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sets:
Dataset Viewer
stage
stringclasses 35
values | serial
int64 1
24
| task
stringlengths 2
18
⌀ | action
stringlengths 4
101
| target
stringlengths 3
108
|
---|---|---|---|---|
公用系统检查投用 | 1 | 联系调度投用循环水 | 1、确认现场管线检查完毕,公用介质界区阀已开
2、打开导淋检查水质进行置换
3、取样检测合格后,投入生产系统使用 | 1、界区打开现场无泄漏,压力正常
2、水质查看无浑浊,异常杂物
3、水质电导率检测<10us/cm |
公用系统检查投用 | 2 | 联系调度投用脱盐水 | 1、确认现场管线检查完毕,公用介质界区阀已开
2、打开导淋检查水质进行置换
3、取样检测合格后,投入生产系统使用 | 1、界区打开现场无泄漏,压力正常
2、水质查看无浑浊,异常杂物
3、水质电导率检测<10us/cm |
公用系统检查投用 | 3 | 联系调度投用仪表气 | 1、确认现场管线检查完毕,公用介质界区阀已开
2.仪表气总管压力正常,无掉压 | 1、界区打开现场无泄漏,压力正常
2、仪表气压力高于0.65MPa |
公用系统检查投用 | 4 | 联系调度投用氮气 | 1、确认现场管线检查完毕,公用介质界区阀已开
2.氮气总管压力正常,无掉压 | 1、界区打开现场无泄漏,压力正常
2、氮气压力高于0.65MPa |
炉体水投用 | 1 | 联系调度 | 询问调度使用脱盐水对水罐补水 | 脱盐水管网压力0.4MPa以上 |
炉体水投用 | 2 | 建立液位 | 中控打开脱盐水管切断阀XV04B22A,补脱盐水,液位建立1800mm | 中控注意观察液位,液位已建立1800mm |
炉体水投用 | 3 | 通知现场起泵 | 检查确认P04B01A具备启动条件,中控启动泵P04B01A,泵出口压力PT04B15A稳定。调整泵P04B01A回流管线手阀,对总管排气 | 注意泵的电流控制小于355A,防止泵跳停 |
炉体水投用 | 4 | 建立循环 | 中控观察液位1800±150mm,及时补水,上水排气完成后,中控把PV04B10A-2打开,压力0.35MPa循环 | 循环后液位控制1350-1600mm,压力在控制在0.7MPa,已建立循环 |
炉体水投用 | 5 | 通知调度使用S2 | 打电话询问调度使用S2蒸汽对闪蒸罐升温升压 | 调度允许使用蒸汽 |
炉体水投用 | 6 | 升温 | 通知现场蒸汽管线排凝,冷凝水排完,中控打开S2开关阀,现场开手阀,放空30分钟,关闭放空管线,温度升到133±3℃,压力PT04B12A升到0.2MPa | 温度持续上涨至100℃以上,压力持续上涨至0.2MPa |
炉体水投用 | 7 | 调整参数 | 上水总管压力0.8MPa,回水压力0.55MPa,液位1450mm,投自动 | 1、上水总管压力控制0.78-0.86MPa
2、闪蒸回水总管压力控制0.55-0.59MPa
3、闪蒸罐液位控制1350-1600mm |
炉体水投用 | 8 | 投用精馏C2凝液 | 得到调度允许通知现场打开C2手阀,中控打开LV04B03调节阀 | 注意C2凝液压力要高于闪蒸罐罐顶压力,压力低管线震动 |
炉体水投用 | 9 | 投用蒸汽补水凝液C12 | 得到调度允许通知现场打开C12手阀,中控打开PV04B36调节阀 | C12蒸汽凝液控制压力0.55-0.8MPa(压力控制过高影响冷氢化反应器) |
炉体水投用 | 10 | 投用冷氢化C2凝液 | 得到调度允许通知现场打开C2手阀 | 手阀开2圈注意管线有无振动 |
底盘水投用 | 1 | 通知调度还原V04A03需要补充液位 | 打电话询问调度使用脱盐水对底盘水罐进行补水 | 调度通知可以使用 |
底盘水投用 | 2 | 建立液位 | 中控打开脱盐水管切断阀XV04B22A,补脱盐水,打开排气,液位建立1800mm | 液位补水至1800mm |
底盘水投用 | 3 | 通知现场起泵 | 检查确认P04A03A具备启动条件,中控启动泵P04A03A,泵出口压力稳定0.85-0.95MPa。调整泵P04A03A回流管线手阀,打自循环,上水管线排气完成后打开一台还原炉底盘水上回水阀门系统循环 | 底盘水上回水系统排气完成循环 |
底盘水投用 | 4 | 建立循环 | 中控观察液位1450±150mm,及时补水,中控把PT04A11A/B打开,压力0.35MPa循环 | 确认液位,压力在标准值,已建立循环 |
底盘水投用 | 5 | 通知调度使用S2 | 打电话询问调度使用S2蒸汽 | 调度回复可以使用 |
底盘水投用 | 6 | 升温 | 通知现场排凝,冷凝水排完,中控打开S2开关阀,现场开手阀,放空30分钟,关闭放空管线,温度升到133±3℃,压力PT04A18A升到0.22MPa | 确认温度,压力在标准值 |
底盘水投用 | 7 | 调整参数 | 上水总管压力0.76MPa,回水压力0.55MPa,液位1450mm,投自动 | 确认液位,压力在标准值 |
底盘水投用 | 8 | 通知调度投用C2、C12 | 打电话询问调度使用C2、C12 | 调度回复可以使用 |
底盘水投用 | 9 | 投用C2、C12 | 通知现场打开冷氢化C2、精馏C2手阀,中控打开LV04A03调节阀,通知现场打开C12手阀 | 液位控制1350-1600mm |
底盘水投用 | 10 | 液位投自动 | 将LV04B03调节阀打自动控制 | 设定液位1450mm |
电极水投用 | 1 | 打点 | 通知现场检查电极水罐各监控仪表根部阀,对XV04A25进行打点。 | 阀门开关正常 |
电极水投用 | 2 | 汇报 | 通知调度电极水罐补脱盐水 | 现场及中控具备电极水循环条件 |
电极水投用 | 3 | 补液 | 打开XV04A25补脱盐水至1600-2000mm | 总管排气 |
电极水投用 | 4 | 启泵 | 点启一台电极水泵 | 泵排气 |
电极水投用 | 5 | 建立循环1 | 选取最末端的炉子南北各一台通电极水,期间注意与现场沟通调整泵出口,单台还原炉循环电极水往总管注水排气 | 液位不低于1600mm |
电极水投用 | 6 | 建立循环2 | 增加几台还原炉通电极水,增加泵输出,调整总管上水压力,维持0.48-0.52MPa | 调整总管压力0.48-0.52MPa |
电极水投用 | 7 | 建立循环3 | 通知电气选取最末端还原炉通电极调功水,并缓慢增加通水炉数 | 维持总管压力及液位,调功水总管排气 |
电极水投用 | 8 | 投用连锁 | 各项参数稳定后电极水液位投联锁,备泵投备 | 液位、压力联锁投入 |
电极水投用 | 9 | 置换 | 不断补液排液置换电导率<5us/cm合格 | 电导率<5us/cm |
电极水投用 | 10 | 建立循环 | 据现场情况投用E04A10一组或多组闭式冷却塔 | 湿冷塔循环投入使用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 | 检查二楼阀门 | 通知现场关闭所有还原炉回收氢,低温氢管线手阀,氢气进换热器界区阀 | 所有管线均已连好,导淋阀已关闭,具备置换条件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2 | 选取还原炉 | 检查两台末端还原炉具备进气条件 | 三楼还原炉炉筒紧固,二楼管道连接紧固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3 | 联系调度 | 联系调度使用氮气,向氢气总管充压 | 使用氮气时注意氮气流量,氮气总管压力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4 | 通知现场开手阀 | 告知现场:开末端还原炉炉氮气手阀和回收氢手阀 | 氮气、回收氢、手阀已开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5 | 氮气升压 | 打开XV04B07,XV04B05和XV04B06,FCV04B03,将氢气总管压力充至0.6MPa | 总管压力充至0.6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6 | 查漏 | 通知现场对氢气各管路查漏 | XV04B07关闭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7 | 保压 | 观察氢气总管压力PIT04B02曲线 | 保压30min,压降≤0.001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8 | 泄压 | 告知现场,开末端还原炉VG2手阀,PCV04B02缓慢开到100%,总管压力泄至0.05MPa,关闭XV04B11 | 总管压力泄至0.05MPa以下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9 | 选取还原炉 | 以北侧回收氢管线置换为例,从1号炉进氮气至回收氢管线充压至总管进入45号炉泄压至VG2管线 | 明确置换流程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0 | 氮气充压置换 | 打开45号炉回收氢、VG2手阀,打开1号炉氮气、回收氢手阀,从1号炉充氮气至氢气总管及45号炉,充压压力0.3MPa | 炉内压力冲至0.3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1 | 氮气泄压 | 打开45号炉XV04B11和PCV04B02泄压,PCV04B02缓慢开到100%,炉内压力泄至0.05MPa,关闭XV04B11 | 总管压力泄至0.05MPa以下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2 | 置换氢气总管 | 重复憋放置换4-5次取杨 | 氮气置换4-5次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3 | 取样 | 告知现场氮气置换结束,取样检测微氧露点 | 微氧≤500ppm,露点≤-40℃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4 | 通知现场关手阀 | 通知现场:关闭还原炉氮气手阀,回收氢手阀,VG2手阀 | 手阀关闭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5 | 联系调度 | 联系调度使用氢气,给氢气总管充压 | 调度回复可以使用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6 | 通知现场 | 通知现场打开1#还原炉电解氢手阀,回收氢手阀 | 具备置换条件方可进氢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7 | 总管充压 | 打开1还原炉XV04B06,XV04B05压力充至0.6MPa | 压力充至0.6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8 | 查漏 | 通知现场总管已进氢,对各管道法兰处查漏,无问题继续充压至1.0MPa检漏 | 总管压力压降30min小于0.001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19 | 查漏合格准备泄压 | 通知现场打开45#还原炉回收氢手阀,VG1手阀,控制FV04B03阀位泄压至0.05MPa | 总管压力泄至0.05MPa以下,注意807压力低于18K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20 | 升压 | 打开1#炉XV04B06给总管充压0.4MPa | 氢气总管压力充至0.4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21 | 泄压 | 打开XV04B10泄压,压力泄至0.05MPa | 重复置换7-8次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22 | 通知取样 | 通知现场置换结束,取样检查氢中氮,取样合格后将总管压力充至1.0MPa | 氢中氮≤500ppm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23 | 关阀门 | 取样合格后将总管压力充至1.0MPa,关闭1/45号炉回收氢、低温氢手阀 | 总管压力充至1.0MPa |
氢气管线投用置换 | 24 | 开界区阀 | 氢气总管压力两端持平后,通知调度打开回收氢界区阀 | 界区阀打开 |
尾气管线投用 | 1 | 检查尾气管线 | 通知现场检查总管及支管阀门关闭,盲板已抽 | 盲板已抽,管线法兰紧固 |
尾气管线投用 | 2 | 氮气气密 | 从末端还原炉进氮气至尾气总管充压至0.3MPa检漏,合格后再充至0.6MPa检漏保压,压降<0.01MPa,气密合格后进行氮气置换 | 压力0.6MPa,压降<0.01MPa |
尾气管线投用 | 3 | 选取还原炉 | 选取尾气管线末端还原炉进行憋放置换,以北侧为例:选取47号和91号炉 | 明确还原炉置换流程 |
尾气管线投用 | 4 | 打开阀门 | 通知现场打开47号炉氮气手阀和尾气手阀,打开91号炉尾气和VG2手阀 | 阀门已打开 |
尾气管线投用 | 5 | 氮气置换 | 打开47号炉XV04A07、PV04A02、XV04A09氮气充压至尾气总管及91号炉压力0.3MPa,从VG2泄压,重复置换3-4次 | 尾气总管充压至0.3MPa置换 |
尾气管线投用 | 6 | 取样 | 氮气置换次数到达后对总管及泄压还原炉进行取微氧和露点 | 微氧<500ppm
露点≤-40℃ |
尾气管线投用 | 7 | 氢气气密 | 氮气置换合格后,将压力泄至0.05MPa以下,检查关闭模块所有阀门,打开一台还原炉电解氢手阀及尾气手阀将总管充压至0.3MPa检漏,检漏合格后充压至0.6MPa检漏保压 | 压力0.6MPa,压降<0.01MPa |
尾气管线投用 | 8 | 氢气置换 | 以二线北侧为例:打开91号炉VG1手阀泄压至0.05MPa以下,打开47号炉电解氢手阀尾气手阀对总管充压至0.4MPa,从91号炉泄压至VG1管线,重复置换6-7次 | 置换压力控制0.4MPa |
尾气管线投用 | 9 | 取样 | 总管置换次数达到后进行取氢中氮 | 氢中氮<500ppm |
尾气管线投用 | 10 | 通知调度连通尾气 | 联系调度,申请开界区阀 | 界区阀两侧压力相同 |
尾气管线投用 | 11 | 打开界区阀 | 中控开界区切断阀XV04B30A/B | 阀门开到位 |
尾气管线投用 | 12 | 通知现场开阀门连通 | 通知现场开界区手阀XV04B30A/B手阀 | 现场回复手阀已开 |
尾气管线投用 | 13 | 还原炉升压 | 由末端还原炉升压 | 开XV04B06,FV04B03用升压的末端还原炉进行循环,氢气设定流量200kg/h |
尾气管线投用 | 14 | 连通尾气 | 开XV04B10,PCV04B02投自动 | 尾气压力设定为0.5MPa |
尾气管线投用 | 15 | 投用尾气管线 | 检查还原炉尾气压力 | 0.5MPa压力平稳,氢气循环正常,尾气总管投用 |
汽化器投用 | 1 | 通知调度罐区送料 | 中控检查该汽化器参数,切断阀与调节阀状态 | 现场显示阀门状态与中控室界面反馈状态一致 |
汽化器投用 | 2 | 接收到调度通知,罐区已送料 | 接到调度通知已向还原供料 | 双方沟通确认 |
汽化器投用 | 3 | 通知现场汽化器准备进料 | 通知现场检查该汽化器TCS管线旁通是否关闭,并打开进料手阀 | 与中控对讲机确认2遍,现场人员已到位 |
汽化器投用 | 4 | 补液位 | 打开XV04A01,并缓慢打开调节阀LV04A01对汽化器补液 | 液位升至550mm时,投自动 |
汽化器投用 | 5 | 通知现场准备汽化器通高温水 | 通知打开133℃高温水上水及回水阀。并打开排气阀,排气完毕后 | 汽化器回水总管排气完成 |
汽化器投用 | 6 | 还原炉空烧准备 | 还原炉击穿空烧完成,氢气循环待进料 | 还原炉空烧完成 |
汽化器投用 | 7 | 升温升压 | 打开调节阀PCV04A01,相据压力缓慢调节开度,当压力调至0.82Mpa时打自动 | 温度110-116℃,压力0.75-0.87Mpa |
汽化器投用 | 8 | 通知现场向还原炉进料 | 现场打开气相管道上的手阀开始输送气相TCS。生产稳定后,将汽化器液位,温度,压力投入联锁 | 确认能够与尾气建立循环 |
急停后复启 | 1 | 接收复启指令 | 接收领导通知:急停还原炉复启 | 确认复启炉号 |
急停后复启 | 2 | 检查还原炉情况 | 确认复启还原炉具备启炉条件,复启还原炉复启前要进行检漏。 | DCS画面无报警,复启炉具备启炉条件,详见附件10 |
急停后复启 | 3 | 电气画面无报警 | 电气画面无报警 | 联系电气检查确认无误 |
急停后复启 | 4 | 通知现场检查 | 通知现场人员:对复启炉进行启炉前检查 | 与现场人员确认复启炉,中控具备启炉条件 |
急停后复启 | 5 | 接收已送电指令 | 接到调度复启炉已送电通知 | 复述复启炉电气开关号 |
急停后复启 | 6 | 取消停车 | 顺控界面,点击“停车”,取消停车状态 | “手动”状态下进行操作 |
急停后复启 | 7 | 复位停车 | 顺控界面,点击“停车复位” | 检查停车连锁,确认已经解除,停车指示灯熄灭 |
急停后复启 | 8 | 通知启炉 | 通知二楼三楼现场和电气人员,准备启炉 | 收到回复后,才可以进行打压操作 |
急停后复启 | 9 | 手动启炉 | 启炉打压方式参考附件3 | 复启炉,高压击穿电压给定3600V,由外圈向内打压。第一相打压击穿时间较久(约1H左右),故选定一项打压,不可切换 |
急停后复启 | 10 | 提加电流 | 击穿相手动补加电流 | 击穿后氢气流量提加到75kg/h,电流匀速加到急停前总电流的70% |
急停后复启 | 11 | 询问炉内情况 | 通知三楼人员观察炉内情况 | 炉内温度,复启后硅棒是否有裂痕,硅棒表面是否正常,得到正常回复后,空烧5分钟即可回复进料 |
急停后复启 | 12 | 恢复进料 | 得到三楼巡检人员回复后,开始恢复进料 | 50分钟内恢复到急停前进料量,同时提加氢气,使配比不低于急停前配比 |
急停后复启 | 13 | 恢复电流 | 补加电流,直至与急停前电流相同 | 恢复进料的同时恢复电流,随时通知三楼巡检人员观察炉内情况,避免温度过高产生雾化现象 |
急停后复启 | 14 | 检查复启情况 | 检查复启后DCS运行界面 | TCS/H2以及电流恢复到位,电压缓慢下降无剧烈波动,水路流量温度正常 |
急停后复启 | 15 | 切换电气控制 | 通知电气人员,将还原炉由上位机控制切换为DCS控制 | 上位机恢复电流同DCS界面上电流数值相同 |
急停后复启 | 16 | 恢复运行 | 顺控界面,点击“手动”,恢复307步自动顺控程序 | 密切监控主界面参数,物料电流按程序自动提加,即为恢复正常运行 |
启炉置换 | 1 | 通知现场开氮气手阀 | 告知现场:
开XV04B07手阀
| 还原炉具备升压 |
启炉置换 | 2 | 升压 | 打开XV04B07,XV04A/B12通入氮气还原炉平吹10分钟,再将压力泄至0.05MPa,关闭XV04A/B12切断阀及手阀,再升至0.6MPa。 | 1.氮气流量设定500㎏/h
2.尾气压力PV04B02压力上升至0.6MPa |
启炉置换 | 3 | 通知检漏 | 告知现场底盘,模块查漏 | XV04B07已经关闭 |
End of preview. Expand
in Data Studio
stage
: 流程阶段serial
: 步骤序号site
: 作业点task
: 作业事项任务tool
: 所需材料物品等action
: 具体做什么target
: 做到什么程度
- Downloads last month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