點需要進一步的實驗。 </p><p>最近在重新評估<sup>265</sup>Sg和<sup>266</sup>Sg的衰變特性後,得出的結論為,至今所有衰變都源自具有兩種同核異構物的<sup>265</sup>Sg。其一是<sup>265a</sup>Sg,其主要的α線位於8.85 MeV,計算出的半衰期為8.9秒;而<sup>265b</sup>Sg的衰變能量為8.70 MeV,半衰期為16.2秒。直接產生時,兩個同核異構能級同時存在。從<sup>269</sup>Hs的衰變數據中能看出,<sup>265b</sup>Sg是在<sup>269</sup>Hs衰變時產生的,並會衰變至短半衰期的<sup>261g</sup>Rf同位素。這意味著<sup>266</sup>Sg其實並非放射α粒子的長半衰期同位素,它實際上在短時間內就會進行裂變。 </p><p>無論源頭是哪一個同位素,研究人員最近成功使用這條反應來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化學屬性(見下)。 </p> <dl><dt><sup>249</sup>Cf(<sup>18</sup>O,xn)<sup>267-x</sup>Sg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和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合作團隊在1974年首次成功合成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成功時所用的實驗中,他們利用了新的母子體關係法辨認出新同位素<sup>263</sup>Sg。1975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證實了這些衰變數據,但未能辨認出一致的X光,因此未能證明<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確實被合成了。1979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通過探測自發裂變來研究了這條反應。相比從伯克利得出的數據,他們計算出<sup>263</sup>Sg的自發裂變支鏈為70%。原先成功的合成反應在1994年終於被勞倫斯伯克利的另一個團隊證實。</p> <h3><span id=".E4.BD.9C.E7.82.BA.E8.A1.B0.E8.AE.8A.E7.94.A2.E7.89.A9"></span><span id="作為衰變產物">作為衰變產物</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同位素有12個(不包括亞穩態及K旋同核異構物)。半衰期最長的是<sup>269</sup>Sg,這個同位素會進行α衰變和自發裂變,半衰期大約為14分鐘。半衰期最短的是<sup>261m</sup>Sg,會進行<span data-orig-title="內部轉變"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nternal conversion"><span>內部轉變</span></span>。其半衰期為92微秒。 </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6</sup>Sg</dt></dl><p>最初的研究辨認出一次8.63 MeV的α衰變,半衰期約為21秒,並指向<sup>266</sup>Sg的基態。之後的研究辨認出一個以8.52和8.77 MeV能量進行α放射的核種,其半衰期約為21秒。這對偶-偶核種來說是罕見的。近期有關合成<sup>270</sup>Hs的工作辨認出<sup>266</sup>Sg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只有360毫秒。最近對<sup>277</sup>Cn和<sup>269</sup>Hs的研究為<sup>265</sup>Sg和<sup>261</sup>Rf的衰變帶來了新的信息。結果指出,原先的8.77 MeV活動應該指向<sup>265</sup>Sg。因此,自發裂變是源自基態的,而8.52 MeV的活動則是源自高旋的K同核異構物的。要證實這一切則仍需要更多的實驗。最近重新評估數據後的結論指出,8.52 MeV的活動應該指向<sup>265</sup>Sg,而<sup>266</sup>Sg只會進行裂變。 </p> <dl><dt><sup>265</sup>Sg</dt></dl><p>直接合成<sup>265</sup>Sg的實驗產生了4條α線:8.94、8.84、8.76和8.69 MeV,半衰期為7.4秒。對產自<sup>277</sup>Cn和<sup>269</sup>Hs衰變的<sup>265</sup>Sg的觀測指出,8.69 MeV的α線可能與半衰期約為20秒的一個同核異構能級有關。這個能級很可能就是混淆指向<sup>266</sup>Sg或<sup>265</sup>Sg的原因,因為兩者均能夠衰變為進行裂變的鑪同位素。 </p><p>對數據的重新評估指出,確實存在兩種同核異構物。一種的主要衰變能量為8.85 MeV,半衰期為8.9秒;第二種衰變能量為8.70 MeV,半衰期為16.2秒。 </p> <dl><dt><sup>263</sup>Sg</dt></dl><p>成功合成<sup>263</sup>Sg的反應產生了一條能量為9.06 MeV的α線。在觀察<sup>271g</sup>Ds、<sup>271m</sup>Ds和<sup>267</sup>Hs衰變產生的<sup>263</sup>Sg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以9.25 MeV的α放射進行衰變的同核異構物。同時9.06 MeV的衰變也被證實了,並指向半衰期為0.3秒的基態。9.25 MeV的活動指向半衰期為0.9秒的同核異構能級。 </p><p>最近合成<sup>271g,m</sup>Ds的數據當中有關<sup>267</sup>Hs衰變的結果存在怪異之處。其中一次衰變中,<sup>267</sup>Hs衰變為<sup>263</sup>Sg,再進行α衰變,半衰期約為6秒。該活動仍沒有確切的同核異構物源頭,要得出結論就需要更多的研究。 </p> <dl><dt><sup>261</sup>Sg的衰變光譜圖</dt></dl>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69</sup>Sg</dt></dl><p>1999年聲稱合成<sup>293</sup>Uuo時,同位素<sup>269</sup>Sg被辨認為其一衰變產物。它以α放射進行衰變,半衰期為22秒。這次發現在2001年被撤回。該同位素最終於2010年成功被合成。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Chemistry in its element podcast (MP3) from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s Chemistry World: Seaborg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193240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9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535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891/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8033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611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095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73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5576773/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64.143 1 -total 24.24% 306.460 2 Template:Infobox 23.66% 299.107 1 Template:Elementbox 23.55% 297.660 1 Template:Reflist 14.61% 184.636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11.97% 151.374 26 Template:Cite_journal 9.10% 115.057 7 Template:全局僻字 8.57% 108.303 1 最重元素概论 7.91% 99.940 1 Template:Lang-en 7.58% 95.766 92 Template:僻字 -->
**𨭎**(拼音:xǐ,注音:ㄒㄧˇ【或拼音:nǐ,注音:ㄋㄧˇ】;英語:**Seaborg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Sg**,原子序數為 106,屬於錒系後元素。 𨭎是一種放射性極高的超重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穩定,其中壽命最長的是 269Sg,半衰期約 14 分鐘。在元素週期表中其位於 d 區。它是第 7 週期、第 6 族的成員,過渡金屬 6d 電子軌域的第 4 個元素,作為鎢之下的同系物。 西元 1974 年,前蘇聯與美國的實驗室分別合成出了數顆 106 號元素的原子。而蘇聯科學家和美國科學家之間為了發現的優先權以及元素的命名爭執數年,最終國際純化學暨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才將𨭎作為該元素的正式名稱,以紀念對多個超鈾元素的發現有著重要貢獻的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此外,它也是唯二用當時仍在世的人命名的元素,另一個是鿫,原子序 118。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𨭎原稱 106 號元素,首次於 1974 年在阿伯特・吉奧索和 E. Kenneth Hulet 的帶領下,利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超重離子直線加速器合成出來。他們用 18O 離子撞擊 249Cf 目標,並產生出新的核種 263Sg。該核種進行放射衰變,半衰期為 0.9 ± 0.2 秒。 ### 命名 發現 106 號元素的美國團隊提出將新元素命名為 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他是該團隊的成員之一,並在多個錒系元素的發現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個名稱引起了爭議。IUPAC 所用的臨時名稱為 unnilhexium(Unh),根據 IUPAC 元素系統命名法。1994 年,一個 IUPAC 委員會提出將元素命名為 rutherfordium(104 號元素的現稱),並規定元素不能以在世的人物命名。美國化學學會強烈抗議這項規定。他們指出,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世時命名的 einsteinium(鑀)已經設下了先例,而且調查顯示化學家們對西博格仍然在世並沒有意見。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在協商後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𨭎的英文現稱 seaborgium 得到了 IUPAC 的採用及國際上的承認。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 106 號元素中文名:「𨭎」(xǐ,音同「喜」),名稱源自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seaborgium(Sg),以紀念美國化學家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特性 **氧化態** 經過推算,𨭎是 6d 系過渡金屬的第 3 個元素,也是元素週期表中 6 族的最重元素,位於鉻、鉬和鎢以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呈現出 + 6 氧化態,其穩定性隨著元素的重量而增加。因此𨭎估計會有穩定的 + 6 態。這個族的穩定 + 5 和 + 4 態也在較重的元素中呈現出來;除鉻 (III) 以外,該族的 + 3 態是還原性的。 **化學** 𨭎的許多化學特性都是通過同族較輕元素的反應中推算出來的,如從鉬和鎢。鉬和鎢很容易形成三氧化物 MO3,所以𨭎也應該會形成 SgO3。已知的 MO3 氧化物能溶於鹼當中,並形成氧離子,因此𨭎也應形成𨭎酸鹽離子 SgO42−。另外,WO3 能與酸反應,意味著 SgO3 也會是兩性的。鉬的氧化物 MoO3 會與水氣反應,產生氫氧化物 MoO2(OH)2,所以 SgO2(OH)2 也是可能形成的。同族較重的元素容易形成具揮發性和不穩定的六鹵化物 MX6(X=Cl,F)。只有鎢形成不穩定的六溴化鎢 WBr6。因此,SgF6 和 SgCl6 都是可能形成的化合物,其繼承鎢的特性有可能表現在六溴化物 SgBr6 的更高穩定性上。這些鹵化物在氧和水氣中都是不穩定的,並會立即形成具揮發性的氧鹵化物 MOX4 和 MO2X2。故此 SgOX4(X=F,Cl)和 SgO2X2(X=F,Cl)應該會形成。在水溶狀態下,它們和氟離子形成各種氧氟絡負離子,例如 MOF5−和 MO3F33−。𨭎也預計會形成類似的錯合物。 ### 實驗化學 #### 氣態 最初研究𨭎化學的實驗主要是通過對揮發性氧氯化物進行氣態熱力色譜法。𨭎原子首先在這條反應中產生: 248Cm(22Ne,4n)266Sg,加熱後與 O2/HCl 混合物反應。產生出的氧氯化物的吸附屬性在測量之後與鉬和鎢作對比。結果顯示,𨭎形成了揮發性氧氯化物,與其他 6 族元素相似:   : Sg + O 2 + 2 HCl → SgO 2Cl 2 + H 2 2001 年,一組人員繼續研究𨭎的氣態化學。他們把𨭎與 O2 在 H2O 環境下反應。情況與形成氧氯化物時相近,實驗結果顯示形成了氫氧化氧𨭎,該反應在較輕的 6 族元素中是常見的。   : 2 Sg + 3 O 2 → 2 SgO 3   : SgO 3 + H 2O → SgO 2(OH) 2 #### 水溶態 在水溶狀態下,𨭎的化學與鉬和鎢的相近,會形成穩定的 + 6 氧化態。𨭎首先在 HNO3/HF 溶液中被稀釋成正離子交換樹脂,可能形成中性的 SgO2F2 或絡負離子 [SgO2F3]−。0.1 M 的 HNO3 溶液無法稀釋𨭎,而相比之下鉬和鎢則可以。這意味著 [Sg (H2O)6]6+ 的水解最多進行到絡正離子 [Sg (OH)5(H2O)]+ 為止。 #### 0 價化合物 𨭎除了 + 6 價外,目前唯一已知的氧化態為 0。在 2014 年,𨭎被發現了羰基錯合物 Sg (CO)6,和同族形成的 Cr (CO)6、Mo(CO)6、W(CO)6 類似。Sg (CO)6 是揮發性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矽接觸迅速反應。 ### 化合物及錯離子 ## 核合成 ### 冷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𨭎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208Pb(54Cr,xn)262-xSg (x=1,2,3)** 位於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由格奧爾基・弗廖羅夫領導的團隊在 1974 年首次利用冷核融合反應嘗試合成𨭎。他們宣布製造出一次 0.48 秒長的自發裂變,並指向 259Sg。根據後期證據,他們很可能當時探測到 260Sg 及其衰變產物 256Rf 兩者的衰變反應。The TWG 的結論為,根據當時的證據不足以作出任何結論。 該團隊在 1983 至 1984 年再次研究這條反應,並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並直接指向 260Sg。 位於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85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使用的是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並探測到 261Sg (x=1) 和 260Sg,以及測量到不完整的 1n 中子蒸發激發函數。 2000 年 12 月,位於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的團隊研究了該反應,並探測到 10 顆 261Sg 原子及 2 顆 260Sg 原子。 在優化設施之後,重離子研究所人員在 2003 年使用金屬鉛目標測量了 1n 激發函數。同年 5 月,他們成功把鉛 - 208 目標替換成更耐損耗的硫化鉛(PbS)目標,從而能夠在日後使用更強的離子束。他們探測了 1n、2n 和 3n 激發函數,並首次在 261Sg 同位素上運用 α-γ 光譜法。他們探測到這個同位素的大約 1600 個原子,還辨認到新的 α 光譜線,量度了更準確的半衰期以及辨認出新的電子捕獲和自發裂變支鏈。另外,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來自衰變產物鑪的 K 殼層 X 光,並改進了有關 260Sg 的數據,包括一個不確定的同核異構物。這項研究在 2005 年 9 月和 2006 年 3 月也有繼續進行。對 261Sg 的累積數據於 2007 年發佈。2005 年 9 月的工作也包括開始對 260Sg 進行光譜分析。 位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最近研究了這條反應,從而對同位素 261Sg 進行分析。他們探測到一個新的同核異構物 261mSg,其通過內部轉換衰變到基態。在同一項實驗中,他們也證實了衰變產物 257Rf 的 K 殼層同核異構物 257m2Rf。 **207Pb(54Cr,xn)261-xSg (x=1,2)** 位於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4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結果與先前使用鉛 - 208 目標時相同。自發裂變活動最先指向 259Sg,但之後改為指向 260Sg 或 256Rf,或兩者皆是。在 1983 至 1984 年的進一步工作中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指向衰變源 260Sg。 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85 年利用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確定探測到 259Sg,其為 2n 中子蒸發通道產物。 這條反應在 2005 年 3 月再一次被使用。研究用硫化鉛目標對偶 - 偶同位素 260Sg 進行光譜分析。 **206Pb(54Cr,xn)260-xSg** 杜布納團隊在 1974 年研究了該反應。他們用它來判斷使用 Pb-207 和 Pb-208 目標時所觀察到的自發裂變行為的源頭。他們並沒有探測到任何自發裂變,意味著產生的同位素主要進行 α 衰變。 **208Pb(52Cr,xn)260-xSg (x=1,2)** 在 1974 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 2006 年研究發射物同位旋的效應以及複核原子量對蒸發殘餘量的影響,當中再次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在測量 1n 激發函數時,辨認出 259Sg 和 258Sg。 **209Bi(51V,xn)260-xSg (x=2)** 在 1974 年一系列冷核融合反應中,杜布納的團隊也研究了該反應,但同樣沒有探測到自發裂變。1994 年,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這條反應合成𨭎,從而研究新發現的偶 - 偶同位素 258Sg。他們探測到 10 顆 258Sg 原子,其進行了自發裂變。 ### 熱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𨭎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 40 至 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 3 至 5 顆中子。 **238U(30Si,xn)268-xSg (x=3,4,5,6)** 對該反應的首次研究是由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於 1998 年進行的。他們探測到一次自發裂變,當時不確定地指向新同位素 264Sg 或由 263Sg 經過電子捕獲後形成的 263Db。2006 年,重離子研究所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同時研究了該反應,並使用了母子體衰變關係法。勞倫斯伯克利的團隊測量了 4n、5n 和 6n 通道的激發函數,而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則觀察到額外的 3n 通道活動。兩組人員都辨認出新同位素 264Sg,其在短半衰期內進行了自發裂變。 **248Cm(22Ne,xn)270-xSg (x=4?,5)** 1993 年,位於杜布納由 Yuri Lazarev 帶領的團隊宣布發現了半衰期較長的 266Sg 和 265Sg,都是經過這條反應在 4n 和 5n 通道中產生的。這是在尋找可進行化學研究的𨭎同位素之後得到的成果。報告中指出,266Sg 以 8.57 MeV 的能量放射 α 粒子,半衰期約為 20 秒。這為 Z=108,N=162 閉核的穩定性理論提供了證據。1997 年,重離子研究所進一步研究了該反應。儘管他們確認了 266Sg 的產量、衰變模式及半衰期,但是一些矛盾之處仍然存在。在最近進行的對 270Hs 的合成實驗中(見𨭆)發現,266Sg 只進行短半衰期的自發裂變(TSF = 360 ms)。有可能這是其基態(266gSg),而另一個直接產生的活動則指向高旋的 K 同核異構物 266mSg。要證實這一點需要進一步的實驗。 最近在重新評估 265Sg 和 266Sg 的衰變特性後,得出的結論為,至今所有衰變都源自具有兩種同核異構物的 265Sg。其一是 265aSg,其主要的 α 線位於 8.85 MeV,計算出的半衰期為 8.9 秒;而 265bSg 的衰變能量為 8.70 MeV,半衰期為 16.2 秒。直接產生時,兩個同核異構能級同時存在。從 269Hs 的衰變數據中能看出,265bSg 是在 269Hs 衰變時產生的,並會衰變至短半衰期的 261gRf 同位素。這意味著 266Sg 其實並非放射 α 粒子的長半衰期同位素,它實際上在短時間內就會進行裂變。 無論源頭是哪一個同位素,研究人員最近成功使用這條反應來研究𨭎的化學屬性(見下)。 **249Cf(18O,xn)267-xSg (x=4)** 勞倫斯伯克利和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合作團隊在 1974 年首次成功合成了𨭎。在成功時所用的實驗中,他們利用了新的母子體關係法辨認出新同位素 263Sg。1975 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團隊證實了這些衰變數據,但未能辨認出一致的 X 光,因此未能證明𨭎確實被合成了。1979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通過探測自發裂變來研究了這條反應。相比從伯克利得出的數據,他們計算出 263Sg 的自發裂變支鏈為 70%。原先成功的合成反應在 1994 年終於被勞倫斯伯克利的另一個團隊證實。 ### 作為衰變產物 𨭎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𨭎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的𨭎同位素有 12 個(不包括亞穩態及 K 旋同核異構物)。半衰期最長的是 269Sg,這個同位素會進行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半衰期大約為 14 分鐘。半衰期最短的是 261mSg,會進行內部轉變。其半衰期為 92 微秒。 ### 同核異構物 **266Sg** 最初的研究辨認出一次 8.63 MeV 的 α 衰變,半衰期約為 21 秒,並指向 266Sg 的基態。之後的研究辨認出一個以 8.52 和 8.77 MeV 能量進行 α 放射的核種,其半衰期約為 21 秒。這對偶 - 偶核種來說是罕見的。近期有關合成 270Hs 的工作辨認出 266Sg 進行自發裂變,半衰期只有 360 毫秒。最近對 277Cn 和 269Hs 的研究為 265Sg 和 261Rf 的衰變帶來了新的信息。結果指出,原先的 8.77 MeV 活動應該指向 265Sg。因此,自發裂變是源自基態的,而 8.52 MeV 的活動則是源自高旋的 K 同核異構物的。要證實這一切則仍需要更多的實驗。最近重新評估數據後的結論指出,8.52 MeV 的活動應該指向 265Sg,而 266Sg 只會進行裂變。 **265Sg** 直接合成 265Sg 的實驗產生了 4 條 α 線:8.94、8.84、8.76 和 8.69 MeV,半衰期為 7.4 秒。對產自 277Cn 和 269Hs 衰變的 265Sg 的觀測指出,8.69 MeV 的 α 線可能與半衰期約為 20 秒的一個同核異構能級有關。這個能級很可能就是混淆指向 266Sg 或 265Sg 的原因,因為兩者均能夠衰變為進行裂變的鑪同位素。 對數據的重新評估指出,確實存在兩種同核異構物。一種的主要衰變能量為 8.85 MeV,半衰期為 8.9 秒;第二種衰變能量為 8.70 MeV,半衰期為 16.2 秒。 **263Sg** 成功合成 263Sg 的反應產生了一條能量為 9.06 MeV 的 α 線。在觀察 271gDs、271mDs 和 267Hs 衰變產生的 263Sg 之後,研究人員證實了以 9.25 MeV 的 α 放射進行衰變的同核異構物。同時 9.06 MeV 的衰變也被證實了,並指向半衰期為 0.3 秒的基態。9.25 MeV 的活動指向半衰期為 0.9 秒的同核異構能級。 最近合成 271g,mDs 的數據當中有關 267Hs 衰變的結果存在怪異之處。其中一次衰變中,267Hs 衰變為 263Sg,再進行 α 衰變,半衰期約為 6 秒。該活動仍沒有確切的同核異構物源頭,要得出結論就需要更多的研究。 **261Sg 的衰變光譜圖** ### 撤回的同位素 **269Sg** 1999 年聲稱合成 293Uuo 時,同位素 269Sg 被辨認為其一衰變產物。它以 α 放射進行衰變,半衰期為 22 秒。這次發現在 2001 年被撤回。該同位素最終於 2010 年成功被合成。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元素𨭎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𨭎(英文) * 元素𨭎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𨭎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𨭎(英文) * Chemistry in its element podcast (MP3) from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s Chemistry World: Seaborgi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33,634
2023-05-05T05:04:36Z
75,347,127
𨭎
699,186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b>(釒喜)的同位素 </p> <h2><span id=".E5.9C.96.E8.A1.A8"></span><span id="圖表">圖表</span></h2> <p><b>備註:</b>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参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i>Nuclear Physics</i> A729 (2003).</li> <li>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ure Appl. Chem.</i>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ul><li>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li> <li>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li> <li>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i>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i>,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35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48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9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69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97221/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8813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4/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7069/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5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510904/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02.676 1 -total 36.41% 146.614 1 Template:Isotope_nav 24.64% 99.201 1 Template:Tabs 22.28% 89.712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 21.86% 88.014 1 Template:Infobox 17.06% 68.682 2 Template:Isotope_nav/PeriodicTable 15.00% 60.421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nfotable 14.24% 57.346 5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sotopes_decays 11.05% 44.515 3 Template:全局僻字 10.87% 43.790 1 Template:Reflist -->
**𨭎**(釒喜)的同位素 ## 圖表 **備註:**畫上 #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證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 註釋 ## 參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_Nuclear Physics_ A729 (2003). *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Pure Appl. Chem._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_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_,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null
9,367
2023-04-30T06:22:53Z
63,049,646
𨭎的同位素
40,477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dù</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ㄉㄨˋ</span></span>;英語:<span lang="en"><b>Dubnium</b></span>),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Db</b>,原子序數為105。<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的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span lang="en">Dubnium</span>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p><p>在元素週期表中,<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是一個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5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5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p><p>在1960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1997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Dubnium。 </p> <h2><span id=".E6.A6.82.E8.BF.B0"></span><span id="概述">概述</span></h2> <p>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sup>−20</sup>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sup>−16</sup>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span data-orig-title="联合工作团队"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IUPAC/IUPAP Joint Working Party"><span>聯合工作團隊</span></span>(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sup>−14</sup>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p><p>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span data-orig-title="半导体探测器"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Semiconductor detector"><span>半導體探測器</span></span>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10<sup>−6</sup>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p><p>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p><p>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7.99.BC.E7.8F.BE"></span><span id="發現">發現</span></h3> <p>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1968年首次報告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研究人員以氖-22離子撞擊鋂-243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9.40 MeV和9.70 MeV的α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sup>260</sup>Db或<sup>261</sup>Db: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5−<i>x</i><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x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NbCl<sub>5</sub>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2.2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sup>261</sup>DbCl<sub>5</sub>)。 </p><p>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15離子撞擊鉲-249,肯定性地合成了<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所測得之α衰變半衰期為1.6秒,衰變能量為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256: </p> <dl><dd><span><span>249<br>98</span>Cf<span><br></span></span> + <span><span>15<br>7</span>N<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4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能量為9.40 MeV或9.70 MeV的結論。因此餘下<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1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1971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p> <dl><dd><span><span>243<br>95</span>Am<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2<br>10</span>Ne<span><br></span></span> → <span><span>260<br>105</span>Db<span><br></span></span> + 5 <span><span><br></span>n<span><br></span></span></dd></dl><p>1976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0(<sup>260</sup>DbBr<sub>5</sub>)。 </p><p>1992年,IUPAC/IUPAP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p> <h3><span id=".E5.91.BD.E5.90.8D.E7.88.AD.E8.AD.B0"></span><span id="命名爭議">命名爭議</span></h3> <p>蘇聯團隊建議名稱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Hahnium(Ha,<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𨮟</span>),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Nielsbohrium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p><p>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於1994年提出名稱Joliotium(Jl,<mark class="template-facttext" title="需要提供文獻來源">鐈</mark>),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102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104至106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p><p>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105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中曾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𰾉</span>」(hǎn,繁體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圖:),現根據IUPAC決定的英文名Dubnium(Db),改定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p><p>IUPAC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104和106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𨭎</span>(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105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104、105及106所作出的貢獻。</p> <h2><span id=".E5.8C.96.E5.AD.B8.E7.89.B9.E6.80.A7"></span><span id="化學特性">化學特性</span></h2> <h3><span id=".E6.8E.A8.E7.AE.97.E7.9A.84.E5.B1.AC.E6.80.A7"></span><span id="推算的屬性">推算的屬性</span></h3> <p>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105預測為6d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5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eka-鉭。5族元素有著明顯的+5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5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預計會形成穩定的+5態。較重的5族元素也具有+4和+3態,所以<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p><p>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Db<sub>2</sub>O<sub>5</sub>。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錯合物<span>DbO<span>3−<br>4</span></span>。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DbX<sub>5</sub>。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sub>5</sub>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sub>5</sub>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MOX<sub>3</sub>。因此<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鹵化物DbX<sub>5</sub>應會和水反應形成DbOX<sub>3</sub>。根據已知較輕的5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酸離子<span>DbF<span>−<br>6</span></span>。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span>DbF<span>2−<br>7</span></span>和<span>DbOF<span>2−<br>5</span></span>。如果<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span>DbF<span>3−<br>8</span></span>,因為<span>NbF<span>3−<br>8</span></span>目前是未知的。 </p> <h3><span id=".E5.AF.A6.E9.A9.97.E5.8C.96.E5.AD.B8"></span><span id="實驗化學">實驗化學</span></h3> <p>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5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sub>5</sub>、DbBr<sub>5</sub>、DbOCl<sub>3</sub>及DbOBr<sub>3</sub>。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為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罕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𫒢</span>」)。 </p> <h2><span id=".E6.A0.B8.E5.90.88.E6.88.90.E6.AD.B7.E5.8F.B2"></span><span id="核合成歷史">核合成歷史</span></h2> <h3><span id=".E5.86.B7.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冷核聚變">冷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10至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p> <dl><dt><sup>209</sup>Bi(<sup>50</sup>Ti,xn)<sup>259-x</sup>Db (x=1,2,3)</dt></dl><p>首次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冷聚變反應在1976年由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57</sup>Db。其後改為指向<sup>258</sup>Db。1981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sup>258</sup>Db,1n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1983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sup>258</sup>Db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α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1985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10個<sup>257</sup>Db原子。1993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2000年,團隊在1n、2n及3n激發函數測量了120次<sup>257</sup>Db的衰變、16次<sup>256</sup>Db的衰變及一次<sup>258</sup>Db的衰變。整合到的<sup>257</sup>Db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sup>257m</sup>Db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sup>257</sup>Db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2003至2004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p> <dl><dt><sup>209</sup>Bi(<sup>49</sup>Ti,xn)<sup>258-x</sup>Db (x=2?)</dt></dl><p>1983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2.6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sup>256</sup>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30%的<sup>256</sup>Db。 </p> <dl><dt><sup>209</sup>Bi(<sup>48</sup>Ti,xn)<sup>257-x</sup>Db (x=1?)</dt></dl><p>1983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1.6秒長的活動,其中α衰變分支比約為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sup>255</sup>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sup>256</sup>Db。 </p> <dl><dt><sup>208</sup>Pb(<sup>51</sup>V,xn)<sup>259-x</sup>Db (x=1,2)</dt></dl><p>杜布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2006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1n和2n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sup>258</sup>Db和<sup>257</sup>Db。</p> <dl><dt><sup>207</sup>Pb(<sup>51</sup>V,xn)<sup>258-x</sup>Db</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sup>257</sup>Db而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的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1.5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5</sup>Db。 </p> <dl><dt><sup>205</sup>Tl(<sup>54</sup>Cr,xn)<sup>259-x</sup>Db (x=1?)</dt></dl><p>杜佈納的團隊在1976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5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sup>257</sup>Db,後來改為指向<sup>258</sup>Db。 </p> <h3><span id=".E7.86.B1.E6.A0.B8.E8.81.9A.E8.AE.8A"></span><span id="熱核聚變">熱核融合</span></h3> <p>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40至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3至5顆中子。 </p> <dl><dt><sup>232</sup>Th(<sup>31</sup>P,xn)<sup>263-x</sup>Db (x=5)</dt></dl><p>Andreyev等人於1989年在Flerov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31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5n通道合成了<sup>258</sup>Db,產量為120 pb。 </p> <dl><dt><sup>238</sup>U(<sup>27</sup>Al,xn)<sup>265-x</sup>Db (x=4,5)</dt></dl><p>2006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Ken Gregorich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4n和5n通道的激發函數。</p> <dl><dt><sup>236</sup>U(<sup>27</sup>Al,xn)<sup>263-x</sup>Db (x=5,6)</dt></dl><p>Andreyev等人在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於1992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5n和6n出射道觀察到<sup>258</sup>Db及<sup>257</sup>Db,產量分別為450 pb和75 pb。</p> <dl><dt><sup>243</sup>Am(<sup>22</sup>Ne,xn)<sup>265-x</sup>Db (x=5)</dt></dl><p>杜布納Flerov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1968年嘗試合成<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α線,初步指向<sup>261</sup>Db和<sup>260</sup>Db。他們在1970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2.2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sup>261</sup>Db。1970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NbCl<sub>5</sub>而非HfCl<sub>4</sub>。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DbCl<sub>5</sub>。1971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α衰變。這成了形成<sup>260</sup>Db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1976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DbBr<sub>5</sub>。 </p> <dl><dt><sup>241</sup>Am(<sup>22</sup>Ne,xn)<sup>263-x</sup>Db (x=4,5)</dt></dl><p>2000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sup>259</sup>Db同位素,同位素在4n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sup>258</sup>Db的衰變屬性。</p> <dl><dt><sup>248</sup>Cm(<sup>19</sup>F,xn)<sup>267-x</sup>Db (x=4,5)</dt></dl><p>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1999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sup>262</sup>Db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4顆原子,截面為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2002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sup>262</sup>Db同位素。</p> <dl><dt><sup>249</sup>Bk(<sup>18</sup>O,xn)<sup>267-x</sup>Db (x=4,5)</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2</sup>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25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sup>263</sup>Db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Kratz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3</sup>Db,同位素產生於4n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sup>263</sup>Db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sup>263</sup>Rf同位素(見鑪)。</p> <dl><dt><sup>249</sup>Bk(<sup>16</sup>O,xn)<sup>265-x</sup>Db (x=4)</dt></dl><p>阿伯特·吉奧索在1970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50</sup>Cf(<sup>15</sup>N,xn)<sup>265-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1970年發現了<sup>260</sup>Db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sup>261</sup>Db。</p> <dl><dt><sup>249</sup>Cf(<sup>15</sup>N,xn)<sup>264-x</sup>Db (x=4)</dt></dl><p>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1970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sup>260</sup>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K殼層X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p> <dl><dt><sup>254</sup>Es(<sup>13</sup>C,xn)<sup>267-x</sup>Db</dt></dl><p>1988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254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sup>264</sup>Db和<sup>263</sup>Db。由於鑀-254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p> <h3><span id=".E6.9B.B4.E9.87.8D.E6.A0.B8.E7.B4.A0.E7.9A.84.E8.A1.B0.E8.AE.8A"></span><span id="更重核素的衰變">更重核種的衰變</span></h3> <p><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p> <h2><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2> <p>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268,半衰期約為28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2012年的計算顯示,預計<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p> <h3><span id=".E5.90.8C.E6.A0.B8.E7.95.B0.E6.A7.8B.E9.AB.94"></span><span id="同核異構體">同核異構物</span></h3> <dl><dt><sup>260</sup>Db</dt></dl><p>近期有關<sup>272</sup>Rg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sup>260</sup>Db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α衰變時半衰期約為19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8</sup>Db</dt></dl><p>在對<sup>266</sup>Mt和<sup>262</sup>Bh衰變的研究中,有<sup>258</sup>Db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α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20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p> <dl><dt><sup>257</sup>Db</dt></dl><p>對<sup>257</sup>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sup>257</sup>Db進行α衰變,能量為9.16、9.07和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sup>253</sup>Lr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9.16 MeV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sup>257m</sup>Db。基態進行α放射,能量為9.07和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sup>257m,g</sup>Db的自發裂變。 </p> <h3><span id=".E8.A1.B0.E8.AE.8A.E9.9A.8E.E6.AE.B5.E5.85.89.E8.AD.9C.E5.9C.96"></span><span id="衰變階段光譜圖">衰變階段光譜圖</span></h3> <dl><dt><sup>257</sup>Db</dt></dl> <h3><span id=".E6.92.A4.E5.9B.9E.E7.9A.84.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撤回的同位素">撤回的同位素</span></h3> <dl><dt><sup>255</sup>Db</dt></dl><p>1983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波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𨨏</span>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1.5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sup>207</sup>Pb(<sup>51</sup>V,xn)及<sup>209</sup>Bi(<sup>48</sup>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sup>255</sup>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sup>256</sup>Db。因此,同位素<sup>255</sup>Db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span title="字符描述:⿰金杜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𨧀</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422 Cached time: 2023050519391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213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442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5009/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607080/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468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8/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0952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683/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871944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202.137 1 -total 25.06% 301.211 1 Template:Reflist 22.66% 272.385 2 Template:Infobox 22.35% 268.645 1 Template:Elementbox 14.51% 174.440 32 Template:Cite_journal 13.28% 159.600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8.19% 98.461 1 最重元素概论 6.19% 74.378 1 Template:Lang-en 5.36% 64.423 4 Template:全局僻字 5.14% 61.769 9 Template:Nuclide2 -->
**𨧀**(拼音:dù,注音:ㄉㄨˋ;英語:**Dubn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Db**,原子序數為 105。𨧀是一種極具放射性的超重元素,其最穩定的已知同位素𨧀-268 的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𨧀不出現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實驗室內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英文名 Dubnium 源自位於俄羅斯的小鎮杜布納(Dubna),也是𨧀最早被合成出的地方。 在元素週期表中,𨧀是一個位於 d 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 7 週期、第 5 族的成員,同時屬於錒系後元素。化學實驗証實了𨧀的特性為鉭的較重的 5 族同系物,但目前人們對𨧀的化學特性所知不多。 在 1960 年代,蘇聯和美國加州的實驗室製造了微量的𨧀元素。兩國未能確定彼此的發現次序,因此雙方科學家對其命名發生了爭論,直到 1997 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了蘇聯的實驗室最早合成該元素,並為雙方妥協而取名為 Dubnium。 ## 概述 超重元素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融合: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 10−20 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如果聚變發生了,兩個原子核產生的一個原子核會處於激發態,被稱為複合原子核,非常不穩定。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這個暫時存在的原子核可能會直接核分裂,或是放出一些帶走激發能量的中子。如果這些激發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 γ 射線。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 10−16 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聯合工作團隊(JWP)定義,化學元素的原子核只有 10−14 秒內不進行放射性衰變,才能被識別出來,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 —— 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被這個粒子束攜帶。在分離室中,新產生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並轉移到半導體探測器中,在這裡停住原子核。撞擊至探測器時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將會被記錄下來。這個轉移需要 10−6 秒的時間,意即這個原子核需要存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著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超重元素的主要衰變方式 ——α 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α 衰變由發射出去的 α 粒子記錄,在實際衰變之前很容易確定衰變產物。如果這樣的衰變或一系列連續衰變產生了一個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衰變鏈中的所有衰變都必須在同一個地方發生。)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和時間,以及粒子衰變的信息。物理學家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種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並且對觀察到的效應沒有其他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 ## 歷史 ### 發現 位於杜布納的聯合核研究所(當時在前蘇聯內)在 1968 年首次報告發現𨧀元素。研究人員以氖 - 22 離子撞擊鋂 - 243 目標。他們報告了能量為 9.40 MeV 和 9.70 MeV 的 α 活動,並認為這些活動指向同位素 260Db 或 261Db:   : 243 95Am + 22 10Ne → 265−_x_ 105Db + x n 兩年後,杜布納的團隊把產物與 NbCl5 反應後,對所得的氯化物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分離了兩項反應產物。團隊在揮發性氯化物中,辨認出一次 2.2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有可能來自五氯化𨧀-261(261DbCl5)。 同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由阿伯特・吉奧索領導的團隊以氮 - 15 離子撞擊鉲 - 249,肯定性地合成了𨧀-260。𨧀-260 的所測得之 α 衰變半衰期為 1.6 秒,衰變能量為 9.10 MeV,子衰變產物為鐒 - 256:   : 249 98Cf + 15 7N → 260 105Db + 4 n 由柏克萊加州大學科學家們得出的結果並沒有證實蘇聯科學家們的研究指出,𨧀-260 的衰變能量為 9.40 MeV 或 9.70 MeV 的結論。因此餘下𨧀-261 為可能成功合成的同位素。在 1971 年,杜布納的團隊利用改善了的試驗設備重復了他們的實驗,並得以証實𨧀-260 的衰變數據,所用反應如下:   : 243 95Am + 22 10Ne → 260 105Db + 5 n 1976 年,杜佈納的團隊繼續用溫度梯度色譜法研究這條反應,並辨認出產物五溴化𨧀-260(260DbBr5)。 1992 年,IUPAC/IUPAP 鐨後元素工作小組評估了兩個團隊的報告,並決定雙方的研究成果同時證實對𨧀元素的成功合成,因此雙方應共同享有發現者的稱譽。 ### 命名爭議 蘇聯團隊建議名稱 Nielsbohrium(Ns),以紀念丹麥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美國團隊則提出把新元素命名為 Hahnium(Ha,𫒢、𨮟),以紀念德國化學家奧托・哈恩。因此,Hahnium 一名在美洲及西歐廣為科學家們所用,並出現於許多當時的文獻中;而 Nielsbohrium 用於前蘇聯和東方集團國家。 兩個團隊就此對元素的命名產生了爭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就採用了臨時的系統命名 Unnilpentium(Unp)。為了解決爭議,IUPAC 於 1994 年提出名稱 Joliotium(Jl,鐈),紀念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約里奧 - 居里。此名原先由蘇聯團隊提議為元素 102 的名稱,而該元素最後名為鍩(Nobelium)。雙方仍在元素 104 至 106 的命名問題上達不到共識。 鑒於國際上對 104 至 107 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 1997 年 8 月 27 日 IUPAC 正式對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於 1998 年 7 月 8 日重新審定、公佈 101 至 109 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 105 號元素中文名在《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 中曾定為「𰾉」(hǎn,繁體為𫒢,圖:),現根據 IUPAC 決定的英文名 Dubnium(Db),改定為「𨧀」(音同「杜」)。名稱源自為獲得該元素作過重要貢獻的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所在地俄羅斯小鎮杜布納。 IUPAC 表示,位於柏克萊的實驗室已經在多個元素的名稱中得到了承認(如鉳、鉲、鋂),且元素 104 和 106 已命名為鑪(以盧瑟福命名)和𨭎(以西博格命名),因此應在元素 105 的命名上承認俄羅斯團隊對發現元素 104、105 及 106 所作出的貢獻。 ## 化學特性 ### 推算的屬性 在元素週期表中,元素 105 預測為 6d 系中第二個過渡金屬,以及為 5 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釩、鈮、鉭之下。因為𨧀直接位於鉭以下,所以也能稱為 eka - 鉭。5 族元素有著明顯的 + 5 氧化態,而該特性在重 5 族元素中更為穩定。因此𨧀預計會形成穩定的 + 5 態。較重的 5 族元素也具有 + 4 和 + 3 態,所以𨧀也有可能形成這些具還原性的氧化態。 從鈮和鉭的化學特性推算,𨧀會與氧反應形成惰性的五氧化物 Db2O5。在鹼性環境中,預計會形成鄰𨧀錯合物 DbO3− 4。與鹵素反應後,應形成五鹵化物 DbX5。鈮和鉭的五鹵化物呈揮發性固態或呈氣態的三角雙錐形單體分子。因此,DbCl5 預計將會是一種揮發性固體。同樣,DbF5 揮發性將更強。其鹵化物經水解後,即形成鹵氧化物 MOX3。因此𨧀的鹵化物 DbX5 應會和水反應形成 DbOX3。根據已知較輕的 5 族元素與氟離子的反應,預計𨧀在和氟離子反應後會形成一系列氟錯合物。其中五氟化物和氟化氫反應後會形成六氟𨧀酸離子 DbF− 6。若氟化物過剩,則會形成 DbF2− 7 和 DbOF2− 5。如果𨧀的特性是鉭的延續,則更高的氟化物濃度會產生 DbF3− 8,因為 NbF3− 8 目前是未知的。 ### 實驗化學 通過氣態熱色譜法,對𨧀的化學特性的研究已進行了幾年的時間。這些實驗研究了鈮、鉭和𨧀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對吸收屬性。結果產生了典型的 5 族鹵化物及鹵氧化物:DbCl5、DbBr5、DbOCl3 及 DbOBr3。這些初期實驗的報告通常稱𨧀為 Hahnium(中文對應譯為「𫒢」)。 ## 核合成歷史 ### 冷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冷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低激發能(約 10 至 20 MeV,因而稱為「冷」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高。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只發出一顆或兩顆中子。 **209Bi(50Ti,xn)259-xDb (x=1,2,3)** 首次嘗試合成𨧀的冷聚變反應在 1976 年由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進行,使用的是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一次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57Db。其後改為指向 258Db。1981 年,位於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利用改進了的母子體衰變關係法研究了該反應。他們證實探測到 258Db,1n 中子蒸發道的產物。在 1983 年,位於杜布納的團隊用化學分離後辨認衰變產物,重新進行了以上的反應。他們探測到了來自以 258Db 為首的衰變鏈中的已知產物的 α 衰變。這項發現成為了成功形成𨧀原子核的部分證據。重離子研究所的團隊在 1985 年重新進行反應,並探測到 10 個 257Db 原子。1993 年設施的重要更新之後,在 2000 年,團隊在 1n、2n 及 3n 激發函數測量了 120 次 257Db 的衰變、16 次 256Db 的衰變及一次 258Db 的衰變。整合到的 257Db 的數據使得團隊能夠首次研究這個同位素的光譜,辨認到一個同核異構物 257mDb 的同時,得到了首次對 257Db 衰變能級結構的確認。這條反應用於在 2003 至 2004 年對鍆和鑀的光譜研究當中。 **209Bi(49Ti,xn)258-xDb (x=2?)** 1983 年,尤里・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2.6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初步指向 256Db。之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Rf,來自於電子捕獲分支比約為 30% 的 256Db。 **209Bi(48Ti,xn)257-xDb (x=1?)** 1983 年,奧加涅相和在杜布納的團隊研究了這條反應。他們觀察到了一次 1.6 秒長的活動,其中 α 衰變分支比約為 80%,自發衰變分支比約為 20%。這次活動初步指向 255Db,而其後的結果指出應改為指向 256Db。 **208Pb(51V,xn)259-xDb (x=1,2)** 杜布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反應。活動起初指向 257Db,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2006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在其單原子序發射物(odd-Z projectile)計劃中重新研究了該反應。他們在測量 1n 和 2n 中子蒸發道時,探測到 258Db 和 257Db。 **207Pb(51V,xn)258-xDb**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研究過這一反應,但這次並未探測到最初指向 257Db 而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的 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他們卻探測到 1.5 秒長的自發衰變活動,最初指向 255Db。 **205Tl(54Cr,xn)259-xDb (x=1?)** 杜佈納的團隊在 1976 年研究了這一反應,再次探測到 5 秒長的自發裂變活動,最初指向 257Db,後來改為指向 258Db。 ### 熱核融合 本節有關以熱核融合反應合成𨧀原子核。這些過程在高激發能(約 40 至 50 MeV,因而稱為「熱」核融合)生成複核,裂變及擬裂變之後存活機率較低。處於激發狀態的原子核再衰變至基態,期間發出 3 至 5 顆中子。 **232Th(31P,xn)263-xDb (x=5)** Andreyev 等人於 1989 年在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利用磷 - 31 束研究了該罕見的反應,但對此研究結果的報告非常有限。一處來源稱沒有探測到任何原子,而來自俄羅斯本國的另一更可靠來源稱,在 5n 通道合成了 258Db,產量為 120 pb。 **238U(27Al,xn)265-xDb (x=4,5)** 2006 年,在一項用鈾目標合成超重元素的研究項目中,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由 Ken Gregorich 領導的團隊研究了這條新反應的 4n 和 5n 通道的激發函數。 **236U(27Al,xn)263-xDb (x=5,6)** Andreyev 等人在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於 1992 年首次進行了對這條反應的研究。他們在 5n 和 6n 出射道觀察到 258Db 及 257Db,產量分別為 450 pb 和 75 pb。 **243Am(22Ne,xn)265-xDb (x=5)** 杜布納 Flerov 核反應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在 1968 年嘗試合成𨧀元素。他們觀察到兩條 α 線,初步指向 261Db 和 260Db。他們在 1970 年重複進行實驗,觀察自發裂變活動。發現的 2.2 秒長自發裂變活動指向 261Db。1970 年,杜布納的團隊開始使用溫度梯度色譜法,在化學實驗中探測𨧀的揮發性氯化物。第一次嘗試中,他們探測到具揮發性的自發裂變活動,其吸收特性類似於 NbCl5 而非 HfCl4。這表示,類釹原子核形成為 DbCl5。1971 年,他們用更高敏感度的工具重複進行了實驗,並觀測到類釹部分的 α 衰變。這成了形成 260Db 的證據。利用溴化物的形成,這個實驗在 1976 年再次進行,並取得幾乎相同的結果。這意味著產生了具揮發性及類釹特性的 DbBr5。 **241Am(22Ne,xn)263-xDb (x=4,5)** 2000 年,於蘭州現代物理中心的中國科學家們宣布發現了當時未知的 259Db 同位素,同位素在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形成。他們同時證實了 258Db 的衰變屬性。 **248Cm(19F,xn)267-xDb (x=4,5)** 保羅謝爾研究所首次在 1999 年研究了這項反應,從而產生 262Db 作化學實驗。實驗探測到 4 顆原子,截面為 260 pb。位於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 2002 年進一步研究這條反應,並在研究𨧀的水溶化學時,確認產生出 262Db 同位素。 **249Bk(18O,xn)267-xDb (x=4,5)**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2Db。他們同時觀察到源頭未能確認的一次 25 秒長的自發裂變,可能與現在所知的 263Db 自發裂變支鏈有關。1990 年,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由 Kratz 帶領的一組團隊確切地發現了新同位素 263Db,同位素產生於 4n 中子蒸發通道中。這一團隊重複幾次利用這條反應,用以嘗試證實 263Db 的一條電子捕獲支鏈,該支鏈會產生半衰期較長的 263Rf 同位素(見鑪)。 **249Bk(16O,xn)265-xDb (x=4)** 阿伯特・吉奧索在 1970 年於加州大學發現了 260Db 之後,其團隊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50Cf(15N,xn)265-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 1970 年發現了 260Db 之後,在翌年又發現了新同位素 261Db。 **249Cf(15N,xn)264-xDb (x=4)**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在 1970 年研究了這條反應,並在實驗中發現了同位素 260Db。他們用了現代的母子核衰變關係法證實了這個發現。1977 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團隊重複進行了實驗,通過辨認來自衰變產物鐒的 K 殼層 X 光,證實發現了同位素。 **254Es(13C,xn)267-xDb** 1988 年,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在不對稱熱核融合反應中用鑀 - 254 作目標,以尋找新的核種:264Db 和 263Db。由於鑀 - 254 目標太小,實驗的敏感度太低,因此未能探測到任何蒸發殘餘。 ### 更重核種的衰變 𨧀的同位素也是某些更高元素衰變中的產物。下表列出至今為止的觀測: ## 同位素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𨧀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高度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𨧀-268,半衰期約為 28 小時,這也是原子序大於 101(鍆)的元素中最長壽的同位素,但這種同位素難以被製成。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於 2012 年的計算顯示,預計𨧀所有同位素的最長半衰期不會顯著超過一天。 ### 同核異構物 **260Db** 近期有關 272Rg 的衰變數據指出,某些衰變鏈通過 260Db 時的半衰期比預期的長許多。這些衰變與同核異構物衰變有關,其進行 α 衰變時半衰期約為 19 秒。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8Db** 在對 266Mt 和 262Bh 衰變的研究中,有 258Db 同核異構物存在的證據。這些經電子捕獲的衰變與經釋放 α 粒子的衰變的半衰期有著顯著的分別。這表示存在著一種以電子捕獲方式衰變,半衰期約為 20 秒的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更進一步的研究能斷定更準確的衰變源。 **257Db** 對 257Db 形成及衰變的研究已証實了一種同核異構物的存在。最初認為 257Db 進行 α 衰變,能量為 9.16、9.07 和 8.97 MeV。在測量這些衰變與 253Lr 的衰變的關係之後,證實能量為 9.16 MeV 的衰變屬於另外一種同核異構物。數據分析加上理論表示該活動的源頭為亞穩態 257mDb。基態進行 α 放射,能量為 9.07 和 8.97 MeV。近期實驗並沒有證實 257m,gDb 的自發裂變。 ### 衰變階段光譜圖 **257Db** ### 撤回的同位素 **255Db** 1983 年,杜布納的科學家為了發現𨨏元素,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其中兩項實驗中,他們聲稱探測到約 1.5 秒長的自發裂變,其來自於以下兩條反應:207Pb(51V,xn) 及 209Bi(48Ti,xn)。他們把該活動指向 255Db。進一步研究指出該活動應指向 256Db。因此,同位素 255Db 目前不出現在核種表上。要證實這個同位素的存在則需要更多的實驗。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元素𨧀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𨧀(英文) * 元素𨧀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𨧀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𨧀(英文)
null
35,663
2023-05-05T05:04:36Z
74,829,314
𨮟
33,418
<p class="mw-empty-elt"> </p> <p><b>鎝</b>(英語:<span lang="en"><b>Technetium</b></span>;中國大陸譯為<b>锝</b>、港澳為<b>鍀</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dé</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ㄉㄜˊ</span></span>】,台灣譯為<b>鎝</b>/<b><span title="字符描述:⿰釒荅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𨱏</span></b>【<span>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tǎ</span>,注音:<span lang="zh-bopo">ㄊㄚˇ</span></span>】),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b>Tc</b>,原子序數為43,原子量為<span>97.99 u</span>。鎝的所有同位素都不穩定,是原子序最小的放射性元素。其壽命最長的同位素是鎝-98,半衰期420萬年,遠短於地球的年齡,因此所有原始的鎝元素,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時可能存在的鎝,至今都已全部衰變殆盡。地球上現存的大部分鎝都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中僅有極少量存在。在鈾礦中,鎝是一種自發分裂產物;在鉬礦石中,鉬經中子俘獲後可以生成鎝。鎝是一種銀灰色的金屬晶體,其化學性質介於同族的錳和錸之間。 </p><p>在鎝發現以前,德米特里·門得列夫就已經預測了它的許多性質。在他的週期表中,門得列夫把這種尚未發現的元素叫做「類錳」,符號為Em。1937年,鎝成為第一個由人工合成而發現的元素。它的英文名來自希臘語<span lang="el">τεχνητός</span>,意為「人造」。 </p><p>鎝的短壽命同位素鎝-99m具有γ放射性,廣泛用於核醫學。鎝-99僅具有β放射性。商業上,鎝的長壽命同位素是反應爐中鈾-235分裂的副產物,可以從用過燃料中提取得到。鎝最長壽命的同位素是鎝-98(半衰期為420萬年)。1952年,有人在壽命超過十億年的紅巨星中發現了鎝-98,讓人們認識到恆星可以製造重元素。 </p> <h2><span id=".E6.AD.B7.E5.8F.B2"></span><span id="歷史">歷史</span></h2> <h3><span id=".E6.90.9C.E5.B0.8B43.E8.99.9F.E5.85.83.E7.B4.A0"></span><span id="搜尋43號元素">搜尋43號元素</span></h3> <p>根據早期的元素週期律,許多研究者急於找到和命名第43號元素,其較低的原子序數似乎顯示它應當比其他未知元素更容易發現。1828年,德國化學家哥特弗雷德·威爾海姆·奧桑(Gottfried Wilhelm Osann)相信他在鉑礦裏發現了43號元素,並命名為Polinium。但後來證明那只不過是不純的銥。1846年,有人聲稱發現了元素ilmenium,但後來被證明是不純的鈮。1847年,有人說發現了新元素Pelopium,但也只是鈮和鉭的混合物。</p><p>在門得列夫的元素週期表中,元素鉬(原子序為42)與釕(原子序為44)之間有一個空白。1871年,門得列夫預言這個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應當排在錳之下,因此與錳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門得列夫把它叫做「類錳」。</p><p>1877年,俄羅斯化學家謝爾蓋·柯恩(Serge Kern)稱在鉑礦裏發現了43號元素,並以英國化學家杭弗瑞·戴維(Sir Humphry Davy)的名字命名為Davyum,但最後發現它是銥、銠和鐵的混合物。1896年發現的Lucium最後被確定為釔。1908年,日本化學家<span data-orig-title="小川正孝" data-lang-code="ja" data-lang-name="日語" data-foreign-title="小川正孝"><span>小川正孝</span></span>在方釷石中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並稱之為「日本素」(Nipponium)。2004年,日本有學者重新檢驗了小川正孝家族保留下來的方釷石樣品。X-射綫譜證明,該樣品中不含43號元素,而是含有與其同族的75號元素錸。小川正孝可能是發現錸的第一人。</p><p>1925年,德國化學家瓦爾特·諾達克、奧托·伯格和伊達·諾達克稱他們發現了75號元素和43號元素,並將43號元素根據諾達克家族的發源地命名為Masurium。他們用電子流轟擊鈮鐵礦石,然後通過對X-射綫波長的分析發現了新元素。因該小組的發現無法重現,他們的發現沒有受到廣泛承認。但直到1933年還有人把43號元素叫做Masurium。1980年商務印書館的《新華詞典》中,將鎷作為該元素Masurium的中文譯名。至今,1925年諾達克等人是否真正發現了鎝還存在爭議。</p> <h3><span id=".E9.8D.80.E7.9A.84.E6.AD.A3.E5.BC.8F.E7.99.BC.E7.8F.BE"></span><span id="鍀的正式發現">鎝的正式發現</span></h3> <p>1936年12月,義大利巴勒莫大學的卡羅·佩里爾(Carlo Perrier)和埃米利奧·吉諾·塞戈雷(Emilio Segrè)終於證實了43號元素的存在。1936年中,塞戈雷在美國先後訪問了哥倫比亞大學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他向迴旋加速器的發明者歐內斯特·勞倫斯要一些迴旋加速器上帶有放射性的廢棄部件。於是勞倫斯寄給他了一些曾用做迴旋加速器偏向板的鉬箔。 </p><p>塞戈雷在同事佩里爾的協助下,用化學方法證明鉬箔的放射性來源於一種原子序數為43的新元素。他們成功的分離出了鎝的同位素鎝-95m和鎝-97。巴勒莫大學當局希望他們把新元素以巴勒莫的拉丁文名稱Panormus命名為「Panormium」。 1947年,43號元素根據希臘語<span lang="el"><i>τεχνητός</i></span>命名為鎝,意為「人造」。塞戈雷再度訪問美國。他和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一起分離了鎝的介穩態同位素鎝-99m。現在這種同位素被廣泛用於許多核醫學診斷中。</p><p>1952年,美國天文學者保羅·麥裏爾在S-型紅巨星的光譜中觀察到了鎝的發射譜綫。這些星體的年齡是鎝最長壽同位素半衰期的幾千倍。這意味著它們還在通過核反應產生鎝。當時,恆星通過核合成產生重元素只是一個假說。此觀測無疑給這一假說提供了證據。近來,有觀測表明重元素是在s-過程中通過中子俘獲生成的。</p><p>自發現以來,人們一直在搜索自然界中的鎝。1962年,有人從比屬剛果的瀝青鈾礦中分離出了鎝-99。其含量極低,每公斤鈾礦僅含有0.2納克鎝,是鈾-238自發分裂的產物。有證據表明,加彭奧克洛天然核子反應爐曾產生大量的鎝-99,但在過去億萬年中已經幾乎全部衰變為釕-99。</p> <h2><span id=".E6.80.A7.E8.B3.AA"></span><span id="性質">性質</span></h2> <h3><span id=".E7.89.A9.E7.90.86.E6.80.A7.E8.B3.AA"></span><span id="物理性質">物理性質</span></h3> <p>鎝是一種銀灰色放射性金屬,外觀與鉑相似。粉狀時呈灰色。純金屬鎝的晶型為六方最密堆積。在原子發射光譜中,鎝的特徵譜綫位於363.3、403.1、426.2、429.7和485.3奈米。</p><p>金屬鎝具有順磁性。在溫度降到7.46 K時,純金屬鎝的單晶成為二型超導體(type-II superconductor)。在這個溫度以下,鎝具有很高的倫敦穿透深度,在所有金屬中僅次於鈮。</p> <h3><span id=".E5.8C.96.E5.AD.B8.E6.80.A7.E8.B3.AA"></span><span id="化學性質">化學性質</span></h3> <p>在元素週期表中,鎝處在第五週期和第七族,位於錳和錸之間。根據元素週期律,其化學性質應介於這兩種元素之間。但鎝比較不活潑,容易形成共價鍵,不易生成陽離子。這些性質上鎝與錳不同,而更接近於錸。鎝常見的氧化數有+4、+5和+7。金屬鎝能溶於王水、硝酸和濃硫酸,但不溶於鹽酸。</p> <h3><span id=".E5.90.8C.E4.BD.8D.E7.B4.A0"></span><span id="同位素">同位素</span></h3> <p>鎝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即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在元素週期表中,鎝是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中原子序最小的;下一個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是鉕,其原子序數為61。鎝和鉕是液滴模型的特例,而相鄰元素(鉬及釕)的穩定性也連帶影響了鎝的穩定性。根據馬陶赫同量異位素規則,若兩個在週期表上相鄰的元素各有一個質量數彼此相等的同位素的話,其中一個必然會有放射性,而和鎝相鄰的鉬與釕都有對β衰變穩定、且質量數位於照理來說鎝的同位素會對β衰變穩定的質量範圍內的同位素,因而造成鎝沒有穩定的同位素。 </p><p>即使中子數為偶數,原子核中質子數為奇數的核種仍要比質子數為偶數的更不穩定。因此對於原子序數(即質子數)為奇數的元素來說,一般其穩定同位素較少。而前述的鎝和鉕的原子序數皆為奇數,本身可能擁有的穩定同位素數量便少於相鄰的偶數元素,再加上馬陶赫同量異位素規則的影響,造成鎝和鉕可能擁有穩定同位素的質量數被相鄰元素佔去,因而成為原子序數小於83(鉍)的元素中唯二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 </p><p>鎝最穩定的同位素分別是鎝-98(半衰期為420萬年)、鎝-97(半衰期為260萬年)和鎝-99(半衰期為21萬1千年)。已知其它還有30種鎝同位素,質量數在85到118之間。這些同位素中大多數的半衰期不超過一個小時。半衰期在兩個小時以上的有鎝-93 (半衰期為2.73小時)、鎝-94 (4.88小時)、鎝-95 (20小時)和鎝-96(4.3天)。</p><p>質量數小於鎝-98的鎝同位素衰變時以電子俘獲為主,產物是鉬(原子序為42)。質量數高於鎝-98的鎝同位素衰變時以β衰變為主,產物是釕(原子序為44)。唯一的例外是鎝-100:它既可以俘獲電子生成鉬,也可以發生β衰變生成釕。</p><p>鎝還有很多亞穩態同位素,也稱為核同質異能素。以鎝-97m(<sup>97m</sup>Tc;「m」代表「介穩態」)最為穩定,半衰期為91天。鎝-95m半衰期次之(61天)。鎝-99m半衰期為6.01小時。它會釋放出γ射線,轉變成鎝-99。</p><p>鎝-99是核子反應爐中鈾-235和鈽-239分裂的主要產物之一,因此是最常見、最易得的鎝同位素。一克鎝-99每秒鐘衰變6.2×10<sup>8</sup>次(即0.62GBq/克)。</p> <h2><span id=".E5.8C.96.E5.90.88.E7.89.A9"></span><span id="化合物">化合物</span></h2> <h3><span id=".E6.B0.AB.E5.8C.96.E7.89.A9.E5.92.8C.E6.B0.A7.E5.8C.96.E7.89.A9"></span><span id="氫化物和氧化物">氫化物和氧化物</span></h3> <p>鎝和氫氣反應生成鎝氫化物陰離子<span>TcH<span>2−<br>9</span></span>,其晶體結構跟錸氫化物<span>ReH<span>2−<br>9</span></span>類似。六個氫原子組成一個三稜柱,鎝位於三稜柱的體心位置。另外三個氫原子位於通過中心鎝原子並與上、下底面平行的平面上,和上、下底面的氫原子呈交錯構象(gauche)。九個氫原子不等同,但是在電子結構上非常相似。鎝在這個離子中的配位數是九。這是鎝化合物的最高配位數。</p> <p>金屬鎝在潮濕空氣中會漸漸失去光澤。粉狀鎝在氧氣中可以燃燒。現已製得兩種鎝的氧化物:TcO<sub>2</sub>和Tc<sub>2</sub>O<sub>7</sub>。鎝可以被氧化成過鎝酸離子<span>TcO<span>−<br>4</span></span>。</p><p>在400–450 °C,鎝可以被氧化成淺黃色的七氧化二鎝: </p> <dl><dd>4 Tc + 7 O<sub>2</sub> → 2 Tc<sub>2</sub>O<sub>7</sub></dd></dl><p>此化合物的結構中心對稱,共有兩種不同的鎝-氧鍵,鍵長分別為167 pm和184 pm。</p><p>以七氧化二鎝為原料,可以製得過鎝酸鈉:</p> <dl><dd>Tc<sub>2</sub>O<sub>7</sub> + 2 NaOH → 2 NaTcO<sub>4</sub> + H<sub>2</sub>O</dd></dl><p>黑色的二氧化鎝可以用鎝或氫氣還原七氧化二鎝來製備。</p><p>過鎝酸可以通過Tc<sub>2</sub>O<sub>7</sub>和水或氧化性酸反應來製備。可用的酸包括硝酸、濃硫酸、王水和硝酸與鹽酸的混酸。深紅色的過鎝酸是強酸,易吸水。和過錳酸(<span>MnO<span>−<br>4</span></span>)不同,過鎝酸是一種弱氧化劑。因為水溶性好,過鎝酸鹽是臨床上常用的鎝試劑和催化劑。</p><p>過鎝酸陰離子是正四面體結構:四個氧原子在四面體的四角,鎝原子位於四面體的中心。在濃硫酸中,過鎝酸會轉化成八面體結構的異過鎝酸(technetic(VII) acid)TcO<sub>3</sub>(OH)(H<sub>2</sub>O)<sub>2</sub>。</p> <h3><span id=".E7.A1.AB.E5.8C.96.E7.89.A9.E3.80.81.E7.A1.92.E5.8C.96.E7.89.A9.E5.92.8C.E7.A2.B2.E5.8C.96.E7.89.A9"></span><span id="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span></h3> <p>鎝有多種硫化物。鎝可以和硫直接起反應生成TcS<sub>2</sub>。Tc<sub>2</sub>S<sub>7</sub>則是通過過鎝酸與硫化氫的反應製備: </p> <dl><dd>2 HTcO<sub>4</sub> + 7 H<sub>2</sub>S → Tc<sub>2</sub>S<sub>7</sub> + 8 H<sub>2</sub>O</dd></dl><p>在這個反應中鎝(VII)被還原成四價,過量的硫生成雙硫鍵。七硫化二鎝是聚合物,結構為(Tc<sub>3</sub>(µ<sup>3</sup>–S)(S<sub>2</sub>)<sub>3</sub>S<sub>6</sub>)<sub>n</sub>,類似於鉬的硫化物 Mo<sub>3</sub>(µ<sup>3</sup>–S)(S<sub>2</sub>)<sub>6</sub><sup>2–</sup>.</p><p>七硫化二鎝受熱後會分解為二硫化鎝和硫單質: </p> <dl><dd>Tc<sub>2</sub>S<sub>7</sub> → 2 TcS<sub>2</sub> + 3 S</dd></dl><p>硒和碲與鎝的反應和硫相似。</p> <h3><span id=".E5.8D.A4.E5.8C.96.E7.89.A9"></span><span id="卤化物">鹵化物</span></h3> <p>鎝能形成包括四氯化鎝、六氟化鎝在內的多種鹵化物,有關綜述參見文獻。</p> <h3><span id=".E7.A2.B3.E5.8C.96.E9.8D.80.E5.92.8C.E9.8D.80.E7.9A.84.E6.AD.A3.E4.BA.A4.E6.99.B6.E7.9B.B8"></span><span id="碳化鍀和鍀的正交晶相">碳化鎝和鎝的正交晶相</span></h3> <p>金屬鎝中如果有少量碳雜質,會使由部分鎝由六方密堆積轉變成為正交晶系結構。當含碳量超過15-17%時,轉變趨於完全,生成立方晶系的碳化鎝,化學式近似為Tc<sub>6</sub>C。其結構不會再隨碳含量增加而變化。</p> <h3><span id=".E7.B0.87.E5.90.88.E7.89.A9.E5.92.8C.E6.9C.89.E6.A9.9F.E9.85.8D.E5.90.88.E7.89.A9"></span><span id="簇合物和有機配合物">簇合物和有機錯合物</span></h3> <p>鎝有幾種已知的簇合物,包括Tc<sub>4</sub>、Tc<sub>6</sub>、Tc<sub>8</sub>和Tc<sub>13</sub>。較穩定的Tc<sub>6</sub>和Tc<sub>8</sub>簇合物擁有稜柱型結構。垂直方向上的鎝原子以三鍵相連接,水平方向的則以單鍵連接。每個鎝原子有六個鍵,剩餘價電子通過直立鍵同一個鹵素原子,或者通過橋鍵與兩個鹵素原子相連接,比如氯和溴。</p> <p>鎝可以形成衆多的有機錯合物。因為它們在核醫學方面的重要性,對鎝錯合物的研究較為充分。羰基鎝Tc<sub>2</sub>(CO)<sub>10</sub>為白色固體。此化合物中,兩個鎝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很弱,每個鎝原子與五個羰基以八面體結構鍵合。鎝-鎝鍵鍵長為303 pm,比金屬鎝中原子間距(272pm)長得多。和鎝同族的錳和錸也可形成類似的羰基化合物。</p><p>右圖中所示的有機鎝錯合物在核醫學中應用廣泛。其鎝-氧雙鍵垂直於環平面。這個氧原子也可以被氮原子替換。</p> <h2><span id=".E5.AD.98.E8.B1.A1.E5.92.8C.E7.94.9F.E7.94.A2"></span><span id="存象和生產">存象和生產</span></h2> <p>地殼中僅含有極微量天然鎝,是鈾礦自發分裂的產物。據估計,一公斤鈾礦含有一納克鎝。某些S型、M型和N型紅巨星的吸收光譜中有鎝的特徵吸收。這種紅巨星被戲稱為「鎝星」(technetium stars)。</p> <h3><span id=".E8.A3.82.E8.AE.8A.E6.A0.B8.E5.BB.A2.E6.96.99"></span><span id="裂變核廢料">分裂核廢料</span></h3> <p>每年大量的鎝被人類從用過燃料中分離提取出來。反應爐中1克鈾-235分裂可以產生27毫克鎝-99,產額為6.1%。如果以鈾-233為燃料,鎝-99產額為4.9%;如果以鈽-239為燃料,鎝-99產額為6.21%。據估計,從1983年到1994年,人類反應爐中一共產生了78噸鎝,是地球上鎝最主要的來源。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於商業用途。</p><p>鈾-235和鈽-239的分裂都可以產生鎝-99。因此,鎝-99不但存在於核廢料中,也存在於分裂核武器爆炸後產生的放射性落下灰中。在用過燃料貯存過程中,鎝-99的放射性在10<sup>4</sup>到10<sup>6</sup>年之間將居主導地位。據估算,1945年到1994年間大氣層核試驗一共向環境釋放了250公斤鎝。截至1986年,人類核子反應爐一共排放了1600公斤鎝,主要是在用過燃料再處理過程中排放的;大部分進入海洋。隨著再處理技術的發展,反應爐鎝的排放逐漸減少。到2005年,最主要的排放源是英國謝拉斐爾德再處理厰(Sellafield Ltd)。據估計,1995年到1999年,該廠一共向愛爾蘭海排放了900公斤鎝。2000年後,法律規定該廠每年只能排放140公斤鎝。該廠的排放導致某些海產品含有微量的鎝。比如,英國坎布里亞郡西部捕獲的歐洲龍蝦和魚含有1 Bq/公斤的鎝。</p> <h3><span id=".E9.8D.80.E7.9A.84.E5.95.86.E6.A5.AD.E7.94.A8.E9.80.94"></span><span id="鍀的商業用途">鎝的商業用途</span></h3> <p>以鈾或鈽為燃料的核子反應爐一直不停地產生介穩態核種鎝-99m。但用過燃料都要經過數年冷卻,到再處理的時候鉬-99和鎝-99m已經完全衰變了。經過鈽鈾提取(PUREX)之後的液料含有高濃度的鎝(以<span>TcO<span>−<br>4</span></span>形式存在),基本上全部是鎝-99,鎝-99m已經消失殆盡。</p><p>絕大部分醫用鎝-99m是在反應爐裏輻照高濃縮鈾(鈾-235含量超過20%)靶子,然後在再處理厰分離出鉬-99,最後在醫院提取由鉬-99衰變而生成的鎝-99m。在鎝-99m製備機中,含有鉬-99的鉬酸(<span>MoO<span>2−<br>4</span></span>)被吸附在酸性氧化鋁上,裝載到一個帶有放射線防護屏的色譜柱中。這種機器又被稱為「鎝奶牛」,有時也叫做「鉬奶牛」。鉬-99半衰期為66小時,比較便於運輸。用鹽水(氯化鈉水溶液)做淋洗劑,便可將含有鎝-99m的過鎝酸鹽淋洗下來。 </p><p>和從分裂產物中提取鉬-99相比,通過輻照高濃縮鈾的方法大大減化了化學分離的步驟。此法的缺點是需要高濃縮鈾-235,會引起諸多的安全問題,比如核材料走私、核擴散等。</p><p>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鎝由兩座反應爐提供:加拿大曹爾克河實驗室的國家研究通用反應爐和荷蘭核研究和咨詢集團的帕滕反應爐。這兩座反應爐建於1960年代,都已經接近退役期限。加拿大擬建的兩座「多功能應用物理晶格實驗」反應爐本來計劃生產超過全世界總需求一倍的鎝,但在2008年在試車成功後被封堆,整個計劃取消。這給鎝將來的供應前景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p><p>2009年8月,曹爾克河實驗室反應爐開始封堆維修,計劃於2010年4月再次運行。2010年2月19日,帕滕反應爐開始了為期六個月的封堆維修。每年千百萬人需要鎝-99m,供應缺口迫使一些醫生重新啓用20年前的老技術。令人稍感寬慰的是,波蘭瑪利亞研究反應爐宣佈開發了一種製備鎝-99m的新技術。曹爾克河實驗室反應爐於2010年8月重新啓動.一個月後帕滕反應爐也再次運轉。鎝-99m的供應危機暫時得以緩解。 </p> <h3><span id=".E5.BB.A2.E7.89.A9.E8.99.95.E7.90.86"></span><span id="廢物處理">廢物處理</span></h3> <p>鎝-99的半衰期長,容易形成易溶於水的過鎝酸鹽(<span>TcO<span>−<br>4</span></span>)。這些對於核廢料的長期儲存和處理以及減少排放不利。在再處理工廠中,許多提取和分離分裂產物的過程和工藝主要針對陽離子,比如銫-137和鍶-90,類似過鎝酸鹽的放射性陰離子則暢通無阻。在現有的陸地埋藏方案中,最大的問題是水污染。過鎝酸鹽和碘離子(<span>I<span>−<br></span></span>)溶解性好,不易被土壤、岩石和礦物吸附,很有可能隨水遷移。比較而言,鈽、鈾和銫更容易被土壤吸附。通過某些微生物活動,鎝可以在一些環境富集,比如在湖底沉積物中。因此,鎝的環境化學是相當活躍的研究領域。</p><p>還有一種處理方式是核嬗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已經證明鎝-99的嬗變可行。用中子流轟擊金屬鎝-99生成短壽命產物鎝-100(半衰期為16秒),後者經過β衰變變成釕-100(穩定同位素)。這個方法對鎝-99靶的純度要求很高。如果靶中有微量錒系元素,比如鋂或者鋦,它們會在中子的轟擊下分裂,生成具有高放射性的分裂產物。該方法還可能生成釕-106(半衰期為374天)。它的存在會延長分離釕-100之前所需要的冷卻時間。</p><p>從用過燃料中分離鎝-99是個漫長過程。在再處理工藝中,它出現在鈾和鈽回收後的高放射性廢液中。經過幾年的冷卻後,該廢液的放射性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後,鎝-99可以用幾種化學萃取方法回收,產生高純度的金屬鎝。</p> <h3><span id=".E4.B8.AD.E5.AD.90.E6.B4.BB.E5.8C.96"></span><span id="中子活化">中子活化</span></h3> <p>鉬-98經中子活化後可生成鉬-99,然後衰變成鎝-99m。其它鎝同位素在分裂中產額較低,一般通過中子輻照前體同位素製備。比如,鎝-97是用中子轟擊釕-96生產。</p> <h3><span id=".E7.B2.92.E5.AD.90.E5.8A.A0.E9.80.9F.E5.99.A8"></span><span id="粒子加速器">粒子加速器</span></h3> <p>1971年,有人在醫用回旋加速器用22兆電子伏特質子轟擊鉬-100(純度&gt;99.5%)靶子,通過反應<sup>100</sup>Mo(p,2n)<sup>99m</sup>Tc製備鎝-99m。2010年代鎝的短缺讓人們重新審視此法。使用加速器,還可以通過(n,2n)或(γ,n)反應從鉬-100製備鉬-99,進而得到鎝-99m。</p> <h2><span id=".E6.87.89.E7.94.A8"></span><span id="應用">應用</span></h2> <h3><span id=".E6.A0.B8.E9.86.AB.E5.AD.B8.E5.92.8C.E7.94.9F.E7.89.A9.E5.AD.B8"></span><span id="核醫學和生物學">核醫學和生物學</span></h3> <p>鎝-99m半衰期較短(6.01小時),並釋放出容易檢測的軟γ射線(140千電子伏特),因此在核醫學上用於人體示蹤劑。截止2000年,含有鎝-99m的常見放射性藥物有31種,用於大腦、心肌、甲狀腺、肺、肝、膽囊、腎、骨骼、血液等器官和腫瘤的造影和功能性研究。</p><p>鎝-95m半衰期稍長,為61天。它也可以用做植物和牲畜等的示蹤劑,以及研究鎝在環境中的遷移。</p> <h3><span id=".E5.B7.A5.E6.A5.AD.E5.8F.8A.E5.8C.96.E5.AD.B8.E6.87.89.E7.94.A8"></span><span id="工業及化學應用">工業及化學應用</span></h3> <p>鎝-99是一種純β放射線源,釋放出低能量β粒子。它的半衰期很長,所以放射線變化很緩慢。從放射性廢物中提取的鎝可以達到很高的化學純度和同位素純度。因此,鎝-99是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認證的標準β放射線源,用於儀器校準。有人提議將鎝-99用於光電器件和奈米級的核電池。</p><p>同錸和鈀類似,鎝也可以作為催化劑。對某些反應,比如異丙醇脫氫反應,鎝的催化活性比錸和鈀高得多。但是,其放射性限制了它在催化上的應用。</p><p>過鎝酸鉀在很低的濃度(55 ppm)就可以防止鋼鐵的銹蝕,甚至在250 °C仍有抗銹的能力。因此,過鎝酸鹽可能可以用作鋼鐵的防銹劑。但是鎝的放射性決定了鎝防銹劑只能用於封閉體系。鉻酸鹽<span>CrO<span>2−<br>4</span></span>也能防銹,但其有效濃度是過鎝酸鉀的10倍。在一個實驗中,一塊碳鋼被浸泡在過鎝酸鹽水溶液中20年仍沒有銹蝕。過鎝酸鹽防銹的機理尚不明確,但似乎是在鋼鐵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層。一種理論認為,過鎝酸鹽和鋼鐵的表面發生反應,生成了一薄層緻密的二氧化鎝,保護鋼鐵不受氧化。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麽鐵粉能從水中吸附過鎝酸離子。但當過鎝酸離子濃度下降到某一最小濃度時,鐵粉對該離子的吸附停止。高濃度干擾離子的存在也會抑制鐵粉對過鎝酸離子的吸附。</p><p>如上所述,鎝的放射性限制了它作為防銹劑的實際應用。有人提議把過鎝酸鹽用於沸水堆鋼鐵構件的腐蝕防護,但是此建議未獲採用。</p> <h2><span id=".E9.8D.80.E7.9A.84.E5.AE.89.E5.85.A8.E4.BD.BF.E7.94.A8"></span><span id="鍀的安全使用">鎝的安全使用</span></h2> <p>在生物體內鎝沒有任何已知的功能。鎝的化學毒性似乎比較小。連續幾個星期給小白鼠餵飼含有15微克/克鎝的食物,其血液、體重、器官重量和進食量未觀察到顯著的變化。鎝的放射毒性取決於鎝化合物組成、放射線類型和鎝同位素的半衰期。</p><p>使用所有鎝同位素都必須謹慎。最大的健康風險是吸入帶有鎝同位素的灰塵,可以致肺癌。最常見的同位素鎝-99釋放出低能量β粒子,甚至無法貫穿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因此和鎝化合物接觸時,手套箱基本沒有必要,通風櫥便可以很好的消除其危害。</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BC.95.E7.94.A8.E6.9B.B8.E7.9B.AE"></span><span id="引用書目">引用書目</span></h2> <ul><li><cite id="CITEREFCotton1999" class="citation book">Cotton, F. A.; Wilkinson, G.; Murillo, C. A.; Bochmann, M.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6th. New York: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1999.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471-19957-5.</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ufirst=F.+A.&amp;rft.aulast=Cotton&amp;rft.btitle=Advanced+Inorganic+Chemistry&amp;rft.date=1999&amp;rft.edition=6th&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471-19957-5&amp;rft.place=New+York&amp;rft.pub=John+Wiley+%26+Sons%2C+Inc.&amp;rft_id=https%3A%2F%2Farchive.org%2Fdetails%2Fadvancedinorgani0000unse&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 </li> <li><cite id="CITEREFEmsley2001" class="citation book">Emsley, J.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An A-Z Guide to the Elements. Oxford, Englan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19-850340-7.</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ufirst=J.&amp;rft.aulast=Emsley&amp;rft.btitle=Nature%27s+Building+Blocks%3A+An+A-Z+Guide+to+the+Elements&amp;rft.date=2001&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19-850340-7&amp;rft.place=Oxford%2C+England%2C+UK&amp;rft.pub=Oxford+University+Press&amp;rft_id=http%3A%2F%2Fbooks.google.com%2F%3Fid%3Dj-Xu07p3cKwC%26printsec%3Dfrontcover&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Greenwood1997" class="citation book">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7506-3365-4.</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ufirst=N.+N.&amp;rft.aulast=Greenwood&amp;rft.btitle=Chemistry+of+the+Elements&amp;rft.date=1997&amp;rft.edition=2nd&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7506-3365-4&amp;rft.place=Oxford&amp;rft.pub=Butterworth-Heinemann&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 </li> <li><cite id="CITEREFHeiserman1992" class="citation book">Heiserman, D. L. Element 43: Technetium. Exploring 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ir Compounds. New York: TAB Books. 1992.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8306-3018-X.</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title=Element+43%3A+Technetium&amp;rft.aufirst=D.+L.&amp;rft.aulast=Heiserman&amp;rft.btitle=Exploring+Chemical+Elements+and+their+Compounds&amp;rft.date=1992&amp;rft.genre=bookitem&amp;rft.isbn=0-8306-3018-X&amp;rft.place=New+York&amp;rft.pub=TAB+Books&amp;rft_id=https%3A%2F%2Farchive.org%2Fdetails%2Fexploringchemica01heis&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 <li><cite id="CITEREFSchwochau2000" class="citation book">Schwochau, K. Technetium: chemistry and radio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Wiley-VCH. 2000.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3-527-29496-1.</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u=Schwochau%2C+K.&amp;rft.btitle=Technetium%3A+chemistry+and+radiopharmaceutical+applications&amp;rft.date=2000&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3-527-29496-1&amp;rft.pub=Wiley-VCH&amp;rft_id=http%3A%2F%2Fbooks.google.com%2F%3Fid%3DBHjxH8q9iukC%26pg%3DPP1&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B.B8.E7.9B.AE"></span><span id="參考書目">參考書目</span></h2> <ul><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B.J. Wilson (編). The radiochemical Manual 2nd. 1966.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7058-1768-7.</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u=B.J.+Wilson&amp;rft.btitle=The+radiochemical+Manual&amp;rft.date=1966&amp;rft.edition=2nd&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7058-1768-7&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Scerri, E.R. The Periodic Table, Its 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span> [<span>2013-03-21</span>]</span>.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0-19-53057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8).</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ufirst=E.R.&amp;rft.aulast=Scerri&amp;rft.btitle=The+Periodic+Table%2C+Its+Story+and+Its+Significance&amp;rft.date=2007&amp;rft.genre=book&amp;rft.isbn=0-19-530573-6&amp;rft.pub=Oxford+University+Press%2C&amp;rft_id=http%3A%2F%2Fwww.us.oup.com%2Fus%2Fcatalog%2Fgeneral%2Fsubject%2FChemistry%2F%3Fview%3Dusa%26ci%3D9780195305739&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cite class="citation book">Choppin, G.; Liljenzin, J-O; Rydberg, J. Nuclear Mass and Stability. Radiochemistry and nuclear chemistry 3rd.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2: 41–57. <span title="國際標準書號">ISBN</span> 978-0-7506-7463-8.</cite><span title="ctx_ver=Z39.88-2004&amp;rfr_id=info%3Asid%2Fzh.wikipedia.org%3A%E9%94%9D&amp;rft.atitle=Nuclear+Mass+and+Stability&amp;rft.au=Liljenzin%2C+J-O&amp;rft.au=Rydberg%2C+J.&amp;rft.aufirst=G.&amp;rft.aulast=Choppin&amp;rft.btitle=Radiochemistry+and+nuclear+chemistry&amp;rft.date=2002&amp;rft.edition=3rd&amp;rft.genre=bookitem&amp;rft.isbn=978-0-7506-7463-8&amp;rft.pages=41-57&amp;rft.pub=Butterworth-Heinemann&amp;rft_id=http%3A%2F%2Fbooks.google.com%2F%3Fid%3D0Pr7aMRxLZ8C%26pg%3DRA1-PA41&amp;rft_val_fmt=info%3Aofi%2Ffmt%3Akev%3Amtx%3Abook"><span> </span></span><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元素鎝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span lang="en">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span> —— 鎝<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鎝在<i>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i>(諾丁漢大學)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元素鎝在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的介紹<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鎝<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WebElements.com – Techneti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Technetium<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Nudat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國家核數據中心的核種圖表<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i>Nuclides and Isotop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ourteenth Edition: Chart of the Nuclides</i>,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1989<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 <li>Chemistry in its element podcast(MP3)取自皇家化學學會的《化學世界》雜誌(Chemistry World): Technetium<span title="英語">(英文)</span></li></ul><p><br></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6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5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vary‐revision‐sha1, show‐toc] CPU time usage: 1.49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77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777/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6983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25636/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0/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1/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6316/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85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3497259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412.943 1 -total 34.90% 493.056 1 Template:Reflist 22.85% 322.892 1 Template:Elementbox 22.41% 316.685 1 Template:Infobox 12.99% 183.472 1 Template:NavPeriodicTable 9.89% 139.788 33 Template:Cite_journal 7.77% 109.747 28 Template:Cite_book 6.42% 90.747 1 Template:Lang-en 5.16% 72.861 9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4.61% 65.092 23 Template:Harvnb -->
**鎝**(英語:**Technetium**;中國大陸譯為**锝**、港澳為**鍀**【拼音:dé,注音:ㄉㄜˊ】,台灣譯為**鎝** /**𨱏**【拼音:tǎ,注音:ㄊㄚˇ】),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 **Tc**,原子序數為 43,原子量為 97.99 u。鎝的所有同位素都不穩定,是原子序最小的放射性元素。其壽命最長的同位素是鎝 - 98,半衰期 420 萬年,遠短於地球的年齡,因此所有原始的鎝元素,也就是在地球形成時可能存在的鎝,至今都已全部衰變殆盡。地球上現存的大部分鎝都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中僅有極少量存在。在鈾礦中,鎝是一種自發分裂產物;在鉬礦石中,鉬經中子俘獲後可以生成鎝。鎝是一種銀灰色的金屬晶體,其化學性質介於同族的錳和錸之間。 在鎝發現以前,德米特里・門得列夫就已經預測了它的許多性質。在他的週期表中,門得列夫把這種尚未發現的元素叫做「類錳」,符號為 Em。1937 年,鎝成為第一個由人工合成而發現的元素。它的英文名來自希臘語 τεχνητός,意為「人造」。 鎝的短壽命同位素鎝 - 99m 具有 γ 放射性,廣泛用於核醫學。鎝 - 99 僅具有 β 放射性。商業上,鎝的長壽命同位素是反應爐中鈾 - 235 分裂的副產物,可以從用過燃料中提取得到。鎝最長壽命的同位素是鎝 - 98(半衰期為 420 萬年)。1952 年,有人在壽命超過十億年的紅巨星中發現了鎝 - 98,讓人們認識到恆星可以製造重元素。 ## 歷史 ### 搜尋 43 號元素 根據早期的元素週期律,許多研究者急於找到和命名第 43 號元素,其較低的原子序數似乎顯示它應當比其他未知元素更容易發現。1828 年,德國化學家哥特弗雷德・威爾海姆・奧桑(Gottfried Wilhelm Osann)相信他在鉑礦裏發現了 43 號元素,並命名為 Polinium。但後來證明那只不過是不純的銥。1846 年,有人聲稱發現了元素 ilmenium,但後來被證明是不純的鈮。1847 年,有人說發現了新元素 Pelopium,但也只是鈮和鉭的混合物。 在門得列夫的元素週期表中,元素鉬(原子序為 42)與釕(原子序為 44)之間有一個空白。1871 年,門得列夫預言這個當時尚未發現的元素應當排在錳之下,因此與錳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門得列夫把它叫做「類錳」。 1877 年,俄羅斯化學家謝爾蓋・柯恩(Serge Kern)稱在鉑礦裏發現了 43 號元素,並以英國化學家杭弗瑞・戴維(Sir Humphry Davy)的名字命名為 Davyum,但最後發現它是銥、銠和鐵的混合物。1896 年發現的 Lucium 最後被確定為釔。1908 年,日本化學家小川正孝在方釷石中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並稱之為「日本素」(Nipponium)。2004 年,日本有學者重新檢驗了小川正孝家族保留下來的方釷石樣品。X - 射綫譜證明,該樣品中不含 43 號元素,而是含有與其同族的 75 號元素錸。小川正孝可能是發現錸的第一人。 1925 年,德國化學家瓦爾特・諾達克、奧托・伯格和伊達・諾達克稱他們發現了 75 號元素和 43 號元素,並將 43 號元素根據諾達克家族的發源地命名為 Masurium。他們用電子流轟擊鈮鐵礦石,然後通過對 X - 射綫波長的分析發現了新元素。因該小組的發現無法重現,他們的發現沒有受到廣泛承認。但直到 1933 年還有人把 43 號元素叫做 Masurium。1980 年商務印書館的《新華詞典》中,將鎷作為該元素 Masurium 的中文譯名。至今,1925 年諾達克等人是否真正發現了鎝還存在爭議。 ### 鎝的正式發現 1936 年 12 月,義大利巴勒莫大學的卡羅・佩里爾(Carlo Perrier)和埃米利奧・吉諾・塞戈雷(Emilio Segrè)終於證實了 43 號元素的存在。1936 年中,塞戈雷在美國先後訪問了哥倫比亞大學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他向迴旋加速器的發明者歐內斯特・勞倫斯要一些迴旋加速器上帶有放射性的廢棄部件。於是勞倫斯寄給他了一些曾用做迴旋加速器偏向板的鉬箔。 塞戈雷在同事佩里爾的協助下,用化學方法證明鉬箔的放射性來源於一種原子序數為 43 的新元素。他們成功的分離出了鎝的同位素鎝 - 95m 和鎝 - 97。巴勒莫大學當局希望他們把新元素以巴勒莫的拉丁文名稱 Panormus 命名為「Panormium」。 1947 年,43 號元素根據希臘語 _τεχνητός_ 命名為鎝,意為「人造」。塞戈雷再度訪問美國。他和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一起分離了鎝的介穩態同位素鎝 - 99m。現在這種同位素被廣泛用於許多核醫學診斷中。 1952 年,美國天文學者保羅・麥裏爾在 S - 型紅巨星的光譜中觀察到了鎝的發射譜綫。這些星體的年齡是鎝最長壽同位素半衰期的幾千倍。這意味著它們還在通過核反應產生鎝。當時,恆星通過核合成產生重元素只是一個假說。此觀測無疑給這一假說提供了證據。近來,有觀測表明重元素是在 s - 過程中通過中子俘獲生成的。 自發現以來,人們一直在搜索自然界中的鎝。1962 年,有人從比屬剛果的瀝青鈾礦中分離出了鎝 - 99。其含量極低,每公斤鈾礦僅含有 0.2 納克鎝,是鈾 - 238 自發分裂的產物。有證據表明,加彭奧克洛天然核子反應爐曾產生大量的鎝 - 99,但在過去億萬年中已經幾乎全部衰變為釕 - 99。 ## 性質 ### 物理性質 鎝是一種銀灰色放射性金屬,外觀與鉑相似。粉狀時呈灰色。純金屬鎝的晶型為六方最密堆積。在原子發射光譜中,鎝的特徵譜綫位於 363.3、403.1、426.2、429.7 和 485.3 奈米。 金屬鎝具有順磁性。在溫度降到 7.46 K 時,純金屬鎝的單晶成為二型超導體(type-II superconductor)。在這個溫度以下,鎝具有很高的倫敦穿透深度,在所有金屬中僅次於鈮。 ### 化學性質 在元素週期表中,鎝處在第五週期和第七族,位於錳和錸之間。根據元素週期律,其化學性質應介於這兩種元素之間。但鎝比較不活潑,容易形成共價鍵,不易生成陽離子。這些性質上鎝與錳不同,而更接近於錸。鎝常見的氧化數有 + 4、+5 和 + 7。金屬鎝能溶於王水、硝酸和濃硫酸,但不溶於鹽酸。 ### 同位素 鎝沒有穩定的同位素,即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在元素週期表中,鎝是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中原子序最小的;下一個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是鉕,其原子序數為 61。鎝和鉕是液滴模型的特例,而相鄰元素(鉬及釕)的穩定性也連帶影響了鎝的穩定性。根據馬陶赫同量異位素規則,若兩個在週期表上相鄰的元素各有一個質量數彼此相等的同位素的話,其中一個必然會有放射性,而和鎝相鄰的鉬與釕都有對 β 衰變穩定、且質量數位於照理來說鎝的同位素會對 β 衰變穩定的質量範圍內的同位素,因而造成鎝沒有穩定的同位素。 即使中子數為偶數,原子核中質子數為奇數的核種仍要比質子數為偶數的更不穩定。因此對於原子序數(即質子數)為奇數的元素來說,一般其穩定同位素較少。而前述的鎝和鉕的原子序數皆為奇數,本身可能擁有的穩定同位素數量便少於相鄰的偶數元素,再加上馬陶赫同量異位素規則的影響,造成鎝和鉕可能擁有穩定同位素的質量數被相鄰元素佔去,因而成為原子序數小於 83(鉍)的元素中唯二沒有穩定同位素的元素。 鎝最穩定的同位素分別是鎝 - 98(半衰期為 420 萬年)、鎝 - 97(半衰期為 260 萬年)和鎝 - 99(半衰期為 21 萬 1 千年)。已知其它還有 30 種鎝同位素,質量數在 85 到 118 之間。這些同位素中大多數的半衰期不超過一個小時。半衰期在兩個小時以上的有鎝 - 93 (半衰期為 2.73 小時)、鎝 - 94 (4.88 小時)、鎝 - 95 (20 小時)和鎝 - 96(4.3 天)。 質量數小於鎝 - 98 的鎝同位素衰變時以電子俘獲為主,產物是鉬(原子序為 42)。質量數高於鎝 - 98 的鎝同位素衰變時以 β 衰變為主,產物是釕(原子序為 44)。唯一的例外是鎝 - 100:它既可以俘獲電子生成鉬,也可以發生 β 衰變生成釕。 鎝還有很多亞穩態同位素,也稱為核同質異能素。以鎝 - 97m(97mTc;「m」代表「介穩態」)最為穩定,半衰期為 91 天。鎝 - 95m 半衰期次之(61 天)。鎝 - 99m 半衰期為 6.01 小時。它會釋放出 γ 射線,轉變成鎝 - 99。 鎝 - 99 是核子反應爐中鈾 - 235 和鈽 - 239 分裂的主要產物之一,因此是最常見、最易得的鎝同位素。一克鎝 - 99 每秒鐘衰變 6.2×108 次(即 0.62GBq / 克)。 ## 化合物 ### 氫化物和氧化物 鎝和氫氣反應生成鎝氫化物陰離子 TcH2− 9,其晶體結構跟錸氫化物 ReH2− 9 類似。六個氫原子組成一個三稜柱,鎝位於三稜柱的體心位置。另外三個氫原子位於通過中心鎝原子並與上、下底面平行的平面上,和上、下底面的氫原子呈交錯構象(gauche)。九個氫原子不等同,但是在電子結構上非常相似。鎝在這個離子中的配位數是九。這是鎝化合物的最高配位數。 金屬鎝在潮濕空氣中會漸漸失去光澤。粉狀鎝在氧氣中可以燃燒。現已製得兩種鎝的氧化物:TcO2 和 Tc2O7。鎝可以被氧化成過鎝酸離子 TcO− 4。 在 400–450 °C,鎝可以被氧化成淺黃色的七氧化二鎝:   : 4 Tc + 7 O2 → 2 Tc2O7 此化合物的結構中心對稱,共有兩種不同的鎝 - 氧鍵,鍵長分別為 167 pm 和 184 pm。 以七氧化二鎝為原料,可以製得過鎝酸鈉:   : Tc2O7 + 2 NaOH → 2 NaTcO4 + H2O 黑色的二氧化鎝可以用鎝或氫氣還原七氧化二鎝來製備。 過鎝酸可以通過 Tc2O7 和水或氧化性酸反應來製備。可用的酸包括硝酸、濃硫酸、王水和硝酸與鹽酸的混酸。深紅色的過鎝酸是強酸,易吸水。和過錳酸(MnO− 4)不同,過鎝酸是一種弱氧化劑。因為水溶性好,過鎝酸鹽是臨床上常用的鎝試劑和催化劑。 過鎝酸陰離子是正四面體結構:四個氧原子在四面體的四角,鎝原子位於四面體的中心。在濃硫酸中,過鎝酸會轉化成八面體結構的異過鎝酸(technetic (VII) acid)TcO3(OH)(H2O)2。 ### 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 鎝有多種硫化物。鎝可以和硫直接起反應生成 TcS2。Tc2S7 則是通過過鎝酸與硫化氫的反應製備:   : 2 HTcO4 + 7 H2S → Tc2S7 + 8 H2O 在這個反應中鎝 (VII) 被還原成四價,過量的硫生成雙硫鍵。七硫化二鎝是聚合物,結構為 (Tc3(µ3–S)(S2)3S6)n,類似於鉬的硫化物 Mo3(µ3–S)(S2)62–. 七硫化二鎝受熱後會分解為二硫化鎝和硫單質:   : Tc2S7 → 2 TcS2 + 3 S 硒和碲與鎝的反應和硫相似。 ### 鹵化物 鎝能形成包括四氯化鎝、六氟化鎝在內的多種鹵化物,有關綜述參見文獻。 ### 碳化鎝和鎝的正交晶相 金屬鎝中如果有少量碳雜質,會使由部分鎝由六方密堆積轉變成為正交晶系結構。當含碳量超過 15-17% 時,轉變趨於完全,生成立方晶系的碳化鎝,化學式近似為 Tc6C。其結構不會再隨碳含量增加而變化。 ### 簇合物和有機錯合物 鎝有幾種已知的簇合物,包括 Tc4、Tc6、Tc8 和 Tc13。較穩定的 Tc6 和 Tc8 簇合物擁有稜柱型結構。垂直方向上的鎝原子以三鍵相連接,水平方向的則以單鍵連接。每個鎝原子有六個鍵,剩餘價電子通過直立鍵同一個鹵素原子,或者通過橋鍵與兩個鹵素原子相連接,比如氯和溴。 鎝可以形成衆多的有機錯合物。因為它們在核醫學方面的重要性,對鎝錯合物的研究較為充分。羰基鎝 Tc2(CO)10 為白色固體。此化合物中,兩個鎝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很弱,每個鎝原子與五個羰基以八面體結構鍵合。鎝 - 鎝鍵鍵長為 303 pm,比金屬鎝中原子間距(272pm)長得多。和鎝同族的錳和錸也可形成類似的羰基化合物。 右圖中所示的有機鎝錯合物在核醫學中應用廣泛。其鎝 - 氧雙鍵垂直於環平面。這個氧原子也可以被氮原子替換。 ## 存象和生產 地殼中僅含有極微量天然鎝,是鈾礦自發分裂的產物。據估計,一公斤鈾礦含有一納克鎝。某些 S 型、M 型和 N 型紅巨星的吸收光譜中有鎝的特徵吸收。這種紅巨星被戲稱為「鎝星」(technetium stars)。 ### 分裂核廢料 每年大量的鎝被人類從用過燃料中分離提取出來。反應爐中 1 克鈾 - 235 分裂可以產生 27 毫克鎝 - 99,產額為 6.1%。如果以鈾 - 233 為燃料,鎝 - 99 產額為 4.9%;如果以鈽 - 239 為燃料,鎝 - 99 產額為 6.21%。據估計,從 1983 年到 1994 年,人類反應爐中一共產生了 78 噸鎝,是地球上鎝最主要的來源。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於商業用途。 鈾 - 235 和鈽 - 239 的分裂都可以產生鎝 - 99。因此,鎝 - 99 不但存在於核廢料中,也存在於分裂核武器爆炸後產生的放射性落下灰中。在用過燃料貯存過程中,鎝 - 99 的放射性在 104 到 106 年之間將居主導地位。據估算,1945 年到 1994 年間大氣層核試驗一共向環境釋放了 250 公斤鎝。截至 1986 年,人類核子反應爐一共排放了 1600 公斤鎝,主要是在用過燃料再處理過程中排放的;大部分進入海洋。隨著再處理技術的發展,反應爐鎝的排放逐漸減少。到 2005 年,最主要的排放源是英國謝拉斐爾德再處理厰(Sellafield Ltd)。據估計,1995 年到 1999 年,該廠一共向愛爾蘭海排放了 900 公斤鎝。2000 年後,法律規定該廠每年只能排放 140 公斤鎝。該廠的排放導致某些海產品含有微量的鎝。比如,英國坎布里亞郡西部捕獲的歐洲龍蝦和魚含有 1 Bq / 公斤的鎝。 ### 鎝的商業用途 以鈾或鈽為燃料的核子反應爐一直不停地產生介穩態核種鎝 - 99m。但用過燃料都要經過數年冷卻,到再處理的時候鉬 - 99 和鎝 - 99m 已經完全衰變了。經過鈽鈾提取(PUREX)之後的液料含有高濃度的鎝(以 TcO− 4 形式存在),基本上全部是鎝 - 99,鎝 - 99m 已經消失殆盡。 絕大部分醫用鎝 - 99m 是在反應爐裏輻照高濃縮鈾(鈾 - 235 含量超過 20%)靶子,然後在再處理厰分離出鉬 - 99,最後在醫院提取由鉬 - 99 衰變而生成的鎝 - 99m。在鎝 - 99m 製備機中,含有鉬 - 99 的鉬酸(MoO2− 4)被吸附在酸性氧化鋁上,裝載到一個帶有放射線防護屏的色譜柱中。這種機器又被稱為「鎝奶牛」,有時也叫做「鉬奶牛」。鉬 - 99 半衰期為 66 小時,比較便於運輸。用鹽水(氯化鈉水溶液)做淋洗劑,便可將含有鎝 - 99m 的過鎝酸鹽淋洗下來。 和從分裂產物中提取鉬 - 99 相比,通過輻照高濃縮鈾的方法大大減化了化學分離的步驟。此法的缺點是需要高濃縮鈾 - 235,會引起諸多的安全問題,比如核材料走私、核擴散等。 世界上近三分之二的鎝由兩座反應爐提供:加拿大曹爾克河實驗室的國家研究通用反應爐和荷蘭核研究和咨詢集團的帕滕反應爐。這兩座反應爐建於 1960 年代,都已經接近退役期限。加拿大擬建的兩座「多功能應用物理晶格實驗」反應爐本來計劃生產超過全世界總需求一倍的鎝,但在 2008 年在試車成功後被封堆,整個計劃取消。這給鎝將來的供應前景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2009 年 8 月,曹爾克河實驗室反應爐開始封堆維修,計劃於 2010 年 4 月再次運行。2010 年 2 月 19 日,帕滕反應爐開始了為期六個月的封堆維修。每年千百萬人需要鎝 - 99m,供應缺口迫使一些醫生重新啓用 20 年前的老技術。令人稍感寬慰的是,波蘭瑪利亞研究反應爐宣佈開發了一種製備鎝 - 99m 的新技術。曹爾克河實驗室反應爐於 2010 年 8 月重新啓動。一個月後帕滕反應爐也再次運轉。鎝 - 99m 的供應危機暫時得以緩解。 ### 廢物處理 鎝 - 99 的半衰期長,容易形成易溶於水的過鎝酸鹽(TcO− 4)。這些對於核廢料的長期儲存和處理以及減少排放不利。在再處理工廠中,許多提取和分離分裂產物的過程和工藝主要針對陽離子,比如銫 - 137 和鍶 - 90,類似過鎝酸鹽的放射性陰離子則暢通無阻。在現有的陸地埋藏方案中,最大的問題是水污染。過鎝酸鹽和碘離子(I− )溶解性好,不易被土壤、岩石和礦物吸附,很有可能隨水遷移。比較而言,鈽、鈾和銫更容易被土壤吸附。通過某些微生物活動,鎝可以在一些環境富集,比如在湖底沉積物中。因此,鎝的環境化學是相當活躍的研究領域。 還有一種處理方式是核嬗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已經證明鎝 - 99 的嬗變可行。用中子流轟擊金屬鎝 - 99 生成短壽命產物鎝 - 100(半衰期為 16 秒),後者經過 β 衰變變成釕 - 100(穩定同位素)。這個方法對鎝 - 99 靶的純度要求很高。如果靶中有微量錒系元素,比如鋂或者鋦,它們會在中子的轟擊下分裂,生成具有高放射性的分裂產物。該方法還可能生成釕 - 106(半衰期為 374 天)。它的存在會延長分離釕 - 100 之前所需要的冷卻時間。 從用過燃料中分離鎝 - 99 是個漫長過程。在再處理工藝中,它出現在鈾和鈽回收後的高放射性廢液中。經過幾年的冷卻後,該廢液的放射性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後,鎝 - 99 可以用幾種化學萃取方法回收,產生高純度的金屬鎝。 ### 中子活化 鉬 - 98 經中子活化後可生成鉬 - 99,然後衰變成鎝 - 99m。其它鎝同位素在分裂中產額較低,一般通過中子輻照前體同位素製備。比如,鎝 - 97 是用中子轟擊釕 - 96 生產。 ### 粒子加速器 1971 年,有人在醫用回旋加速器用 22 兆電子伏特質子轟擊鉬 - 100(純度 > 99.5%)靶子,通過反應 100Mo(p,2n)99mTc 製備鎝 - 99m。2010 年代鎝的短缺讓人們重新審視此法。使用加速器,還可以通過 (n,2n) 或 (γ,n) 反應從鉬 - 100 製備鉬 - 99,進而得到鎝 - 99m。 ## 應用 ### 核醫學和生物學 鎝 - 99m 半衰期較短(6.01 小時),並釋放出容易檢測的軟 γ 射線(140 千電子伏特),因此在核醫學上用於人體示蹤劑。截止 2000 年,含有鎝 - 99m 的常見放射性藥物有 31 種,用於大腦、心肌、甲狀腺、肺、肝、膽囊、腎、骨骼、血液等器官和腫瘤的造影和功能性研究。 鎝 - 95m 半衰期稍長,為 61 天。它也可以用做植物和牲畜等的示蹤劑,以及研究鎝在環境中的遷移。 ### 工業及化學應用 鎝 - 99 是一種純 β 放射線源,釋放出低能量 β 粒子。它的半衰期很長,所以放射線變化很緩慢。從放射性廢物中提取的鎝可以達到很高的化學純度和同位素純度。因此,鎝 - 99 是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認證的標準 β 放射線源,用於儀器校準。有人提議將鎝 - 99 用於光電器件和奈米級的核電池。 同錸和鈀類似,鎝也可以作為催化劑。對某些反應,比如異丙醇脫氫反應,鎝的催化活性比錸和鈀高得多。但是,其放射性限制了它在催化上的應用。 過鎝酸鉀在很低的濃度(55 ppm)就可以防止鋼鐵的銹蝕,甚至在 250 °C 仍有抗銹的能力。因此,過鎝酸鹽可能可以用作鋼鐵的防銹劑。但是鎝的放射性決定了鎝防銹劑只能用於封閉體系。鉻酸鹽 CrO2− 4 也能防銹,但其有效濃度是過鎝酸鉀的 10 倍。在一個實驗中,一塊碳鋼被浸泡在過鎝酸鹽水溶液中 20 年仍沒有銹蝕。過鎝酸鹽防銹的機理尚不明確,但似乎是在鋼鐵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層。一種理論認為,過鎝酸鹽和鋼鐵的表面發生反應,生成了一薄層緻密的二氧化鎝,保護鋼鐵不受氧化。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麽鐵粉能從水中吸附過鎝酸離子。但當過鎝酸離子濃度下降到某一最小濃度時,鐵粉對該離子的吸附停止。高濃度干擾離子的存在也會抑制鐵粉對過鎝酸離子的吸附。 如上所述,鎝的放射性限制了它作為防銹劑的實際應用。有人提議把過鎝酸鹽用於沸水堆鋼鐵構件的腐蝕防護,但是此建議未獲採用。 ## 鎝的安全使用 在生物體內鎝沒有任何已知的功能。鎝的化學毒性似乎比較小。連續幾個星期給小白鼠餵飼含有 15 微克 / 克鎝的食物,其血液、體重、器官重量和進食量未觀察到顯著的變化。鎝的放射毒性取決於鎝化合物組成、放射線類型和鎝同位素的半衰期。 使用所有鎝同位素都必須謹慎。最大的健康風險是吸入帶有鎝同位素的灰塵,可以致肺癌。最常見的同位素鎝 - 99 釋放出低能量 β 粒子,甚至無法貫穿實驗室的玻璃器皿。因此和鎝化合物接觸時,手套箱基本沒有必要,通風櫥便可以很好的消除其危害。 ## 註釋 ## 參考資料 ## 引用書目 * Cotton, F. A.; Wilkinson, G.; Murillo, C. A.; Bochmann, M.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6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9. ISBN 0-471-19957-5. * Emsley, J. Nature's Building Blocks: An A-Z Guide to the Elements. Oxford, Englan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850340-7. * 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ISBN 0-7506-3365-4. * Heiserman, D. L. Element 43: Technetium. Exploring Chemical Elements and their Compounds. New York: TAB Books. 1992. ISBN 0-8306-3018-X. * Schwochau, K. Technetium: chemistry and radio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Wiley-VCH. 2000. ISBN 3-527-29496-1. ## 參考書目 * B.J. Wilson (編). The radiochemical Manual 2nd. 1966. ISBN 0-7058-1768-7. (英文) * Scerri, E.R. The Periodic Table, Its 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13-03-21]. ISBN0-19-530573-6. (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3-04-08). (英文) * Choppin, G.; Liljenzin, J-O; Rydberg, J. Nuclear Mass and Stability. Radiochemistry and nuclear chemistry 3rd. Butterworth-Heinemann. 2002: 41–57. ISBN 978-0-7506-7463-8. (英文) ## 外部連結 * 元素鎝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介紹(英文) *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鎝(英文) * 元素鎝在 _The Periodic Table of Videos_(諾丁漢大學)的介紹(英文) * 元素鎝在 Peter van der Krogt elements site 的介紹(英文) * WebElements.com – 鎝(英文) * WebElements.com – Techneti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EnvironmentalChemistry.com – Technetium(英文) * Nudat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國家核數據中心的核種圖表(英文) * _Nuclides and Isotop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ourteenth Edition: Chart of the Nuclides_,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1989(英文) * Chemistry in its element podcast(MP3)取自皇家化學學會的《化學世界》雜誌(Chemistry World): Technetium(英文)
null
60,599
2023-05-05T05:04:36Z
75,241,190
𨱏
698,589
<p><b> 鎝</b>(原子質量單位:98.9072(4))共有57個同位素,沒有一種是穩定的。 </p> <h2><span id=".E5.9C.96.E8.A1.A8"></span><span id="圖表">圖表</span></h2> <p><b>備註:</b>畫上#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証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p><p><br></p> <h2><span id=".E8.A8.BB.E9.87.8B"></span><span id="註釋">註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参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ul><li>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i>Nuclear Physics</i> A729 (2003).</li> <li>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ure Appl. Chem.</i>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 <li>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ul><li>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li> <li>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li> <li>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i>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i>,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li></ul></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68 Cached time: 20230505185526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 CPU time usage: 0.73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5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4354/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48399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041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8/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7/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3878/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9/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094021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97.375 1 -total 28.63% 171.003 1 Template:Isotope_nav 21.29% 127.156 65 Template:衰變 19.58% 116.938 1 Template:Tabs 18.93% 113.061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 18.51% 110.578 1 Template:Infobox 14.88% 88.901 1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nfotable 14.16% 84.581 7 Template:Infobox_element_isotopes/isotopes_decays 13.20% 78.826 2 Template:Isotope_nav/PeriodicTable 8.43% 50.376 1 Template:NoteTA -->
**鎝**(原子質量單位:98.9072 (4))共有 57 個同位素,沒有一種是穩定的。 ## 圖表 **備註:**畫上 #號的數據代表沒有經過實驗的証明,只是理論推測而已,而用括號括起來的代表數據不確定性。 ## 註釋 ## 參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_Nuclear Physics_ A729 (2003). *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standard atomic masses from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Review 2000 (IUPAC Technical Rep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_Pure Appl. Chem._ Vol. 75, No. 6, pp. 683-800, (2003) and Atomic Weights Revised (20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_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_,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null
15,470
2023-04-30T06:22:53Z
76,551,854
𨱏的同位素
1,573,171
<p><b>屌</b>(讀音:ㄉㄧㄠˇ;粵語:<span lang="yue">diu2</span>)原本的意思是男性的外生殖器,常用做罵人的粗話。除此之外表示男性外生殖器的類似的漢字還有<b>脧</b>(ㄗㄨㄟˉ)、<b>膫</b>(ㄌㄧㄠˊ)、<b>朖</b>(ㄌㄤˇ,閩南話、潮汕話、台灣話)、<b>㞗</b>(ㄑㄧㄡˊ)、<b>屪</b>(ㄌㄧㄠˊ)等。 </p> <h2><span id=".E5.90.84.E5.9C.B0.E5.8C.BA.E7.9A.84.E7.94.A8.E6.B3.95"></span><span id="各地区的用法">各地區的用法</span></h2> <h3><span id=".E7.B2.B5.E8.AA.9E.E5.9C.B0.E5.8D.80"></span><span id="粵語地區">粵語地區</span></h3> <p>屌字在粵語地區屬於粗口,由於字意粗鄙,一般被視為頭號禁字,從來只得音而無正字,《康熙字典》就以「屌」字為正寫,《李氏中文字典》同《香港粵語詞典》就以「𨳒」做正寫。 </p><p>由於這個字就廣東話而言性質相當富侮辱性,而且很有攻擊性,若以此話辱罵別人,有可能會令對方感到不滿,因此這個字不能隨便輕說,使用時要非常小心。 </p> <h4><span id=".E9.A6.99.E6.B8.AF"></span><span id="香港">香港</span></h4> <p>在香港,雖然《基本法》和《香港法例》等相關法律都沒有指明此字是粗口,不過一般共識都已經把此字視為粗口。所以在電視、電台、報紙等媒體,「屌」字是頭號禁字,若說「屌」或顯示該字就要用「嘟」一聲消音或「打格」處理,但在直播節目中就往往很難避免粗言穢語被播出。而在電影出現「屌」,也會被列為三級片。傳播媒體不能使用「屌」字,但根據《廣播事務管理局條例》,同樣無列明粗口定義,只要有人投訴,就會經考察後視為粗口。傳媒機構有內部守則,指明「屌」字屬粗口。 </p><p>「屌」字因為用途廣泛,非常「百搭」,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粵語使用者最常用的粗口之一。 </p><p>2017年3月26日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一名選委於選票上寫上「屌」字來宣洩對小圈子選舉不滿。在選舉主任裁定問題選票期間,這張選票被展示在大屏幕上公諸於眾,現場頓時嘩聲四起,它在沒有異議下被裁定為無效選票。</p> <h3><span id=".E5.8F.B0.E7.81.A3"></span><span id="台灣">台灣</span></h3> <p>傳媒上出現此用法,是在台灣MTV頻道一段宣傳:「MTV音樂台,好屌!」,此句是由有「廣告教父」之稱的孫大偉所創作,原本意思是:「音樂是有量的」,形容音樂可以令人有快感。此廣告推出之後,「屌」就成為台灣人流行用語,會以「屌」來形容一些好「正點」,很有感受的東西。藝人周杰倫更是經常使用「超屌」、「這個屌」為口頭禪,他更曾在一些公眾場合使用而受到批評,而這些詞也流行於歌迷之間。</p> <h2><span id=".E6.96.87.E5.AD.B8"></span><span id="文學">文學</span></h2> <p>中古漢語中「鳥」與「屌」本來是同音字,所以亦有人用「<b>鳥</b>」當作「屌」字寫。例如: </p> <ul><li>明朝施耐庵《水滸傳》,就用「鳥」當「屌」:「武松指著蔣門神,說道:『休言你這廝鳥蠢漢!景陽岡上那隻大蟲,也只三拳兩腳,我兀自打死了!量你這個直得甚麼!快交割還他!但遲了些個,再是一頓,便一發結果了你廝!』」</li> <li>金朝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怎背誦《華嚴經》呵?禿屌!」</li></ul><p>後來為避諱,「鳥」字在大部分方言的讀音被改變,聲母從端母變成泥母,僅在江浙方言和客家話等方言中保留(因為在這些方言中相等於官話「屌」字的詞語為「𡳞」,或寫作「卵」)。 </p> <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屄</li> <li>肏</li> <li>幹</li></ul><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康熙字典》「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屌**(讀音:ㄉㄧㄠˇ;粵語:diu2)原本的意思是男性的外生殖器,常用做罵人的粗話。除此之外表示男性外生殖器的類似的漢字還有**脧**(ㄗㄨㄟˉ)、**膫**(ㄌㄧㄠˊ)、**朖**(ㄌㄤˇ,閩南話、潮汕話、台灣話)、**㞗**(ㄑㄧㄡˊ)、**屪**(ㄌㄧㄠˊ)等。 ## 各地區的用法 ### 粵語地區 屌字在粵語地區屬於粗口,由於字意粗鄙,一般被視為頭號禁字,從來只得音而無正字,《康熙字典》就以「屌」字為正寫,《李氏中文字典》同《香港粵語詞典》就以「𨳒」做正寫。 由於這個字就廣東話而言性質相當富侮辱性,而且很有攻擊性,若以此話辱罵別人,有可能會令對方感到不滿,因此這個字不能隨便輕說,使用時要非常小心。 #### 香港 在香港,雖然《基本法》和《香港法例》等相關法律都沒有指明此字是粗口,不過一般共識都已經把此字視為粗口。所以在電視、電台、報紙等媒體,「屌」字是頭號禁字,若說「屌」或顯示該字就要用「嘟」一聲消音或「打格」處理,但在直播節目中就往往很難避免粗言穢語被播出。而在電影出現「屌」,也會被列為三級片。傳播媒體不能使用「屌」字,但根據《廣播事務管理局條例》,同樣無列明粗口定義,只要有人投訴,就會經考察後視為粗口。傳媒機構有內部守則,指明「屌」字屬粗口。 「屌」字因為用途廣泛,非常「百搭」,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粵語使用者最常用的粗口之一。 2017 年 3 月 26 日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一名選委於選票上寫上「屌」字來宣洩對小圈子選舉不滿。在選舉主任裁定問題選票期間,這張選票被展示在大屏幕上公諸於眾,現場頓時嘩聲四起,它在沒有異議下被裁定為無效選票。 ### 台灣 傳媒上出現此用法,是在台灣 MTV 頻道一段宣傳:「MTV 音樂台,好屌!」,此句是由有「廣告教父」之稱的孫大偉所創作,原本意思是:「音樂是有量的」,形容音樂可以令人有快感。此廣告推出之後,「屌」就成為台灣人流行用語,會以「屌」來形容一些好「正點」,很有感受的東西。藝人周杰倫更是經常使用「超屌」、「這個屌」為口頭禪,他更曾在一些公眾場合使用而受到批評,而這些詞也流行於歌迷之間。 ## 文學 中古漢語中「鳥」與「屌」本來是同音字,所以亦有人用「**鳥**」當作「屌」字寫。例如: * 明朝施耐庵《水滸傳》,就用「鳥」當「屌」:「武松指著蔣門神,說道:『休言你這廝鳥蠢漢!景陽岡上那隻大蟲,也只三拳兩腳,我兀自打死了!量你這個直得甚麼!快交割還他!但遲了些個,再是一頓,便一發結果了你廝!』」 * 金朝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怎背誦《華嚴經》呵?禿屌!」 後來為避諱,「鳥」字在大部分方言的讀音被改變,聲母從端母變成泥母,僅在江浙方言和客家話等方言中保留(因為在這些方言中相等於官話「屌」字的詞語為「𡳞」,或寫作「卵」)。 ## 參考資料 ## 參見 * 屄 * 肏 * 幹 ## 外部連結 * 《康熙字典》「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9,859
2023-04-16T12:27:28Z
76,794,639
𨳒
396,984
<p><b>姦恁娘</b>(臺灣話:<span lang="nan"><span><span lang="nan">Kàn lín-niâ</span></span></span>,亦作<b>姦爾娘</b>、<b>姦汝娘</b>等),現往往以官話訛寫為<b>幹你娘</b>,相當於普通話的<b>肏你媽</b>(通常寫為「<b>操你媽</b>」)。在台灣被視為國罵,俗稱「三字經」。現代馬來西亞新加坡閩南語成為了「kannina」,書面簡稱「knn」。原屬臺灣閩南語髒話,但現今已不限於以閩南語為母語的人使用。「幹你娘」字面意思為「姦淫你媽」,但罵人者不是真的希望從事此項行為,大多是想藉由此侮辱對方,代表自己在權威上凌駕於對方之上,已偏離其字面意義。現今,此一粗話也被延伸出更多樣貌的變體為民間所流傳,像有些人會加尾音,變成「幹你娘勒」。2017年,中研院等團隊發表稱,17世紀西班牙人殖民台灣期間之《漳州話詞彙》(西班牙語:<span lang="es">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Chio Chiu</span>)已出現「<b>姦你母</b>」一詞。而在中國大陸,相近意思詞語有肏你媽。 </p><p>一般用法亦可省稱為「姦」(<span lang="nan">kàn</span>,罵人時為<span lang="nan">kán</span>,現往往以官話訛寫為「幹」)。此外,恁(lín)、汝(lí)與爾(ní)皆有「你」或「你的」之意,可互相替換。作為一個名詞於一段敘述之內,有時會以委婉說法「問候別人的母親(家人)」替代。</p> <h2><span id=".E8.A9.9E.E6.BA.90.E8.80.83.E7.A9.B6"></span><span id="詞源考究">詞源考究</span></h2> <p>此詞在閩南、臺灣、東南亞乃至歐美海外華人地區非常流行,包括了福建泉州、漳州、廈門與台灣等地。1921年日本民俗學者片岡巖所著的《臺灣風俗誌》即收有「姦爾老母」(カンニーラウプ)、「姦爾娘咧」(カンニーニウレー)等詞。</p><p>文學上此詞可能首見於1951年的《聯合副刊》,由司馬一荻描述台北一位按摩女的短篇散文《雨夜笛聲》,按摩女對流氓的台語對罵中出現。此用語具高度冒犯性,使用者容易被界定為水準較低下的人。不過,若有人以此為口頭禪或問候語,而能被對話者所諒解的話,雙方不會因此發生衝突,情形一如世界上其他侮辱性用語,也因此有玩笑話稱:「承諾就像『姦恁娘』:說得到卻做不到」。</p> <h3><span id=".E8.A9.9E.E7.94.A8.E7.A8.AE.E9.A1.9E"></span><span id="詞用種類">詞用種類</span></h3> <p>「姦恁娘」在詞用上的應用大抵可分兩種: </p> <dl><dt>穢語:</dt> <dd>無意義的髒話,純粹只是自己發洩情緒的發語詞(類似英文「<span lang="en">damn</span>」或「<span lang="en">fuck</span>」)或語助詞(類似「<span lang="en">fucking</span>」)來加強語氣(可放在句中或句末)。</dd> <dt>詈語:</dt> <dd>必須有他人作為辱罵賓語,比較具攻擊性。</dd></dl><h3><span id=".E8.A9.9E.E9.A1.9E.E6.AF.94.E8.BC.83"></span><span id="詞類比較">詞類比較</span></h3> <p>「姦」同於英文的「<span lang="en">fuck</span>」,英文中「<span lang="en">fuck you</span>」一詞即「姦恁娘」之意,但英文不會用「<span lang="en">fuck your mother</span>」來罵人。 </p><p>此外,「姦恁娘」的字面意思並不同於英語的侮蔑用語「motherfucker」,因該詞是表示近親亂倫之辱罵語,類似於中國小說(如《水滸傳》、《古今談概》、《堅瓠首集》)中的「直娘賊」。 </p><p></p> <h2><span id=".E5.90.84.E6.96.B9.E8.A7.80.E9.BB.9E"></span><span id="各方觀點">各方觀點</span></h2> <p>女性主義其中有這樣的說法,認為以姦、做愛等性用語來作為攻擊或羞辱被攻擊者,是將女性(母親或妹妹)視為被攻擊者的所有物的歧視行為,所以這樣的言語也是歧視女性。 </p> <h2><span id=".E5.BB.B6.E4.BC.B8.E7.94.A8.E8.A9.9E"></span><span id="延伸用詞">延伸用詞</span></h2> <h3><span id=".E5.A7.A6.E6.81.81.E5.A8.98"></span><span id="姦恁娘">姦恁娘</span></h3> <ul><li>姦恁娘膣屄 / 姦恁娘膣毴(幹林娘機掰,<span lang="nan">kàn lín-niâ tsi-bai</span>),同普通話「肏你媽個屄」。</li> <li>姦恁娘老膣屄(幹林娘老雞掰,<span lang="nan">kàn lín-niâ lāu-chi-bai</span>),同廣東話「屌你老母臭閪」。</li> <li>姦恁老母(幹你老木,<span lang="nan">kàn lín-lāu-bú</span>)同廣東話「屌你老母」。</li> <li>恁娘咧(你娘勒,<span lang="nan">lín-niâ--leh</span>),為「姦恁娘咧」之省略。</li> <li>恁娘較好(你娘卡賀 / -好 / -厚,<span lang="nan">lín-niâ khah-hó</span>)</li> <li>幹你媽(現代標準漢語)</li> <li>幹你媽的屄(現代標準漢語),亦可略作「(幹)(你)媽的」。</li> <li>幹你媽的(老)雞巴(現代標準漢語)</li> <li>另有「<b>姦恁蜊仔</b>(幹你蜆仔,<span lang="nan">Kàn lín lâ-á</span>)」等更隱晦的說法。</li></ul><h3><span id=".E5.A7.A6"></span><span id="姦">姦</span></h3> <ul><li>姦甲會牽絲(幹到會牽絲,<span lang="nan">kàn kah ē khan-si</span>)</li></ul><dl><dd>形容性交時或之後性器官上的體液,如陰道分泌液、精液,或兩者之混合液所形成之黏液絲狀。</dd></dl><p>「你」亦可代換為第三人稱「他」。而物件已可從「母親」代換為其他受格,包括「妹」、「爹」、「爸」(杯)、「老爸」(老杯、老頭、老子)、「大爺」、「祖媽」、「祖先」、「祖宗十八代」等。其表達之辱罵義均同,只是辱罵攻擊深入義大小之別而已。臺灣人流行罵人「姦爾老師」(幹你老師)。 </p> <h2><span id=".E5.85.B6.E4.BB.96.E6.BC.A2.E8.AA.9E.E7.9A.84.E7.9B.B8.E4.BC.BC.E8.A9.9E.E5.BD.99"></span><span id="其他漢語的相似詞彙">其他漢語的相似詞彙</span></h2> <p>在漢語的部分方言中,存在著與「姦恁娘」的同義詞,包括了: </p> <ul><li><b>屌你老母</b>(粵語)</li></ul><dl><dd>「屌」俗作「<span title="字元描述:「門」內加一個「小」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𨳒</span>」(粵拼:diu2,漢語拼音:<span lang="zh-min-nan">diǎo</span>。參見:屌),網路上經常寫作「DLLM」。</dd></dl><ul><li><b>撲你姨</b>、<b>撲你阿母</b>(閩南語潮汕話,白話字:<span lang="nan">Phú-niá-bó</span>)</li> <li><b>𠚺汝奶</b>(閩東語福州話,平話字:<span lang="cdo">Sá nṳ̄ nā̤</span>)</li></ul><dl><dd>有時用普通話空耳寫作「撒女內」。</dd></dl><ul><li><b>肏你媽</b>(官話普通話,拼音:<span lang="zh-latn-pinyin">Cào nǐ mā</span>;注音:ㄘㄠˋ ㄋㄧˇ ㄇㄚ;參見草泥馬)</li></ul><dl><dd>「肏」一般為求隱晦或避開規制,網上改為音近之「操」、「曹」或「草」(「艹」)。</dd></dl><ul><li><b>透你媽</b>(太原話)</li></ul><dl><dd>透在太原話中讀作 t'əu ,而肏讀作 ts'au。</dd></dl><ul><li><b>娘戲屄</b>(吳語寧波話,拼音:<span lang="wu">Nyan shi phih</span>)</li></ul><dl><dd>聽起來像普通話的「娘閪屄」、「娘戲撇」、「娘希匹」。</dd></dl><ul><li><b>戳㑚娘</b>(吳語上海話,拼音:<span lang="wu">Tsheh na niang</span>)</li></ul><dl><dd>聽起來像普通話的「冊那娘」。</dd></dl><ul><li><b>屌若姆</b>(客家話,客語白話字:<span lang="hak">Tiáu ngiâ mê</span>)</li></ul><dl><dd>有時用普通話空耳寫作「屌娘妹」。</dd></dl><ul><li><b>戳目娘</b>(贛語南昌話)</li></ul><dl><dd>有時寫作「戳木娘」或「CMN」。</dd></dl><ul><li><b>媽賣屄</b>(四川話)</li></ul><dl><dd>經常寫作「媽賣批」或「MMP」。</dd></dl><ul><li><b>進乃媽</b>(膠遼官話)</li></ul><p>在其他漢語中,「姦」的對應尚有: </p> <ul><li><b>尻</b>(河南話)</li></ul><dl><dd>在台灣國語中作「我靠」。</dd></dl><ul><li><b>入</b>(四川話)</li></ul><dl><dd>經常寫作「日」。</dd></dl><ul><li><b>賊</b>(陝西話)</li> <li><b>嬲</b>(湘語)<br></li></ul><dl><dd>湘語讀音:nia4 ,漢語拼音:niǎo,注音為ㄋㄧㄠˇ。 「嬲」在其他的地方有戲弄、調戲、糾纏,攪擾或生氣的意思,但在湘語則等同於「幹」,常用句為:「嬲你媽」、「嬲你媽媽別」。</dd></dl><ul><li><b>進</b>(膠遼官話)</li></ul><h2><span id=".E5.A4.A7.E7.9C.BE.E6.96.87.E5.8C.96"></span><span id="大眾文化">大眾文化</span></h2> <h3><span id=".E6.96.87.E5.8C.96.E4.BA.A4.E6.B5.81"></span><span id="文化交流">文化交流</span></h3> <ul><li>外國人取中文名時,造成不雅的諧音。</li></ul><h3><span id=".E6.AD.8C.E6.9B.B2"></span><span id="歌曲">歌曲</span></h3> <ul><li>歌手羅百吉的歌《幹你娘》,歌詞只有「幹你娘」三個字。</li> <li>音樂人、吉他演奏家陳明章的《酒空成仔的那條歌》,歌中就有:「幹你娘!衝啥小,麥抵遐亂」。</li> <li>歌手謝和弦的歌《幹你娘雞掰》,MV多次出現香港反送中事件畫面。</li></ul><h3><span id=".E7.B6.B2.E8.B7.AF"></span><span id="網路">網路</span></h3> <ul><li>基於「幹你娘」的諧音的「贛林老木」 (或「江西你老木」) 、「甘霖老杯」是網路上流傳的笑話;此外還有「甘寧老師」等等眾多的衍生版本。</li> <li>2009年繼百度十大神獸之後的「十大神秘美食」之中有「<b>干泥釀</b>」的條目。</li> <li>2010年楊淑君事件後,台灣駭客入侵亞洲跆拳道聯盟官網,置入「幹你娘」的咒罵語音表示不滿。</li></ul><h3><span id=".E7.9B.B8.E9.97.9C.E6.89.AD.E6.9B.B2.E9.AB.92.E8.A9.B1"></span><span id="相關扭曲髒話">相關扭曲髒話</span></h3> <ul><li>在台灣,有一些人發展出了一些基於「幹你娘」的扭曲髒話,扭曲髒話是一種為了避免直接飆出髒話而刻意將髒話用一些不被視為髒話的諧音字或相關字來代替的現象。</li></ul><ul><li>其中一個基於「幹你娘」的扭曲髒話的例子是「江西小太陽」,這是因為中國江西省的簡稱為「贛」,正好和「幹」同音;而兒童作家林良的名字和「你娘」諧音,且林良的其中一個暱稱為「小太陽」之故。</li></ul><ul><li>其他基於「幹你娘」的扭曲髒話有基於諧音的網路用語「<b>蛋營養、老雞排</b>」和「<b>趕羚羊、草枝擺</b>」,也有人把有關詞語配成KTV上載到YouTube。台灣知名樂團五月天於2008年10月所發表的歌曲《春天的吶喊》中即有「看羚羊,草枝擺,我愛上大自然」一句。</li></ul><ul><li>臺灣著名的都市傳說稱泰語的麵包音近臺語「幹你娘」。事實上泰語的麵包(ขนมปัง)發音為「kà-nǒm-pang」,此都市傳說的來源一說是新加坡有一間麵包公司叫Gardenia,在東南亞頗有名氣,Gardenia拼成泰語是การ์ดีเนีย。</li></ul><h3><span id=".E9.9B.BB.E8.A6.96"></span><span id="電視">電視</span></h3> <ul><li>TVB劇集《鐵探》,越南武裝(例如吳廷燁)以越南話辱罵幹你娘。</li></ul><h3><span id=".E9.9B.BB.E5.BD.B1"></span><span id="電影">電影</span></h3> <p>以下列出部分作品: </p> <ul><li>台灣於2007年金馬國際影展中展出的紐西蘭搞笑驚悚片《<span data-orig-title="黯陰羊"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Black Sheep (2007 film)"><span>黯陰羊</span></span>》。</li> <li>電影《悲情城市》中,陳松勇常罵姦恁娘。</li> <li>電影《條子阿不拉》中,扮演阿不拉的柯受良常罵姦恁娘。</li> <li>電影《春秋茶室》中,梁家輝罵過姦恁娘。</li> <li>電影《九降風》中幾位男主角以「姦恁娘」為口頭禪。</li> <li>電影《海角七號》中,很多台詞帶有姦。</li> <li>電影《艋舺》中,很多台詞也帶有姦恁娘。</li> <li>電影《跛豪》呂良偉、鄭則士於戲中以潮州話辱罵姦恁娘。</li> <li>電影《大尾鱸鰻》中,扮演朱大德的豬哥亮常罵姦恁娘。</li> <li>電影《愛出貓》戲中,補習天王教授粗囗應付會考。</li> <li>電影《少年吔,安啦!》中,顏正國和譚志剛都常罵姦恁娘。</li> <li>電影《翻滾吧!阿信》中,扮演阿信的彭于晏、扮演菜脯的柯宇綸及扮演信母的潘麗麗都罵過姦恁娘。</li> <li>電影《情聖》粵語版中,扮演葉圓的香港知名女演員毛舜筠在假車禍橋段假扮解放軍罵過姦恁娘。</li> <li>電影《低俗喜劇》中,扮演杜惠彰的杜汶澤任何事情也罵"姦恁娘"侮辱他人。</li></ul><h3><span id=".E9.A3.B2.E9.A3.9F"></span><span id="飲食">飲食</span></h3> <ul><li>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以番薯作為原料的甘藷酒「甘吟釀」,因與「姦恁娘」諧音獲得知名度。</li></ul><h3><span id=".E9.81.8A.E6.88.B2"></span><span id="遊戲">遊戲</span></h3> <ul><li>《真三國無雙2》中文版,張飛苦戰的時候,也會罵他媽的(姦恁娘)。</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髒話</li> <li>七大髒詞</li> <li>性別歧視主義</li> <li>大男子主義</li> <li>Fuck</li> <li>Motherfucker</li> <li>屄</li> <li>草泥馬</li> <li>十大神獸</li> <li>俄羅斯軍艦,去你媽的</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80.A3.E7.B5.90"></span><span id="外部連結">外部連結</span></h2> <ul><li>Otto Jespersen,"Mankind, Nation and Individual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 Aschehoug/Oslo,Norway,1925.</li></ul><!--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76 Cached time: 2023050420040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654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838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139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8585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9007/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5/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28187/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6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2386428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45.036 1 -total 27.11% 174.891 28 Template:Lang 24.18% 155.971 28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21.16% 136.484 1 Template:Reflist 17.85% 115.110 1 Template:Lang-es 15.03% 96.976 1 Template:Infobox_Hokkien_name 13.77% 88.814 4 Template:Infobox 12.53% 80.811 28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numbered 11.07% 71.423 28 Template:Namespace_detect 9.88% 63.706 1 Template:Infobox_Hokkien_name/box -->
**姦恁娘**(臺灣話:Kàn lín-niâ,亦作**姦爾娘**、**姦汝娘**等),現往往以官話訛寫為**幹你娘**,相當於普通話的**肏你媽**(通常寫為「**操你媽**」)。在台灣被視為國罵,俗稱「三字經」。現代馬來西亞新加坡閩南語成為了「kannina」,書面簡稱「knn」。原屬臺灣閩南語髒話,但現今已不限於以閩南語為母語的人使用。「幹你娘」字面意思為「姦淫你媽」,但罵人者不是真的希望從事此項行為,大多是想藉由此侮辱對方,代表自己在權威上凌駕於對方之上,已偏離其字面意義。現今,此一粗話也被延伸出更多樣貌的變體為民間所流傳,像有些人會加尾音,變成「幹你娘勒」。2017 年,中研院等團隊發表稱,17 世紀西班牙人殖民台灣期間之《漳州話詞彙》(西班牙語: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Chio Chiu)已出現「**姦你母**」一詞。而在中國大陸,相近意思詞語有肏你媽。 一般用法亦可省稱為「姦」(kàn,罵人時為 kán,現往往以官話訛寫為「幹」)。此外,恁(lín)、汝(lí)與爾(ní)皆有「你」或「你的」之意,可互相替換。作為一個名詞於一段敘述之內,有時會以委婉說法「問候別人的母親(家人)」替代。 ## 詞源考究 此詞在閩南、臺灣、東南亞乃至歐美海外華人地區非常流行,包括了福建泉州、漳州、廈門與台灣等地。1921 年日本民俗學者片岡巖所著的《臺灣風俗誌》即收有「姦爾老母」(カンニーラウプ)、「姦爾娘咧」(カンニーニウレー)等詞。 文學上此詞可能首見於 1951 年的《聯合副刊》,由司馬一荻描述台北一位按摩女的短篇散文《雨夜笛聲》,按摩女對流氓的台語對罵中出現。此用語具高度冒犯性,使用者容易被界定為水準較低下的人。不過,若有人以此為口頭禪或問候語,而能被對話者所諒解的話,雙方不會因此發生衝突,情形一如世界上其他侮辱性用語,也因此有玩笑話稱:「承諾就像『姦恁娘』:說得到卻做不到」。 ### 詞用種類 「姦恁娘」在詞用上的應用大抵可分兩種: **穢語:** : 無意義的髒話,純粹只是自己發洩情緒的發語詞(類似英文「damn」或「fuck」)或語助詞(類似「fucking」)來加強語氣(可放在句中或句末)。 **詈語:** : 必須有他人作為辱罵賓語,比較具攻擊性。 ### 詞類比較 「姦」同於英文的「fuck」,英文中「fuck you」一詞即「姦恁娘」之意,但英文不會用「fuck your mother」來罵人。 此外,「姦恁娘」的字面意思並不同於英語的侮蔑用語「motherfucker」,因該詞是表示近親亂倫之辱罵語,類似於中國小說(如《水滸傳》、《古今談概》、《堅瓠首集》)中的「直娘賊」。 ## 各方觀點 女性主義其中有這樣的說法,認為以姦、做愛等性用語來作為攻擊或羞辱被攻擊者,是將女性(母親或妹妹)視為被攻擊者的所有物的歧視行為,所以這樣的言語也是歧視女性。 ## 延伸用詞 ### 姦恁娘 * 姦恁娘膣屄 / 姦恁娘膣毴(幹林娘機掰,kàn lín-niâ tsi-bai),同普通話「肏你媽個屄」。 * 姦恁娘老膣屄(幹林娘老雞掰,kàn lín-niâ lāu-chi-bai),同廣東話「屌你老母臭閪」。 * 姦恁老母(幹你老木,kàn lín-lāu-bú)同廣東話「屌你老母」。 * 恁娘咧(你娘勒,lín-niâ--leh),為「姦恁娘咧」之省略。 * 恁娘較好(你娘卡賀 /- 好 /- 厚,lín-niâ khah-hó) * 幹你媽(現代標準漢語) * 幹你媽的屄(現代標準漢語),亦可略作「(幹)(你)媽的」。 * 幹你媽的(老)雞巴(現代標準漢語) * 另有「**姦恁蜊仔**(幹你蜆仔,Kàn lín lâ-á)」等更隱晦的說法。 ### 姦 * 姦甲會牽絲(幹到會牽絲,kàn kah ē khan-si)   : 形容性交時或之後性器官上的體液,如陰道分泌液、精液,或兩者之混合液所形成之黏液絲狀。 「你」亦可代換為第三人稱「他」。而物件已可從「母親」代換為其他受格,包括「妹」、「爹」、「爸」(杯)、「老爸」(老杯、老頭、老子)、「大爺」、「祖媽」、「祖先」、「祖宗十八代」等。其表達之辱罵義均同,只是辱罵攻擊深入義大小之別而已。臺灣人流行罵人「姦爾老師」(幹你老師)。 ## 其他漢語的相似詞彙 在漢語的部分方言中,存在著與「姦恁娘」的同義詞,包括了: * **屌你老母**(粵語)   : 「屌」俗作「𨳒」(粵拼:diu2,漢語拼音:diǎo。參見:屌),網路上經常寫作「DLLM」。 * **撲你姨**、**撲你阿母**(閩南語潮汕話,白話字:Phú-niá-bó) * **𠚺汝奶**(閩東語福州話,平話字:Sá nṳ̄ nā̤)   : 有時用普通話空耳寫作「撒女內」。 * **肏你媽**(官話普通話,拼音:Cào nǐ mā;注音:ㄘㄠˋ ㄋㄧˇ ㄇㄚ;參見草泥馬)   : 「肏」一般為求隱晦或避開規制,網上改為音近之「操」、「曹」或「草」(「艹」)。 * **透你媽**(太原話)   : 透在太原話中讀作 t'əu ,而肏讀作 ts'au。 * **娘戲屄**(吳語寧波話,拼音:Nyan shi phih)   : 聽起來像普通話的「娘閪屄」、「娘戲撇」、「娘希匹」。 * **戳㑚娘**(吳語上海話,拼音:Tsheh na niang)   : 聽起來像普通話的「冊那娘」。 * **屌若姆**(客家話,客語白話字:Tiáu ngiâ mê)   : 有時用普通話空耳寫作「屌娘妹」。 * **戳目娘**(贛語南昌話)   : 有時寫作「戳木娘」或「CMN」。 * **媽賣屄**(四川話)   : 經常寫作「媽賣批」或「MMP」。 * **進乃媽**(膠遼官話) 在其他漢語中,「姦」的對應尚有: * **尻**(河南話)   : 在台灣國語中作「我靠」。 * **入**(四川話)   : 經常寫作「日」。 * **賊**(陝西話) * **嬲**(湘語)   : 湘語讀音:nia4 ,漢語拼音:niǎo,注音為ㄋㄧㄠˇ。 「嬲」在其他的地方有戲弄、調戲、糾纏,攪擾或生氣的意思,但在湘語則等同於「幹」,常用句為:「嬲你媽」、「嬲你媽媽別」。 * **進**(膠遼官話) ## 大眾文化 ### 文化交流 * 外國人取中文名時,造成不雅的諧音。 ### 歌曲 * 歌手羅百吉的歌《幹你娘》,歌詞只有「幹你娘」三個字。 * 音樂人、吉他演奏家陳明章的《酒空成仔的那條歌》,歌中就有:「幹你娘!衝啥小,麥抵遐亂」。 * 歌手謝和弦的歌《幹你娘雞掰》,MV 多次出現香港反送中事件畫面。 ### 網路 * 基於「幹你娘」的諧音的「贛林老木」 (或「江西你老木」) 、「甘霖老杯」是網路上流傳的笑話;此外還有「甘寧老師」等等眾多的衍生版本。 * 2009 年繼百度十大神獸之後的「十大神秘美食」之中有「**干泥釀**」的條目。 * 2010 年楊淑君事件後,台灣駭客入侵亞洲跆拳道聯盟官網,置入「幹你娘」的咒罵語音表示不滿。 ### 相關扭曲髒話 * 在台灣,有一些人發展出了一些基於「幹你娘」的扭曲髒話,扭曲髒話是一種為了避免直接飆出髒話而刻意將髒話用一些不被視為髒話的諧音字或相關字來代替的現象。 * 其中一個基於「幹你娘」的扭曲髒話的例子是「江西小太陽」,這是因為中國江西省的簡稱為「贛」,正好和「幹」同音;而兒童作家林良的名字和「你娘」諧音,且林良的其中一個暱稱為「小太陽」之故。 * 其他基於「幹你娘」的扭曲髒話有基於諧音的網路用語「**蛋營養、老雞排**」和「**趕羚羊、草枝擺**」,也有人把有關詞語配成 KTV 上載到 YouTube。台灣知名樂團五月天於 2008 年 10 月所發表的歌曲《春天的吶喊》中即有「看羚羊,草枝擺,我愛上大自然」一句。 * 臺灣著名的都市傳說稱泰語的麵包音近臺語「幹你娘」。事實上泰語的麵包(ขนมปัง)發音為「kà-nǒm-pang」,此都市傳說的來源一說是新加坡有一間麵包公司叫 Gardenia,在東南亞頗有名氣,Gardenia 拼成泰語是การ์ดีเนีย。 ### 電視 * TVB 劇集《鐵探》,越南武裝(例如吳廷燁)以越南話辱罵幹你娘。 ### 電影 以下列出部分作品: * 台灣於 2007 年金馬國際影展中展出的紐西蘭搞笑驚悚片《黯陰羊》。 * 電影《悲情城市》中,陳松勇常罵姦恁娘。 * 電影《條子阿不拉》中,扮演阿不拉的柯受良常罵姦恁娘。 * 電影《春秋茶室》中,梁家輝罵過姦恁娘。 * 電影《九降風》中幾位男主角以「姦恁娘」為口頭禪。 * 電影《海角七號》中,很多台詞帶有姦。 * 電影《艋舺》中,很多台詞也帶有姦恁娘。 * 電影《跛豪》呂良偉、鄭則士於戲中以潮州話辱罵姦恁娘。 * 電影《大尾鱸鰻》中,扮演朱大德的豬哥亮常罵姦恁娘。 * 電影《愛出貓》戲中,補習天王教授粗囗應付會考。 * 電影《少年吔,安啦!》中,顏正國和譚志剛都常罵姦恁娘。 * 電影《翻滾吧!阿信》中,扮演阿信的彭于晏、扮演菜脯的柯宇綸及扮演信母的潘麗麗都罵過姦恁娘。 * 電影《情聖》粵語版中,扮演葉圓的香港知名女演員毛舜筠在假車禍橋段假扮解放軍罵過姦恁娘。 * 電影《低俗喜劇》中,扮演杜惠彰的杜汶澤任何事情也罵 "姦恁娘" 侮辱他人。 ### 飲食 * 中興大學園藝試驗場以番薯作為原料的甘藷酒「甘吟釀」,因與「姦恁娘」諧音獲得知名度。 ### 遊戲 * 《真三國無雙 2》中文版,張飛苦戰的時候,也會罵他媽的(姦恁娘)。 ## 參見 * 髒話 * 七大髒詞 * 性別歧視主義 * 大男子主義 * Fuck * Motherfucker * 屄 * 草泥馬 * 十大神獸 * 俄羅斯軍艦,去你媽的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Otto Jespersen,"Mankind, Nation and Individual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 Aschehoug/Oslo,Norway,1925.
null
21,035
2023-04-23T19:19:23Z
76,888,954
𨳒你老母
117,776
<p><b>粵語髒話</b>又稱<b>廣東話粗口</b>,在粵語中,粗口具有相當的獨特性,廣泛流行於使用粵語的社區,包括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唐人街及華人社區等,詞句中有些被加上關於性器官或者性侵犯的俚語。粗口除了含有性俚語外,有些則是咒罵內容。根據使用時的環境及心態,可以分類為具冒犯性、不禮貌的咒罵、情緒發洩及習慣無意助語等。 </p> <h2><span id=".E8.80.83.E7.A9.B6"></span><span id="考究">考究</span></h2> <p>有香港人在網絡上編寫《粗口字典》,對於經常使用的粗口用字提供了解釋及例句。香港已故作詞人黃霑生前亦對粗口中描述性器官的用字作出了探討,並且將內容在報章副刊內刊登,及結集出版《不文集》。 </p> <h3><span id=".E6.AD.A3.E5.AF.AB.E5.92.8C.E6.AD.A3.E9.9F.B3"></span><span id="正寫和正音">正寫和正音</span></h3> <p>粵語髒話看似有音無字。原因是政府、學界、社會壓力,令到老師對此不教不傳、商業機構出版的教科書、學界字典不記載、現代電腦字庫未包含、以至正字日漸失傳,使到粵語髒話及一些俚俗字詞多數有音無字。近代以五個韓國自創漢字「門」字做部首內加同音字表示。 如將「西」字加入「門」字寫為「閪」字,小部份正寫可以透過粵語審音配詞字庫查究,但意義與韓國漢字完全不同。也由於韓國逐漸棄用漢字,此五字已成為廣東特有漢字。 </p><p>按照香港作家彭志銘在《小狗懶擦鞋》(為典型粗口〈屌㞗<span title="字符描述:⿸屍粦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柒</span>杘屄、𨳒𨳊𨶙𨳍閪〉的諧音格)一書中描述,主要的廣東粗口字有5個,它們均為「尸」字部首,例如「屌」、「<span data-orig-title="㞗"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㞗"><span>㞗</span></span>」、「𡳞」、「<span data-orig-title="杘"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杘"><span>杘</span></span>」、「屄」,其他的粗口字眼則是主要以諧音和意境去解釋。而且,辱罵人時,目標人物的親人往往也會成為受辱對象之一。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屌你老母。 </p><p>也有「𢆡姑」(乳房,俗寫「Lin姑」)、「豳脽」(陰莖,俗寫「賓州」),及半漢源的「膥袋」(陰嚢,俗寫「春袋」)、「膥子」(睪丸,俗寫「春子」)、「屎窟竉」(肛門,俗寫「屎忽窿」)。 </p> <h3><span id=".E5.A7.94.E5.A9.89.E8.AA.AA.E6.B3.95"></span><span id="委婉說法">委婉說法</span></h3> <p>日常口語常以「隨口噏」(隨便說說)代稱髒話的委婉說法,將那些粗口用字和惡毒罵語的關鍵字除去,或者轉用其它諧音字,演變出等比較中性和個人的廣東咒罵語 這些俗語,偶有名人於公眾場合也會用來說笑。 </p> <h2><span id=".E7.94.A8.E5.AD.97"></span><span id="用字">用字</span></h2> <ul><li>關於男性器官的粗口用字:<span title="字符描述:⿸尸粦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𡳞</span>、<span data-orig-title="㞗"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㞗"><span>㞗</span></span>、<span data-orig-title="杘" data-lang-code="yue" data-lang-name="粵语" data-foreign-title="杘"><span>杘</span></span>、豳脽(賓州)、膥(春)袋。</li> <li>關於女性器官的粗口用字:屄、雞,夾夾、Li。關於性侵動作的粗口用:。</li> <li>關於性行為的粗口用字:屌</li></ul><h3><span id=".E7.94.B7.E6.80.A7"></span><span id="男性">男性</span></h3> <h4><span id=".E3.9E.97.2F.F0.A8.B3.8A"></span><span id="㞗/𨳊">㞗/𨳊</span></h4> <p>「㞗」(「尸」下作「求」)為生僻字,常假借「鳩」和「尻」字。但其實「尻」字音「拷」,指人體尾椎位置,引申為屁股 。另外「鳩」及「勼」正音也是gau1,但因與髒話忌諱,漸唸成kau1(音「溝」)。前者「鳩」指一種雀鳥,後者「勼」解<q>聚集</q>,例如俗稱的「溝女」其實應為「勼女」。 </p><p>舉例: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p> <h5><span id=".E5.A7.94.E5.A9.89.E8.AA.AA.E6.B3.95_2"></span><span id="委婉說法_2">委婉說法</span></h5> <p>以諧音字膠代替,如黐孖根(神經病)。「戇㞗」轉為「硬膠」。也有用「鳩」代替,曾蔭權在會議中曾經公開講出「鳩噏」一詞,香港新聞處的文件上則以將該詞彙修繕為「鬥噏」。「狗噏」源出自粗口「亂㞗噏」,改用諧音字「狗」,「亂㞗噏」更加簡化成「狗噏」。另有狗樣、舊樣、多舊魚、小狗及胡說九道等近音說法。 </p> <h4><span id=".E5.8D.B5.2F-.7B.F0.A1.B3.9E.7D-.2F-.7B.F0.A8.B6.99.7D-"></span><span id="卵/-{𡳞}-/-{𨶙}-">卵/<span title="字符描述:⿸尸粦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𡳞</span>/<span title="字符描述:⿵門能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𨶙</span></span></h4> <p>本字為「卵」,亦用於閩南語泉漳話及潮汕話。見於《康熙字典》(卷七第六十三頁)、《漢語大字典》(第九八一頁):「《字彙》力刃切。陰。《字彙.屍部》,閩人謂陰也。《字彙》良慎切,音吝,閩人謂陰也。」、《中文大辭典》(第四二八八頁):「《字彙》良慎切,音吝,震去聲,陰部。《字彙》,閩人謂陰也。《正字通》按,方俗語,有音無字。陰不必別名。」 常假借為「撚」,「撚」原本並非低俗用字,也不是男性器。本字解賣弄技巧。例如「撚化」即玩弄整鬼,等同搵笨。「撚幾味」即使用技巧,做出幾味餸菜。拿手小菜又叫作「撚手小菜」。名詞可以指「污漬」,石岐(中山市)或台山人說「整撚咗」、即是弄污了,不要誤會他是說低俗下流語言。 </p> <h5><span id=".E5.A7.94.E5.A9.89.E8.AA.AA.E6.B3.95_3"></span><span id="委婉說法_3">委婉說法</span></h5> <p>以近音字代替 </p> <ul><li>粉腸/能量、實指<b>撚樣</b>(男人)。</li> <li>好<b>肯</b>衰</li> <li>好<b>狠</b>狼</li> <li>做乜<b>諗</b>嘢</li></ul><h5><span id=".E7.9B.B8.E9.97.9C.E6.AD.87.E5.BE.8C.E8.AA.9E"></span><span id="相關歇後語">相關歇後語</span></h5> <ul><li>太監叫雞(召妓):無撚用 [沒用]</li> <li>太監騎馬 :無撚得頂</li> <li>猩猩打飛機:玩撚猿(完) [完蛋了]</li></ul><h4><span id=".E6.9D.98.2F.F0.A8.B3.8D"></span><span id="杘/𨳍">杘/𨳍</span></h4> <p>一說「柒/七」為假借字,正字為「𡴶」、「杘」,另一說指「七」在江相派老千隱語中比喻男人,原借用亞拉伯數字7,作下垂姿態,或進入了騙局以不自知,故稱笨7。(8在江相派隱語中比喻女人,原借用亞拉伯數字8,因為上下兩個洞的關係) </p> <ol><li>搵笨七(七賊切):江湖相士找到一哥(可以欺騙的信徒)</li> <li>笨撚七 :被撚化及欺騙了的男人</li> <li>漸漸「七」:「撚」同用、及通用,分開單字使用,等同男性器。</li> <li>祿「七」:意思完蛋了。</li></ol><h5><span id=".E5.A7.94.E5.A9.89.E8.AA.AA.E6.B3.95_4"></span><span id="委婉說法_4">委婉說法</span></h5> <p>以近音字代替 </p> <ul><li>以諧音字「賊」、「實」代替 <ul><li>狗賊/笨賊/笨狗賊/笨實/搵笨實</li></ul></li></ul><h3><span id=".E5.A5.B3.E6.80.A7"></span><span id="女性">女性</span></h3> <h4><span id=".E5.B1.84.2F.E9.96.AA"></span><span id="屄/閪">屄/閪</span></h4> <p>閪;現代粵語新創字,本作屄。屄為全國通用字,故普通話、客家話、閩南語(包含潮州話)均用此字。普通話語音為〈Bi〉,客家話則讀作biet5/bet5,而在閩南語中屄(bai)常與膣(tsi)連用為「膣屄」。 </p> <h5><span id=".E5.A7.94.E5.A9.89.E8.AA.AA.E6.B3.95_5"></span><span id="委婉說法_5">委婉說法</span></h5> <ul><li>以諧音字<b>蟹</b>或<b>鞋</b>代替; <ul><li>西/西人/臭蟹/花蟹/爛花蟹,指壞女人。</li> <li>臭西/臭鞋/爛臭鞋/懶擦鞋</li></ul></li></ul><h3><span id=".E5.8B.95.E4.BD.9C"></span><span id="動作">動作</span></h3> <h4><span id=".E5.B1.8C.2F.F0.A8.B3.92"></span><span id="屌/𨳒">屌/𨳒</span></h4> <p>𨳒;以勃起的陽具挺進陰戶,本字為屌,在廣東客家話和香港客家話均用此字,念作 diau3 ,意思和用法與粵語的相同。 </p> <h5><span id=".E5.A7.94.E5.A9.89.E8.AA.AA.E6.B3.95_6"></span><span id="委婉說法_6">委婉說法</span></h5> <p>以諧音字 <b>小</b>、<b>挑</b>或<b>頂</b> 代替: </p> <ul><li><b>小喇叭</b>:<b>屌那</b>(「你阿」切音)<b>媽</b>。</li> <li><b>挑那星</b>:潮汕人說<b>屌你嘅屎忽</b>的音切變。</li> <li><b>騎馬過海</b>:台山人說<b>你阿媽個開</b>的音切變。</li> <li>頂你個肺</li></ul><h3><span id=".E5.85.B7.E7.88.AD.E8.AD.B0"></span><span id="具爭議">具爭議</span></h3> <h4><span id=".E4.BB.86.E8.A1.97"></span><span id="仆街">仆街</span></h4> <h2><span id=".E4.BD.BF.E7.94.A8.E5.8E.9F.E5.9B.A0"></span><span id="使用原因">使用原因</span></h2> <h3><span id=".E5.86.92.E7.8A.AF.E8.88.87.E4.BE.AE.E8.BE.B1"></span><span id="冒犯與侮辱">冒犯與侮辱</span></h3> <p>例子包括甲學生不滿老師給的成績,對老師辱罵: </p> <dl><dd>「屌你老母臭閪!」(粵語髒話,言語上對其母親性侵犯)</dd> <dd>「做乜鳩比咁撚低分,屌你老母閪!」(為何給這麼低分,幹你娘!)</dd></dl><p>臺北地方法院曾審判一宗案件,後上訴至臺灣高等法院,下引述自《臺灣高等法院 102 年上易字第 1646 號刑事判決》: </p> <dl><dd>(二)、而屌(廣東話讀音:diu2、ㄉㄧㄨˊ,俗寫「門」字內加「小」字),是男性外生殖器,引伸成形容男人陽具插入女人陰道時的動作,但含有貶意;「屌你老母」在廣東話之意即「我同你老母性交」,意同台語之「幹你娘」,核屬負面用語,用於評價他人時,足認係基於謾罵、侮辱之動機,自足以貶損他人之人格與名譽。在公開場合大庭廣眾下,對告訴人以「屌你老母(意同閩南語臺灣話之「幹你娘」)」之語辱罵,已逸脫口頭禪、句首語助詞之範圍;且在該處工作人員及其他參訪民眾得以共見共聞之情形下所為,亦已達公然貶損告訴人之個人人格及社會評價甚明。</dd></dl><h3><span id=".E5.8A.A0.E5.BC.B7.E8.AA.9E.E6.B0.A3"></span><span id="加強語氣">加強語氣</span></h3> <p>在香港或廣州,一些特定階層或特別行業的夥伴習慣上經常都會加入粗口為助語詞,這種用法並無侮辱對方的意思。一些粗口字,特別是單字,有時會放在正常的語句中用以加強語氣,而粗口的諧音亦有時被運用作罵人或說笑等。 </p><p>還有不含性器官的,如仆街、或死摌等通俗說話,一般只被視為粗俗說話而非粗口或髒話。 </p> <h3><span id=".E7.99.BC.E6.B4.A9.E6.83.85.E7.B7.92"></span><span id="發洩情緒">發洩情緒</span></h3> <p>雖然大部份粗口帶有侮辱性。但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報的一篇名為《道德高地的虛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文章指出,粗口字須在一定的語境下才能產生「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等意思。他們舉例說明: </p> <ol><li>甲剛寫完了一篇很長的論文,又寫得很滿意,於是擲筆並對天說了一聲:「屌!搞掂!」</li> <li>某人於遊覽期埃及其間,見到宏偉得令人驚歎的金字塔,讚嘆道:「估唔到以前啲埃及人咁撚勁!」</li></ol><p>在第一個例子中,該粗口字旨在強調「終於完成了」的喜悅與滿足,而次例則表達了他對古埃及人的敬佩,兩者都肯定沒有「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的意思。 </p> <h3><span id=".E6.9C.8B.E8.BC.A9.E5.A3.93.E5.8A.9B"></span><span id="朋輩壓力">朋輩壓力</span></h3> <p>因為害怕遭到排斥,不情願地放棄文質彬彬的措詞,而選擇跟同伴一起粗口爛舌,這種朋輩壓力於青少年之間並不罕見。 </p> <h3><span id=".E6.AD.A3.E5.B8.B8.E7.94.A8.E9.80.94"></span><span id="正常用途">正常用途</span></h3> <p>首先,粗口的對應就是所謂的雅言,而實際上被定義為粗口字的都是所謂的使用雅言的人所不齒的字語。通常使用雅言的都是所謂的社會上流人士。而且上述幾種的所謂使用原因都是基於雅言人士所出現的對立解釋。實際上,所謂的粗口都是正常語言的一部分,並無上述所講的特定情況。 </p> <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硬膠文化</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8.B3.87.E6.96.99"></span><span id="參考資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21 Cached time: 2023050418535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30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433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77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142607/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8903/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1/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12974/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111/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616661/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0/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303.193 1 -total 22.22% 67.375 3 Template:Navbox_subgroup 20.20% 61.233 8 Template:Cite_web 19.95% 60.481 1 Template:粵語 18.91% 57.337 1 Template:Navbox 16.27% 49.325 2 Template:Ambox 16.14% 48.925 1 Template:Original_research 12.06% 36.563 1 Template:NoteTA 4.82% 14.603 4 Template:Link-yue 4.25% 12.871 4 Template:Wiktionary -->
**粵語髒話**又稱**廣東話粗口**,在粵語中,粗口具有相當的獨特性,廣泛流行於使用粵語的社區,包括廣東、香港、澳門及海外唐人街及華人社區等,詞句中有些被加上關於性器官或者性侵犯的俚語。粗口除了含有性俚語外,有些則是咒罵內容。根據使用時的環境及心態,可以分類為具冒犯性、不禮貌的咒罵、情緒發洩及習慣無意助語等。 ## 考究 有香港人在網絡上編寫《粗口字典》,對於經常使用的粗口用字提供了解釋及例句。香港已故作詞人黃霑生前亦對粗口中描述性器官的用字作出了探討,並且將內容在報章副刊內刊登,及結集出版《不文集》。 ### 正寫和正音 粵語髒話看似有音無字。原因是政府、學界、社會壓力,令到老師對此不教不傳、商業機構出版的教科書、學界字典不記載、現代電腦字庫未包含、以至正字日漸失傳,使到粵語髒話及一些俚俗字詞多數有音無字。近代以五個韓國自創漢字「門」字做部首內加同音字表示。 如將「西」字加入「門」字寫為「閪」字,小部份正寫可以透過粵語審音配詞字庫查究,但意義與韓國漢字完全不同。也由於韓國逐漸棄用漢字,此五字已成為廣東特有漢字。 按照香港作家彭志銘在《小狗懶擦鞋》(為典型粗口〈屌㞗柒杘屄、𨳒𨳊𨶙𨳍閪〉的諧音格)一書中描述,主要的廣東粗口字有 5 個,它們均為「尸」字部首,例如「屌」、「㞗」、「𡳞」、「杘」、「屄」,其他的粗口字眼則是主要以諧音和意境去解釋。而且,辱罵人時,目標人物的親人往往也會成為受辱對象之一。其中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屌你老母。 也有「𢆡姑」(乳房,俗寫「Lin 姑」)、「豳脽」(陰莖,俗寫「賓州」),及半漢源的「膥袋」(陰嚢,俗寫「春袋」)、「膥子」(睪丸,俗寫「春子」)、「屎窟竉」(肛門,俗寫「屎忽窿」)。 ### 委婉說法 日常口語常以「隨口噏」(隨便說說)代稱髒話的委婉說法,將那些粗口用字和惡毒罵語的關鍵字除去,或者轉用其它諧音字,演變出等比較中性和個人的廣東咒罵語 這些俗語,偶有名人於公眾場合也會用來說笑。 ## 用字 * 關於男性器官的粗口用字:𡳞、㞗、杘、豳脽 (賓州)、膥 (春) 袋。 * 關於女性器官的粗口用字:屄、雞,夾夾、Li。關於性侵動作的粗口用:。 * 關於性行為的粗口用字:屌 ### 男性 #### 㞗 /𨳊 「㞗」(「尸」下作「求」)為生僻字,常假借「鳩」和「尻」字。但其實「尻」字音「拷」,指人體尾椎位置,引申為屁股 。另外「鳩」及「勼」正音也是 gau1,但因與髒話忌諱,漸唸成 kau1(音「溝」)。前者「鳩」指一種雀鳥,後者「勼」解聚集,例如俗稱的「溝女」其實應為「勼女」。 舉例: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委婉說法 以諧音字膠代替,如黐孖根(神經病)。「戇㞗」轉為「硬膠」。也有用「鳩」代替,曾蔭權在會議中曾經公開講出「鳩噏」一詞,香港新聞處的文件上則以將該詞彙修繕為「鬥噏」。「狗噏」源出自粗口「亂㞗噏」,改用諧音字「狗」,「亂㞗噏」更加簡化成「狗噏」。另有狗樣、舊樣、多舊魚、小狗及胡說九道等近音說法。 #### 卵 /𡳞/𨶙 本字為「卵」,亦用於閩南語泉漳話及潮汕話。見於《康熙字典》(卷七第六十三頁)、《漢語大字典》(第九八一頁):「《字彙》力刃切。陰。《字彙.屍部》,閩人謂陰也。《字彙》良慎切,音吝,閩人謂陰也。」、《中文大辭典》(第四二八八頁):「《字彙》良慎切,音吝,震去聲,陰部。《字彙》,閩人謂陰也。《正字通》按,方俗語,有音無字。陰不必別名。」 常假借為「撚」,「撚」原本並非低俗用字,也不是男性器。本字解賣弄技巧。例如「撚化」即玩弄整鬼,等同搵笨。「撚幾味」即使用技巧,做出幾味餸菜。拿手小菜又叫作「撚手小菜」。名詞可以指「污漬」,石岐(中山市)或台山人說「整撚咗」、即是弄污了,不要誤會他是說低俗下流語言。 ##### 委婉說法 以近音字代替 * 粉腸 / 能量、實指**撚樣**(男人)。 * 好**肯**衰 * 好**狠**狼 * 做乜**諗**嘢 ##### 相關歇後語 * 太監叫雞(召妓):無撚用 [沒用] * 太監騎馬 :無撚得頂 * 猩猩打飛機:玩撚猿 (完) [完蛋了] #### 杘 /𨳍 一說「柒 / 七」為假借字,正字為「𡴶」、「杘」,另一說指「七」在江相派老千隱語中比喻男人,原借用亞拉伯數字 7,作下垂姿態,或進入了騙局以不自知,故稱笨 7。(8 在江相派隱語中比喻女人,原借用亞拉伯數字 8,因為上下兩個洞的關係) 1. 搵笨七(七賊切):江湖相士找到一哥(可以欺騙的信徒) 2. 笨撚七 :被撚化及欺騙了的男人 3. 漸漸「七」:「撚」同用、及通用,分開單字使用,等同男性器。 4. 祿「七」:意思完蛋了。 ##### 委婉說法 以近音字代替 * 以諧音字「賊」、「實」代替 * 狗賊 / 笨賊 / 笨狗賊 / 笨實 / 搵笨實 ### 女性 #### 屄 / 閪 閪;現代粵語新創字,本作屄。屄為全國通用字,故普通話、客家話、閩南語(包含潮州話)均用此字。普通話語音為〈Bi〉,客家話則讀作 biet5/bet5,而在閩南語中屄 (bai) 常與膣 (tsi) 連用為「膣屄」。 ##### 委婉說法 * 以諧音字**蟹**或**鞋**代替; * 西 / 西人 / 臭蟹 / 花蟹 / 爛花蟹,指壞女人。 * 臭西 / 臭鞋 / 爛臭鞋 / 懶擦鞋 ### 動作 #### 屌 /𨳒 𨳒;以勃起的陽具挺進陰戶,本字為屌,在廣東客家話和香港客家話均用此字,念作 diau3 ,意思和用法與粵語的相同。 ##### 委婉說法 以諧音字 **小**、**挑**或**頂** 代替: * **小喇叭**:**屌那**(「你阿」切音)**媽**。 * **挑那星**:潮汕人說**屌你嘅屎忽**的音切變。 * **騎馬過海**:台山人說**你阿媽個開**的音切變。 * 頂你個肺 ### 具爭議 #### 仆街 ## 使用原因 ### 冒犯與侮辱 例子包括甲學生不滿老師給的成績,對老師辱罵:   : 「屌你老母臭閪!」(粵語髒話,言語上對其母親性侵犯)   : 「做乜鳩比咁撚低分,屌你老母閪!」(為何給這麼低分,幹你娘!) 臺北地方法院曾審判一宗案件,後上訴至臺灣高等法院,下引述自《臺灣高等法院 102 年上易字第 1646 號刑事判決》:   : (二)、而屌(廣東話讀音:diu2、ㄉㄧㄨˊ,俗寫「門」字內加「小」字),是男性外生殖器,引伸成形容男人陽具插入女人陰道時的動作,但含有貶意;「屌你老母」在廣東話之意即「我同你老母性交」,意同台語之「幹你娘」,核屬負面用語,用於評價他人時,足認係基於謾罵、侮辱之動機,自足以貶損他人之人格與名譽。在公開場合大庭廣眾下,對告訴人以「屌你老母(意同閩南語臺灣話之「幹你娘」)」之語辱罵,已逸脫口頭禪、句首語助詞之範圍;且在該處工作人員及其他參訪民眾得以共見共聞之情形下所為,亦已達公然貶損告訴人之個人人格及社會評價甚明。 ### 加強語氣 在香港或廣州,一些特定階層或特別行業的夥伴習慣上經常都會加入粗口為助語詞,這種用法並無侮辱對方的意思。一些粗口字,特別是單字,有時會放在正常的語句中用以加強語氣,而粗口的諧音亦有時被運用作罵人或說笑等。 還有不含性器官的,如仆街、或死摌等通俗說話,一般只被視為粗俗說話而非粗口或髒話。 ### 發洩情緒 雖然大部份粗口帶有侮辱性。但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報的一篇名為《道德高地的虛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文章指出,粗口字須在一定的語境下才能產生「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等意思。他們舉例說明: 1. 甲剛寫完了一篇很長的論文,又寫得很滿意,於是擲筆並對天說了一聲:「屌!搞掂!」 2. 某人於遊覽期埃及其間,見到宏偉得令人驚歎的金字塔,讚嘆道:「估唔到以前啲埃及人咁撚勁!」 在第一個例子中,該粗口字旨在強調「終於完成了」的喜悅與滿足,而次例則表達了他對古埃及人的敬佩,兩者都肯定沒有「侮辱性、不尊重、性騷擾」的意思。 ### 朋輩壓力 因為害怕遭到排斥,不情願地放棄文質彬彬的措詞,而選擇跟同伴一起粗口爛舌,這種朋輩壓力於青少年之間並不罕見。 ### 正常用途 首先,粗口的對應就是所謂的雅言,而實際上被定義為粗口字的都是所謂的使用雅言的人所不齒的字語。通常使用雅言的都是所謂的社會上流人士。而且上述幾種的所謂使用原因都是基於雅言人士所出現的對立解釋。實際上,所謂的粗口都是正常語言的一部分,並無上述所講的特定情況。 ## 參見 * 硬膠文化 ## 參考資料
null
14,610
2023-04-21T15:22:33Z
76,328,849
𨳒你老母臭閪
1,935,939
<p class="mw-empty-elt"> </p> <p><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鎮</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p> <h2><span id=".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pan><span id="行政区划">行政區劃</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鎮下轄以下地區:</p><p>萬江社區、​溪北村、​溪南村、​蓮塘村、​上灣村、​市郊村、​環市村、​西洞村、​富足村、​高華村、​黃再村、​砂湯村、​上圍村、​黃砂坑村、​九河村、​葛布村、​田坫村、​庵坑村、​錫坑村、​大坪村、​仙豐村、​志揚村、​志南村、​新美村、​長林村、​新埔村、​口鋪村、​小東村、​石九村、​茶背村、​蔗溪村、​西山村、​下南村、​金崗村、​上南村、​崬下村和黃砂田村。 </p> <h2><span id=".E5.8F.B2.E5.89.8D.E6.96.87.E6.98.8E"></span><span id="史前文明">史前文明</span></h2> <p>在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就有先人在境內活動,已發現的生活遺址分布在韓江中游流域,主要有拱厝盤遺址;窯址有梅印、九河、西洞等。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原名萬江市。 </p> <ul><li>東周屬百越地。</li> <li>漢朝時屬南海郡揭陽縣。</li> <li>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揭陽縣治設在<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後才遷至揭陽玉窖村(今揭陽榕城)。</li> <li>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重刻《揭陽縣老》。</li></ul><h2><span id=".E5.8F.B2.E4.B9.A6.E8.AE.B0.E8.BD.BD"></span><span id="史书记载">史書記載</span></h2> <p>《沿革》載:「宋徽宗宣和三年,始割海陽之永寧、延德、崇義三鄉置揭陽縣。宋高宗紹興二年,廢縣制併入海陽縣。十年,復設,卜地於<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玉窖二村。<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在豐政都,屬豐順縣地;玉窖,今揭陽城。」該城址面積約3000平方米,設4個城門,東門在現在媽宮;西門在後井;北門在宮汶頭,也曰城之頭;南門在街尾李厝埕;里即內,內即城之內。出後井就是是城之外,以現在寨內城牆為界,當時還在宮汶頭設碼頭,名曰揭陽縣渡船所,專管往來船隻。清初時饒平總兵、邑人吳六奇(現有吳六奇墓前石雕)重建城圍,另設4個城門,並田<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地勢險要,利於江防,下令在<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江邊建築碼頭,以便往來船隻裝卸貨與徵收捐稅。官府還設《奉縣憲示禁石碑》,這塊石碑已在當地被發現,現在放在官汶頭風景區內。石碑上規定對韓江船隻需加管理,「上水只載餉鹽,不載地貨,亦不能搭客。」這個碑文,實際上反映當時封建時代這一帶的自然經濟情況。此外,吳六奇還下令在<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西北部辟有面積約2000多畝的湖塘,以灣泊江防戰船,老百姓稱之為「軍塘」。這個軍塘,成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的一個古景,叫做「軍塘魚筏」。 </p> <h2><span id=".E5.9C.B0.E7.90.86.E4.BD.8D.E7.BD.AE"></span><span id="地理位置">地理位置</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鎮位於韓江中下游,地處豐順縣東北部,東南毗鄰潮汕、揭陽,縣內與湯坑、潘田、黃金、小勝和潭江等5個鎮接壤。 </p> <h2><span id=".E4.BA.A4.E9.80.9A"></span><span id="交通">交通</span></h2> <p>西南距縣城50公里,東南距潮州市40公里,距汕頭市65公里,省道S233線、S334線貫穿境內,有沿江公路和韓江航道。 </p> <h2><span id=".E9.9D.A2.E7.A7.AF"></span><span id="面积">面積</span></h2> <p>全鎮總面積428.2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555733畝,耕地面積30739畝。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形態較為簡單。 </p> <h2><span id=".E8.AF.AD.E8.A8.80"></span><span id="语言">語言</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鎮全境通行潮汕話 </p> <h2><span id=".E6.B0.94.E5.80.99"></span><span id="气候">氣候</span></h2> <p>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年均氣溫21.3℃,年均降雨量1785.5毫米,溫差小,無霜期長,四季常綠。 </p> <h2><span id=".E4.B8.BB.E8.A6.81.E7.81.BE.E5.AE.B3"></span><span id="主要灾害">主要災害</span></h2> <p>冰凍、旱澇、地質滑坡等。 </p> <h2><span id=".E4.BA.BA.E5.8F.A3"></span><span id="人口">人口</span></h2> <p>現有人口10.3萬人。 </p> <h2><span id=".E8.B5.84.E6.BA.90"></span><span id="资源">資源</span></h2> <ul><li>森林資源:<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地處韓江中下游,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形態較為簡單,沿江兩岸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66.52%。</li> <li>溫泉資源:主要有東留鹿湖溫泉和砂湯溫泉等。東留鹿湖天然溫泉位於韓江<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大橋東側,X072線公路旁,平均水溫65攝氏度,日溢流量約900噸,多為氡泉。</li> <li>水力資源:<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地處韓江沿岸,區域內韓江水系水力資源豐富,因地形地勢關係,支流九河溪、蔗溪、鳳凰溪等各水系落差大,汛期洪峰多,形成了多處較大水力資源,區域內建成的裝機大小不一的水電站達60多座;幹流「韓江小三峽」建成韓江東山電站水利樞紐重點工程項目;此外,計劃引資9.3億元,在幹流建設韓江葛布二級電站。</li> <li>生態資源:<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春夏季節盛產枇杷、楊梅、龍眼、荔枝等水果;秋冬季節盛產青欖。</li> <li>礦產資源:主要礦產資源有花崗石和優質黑色輝綠岩等各類石材,以及瓷土、稀土、錳礦、錫、鈹(俗稱綠柱石)、鉛鋅礦、赤鐵礦、葉臘石和鉛鋅礦等。特別是鎮內韓江幹流長達20多公里,河沙蘊藏量大。</li></ul><h2><span id=".E6.97.85.E6.B8.B8.E6.99.AF.E7.82.B9"></span><span id="旅游景点">旅遊景點</span></h2> <p>萬江古榕廟、媽宮、篤慶堂、軍塘湖、中共東江特委黨代會舊址、韓江東山水利樞紐(韓江小三峽)、沿江老街景觀遊廊、韓江<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大橋、鹿湖溫泉假日酒店、惠仁聖寺、<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天后聖母宮 </p> <h2><span id=".E6.95.99.E8.82.B2"></span><span id="教育">教育</span></h2> <p><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鎮中心幼兒園,<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中心小學,球山中學 </p>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阝”右“留”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𨻧</span>隍鎮政府網站</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8.B5.84.E6.96.99"></span><span id="参考资料">參考資料</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58 Cached time: 20230505225824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898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1.360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13706/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9012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7799/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34/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60/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25/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530/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14055407/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58/400 -->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1300.972 1 -total 35.45% 461.252 1 Template:中国乡级行政区 35.14% 457.136 1 Template:Infobox_settlement 32.27% 419.828 1 Template:Infobox 25.46% 331.282 1 Template:PRC_admin/navcat 24.87% 323.579 1 Template:PRC_admin/article4footer 23.49% 305.597 1 Template:PRC_admin/children 23.34% 303.646 1 Template:PRC_admin/navbox3 7.46% 97.021 1 Template:Country_abbreviation 7.24% 94.148 3 Template:PRC_admin/list/44/14/23/128/000 -->
**𨻧隍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 行政區劃 𨻧隍鎮下轄以下地區: 萬江社區、​溪北村、​溪南村、​蓮塘村、​上灣村、​市郊村、​環市村、​西洞村、​富足村、​高華村、​黃再村、​砂湯村、​上圍村、​黃砂坑村、​九河村、​葛布村、​田坫村、​庵坑村、​錫坑村、​大坪村、​仙豐村、​志揚村、​志南村、​新美村、​長林村、​新埔村、​口鋪村、​小東村、​石九村、​茶背村、​蔗溪村、​西山村、​下南村、​金崗村、​上南村、​崬下村和黃砂田村。 ## 史前文明 在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代,就有先人在境內活動,已發現的生活遺址分布在韓江中游流域,主要有拱厝盤遺址;窯址有梅印、九河、西洞等。 ## 歷史 𨻧隍原名萬江市。 * 東周屬百越地。 * 漢朝時屬南海郡揭陽縣。 * 南宋紹興十年(1140 年),揭陽縣治設在𨻧隍,後才遷至揭陽玉窖村(今揭陽榕城)。 *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7 年)重刻《揭陽縣老》。 ## 史書記載 《沿革》載:「宋徽宗宣和三年,始割海陽之永寧、延德、崇義三鄉置揭陽縣。宋高宗紹興二年,廢縣制併入海陽縣。十年,復設,卜地於𨻧隍、玉窖二村。𨻧隍在豐政都,屬豐順縣地;玉窖,今揭陽城。」該城址面積約 3000 平方米,設 4 個城門,東門在現在媽宮;西門在後井;北門在宮汶頭,也曰城之頭;南門在街尾李厝埕;里即內,內即城之內。出後井就是是城之外,以現在寨內城牆為界,當時還在宮汶頭設碼頭,名曰揭陽縣渡船所,專管往來船隻。清初時饒平總兵、邑人吳六奇(現有吳六奇墓前石雕)重建城圍,另設 4 個城門,並田𨻧隍地勢險要,利於江防,下令在𨻧隍江邊建築碼頭,以便往來船隻裝卸貨與徵收捐稅。官府還設《奉縣憲示禁石碑》,這塊石碑已在當地被發現,現在放在官汶頭風景區內。石碑上規定對韓江船隻需加管理,「上水只載餉鹽,不載地貨,亦不能搭客。」這個碑文,實際上反映當時封建時代這一帶的自然經濟情況。此外,吳六奇還下令在𨻧隍西北部辟有面積約 2000 多畝的湖塘,以灣泊江防戰船,老百姓稱之為「軍塘」。這個軍塘,成為𨻧隍的一個古景,叫做「軍塘魚筏」。 ## 地理位置 𨻧隍鎮位於韓江中下游,地處豐順縣東北部,東南毗鄰潮汕、揭陽,縣內與湯坑、潘田、黃金、小勝和潭江等 5 個鎮接壤。 ## 交通 西南距縣城 50 公里,東南距潮州市 40 公里,距汕頭市 65 公里,省道 S233 線、S334 線貫穿境內,有沿江公路和韓江航道。 ## 面積 全鎮總面積 428.23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 555733 畝,耕地面積 30739 畝。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形態較為簡單。 ## 語言 𨻧隍鎮全境通行潮汕話 ## 氣候 氣候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年均氣溫 21.3℃,年均降雨量 1785.5 毫米,溫差小,無霜期長,四季常綠。 ## 主要災害 冰凍、旱澇、地質滑坡等。 ## 人口 現有人口 10.3 萬人。 ## 資源 * 森林資源:𨻧隍地處韓江中下游,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形態較為簡單,沿江兩岸自然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 66.52%。 * 溫泉資源:主要有東留鹿湖溫泉和砂湯溫泉等。東留鹿湖天然溫泉位於韓江𨻧隍大橋東側,X072 線公路旁,平均水溫 65 攝氏度,日溢流量約 900 噸,多為氡泉。 * 水力資源:𨻧隍地處韓江沿岸,區域內韓江水系水力資源豐富,因地形地勢關係,支流九河溪、蔗溪、鳳凰溪等各水系落差大,汛期洪峰多,形成了多處較大水力資源,區域內建成的裝機大小不一的水電站達 60 多座;幹流「韓江小三峽」建成韓江東山電站水利樞紐重點工程項目;此外,計劃引資 9.3 億元,在幹流建設韓江葛布二級電站。 * 生態資源:𨻧隍春夏季節盛產枇杷、楊梅、龍眼、荔枝等水果;秋冬季節盛產青欖。 * 礦產資源:主要礦產資源有花崗石和優質黑色輝綠岩等各類石材,以及瓷土、稀土、錳礦、錫、鈹(俗稱綠柱石)、鉛鋅礦、赤鐵礦、葉臘石和鉛鋅礦等。特別是鎮內韓江幹流長達 20 多公里,河沙蘊藏量大。 ## 旅遊景點 萬江古榕廟、媽宮、篤慶堂、軍塘湖、中共東江特委黨代會舊址、韓江東山水利樞紐(韓江小三峽)、沿江老街景觀遊廊、韓江𨻧隍大橋、鹿湖溫泉假日酒店、惠仁聖寺、𨻧隍天后聖母宮 ## 教育 𨻧隍鎮中心幼兒園,𨻧隍中心小學,球山中學 ## 外部連結 * 𨻧隍鎮政府網站 ## 參考資料
{ "globe": "earth", "lat": 23.91574, "lon": 116.46031 }
5,129
2023-05-01T09:09:03Z
64,352,387
𨻧隍镇
3,625,827
<p><span></span> </p> <p><b>丫髻山</b>,舊時正寫作<b>𩫾髻山</b>,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劉家店鎮北部,是一座道教名山。清朝曾在此建有𩫾髻山行宮。 </p> <h2><span id=".E5.8E.86.E5.8F.B2"></span><span id="历史">歷史</span></h2> <p>丫髻山坐西北朝東南,海拔361米,面向平原,背靠燕山,遠望山峰高聳,巍峨雄壯。山頂凸起兩座峰岩,恰似舊時女孩頭上梳的兩個髮髻,故得名「丫髻山」。</p><p>當地民間傳說,王母娘娘擺蟠桃會,命仙童獻酒,仙童不慎弄翻玉壺,瓊漿灑下人間,成為丫髻山下的錯河。王母娘娘大怒,將仙童貶下凡間,化成了丫髻山峰。</p><p>相傳丫髻山廟始建於唐朝初年,經遼朝、金朝,盛於元朝、明朝,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清朝皇帝多次駕臨丫髻山,御封為「金頂」、「畿東泰岱」、「近畿福地」、「靈應宮」。康熙帝六十大壽萬壽道場也在此舉行。丫髻山成為擁有規模龐大的古建築群的道教名山。自山腳下的紫霄宮向山上望,古建築依山而建,遍布山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老北京人有兩句老話:「北京城———東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盧溝橋的獅子,丫髻山的碑」。</p><p>從唐朝貞觀年間起,至中華民國初年,歷代均曾在此建設,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築群超過18處。清朝康熙五十二年,恰逢康熙帝六十大壽,為祝壽,臣民捐資重建丫髻山東頂玉皇閣,玉皇閣內供奉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帝賜題匾額「敷錫廣生」。</p><p>《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三十九《京畿懷柔縣》記載了𩫾髻山及𩫾髻山行宮:</p> <p>1983年,丫髻山碧霞元君祠公布為平谷縣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作為「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遺址」升格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起,丫髻山景區用3年時間投資開發新建了丫髻山的神桃峰,成為平谷新十六景中的第一景。神桃峰建有景觀橋、太極廣場、牌樓、365級祈福路、磐石御坐、石經道、千年道士房遺址。2003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將丫髻山文物修繕工程列入北京市「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投資900多萬元人民幣修繕,恢復了丫髻山文物建築群的歷史原貌。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平谷區政府共投資2000多萬元人民幣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展覽、塑像、綠化美化、環境整治等項工程。2009年,丫髻山風景區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ISO14000環境體系考評,獲得3A級景區認證。</p><p>2007年7月6日至10月4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遺址的部分建築基礎進行考古發掘,共清理了4組建築基礎。根據建築基礎的位置與形制,初步判斷這4組建築分別為碧霞元君殿的東配殿、齋房、道士或者香客住房。根據清理出來的房址和炕的形制及出土物判斷,這些遺蹟的時代不早於清朝道光年間。201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撥出專項經費1300萬元人民幣,用於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遺址的搶險加固工程、消防水系統工程、安裝避雷設施工程,這三項工程於2011年完工。</p><p>2006年4月,北京市道教協會領導及北京市宗教局領導應平谷區人民政府邀請,到平谷區劉店鎮協商丫髻山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事宜,並且達成了協作約定。按照約定,成立丫髻山廟務管理委員會,由北京市道教協會認定並派駐道士主持丫髻山的道教活動,依照《宗教事務條例》規定履行登記手續;應平谷區方面的負責人的要求,在籌備恢復宗教活動場所階段,為了維護平谷區的形象,由北京市道教協會指派道士趕在平谷區人民政府舉辦的丫髻山廟會(2006年4月28日開始舉辦)之前為丫髻山的神像開光;待丫髻山修繕工程完工後,由平谷區人民政府安排道士入住丫髻山的宮觀。</p><p>2006年4月,北京市道教協會為確保丫髻山廟會如期舉行,按照約定為丫髻山神像開光。2006年底,丫髻山宮觀修繕基本完工,宮觀內的住房已經滿足道士入住條件。但由於平谷區方面未能遵守承諾,北京市道教協會指派的道士一直未能入住宮觀,丫髻山也遲遲未能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p><p>2013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交提案,要求恢復丫髻山為道教活動場所,落實道士入住丫髻山宮觀。2015年3月,黃信陽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又提交《關於恢復丫髻山為道教活動場所的提案》。</p> <h2><span id=".E5.BB.BA.E7.AD.91"></span><span id="建筑">建築</span></h2> <p>丫髻山前有四十八盤台階通往山頂,山後是懸崖。丫髻山景區內有紫霄宮、觀音堂、靈官殿、回香亭、東嶽廟、菩薩殿、眼光娘娘殿、三官廟、巡山殿、萬壽亭、道士房、山門、三官殿、東頂鼓樓、玉皇閣、西頂鐘樓、石牌坊、娘娘宮(碧霞元君祠)等建築,還有雙松迎客、石經道、回香攬古、萬壽柏抱松、碑林懷舊、四十八盤、碧霞夕照、石門等自然景觀。</p><p>丫髻山東頂、西頂上的建築宏偉精緻。東頂上有玉皇閣,供奉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塑像。西頂上有碧霞元君祠,當地人稱「娘娘廟」。東頂、西頂之間,建有三座大殿,稱作「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一座鐘樓,高約三丈,上面懸有大鐘,左側有一座鼓樓。山腰處有亭堂殿閣多座,例如萬壽亭、巡山廟、三官殿、菩薩殿、回香亭等。登山沿途,各廟均有石碑,特別是幾座御碑,石質細膩,字跡清勁。</p>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丫髻山風景區</li></ul>
**丫髻山**,舊時正寫作**𩫾髻山**,位於北京市平谷區劉家店鎮北部,是一座道教名山。清朝曾在此建有𩫾髻山行宮。 ## 歷史 丫髻山坐西北朝東南,海拔 361 米,面向平原,背靠燕山,遠望山峰高聳,巍峨雄壯。山頂凸起兩座峰岩,恰似舊時女孩頭上梳的兩個髮髻,故得名「丫髻山」。 當地民間傳說,王母娘娘擺蟠桃會,命仙童獻酒,仙童不慎弄翻玉壺,瓊漿灑下人間,成為丫髻山下的錯河。王母娘娘大怒,將仙童貶下凡間,化成了丫髻山峰。 相傳丫髻山廟始建於唐朝初年,經遼朝、金朝,盛於元朝、明朝,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清朝皇帝多次駕臨丫髻山,御封為「金頂」、「畿東泰岱」、「近畿福地」、「靈應宮」。康熙帝六十大壽萬壽道場也在此舉行。丫髻山成為擁有規模龐大的古建築群的道教名山。自山腳下的紫霄宮向山上望,古建築依山而建,遍布山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老北京人有兩句老話:「北京城 ——— 東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盧溝橋的獅子,丫髻山的碑」。 從唐朝貞觀年間起,至中華民國初年,歷代均曾在此建設,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築群超過 18 處。清朝康熙五十二年,恰逢康熙帝六十大壽,為祝壽,臣民捐資重建丫髻山東頂玉皇閣,玉皇閣內供奉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帝賜題匾額「敷錫廣生」。 《日下舊聞考》卷一百三十九《京畿懷柔縣》記載了𩫾髻山及𩫾髻山行宮: 1983 年,丫髻山碧霞元君祠公布為平谷縣文物保護單位;2001 年作為「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遺址」升格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 年起,丫髻山景區用 3 年時間投資開發新建了丫髻山的神桃峰,成為平谷新十六景中的第一景。神桃峰建有景觀橋、太極廣場、牌樓、365 級祈福路、磐石御坐、石經道、千年道士房遺址。2003 年 8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將丫髻山文物修繕工程列入北京市「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投資 900 多萬元人民幣修繕,恢復了丫髻山文物建築群的歷史原貌。截至 2009 年底,北京市、平谷區政府共投資 2000 多萬元人民幣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展覽、塑像、綠化美化、環境整治等項工程。2009 年,丫髻山風景區通過 ISO9000 質量體系、ISO14000 環境體系考評,獲得 3A 級景區認證。 2007 年 7 月 6 日至 10 月 4 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遺址的部分建築基礎進行考古發掘,共清理了 4 組建築基礎。根據建築基礎的位置與形制,初步判斷這 4 組建築分別為碧霞元君殿的東配殿、齋房、道士或者香客住房。根據清理出來的房址和炕的形制及出土物判斷,這些遺蹟的時代不早於清朝道光年間。2010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撥出專項經費 1300 萬元人民幣,用於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遺址的搶險加固工程、消防水系統工程、安裝避雷設施工程,這三項工程於 2011 年完工。 2006 年 4 月,北京市道教協會領導及北京市宗教局領導應平谷區人民政府邀請,到平谷區劉店鎮協商丫髻山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事宜,並且達成了協作約定。按照約定,成立丫髻山廟務管理委員會,由北京市道教協會認定並派駐道士主持丫髻山的道教活動,依照《宗教事務條例》規定履行登記手續;應平谷區方面的負責人的要求,在籌備恢復宗教活動場所階段,為了維護平谷區的形象,由北京市道教協會指派道士趕在平谷區人民政府舉辦的丫髻山廟會(2006 年 4 月 28 日開始舉辦)之前為丫髻山的神像開光;待丫髻山修繕工程完工後,由平谷區人民政府安排道士入住丫髻山的宮觀。 2006 年 4 月,北京市道教協會為確保丫髻山廟會如期舉行,按照約定為丫髻山神像開光。2006 年底,丫髻山宮觀修繕基本完工,宮觀內的住房已經滿足道士入住條件。但由於平谷區方面未能遵守承諾,北京市道教協會指派的道士一直未能入住宮觀,丫髻山也遲遲未能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 2013 年 3 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交提案,要求恢復丫髻山為道教活動場所,落實道士入住丫髻山宮觀。2015 年 3 月,黃信陽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又提交《關於恢復丫髻山為道教活動場所的提案》。 ## 建築 丫髻山前有四十八盤台階通往山頂,山後是懸崖。丫髻山景區內有紫霄宮、觀音堂、靈官殿、回香亭、東嶽廟、菩薩殿、眼光娘娘殿、三官廟、巡山殿、萬壽亭、道士房、山門、三官殿、東頂鼓樓、玉皇閣、西頂鐘樓、石牌坊、娘娘宮(碧霞元君祠)等建築,還有雙松迎客、石經道、回香攬古、萬壽柏抱松、碑林懷舊、四十八盤、碧霞夕照、石門等自然景觀。 丫髻山東頂、西頂上的建築宏偉精緻。東頂上有玉皇閣,供奉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塑像。西頂上有碧霞元君祠,當地人稱「娘娘廟」。東頂、西頂之間,建有三座大殿,稱作「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一座鐘樓,高約三丈,上面懸有大鐘,左側有一座鼓樓。山腰處有亭堂殿閣多座,例如萬壽亭、巡山廟、三官殿、菩薩殿、回香亭等。登山沿途,各廟均有石碑,特別是幾座御碑,石質細膩,字跡清勁。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丫髻山風景區
{ "globe": "earth", "lat": 40.281243, "lon": 116.977775 }
11,287
2023-04-25T11:50:25Z
76,970,550
𩫾髻山行宫
1,032,130
<p><b>康氏馬加鰆</b>(學名:<span lang="la"><i>Scomberomorus commerson</i></span>)為鯖科馬加鰆屬的魚類,中國大陸俗名<b>馬鮫</b>(<b>康氏馬鮫</b>的簡稱),閩南語稱<b>馬加魚</b>、<b>𩵚魠魚</b>(<b>土脫魚</b>、<b>土托魚</b>、<b>土魠魚</b>、<b>頭魠魚</b>)。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南部等海域,屬於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本魚無鰾,第二背鰭下方側線突然向下彎曲,幼魚身體上具橢圓形的大黑斑,中間三分之一第一背鰭白色,其餘鰭黑色,背鰭硬棘15-18枚;背鰭軟條15-20枚;臀鰭軟條16-21枚;脊椎骨42-46枚,體長可達240公分,棲息在沿岸水質混濁的海域,會進行迴游,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等為食。 </p> <h2><span id=".E7.94.A2.E5.9C.B0"></span><span id="產地">產地</span></h2> <p>台灣海域所產的馬加魚有六種: </p> <ol><li>台灣馬加鰆,台語為白腹仔。</li> <li>高麗馬加鰆,台語為闊腹。</li> <li>日本馬加鰆,台語為正馬加或正馬鮫。</li> <li>康氏馬加鰆,台語為𩵚魠(土托或塗托)。</li> <li>中華馬加鰆,台語為疏齒或大耳。</li> <li>棘鰆,台語為竹節或石橋。</li> <li>東方齒鰆,台語為煙仔虎</li></ol><ul><li>台灣台中與台南為捕<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土」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𩵚</span>魠魚基地之一。而冬天時澎湖地區海域所產土魠魚亦富盛名。</li></ul><h2><span id=".E7.87.9F.E9.A4.8A"></span><span id="營養">營養</span></h2> <p>鰆魚肉美刺少,含高蛋白質、低脂肪、礦物質、鈣、磷、鐵等,是閩南、臺灣地區喜食的魚類,尤其土托魚羹更是有名的小吃。 </p> <h2><span id=".E9.A3.9F.E7.94.A8"></span><span id="食用">食用</span></h2> <ul><li><b>炸𩵚魠魚</b>,台灣小吃。</li> <li><b>𩵚魠魚羹</b>:台灣普遍的小吃,用𩵚魠魚酥塊裹粉油炸再放進勾芡羹湯中,再加醃筍塊、香菇絲、木耳、蝦米,加烏醋醬油芥末,即可。有時會搭配麵與米粉或白飯。湯汁香甜。</li></ul><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8 Cached time: 2023050509533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77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1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91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36025/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718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3312/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25/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5240558/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7/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590.845 1 -total 63.33% 374.170 1 Template:Speciesbox 62.73% 370.628 1 Template:Taxobox/core 20.20% 119.352 1 Template:Taxonbar 8.10% 47.853 1 Template:Reflist 6.93% 40.967 2 Template:Cite_web 6.56% 38.755 33 Template:Delink 5.86% 34.611 2 Template:Wikidata 5.05% 29.840 1 Template:Lang 4.62% 27.314 1 Template:Category_handler -->
**康氏馬加鰆**(學名:_Scomberomorus commerson_)為鯖科馬加鰆屬的魚類,中國大陸俗名**馬鮫**(**康氏馬鮫**的簡稱),閩南語稱**馬加魚**、**𩵚魠魚**(**土脫魚**、**土托魚**、**土魠魚**、**頭魠魚**)。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南海、台灣海峽、東海南部等海域,屬於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本魚無鰾,第二背鰭下方側線突然向下彎曲,幼魚身體上具橢圓形的大黑斑,中間三分之一第一背鰭白色,其餘鰭黑色,背鰭硬棘 15-18 枚;背鰭軟條 15-20 枚;臀鰭軟條 16-21 枚;脊椎骨 42-46 枚,體長可達 240 公分,棲息在沿岸水質混濁的海域,會進行迴游,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等為食。 ## 產地 台灣海域所產的馬加魚有六種: 1. 台灣馬加鰆,台語為白腹仔。 2. 高麗馬加鰆,台語為闊腹。 3. 日本馬加鰆,台語為正馬加或正馬鮫。 4. 康氏馬加鰆,台語為𩵚魠(土托或塗托)。 5. 中華馬加鰆,台語為疏齒或大耳。 6. 棘鰆,台語為竹節或石橋。 7. 東方齒鰆,台語為煙仔虎 * 台灣台中與台南為捕𩵚魠魚基地之一。而冬天時澎湖地區海域所產土魠魚亦富盛名。 ## 營養 鰆魚肉美刺少,含高蛋白質、低脂肪、礦物質、鈣、磷、鐵等,是閩南、臺灣地區喜食的魚類,尤其土托魚羹更是有名的小吃。 ## 食用 * **炸𩵚魠魚**,台灣小吃。 * **𩵚魠魚羹**:台灣普遍的小吃,用𩵚魠魚酥塊裹粉油炸再放進勾芡羹湯中,再加醃筍塊、香菇絲、木耳、蝦米,加烏醋醬油芥末,即可。有時會搭配麵與米粉或白飯。湯汁香甜。 ## 參考文獻
null
3,391
2023-05-02T18:48:41Z
73,219,736
𩵚魠魚
675,187
<p class="mw-empty-elt"> </p> <p><b>鯛科</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學名:<span lang="la">Sparidae</span>)為條鰭魚綱鯛形目(或傳統上為鱸形目鱸亞目)的一個科。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本科魚類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大洋之熱帶及溫帶沿岸之淺水區內。少數棲息在深水區。</p> <h2><span id=".E6.B7.B1.E5.BA.A6"></span><span id="深度">深度</span></h2> <p>棲息水深平均約在十公尺至一百公尺。</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本科魚類外型類似笛鯛科或石鱸科,但鯛的體型較高,更側扁;上下頜之門齒、犬狀齒以至於兩側之臼齒均較發達。體呈橢圓或卵圓形,頭大,前半部體較高,背緣彎曲,腹緣較平。被大型弱櫛之櫛鱗或圓鱗,頭部和兩頰通常有鱗片。側線單一且完整,偏向背側。在體形及體側斑紋會有變異。</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鯛科</b>其下分35個屬,如下:</p> <h3><span id=".E6.A3.98.E9.AF.9B.E5.B1.AC_Acanthopagrus"></span><span id="棘鯛屬_Acanthopagrus">棘鯛屬 <i>Acanthopagrus</i></span></h3> <ul><li>赤崎棘鯛 <i>Acanthopagrus akazakii</i></li> <li>澳洲棘鯛 <i>Acanthopagrus australis</i>:又稱澳洲黑鯛。</li> <li>灰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berda</i>:又稱灰鰭鯛。</li> <li>雙帶棘鯛 <i>Acanthopagrus bifasciatus</i></li> <li>布氏棘鯛 <i>Acanthopagrus butcheri</i></li> <li>琉球黃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chinshira</i></li> <li>黃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latus</i>:又稱黃鰭鯛。</li> <li>黑緣棘鯛 <i>Acanthopagrus omanensis</i></li> <li>太平洋棘鯛 <i>Acanthopagrus pacificus</i></li> <li>北澳棘鯛 <i>Acanthopagrus palmaris</i></li> <li>中東黑棘鯛 <i>Acanthopagrus randalli</i></li> <li>科楚奇黑棘鯛 <i>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czerskii</i>:又稱切氏黑鯛。</li> <li>黑棘鯛 <i>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schlegelii</i>:又稱黑鯛。</li> <li>桔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sivicolus</i>:又稱橘鰭鯛。</li> <li>台灣棘鯛 <i>Acanthopagrus taiwanensis</i>:又稱台灣黑鯛。</li> <li>迷走棘鯛 <i>Acanthopagrus vagus</i></li></ul><h3><span id=".E7.BE.8A.E9.AF.9B.E5.B1.AC_Archosargus"></span><span id="羊鯛屬_Archosargus">羊鯛屬 <i>Archosargus</i></span></h3> <ul><li>波氏羊鯛 <i>Archosargus pourtalesii</i></li> <li>羊鯛 <i>Archosargus probatocephalus</i>:又稱南方羊鯛。</li> <li>菱羊鯛 <i>Archosargus rhomboidalis</i></li></ul><h3><span id=".E5.9B.9B.E9.95.B7.E6.A3.98.E9.AF.9B.E5.B1.AC_Argyrops"></span><span id="四長棘鯛屬_Argyrops">四長棘鯛屬 <i>Argyrops</i></span></h3> <ul><li>四長棘鯛 <i>Argyrops bleekeri</i>:又稱小長棘鯛。</li> <li>鐮胸四長棘鯛 <i>Argyrops filamentosus</i></li> <li>紅海四長棘鯛 <i>Argyrops megalommatus</i></li> <li>高體四長棘鯛 <i>Argyrops spinifer</i>:又稱長棘鯛。</li></ul><h3><span id=".E9.8A.80.E5.B8.B6.E9.AF.9B.E5.B1.AC_Argyrozona"></span><span id="銀帶鯛屬_Argyrozona">銀帶鯛屬 <i>Argyrozona</i></span></h3> <ul><li>犬牙銀帶鯛 <i>Argyrozona argyrozona</i></li></ul><h3><span id=".E7.89.9B.E7.9C.BC.E9.AF.9B.E5.B1.AC_Boops"></span><span id="牛眼鯛屬_Boops">牛眼鯛屬 <i>Boops</i></span></h3> <ul><li>牛眼鯛 <i>Boops boops</i></li> <li>條紋牛眼鯛 <i>Boops lineatus</i></li></ul><h3><span id=".E6.93.AC.E7.89.9B.E7.9C.BC.E9.AF.9B.E5.B1.AC_Boopsoidea"></span><span id="擬牛眼鯛屬_Boopsoidea">擬牛眼鯛屬 <i>Boopsoidea</i></span></h3> <ul><li>丑擬牛眼鯛 <i>Boopsoidea inornata</i></li></ul><h3><span id=".E8.98.86.E9.AF.9B.E5.B1.AC_Calamus"></span><span id="蘆鯛屬_Calamus">蘆鯛屬 <i>Calamus</i></span></h3> <ul><li>北蘆鯛 <i>Calamus arctifrons</i></li> <li>大西洋蘆鯛 <i>Calamus bajonado</i></li> <li>短體蘆鯛 <i>Calamus brachysomus</i></li> <li>蘆鯛 <i>Calamus calamus</i></li> <li>彎口蘆鯛 <i>Calamus campechanus</i></li> <li>鹿角蘆鯛 <i>Calamus cervigoni</i></li> <li>白骼蘆鯛 <i>Calamus leucosteus</i></li> <li>巴西蘆鯛 <i>Calamus mu</i></li> <li>瘤突蘆鯛 <i>Calamus nodosus</i></li> <li>羊頭蘆鯛 <i>Calamus penna</i></li> <li>翼蘆鯛 <i>Calamus pennatula</i></li> <li>小頭蘆鯛 <i>Calamus proridens</i></li> <li>韌皮蘆鯛 <i>Calamus taurinus</i></li></ul><h3><span id=".E5.86.AC.E9.AF.9B.E5.B1.AC_Cheimerius"></span><span id="冬鯛屬_Cheimerius">冬鯛屬 <i>Cheimerius</i></span></h3> <ul><li>松原氏冬鯛 <i>Cheimerius matsubarai</i></li> <li>紫背冬鯛 <i>Cheimerius nufar</i></li></ul><h3><span id=".E9.BA.97.E7.9C.BC.E9.AF.9B.E5.B1.AC_Chrysoblephus"></span><span id="麗眼鯛屬_Chrysoblephus">麗眼鯛屬 <i>Chrysoblephus</i></span></h3> <ul><li>紅帶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anglicus</i>:又稱英吉金鯛。</li> <li>紅鰭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cristiceps</i></li> <li>駝背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gibbiceps</i></li> <li>白條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laticeps</i></li> <li>馬臉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lophus</i></li> <li>隆背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puniceus</i></li></ul><h3><span id=".E6.B3.A2.E7.89.99.E9.AF.9B.E5.B1.AC_Crenidens"></span><span id="波牙鯛屬_Crenidens">波牙鯛屬 <i>Crenidens</i></span></h3> <ul><li>波牙鯛 <i>Crenidens crenidens</i></li></ul><h3><span id=".E7.9C.B6.E9.B1.97.E9.AF.9B.E5.B1.AC_Cymatoceps"></span><span id="眶鱗鯛屬_Cymatoceps">眶鱗鯛屬 <i>Cymatoceps</i></span></h3> <ul><li>眶鱗鯛 <i>Cymatoceps nasutus</i></li></ul><h3><span id=".E7.89.99.E9.AF.9B.E5.B1.AC_Dentex"></span><span id="牙鯛屬_Dentex">牙鯛屬 <i>Dentex</i></span></h3> <ul><li>阿部牙鯛 <i>Dentex abei</i></li> <li>安哥拉牙鯛 <i>Dentex angolensis</i></li> <li>巴氏牙鯛 <i>Dentex barnardi</i></li> <li>紅尾牙鯛 <i>Dentex canariensis</i></li> <li>剛果牙鯛 <i>Dentex congoensis</i></li> <li>細點牙鯛 <i>Dentex dentex</i></li> <li>弗氏牙鯛 <i>Dentex fourmanoiri</i></li> <li>絲鰭牙鯛 <i>Dentex gibbosus</i>:又稱線冬鯛。</li> <li>大眼牙鯛 <i>Dentex macrophthalmus</i></li> <li>摩洛哥牙鯛 <i>Dentex maroccanus</i></li> <li>鯛形牙鯛 <i>Dentex spariformis</i></li> <li>黃牙鯛 <i>Dentex tumifrons</i></li></ul><h3><span id=".E9.87.8D.E7.89.99.E9.AF.9B.E5.B1.AC_Diplodus"></span><span id="重牙鯛屬_Diplodus">重牙鯛屬 <i>Diplodus</i></span></h3> <ul><li>尾斑重牙鯛 <i>Diplodus annularis</i></li> <li>銀重牙鯛 <i>Diplodus argenteus argenteus</i></li> <li>尾斑銀重牙鯛 <i>Diplodus argenteus caudimacula</i></li> <li>縱帶重牙鯛 <i>Diplodus bellottii</i></li> <li>百慕達重牙鯛 <i>Diplodus bermudensis</i></li> <li>黑尾重牙鯛 <i>Diplodus capensis</i>:又稱暗帶重牙鯛。</li> <li>橫帶重牙鯛 <i>Diplodus cervinus cervinus</i></li> <li>黑帶重牙鯛 <i>Diplodus cervinus hottentotus</i></li> <li>阿曼重牙鯛 <i>Diplodus cervinus omanensis</i></li> <li>六帶重牙鯛 <i>Diplodus fasciatus</i></li> <li>霍氏重牙鯛 <i>Diplodus holbrooki</i></li> <li>紅海重牙鯛 <i>Diplodus noct</i></li> <li>雙帶重牙鯛 <i>Diplodus prayensis</i></li> <li>尖吻重牙鯛 <i>Diplodus puntazzo</i></li> <li>囊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ascensionis</i></li> <li>異帶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cadenati</i></li> <li>沼澤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helenae</i></li> <li>單斑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kotschyi</i></li> <li>少帶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lineatus</i></li> <li>沙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sargus</i></li> <li>項帶重牙鯛 <i>Diplodus vulgaris</i></li></ul><h3><span id=".E7.8A.81.E9.BD.92.E9.AF.9B.E5.B1.AC_Evynnis"></span><span id="犁齒鯛屬_Evynnis">犁齒鯛屬 <i>Evynnis</i></span></h3> <ul><li>二長棘犁齒鯛 <i>Evynnis cardinalis</i>:又稱魬鯛。</li> <li>犁齒鯛 <i>Evynnis japonica</i>:又稱日本真鯛。</li> <li>單線梨齒鯛 <i>Evynnis mononematos</i></li> <li>赤鯮 <i>Evynnis tumifrons</i>:又稱黃牙鯛。</li></ul><h3><span id=".E7.8D.A0.E7.89.99.E9.AF.9B.E5.B1.AC_Gymnocrotaphus"></span><span id="獠牙鯛屬_Gymnocrotaphus">獠牙鯛屬 <i>Gymnocrotaphus</i></span></h3> <ul><li>藍線獠牙鯛 <i>Gymnocrotaphus curvidens</i></li></ul><h3><span id=".E5.85.94.E7.89.99.E9.AF.9B.E5.B1.AC_Lagodon"></span><span id="兔牙鯛屬_Lagodon">兔牙鯛屬 <i>Lagodon</i></span></h3> <ul><li>菱體兔牙鯛 <i>Lagodon rhomboides</i></li></ul><h3><span id=".E7.9F.B3.E9.A0.9C.E9.AF.9B.E5.B1.AC_Lithognathus"></span><span id="石頜鯛屬_Lithognathus">石頜鯛屬 <i>Lithognathus</i></span></h3> <ul><li>短頭石頜鯛 <i>Lithognathus aureti</i></li> <li>長頭石頜鯛 <i>Lithognathus lithognathus</i></li> <li>細條石頜鯛 <i>Lithognathus mormyrus</i></li> <li>奧氏石頜鯛 <i>Lithognathus olivieri</i></li></ul><h3><span id=".E5.B0.BE.E6.96.91.E9.AF.9B.E5.B1.AC_Oblada"></span><span id="尾斑鯛屬_Oblada">尾斑鯛屬 <i>Oblada</i></span></h3> <ul><li>黑尾斑鯛 <i>Oblada melanura</i></li></ul><h3><span id=".E5.88.87.E9.BD.92.E9.AF.9B.E5.B1.AC_Pachymetopon"></span><span id="切齒鯛屬_Pachymetopon">切齒鯛屬 <i>Pachymetopon</i></span></h3> <ul><li>藍切齒鯛 <i>Pachymetopon aeneum</i></li> <li>布氏切齒鯛 <i>Pachymetopon blochii</i></li> <li>鏽色切齒鯛 <i>Pachymetopon grande</i></li></ul><h3><span id=".E5.B0.8F.E9.AF.9B.E5.B1.AC_Pagellus"></span><span id="小鯛屬_Pagellus">小鯛屬 <i>Pagellus</i></span></h3> <ul><li>腋斑小鯛 <i>Pagellus acarne</i></li> <li>阿拉伯小鯛 <i>Pagellus affinis</i></li> <li>貝氏小鯛 <i>Pagellus bellottii</i></li> <li>南非小鯛 <i>Pagellus natalensis</i></li> <li>黑斑小鯛 <i>Pagellus bogaraveo</i></li> <li>緋小鯛 <i>Pagellus erythrinus</i></li></ul><h3><span id=".E8.B5.A4.E9.AF.9B.E5.B1.AC_Pagrus"></span><span id="赤鯛屬_Pagrus">赤鯛屬 <i>Pagrus</i></span></h3> <ul><li>非洲赤鯛 <i>Pagrus africanus</i></li> <li>銀金鯛 <i>Pagrus auratus</i></li> <li>三長棘赤鯛 <i>Pagrus auriga</i></li> <li>藍點赤鯛 <i>Pagrus caeruleostictus</i></li> <li>真鯛 <i>Pagrus major</i>:又稱嘉鱲魚、真赤鯛。</li> <li>赤鯛 <i>Pagrus pagrus</i></li></ul><h3><span id=".E4.BA.8C.E9.95.B7.E6.A3.98.E9.AF.9B.E5.B1.AC_Parargyrops"></span><span id="二長棘鯛屬_Parargyrops">二長棘鯛屬 <i>Parargyrops</i></span></h3> <ul><li>二長棘鯛 <i>Parargyrops edita</i></li></ul><h3><span id=".E5.BC.B7.E9.BD.92.E9.AF.9B.E5.B1.AC_Petrus"></span><span id="強齒鯛屬_Petrus">強齒鯛屬 <i>Petrus</i></span></h3> <ul><li>南非強齒鯛 <i>Petrus rupestris</i></li></ul><h3><span id=".E9.88.8D.E7.89.99.E9.AF.9B.E5.B1.AC_Polyamblyodon"></span><span id="鈍牙鯛屬_Polyamblyodon">鈍牙鯛屬 <i>Polyamblyodon</i></span></h3> <ul><li>長腹鈍牙鯛 <i>Polyamblyodon germanum</i></li> <li>駝背鈍牙鯛 <i>Polyamblyodon gibbosum</i>:又稱莫三比克鈍牙鯛。</li></ul><h3><span id=".E6.93.AC.E7.89.99.E9.AF.9B.E5.B1.AC_Polysteganus"></span><span id="擬牙鯛屬_Polysteganus">擬牙鯛屬 <i>Polysteganus</i></span></h3> <ul><li>貝氏擬牙鯛 <i>Polysteganus baissaci</i></li> <li>藍點擬牙鯛 <i>Polysteganus coeruleopunctatus</i></li> <li>馬斯克林擬牙鯛 <i>Polysteganus mascarenensis</i></li> <li>前眶擬牙鯛 <i>Polysteganus praeorbitalis</i></li> <li>波紋擬牙鯛 <i>Polysteganus undulosus</i></li></ul><h3><span id=".E8.B1.AC.E5.98.B4.E9.AF.9B.E5.B1.AC_Porcostoma"></span><span id="豬嘴鯛屬_Porcostoma">豬嘴鯛屬 <i>Porcostoma</i></span></h3> <ul><li>紅豬嘴鯛 <i>Porcostoma dentata</i></li></ul><h3><span id=".E8.A3.B8.E7.BF.BC.E9.AF.9B.E5.B1.AC_Pterogymnus"></span><span id="裸翼鯛屬_Pterogymnus">裸翼鯛屬 <i>Pterogymnus</i></span></h3> <ul><li>紅裸翼鯛 <i>Pterogymnus laniarius</i></li></ul><h3><span id=".E5.B9.B3.E9.AF.9B.E5.B1.AC_Rhabdosargus"></span><span id="平鯛屬_Rhabdosargus">平鯛屬 <i>Rhabdosargus</i></span></h3> <ul><li>圓頭平鯛 <i>Rhabdosargus globiceps</i></li> <li>紅海平鯛 <i>Rhabdosargus haffara</i></li> <li>黃帶平鯛 <i>Rhabdosargus holubi</i></li> <li>黃錫鯛 <i>Rhabdosargus sarba</i>:又稱平鯛。</li> <li>大眼平鯛 <i>Rhabdosargus thorpei</i></li></ul><h3><span id=".E5.8F.89.E7.89.99.E9.AF.9B.E5.B1.AC_Sarpa"></span><span id="叉牙鯛屬_Sarpa">叉牙鯛屬 <i>Sarpa</i></span></h3> <ul><li>叉牙鯛 <i>Sarpa salpa</i></li></ul><h3><span id=".E7.9F.9B.E9.AF.9B.E5.B1.AC_Sparidentex"></span><span id="矛鯛屬_Sparidentex">矛鯛屬 <i>Sparidentex</i></span></h3> <ul><li>矛鯛 <i>Sparidentex hasta</i></li></ul><h3><span id=".E7.9F.B3.E9.BD.92.E9.AF.9B.E5.B1.AC_Sparodon"></span><span id="石齒鯛屬_Sparodon">石齒鯛屬 <i>Sparodon</i></span></h3> <ul><li>桔尾石齒鯛 <i>Sparodon durbanensis</i></li></ul><h3><span id=".E9.AF.9B.E5.B1.AC_Sparus"></span><span id="鯛屬_Sparus">鯛屬 <i>Sparus</i></span></h3> <ul><li>金頭鯛 <i>Sparus aurata</i></li></ul><h3><span id=".E6.A4.8E.E9.AF.9B.E5.B1.AC_Spondyliosoma"></span><span id="椎鯛屬_Spondyliosoma">椎鯛屬 <i>Spondyliosoma</i></span></h3> <ul><li>黑椎鯛 <i>Spondyliosoma canthara</i></li> <li>絨牙椎鯛 <i>Spondyliosoma emarginatum</i></li></ul><h3><span id=".E9.96.80.E9.BD.92.E9.AF.9B.E5.B1.AC_Stenotomus"></span><span id="門齒鯛屬_Stenotomus">門齒鯛屬 <i>Stenotomus</i></span></h3> <ul><li>長棘門齒鯛 <i>Stenotomus caprinus</i></li> <li>門齒鯛 <i>Stenotomus chrysops</i></li></ul><h3><span id=".E7.AA.81.E9.A0.9C.E9.AF.9B.E5.B1.AC_Virididentex"></span><span id="突頜鯛屬_Virididentex">突頜鯛屬 <i>Virididentex</i></span></h3> <ul><li>突頜鯛 <i>Virididentex acromegalus</i></li></ul> <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p>大部分屬於群游性,少數會入侵河口區。本科大多屬於肉食性魚類或雜食性魚類。許多鯛科為兩性體,即體內同時擁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腺。有些則會由雄性變雌性或由雌性變雄性,但體色不會隨「性轉變」而變色。 </p> <h2><span id=".E7.B6.93.E6.BF.9F.E5.88.A9.E7.94.A8"></span><span id="經濟利用">經濟利用</span></h2> <p>屬於高級的食用魚類,具高經濟及商業價值,部份種類更是為馴化為養殖魚類。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另外也是甚佳的遊釣魚類。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鯛科**(學名:Sparidae)為條鰭魚綱鯛形目(或傳統上為鱸形目鱸亞目)的一個科。 ## 分布 本科魚類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大洋之熱帶及溫帶沿岸之淺水區內。少數棲息在深水區。 ## 深度 棲息水深平均約在十公尺至一百公尺。 ## 特徵 本科魚類外型類似笛鯛科或石鱸科,但鯛的體型較高,更側扁;上下頜之門齒、犬狀齒以至於兩側之臼齒均較發達。體呈橢圓或卵圓形,頭大,前半部體較高,背緣彎曲,腹緣較平。被大型弱櫛之櫛鱗或圓鱗,頭部和兩頰通常有鱗片。側線單一且完整,偏向背側。在體形及體側斑紋會有變異。 ## 分類 **鯛科**其下分 35 個屬,如下: ### 棘鯛屬 _Acanthopagrus_ * 赤崎棘鯛 _Acanthopagrus akazakii_ * 澳洲棘鯛 _Acanthopagrus australis_:又稱澳洲黑鯛。 * 灰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berda_:又稱灰鰭鯛。 * 雙帶棘鯛 _Acanthopagrus bifasciatus_ * 布氏棘鯛 _Acanthopagrus butcheri_ * 琉球黃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chinshira_ * 黃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latus_:又稱黃鰭鯛。 * 黑緣棘鯛 _Acanthopagrus omanensis_ * 太平洋棘鯛 _Acanthopagrus pacificus_ * 北澳棘鯛 _Acanthopagrus palmaris_ * 中東黑棘鯛 _Acanthopagrus randalli_ * 科楚奇黑棘鯛 _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czerskii_:又稱切氏黑鯛。 * 黑棘鯛 _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schlegelii_:又稱黑鯛。 * 桔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sivicolus_:又稱橘鰭鯛。 * 台灣棘鯛 _Acanthopagrus taiwanensis_:又稱台灣黑鯛。 * 迷走棘鯛 _Acanthopagrus vagus_ ### 羊鯛屬 _Archosargus_ * 波氏羊鯛 _Archosargus pourtalesii_ * 羊鯛 _Archosargus probatocephalus_:又稱南方羊鯛。 * 菱羊鯛 _Archosargus rhomboidalis_ ### 四長棘鯛屬 _Argyrops_ * 四長棘鯛 _Argyrops bleekeri_:又稱小長棘鯛。 * 鐮胸四長棘鯛 _Argyrops filamentosus_ * 紅海四長棘鯛 _Argyrops megalommatus_ * 高體四長棘鯛 _Argyrops spinifer_:又稱長棘鯛。 ### 銀帶鯛屬 _Argyrozona_ * 犬牙銀帶鯛 _Argyrozona argyrozona_ ### 牛眼鯛屬 _Boops_ * 牛眼鯛 _Boops boops_ * 條紋牛眼鯛 _Boops lineatus_ ### 擬牛眼鯛屬 _Boopsoidea_ * 丑擬牛眼鯛 _Boopsoidea inornata_ ### 蘆鯛屬 _Calamus_ * 北蘆鯛 _Calamus arctifrons_ * 大西洋蘆鯛 _Calamus bajonado_ * 短體蘆鯛 _Calamus brachysomus_ * 蘆鯛 _Calamus calamus_ * 彎口蘆鯛 _Calamus campechanus_ * 鹿角蘆鯛 _Calamus cervigoni_ * 白骼蘆鯛 _Calamus leucosteus_ * 巴西蘆鯛 _Calamus mu_ * 瘤突蘆鯛 _Calamus nodosus_ * 羊頭蘆鯛 _Calamus penna_ * 翼蘆鯛 _Calamus pennatula_ * 小頭蘆鯛 _Calamus proridens_ * 韌皮蘆鯛 _Calamus taurinus_ ### 冬鯛屬 _Cheimerius_ * 松原氏冬鯛 _Cheimerius matsubarai_ * 紫背冬鯛 _Cheimerius nufar_ ### 麗眼鯛屬 _Chrysoblephus_ * 紅帶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anglicus_:又稱英吉金鯛。 * 紅鰭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cristiceps_ * 駝背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gibbiceps_ * 白條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laticeps_ * 馬臉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lophus_ * 隆背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puniceus_ ### 波牙鯛屬 _Crenidens_ * 波牙鯛 _Crenidens crenidens_ ### 眶鱗鯛屬 _Cymatoceps_ * 眶鱗鯛 _Cymatoceps nasutus_ ### 牙鯛屬 _Dentex_ * 阿部牙鯛 _Dentex abei_ * 安哥拉牙鯛 _Dentex angolensis_ * 巴氏牙鯛 _Dentex barnardi_ * 紅尾牙鯛 _Dentex canariensis_ * 剛果牙鯛 _Dentex congoensis_ * 細點牙鯛 _Dentex dentex_ * 弗氏牙鯛 _Dentex fourmanoiri_ * 絲鰭牙鯛 _Dentex gibbosus_:又稱線冬鯛。 * 大眼牙鯛 _Dentex macrophthalmus_ * 摩洛哥牙鯛 _Dentex maroccanus_ * 鯛形牙鯛 _Dentex spariformis_ * 黃牙鯛 _Dentex tumifrons_ ### 重牙鯛屬 _Diplodus_ * 尾斑重牙鯛 _Diplodus annularis_ * 銀重牙鯛 _Diplodus argenteus argenteus_ * 尾斑銀重牙鯛 _Diplodus argenteus caudimacula_ * 縱帶重牙鯛 _Diplodus bellottii_ * 百慕達重牙鯛 _Diplodus bermudensis_ * 黑尾重牙鯛 _Diplodus capensis_:又稱暗帶重牙鯛。 * 橫帶重牙鯛 _Diplodus cervinus cervinus_ * 黑帶重牙鯛 _Diplodus cervinus hottentotus_ * 阿曼重牙鯛 _Diplodus cervinus omanensis_ * 六帶重牙鯛 _Diplodus fasciatus_ * 霍氏重牙鯛 _Diplodus holbrooki_ * 紅海重牙鯛 _Diplodus noct_ * 雙帶重牙鯛 _Diplodus prayensis_ * 尖吻重牙鯛 _Diplodus puntazzo_ * 囊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ascensionis_ * 異帶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cadenati_ * 沼澤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helenae_ * 單斑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kotschyi_ * 少帶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lineatus_ * 沙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sargus_ * 項帶重牙鯛 _Diplodus vulgaris_ ### 犁齒鯛屬 _Evynnis_ * 二長棘犁齒鯛 _Evynnis cardinalis_:又稱魬鯛。 * 犁齒鯛 _Evynnis japonica_:又稱日本真鯛。 * 單線梨齒鯛 _Evynnis mononematos_ * 赤鯮 _Evynnis tumifrons_:又稱黃牙鯛。 ### 獠牙鯛屬 _Gymnocrotaphus_ * 藍線獠牙鯛 _Gymnocrotaphus curvidens_ ### 兔牙鯛屬 _Lagodon_ * 菱體兔牙鯛 _Lagodon rhomboides_ ### 石頜鯛屬 _Lithognathus_ * 短頭石頜鯛 _Lithognathus aureti_ * 長頭石頜鯛 _Lithognathus lithognathus_ * 細條石頜鯛 _Lithognathus mormyrus_ * 奧氏石頜鯛 _Lithognathus olivieri_ ### 尾斑鯛屬 _Oblada_ * 黑尾斑鯛 _Oblada melanura_ ### 切齒鯛屬 _Pachymetopon_ * 藍切齒鯛 _Pachymetopon aeneum_ * 布氏切齒鯛 _Pachymetopon blochii_ * 鏽色切齒鯛 _Pachymetopon grande_ ### 小鯛屬 _Pagellus_ * 腋斑小鯛 _Pagellus acarne_ * 阿拉伯小鯛 _Pagellus affinis_ * 貝氏小鯛 _Pagellus bellottii_ * 南非小鯛 _Pagellus natalensis_ * 黑斑小鯛 _Pagellus bogaraveo_ * 緋小鯛 _Pagellus erythrinus_ ### 赤鯛屬 _Pagrus_ * 非洲赤鯛 _Pagrus africanus_ * 銀金鯛 _Pagrus auratus_ * 三長棘赤鯛 _Pagrus auriga_ * 藍點赤鯛 _Pagrus caeruleostictus_ * 真鯛 _Pagrus major_:又稱嘉鱲魚、真赤鯛。 * 赤鯛 _Pagrus pagrus_ ### 二長棘鯛屬 _Parargyrops_ * 二長棘鯛 _Parargyrops edita_ ### 強齒鯛屬 _Petrus_ * 南非強齒鯛 _Petrus rupestris_ ### 鈍牙鯛屬 _Polyamblyodon_ * 長腹鈍牙鯛 _Polyamblyodon germanum_ * 駝背鈍牙鯛 _Polyamblyodon gibbosum_:又稱莫三比克鈍牙鯛。 ### 擬牙鯛屬 _Polysteganus_ * 貝氏擬牙鯛 _Polysteganus baissaci_ * 藍點擬牙鯛 _Polysteganus coeruleopunctatus_ * 馬斯克林擬牙鯛 _Polysteganus mascarenensis_ * 前眶擬牙鯛 _Polysteganus praeorbitalis_ * 波紋擬牙鯛 _Polysteganus undulosus_ ### 豬嘴鯛屬 _Porcostoma_ * 紅豬嘴鯛 _Porcostoma dentata_ ### 裸翼鯛屬 _Pterogymnus_ * 紅裸翼鯛 _Pterogymnus laniarius_ ### 平鯛屬 _Rhabdosargus_ * 圓頭平鯛 _Rhabdosargus globiceps_ * 紅海平鯛 _Rhabdosargus haffara_ * 黃帶平鯛 _Rhabdosargus holubi_ * 黃錫鯛 _Rhabdosargus sarba_:又稱平鯛。 * 大眼平鯛 _Rhabdosargus thorpei_ ### 叉牙鯛屬 _Sarpa_ * 叉牙鯛 _Sarpa salpa_ ### 矛鯛屬 _Sparidentex_ * 矛鯛 _Sparidentex hasta_ ### 石齒鯛屬 _Sparodon_ * 桔尾石齒鯛 _Sparodon durbanensis_ ### 鯛屬 _Sparus_ * 金頭鯛 _Sparus aurata_ ### 椎鯛屬 _Spondyliosoma_ * 黑椎鯛 _Spondyliosoma canthara_ * 絨牙椎鯛 _Spondyliosoma emarginatum_ ### 門齒鯛屬 _Stenotomus_ * 長棘門齒鯛 _Stenotomus caprinus_ * 門齒鯛 _Stenotomus chrysops_ ### 突頜鯛屬 _Virididentex_ * 突頜鯛 _Virididentex acromegalus_ ## 生態 大部分屬於群游性,少數會入侵河口區。本科大多屬於肉食性魚類或雜食性魚類。許多鯛科為兩性體,即體內同時擁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腺。有些則會由雄性變雌性或由雌性變雄性,但體色不會隨「性轉變」而變色。 ## 經濟利用 屬於高級的食用魚類,具高經濟及商業價值,部份種類更是為馴化為養殖魚類。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另外也是甚佳的遊釣魚類。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0,811
2023-05-02T18:48:35Z
75,526,479
𩶘
675,187
<p class="mw-empty-elt"> </p> <p><b>鯛科</b><span id="noteTag-cite_ref-sup"></span>(學名:<span lang="la">Sparidae</span>)為條鰭魚綱鯛形目(或傳統上為鱸形目鱸亞目)的一個科。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本科魚類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大洋之熱帶及溫帶沿岸之淺水區內。少數棲息在深水區。</p> <h2><span id=".E6.B7.B1.E5.BA.A6"></span><span id="深度">深度</span></h2> <p>棲息水深平均約在十公尺至一百公尺。</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本科魚類外型類似笛鯛科或石鱸科,但鯛的體型較高,更側扁;上下頜之門齒、犬狀齒以至於兩側之臼齒均較發達。體呈橢圓或卵圓形,頭大,前半部體較高,背緣彎曲,腹緣較平。被大型弱櫛之櫛鱗或圓鱗,頭部和兩頰通常有鱗片。側線單一且完整,偏向背側。在體形及體側斑紋會有變異。</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鯛科</b>其下分35個屬,如下:</p> <h3><span id=".E6.A3.98.E9.AF.9B.E5.B1.AC_Acanthopagrus"></span><span id="棘鯛屬_Acanthopagrus">棘鯛屬 <i>Acanthopagrus</i></span></h3> <ul><li>赤崎棘鯛 <i>Acanthopagrus akazakii</i></li> <li>澳洲棘鯛 <i>Acanthopagrus australis</i>:又稱澳洲黑鯛。</li> <li>灰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berda</i>:又稱灰鰭鯛。</li> <li>雙帶棘鯛 <i>Acanthopagrus bifasciatus</i></li> <li>布氏棘鯛 <i>Acanthopagrus butcheri</i></li> <li>琉球黃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chinshira</i></li> <li>黃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latus</i>:又稱黃鰭鯛。</li> <li>黑緣棘鯛 <i>Acanthopagrus omanensis</i></li> <li>太平洋棘鯛 <i>Acanthopagrus pacificus</i></li> <li>北澳棘鯛 <i>Acanthopagrus palmaris</i></li> <li>中東黑棘鯛 <i>Acanthopagrus randalli</i></li> <li>科楚奇黑棘鯛 <i>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czerskii</i>:又稱切氏黑鯛。</li> <li>黑棘鯛 <i>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schlegelii</i>:又稱黑鯛。</li> <li>桔鰭棘鯛 <i>Acanthopagrus sivicolus</i>:又稱橘鰭鯛。</li> <li>台灣棘鯛 <i>Acanthopagrus taiwanensis</i>:又稱台灣黑鯛。</li> <li>迷走棘鯛 <i>Acanthopagrus vagus</i></li></ul><h3><span id=".E7.BE.8A.E9.AF.9B.E5.B1.AC_Archosargus"></span><span id="羊鯛屬_Archosargus">羊鯛屬 <i>Archosargus</i></span></h3> <ul><li>波氏羊鯛 <i>Archosargus pourtalesii</i></li> <li>羊鯛 <i>Archosargus probatocephalus</i>:又稱南方羊鯛。</li> <li>菱羊鯛 <i>Archosargus rhomboidalis</i></li></ul><h3><span id=".E5.9B.9B.E9.95.B7.E6.A3.98.E9.AF.9B.E5.B1.AC_Argyrops"></span><span id="四長棘鯛屬_Argyrops">四長棘鯛屬 <i>Argyrops</i></span></h3> <ul><li>四長棘鯛 <i>Argyrops bleekeri</i>:又稱小長棘鯛。</li> <li>鐮胸四長棘鯛 <i>Argyrops filamentosus</i></li> <li>紅海四長棘鯛 <i>Argyrops megalommatus</i></li> <li>高體四長棘鯛 <i>Argyrops spinifer</i>:又稱長棘鯛。</li></ul><h3><span id=".E9.8A.80.E5.B8.B6.E9.AF.9B.E5.B1.AC_Argyrozona"></span><span id="銀帶鯛屬_Argyrozona">銀帶鯛屬 <i>Argyrozona</i></span></h3> <ul><li>犬牙銀帶鯛 <i>Argyrozona argyrozona</i></li></ul><h3><span id=".E7.89.9B.E7.9C.BC.E9.AF.9B.E5.B1.AC_Boops"></span><span id="牛眼鯛屬_Boops">牛眼鯛屬 <i>Boops</i></span></h3> <ul><li>牛眼鯛 <i>Boops boops</i></li> <li>條紋牛眼鯛 <i>Boops lineatus</i></li></ul><h3><span id=".E6.93.AC.E7.89.9B.E7.9C.BC.E9.AF.9B.E5.B1.AC_Boopsoidea"></span><span id="擬牛眼鯛屬_Boopsoidea">擬牛眼鯛屬 <i>Boopsoidea</i></span></h3> <ul><li>丑擬牛眼鯛 <i>Boopsoidea inornata</i></li></ul><h3><span id=".E8.98.86.E9.AF.9B.E5.B1.AC_Calamus"></span><span id="蘆鯛屬_Calamus">蘆鯛屬 <i>Calamus</i></span></h3> <ul><li>北蘆鯛 <i>Calamus arctifrons</i></li> <li>大西洋蘆鯛 <i>Calamus bajonado</i></li> <li>短體蘆鯛 <i>Calamus brachysomus</i></li> <li>蘆鯛 <i>Calamus calamus</i></li> <li>彎口蘆鯛 <i>Calamus campechanus</i></li> <li>鹿角蘆鯛 <i>Calamus cervigoni</i></li> <li>白骼蘆鯛 <i>Calamus leucosteus</i></li> <li>巴西蘆鯛 <i>Calamus mu</i></li> <li>瘤突蘆鯛 <i>Calamus nodosus</i></li> <li>羊頭蘆鯛 <i>Calamus penna</i></li> <li>翼蘆鯛 <i>Calamus pennatula</i></li> <li>小頭蘆鯛 <i>Calamus proridens</i></li> <li>韌皮蘆鯛 <i>Calamus taurinus</i></li></ul><h3><span id=".E5.86.AC.E9.AF.9B.E5.B1.AC_Cheimerius"></span><span id="冬鯛屬_Cheimerius">冬鯛屬 <i>Cheimerius</i></span></h3> <ul><li>松原氏冬鯛 <i>Cheimerius matsubarai</i></li> <li>紫背冬鯛 <i>Cheimerius nufar</i></li></ul><h3><span id=".E9.BA.97.E7.9C.BC.E9.AF.9B.E5.B1.AC_Chrysoblephus"></span><span id="麗眼鯛屬_Chrysoblephus">麗眼鯛屬 <i>Chrysoblephus</i></span></h3> <ul><li>紅帶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anglicus</i>:又稱英吉金鯛。</li> <li>紅鰭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cristiceps</i></li> <li>駝背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gibbiceps</i></li> <li>白條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laticeps</i></li> <li>馬臉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lophus</i></li> <li>隆背麗眼鯛 <i>Chrysoblephus puniceus</i></li></ul><h3><span id=".E6.B3.A2.E7.89.99.E9.AF.9B.E5.B1.AC_Crenidens"></span><span id="波牙鯛屬_Crenidens">波牙鯛屬 <i>Crenidens</i></span></h3> <ul><li>波牙鯛 <i>Crenidens crenidens</i></li></ul><h3><span id=".E7.9C.B6.E9.B1.97.E9.AF.9B.E5.B1.AC_Cymatoceps"></span><span id="眶鱗鯛屬_Cymatoceps">眶鱗鯛屬 <i>Cymatoceps</i></span></h3> <ul><li>眶鱗鯛 <i>Cymatoceps nasutus</i></li></ul><h3><span id=".E7.89.99.E9.AF.9B.E5.B1.AC_Dentex"></span><span id="牙鯛屬_Dentex">牙鯛屬 <i>Dentex</i></span></h3> <ul><li>阿部牙鯛 <i>Dentex abei</i></li> <li>安哥拉牙鯛 <i>Dentex angolensis</i></li> <li>巴氏牙鯛 <i>Dentex barnardi</i></li> <li>紅尾牙鯛 <i>Dentex canariensis</i></li> <li>剛果牙鯛 <i>Dentex congoensis</i></li> <li>細點牙鯛 <i>Dentex dentex</i></li> <li>弗氏牙鯛 <i>Dentex fourmanoiri</i></li> <li>絲鰭牙鯛 <i>Dentex gibbosus</i>:又稱線冬鯛。</li> <li>大眼牙鯛 <i>Dentex macrophthalmus</i></li> <li>摩洛哥牙鯛 <i>Dentex maroccanus</i></li> <li>鯛形牙鯛 <i>Dentex spariformis</i></li> <li>黃牙鯛 <i>Dentex tumifrons</i></li></ul><h3><span id=".E9.87.8D.E7.89.99.E9.AF.9B.E5.B1.AC_Diplodus"></span><span id="重牙鯛屬_Diplodus">重牙鯛屬 <i>Diplodus</i></span></h3> <ul><li>尾斑重牙鯛 <i>Diplodus annularis</i></li> <li>銀重牙鯛 <i>Diplodus argenteus argenteus</i></li> <li>尾斑銀重牙鯛 <i>Diplodus argenteus caudimacula</i></li> <li>縱帶重牙鯛 <i>Diplodus bellottii</i></li> <li>百慕達重牙鯛 <i>Diplodus bermudensis</i></li> <li>黑尾重牙鯛 <i>Diplodus capensis</i>:又稱暗帶重牙鯛。</li> <li>橫帶重牙鯛 <i>Diplodus cervinus cervinus</i></li> <li>黑帶重牙鯛 <i>Diplodus cervinus hottentotus</i></li> <li>阿曼重牙鯛 <i>Diplodus cervinus omanensis</i></li> <li>六帶重牙鯛 <i>Diplodus fasciatus</i></li> <li>霍氏重牙鯛 <i>Diplodus holbrooki</i></li> <li>紅海重牙鯛 <i>Diplodus noct</i></li> <li>雙帶重牙鯛 <i>Diplodus prayensis</i></li> <li>尖吻重牙鯛 <i>Diplodus puntazzo</i></li> <li>囊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ascensionis</i></li> <li>異帶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cadenati</i></li> <li>沼澤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helenae</i></li> <li>單斑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kotschyi</i></li> <li>少帶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lineatus</i></li> <li>沙重牙鯛 <i>Diplodus sargus sargus</i></li> <li>項帶重牙鯛 <i>Diplodus vulgaris</i></li></ul><h3><span id=".E7.8A.81.E9.BD.92.E9.AF.9B.E5.B1.AC_Evynnis"></span><span id="犁齒鯛屬_Evynnis">犁齒鯛屬 <i>Evynnis</i></span></h3> <ul><li>二長棘犁齒鯛 <i>Evynnis cardinalis</i>:又稱魬鯛。</li> <li>犁齒鯛 <i>Evynnis japonica</i>:又稱日本真鯛。</li> <li>單線梨齒鯛 <i>Evynnis mononematos</i></li> <li>赤鯮 <i>Evynnis tumifrons</i>:又稱黃牙鯛。</li></ul><h3><span id=".E7.8D.A0.E7.89.99.E9.AF.9B.E5.B1.AC_Gymnocrotaphus"></span><span id="獠牙鯛屬_Gymnocrotaphus">獠牙鯛屬 <i>Gymnocrotaphus</i></span></h3> <ul><li>藍線獠牙鯛 <i>Gymnocrotaphus curvidens</i></li></ul><h3><span id=".E5.85.94.E7.89.99.E9.AF.9B.E5.B1.AC_Lagodon"></span><span id="兔牙鯛屬_Lagodon">兔牙鯛屬 <i>Lagodon</i></span></h3> <ul><li>菱體兔牙鯛 <i>Lagodon rhomboides</i></li></ul><h3><span id=".E7.9F.B3.E9.A0.9C.E9.AF.9B.E5.B1.AC_Lithognathus"></span><span id="石頜鯛屬_Lithognathus">石頜鯛屬 <i>Lithognathus</i></span></h3> <ul><li>短頭石頜鯛 <i>Lithognathus aureti</i></li> <li>長頭石頜鯛 <i>Lithognathus lithognathus</i></li> <li>細條石頜鯛 <i>Lithognathus mormyrus</i></li> <li>奧氏石頜鯛 <i>Lithognathus olivieri</i></li></ul><h3><span id=".E5.B0.BE.E6.96.91.E9.AF.9B.E5.B1.AC_Oblada"></span><span id="尾斑鯛屬_Oblada">尾斑鯛屬 <i>Oblada</i></span></h3> <ul><li>黑尾斑鯛 <i>Oblada melanura</i></li></ul><h3><span id=".E5.88.87.E9.BD.92.E9.AF.9B.E5.B1.AC_Pachymetopon"></span><span id="切齒鯛屬_Pachymetopon">切齒鯛屬 <i>Pachymetopon</i></span></h3> <ul><li>藍切齒鯛 <i>Pachymetopon aeneum</i></li> <li>布氏切齒鯛 <i>Pachymetopon blochii</i></li> <li>鏽色切齒鯛 <i>Pachymetopon grande</i></li></ul><h3><span id=".E5.B0.8F.E9.AF.9B.E5.B1.AC_Pagellus"></span><span id="小鯛屬_Pagellus">小鯛屬 <i>Pagellus</i></span></h3> <ul><li>腋斑小鯛 <i>Pagellus acarne</i></li> <li>阿拉伯小鯛 <i>Pagellus affinis</i></li> <li>貝氏小鯛 <i>Pagellus bellottii</i></li> <li>南非小鯛 <i>Pagellus natalensis</i></li> <li>黑斑小鯛 <i>Pagellus bogaraveo</i></li> <li>緋小鯛 <i>Pagellus erythrinus</i></li></ul><h3><span id=".E8.B5.A4.E9.AF.9B.E5.B1.AC_Pagrus"></span><span id="赤鯛屬_Pagrus">赤鯛屬 <i>Pagrus</i></span></h3> <ul><li>非洲赤鯛 <i>Pagrus africanus</i></li> <li>銀金鯛 <i>Pagrus auratus</i></li> <li>三長棘赤鯛 <i>Pagrus auriga</i></li> <li>藍點赤鯛 <i>Pagrus caeruleostictus</i></li> <li>真鯛 <i>Pagrus major</i>:又稱嘉鱲魚、真赤鯛。</li> <li>赤鯛 <i>Pagrus pagrus</i></li></ul><h3><span id=".E4.BA.8C.E9.95.B7.E6.A3.98.E9.AF.9B.E5.B1.AC_Parargyrops"></span><span id="二長棘鯛屬_Parargyrops">二長棘鯛屬 <i>Parargyrops</i></span></h3> <ul><li>二長棘鯛 <i>Parargyrops edita</i></li></ul><h3><span id=".E5.BC.B7.E9.BD.92.E9.AF.9B.E5.B1.AC_Petrus"></span><span id="強齒鯛屬_Petrus">強齒鯛屬 <i>Petrus</i></span></h3> <ul><li>南非強齒鯛 <i>Petrus rupestris</i></li></ul><h3><span id=".E9.88.8D.E7.89.99.E9.AF.9B.E5.B1.AC_Polyamblyodon"></span><span id="鈍牙鯛屬_Polyamblyodon">鈍牙鯛屬 <i>Polyamblyodon</i></span></h3> <ul><li>長腹鈍牙鯛 <i>Polyamblyodon germanum</i></li> <li>駝背鈍牙鯛 <i>Polyamblyodon gibbosum</i>:又稱莫三比克鈍牙鯛。</li></ul><h3><span id=".E6.93.AC.E7.89.99.E9.AF.9B.E5.B1.AC_Polysteganus"></span><span id="擬牙鯛屬_Polysteganus">擬牙鯛屬 <i>Polysteganus</i></span></h3> <ul><li>貝氏擬牙鯛 <i>Polysteganus baissaci</i></li> <li>藍點擬牙鯛 <i>Polysteganus coeruleopunctatus</i></li> <li>馬斯克林擬牙鯛 <i>Polysteganus mascarenensis</i></li> <li>前眶擬牙鯛 <i>Polysteganus praeorbitalis</i></li> <li>波紋擬牙鯛 <i>Polysteganus undulosus</i></li></ul><h3><span id=".E8.B1.AC.E5.98.B4.E9.AF.9B.E5.B1.AC_Porcostoma"></span><span id="豬嘴鯛屬_Porcostoma">豬嘴鯛屬 <i>Porcostoma</i></span></h3> <ul><li>紅豬嘴鯛 <i>Porcostoma dentata</i></li></ul><h3><span id=".E8.A3.B8.E7.BF.BC.E9.AF.9B.E5.B1.AC_Pterogymnus"></span><span id="裸翼鯛屬_Pterogymnus">裸翼鯛屬 <i>Pterogymnus</i></span></h3> <ul><li>紅裸翼鯛 <i>Pterogymnus laniarius</i></li></ul><h3><span id=".E5.B9.B3.E9.AF.9B.E5.B1.AC_Rhabdosargus"></span><span id="平鯛屬_Rhabdosargus">平鯛屬 <i>Rhabdosargus</i></span></h3> <ul><li>圓頭平鯛 <i>Rhabdosargus globiceps</i></li> <li>紅海平鯛 <i>Rhabdosargus haffara</i></li> <li>黃帶平鯛 <i>Rhabdosargus holubi</i></li> <li>黃錫鯛 <i>Rhabdosargus sarba</i>:又稱平鯛。</li> <li>大眼平鯛 <i>Rhabdosargus thorpei</i></li></ul><h3><span id=".E5.8F.89.E7.89.99.E9.AF.9B.E5.B1.AC_Sarpa"></span><span id="叉牙鯛屬_Sarpa">叉牙鯛屬 <i>Sarpa</i></span></h3> <ul><li>叉牙鯛 <i>Sarpa salpa</i></li></ul><h3><span id=".E7.9F.9B.E9.AF.9B.E5.B1.AC_Sparidentex"></span><span id="矛鯛屬_Sparidentex">矛鯛屬 <i>Sparidentex</i></span></h3> <ul><li>矛鯛 <i>Sparidentex hasta</i></li></ul><h3><span id=".E7.9F.B3.E9.BD.92.E9.AF.9B.E5.B1.AC_Sparodon"></span><span id="石齒鯛屬_Sparodon">石齒鯛屬 <i>Sparodon</i></span></h3> <ul><li>桔尾石齒鯛 <i>Sparodon durbanensis</i></li></ul><h3><span id=".E9.AF.9B.E5.B1.AC_Sparus"></span><span id="鯛屬_Sparus">鯛屬 <i>Sparus</i></span></h3> <ul><li>金頭鯛 <i>Sparus aurata</i></li></ul><h3><span id=".E6.A4.8E.E9.AF.9B.E5.B1.AC_Spondyliosoma"></span><span id="椎鯛屬_Spondyliosoma">椎鯛屬 <i>Spondyliosoma</i></span></h3> <ul><li>黑椎鯛 <i>Spondyliosoma canthara</i></li> <li>絨牙椎鯛 <i>Spondyliosoma emarginatum</i></li></ul><h3><span id=".E9.96.80.E9.BD.92.E9.AF.9B.E5.B1.AC_Stenotomus"></span><span id="門齒鯛屬_Stenotomus">門齒鯛屬 <i>Stenotomus</i></span></h3> <ul><li>長棘門齒鯛 <i>Stenotomus caprinus</i></li> <li>門齒鯛 <i>Stenotomus chrysops</i></li></ul><h3><span id=".E7.AA.81.E9.A0.9C.E9.AF.9B.E5.B1.AC_Virididentex"></span><span id="突頜鯛屬_Virididentex">突頜鯛屬 <i>Virididentex</i></span></h3> <ul><li>突頜鯛 <i>Virididentex acromegalus</i></li></ul> <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p>大部分屬於群游性,少數會入侵河口區。本科大多屬於肉食性魚類或雜食性魚類。許多鯛科為兩性體,即體內同時擁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腺。有些則會由雄性變雌性或由雌性變雄性,但體色不會隨「性轉變」而變色。 </p> <h2><span id=".E7.B6.93.E6.BF.9F.E5.88.A9.E7.94.A8"></span><span id="經濟利用">經濟利用</span></h2> <p>屬於高級的食用魚類,具高經濟及商業價值,部份種類更是為馴化為養殖魚類。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另外也是甚佳的遊釣魚類。 </p> <h2><span id=".E6.B3.A8.E9.87.8A"></span><span id="注释">注釋</span></h2> <h2><span id=".E5.8F.82.E8.80.83.E6.96.87.E7.8C.AE"></span><span id="参考文献">參考文獻</span></h2> <h2><span id=".E5.A4.96.E9.83.A8.E9.93.BE.E6.8E.A5"></span><span id="外部链接">外部連結</span></h2> <ul><li>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i></ul>
**鯛科**(學名:Sparidae)為條鰭魚綱鯛形目(或傳統上為鱸形目鱸亞目)的一個科。 ## 分布 本科魚類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大洋之熱帶及溫帶沿岸之淺水區內。少數棲息在深水區。 ## 深度 棲息水深平均約在十公尺至一百公尺。 ## 特徵 本科魚類外型類似笛鯛科或石鱸科,但鯛的體型較高,更側扁;上下頜之門齒、犬狀齒以至於兩側之臼齒均較發達。體呈橢圓或卵圓形,頭大,前半部體較高,背緣彎曲,腹緣較平。被大型弱櫛之櫛鱗或圓鱗,頭部和兩頰通常有鱗片。側線單一且完整,偏向背側。在體形及體側斑紋會有變異。 ## 分類 **鯛科**其下分 35 個屬,如下: ### 棘鯛屬 _Acanthopagrus_ * 赤崎棘鯛 _Acanthopagrus akazakii_ * 澳洲棘鯛 _Acanthopagrus australis_:又稱澳洲黑鯛。 * 灰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berda_:又稱灰鰭鯛。 * 雙帶棘鯛 _Acanthopagrus bifasciatus_ * 布氏棘鯛 _Acanthopagrus butcheri_ * 琉球黃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chinshira_ * 黃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latus_:又稱黃鰭鯛。 * 黑緣棘鯛 _Acanthopagrus omanensis_ * 太平洋棘鯛 _Acanthopagrus pacificus_ * 北澳棘鯛 _Acanthopagrus palmaris_ * 中東黑棘鯛 _Acanthopagrus randalli_ * 科楚奇黑棘鯛 _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czerskii_:又稱切氏黑鯛。 * 黑棘鯛 _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schlegelii_:又稱黑鯛。 * 桔鰭棘鯛 _Acanthopagrus sivicolus_:又稱橘鰭鯛。 * 台灣棘鯛 _Acanthopagrus taiwanensis_:又稱台灣黑鯛。 * 迷走棘鯛 _Acanthopagrus vagus_ ### 羊鯛屬 _Archosargus_ * 波氏羊鯛 _Archosargus pourtalesii_ * 羊鯛 _Archosargus probatocephalus_:又稱南方羊鯛。 * 菱羊鯛 _Archosargus rhomboidalis_ ### 四長棘鯛屬 _Argyrops_ * 四長棘鯛 _Argyrops bleekeri_:又稱小長棘鯛。 * 鐮胸四長棘鯛 _Argyrops filamentosus_ * 紅海四長棘鯛 _Argyrops megalommatus_ * 高體四長棘鯛 _Argyrops spinifer_:又稱長棘鯛。 ### 銀帶鯛屬 _Argyrozona_ * 犬牙銀帶鯛 _Argyrozona argyrozona_ ### 牛眼鯛屬 _Boops_ * 牛眼鯛 _Boops boops_ * 條紋牛眼鯛 _Boops lineatus_ ### 擬牛眼鯛屬 _Boopsoidea_ * 丑擬牛眼鯛 _Boopsoidea inornata_ ### 蘆鯛屬 _Calamus_ * 北蘆鯛 _Calamus arctifrons_ * 大西洋蘆鯛 _Calamus bajonado_ * 短體蘆鯛 _Calamus brachysomus_ * 蘆鯛 _Calamus calamus_ * 彎口蘆鯛 _Calamus campechanus_ * 鹿角蘆鯛 _Calamus cervigoni_ * 白骼蘆鯛 _Calamus leucosteus_ * 巴西蘆鯛 _Calamus mu_ * 瘤突蘆鯛 _Calamus nodosus_ * 羊頭蘆鯛 _Calamus penna_ * 翼蘆鯛 _Calamus pennatula_ * 小頭蘆鯛 _Calamus proridens_ * 韌皮蘆鯛 _Calamus taurinus_ ### 冬鯛屬 _Cheimerius_ * 松原氏冬鯛 _Cheimerius matsubarai_ * 紫背冬鯛 _Cheimerius nufar_ ### 麗眼鯛屬 _Chrysoblephus_ * 紅帶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anglicus_:又稱英吉金鯛。 * 紅鰭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cristiceps_ * 駝背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gibbiceps_ * 白條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laticeps_ * 馬臉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lophus_ * 隆背麗眼鯛 _Chrysoblephus puniceus_ ### 波牙鯛屬 _Crenidens_ * 波牙鯛 _Crenidens crenidens_ ### 眶鱗鯛屬 _Cymatoceps_ * 眶鱗鯛 _Cymatoceps nasutus_ ### 牙鯛屬 _Dentex_ * 阿部牙鯛 _Dentex abei_ * 安哥拉牙鯛 _Dentex angolensis_ * 巴氏牙鯛 _Dentex barnardi_ * 紅尾牙鯛 _Dentex canariensis_ * 剛果牙鯛 _Dentex congoensis_ * 細點牙鯛 _Dentex dentex_ * 弗氏牙鯛 _Dentex fourmanoiri_ * 絲鰭牙鯛 _Dentex gibbosus_:又稱線冬鯛。 * 大眼牙鯛 _Dentex macrophthalmus_ * 摩洛哥牙鯛 _Dentex maroccanus_ * 鯛形牙鯛 _Dentex spariformis_ * 黃牙鯛 _Dentex tumifrons_ ### 重牙鯛屬 _Diplodus_ * 尾斑重牙鯛 _Diplodus annularis_ * 銀重牙鯛 _Diplodus argenteus argenteus_ * 尾斑銀重牙鯛 _Diplodus argenteus caudimacula_ * 縱帶重牙鯛 _Diplodus bellottii_ * 百慕達重牙鯛 _Diplodus bermudensis_ * 黑尾重牙鯛 _Diplodus capensis_:又稱暗帶重牙鯛。 * 橫帶重牙鯛 _Diplodus cervinus cervinus_ * 黑帶重牙鯛 _Diplodus cervinus hottentotus_ * 阿曼重牙鯛 _Diplodus cervinus omanensis_ * 六帶重牙鯛 _Diplodus fasciatus_ * 霍氏重牙鯛 _Diplodus holbrooki_ * 紅海重牙鯛 _Diplodus noct_ * 雙帶重牙鯛 _Diplodus prayensis_ * 尖吻重牙鯛 _Diplodus puntazzo_ * 囊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ascensionis_ * 異帶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cadenati_ * 沼澤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helenae_ * 單斑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kotschyi_ * 少帶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lineatus_ * 沙重牙鯛 _Diplodus sargus sargus_ * 項帶重牙鯛 _Diplodus vulgaris_ ### 犁齒鯛屬 _Evynnis_ * 二長棘犁齒鯛 _Evynnis cardinalis_:又稱魬鯛。 * 犁齒鯛 _Evynnis japonica_:又稱日本真鯛。 * 單線梨齒鯛 _Evynnis mononematos_ * 赤鯮 _Evynnis tumifrons_:又稱黃牙鯛。 ### 獠牙鯛屬 _Gymnocrotaphus_ * 藍線獠牙鯛 _Gymnocrotaphus curvidens_ ### 兔牙鯛屬 _Lagodon_ * 菱體兔牙鯛 _Lagodon rhomboides_ ### 石頜鯛屬 _Lithognathus_ * 短頭石頜鯛 _Lithognathus aureti_ * 長頭石頜鯛 _Lithognathus lithognathus_ * 細條石頜鯛 _Lithognathus mormyrus_ * 奧氏石頜鯛 _Lithognathus olivieri_ ### 尾斑鯛屬 _Oblada_ * 黑尾斑鯛 _Oblada melanura_ ### 切齒鯛屬 _Pachymetopon_ * 藍切齒鯛 _Pachymetopon aeneum_ * 布氏切齒鯛 _Pachymetopon blochii_ * 鏽色切齒鯛 _Pachymetopon grande_ ### 小鯛屬 _Pagellus_ * 腋斑小鯛 _Pagellus acarne_ * 阿拉伯小鯛 _Pagellus affinis_ * 貝氏小鯛 _Pagellus bellottii_ * 南非小鯛 _Pagellus natalensis_ * 黑斑小鯛 _Pagellus bogaraveo_ * 緋小鯛 _Pagellus erythrinus_ ### 赤鯛屬 _Pagrus_ * 非洲赤鯛 _Pagrus africanus_ * 銀金鯛 _Pagrus auratus_ * 三長棘赤鯛 _Pagrus auriga_ * 藍點赤鯛 _Pagrus caeruleostictus_ * 真鯛 _Pagrus major_:又稱嘉鱲魚、真赤鯛。 * 赤鯛 _Pagrus pagrus_ ### 二長棘鯛屬 _Parargyrops_ * 二長棘鯛 _Parargyrops edita_ ### 強齒鯛屬 _Petrus_ * 南非強齒鯛 _Petrus rupestris_ ### 鈍牙鯛屬 _Polyamblyodon_ * 長腹鈍牙鯛 _Polyamblyodon germanum_ * 駝背鈍牙鯛 _Polyamblyodon gibbosum_:又稱莫三比克鈍牙鯛。 ### 擬牙鯛屬 _Polysteganus_ * 貝氏擬牙鯛 _Polysteganus baissaci_ * 藍點擬牙鯛 _Polysteganus coeruleopunctatus_ * 馬斯克林擬牙鯛 _Polysteganus mascarenensis_ * 前眶擬牙鯛 _Polysteganus praeorbitalis_ * 波紋擬牙鯛 _Polysteganus undulosus_ ### 豬嘴鯛屬 _Porcostoma_ * 紅豬嘴鯛 _Porcostoma dentata_ ### 裸翼鯛屬 _Pterogymnus_ * 紅裸翼鯛 _Pterogymnus laniarius_ ### 平鯛屬 _Rhabdosargus_ * 圓頭平鯛 _Rhabdosargus globiceps_ * 紅海平鯛 _Rhabdosargus haffara_ * 黃帶平鯛 _Rhabdosargus holubi_ * 黃錫鯛 _Rhabdosargus sarba_:又稱平鯛。 * 大眼平鯛 _Rhabdosargus thorpei_ ### 叉牙鯛屬 _Sarpa_ * 叉牙鯛 _Sarpa salpa_ ### 矛鯛屬 _Sparidentex_ * 矛鯛 _Sparidentex hasta_ ### 石齒鯛屬 _Sparodon_ * 桔尾石齒鯛 _Sparodon durbanensis_ ### 鯛屬 _Sparus_ * 金頭鯛 _Sparus aurata_ ### 椎鯛屬 _Spondyliosoma_ * 黑椎鯛 _Spondyliosoma canthara_ * 絨牙椎鯛 _Spondyliosoma emarginatum_ ### 門齒鯛屬 _Stenotomus_ * 長棘門齒鯛 _Stenotomus caprinus_ * 門齒鯛 _Stenotomus chrysops_ ### 突頜鯛屬 _Virididentex_ * 突頜鯛 _Virididentex acromegalus_ ## 生態 大部分屬於群游性,少數會入侵河口區。本科大多屬於肉食性魚類或雜食性魚類。許多鯛科為兩性體,即體內同時擁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腺。有些則會由雄性變雌性或由雌性變雄性,但體色不會隨「性轉變」而變色。 ## 經濟利用 屬於高級的食用魚類,具高經濟及商業價值,部份種類更是為馴化為養殖魚類。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另外也是甚佳的遊釣魚類。 ## 注釋 ## 參考文獻 ## 外部連結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ull
10,811
2023-05-02T18:48:35Z
75,526,479
𩶘魚
262,599
<p class="mw-empty-elt"> </p> <p><b>大鯢</b>(學名:<i><span lang="la">Andrias</span></i>)是隱鰓鯢科的一個屬,又名<b>𩷍</b>(音同「役」)。分佈於亞洲,現存有中國大鯢、華南大鯢和日本大鯢三個種,可在中國、日本的溪澗、池塘裡發現,一般壽命50至60年,有說能生存達80至100年。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取其叫聲像嬰兒啼哭;日本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 </p><p>現存最大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1.8公尺,日本大鯢身長可達1.5公尺,隱鰓鯢身長可達0.75公尺。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4指,後肢5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皮膚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p><p>牠們於夜間覓食,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糧,但由於視力不佳,只能藉由頭和身體知覺去偵測水壓改變來捕食獵物。 </p><p>在交配季節,牠們會游向上游,在卵受精後,雄性會保護幼鯢至少六個月,直到牠們有能力自行獵食為止。 </p><p>1726年,一個瑞士醫生<span data-orig-title="Johann Jacob Scheuchzer"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Johann Jacob Scheuchzer"><span>Johann Jacob Scheuchzer</span></span>發現了一個化石,而這個化石被一位有宗教狂熱的自然科學家視為是在聖經中所描述的大洪水期間有罪人類的遺骸,並稱之為洪水證人。1802年,荷蘭的泰勒斯博物館買下了這個化石(至今仍是其館藏),到了1812年,化石被喬治·居維葉驗證為大鯢。 </p> <h2><span id=".E7.89.A9.E7.A8.AE"></span><span id="物種">物種</span></h2> <h3><span id=".E7.8F.BE.E5.AD.98"></span><span id="現存">現存</span></h3> <p>根據系統發生樹的研究,本屬可能含有更多種,其中中國大鯢可能為至少五個不同物種的複合種。華南大鯢原先也被認為是中國大鯢的異名,直到2019年才被確立為單一物種。 </p> <h3><span id=".E5.B7.B2.E6.BB.85.E7.B5.95"></span><span id="已滅絕">已滅絕</span></h3> <ul><li>† 薛氏鯢(<i>Andrias scheuchzeri</i>)</li> <li>†<i><span data-orig-title="Andrias bohemicus"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drias bohemicus"><span>Andrias bohemicus</span></span></i>(捷克,中新世)</li> <li>†<i><span data-orig-title="Andrias matthewi" data-lang-code="en" data-lang-name="英語" data-foreign-title="Andrias matthewi"><span>Andrias matthewi</span></span></i>(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及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與科羅拉多州,中新世)</li></ul><h2><span id=".E5.8F.83.E8.A6.8B"></span><span id="參見">參見</span></h2> <ul><li>山椒魚</li> <li>小鯢</li> <li>美洲大鯢</li></ul><h2><span id=".E5.8F.83.E8.80.83.E6.96.87.E7.8D.BB"></span><span id="參考文獻">參考文獻</span></h2>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2317 Cached time: 20230505065523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509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749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30412/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56238/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16455/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25/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6/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430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294/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723772/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3/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609.577 1 -total 68.09% 415.066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18.10% 110.335 1 Template:Geological_range 17.41% 106.113 1 Template:Phanerozoic_220px 15.16% 92.406 1 Template:Taxonbar 15.08% 91.905 11 Template:Fossil_range/bar 13.45% 81.960 34 Template:Period_start 10.59% 64.531 1 Template:Reflist 6.39% 38.922 1 Template:Cite_web 6.17% 37.591 30 Template:Delink -->
**大鯢**(學名:_Andrias_)是隱鰓鯢科的一個屬,又名**𩷍**(音同「役」)。分佈於亞洲,現存有中國大鯢、華南大鯢和日本大鯢三個種,可在中國、日本的溪澗、池塘裡發現,一般壽命 50 至 60 年,有說能生存達 80 至 100 年。中國大鯢俗稱「娃娃魚」,取其叫聲像嬰兒啼哭;日本大鯢俗稱「大山椒魚」,源於其身有山椒味道。 現存最大的三種大鯢,中國大鯢身長可達 1.8 公尺,日本大鯢身長可達 1.5 公尺,隱鰓鯢身長可達 0.75 公尺。共通點是體形扁長,四肢很短,前肢 4 指,後肢 5 趾,趾間有蹼,有一短而側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誤以為魚類,其實屬兩棲動物,水中用鰓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膚呼吸,皮膚只有黏膜,沒有鱗片覆蓋。 牠們於夜間覓食,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糧,但由於視力不佳,只能藉由頭和身體知覺去偵測水壓改變來捕食獵物。 在交配季節,牠們會游向上游,在卵受精後,雄性會保護幼鯢至少六個月,直到牠們有能力自行獵食為止。 1726 年,一個瑞士醫生 Johann Jacob Scheuchzer 發現了一個化石,而這個化石被一位有宗教狂熱的自然科學家視為是在聖經中所描述的大洪水期間有罪人類的遺骸,並稱之為洪水證人。1802 年,荷蘭的泰勒斯博物館買下了這個化石(至今仍是其館藏),到了 1812 年,化石被喬治・居維葉驗證為大鯢。 ## 物種 ### 現存 根據系統發生樹的研究,本屬可能含有更多種,其中中國大鯢可能為至少五個不同物種的複合種。華南大鯢原先也被認為是中國大鯢的異名,直到 2019 年才被確立為單一物種。 ### 已滅絕 * † 薛氏鯢 (_Andrias scheuchzeri_) * †_Andrias bohemicus_(捷克,中新世) * †_Andrias matthewi_(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及美國內布拉斯加州與科羅拉多州,中新世) ## 參見 * 山椒魚 * 小鯢 * 美洲大鯢 ## 參考文獻
null
4,448
2023-05-02T18:48:33Z
75,678,258
𩷍
669,324
<p class="mw-empty-elt"> </p> <p><b>諧魚科</b>,也稱<b><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志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𩷓</span>科 </b>,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科。 </p> <h2><span id=".E5.88.86.E5.B8.83"></span><span id="分布">分布</span></h2> <p>本科魚類分布於熱帶及溫帶的印度太平洋區、東大西洋區及加勒比海。 </p> <h2><span id=".E6.B7.B1.E5.BA.A6"></span><span id="深度">深度</span></h2> <p>水深100至400公尺。 </p> <h2><span id=".E7.89.B9.E5.BE.B5"></span><span id="特徵">特徵</span></h2> <p>本科於體呈紡錘型,略側扁。口斜裂,下頷突出;前上頷骨強度伸縮。體被中型櫛鱗;頭部除吻端外被細鱗。背鰭1或2枚,臀鰭基底較背鰭軟條部為短。尾鰭凹入,或分叉,上下葉如剪刀狀重疊。 </p> <h2><span id=".E5.88.86.E9.A1.9E"></span><span id="分類">分類</span></h2> <p><b>諧魚科</b>其下分3個屬,如下: </p> <h3><span id=".E8.AB.A7.E9.AD.9A.E5.B1.AC.28Emmelichthys.29"></span><span id="諧魚屬(Emmelichthys)">諧魚屬(<i>Emmelichthys</i>)</span></h3> <ul><li><ul><li>長身諧魚(<i>Emmelichthys elongatus</i>)</li> <li>卡氏諧魚(<i>Emmelichthys karnellai</i>)</li> <li>諧魚(<i>Emmelichthys nitidus nitidus</i>)</li> <li>紅背諧魚(<i>Emmelichthys ruber</i>)</li> <li>史氏諧魚(<i>Emmelichthys struhsakeri</i>):又稱史氏<span title="字符描述:左魚右志 ※如果您看到空白、方塊或問號,代表您的系統無法顯示此字元。">𩷓</span>。</li></ul></li></ul><h3><span id=".E7.B4.85.E8.AB.A7.E9.AD.9A.E5.B1.AC.28Erythrocles.29"></span><span id="紅諧魚屬(Erythrocles)">紅諧魚屬(<i>Erythrocles</i>)</span></h3> <ul><li><ul><li>細紅諧魚(<i>Erythrocles acarina</i>)</li> <li>小頭紅諧魚(<i>Erythrocles microceps</i>)</li> <li>大西洋紅諧魚(<i>Erythrocles monodi</i>)</li> <li>史氏紅諧魚(<i>Erythrocles schlegelii</i>)</li> <li>火花紅諧魚(<i>Erythrocles scintillans</i>):又稱夏威夷紅諧魚。</li> <li>紫帶紅諧魚(<i>Erythrocles taeniatus</i>)</li></ul></li></ul><h3><span id=".E6.96.9C.E8.AB.A7.E9.AD.9A.E5.B1.AC.28Plagiogeneion.29"></span><span id="斜諧魚屬(Plagiogeneion)">斜諧魚屬(<i>Plagiogeneion</i>)</span></h3> <ul><li><ul><li>菲氏斜諧魚(<i>Plagiogeneion fiolenti</i>)</li> <li>雙生斜諧魚(<i>Plagiogeneion geminatum</i>)</li> <li>大鱗斜諧魚(<i>Plagiogeneion macrolepis</i>)</li> <li>玫瑰斜諧魚(<i>Plagiogeneion rubiginosum</i>)</li> <li>單棘斜諧魚(<i>Plagiogeneion unispina</i>)</li></ul></li></ul><h2><span id=".E7.94.9F.E6.85.8B"></span><span id="生態">生態</span></h2> <p>本科魚種幼魚多群游於沿岸岩礁區海域,成魚則會移棲至較深之海域。屬肉食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主食。 </p> <h2><span id=".E7.B6.93.E6.BF.9F.E5.88.A9.E7.94.A8"></span><span id="經濟利用">經濟利用</span></h2> <p>屬於中型食用魚,肉質細,適合煮湯或紅燒。 </p> <!-- NewPP limit report Parsed by mw1388 Cached time: 20230502185752 Cache expiry: 1814400 Reduced expiry: false Complications: [show‐toc] CPU time usage: 0.422 seconds Real time usage: 0.534 seconds Preprocessor visited node count: 7468/1000000 Post‐expand include size: 26519/2097152 bytes Template argument size: 4508/2097152 bytes Highest expansion depth: 11/100 Expensive parser function count: 13/500 Unstrip recursion depth: 0/20 Unstrip post‐expand size: 0/5000000 bytes Lua time usage: 0.347/10.000 seconds Lua memory usage: 4508100/52428800 bytes Number of Wikibase entities loaded: 14/400 --><!-- Transclusion expansion time report (%,ms,calls,template) 100.00% 467.200 1 -total 72.28% 337.693 1 Template:Automatic_taxobox 21.57% 100.796 1 Template:Taxonbar 9.88% 46.177 32 Template:Delink 4.28% 19.982 1 Template:CJK-New-Char 3.81% 17.778 1 Template:Hatnote 1.93% 9.010 1 Template:IfPNS 1.57% 7.313 2 Template:僻字 1.11% 5.174 2 Template:Lan 0.81% 3.766 64 Template:Don't_edit_this_line_parent --><!-- Saved in parser cache with key zhwiki:pcache:idhash:669324-0!userlang=zh-tw!zh-tw and timestamp 20230502185751 and revision id 74022389. Rendering was triggered because: api-parse -->
**諧魚科**,也稱**𩷓科** ,為條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科。 ## 分布 本科魚類分布於熱帶及溫帶的印度太平洋區、東大西洋區及加勒比海。 ## 深度 水深 100 至 400 公尺。 ## 特徵 本科於體呈紡錘型,略側扁。口斜裂,下頷突出;前上頷骨強度伸縮。體被中型櫛鱗;頭部除吻端外被細鱗。背鰭 1 或 2 枚,臀鰭基底較背鰭軟條部為短。尾鰭凹入,或分叉,上下葉如剪刀狀重疊。 ## 分類 **諧魚科**其下分 3 個屬,如下: ### 諧魚屬 (_Emmelichthys_) * * 長身諧魚 (_Emmelichthys elongatus_) * 卡氏諧魚 (_Emmelichthys karnellai_) * 諧魚 (_Emmelichthys nitidus nitidus_) * 紅背諧魚 (_Emmelichthys ruber_) * 史氏諧魚 (_Emmelichthys struhsakeri_):又稱史氏𩷓。 ### 紅諧魚屬 (_Erythrocles_) * * 細紅諧魚 (_Erythrocles acarina_) * 小頭紅諧魚 (_Erythrocles microceps_) * 大西洋紅諧魚 (_Erythrocles monodi_) * 史氏紅諧魚 (_Erythrocles schlegelii_) * 火花紅諧魚 (_Erythrocles scintillans_):又稱夏威夷紅諧魚。 * 紫帶紅諧魚 (_Erythrocles taeniatus_) ### 斜諧魚屬 (_Plagiogeneion_) * * 菲氏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fiolenti_) * 雙生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geminatum_) * 大鱗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macrolepis_) * 玫瑰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rubiginosum_) * 單棘斜諧魚 (_Plagiogeneion unispina_) ## 生態 本科魚種幼魚多群游於沿岸岩礁區海域,成魚則會移棲至較深之海域。屬肉食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主食。 ## 經濟利用 屬於中型食用魚,肉質細,適合煮湯或紅燒。
null
2,234
2023-05-02T18:48:35Z
74,022,389
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