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stringlengths
4
8
url
stringlengths
33
246
title
stringlengths
2
146
text
stringlengths
512
2.05k
1678376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ppelia
Oppelia
Oppelia is a haploceratoid ammonite and type genus for the Oppeliidae that lived during the Middle Jurassic. Shells of Oppelia are involute with a small to moderate size umbilicus, bluntly rounded to sharp venter, and deeply impressed dorsum. Sides are generally smooth but may be variously ribbed on the outer flanks. Similar and related genera include Oxycerites and Oecotraustes. Distribution Jurassic of Germany, Greenland, India, Italy, Madagascar, Mexico, Poland, Spain and the United Kingdom References Ammonitida genera Oppeliidae Jurassic ammonites Ammonites of Europe
2891385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hurson%20Bluff
Arthurson Bluff
Arthurson Bluff () is a mostly ice-covered bluff overlooking the confluence of Ludvig Glacier and Kirkby Glacier from the west, near the north coast of Victoria Land, Antarctica. A helicopter landing was made here by an Australian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s (ANARE) party led by Phillip Law in 1962. The bluff was named by ANARE for Captain J. Arthurson, helicopter pilot with the expedition. Arthurson Bluff lies on the Pennell Coast, a portion of Antarctica lying between Cape Williams and Cape Adare. References Cliffs of Victoria Land Pennell Coast
6575351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vernor%20of%20Gozo
Governor of Gozo
The Governor of Gozo was the administrator of Gozo, in what is today Malta, between 1530 and 1814. The office was established under Hospitaller rule, and abolished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British rule in Malta, when chief civil officers were first appointed to administer the island. The seat of the Governor was a building in the Cittadella known as the Governor's Palace, constructed in the 17th century during the magistracy of Alof de Wignacourt. The building is now a courthouse. Governors Hospitaller governors French occupation Gozo was invaded by French troops in June 1798, and they occupied the island until October 1798, when they evacuated the island after a rebellion broke out. During the French occupation, no Governors were appointed, and instead the island was administered by: Commander: Jean-Louis Ebénézer Reynier (1771–1814) Lord Lieutenant: Count Romualdo Barbaro (1771–1840) De facto independence British rule References Lists of political office-holders in Malta Gozo
34351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8%81%82%E4%BC%AF%E6%B2%B3%E6%B0%B4%E7%94%B5%E7%AB%99
第聂伯河水电站
第聂伯河水电站()是第聂伯河上最大的水电站,位于乌克兰扎波羅熱州扎波罗热附近。這是第聶伯河梯級水電站的第五級,為頓涅茨-克里維羅工業區提供電力。 第聶伯水庫向上游延伸,直到第聂伯罗城市附近。 該水力發電站由蘇聯分兩個階段建造。 第一階段 (DniproHES-1) 於 1927 年至 1932 年首次建成。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使前進的德國軍隊更難過河,並於 1943 年再次被炸毀,這次是被撤退的德國軍隊炸。 然後在 1944-1950 年間重建。 第二階段 (DniproHES-2) 建於 1969 年至 1980 年,並在 2000 年代進行了現代化改造。 建造 早期计划 即使在第聂伯河的枯水期,该水电站附近仍有将近100公里长的激流,也就是现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到扎波罗热之间的第聂伯河河段,19世纪工程有计划讲此段河段疏浚通航。 雖然這些項目的主要目標是改善航運,但就“自由流動的水的利用”而言,水力發電同時得到發展。 俄国电气化委员会计划和建造, 1921–1941年 第聶伯羅大壩建在農村騰出的土地上,以刺激蘇聯的工業化。 一家名為 Dniprobud 或 Dneprostroi(大壩的別名由此而來)的特殊公司成立了,該公司後來在第聶伯河上建造了其他大壩,並一直存在至今。被接受的大壩設計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初期採用的蘇聯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计划 (GOELRO) 電氣化計劃。 該站由以 GOELRO 首席專家 Ivan Alexandrov 教授為首的工程師團隊設計,Ivan Alexandrov 後來成為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RSFSR)的負責人。 該電站計劃為也將在該地區建造的幾家鋁生產廠和一家優質鋼鐵廠提供電力。 二戰及戰後重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大壩和電廠在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後被撤退的紅軍炸毀。美國記者 H. R. Knickerbocker 當年寫道: 洪水氾濫導致 20,000 至 100,000 多名毫無戒心的平民以及正在過河的紅軍軍官喪生。 它在 1943 年被撤退的德國軍隊再次部分炸毀,儘管另一個消息來源稱德國這樣做的企圖被蘇聯人挫敗了。 最終,水壩大面積破壞,動力室也險些毀於一旦。 兩者均於 1944 年至 1949 年間重建。 通用電氣 (GE)為大壩建造了新的發電機。 它們的重量超過 1,020 噸。 這些發電機取代了二戰期間被摧毀的發電機。 每台新機組的額定功率為 90 兆瓦,而 1931 年建造的舊發電機的額定功率為 77.5 兆瓦。機架直徑為,發電機組於 1946 年發貨。 1950年重新發電。1969-1980年建成第二座發電廠,發電能力828兆瓦。 目前,大壩長,高 。 大壩將河水抬高至 ,淹沒了上面的急流,使整個第聶伯河都可以通航。 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大壩被譽為蘇聯工業化計劃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圖庫 參見 札波羅結核電廠 参考文献 烏克蘭水力發電廠 烏克蘭水壩 川流式水力發電廠 第聂伯河 构成主义建筑 1932年完工基礎設施 扎波羅熱
4339481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wimming%20at%20the%202014%20Commonwealth%20Games%20%E2%80%93%20Women%27s%2050%20metre%20backstroke
Swimming at the 2014 Commonwealth Games – Women's 50 metre backstroke
The women's 50 metre backstroke event at the 2014 Commonwealth Games as part of the swimming programme took place on 28 and 29 July at the Tollcross International Swimming Centre in Glasgow, Scotland. The medals were presented by Helen Jaques, Aquatics Competition Manager, Glasgow 2014 and the quaichs were presented by Miriam Moyo, Commonwealth Games Federation Regional Vice-President, Africa and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f Zambia. Records Prior to this competition, the existing world and Commonwealth Games records were as follows. The following records were established during the competition: Results Heats Semifinals Final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Women's 050 metre backstroke Commonwealth Games 2014 in women's swimming
67632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5%A4%A7%E5%B3%B6%E7%AB%99
東大島站
東大島站()是位於日本東京都江東區與江戶川區交界上,屬於東京都交通局(都營地下鐵)新宿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S 16。 概要 車站站長室位於江東區大島九丁目。因為是「江東區與江戶川區區界河川的橋上車站,月台位在行政區界上,是全國罕有的車站」,2000年入選關東車站百選。 本站在新宿線剛通車時是始發站。同時是江東區最東的車站。 歷史 1978年(昭和53年)12月21日:新宿線車站開業。 1983年(昭和58年)12月23日:延伸至船堀站,本站成為中間站。 2000年(平成12年)12月12日:車站入選關東車站百選。 2016年(平成28年):車站改善工程動工。 2018年(平成30年) 5月末:車站改善工程完工。月台外壁張貼玻璃,月台可跳望舊中川。 8月25日:啟用月台閘門。 車站-{zh-cn:结构; zh-hk:結構; zh-tw:構造}- 本站是側式月台2面2線之高架車站,因位於之上,車站出入口分別在河川兩端。(大島口、小松川口)。 過去船堀方向設有折返用的剪式橫渡線,作為列車折返使用。另外,船堀開業時由於難以增設橫渡線,此橫渡線持續用至篠崎開業為止。 (來源:都營地下鐵:車站構內圖 ) 由於月台位於彎道上,2號月台側全日有站員巡邏(1號月台僅出現在早晚尖峰時刻)。 車站北側有交通局大島廳舍、乘務員基地(大島乘務管理所大島乘務區),乘務員會在本站進行換班。 現在車站業務亦委託給。 過去本站曾實施「車站Eco project」,內容包括設置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雨水利用、屋頂綠化、觀葉植物等。並在2007年夏季於1號線月台設置乾霧裝置進行實驗,現在每年夏季均會啟用乾霧降溫。另外,小松川口剪票口外亦有該事業的展示空間。 利用狀況 2017年度1日平均上下車人次為32,646人(上車人次16,334人、下車人次16,312人)。 各年度1日平均上下車、上車人次如下表。 車站周邊 荒川 東大島店 江東區立東大島圖書館 小松川櫻會館 小松川健康支援中心 小松川科技城 巴士路線 最近的巴士站是大島口與小松川口兩方圓環的東大島站前,與的東大島站入口。以下路線由東京都交通局運行。 東大島站前(大島口) 門21:經龜高橋往東陽町站、門前仲町 草24:經大島站、龜戶站往淺草壽町 錦28:經北砂六丁目、住吉站往錦糸町站 陽20:經往東陽町站 兩28:往 東大島站入口 龜24:往葛西橋/經大島站往龜戶站 草24:往東大島站 FL01:經入口、龜戶站通往錦糸町站/經船堀站往葛西站 東大島站前(小松川口) 平28:平井站(循環)、往平井操車所 AL01:Cherry Garden前(循環)往東大島站 圖片 相鄰車站 都營地下鐵 新宿線 急行 通過 各站停車 大島(S 15)-東大島(S 16)-船堀(S 17) 參考資料 來源 東京都統計年鑑 參見 日本鐵路車站列表 外部連結 江東區鐵路車站 (日本) 江戶川區鐵路車站 GashiOojima 新宿線車站 (都營地下鐵) 1978年启用的铁路车站 大島 (江東區)
71446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9%B9%E6%AE%8A%E6%85%B0%E5%AE%89%E8%AE%BE%E6%96%BD%E5%8D%8F%E4%BC%9A
特殊慰安设施协会
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又称RAA、國際親善慰安協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成立的专门为驻日美军提供性服务的机构,由东京警视厅领头,日本劝业银行资助建立。日本人称之为“国家卖春机关”(日文:国策売春組織)、“性的防波堤”(日文:性の防波堤)。1946年3月,特殊慰安设施协会经营的慰安所被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下令关闭,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在1948年4月正式关闭。 特殊慰安设施协会主要招募女性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同时也有少量男性为美国女兵提供性服务。 历史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驻日本。日本政府推测,决定成立专门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机构。1945年8月18日,日本内务省向各地方政府下达了《内务省给各警保局长关于外国军驻地慰安施设问题的通告》、《外国驻军慰安施设管理》的指令,要求各地警察协助建立美军慰安所。1945年8月26日,为占领军提供性服务的“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在东京警视厅的牵头下正式成立,并在日本天皇皇宫大门外举行了成立仪式。特殊慰安设施协会注册资金一亿日元,其中有五千五百万日元是池田勇人代表财务省协调的日本劝业银行融资。 由于日本在二战末期在国内整肃卖春行业,加之联军对日本大城市的狂轰滥炸,东京红灯区的妓女都纷纷逃往乡下,所剩无几。为弥补美军慰安妇的数量巨大空缺,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在各大报纸刊登具有欺骗性的广告,引诱招募身处困境的良家妇女。14-25岁失业的工厂“女子挺身隊”员也被招募进来。1945年8月28日,东京郊外的日本首家美军慰安所“小町园”正式开业。此后,日本各地开始出现大量美军慰安所。美军慰安妇的数量一度达到7万之多。 1946年3月26日,由于性病的泛滥和美国国内社会道德的谴责,驻日美军以“公然卖淫是对民主理想的背叛”为由命令日本关闭所有美军慰安所,26日特殊慰安设施协会的所有慰安所被日本警方关闭。不过设在东京银座歌舞伎座的特殊慰安设施协会总部直到1948年4月才被关闭。 组织架构 特殊慰安设施协会总部位于今日本东京银座歌舞伎座,下设慰安、游戏、演艺、特殊施设、餐饮等部门。 在终战后的三个月内,东京都内建起了25个美军慰安所。RAA的美军慰安所数量以东京和横滨地区最多,此外江之岛、热海、箱根等休闲地区,以及大阪、爱知、广岛、静冈、兵库、山形、秋田和岩手县等日本各地都先后建起美军慰安所。 相關影視作品 2017年日本廣播協會紀錄片《東京黑洞》的「」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美军慰安妇 (日本) 日本性文化 駐日美軍 日本性产业 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 慰安婦問題 日本政府机构 1945年建立的組織
621665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jibnagar%20Day
Mujibnagar Day
Mujibnagar Day is celebrated in Bangladesh on April 17 every year. This day is particularly associa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Bangladesh as an independent territory. History Within a few days of the War of Liberation, the first expatriate government of Bangladesh, known as the Mujibnagar government, was formed on 10 April. On April 17, the first government of independent Bangladesh was sworn in at Mango Garden (Ambanagan) village of Vaidyanathtala (present-day Mujibnagar) in Meherpur district. Sheikh Mujibur Rahman was appointed president of this government. But he was then imprisoned in Pakistan. In his absence, Vice-President, Syed Nazrul Islam served as the Provincial President. Tajuddin Ahmed took over as Prime Minister. This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duct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and building public opinion and support for this war at home and abroa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is government, countless people jumped into armed struggle to liberate the country. Effect This day Sheikh Mujibur Rahman was declared the first president of Bangladesh, while Syed Nazrul Islam was appointed the acting president in the absence of Sheikh Mujib. Tajuddin Ahmed was appointed as 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while Khondoker Moshtaque Ahmed, Capt M Mansur Ali and AHM Qamaruzzaman were named as cabinet members. The interim government named General M.A.G Osmani as Commander-in-Chief of Bangladesh army while appointed Major General Abdur Rob as chief of staff. See also Provisional Government of Bangladesh Mujibnagar References Bangladesh Liberation War April observances
36769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B%8B%E8%8A%B1%E6%B0%8F
立花氏
立花氏(日語漢字:,假名:,羅馬字:Tachibanashi)是大友氏分流的武家。與在日文讀音上相同的橘氏沒有關係。 出身 在日本南北朝時代,大友貞宗的兒子大友貞載以筑前國糟屋郡立花城為據點並稱立花為開始。以後成為大友氏的重臣,但是在立花鑑載一代因為背叛了大友義鎮(宗麟)而被同樣是大友氏支流的戶次鑑連(立花道雪)攻滅,於是在鑑載的兒子立花親善一代斷絕。 日本動畫「我們這一家」花家就是日本立花姓。因臺灣配音翻譯緣故,直接對應與轉翻華人「花」姓氏。 立花氏(道雪以前) 立花貞載 立花宗匡 立花親直 立花親政 立花宗勝 立花鑑光 立花鑑載 立花親善 戶次鑑連(立花道雪)和誾千代 大友氏的一族大友義鎮令戶次鑑連代替立花鑑載・親善入主立花城並繼承立花氏的名跡(鑑連後來入道並號道雪)。因為鑑連自身是主家大友家的關係而被禁止使用立花姓,因此沒有以立花姓自稱,不過以立花道雪的名稱而為人所知。而由於道雪沒有兒子,於是把立花城讓給女兒誾千代,道雪在晩年讓同為大友氏庶流的高橋紹運的兒子統虎迎娶誾千代並收統虎為養子。統虎之後改名為立花宗茂並在支撐衰退後的大友氏而與島津氏的戰鬥中相當活躍,在豐臣秀吉的九州征伐後被賜予筑後國柳川13萬2千石。 立花宗茂及柳川藩主家立花氏 不過立花宗茂因為在關原之戰中加入西軍而被沒收領地並成為浪人,後來在慶長9年(1604年)被德川氏收留,在慶長11年(1606年)被賜予陸奥國棚倉1萬石而復歸大名身份。後來宗茂在大坂之役中立下戰功,在元和6年(1620年)因為在關原之戰以來支配筑後柳川32萬石的田中氏絶家而被賜予柳川藩10萬9千石,於是返回舊領柳川。在關原之戰後被改易的武將可以再度成為「大名」的例子相當少,其中能夠復歸舊領的就只有立花宗茂。 江戶時代的立花氏作為柳川藩主並一直持續到明治維新,在維新後被列為華族並授予伯爵。現在的立花家在柳川市改装自邸立花氏庭園(松濤園)並經營著料亭・旅館・宴會場「御花」。 而第4代柳川藩主立花鑑任的同母弟弟立花貞晟(彈正)成為旗本寄合席並分立出旗本立花彈正家,不過在第2代的養嗣子清直(後來的貞俶)繼承藩主家而絕家,兩家再度合而為一。 高橋統增及三池藩主家立花氏 還有立花宗茂的實弟‧繼承實家高橋家的高橋統增(直次)在豐臣政權下領有1萬8千石,但是在關原之戰中與兄長宗茂一同加入西軍而失去領地,後來被德川氏賜予5千石。直次亦跟隨兄長改稱立花氏。 之後在立花直次的兒子種次一代被賜予三池藩1萬石而復歸成大名。三池藩立花氏在立花種周一代成為外樣大名和若年寄,但是後來失勢而被轉封陸奥國內5千石並降格為旗本。後來被加增5千石而復歸大名,在慶應4年(1868年)再度返回三池。此家在維新後被授予子爵。而末裔之一是被稱為日本農政之祖的加納久宜,子孫有麻生太郎(日本前總理大臣)和科幻小說作家野田昌宏。 而直次的次男種吉及種長的次男種澄則成為江戶幕府的旗本。 系譜 粗體字是當主,實線是實子,虛線是養子。 外部連結 日本の名字七千傑 武家家伝 近世系図堂 立花家十七代が語る立花宗茂と柳川 武家家伝_立花氏 柳川 御花(立花家經營的料亭・旅館等) 福岡県柳川市 相關條目 大友氏 柳川藩 柳川市 立花道雪 立花宗茂 立花氏 日本氏族
6726035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uro
Siuro
Siuro () is a villag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Nokia town in Pirkanmaa, Finland. In 2015, the village has a population of 2,526. Siuro is a fairly large area, which includes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nearby Siuronkoski rapids. The historical border between Turku and Pori and Häme Provinces ran along Siuronkoski until the end of 1972. The village of Linnavuori is also often considered part of Siuro. The north area is bordered by Highway 11, and the south, by Lake Kulovesi. Siuro is less than ten kilometers from the center of Nokia and from Tampere. Although Siuro is quite village-like, its largest employers are the factories: the AGCO's power engine plant and Patria's engine maintenance unit in Linnavuori, as well as the Purso's aluminum plant. Siuro also has its own train station, where only freight trains stop today. Less than three kilometers from Siuro st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Pori, near , there is the Kulovesi stop (abbreviation Kuv), which belonged to the original traffic places of the track. The stop was named after the lake, because there was already a traffic place called Kulju on the Riihimäki–Tampere railway line in Lempäälä. The shutdown mainly served only the needs of Kulju Manor and its surroundings. Passenger traffic was stopped in 1971 and the traffic site was closed in 1972. The buildings on the site have been demolished. Since 1959, Siuro has been a village bar called Koski-Baari, which is known as a popular place to eat, serving burgers and chicken wings, among other things.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Official Website (in Finnish) Nokian kaupunki / Siuro – Nokian kaupunki (in Finnish) Nokia, Finland Villages in Finland
15242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B%8A%E5%A4%9C%E5%9C%A8%E8%B3%9E%E6%9C%88%E7%9A%84%E5%B1%B1%E4%B8%98%E4%B8%8A
今夜在賞月的山丘上
《今夜在賞月的山丘上》(),是日本樂團B'z的第27張單曲和代表作之一。 簡介 為木村拓哉、常盤貴子主演之日劇《美麗人生》主題曲。 由於《美麗人生》的高度收視率,促使這張作品成為繼1997年的單曲《Calling》之後, 再度獲得睽違三年的百萬銷量紀錄作品。 至目前為止,本單曲為B'z 最後一張百萬單曲。 此張單曲為日本流行樂界跨入21世紀後,由樂團所達成僅存三張百萬單曲裡的其中之一(另外兩張為南方之星的海嘯,GLAY的迷惑/SPECIAL THANKS) 據Oricon調查,在B'z15張百萬單曲之中,這張被選為歷代第一。 最終銷量約112.8萬張,為日本最暢銷單曲第175名。 收錄曲 今夜在賞月的山丘上 (4:13) 由B'z以美麗人生之劇本為基礎而編寫的主題曲。其音樂錄影帶在洛杉磯帕薩迪那市郊之一座教堂中拍攝而成。本曲與收錄在專輯ELEVEN和精選輯The Ballads 〜Love & B'z〜各為不同版本之間奏。 所以請放開那隻手(だからその手を離して -Mixture style-)(4:08) 為1988年出道單曲之重新編曲版本,並收錄於精選輯B'z The "Mixture"當中。這首歌曲在前一年的Brotherhood巡迴場次中演奏並獲得好評,因而製作重新錄音版本。 製作人員 松本孝弘:吉他、全曲作曲、編曲 稲葉浩志:主唱、全曲作詞 山木秀夫:鼓(#1) 黒瀬蛙一:鼓(#2) 中村“Kitaro”幸司:貝斯(#1) 満園庄太郎:貝斯(#2) 小野塚晃:鋼琴(#1) 主題曲 TBS電視台週日劇場『美麗人生』主題曲 收錄專輯 曲目1: ELEVEN(為不同 Guitar Solo ver.) The Ballads 〜Love & B'z〜(不同 Guitar Solo ver.) B'z The Best "Pleasure II" B'z The Best "ULTRA Pleasure" 曲目2: B'z The "Mixture" 參考資料 2000年的音樂 B'z歌曲 2000年單曲 TBS周日劇場主題曲 日劇學院賞最佳主題曲 RIAJ百萬認證單曲 Oricon百萬銷量達成單曲 2000年Oricon單曲週榜冠軍作品 Being歌曲 月亮題材歌曲
3917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F%B2%E5%BE%8B%E8%B3%93%E5%AE%B6%E9%BC%A0%E5%B1%AC
菲律賓家鼠屬
菲律賓家鼠屬(學名:Apomys)是囓齒目鼠科的一個屬,本屬物種為小型的鼠類,廣泛分布於菲律賓各島上,除巴拉望、蘇祿、巴坦群島與巴布延群岛外皆有分布。本屬的學名Apomys中,Apo來自菲律賓的最高峰阿波火山(Mt. Apo),mys則來自希臘語的「老鼠」。 外形 本屬的成鼠重量介於18公克()至128公克之間,外形與白足鼠屬、姬鼠屬、非洲柔毛鼠屬等類群的鼠類相似。其尾長接近或超過頭身長,眼與耳較大,背部的毛色較腹部深,具有兩對腹位乳房(inguinal mammae)。本屬可依外形與分子證據進一步分為Apomys與Megapomys兩個亞屬,其中前者的物種體型大小較後者小。 物種 菲律賓家鼠屬共包含19種物種,分屬Apomys與Megapomys兩個亞屬。 Apomys亞屬 & Tabaranza, 2006 Mearns, 1905 (A. insignis) Mearns, 1905 Sanborn, 1952 Hollister, 1913 Miller, 1911 Megapomys亞屬 Sanborn, 1952 Lawrence R. Heaney, ,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Heaney, Danilo S. Balete,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Lawrence R. Heaney, Balete,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Meyer, 1899 Ruedas, 1995 Lawrence R. Heaney, Danilo S. Balete, Veluz, Steppan, Esseltyn, Pfeiffer & Rickart, 2014 Lawrence R. Heaney, Balete, Veluz, Steppan, Esseltyn, Pfeiffer & Rickart, 2014 Heaney, Balete,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Heaney, Balete,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Johnson, 1962 Heaney, Balete,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Heaney, Danilo S. Balete, Alviola, Duya, Veluz, VandeVrede & Steppan, 2011 參考文獻 F F
155866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B%BE%E5%B3%B0
勾峰
勾峰,本名勾純沅,山東人,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 生平 20多歲即拜入星雲法師門下,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1969年,參加台視節目《田邊俱樂部——周末劇場》歌唱比賽,以《我的太陽》一曲獲得最高榮譽五個燈,隨即被台視延攬。其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為《風雪桃花渡》,劇中僅有幾句台詞。早年亦以歌手身分於當時台視眾多歌唱節目中出現,與胡錦的男女對唱組合於當時膾炙人口。1970年代並曾投身幕後,以「春元」名義擔任戲劇節目製作人。1986年,憑藉《幾度夕陽红》一劇,演出抑鬱不得志而脾氣暴躁的楊明遠一角,獲得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 電視劇 台視 1976年《滴在心上的血》飾 方大夫 1976年《碧綠山莊》飾 袁奇龍 1977年《絕代雙驕》製作人 2000年《神仙動員令》飾 陳峻威 2014年《神仙·老師·狗》飾 孟常軍 2014年《威廉王子》飾 易明山 2014年《妹妹》飾 小色父 2021年《2049-幸福話術》飾 武爺爺 中視 1992年《再世情緣》 飾 魚朝恩 1993年《梅花烙》飾 乾隆 1994年《青蓮花》飾 黃世賢 1995年《台北屋簷下》與-{余}-邦擔任製作人 1996年《一簾幽夢》飾 汪展鵬 1999年《海海的人生》飾 何大成 2000年《新梁山伯祝英台》飾 祝公遠 2015年《願望清單》飾 鐘錶店老闆 華視 1983年《蕭十一郎》飾 蕭十一郎 1983年《江南遊龍》飾 鰲拜 1983年《江南遊龍》飾 石星魁 1983年 金玉劇坊 《同命鴛鴦》 飾 嘉慶 1986年《幾度夕陽紅》飾 楊明遠 1986年《煙雨濛濛》飾 陸振華 1986年《碧海青天》飾 海瑞 1992年《劉伯溫傳奇》恩怨情天 飾 趙中禺 1993年《包青天》血雲幡傳奇 飾 連昆 1993年《包青天》踏雪尋梅 飾 沈少白 1993年《包青天》孝子章洛 飾 葉雲 1993年《包青天》畫中話 飾 許仲開 1996年《關公》飾 關羽 1997年《施公奇案》父子情深 飾 邱雲長 1997年《施公奇案》夜遊神 飾 林盛 1997年《施公奇案》玉簫神笛 飾 曹寶森 1999年《啞巴與新娘》飾 許父 2003年《狂愛龍捲風》飾 馬爺 2003年《愛上總經理》飾 劉崑山 2004年《雪天使》飾 紀大山 2004年《愛情魔戒》飾 杜百誠 2004年《升空高飛》飾 鄭重 三立台灣台 2002年《台灣霹靂火》飾 李子文 衛視中文台 2003年《第8號當舖》飾 楊大爺 民視 1997年《我永遠愛你》飾 季父 1998年《舉頭三尺有神明》飾 王宏德 2001年《情義》飾 吳清宏 2008年《娘家》飾 江明峰 東森幼幼台 2012年《萌學園》飾 肯荳姬 公視 2003年《孽子》飾 王尚德 2006年《祖師爺的女兒》飾 陳世明 2010年《藍海1加1》飾 柳俊賢 2022年《茁劇場-誰說媽媽像月亮》飾 高秉涵 八大綜合台 2004年《鬥魚》饰 裴父 2012年《終極一班2》饰 龐教授 2015年《明若晓溪》飾 鐵大旗 中國大陸 2015年《孤独的美食家》飾 藍致遠 大愛 2022年《冬菊,沒問題!》飾 唐保同 電影 《真假千金》 飾演:杜夢涯 (1971年) 《鬼馬小淘氣》 (1974年) 《浪花》(又名:三個任性的女人)(1975年) 《義膽》 《桃花女鬥周公》(1980年) 《大頭兵》(1987年) 《走出五月》(2011年) 《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飾 易恭平(2012年) 《萌學園:尋找磐古》飾 肯荳姬 (2016年) 獎項紀錄 註釋 參考資料 G勾 G勾 G勾 G勾 G勾 G勾 G勾 台灣戰後山東移民 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得主 G勾
2309668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20Addington%2C%203rd%20Viscount%20Sidmouth
William Addington, 3rd Viscount Sidmouth
William Wells Addington, 3rd Viscount Sidmouth JP DL (25 March 1824 – 28 October 1913), was a British peer and politician. Background Sidmouth was the son of Reverend William Leonard Addington, 2nd Viscount Sidmouth, eldest son of Prime Minister Henry Addington, 1st Viscount Sidmouth. Political career Sidmouth was Member of Parliament for Devizes between 1863 and 1864. Personal life Lord Sidmouth died in October 1913, aged 89, and was succeeded in the viscountcy by his son, Gerald.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1824 births 1913 deaths 3 Deputy Lieutenants of Devon Members of 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for English constituencies UK MPs 1859–1865 UK MPs who inherited peerages
808181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A%AC%E6%96%BD%E9%AC%83%E6%9E%97%E9%B8%AD
芬施鬃林鸭
芬施鬃林鸭(学名:Chenonetta finschi)是雁形目鸭科鬃林鸭属的一种已灭绝鸟类,其体型较大而翼缩短,很可能不具有飞行能力。该物种原分布在新西兰,估计最晚在1860年左右因栖息地破坏、物种入侵和人类捕食而灭绝。 分类及命名 该物种最早被描述并归类为鸭属,学名为Anas finschi,经过一系列研究后,贝内登认为其与尖羽树鸭及中新世灭绝的欧洲物种Mionetta blanchardi较为接近,新西兰鸟类学家将其提升为单型属Euryanas,现认为其与鬃林鸭关系较近,并归入当前的鬃林鸭属。其种小名系纪念德国地理学家及动物学家,其为该物种的发现及研究作出了颇丰的贡献。 特征 该物种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鸭,体型可能与绿头鸭相当或略小,体长56–65厘米,体重1–2千克,明显大于其近亲,约800克的鬃林鸭,翼短,腿强而有力。 分布及生境 该物种是新西兰特有物种,人类定居之前其在新西兰广泛分布,是新西兰南岛和北岛的第四紀化石埋藏中最常见的物种之一,一些地点发掘出的该种化石甚至数以百计,当地的古环境为草原及灌丛生态系统,并且其为该类古环境中的关键种。该物种可能是几乎完全陆生的,极少在水域中活动,与其近亲鬃林鸭相似而与大多数鸭不同。 行为及生态 该物种在灭绝前的2.5万年中翼长极大地缩短,而体型则没有明显变化,佐证其很可能发生了失去飞行能力的特化,古生物学研究显示,自至全新世晚期,该物种的翼长减少了10%。从喙的结构来看,该物种很可能主要是植食性,但根据生境推测,其有时可能也取食昆虫。该物种可能在洞穴、倒下的树干及岩石之下等地筑巢。由于缺少天敌,其可能改变了繁殖策略,与更偏向r策略的鬃林鸭(每窝平均产卵10只)不同,该物种可能采取生育较少后代的K策略。 灭绝 该物种的灭绝可能是由于栖息地丧失、入侵物种波利尼西亚鼠的捕食和人类的捕食,分析表明,波利尼西亚人在新西兰定居之前,该物种就已开始衰退,并且随着人类定居,该物种的分布范围缩减,数量大大减少,生境也发生了改变。也即,其灭绝最初并非由人类活动引起,但人类活动促进了这一过程并导致了最终的结果。另一方面,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禽流感或气候变化与该物种的灭绝有关。 该物种的灭绝时间可能在1250–1860年之间。尽管估计的下界晚于欧洲殖民者「发现」澳大利亚,但早期的欧洲博物学家并没有关于该物种的可信记录。 参考资料 鸭科 不会飞的鸟 1875年描述的鸟类 新西兰已灭绝鸟类
59067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B2%E6%B0%91%E6%9B%86
農民曆
農民曆是以農業社會的時節與日常生活的參考用書,為古代中國人流傳下來的經歷及體驗,經千年累月撰寫與添加各項內容後而完成現今流傳農民曆,也稱「夏曆」。 內容 農民曆主要內容包含中國農曆帶有許多表示當天吉凶的黃曆。並附上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運程等。不少古代曆法都是由月亮算起,一個推測是黑夜中的月亮特別容易觀察,月亮盈虧一目了然,直至天文技術成熟後,才能觀察到太陽在曆法中的作用。古代農業經濟中,春天播種、秋天收耕,中國古代更以農耕為民生之主要,中國的農曆因此是結合了陰曆與陽曆兩者的陰陽合曆,在陰曆下還會有陽曆,以應四季與諸節氣。也因此,農曆中需閏月,以合乎一年共四季、約365日的長度。 農民曆之內容多數記載農事相關,除了陽曆、陰曆、時令節氣按年照月地順序排列,每日各有劃欄記載吉時凶辰、卦爻、節慶、沖煞之事,因此不僅可作為年曆、月曆、日曆觀看,並可對於婚事、喪禮、掃墓、探病……等重要之事參考做為擇時挑日的依據,在生活上也會供年歲、生肖、卦事查詢,通常在末頁附有太歲符咒與安太歲方法之介紹,日常生活和典禮祭儀等各層面均具有影響,其中「擇吉日宜忌」,為最常使用的內容。。 影響性 農民曆在古時,對於農民來說是十分重要,在中國傳統農業社會裡幾乎每戶人家會擁有一冊。在台灣,主要是由各廟宇或鄉鎮農會發行提供,封面多為黃色底福祿壽三星圖像,背面則為食物相剋中毒圖解。在台灣相當普遍成為台灣生活指南。經過時代的轉變,農民曆也逐漸以電子書形式,但是使用它的,卻不只限於農民,也可從中了解先民在古早時期的生活方式軌跡。 二十四節氣 立春(2月3日~4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春天開始。農諺有云:『立春趕春氣』,是因立春之後,萬象回春。此時,開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時令季節輪轉。 雨水(2月18~19日):氣溫回升,降雨的機率增高。農諺:『 雨水連綿是豐年』。 驚蟄(3月5~6日):春雷初響,驚動了蟄伏的冬眠動物開始活動。農諺:「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春分(3月20~21日):春天過了一半,白晝與黑夜各為十二小時。農諺:『春分,日暝對分』。 清明(4月4~5日):天氣轉暖,花草樹木開始萌發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諺:『清明風若從南起,預報田禾大有收 』。 穀雨(4月19~20日):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雨水增多。農諺:「穀雨補老母」。 立夏(5月5~6日):夏季開始。農諺:「立夏補老爸」。 小滿(5月21日):稻麥結實成穗亦進入梅雨季節。農諺:「小滿雨水相趕」。 芒種(6月6日):進入典型的夏季,芒作物開始成熟。農諺:「芒種蝶仔討無食」。 夏至(6月21日):炎熱夏天來臨,晝長夜短。農諺:「夏至風颱就出世」。 小暑(7月7日): 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農諺:「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大暑(7月22~23日): 一年天氣最炎熱的時候,俗諺:「大暑曝死老鼠」。 立秋(7月23日): (8 月 8 日)秋天伊始,立秋時氣溫慢慢下降但天氣仍炎熱,俗諺:「立秋煎鰗鰍」。 處暑(8月23日): 暑氣將要結束,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俗諺:「處暑出大日,秋旱曝死鯽」。 白露(9月8日): 夜間氣溫下降較快而致水氣開始凝結成露水,露水晶瑩剔透,呈白色而得名。俗諺:「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 秋分(9月23日): 秋天過半,晝夜等長。俗諺:「秋分暝日對分」。 寒露(10月8日): 寒露代表深秋來臨。天氣比白露更冷。 霜降(10月24日):天氣變得更冷,地面結霜。但是台灣平地實際上極少結霜。 立冬(11月8日): 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標示著冬天的開始。 小雪(11月22日):中國地區北部開始下雪,但雪量不大,故名小雪。而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只有山上才有可能下雪。 大雪(12月7日): 雪量增加,名大雪。 冬至(12月22日): 本日晝最短夜最長。俗諺:「冬至烏,過年酥」。 小寒(1月5日):冬至過後天氣漸寒,尚未大冷,故名小寒。俗諺:「小寒大寒人馬安」。 大寒(1月20日):一年中最冷的時間,也是24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諺:「大寒冬已盡,寒極春漸至」。 爭議 版本眾多,有古時官府版本的通書、道教編寫的黃曆、農人版本的農民曆,官方版的通書以及道教均衍生許多流派,民間版本則是由平民或商人參考官方與道教版本而製作出的農民曆,各家看法不同,台灣的農民曆,版本最為多種,以致現代民眾在查詢擇日宜忌時,常常發生爭端。 参見 春牛圖 安太歲習俗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農民曆查询 台灣大百科-農民曆 历 生活用品 年曆
3236186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alil%20Sweileh
Khalil Sweileh
Khalil Sweileh (; born 1959) is a Syrian journalist and novelist. He was born in Al-Hasakah and studied literature at Damascus University. He has since worked for a number of cultural publications in various capacities. Sweileh received the Naguib Mahfouz Medal in 2009 for his novel The Scribe of Love. In his acceptance speech, Sweileh mentioned that as a village boy, his chance discovery of a tattered copy of Mahfouz's novel Khufu's Wisdom wa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inspiring his love of literature. His previous novels include Express Mail (2004), Do Not Blame Me (2006), and Zuhur, Sara, and Nariman (2008). Sweileh's novels have yet to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He won the Arab Journalism Award in 2010, and the Literature Award from the Sheikh Zayed Book Award in 2018 for his novel Ikhtibar al-Nadam (Remorse Test). References 1959 births People from Al-Hasakah Damascus University alumni Syrian novelists Living people
33455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culty%20of%20Architecture%20and%20Arts%20at%20the%20Lus%C3%ADada%20University%20of%20Porto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 at the Lusíada University of Porto
The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 at the Lusíada University of Porto () is a private institution that offers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studies i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Located in Porto, Portugal, FAAULP belongs to the Lusíada University of Porto. Honorary doctors Álvaro Siza Eduardo Souto de Moura See also Lusíada University of Porto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 at the Lusíada University of Porto Design schools Education in Porto Architecture schools in Portugal
2993854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iculum%20in%20mora
Periculum in mora
Periculum in mora, Latin for "danger in delay", in Italian law and other civil law systems, is one of two conditions which must be asserted in actions aimed at obtaining a protective order or injunction, the other condition being fumus boni iuris, corresponding to the common law concept of a Prima facie case. The burden of proof of danger in delay falls to the person who requests the injunction or order, demonstrating the existence of both requirements, pericolum notice, and the risk of suffering serious and irreparable damage. The term 'serious harm' refers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damages, calculated in relation to the value of the property in dispute: an injury will not be so serious in itself, but only when compared to the object of contention. Irreparable damage is in the possibility of a remedy in the future against which the party seeking the injunction believes they will suffer. Only asset orientation is currently supported, in that the prevailing possibility of obtaining compensation for damages is, in itself, sufficient to prevent the founding of irreparable harm. "Periculum in mora. Dépêchez-vous" ("Danger in delay. Hurry up.") is the "famous and much-quoted telegram" that Albrecht von Roon sent to Otto von Bismarck on September 18, 1862, to advise Bismarck to return from France to Berlin during the constitutional crisis that ended up raising Bismarck to power in the Prussian government. See also List of legal Latin terms References Latin legal terminology Law of Italy
105175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6%80%A1%E5%90%9B
林怡君
林怡君(),是台灣女子射擊運動員。曾獲得兩屆世界射擊錦標賽冠軍,為台灣不定向飛靶紀錄保持人。曾代表台灣參加過五屆亞運和四屆奧運。2018年亞洲運動會射擊比賽與楊昆弼參加不定向飛靶混合團體賽,資格賽以破世界紀錄的146分晉級決賽,決賽以42分敗給黎巴嫩組合奪銀。 個人背景 中華民國國家級運動教練 中華民國射擊A級教練 桃園縣體育會射擊裁判 桃園縣體育會射擊教練 指導教練為:蔡志成 先生 中華奧林匹克委會委員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運動員委員會委員 射擊運動成就 1998年: 臺灣區運動會男女混合賽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三名。 曼谷亞運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七名。 1999年: 全國運動會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三名。 馬來西亞亞洲射擊錦標賽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三名(取得奧運參賽資格)。 2000年: 澳洲雪梨奧運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四名。 榮獲中華民國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1年: 全國運動會女子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 埃及開羅世界飛靶射擊錦標賽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二名、團體第三名。 韓國漢城世界盃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三名。 世界飛靶前八強總決賽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四名。 榮獲中華民國年度最佳運動員。 2002年: 芬蘭拉蒂世界射擊錦標賽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團體第三名。 世界飛靶前八強總決賽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三名。 榮獲中華國年度最佳運動員。 榮獲國際射擊運動聯盟公佈年度女子雙不定向飛靶項目個人世界排名第一名。 2003年: 澳洲柏斯世界盃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二名。 全國運動會女子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 2004年: 雅典奧運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七名(破中華民國全國女子雙不定向紀錄)。 2005年: 全國運動會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 全國運動會女子雙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二名。 2006年: 卡達亞運個人第三名。 2007年: 亞洲射擊錦標賽個人第二名。 全國運動會女子不定向飛靶二連勝個人金牌,以71分破女子不定向飛靶資格賽紀錄 。 2008年: 印度亞洲飛靶射擊錦標賽個人第一名。 科威特亞洲錦標賽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二名。 東南亞射擊錦標賽個人第二名,以21分破女子不定向飛靶決賽紀錄。 2009年: 全國運動會女子不定向飛靶三連勝個人金牌 。 2010年: 北京世界杯個人第五名。 亞洲飛靶錦標賽個人金牌(二連勝)。 全國體委盃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以72分破自己所保持女子不定向飛靶資格賽紀錄(紀錄保持中)。 2011年: 北京世界杯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三名,並取得2012年倫敦奧運參賽資格 。 UAE世界杯女子不定向飛靶2011總決賽獲得世界排名第四名 。 100年全運會女子不定向飛靶四連勝個人金牌及女子雙不定向飛靶個人金牌。 第一屆馬來西亞公開賽、亞洲飛靶錦標賽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金牌(三連勝)。 2012年: 倫敦倫敦奧運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十名,亞洲排名第一名 。 2013年: 全國運動會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金牌(五連勝),女子雙不定向個人銀牌 2014年: 新加坡東南亞射擊錦標賽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以73分破自己所保持女子不定向飛靶資格賽紀錄(紀錄保持中)。 2015年: 亞塞拜然世界杯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二名,並取得2016年里約奧運參賽資格。 科威特亞洲錦標賽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 亞洲射擊總會年終公佈排名:第一名。 2016年 巴西里約世界盃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一名。 巴西里約奧運第十七名。 2018年 雅加達亞運不定向飛靶混雙第二名 2019年 韓國昌原世界盃女子不定向飛靶個人第五名,不定向飛靶混雙第二名 參考 外部連結 NBC Olympics Profile 國際射擊運動聯盟運動員介紹 台灣女子射擊運動員 飛碟及多向飛碟射擊運動員 Y 台灣奧運射擊運動員 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亞洲運動會射擊獎牌得主 1998年亞洲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02年亞洲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06年亞洲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10年亞洲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14年亞洲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18年亞洲運動會射擊運動員 2006年亚洲运动会铜牌得主 2018年亞洲運動會銀牌得主
842832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5%BC%93%E5%BF%AB%E8%BB%8A
真弓快車
真弓快車(日語:,英語:),是日本純種競賽馬匹。生涯活躍於短途賽事,共獲獎金2億4899萬7000日圓,總戰績11戰5勝,名次分佈為5-2-0-4。主要勝場包括2007年短途馬錦標,成爲為1984年日本引入分級賽制度後,繼1992年西野花以來第二匹贏得此賽事的3歲雌馬。2008年3月現役期間因大腸炎進入栗東訓練中心診所治療,於4月因急性心臟衰竭去世。 出賽前 2004年3月5日出生於北海道千歲市社台牧場,成長途中被醫生兼馬主戶佐真弓購入。 其後交由栗東訓練中心練馬師石坂正訓練。 競賽生涯 2歲 2006年7月22日出戰小倉競馬場2歲新馬戰,但於雖然於直路上發揮優秀的末腳成功衝出,但由於斜行浪費腳程之下仍然未能超越前方的Charmant Reine,最終以第二名完賽。 其後出戰2歲未勝利戰,本次比賽一直保持於先頭第二位置下於直路輕鬆超越領放馬,最終以1/2馬位優勢奪得首勝利。 9月3日出戰小倉兩歲錦標,比賽初段雖然其處於外檔起步,但仍然以積極的策略搶佔先頭位置,並於最後彎道取得領先。進入直路後,即使其於此次保持高速於先頭位置,但仍然有餘力跑出全場最快末腳,最終拉開第二名2 1/2馬位下取得首個分級賽冠軍。 短暫放草後於11月5日出戰夢幻錦標,重新夥拍於2歲新馬戰時合作過的騎師武豐。比賽開始後,其於中團位置展開推進,並於通過彎道時候開始逐步發力。進入直路後,其以優秀的反應繼續加速,最終於最後200米開始不斷拉開後方迫近的Excuse及Hello Speed,以5馬位的巨大優勢及破紀錄的1分20.3秒完賽時間取得連勝。 12月3日出戰一級賽阪神兩歲牝馬錦標,賽前因目前連勝的原因取得第一人氣。比賽開始後,其繼續採用擅長的先頭戰術於內欄約莫第三的位置推進,並於比賽途中保持穩定節奏。進入直路後,其輕鬆加速超越前方的兩匹賽駒,並於最後200米處於獨走的狀態。然而此時外檔的伏特加突然爆發速度不斷縮短距離,最終其無法抵擋對手的攻勢下以頸位差距憾負。 3歲 2007年其以櫻花賞前哨戰雌馬賽作爲首戰,由於強敵之一的伏特加選擇出戰另一場前哨戰鬱金香賞而缺席,其以1.1倍獨贏賠率取得壓倒性的第一人氣。比賽開始後,其選擇於第三、四左右的位置推進,進入直路後成功加速衝出,最終以2 1/2馬位優勢壓贏後方賽駒取得勝利。 其後按照計劃出戰櫻花賞,比賽初段保持於先頭第二的位置推進,然而進入直路後逐漸力弱,最終失速之下僅獲得第七。 完成櫻花賞後陣營意識到其於距離適性上的短板,因而決定避戰NHK一哩賽及優駿牝馬(日本橡樹大賽)並直接以秋季的短途馬錦標作爲最大目標,亦於此時安排其前往放草。 放草完成後於8月出戰北九州紀念作爲熱身,雖然比賽途中一直處於有利位置,但無法保持速度下最終以第六完賽。 9月30日出戰短途馬錦標,賽前落後人馬錦標冠軍Sans Adieu及高松宮紀念冠軍鈴鹿鳳凰取得第三人氣。比賽開始後,其隨即搶佔內欄位置進行領放,於比賽初段經已拉開後方賽駒3馬位的差距。進入直路後,其繼續保持速度加速,最終成功保持優勢壓贏同爲先頭部隊的Sans Adieu及愛火重燃,拉開3/4馬位取得首個一級賽冠軍,亦成爲自日本於1984年引入分級制以來,繼西野花後第二匹勝出此賽事的3歲雌馬。 10月27日出戰天鵝錦標,然而於比賽途中失速下以第十四大敗。 其後陣營原定安排其遠征香港出戰短途馬錦標,但受到馬流感影響下香港賽馬會規定抵港賽駒需要接受長達1個月的檢疫,因而此計劃被擱置。 4歲 2008年以絲路錦標作爲首戰,雖然賽前獲得第一人氣,但於比賽途中再度因爲失速而沉底,最終以第十大敗。 其後原定以高松宮紀念作爲目標訓練,但於3月3日因大腸炎體態急轉直下,陣營決定避戰賽事並將其送往栗東訓練中心診療所接受資料。 然而於4月21日,其仍然因急性心臟衰竭死亡,享年僅4歲。 詳細賽績 血統簡介 父系喜高善爲日本賽駒,生涯戰績優秀,尤其活躍於一哩賽事,曾勝出朝日盃三歲錦標及安田紀念。祖父高善爲美國賽駒,生涯戰績優秀,曾勝出一級賽育馬者盃一哩大賽。 母系Rustling Copse爲美國生產的日本賽駒,生涯戰績不佳僅勝出三場賽事。外祖父木人亦爲美國賽駒,曾勝出分級賽,爲著名種馬淘金者子嗣。 命名由來 名字中Aston(アストン)出自英國跑車及旅行車製造商雅士頓·馬田,香港取其意翻譯爲「快車」,Machan(マーチャン)則爲馬主戶佐真弓於中學時期的昵稱,爲其名字真弓(マユミ)的變體。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真弓快車 netkeiba 真弓快車 sportsnavi.com 真弓快車 jbis.or.jp 真弓快車 racingpost.com 血統表 日本競賽馬匹 日本出生馬匹
756196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82%E5%88%BB%E5%AE%88%E8%AD%B7
時刻守護
〈時刻守護〉()是美國超級英雄類型的網路影集《洛基》的第一季的第六集,也是該季的季終集,本集由麥可·沃爾德倫和艾瑞克·馬丁()聯合編劇,凱特·赫倫執導,於2021年7月14日在Disney+首播。本集为漫威電影宇宙的系列作品之一,與漫威電影宇宙系列電影處於同一架空世界和共同世界。湯姆·希德斯頓繼續飾演漫威電影宇宙系列電影中的角色洛基,蘇菲雅·迪馬蒂諾出演洛基的女性版本變體希薇,主演還包括古古·瑪芭塔-勞、、塔拉·史壯、強納森·梅爾斯和歐文·威爾森。 劇情 希薇和洛基走進位於時間盡頭的城堡與會面。分鐘小姐向他們轉達自己的創造者「留存者」提出的提議,希望兩人共同返回現存的神聖時間線中,留存者會滿足兩人的所有需求,給予洛基權位和給予希薇幸福。但兩人拒絕了這項提議,繼續進入城堡與留存者會面。留存者聲稱在結束由自己的多名變體引發的一場多元宇宙戰爭後為了守護神聖時間線而創建了。時間線這時開始脫離留存者的控制並出現了分支,留存者向兩人提出兩個選擇:冒著再次引發多元宇宙戰爭的風險殺死他或接替他守護神聖時間線。與此同時,收到留存者的消息前去尋找「自由意志」。獵人B-15為了告知其他的瞬息特警也是變體而帶著他們來到2018年,發現一所學校的副校長正是洛斯蕾爾的變體。希薇執意要殺死留存者,洛基擔心對方所言非虛,奮力阻止希薇。希薇使用時間平板將洛基傳送回時間變異管理局,隨後殺死留存者。時間線上開始迅速形成多個無法刪除的分歧點事件,進而可能再次引發另一場多元宇宙戰爭。 洛基在時間變異管理局的總部找到梅比斯·M·梅比斯和獵人B-15,告訴兩人留存者的邪惡變體即將發動戰爭,但梅比斯此時顯然不認識洛基,要求屬下查清洛基的身份。洛基抬頭看到大廳中以留存者的一名變體為原型塑造的雕像取代了原有的三尊時間守護者雕像。 製作 開發 2018年9月,報道稱漫威影業正在為該平台開發數個迷你網路影集,其中包括以洛基為主要角色的影集。2018年11月,迪士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確認該影集正在開發中,湯姆·希德斯頓繼續飾演漫威電影宇宙系列電影中的角色洛基。2019年2月,麥可·沃爾德倫被選定為節目統籌兼執行製片人。8月,凱特·赫倫被聘為影集導演。麥可·沃爾德倫、凱特·赫倫和主演湯姆·希德斯頓以及漫威影業的凱文·費吉、路易斯·德·埃斯波西托()、和斯蒂芬·布魯薩德()擔當執行製片人。本集標題為〈時刻守護〉(),由麥可·沃爾德倫和艾瑞克·馬丁()聯合編劇。漫威通過本集的片尾彩蛋正式宣布製作《洛基》第二季。 選角 本集的主要角色包括湯姆·希德斯頓飾演的洛基、蘇菲雅·迪馬蒂諾出演洛基的女性版本變體希薇、古古·瑪芭塔-勞飾演的、飾演的獵人B-15、塔拉·史壯聲演的、強納森·梅爾斯飾演的留存者和歐文·威爾森飾演的梅比斯·M·梅比斯。飾演獵人D-90()。 拍攝 主體拍攝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開機。凱特·赫倫擔當導演,擔當攝影指導。製作組開始在亞特蘭大都會區取景拍攝,在影集中被布置成的總部。強納森·梅爾斯在最後一週參與拍攝與他相關的戲份。 漫威電影宇宙此前影視作品中的多個角色的聲音存檔作為畫外音出現於本集片頭,包括「獵鷹」山姆·威爾遜、「黃蜂女」荷普·汎戴茵、「黑豹」帝查拉、「蟻人」史考特·朗恩、「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星爵」彼得·奎爾、索爾、「美國隊長」史蒂芬·羅傑斯、漢克·皮姆、「驚奇隊長」卡蘿·丹佛斯、洛基、、、幻視和希薇。此外,艾倫·威爾遜·瓦茨、尼爾·阿姆斯壯、格蕾塔·通貝里、馬拉拉·優素福扎伊、納爾遜·曼德拉、愛倫·強森·希爾利夫和馬婭·安傑盧的聲音亦出現於本集片頭之中。這是向1997年電影《超時空接觸》致敬。 特效 後期特效製作公司包括、、、、、和。本集的後期特效製作於2021年6月20日完成。 發行 〈時刻守護〉於2021年7月14日在Disney+首播。 迴響 〈時刻守護〉得到整體好評。。 備註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漫威官網提供的本集指南 漫威官網提供的本集回顧 2021年電視劇分集 漫威電影宇宙分集 洛基 (電視劇)
470662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mabrom
Pamabrom
Pamabrom manufactured by Chattem Chemicals, and is a product included in retail drugs available in over-the-counter medications. The active diuretic ingredient in pamabrom is 8-bromotheophylline and it also contains aminoisobutanol. Pamabrom is available in combination with acetaminophen (paracetamol) for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back pain and menstrual relief. The acetaminophen helps reduce menstrual pains and the pamabrom reduces associated bloating. The combination is available in a number of products from various brands under different names. The dosages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for each brand, including generic drug store varieties. A diuretic is also used to reduce edema (fluid buildup) in the body. Edema can cause swelling of the extremities, such as in the hands and feet. Edema can make it harder the heart to work properly, and it can be related to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Are 'For-Women' Products for Real? Diuretics (Water Pills) Diuretics Xanthines Organobromides
1376210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iological%20Response%20and%20Emergency%20Management%20System
Radiological Respons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The Radiological Respons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RREMS) is a system manag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Energy Security and Net Zero and used by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which records and analyses the level of radioactivity across the United Kingdom. A reading is taken from each of the over 200 stations every hour and an alert triggered if radiation levels for specific isotopes rise significantly above normal background radiation levels at one or more stations. RREMS replaced the older Radioactive Incident Monitoring Network (RIMNET) system in September 2022. Stations are distributed across the UK, but are more concentrated at coastal areas. Many monitoring sites are also located at or nearby airports, including Gatwick, Heathrow, Stansted and Lydd. As well as being of use in an emergency, the stations also serve to record historical data on radiation levels. History The precursor to RREMS was the Radioactive Incident Monitoring Network (RIMNET), established in 1988 as a response to the Chernobyl disaster in 1986. RIMNET was managed by the Met Office and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RIMNET data was collected at a central computer based in a DEFRA building in central London alongside a backup computer at a secret location in the UK. Technology The modern RREMS system is operated by CGI following a successful contract bid in 2018. The system is run within cloud computing servers. The network of monitoring stations includes 93 fixed and an unknown number of mobile stations located strategically across the country. These are operated by Ultra Electronics. See also Centre for Radiation,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CRCE) in Oxfordshire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Official website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Enviro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Radioactivity Met Office
38743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3%B9%E8%99%9F%E7%9A%87%E5%BA%ADIV
壹號皇庭IV
《壹號皇庭IV》(),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時裝法律電視劇,於1995年9月11日首播,共26集,監製鄧特希。逢星期一至五播出,是《壹號皇庭》系列首次(此前一星期只播映一集)。首播時全劇平均收視為26點。本劇前往新加坡拍攝外景(拍攝時正值新加坡30周年國慶)。 演員表 主要演員 其他演員 案件內容 一、王安案 二、孔先生案 三、李偉成案 四、陳美蓮案 五、李立光案 六、唐先生案 七、神油公司案 八、趙中正、李正堅案 九、胡貴蘭案 十、Frankie Fan案 十一、韋志華案 十二、劉錦權案 十三、丁柔案 歌曲 主題音樂:《Your Latest Trick》 SAXO-PHONE:Phil Rombaoa 作曲:Mark Knopfler / 羅雁武 插曲《Dreaming Of You》 作曲:Franne Golde 及 Tom Snow 填詞:Franne Golde 及 Tom Snow 主唱:Selena 插曲《假使有日能忘記》 作曲:黃尚偉 填詞:梁芷珊 主唱:蘇永康 插曲《願望用一生愛你》 作曲:Park Kang Young、Park Ju Yeon 填詞:張美賢 主唱:馬浚偉 軼事 前三輯女主角陳秀雯因《再見亦是老婆》而再度走紅,但有傳聞其“娘家”《亞視》曾力邀其回巢,但陳極力否認。無線決定消減陳的戲份。此劇一經播出後,陳戲份少過女主角之一宣萱,因此陳秀雯不滿而決定離巢無線轉投亞視。在亞視倒閉後,陳也不打算回歸無線。 收視 以下為該劇於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之收視紀錄: 外部連結 無綫電視官方網頁 - 壹號皇庭IV 《壹號皇庭IV》 GOTV 第1集重溫 參考 電視節目的變遷 粵語電視劇 1995年無綫電視劇集 無綫電視1990年代背景劇集 香港律政劇 無綫電視劇集系列
2169195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20of%20Sporting%20Kansas%20City%20seasons
List of Sporting Kansas City seasons
Since its foundation in 1996, the American soccer club Sporting Kansas City has played in Major League Soccer. The team has won the MLS Cup twice, and the U.S. Open Cup four times. The following list is inclusive of all competitive competitions that the club has partaken in. Key Key to competitions Major League Soccer (MLS) – The top-flight of soc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in 1996. U.S. Open Cup (USOC) – The premier knockout cup competition in U.S. soccer, first contested in 1914. CONCACAF Champions League (CCL) – The premier competition in North American soccer since 1962. It went by the name of Champions' Cup until 2008. Key to colors and symbols Key to league record Season = The year and article of the season Div = Division/level on pyramid League = League name Pld = Games played W = Games won L = Games lost D = Games drawn GF = Goals for GA = Goals against GD = Goal difference Pts = Points PPG = Points per game Conf. = Conference position Overall = League position Key to cup record DNE = Did not enter DNQ = Did not qualify NH = Competition not held or canceled QR = Qualifying round PR = Preliminary round GS = Group stage R1 = First round R2 = Second round R3 = Third round R4 = Fourth round R5 = Fifth round Ro16 = Round of 16 QF = Quarterfinals SF = Semifinals F = Final RU = Runners-up W = Winners Seasons 1. Avg. attendance include statistics from league matches only. 2. Top goalscorer(s) includes all goals scored in League, MLS Cup Playoffs, U.S. Open Cup, MLS is Back Tournament, CONCACAF Champions League, FIFA Club World Cup, and other competitive continental matches.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Sporting Kansas City Sporting Kansas City seasons
70656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3%9C%E5%B7%9E%E4%B9%8B%E6%88%98
瓜州之战
瓜州之战是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的一次战役。指开元十五年(727年)九月至十月,唐军在瓜州(治晋昌县,今甘肃省瓜州县西南)击败吐蕃军进攻的作战。 开元十五年九月初七,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与烛龙莽布支率军攻克唐朝瓜州,擒瓜州刺史田元献还有河西节度使王君㚟的父亲,夺下城中粮食,想要阻断中原与西域的交通。随即又进攻玉门军(今甘肃省玉门县),带着俘虏到凉州(治姑威县,今甘肃省武威市),激王君㚟出城决战。王君㚟看到吐蕃兵强,不敢出兵,烛龙莽布支率军攻打长乐县(今甘肃省瓜州县西北)。长乐县令贾师顺率领军民抵抗。悉诺逻恭禄攻下瓜州,联合烛龙莽布支攻打长乐。十余天围攻,长乐县不克。吐蕃派人劝降,长乐县拒绝。悉诺逻恭禄于是撤军。途经瓜州时,再次抢掠财物,毁坏瓜州城池。又派精骑兵回军攻打长乐,贾师顺早就担心吐蕃会杀回马枪,加强整修城池,吐蕃军见城中有备,再次撤退。同时,吐蕃赞普与突骑施苏禄在西域围攻安西城(龟兹),回纥瀚海可马护输为族父承宗报仇,杀死河西节度使王君㚟,河陇人心不稳,唐玄宗任命朔方节度使萧嵩为河西节度副大使。萧嵩派建康军(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南)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张守珪抵达瓜州,立即组织全城军民加固城防。十月,吐蕃再次压境,张守珪认为应该出奇兵取胜。张守珪在城上饮酒作乐。吐蕃怀疑有诈,不敢攻城,于是退兵。张守珪派兵追杀,大破吐蕃。唐朝设立瓜州都督府,任命张守珪为都督。 參見 中國戰爭列表 參考文獻 727年 甘肃历次战争与战役 唐朝战役
8114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85%E8%89%B2%E8%A0%9F%E7%AD%86
紅色蠟筆
紅色蠟筆(,),或稱之為紅色房間(,)。是屬於恐怖怪談類型的都市傳說。 概述 有一對夫婦買了一棟中古洋房, 那棟洋房通風良好日照充足交通方便,最重要的是擁有如此好的條件,房價卻十分便宜,因此那對夫妻很快的就搬進了那間屋子裡。 開始居住沒多久,老公在走廊發現了一隻紅色蠟筆。夫妻兩人並沒有孩子,老公雖然覺得很奇怪, 但是想說大概是上一任房客所留下來的吧,就隨手把蠟筆丟到垃圾桶裡去。 過幾天,這次換老婆在走廊上撿到了紅色蠟筆,老公不解的跟老婆說:「我明明把它給丟掉了啊?」 這一次他還特地把蠟筆丟到外面的垃圾場去。 之後又過了幾天,兩夫妻再度在走廊發現了紅色蠟筆。這附近應該都沒有小孩子,而且這的確是同一隻紅色蠟筆,夫妻倆覺得很怪異,於是就開始調查紅色蠟筆掉落的附近。 一查之下,在附近一處牆壁上發現有水泥塗抹過的痕跡,於是夫妻倆就請工人來把牆壁敲開,裡面竟然是一間空無一物的小房間,飄著一股異臭。用手電筒照過去一看,房間的牆壁上被紅色蠟筆密密麻麻寫滿了: 解說 這則怪談,是由伊集院光在廣播節目中所發表的(伊集院的興趣是「怪談的完全創作」)。因此、此篇與其他代表性的現代妖怪,如「裂口女」或「人面犬」、「廁所裡的花子」等發源地不祥的怪談不同,可以確認來源是其最大的特徵。 在聽過這怪談的聽眾中,有人將其當作自己的恐怖體驗而投稿至雜誌,於是此則怪談也通過「朋友的朋友」管道而擴大知名度,逐漸成為一則都市傳說。伴隨著都市傳說化而來的是不知道原創作者的人很多,伊集院光也談論過自己常在工作同事那裡聽到自己所創作的這則故事。 參考文獻 日本都市傳說
6021236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stram%20%28name%29
Tristram (name)
Tristram is a variant of Tristan. A Welsh given name, it originates from the Brythonic name Drust or Drustanus. It derives from a stem meaning "noise", seen in the modern Welsh noun (plural ) and the verb "to clatter". The name has also been interpreted as meaning "bold." This version of the name was popularised after the 1759 publication of Laurence Sterne's novel 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 Gentleman. People with the name Sir Tristram Beresford, 1st Baronet (died 1673), Irish Member of Parliament Sir Tristram Beresford, 3rd Baronet (1669–1701), Irish Member of Parliament, grandson of the above Tristram Benjamin Bethea (1810–1876), American lawyer and politician Tristram Cary (1925–2008), British-Australian pioneering electronic music composer Tristram Coffin (disambiguation) Tristram Conyers (1619–1684), English lawyer and politician H. Tristram Engelhardt Jr. (1941–2018), American philosopher Tristram Hillier (1905–1983), English painter Tristram Hunt (born 1974), British politician, historian and journalist Tristram Kennedy (1805–1885), Irish politician and lawyer Tristram Shapeero (born 1966), British television director Tris Speaker (1888–1958), American Hall-of-Fame baseball player Tristram Speedy (1836–1911), English explorer and adventurer Tristram Stuart (born 12 March 1977), English activist and author Tristram Tyrwhitt (c. 1530–1590), English Member of Parliament Tristram Welman (1849–1931), English amateur cricketer Surname David Tristram (born 1957), English comic playwright Ernest William Tristram (1882–1952), British art historian, artist and conservator Henry Baker Tristram (1822–1906), English clergyman and ornithologist John William Tristram (1870–1938), Australian painter Katharine Tristram (1858–1948), English Anglican missionary and teacher in Japan Ruth Mary Tristram (1886-1950), British amateur botanist Masculine given names
3702955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ith%20Parker
Keith Parker
Keith Edward Parker (born January 30, 1945) is an insurance agent and former political figure in Saskatchewan, Canada. He represented Moose Jaw North from 1982 to 1986 in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Saskatchewan as a 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He was born in Moose Jaw, Saskatchewan, the son of Ernest E. Parker, and was edu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and the University of Regina. In 1965, Parker married Darlene Marie Anhorn. He was defeated by Glenn Hagel when he ran for reelection to the provincial assembly in 1986. References 1945 births Living people People from Moose Jaw 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 of Saskatchewan MLAs
122255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B0%E4%B9%B0%E6%8F%90%E6%98%8E%C2%B7%E5%90%BE%E5%AE%88%E5%B0%94
买买提明·吾守尔
买买提明·吾守尔(,),男,维吾尔族,新疆伊宁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小说家。 生平 1944年出生。在家乡念完小学及中学。1967年自新疆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任农村基层干部、养路工、教师。1980年代,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专业作家。后来成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至1995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的《伊犁河》杂志(维吾尔文版)工作,历任编辑、副主编、主编。1995年至2006年,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主席团成员。此后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一级作家。 1965年,他在《新疆日报》(维吾尔文)发表处女作《苹果》。到1980年代末,已经发表20多篇短篇小说,2部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我的师傅》获得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30年优秀作品二等奖。1976—1982年《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收入了他描写儿童心理的短篇小说《脖套》。198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小说集《笛声》。到2011年前后,他已发表小说100多篇,并且发表了其他各类文艺作品,作品被翻译为汉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蒙古文、乌孜别克文、土耳其文。他多次组织文学活动,多次负责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的评选活动。 作品 小说集 买买提明·吾守尔,笛声,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新事往事,民族出版社,1987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给死者的信,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93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带棱的茶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汉文版) 买买提明·吾守尔,燃烧的河流,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燃烧的河流,民族出版社,2006年(汉文版) 买买提明·吾守尔,有棱的玻璃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0年(英文版) 长篇小说 买买提明·吾守尔,岁月这样流失,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被沙漠掩埋的城市,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 中短篇小说集 买买提明·吾守尔,您好,依沙木大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诺孜古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这不是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买买提明·吾守尔中篇小说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买买提明·吾守尔短篇小说精选集(一、二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阿依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哈萨克文版) 论文集 买买提明·吾守尔,维吾尔古典音乐12木卡姆的伊犁样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买买提明·吾守尔,伊犁民歌的起源,民族出版社,2006年 获奖 短篇小说《师傅》1981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0年文学作品评奖二等奖; 短篇小说《同学们》1989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时期优秀作品奖; 短篇小说《酒的故事》1989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天尔塔格”文学奖; 短篇小说《这不是梦》1990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塔里木”文学奖; 短篇小说《流浪汉酒馆》1990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天尔塔格”文学奖; 短篇小说《胡须的风波》1991年获得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 短篇小说《秋雨》1992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天尔塔格”文学奖; 短篇小说《给死者的信》1992年获得“塔里木”文学奖; 小说集《这不是梦》1993年获得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小说集《给死者的信》1995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奖; 短篇小说《猪的节日》1999年获得北京《民族文学》庆贺建国50周年优秀作品奖; 论文《维吾尔古典音乐12木卡姆的伊犁样式》获得199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独立完成); 短篇小说《胡须的风波》获得2001年《塔里木》文学杂志创刊50周年“金奖”; 短篇小说《掘墓人》2003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天山文艺奖作品奖。 参考文献 伊寧縣人 新疆大学校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小说家 维吾尔族作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维吾尔族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杂志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级作家
7475223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rlibirri%20National%20Park
Warlibirri National Park
Warlibirri National Park is a national park in the Kimberley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 stretching along the Margaret River east of Fitzroy Crossing. It was declared on 22 September 2021, is located in the Shires of Derby-West Kimberley and Halls Creek, and is part of the Central Kimberley and Dampierland bioregions. The national park is located on the traditional land of the Gooniyandi people and is jointly managed by the Gooniyandi Aboriginal Corporation and the Department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ttractions. The national park is named after the word Gooniyandi for river, Warlibirri.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park was seen as a step towards protecting the river valley from mining and damming the river and additional national parks connecting Warlibirri with Geikie Gorge and Danggu Gorge National Park were planned.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Gooniyandi Aboriginal Corporation National parks of Western Australia Protected areas established in 2021 Kimberley (Western Australia) 2021 establishments in Australia IUCN Category II
20506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7%9B%8A%E8%A1%9D%E7%AA%81
利益衝突
利益衝突是指個人或組織涉及不同方面相同的利益時,向自己或與自己相關人士作出偏袒或優待的不當行為。利益衝突常出現於公職人員或律師身上。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利益申報制度讓公眾監察,便很容易引起利益衝突出現。 然而利益衝突在任何行業、任何領域都有可能出現。像例如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有時也會面臨利益衝突,一些企業為了維護自己的利潤,因此可能會贊助某些學者的研究,使其作出有利自己企業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中,利益衝突可以透過財務或非財務的形式呈現,而研究人員也可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有利贊助者的偏見。 層次 利益冲突是指专业服务领域特别是律师职业中的一种现象,即委托人的利益与提供专业服务的业者本人或者与其所代表的其他利益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对抗,进而有可能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或者有可能带来专业服务品质的实质性下降。专业服务过程当中存在利益冲突必将伤及专业服务的职业精神和特定职业的社会公信力。因此,无论立法或职业道德规范均要求专业服务业者或机构有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利益冲突。通常的做法是,在接受一项委托前有义务进行利益冲突查证,确保专业服务业者或机构未向委托人的对立方(或者在利益上有对抗的任何一方)提供过或者正在提供服务;在接受委托后发现存在利益冲突的,专业服务业者或机构必须向委托人说明情况并主动辞去委托。在某些情形下,经过委托人的同意(通常要求书面形式),专业服务业者或机构可以豁免此项义务,比如:利益冲突并不显著的情形;专业服务业者或机构为与委托人有利益冲突的前委托人提供的服务已经超过了一定的年限等。 各地制度 2000年制定公布的中華民國法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係規範公務員利益衝突迴避的主要法律規範,立法目的在於促進廉能政治以遏阻貪污腐化及不當利益輸送。該法第4條對於何謂「利益」作出立法定義,係指「財產上利益」及「非財產上利益」。財產上利益,包括動產、不動產、現金、存款、外幣、有價證券、債權或其他財產上權利與其他具有經濟價值或得以金錢交易取得之利益。非財產上利益,指有利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於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之任用、陞遷、調動及其他人事措施。 至於所謂的「利益衝突」,在《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5條的定義為公職人員執行職務時,得因其作為或不作為,直接或間接使本人或其關係人獲取利益者。需特別指明的是,所謂的獲取利益,是指獲取私人利益,不包括獲取公共利益。 政府規定公職人員, 包括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及立法會議員須申報個人及配偶之資產及職銜, 行政長官須於就任時向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申報財產。 此外亦有法律防止公職人員以權謀私, 於執行公務時偏袒或優待如親屬等人士。 曾有人被裁定普通法中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入獄, 如前立法會議員程介南及產業署總物業經理岑國社等。 註釋 參見 腐敗 學術腐敗 警察腐敗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贪污 法学 职业道德 科學不端行為
723857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9A%E6%9C%88%E8%A3%95%E5%AD%90
柚月裕子
柚月裕子(),日本作家、推理小說家,釜石應援故鄉大使。於山形縣山形市居住。 經歷 岩手縣釜石市出身。21歲結婚,在小孩稍大後投入學習小說創作,決定參加山形新聞社主辦的「山新文學賞」,2007年以「待ち人」得獎出道。 獲獎 《臨床真理》:2008年「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 《検事の本懐》:2013年大藪春彥獎 《孤狼之血》:2016年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盤上の向日葵》:2018年本屋大賞第2名 著作 单行本 佐方贞人系列 (2010年5月 宝岛社 / 2011年6月 宝岛社文库 / 2018年6月 角川文库 / 2019年12月 台灣角川) (2011年11月 宝島社 / 2012年11月 宝島社文庫 / 2018年7月 角川文庫) (2013年9月 宝島社 / 2014年10月 宝島社文庫 / 2018年8月 角川文庫) (2019年4月 KADOKAWA / 2021年10月 角川文庫) 孤狼之血系列 (2015年8月 KADOKAWA / 2017年8月 角川文库 / 2017年11月 台灣角川) (2018年3月 KADOKAWA / 2020年3月 角川文库 / 2019年6月 台灣角川) (2020年3月 KADOKAWA / 2022年8月 角川文库 / 2022年8月 台灣角川) 櫻花系列 (2015年2月 徳間書店 / 2018年3月 徳間文庫) (2021年5月 徳間書店) 不可能合理系列 (2017年2月 講談社 / 2020年5月 講談社文庫) (2023年3月 講談社) 其他 臨床真理(2009年1月 寶島社 / 2010年3月 寶島社文庫【上・下】 / 2019年9月 角川文庫) (2014年10月 祥傳社 / 2017年4月 祥傳社文庫) (2016年10月 集英社 / 2019年4月 集英社文库 / 2023年 牧神文化出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17年8月 中央公論新社 / 2020年9月 中公文庫【上・下】) (2022年11月 小學館) 參考來源 日本推理小說作家 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獲得者 岩手縣出身人物
319900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86%E5%90%91%E9%A8%8E%E4%B9%98%E4%BD%8D%20%28%E5%8D%97%E6%96%B9%E5%9B%9B%E8%B3%A4%E5%AE%A2%29
逆向騎乘位 (南方四賤客)
《Reverse Cowgirl》是美國動畫連續劇《南方四賤客》第16季的第1集(第224集)。於2012年三月十四日於美國喜劇中心頻道首播,描述了一場由於Clyde沒有把馬桶蓋放下而殺死自己的媽媽造成的全國混亂。 該集是由特雷·帕克所撰寫,滑稽地諷刺了有關兩性對馬桶蓋的禮儀衝突以及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機場高度重視安檢的現況。 情節 有天Clyde不小心沒有馬桶蓋放下來,他的媽媽Betsy因此在屎蛋、凱子、阿ㄆㄧㄚˇ和阿尼面前處罰他。Clyde很不好意思地請大家不要跟別人講,不過隔天阿ㄆ一ㄚˇ當然就對全班講了這件事,過程中大頭意外地發現大家在上廁所時都是坐背對馬桶的方向,而他則是面對馬桶坐因為可以用水槽來當書架或放飲料等等。突然Betsy又出現在課堂責罵Clyde又沒把馬桶蓋放下,並且把他抓回家。當晚,Clyde又一次沒把馬桶蓋放下,這次Betsy很不幸地掉進馬桶裡,最終馬桶的吸力殺死了她。 Betsy的死亡引發了"馬桶安全局"(Toilet Safety Administration)開始實施對馬桶的一連串規範,包括要求馬桶必須加裝安全帶和監視器、可能會進行突擊檢查、在私人及公共廁所設計檢查站。阿ㄆ一ㄚˇ和整座城市的人都很生氣並且反對這些措施,然而人們也在抗議中有不同意見,女人們認為男人應該要把馬桶蓋放下就好;而男人們認為只要女人們坐下前檢查一下馬桶蓋是否有放下就好。在此同時,屎蛋、凱子、Clyde和Jimmy跑去找了一個宣稱自己可以控告死人的訟棍來協助他們,他們決定要對抽水馬桶的發明人John Harington"告陰狀"(sue-ance, seance(降神)和sue(控告)的混合變型字),然而這個律師始終無法召喚出Harington,只是不斷的要求男孩們付出更多的錢。 某日,一個TSA的員工正在負責監看廁所監視器畫面房間裡自慰的同時,發現阿ㄆ一ㄚˇ帶著一把槍挾持了一個檢查員和一個嬰兒,並且隨即關閉了監視攝影機。同時屎蛋爸帶領著民眾反抗TSA,但它使得一個恐怖份子帶著槍和一個嬰兒通過了檢查站。屎蛋爸表示他們決定也要對Harrington"告陰狀"。在法庭上,Betsy的鬼魂出現並告訴Clyde這個律師是個詐騙分子,而且他的死純粹就是Clyde沒有把馬桶蓋放下造成的。隨後Harrington的鬼魂也出現了,並且生氣的表示並沒有人犯錯,而是大家錯誤的使用他的發明 ;他表示這個馬桶的設計是要求大家反著坐面對水槽而不是背對,使得在場的所有人都非常意外(除了大頭,因為他本來就是這麼做的)。Randy認為這麼做必須要把褲子完全脫掉才行,Harrington則回應說他本來就是要人把褲子脫掉並且可以把褲子丟進"牆上的洞"作為髒衣服的管道。最終Clyde開始使用Harrington指導的方法來使用馬桶,但使用完後他故意地把馬桶蓋抬起來,並且往上比了個中指(也許是對他死去的母親)。 評價 IGN的Max Nicholson給予本集7.5分的優良評價,特別表彰了同時對馬桶蓋的社交習慣與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攻擊的情節。Nicholson認為馬桶蓋的本來不是個有趣的主題,但透過巧妙地運用阿ㄆ一ㄚˇ這個角色使得整個情節變得有意思;另外他覺得雖然諷刺運輸安全局的題材已經有點過時,但劇情中還是挖掘了一些有趣的點子,特別是在監視攝影機前自慰的部分;不過他認為在"告陰狀"的部分,雖然聰明但不突出,感覺只是在為了補滿劇情的時間,但他也稱讚了在本集高潮處巧妙地收斂了兩個故事情節的手法。 Internation Business Time的Jacob Kleinman認為最有趣的是阿ㄆ一ㄚˇ跟屎蛋爸的部分;Geeks of Doom的Eve Conte則說:"這集的一切都太棒了。" The A.V. Club的Ryan McGee給本集A-的評價,他很享受諷刺政府侵犯本國公民自由、個人責任的轉移和過多的訴訟的情節。雖然McGee覺得"告陰狀"的劇情有點拖延,但他認為阿ㄆ一ㄚˇ和TSA對抗的劇情足以彌補這些不足,而最終使用了一個"不合邏輯的怪誕"提供了一個相當有力的結尾。 TV Fanatic的Eric Hochberger給了本集四顆星的評價(滿分五顆星),他認為諷刺TSA的部分實在太精采了,而"告陰狀"地劇情相當地聰明,而且律師的笑話永遠都很有趣。Hochberger特別喜歡最後兩個劇情收斂在一起的部分,並且相當喜歡最後大家發現大頭使用馬桶的方式才是正確的劇情設定。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verse Cowgirl" at South Park Studios. "Episode 1601 'Reverse Cowgirl' Press Release" . South Park Studios. Retrieved March 12, 2012. 南方公園 2010年代美國電視動畫
69920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0%98%E8%88%AA%E4%BA%BA
領航人
領航人又稱尋路人,為玻里尼西亞傳統航海中,重要的角色,也是航海技術、知識經驗的傳承者。從玻里尼西亞世界的基本元素:風、海浪、雲、星、太陽、月亮、鳥、魚,還有海本身,在不借助羅盤及現代導航科技下,透過判讀所有自然現象的意涵以及親身經驗、測試假說來學習航海技術。玻里尼西亞的傳統航海技術,是以口述傳統將所有航海知識儲藏在記憶中,一代傳一代。他們毋須借助文字,沒有航海日誌、筆記或圖表,也沒有計速器、手錶及羅盤,以傳統的航行。整趟大海航程所需要的資料是風、海流、方向、距離、時間,包括取得這些資料的時間順序,都必須刻畫在領航人的腦海中,由於避免迷航,領航人必須時時刻刻注意所有的變化,因此在整段航程中幾乎不曾入眠。必須獨自專心坐在船尾高處,不受其他船員干擾或是其餘瑣事,只需全心追蹤。 判讀氣候 雲 雲的型態,包括形狀、顏色、性格、以及在天空的位置提供領航人線索,判讀雲的動向,它顯示著風的強度及方向、天空的穩定度還有暴風雨鋒面的程度。對於雲的各種型態,擁有完整對於各種雲的命名系統,去描述聚集在群島上方的各種雲。 光線 光線將會透露許多訊息給領航人,透過光線的質地、天空的顏色來判斷濕度,月亮、星星的光暈、顏色變化,太陽的光線與陰影在海面上的移動,是判斷是否有暴風雨即將來襲或風平浪靜的預兆。 動物 野生動物也是領航人氣象預報,透過觀察海中魚的游動,以及海鳥的飛行就可判斷是否有暴風雨或是風平浪靜。例如若鯊魚慵懶的游動,或是海豚游進遮蔽水域;一隻鳥從鳥群中落單,這些現象表示會也暴風雨。而軍艦鳥若飛翔在海上,表示會風平浪靜。 判讀方位 動物 領航人依靠觀察野生動物便可判斷船隻所在位置及與附近島嶼的距離。例如海燕和燕鷗每天會離巢飛行固定的距離與時間,路徑與羅盤的方位一樣精準。白燕鷗最遠只能飛行六十五公里,而鰹鳥則只能飛行四十公里,領航人便依據這些鳥類,來判讀在方圓公里內一定有陸地存在。 星辰 領航人必須熟知天空中所有的星宿及星座,及它們在天空行進的軌跡,東升西落的時間及位置,對他們來說天空就是三百六十度的羅盤儀。 海洋 在雲霧遮蔽天空及海平面時,領航人只能靠著對海水的感覺引導船隻航行,必須能夠分辨浪潮的起伏究竟是由氣候造成的,或是由海平面遠方的壓力所形成,靠著觀察浪潮拍打船隻的狀態和聲音,以及從船隻顛簸、搖晃程度,就能知道海平面的彼方是否有島嶼,也由於每個島嶼因地形不同而都有其獨特的波浪折射模式,因此便可判斷是什麼地形樣貌的島嶼。領航人也會觀察及測量海浪泡沫穿過船隻所需的時間來判斷航行速度。 代表人物 曾說:「如果你讀懂了海,如果你能在心中看見島嶼,就永遠不會迷航。」 曾說:「那便是我們前往航行的理由。我的孩子因此得以長大,並以自己的身份為榮。我們與祖先重新連結,已治癒自己的靈魂。在航行中,我們從古老故事的傳統不斷創作出新故事。我們確實在舊文化建立新文化。」 引用、參考資料 玻里尼西亞文化
547326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nieper%20Reservoir
Dnieper Reservoir
The Dnieper Reservoir (, ) is a water reservoir on the Dnieper river in Ukraine that was created by construction of the Dnieper Hydroelectric Station at Zaporizhzhia in 1932. The filling of the reservoir inundated the Dnieper Rapids. It is one of several reservoirs in the Dnieper reservoir cascade. The reservoir is 129 km long and is located in the Dnipropetrovsk and Zaporizhzhia Oblasts. It stretches from the dam at Zaporizhzhia upstream to just below Dnipro city. It averages 3.2 km wide, and is 7 km at its widest. It is an average 8 meters deep and 53 meters at its deepest. The total water volume is 3.3 km³. The Samara Bay, stretching for approximately ten kilometers at the mouth of the Samara River, flows into the northern end of the reservoir. References Reservoirs built in the Soviet Union Reservoirs in Ukraine Geography of Dnipropetrovsk Oblast Geography of Zaporizhzhia Oblast Reservoirs of the Dnieper 1932 establishments in Ukraine
543063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9E%E6%8C%87%E5%85%B5%E5%85%B5
點指兵兵
《點指兵兵》(Cops and Robbers) 是1979年上映的一部香港電影,是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由章國明執導,關維鵬(藝名泰迪羅賓)監製,陳欣健、何家駒策劃,王鍾、金興賢、張國強及劉詩棣領銜主演。當年上映時票房收入超過400萬港元。 主題曲《點指兵兵》由泰迪羅賓所唱。 故事簡介 該電影為章國明首部執導之作品,故事講述阿標因先天視力問題,投考警隊失敗而對警隊懷恨在心。其後阿標夥同伴聯手行劫銀行,行動中擊斃一警員洩忿。沙展陳立基(王鍾 飾)與周幫辦(金興賢 飾)著手追查,搗破賊巢,可惜被阿標逃脫。阿基兒手其後被阿標擄走,阿基獨自營救兒子,卻遭阿標槍殺。阿標再圖襲擊周幫辦女友,於其工作服裝店將周幫辦槍傷。最後阿標把新警員阿榮(張國強 飾)迫至一大廈,阿榮危急中用壘球棒將阿標擊殺。 角色 王 鍾 飾 陳立基 金興賢 飾 周幫辦 張國強 飾 阿榮 劉詩棣 飾 珍妮 張家偉 飾 牛仔 陳欣健 飾 彭警司 泰迪羅賓 飾 尊尼 司徒敬全 梁少狄 陳美璇 陳國新 麥浩文 關偉 陳植槐 飾 阿波 許炳森 飾 阿標 陸應康 田自義 梁克信 飾 警校檢身官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香港動作片 香港警匪片 1979年香港電影作品 香港新浪潮電影
3672954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lling-wave%20planning
Rolling-wave planning
Rolling-wave planning is the process of project planning in waves as the project proceeds and later details become clearer; similar to the techniques used in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like Scrum. Work to be done in the near term is based on high-level assumptions; also, high-level milestones are set. As the project progresses, the risks, assumptions, and milestones originally identified become more defined and reliable. One would use rolling-wave planning in an instance where there is an extremely tight schedule or timeline to adhere to, as more thorough planning would place the schedule into an unacceptable negative schedule variance. The concepts of rolling-wave planning and progressive elaboration are techniques covered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Rolling Wave Planning Rolling Wave Planning in Project Management Rolling Wave Planning PMBOK 4 - This Time It's Iterative PMBOK Define Activities Process Schedule (project management)
370140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8%8F%9C%E5%9F%BA
鄭菜基
鄭菜基(,),韓國男性主義者、社會運動者、敎育學者和心理學者。1994年韓國男性主義活動最早的推動者之一。 1997年韓國男性學會的設立。 鄭菜基出生于全羅南道麗水,生長於順天市。先后于1982年就读順天高等學校和1994年就讀漢城建國大學敎育學科,后在同校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1992年建國大學敎育學講師,明知大學理想心理學及常談心理學講師,京畿大學,淑明女大講師等歷。1990年代代,他參與韓國社會女性優待與女性特惠之批判及評論活動。1994年日本和美國的男性主義活動的最初推動者之一。1997年,他成為韓國男性學會創立者及首任會長。2000年以后推動廢止「戶主制」及恢復「軍加算點」運動。 1998年7月釜山大學社會學科講師,2003年明知大學英材學敎授。1999年11月27日是韓國男性協議會的創立會員。 參見 男性主義 韓國男性協議會 韓國男性學會 成在基 韓志煥 女性部廢止運動本部 韓男聯帶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정채기 블로그:블랙홀 정채기(블랙홀) (chung1492) 트위터 정채기의 남성학과 남성운동 [새얼굴] 정채기 강원관광대학교 평생교육원장 강원일보 2011.11.04 [여성학자가 보는 남성운동] 가부장적 권위로 복귀는 곤란 남자들은 모른다고? 여자들이 모르는 것도 많아! 조선일보 2007.07.17 [생활] "남자도 괴로워"…미 84년 남성학 강좌 개설 조선일보 “남성이 약해진 것 아니라, 여성이 강해진 것” <정채기의 지랄발광(志剌發光)>‘선택적 인지’의 한국式 패착(敗着) 광양시민신문 2012.02.05 [이땅의 아버지들 ②]「미스터 맘」 韓國社會運動者 韓國哲學家 男性主義者 自由意志主義者 自由意志主義理論家 建國大學校友 麗水市出身人物 (韓國) 順天市出身人物 Chae-ki
191881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6%97%A5%E5%A8%9C
萨日娜
萨日娜(),是中國一级演員,现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委员会副会长。1968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两次荣获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生平 萨日娜生于演艺世家,父亲是中国国家一级导演,且是斯琴高娃的启蒙老师,母亲则是国家一级编剧。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萨日娜因外形等原因,六年间没有任何工作。直到26岁,她主演了自己的电视处女作——两集单本剧《牛玉琴的树》。萨日娜在剧中架驭了较大年龄跨度的表演,备受好评。 1998年对萨日娜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先是电视剧《午夜有轨电车》令她获得第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同年,《情感的守望》又令她获得第1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从此片约不断。 2008年,中央电视台一套开年大戏《闯关东》创造高收视,萨日娜的表演广受欢迎,并获得第27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2022年,萨日娜参演的又一力作《人世间》热播,成为春季爆款剧。 演出作品 电影 电视剧 电视纪录片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时光网萨日娜专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族演员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女演員 中國電视女演員 上海戏剧学院校友 華誼兄弟藝人 内蒙古女演员 包头人 薩姓
718840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AF%B6%E5%85%AC%E5%8F%B8
威寶公司
威寶公司(英文:Verbatim Corporation)是主要生產儲存裝置和快閃記憶體的公司,於1969年創立。目前由台灣的中環公司(英文:CMC Magnetics Corporation)擁有,中環公司同樣是光碟製造商的知名品牌。 Verbatim最初是美國公司。在1970至1980年代,Verbatim是製造磁碟的知名品牌。2019年6月14日,中環公司及日本三菱化學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三菱化學以大約3200萬美元的價格將威寶公司的全球業務和資產出售給台灣的中環公司。 Verbatim如今已成為光學媒體的知名品牌之一。2005年,美國商業資訊評 Verbatim 威寶公司為全球市場領先品牌,當中提及威寶公司因其專利的偶氮染料而聞名,該公司聲稱偶氮染料用於光學媒體記錄層可達到可靠、穩定且壽命長的效果。 現時主要業務除製造光碟等儲存裝置外,亦推出手機配件及電腦周邊等產品(由其他公司代工生產)。 歷史 威寶公司由里德·安德森(英文:Reid Anderson)於1969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創立, 當時公司名為Information Terminals Corporation。到1970年代末,該公司增長成磁碟的領先製造商,後來改為現名Verbatim。 在1985年,伊士曼柯達公司收購威寶公司。 在1990年3月,伊士曼柯達公司將威寶公司出售給日本三菱化學公司(當時名為 三菱化成株式会社 Mitsubishi Kasei Corporation )。 在2019年6月14日,日本三菱化學公司協議將威寶公司出售給台灣中環公司。 2020年,台灣中環公司正式收購威寶公司。 產品 CD DVD 藍光光碟(Blu-ray Disc) USB記憶體 磁碟 固態硬碟(SSD) 滑鼠 鍵盤 LED燈 藍牙無綫耳機 手機配件 電腦周邊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Verbatim Verbatim香港 Verbatim LED Verbatim新加坡 Verbatim澳洲 電腦儲存媒體公司 電腦硬件公司 跨國公司 台灣電子公司 美國電子公司 日本電子公司 1985年併購 1990年併購 2020年併購
5328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AF%E6%81%A9%C2%B7%E5%AE%89%E5%BE%B7%E6%A3%AE
伯恩·安德森
伯恩·约翰·安德森(,)是一名瑞典演员和音乐家。他所饰演的最著名的角色是由卢奇诺·维斯孔蒂执导并改编自托马斯·曼小说《魂断威尼斯》的同名电影中的14岁少年达秋()。 早年经历 学生时代,伯恩·安德森曾就读斯德哥尔摩的。 职业生涯 在拍摄那部让伯恩·安德森享誉国际的电影《魂断威尼斯》之前,他仅仅出演过一部名为《》的电影。尽管《魂断威尼斯》这部电影在票房上表现相对较差,但是伯恩却因为饰演片中的波兰美少年达秋()而闻名。在电影里,年迈的男主人公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由狄·保加第饰演)对其非常着迷。电影史学家在他的作品《伟大的浪漫电影》(1974年出版)中评论道,伯恩·安德森的一些电影截图“可以从银幕中提取出来并悬挂在卢浮宫或梵蒂冈的墙上”。 《魂断威尼斯》发行时,有关伯恩·安德森是否是男同性恋者的猜测在美国流传开来。因为在电影中,伯恩·安德森饰演的达秋要和男主人公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交换充满爱意的目光;而同时在另外一个场景里,达秋被另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亲吻和爱抚。但是安德森坚决否认了这些传闻,并表达了自己在拍摄期间被导演卢奇诺·维斯孔蒂强迫探访一间同性恋酒吧而感到的不适。因为在那间酒吧里,他引起了很多年长男性的注意。 为了消除有关自己性倾向的谣言以及对于自己“漂亮男孩”的刻板印象,伯恩·安德森在此后的影视作品里都尽量避免同性恋或过度需要自己外表的角色。因此当女性主义作家杰梅茵·格里尔在其著作《》使用了安德森的照片为封面时引起了他的愤慨,因为安德森认为他并没有授权使用这张照片。尽管杰梅茵·格里尔表示她在使用这张照片时已经咨询过摄影师,而贝利则是这张照片的版权所有者。但是安德森坚持认为,如果要使用被他人拥有版权的当事人的照片,那么应该明确告知当事人照片的使用目的。而安德森表示,如果他知道格里尔的目的,他是不会同意使用的。 《魂断威尼斯》上映之后,伯恩·安德森曾在日本短暂居住过一段时间;而当这部电影变得热门时,他拍摄了许多电视广告并还录制了一些流行歌曲。据说由安德森所饰演的片中角色达秋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一批以为题材的动漫作者,特别是竹宫惠子。从那时起,安德森就对日本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多年后再次造访日本。 伯恩·安德森还出演过其他一些影视作品。这其中包括:《走私之王()》(1985年上映)、《鹈鹕人()》(2004年上映)、《仲夏魇》(2019年上映)等。 除了演员这个身份之外,安德森还是一名职业音乐人。直至最近,他还和斯文·艾利克斯()组成一支舞曲乐队进行定期表演和巡演。 个人生活 伯恩·安德森目前和她的妻子苏珊娜(),她也是一名诗人,以及他们的女儿罗比那()一起住在斯德哥尔摩。 伯恩和妻子还曾有一个男孩,名叫埃尔文()。他出生于1986年,却在同年因婴儿猝死症而夭折。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儿童演员 斯德哥爾摩人 瑞典电影男演员
18328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oclassical
Neoclassical
Neoclassical or neo-classical may refer to: Neoclassicism or New Classicism, any of a number of movements in the fine arts, literature, theatre, music, language, and architecture beginning in the 17th century 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Neoclassical sculpture, a sculptural style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New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 overarching movement of contemporary classical architec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in linguistics, a word that is a recent construction from Neo-Latin based on older, classical elements Neoclassical ballet, a ballet style which uses traditional ballet vocabulary, but is generally more expansive than the classical structure allowed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of painter Pablo Picasso immediately following World War I Neoclassical economics, a general approach in economics focusing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ces, output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s in markets through supply and demand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o-classical school (criminology), a school in criminology that continues the traditions of the Classical Schoo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ight Realism Neo-classical theology, another name for process theology, a school of thought influenced by the metaphysical process philosophy of Alfred North Whitehead Neoclassical transport is an effect seen in magnetic fusion energy reactors Music Neoclassicism (music), a musical movement of the 20th century particularly popular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 Neoclassical dark wave, a genre of darkwave music Neoclassical metal, a subgenre of heavy metal music influenced by classical music Neoclassical new-age music, a subgenre of new age music See also Neoclassic (automobile), a car that is made somewhat in the image of the classic cars of the 1920s and 1930s
1942854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brizio%20Tabaton
Fabrizio Tabaton
Fabrizio Tabaton (born 16 May 1955) is an Italian former rally driver. Racing career European Rally Championship Competing for the H.F. Grifone team, he had his biggest successes in the European Rally Championship, which he won with a Lancia Delta S4 in 1986, and with a Lancia Delta Integrale and a Delta HF 4WD in 1988. He also finished runner-up twice; in 1985 to Dario Cerrato and in 1991 to Piero Liatti. In 1990, Tabaton placed third in the championship. Italian Rally Championship In the Italian Rally Championship, he captured the title in 1985 with a Lancia Rally 037 and in 1987 with a Delta HF 4WD.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In the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Tabaton competed at his home event, the Rallye Sanremo, seven times. He retired in all but two occasions; driving for the Grifone team, he took fourth place in 1984 in a 037, and fifth place in 1987 in a Delta HF 4WD. He made a one-off return to the WRC in the 1999 season, competing with a Toyota Corolla WRC at the Monte Carlo Rally, but retired on the ninth stage. Post-racing career After his racing career, Tabaton has worked as the head of the Grifone and Step2 organizations, which have continued their extensive programmes in European rallying. Grifone was also responsible for MotoGP star Valentino Rossi's WRC debut at the 2002 Wales Rally GB in a Peugeot 206 WRC.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Profile at ewrc-results.com 1955 births Italian rally drivers Living people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drivers European Rally Championship drivers
179172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4%92%E6%96%9C%E9%81%93%E7%9F%B3%E9%97%A8%E5%8F%8A%E5%85%B6%E6%91%A9%E5%B4%96%E7%9F%B3%E5%88%BB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位于中国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由褒斜道遗址、石门遗址和石门石刻组成,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建设石门水库后原址没入水下,仅“石门十三品”等十七方摩崖石刻搬迁至汉中市博物馆内。 褒水和斜水(今石头河)均发源于秦岭深处的太白县,前者南流入汉水,后者北流入渭水,两者河谷统称“褒斜谷”,长约250千米,自古即为沟通秦岭南北的要道。褒斜道于战国始筑栈道,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栈道。 石门 褒斜道上的石门(石门隧道)是中国最早的人工隧道,长16.5米,宽4.4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石门内及附近有东汉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题刻百余方,统称“石门石刻”,其中最著名的石门十三品包括《鄐君开通褒斜道碑》、《石门颂》、《石门铭》等十三通汉魏时期石刻。 石门位于今陝西省汉中市北37里的褒谷南端,距谷口7里。古褒斜道南出褒谷为七盘山(又称鸡头关)所阻,行旅苦于攀援绕道。東漢永平四年(公元61年),汉明帝下诏,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石硐,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石硐呈南北向,走向与褒谷河道平行,底部高度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总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当时无隧道之名,以石门喻之,稱為「栈道石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褒水又东南历小门,门穿山通道六丈余。」 永平六至九年(63~66年),石门于修筑褒斜栈道过程中开凿。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石门颂》记载:「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明帝下诏后,经一年准备,太守鄐君组织两千多人于永平六年开工,永平九年完成。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王远《石门铭》记载:「此门盖永平中所穿。」《鄐君开通褒斜道碑》摩崖记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 石门是褒斜道的重要遗迹。1960年前后,文物部门现场勘察,并已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备案的“褒斜道石门及其石刻”的档案中记载:“石门隧道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北道口高3.75米,宽4.1米,南道口高3.45米,宽4.2米;南北高度不等,由南向北高差30至50厘米”。石门内壁并无斧、凿、钻之类的工具所留痕迹,岩面修整平顺。清代罗秀书等人记载,石门为火烧、水激或醋激后敲击而成。《褒谷古迹辑略》所载梁清宽书贾汉复《修栈道歌》中有“积薪一炬石为圻,锤凿既加如削腐”的诗句。 参考文献 陕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隧道 汉朝交通 东汉建筑 汉中摩崖石刻 汉中文物保护单位 汉中交通 汉台区
5536391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20Captain%20of%20Nakara
The Captain of Nakara
The Captain of Nakara is a 2012 Kenyan comedy film. It is an adaption of the German play The Captain of Köpenick by Carl Zuckmayer, itself based on the life story of Wilhelm Voigt, a small-time criminal who posed as a Hauptmann (Captain) in Berlin in 1906. Plot The small-time thug Muntu (Bernard Safari) has just been released from prison in the fictional African country of Nakara. Shortly after, he falls in love with a preacher's daughter, and loath to tell her of his dark past he pretends to be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From there the lie spins into him taking on the guise of the military captain Nakara, leading to changes not only for him, but also for the whole nation. Cast Bernard Safari as Muntu Shirlen Wanjari as Muna Charles Kiarie as Sunday Charles Bukeko as General Lumumba Patrick Oketch as Captain Joel Otukho as Ballad Monger Lucy Wangui Gichomo as Civil Servant Ephraim Muriithi as Fence Evans Muthini as Jailor Anne Njathi as Waguyu Veronica Waceke as Shop Assistant Jim Were as Kiosk Owner Joseph Olita (uncredited) as Muntu's father-in-law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Swahili-language films 2012 films 2012 comedy films Kenyan comedy films English-language Kenyan films 2010s English-language films
1215400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tack%20of%20the%20Smart%20Pies
Attack of the Smart Pies
Attack of the Smart Pies (2005) is a novel written by Larry Gonick. It is the first novel written about the characters in the comic strip Kokopelli & Company, which has appeared since 1997 in Muse magazine. Plot summary Emma is an orphaned child who has been treated badly by her stepfather, Darien Drinkwater. She runs away after Darien threatens to do something nasty to her. She ends up in Kokonino County, where the helpful Muses live. Feather, the Muse of Plants, uses intelligent air to watch Darrin Drinkwater, and Emma watches him take the two pieces of paper her parents had left for her. After much work, Emma is able to write down what is written on the two pieces of paper. The text, however, seems to be some sort of secret code, so Emma searches for someone who can help her crack the code. Unfortunately,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the great Pie War between Kokopelli and Urania, two Muses who get along very badly. She ends up helping Urania because Urania is proficient in maths. In the end, it is Bo, the Muse of Factoids, who saves the day by recognizing the "code" as the number to a safe deposit box in a bank. Emma then finds a grown-up cousin to live with while Darien Drinkwater is arrested for various crimes performed throughout the book. Reception A piece appearing in April 2005 in Kirkus Reviews praised the book's "zany premise and equally off-the-wall plot", but doubted its chances at mass appeal, noting that "the New Muses may keep their current fans amused, but they’re unlikely to draw many new ones with this offbeat episode." References 2005 American novels American children's novels 2005 children's books
66546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3%E6%BF%91%E8%83%A1%E6%A1%83
七濑胡桃
七瀨胡桃(,又名Menhera Chan、Menhera酱)是日本JOYNET株式会社所属的画师Pomu()所创作的一个虚拟少女形象,2017年起以贴图的形式在即时通讯软件Line上发售。该形象设定为一位16岁的高中生少女,拥有及肩短发,身着黑色长袖连帽衣。后Pomu又创作出名为七瀨木實()的延伸角色,设定为七濑胡桃的孪生妹妹。2018年7月13日,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七濑胡桃系列作品形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代理权,开发手机游戏《胡桃日记》在TapTap上发行。2018年10月23日,巨人网络开始计划以虚拟偶像形式对七濑胡桃进行运营。次年6月21日,七濑胡桃正式作为巨人网络首位虚拟偶像出道。 休眠与2023年计划 作为Vtuber,七濑胡桃在2022年4月即进入长时间停止活动状态;随着她背后的游戏《胡桃日记》于2023年2月停服,胡桃的自媒体账号恢复更新也遥遥无期。2023年8月22日,原《胡桃日记》的制作人“熊吉”在胡桃设定的生日当天宣布了重置版《胡桃日记-相伴初心》(脱离于巨人网络和腾讯进行运营)开发的消息。熊吉还表示:会在2023年年内达成盈利后“尽早”恢复自媒体账号的运营,及Vtuber运营相关事宜。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INE 贴图角色 虛構日本高中生 Bilibili UP主 中國大陸虛擬YouTuber
60150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8%9C%A5%E8%85%B3%E9%A1%9E
新蜥腳類
新蜥腳類(学名:)是個蜥腳下目的单系群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何塞·波拿巴于1986命名。其目前的定义为:包含护甲萨尔塔龙、长梁龙及其他与其为共同祖先的直系后代。新蜥脚类主要分成两大类:梁龙超科和大鼻龙类。新蜥脚类出现于晚侏罗纪,直到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灭绝,其包含了主要的蜥脚下目恐龙,如迷惑龙属、腕龙属和梁龙属。除此之外,还有大型的阿根廷龙属和波塞东龙属。 当波拿巴首次命名新蜥脚类时,他将其描述为包含侏罗纪中晚期的蜥脚下目的演化支。而新蜥脚类的确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直到白垩纪晚期灭绝。新蜥脚类后来由Upchurch、Paul Sereno和Jeffrey A. Wilson进一步细化,他们发现了新蜥脚类的13个共有衍徵。由于新蜥脚类属于蜥脚下目,它们也有着大型的体型、长颈和柱状腿。 发现历史 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于1841年命名了第一个新蜥脚类:鲸龙属。由于化石残缺,他本来认为这是一种巨型鳄鱼。而鲸龙有事被归类为新蜥脚类的基础演化位置,因而成为了这个演化支首次发现的物种。然而根据最近的研究将鲸龙归类在新蜥脚类以外,为新蜥脚类的姐妹分类。而真正首次返现的新蜥脚类为在1877年发现于北美洲的迷惑龙属和圆顶龙属,和同年发现于印度的泰坦巨龙属。 特徵 新蜥腳類的特徵為:鼻孔更接近背側、牙齒集中在嘴部前段、圓柱狀的掌骨、從蹠行動物演化為趾行動物。 定義 新蜥腳類演化支由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約瑟·波拿巴(José Bonaparte)在1986年所建立。美國古生物學家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2005將新蜥腳類定義為:包含薩爾塔龍、梁龍,與兩者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種系發生學 以下演化樹是根據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等人在2004年的研究: 外部連結 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分類樹 (布里斯托大學) 新蜥腳類 TaxonSearch entry網站 蜥腳形亞目的特徵與歷史 蜥腳形亞目的簡介與特徵 參考資料
1020775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s%20Palmas%20de%20Gran%20Canaria%20International%20Film%20Festival
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 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is 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at is held in Las Palmas in the island of Gran Canaria in the Canary Islands. The festival takes place every year. It was first held in 2000. The festival is held in several venues in the city.. In 2015 the Palacete Rodriguez Quegles became the base for the festival. Winners of the Lady Harimaguada de Oro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Tourist attractions in Las Palmas Canarian culture Film festivals in Spain 2000 establishments in Spain Recurring events established in 2000
3824075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perior%20Speed
Superior Speed
Superior Speed is the debut studio album by South Korea boy group Speed. The album marks the first release without members Kanghaeng and Noori, and the group's official sub-unit debut. The album and repackage was preceded by promotional singles "It's Over" and "Pain, the Love of Heart" Release On December 9, 2012, Core Contents Media released the first teaser photo for "It's Over".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e album, Speed's they released digital single "Speed of Light" featuring 슬플약속 (That's My Fault). The album followed a few days later. A total of 5 music videos were released to promote the album; Two music videos were released for the song "Sad Promise" featuring Davichi's Kang Min-kyung; a dance version, and a drama version featuring Park Bo-young, A Pink's Naeun, Ji Chang-wook and Ha Seok-jin. Two music videos for official title track "It's Over" featuring Park Bo-young were released; another dance version and a Drama Version serving as a continuation to the Sad Promise Drama video, and a music video for repackage single "Pain, the Love of Heart". Track listing Charts Album charts Single charts Superior Speed 슬픈약속 (That's My Fault) Blow speed 통증 (Pain the Love of Heart) Release history References 2013 albums Kakao M albums
50727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4%9E%E9%99%A2%E5%AF%A6%E4%B8%96
洞院實世
洞院實世(,)是日本鎌倉時代末期至南北朝時代的公卿,父親是太政大臣,弟弟是權大納言。實世與北畠親房、和等人均是南朝的。 經歷 由於實世的生母身份低微,因此他一度未立為嫡子,與父親公賢表面上也曾經處於父子關係破裂的狀態。後來,他取得後醍醐天皇的信任,參加了由和等人舉辦的,在早期便在倒幕運動中擔當指導角色。嘉曆2年(1327年)7月,他獲補任為藏人,翌年11月晉升至參議,位列公卿。元德2年(1330年),他轉任權中納言,並且兼任和檢非違使別當。元弘元年(1331年),他由於參與元弘之亂而被六波羅探題逮捕,並且在不久後被免職,然而在元弘2年或正慶元年(1332年)4月,鎌倉幕府改為處以,將他困在其父公賢的府邸內。 鎌倉幕府滅亡後,光嚴天皇被廢後,實世復職,並且在後醍醐天皇的建武政權下擔任上卿和寄人等要職,權力一時無兩。建武2年(1335年),在鎌倉的足利尊氏舉兵,實世作為討伐軍,與一同前往東山道,但是在12月新田義貞率領的東海道軍在箱根竹之下之戰中戰敗,實世等人亦因而退兵。建武3年(1336年)1月,他與北畠顯家率領奧州軍一同進攻足利氏,成功將尊氏趕出京都,及後5月尊氏再次佔領京都時,實世則與後醍醐天皇一同逃至比叡山。在經歷達5個月的攻防戰後,後醍醐天皇決定離開比叡山,與此同時新田義貞與等與東宮一同抵達北陸地方,進駐了越前。在視恒良親王為天皇的中,實世擔任,負責發放「」,但是不久後遭到足利軍攻擊,最終在延元2年或建武4年(1337年)3月城池失守前,與義貞等人逃往。延元4年或曆應2年(1339年),實世從美濃根尾城(現岐阜縣本巢市中根尾村)進入尾張羽豆崎城(現愛知縣知多郡南知多町),及後經過伊勢和伊賀,最終抵達,南朝政權開始。不久後,他獲任命為權大納言,並且兼任右近衛大將。 後村上天皇即位後,實世與一同成為傳奏,並且輔助年幼的後村上天皇,權力僅次於北畠親房。而且,他亦是的一員,有份參與有關軍事和領地的事宜。正平4年或貞和5年(1349年)秋天,他前往伊賀,並且在當地組織了隸屬南朝的軍隊。正平6年或觀應2年(1351年)時,他本來奉命以的身份前往九州。正平一統後,後村上天皇重返京都,當時一度傳出實世會與隆資一同統治京都的謠言。正平7年或觀應3年(1352年)閏2月,他與後村上天皇一同參拜男山八幡宮,同年5月在中,南朝軍大敗,最終實世與其子逃往河內東條(現大阪府柏原市東條町)。 隆資死後,實世依然負責發佈文書的工作,其後在正平8年或文和2年(1353年)成為大臣後未有再處理文書,並且在及後五年內升至從一位左大臣。正平13年或延文3年(1358年)8月19日,死於水腫,享年51歲。另外,在准敕撰集《》中收錄了兩首由與喜左大臣創作的和歌,普遍認為此人就是實世。 評價 歷史學家等人均普遍認為實世對室町幕府主張屬於較為強硬的一派。按《太平記》記載,興國2年或曆應4年(1341年),實世將脇屋義助在北陸不敵足利軍,但是仍然得到後村上天皇賞賜一事與平清盛提拔在富士川之戰中戰敗的平維盛升官相題並論,並且作出批評,此言論遭到四條隆資指責後,實世無法反駁下當場離開。另外,《太平記》亦記載道,在由於受觀應之亂影響而降於南朝的足利直義應該如何處置一事中,二條師基主張即時赦免,但是實世則認為應該將其誅殺。其後,正平一統失敗後,實世亦反對以與楠木氏有關的人作為仲介來進行和平談判。由此可見,實世雖然不太懂得變通,但是在《太平記》中仍然獲評為「大才」,在中巖圓月的漢詩中也獲稱讚為「賢臣」。 參考資料 鎌倉時代公家 室町和安土桃山時代公家 洞院家 從一位受位者
7353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8%85%B9%E7%A7%A7%E9%9B%9E
白腹秧雞
白腹秧雞(学名:),又名白胸苦惡鳥、苦雞母()、田雞仔()、紅尻川仔()、白面仔()、補鑊鳥(臺灣客家語四縣腔:buˋ vog diauˊ),是秧雞科苦恶鸟属中的一種水鳥,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繁殖棲息於亞洲南部的沼澤、池塘、溝渠和河岸,從印度、斯里蘭卡橫跨到中國南部和印度尼西亞,身長約32公分,在上述地區皆為留鳥,築巢在沼澤植被的乾燥地點,一巢約6至7個蛋。 特征 從臉部脖子到胸部皆為白色,而下腹部和尾下覆羽則為紅褐色,有長腳趾、短尾巴而嘴和腳皆為黃色,身體兩側則稍為扁平使得更容易穿越蘆葦和矮樹叢。公母鳥外型相似但亞成鳥就較為灰褐色,雛鳥則為和其它秧雞科雛鳥一樣是黑色。 白腹秧雞以嘴喙在泥巴、淺水灘中找尋食物或直接目視啄食,也在地上、低灌木和小樹叢裡找尋食物,主要吃昆蟲、小魚和種子。 許多秧雞科鳥類習性是相當隱密的,但白腹秧雞則常大方出現,在清晨和黃昏時會發生"苦啊苦啊"大叫聲。 亚种 白腹秧雞普通亚种(学名:)。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南、广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參考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143879/0 資料庫資料包含解釋為何此物種為最低關注 Birds of India by Grimmett, Inskipp and Inskipp, ISBN 0-691-04910-6 White-breasted Waterhen 新加坡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白腹秧雞網頁. 白胸苦惡鳥(Amaurornis phoenicurus)鳴聲 香港觀鳥會鳥鳴集 圖片 秧雞科 白胸苦恶鸟
69863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8%E8%82%83%E7%9C%81%E4%BA%BA%E6%B0%91%E6%A3%80%E5%AF%9F%E9%99%A2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的检察机关,最早成立于1950年9月。 历史沿革 1950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指令省公安厅、省人民法院共同筹建甘肃省人民检察署。时任公安厅长李甫山兼任检察长,焦胜桐任副检察长。同年9月15日,《甘肃日报》通告正式成立甘肃省人民检察署,办公地址设在兰州市民国路170号(甘肃省人民法院里院)。下设办公室、第一处、第二处。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1954年12月4日的通知,1955年1月3日,甘肃省人民检察署改称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原检察委员会议改为检察委员会。设置办公室、一般监督处(一处)、侦查处(二处)、侦查监督处(三处)、审判监督处(四处)和人事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甘肃省共有94个检察院和1个劳改检察组,710名检察干部。同年12月,所有检察机关一并撤销。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三条,规定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1979年7月25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人民检察院。经过3个月的筹备,11月6日正式开始办公,地址设在兰州市庆阳路36号省公安厅院内。内设刑事检察处(一处)、法纪检察处(二处)、监所检察处(三处)、经济检察处(四处)、办公室。1981年,增设研究室和第五处(信访处,1985年改称控告申诉检察处)。 历任领导 历任检察长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 参见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列表 甘肃省公安厅 甘肃省司法厅 甘肃省国家安全厅 省级人民检察院
621019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86%E5%BC%80%E5%90%8C%E5%B1%85
分开同居
分开同居(,缩写为),或称为分居式共同生活,是指伴侣间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并不住在一起的现象。 据统计,在英国约有10%的成年人选择分开同居的生活方式。这一数字相当于所有未婚或未同居的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等欧洲国家,选择这种同居分式的人数也保持着类似的比例。研究还表明,南欧国家也有着相似甚至更高的比例,不过这些国家的分开同居伴侣通常住在父母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与美国的调查也发现,6%至9%的成年人有一位不与他/她同住的伴侣。分开同居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受到更多地理解与接受,选择分开同居的伴侣对相互间亲密关系的忠诚与承诺的期待并不亚于结婚或同居的伴侣。 分开同居的现象并不局限于欧美国家。在中国,“走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郭建梅表示:“走婚制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迅猛变化”。而在中国的少数民族摩梭人中,传统上就历来有着走婚的习俗。摩梭男子会在半夜到女方家中,并在天亮前离开。同时,在古代日本社会也有着类似的访妻婚。而在中东地区,亦有着被称为“旅人婚姻”(Nikah Misyar)的临时婚姻制度,夫妻双方定期见面但并不同住。 知名的分开同居伴侣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与乔治·桑、让-保罗·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等。 参见 同居 婚姻 异地恋 走婚 参考文献 情侣 婚姻 居住
569081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B%91%E7%B7%A3%E8%9B%BA%E8%9D%B6
黑緣蛺蝶
黑緣蛺蝶(學名:Rhinopalpa polynice)是屬於蛺蝶科蛺蝶亞科的一種蝴蝶,是黑緣蛺蝶屬(學名:Rhinopalpa)的唯一一種,是一個單型分類。分佈於亞洲中南半島和菲律賓至印尼一帶,模式產地為蘇門答臘。幼蟲的寄主為蕁麻科中之錐頭麻屬和火麻樹屬(Dendrocnide)植物。 分佈 分佈於印度阿薩姆、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印尼、蘇門答臘島、菲律賓和蘇拉威西島。 亞種 R. p. polynice - 指名亞種,分佈於蘇門答臘東北部 R. p. acharis Fruhstorfer, 1913 - 分佈於納土納群島 R. p. amoenice Fruhstorfer, 1913 R. p. bellinice Fruhstorfer, 1913 R. p. birmana Fruhstorfer, 1897 - 分佈於印度阿薩姆至丹老一帶 R. p. callonice Fruhstorfer, 1898 - 分佈於尼亞斯島 R. p. elema Fruhstorfer, 1913 R. p. elpinice Felder, 1867 - 分佈於爪哇 R. p. epicallonice van Eecke, 1914 R. p. eudoxia Guérin-Méneville, 1840 - 分佈於馬來半島和浮羅交怡 R. p. eunice Fruhstorfer, 1897 R. p. helionice Fruhstorfer, 1913 - 分佈於婆羅洲 R. p. megalonice Felder, 1867 - 分佈於蘇拉威西島 R. p. mentawica Fruhstorfer, 1913 - 分佈於明打威群島 R. p. nocturnia Fruhstorfer, 1913 R. p. panayana Fruhstorfer, 1913 R. p. stratonice Felder, 1867 - 分佈於菲律賓 R. p. tamora Fruhstorfer, 1900 R. p. validice Fruhstorfer, 1913 腳註 參考文獻 Wahlberg, N., Brower, A.V.Z., Nylin, S., 2005.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tribes and genera in the subfamily Nymphalinae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Biol J Linn Soc 86, 227-251. Smart, 1976.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the Butterfly World Illust. Encyp. Butt. World Lewis, 1974. Butterflies of the World: 151, f. 8-9 外部連結 Rhinopalpa polynice - NSG's DNA sequences database Rhinopalpa polynice - funet.fi Rhinopalpa polynice - Catalogue of Life H H
1453829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20Mensah
Michael Mensah
Michael Mensah (born 5 July 1981) is a Ghanaian football striker. Career Having played for Rakuunat in Finland, Mensah joined Swedish side Trelleborgs FF in 2006. In January 2009, after three years at Trelleborgs FF, he moved to Syrianska FC. Since December 2011, he joined Thanh Hóa F.C. in Vietnamese Super League under the name Andrew.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profile 1) (profile 2) Living people 1981 births Ghanaian men's footballers FC Jokerit players Ghanaian expatriate men's footballers Men's association football forwards Expatriate men's footballers in Finland Expatriate men's footballers in Vietnam V.League 1 players Thanh Hóa FC players Expatriate men's footballers in Sweden Allsvenskan players Syrianska FC players Trelleborgs FF players
370111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JAM%20Project%20%E4%BD%9C%E5%93%81%E5%88%97%E8%A1%A8
JAM Project 作品列表
JAM Project 作品列表列出JAM Project所有音樂作品。 單曲 錄音室專輯 (2002年3月6日/LACA-5092) (2003年9月3日/LACA-5200) (2004年9月23日/LACA-5320) (2006年4月5日/LACA-5500) (2007年7月4日/LACA-5650) (2008年8月6日/LACA-5795) (2009年11月25日/LACA-5980) (2011年5月11日/LACA-15120) (2012年11月14日/LACA-15250) 原創專輯 (2002年3月21日/VICL-60843(通常盤)VIZL-58(限定盤)) (2010年6月9日/LACA-15001) (2013年10月23日/LACA-15340) 交響專輯 (2011年4月6日/LACA-15100) 小型專輯 (2006年3月8日/LACA-5488) 其他 (2006年12月6日/LACA-5575) (PC遊戲全年齡版『マブラヴオルタネイティヴ』插入歌) (2007年12月26日/LACM-4445) (2008年12月25日/LACA-5845) CD-BOX JAM Project 10th Anniversary Complete BOX (2010年12月22日/LACA-9190) 演唱會DVD JAM Project 3rd LIVE 震撼 ~Return to the Chaos~ (2004年1月1日/ASIN:B0000DKTU7/DVD區碼:2) JAM Project 4th LIVE VICTORY ~a once in a lifetime chance~ (2005年2月23日/ASIN:B00078RSS2/DVD區碼:2) JAM Project 5週年記念LIVE KING GONG (2006年4月5日/ASIN:B000EBDE5S/DVD區碼:2) JAM Project JAPAN CIRCUIT 2007 BREAK OUT (2007年7月4日/DVD區碼:2) JAM Project JAPAN FLIGHT 2008 No Border (2008年8月6日/DVD區碼:2) JAM Project Hurricane Tour 2009 Gate of the Future (2009年9月25日/DVD區碼:2) JAM Project LIVE 2010 MAXIMIZER~Decade of Evolution~ (2011年1月26日/DVD區碼:2) JAM Project LIVE 2011-2012 GO! GO! GOING!!~不滅的ZIPANG~ (2012年7月18日/DVD區碼:3) JAM Project Premium LIVE 2013 THE MONSTER'S PARTY (2013年7月24日/DVD區碼:3) 參考資料 日本音樂作品列表
4627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2%B3%E5%B7%9D%E8%A5%B2%E5%A5%AA
河川襲奪
河川襲奪是一個地理學上的名詞,指在河流發育的過程中,相鄰的兩條河由於側蝕或向源侵蝕的關係,「低位河」越過分水嶺搶奪「高位河」上游集水區的現象,簡稱襲奪。襲奪高位河的低位河稱為「襲奪河」,被襲奪的高位河上游稱為「改向河」,剩餘失去源水的高位河河段則稱為「斷頭河」。 發生條件 兩條河間要發生河川襲奪現象,必須要有三個初始條件: 兩條河川間的距離不能太遠。 其中一條河川的側蝕或向源侵蝕強烈。 必須一條為高位河、另一條為低位河。 過程 低位河主流或支流向源侵蝕或側蝕至與高位河分界的分水嶺。 侵蝕位置的分水嶺產生斷崖並造成岩塊崩塌。 侵蝕越過原本的山稜線使得山稜線下降並改變。 侵蝕位置的分水嶺消失,高位河上游河水改流入低位河形成河川襲奪。 影響 襲奪河因流量增加,改向河因侵蝕基準下移,侵蝕力皆增強而產生峽谷或河階,並出現回春作用。斷頭河則因失去集水區,呈現谷大水小的「無能河」情形,容易發生堆積,部份斷頭河因河道平緩產生埤塘,例如臺灣宜蘭的雙連埤,而其支流匯入處則容易形成沖積扇。改向河與斷頭河的舊河床形成新的分水嶺,稱之為「風口」。由於集水區河道改變使得下游水源分配發生變化,對於用水量較大產業如農業、居民飲用水以及河道運輸造成衝擊,搶水河下游水量增加有利發展,斷頭河下游則減少供水。 實例 古金沙江本經由紅河流入南海,古长江本发源于巫山东麓。距今十几万年前,古长江不断进行向源侵蚀,切穿巫山,形成三峡后,将四川盆地古湖放空,进而向西南,在今云南石鼓处,切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 約在六萬年前,台北丘陵陷落形成台北盆地,原由東向西流在林口入海的古新店溪轉向北由淡水入海形成古淡水河,同時沿著林口台地邊緣向南侵蝕在三萬年前於石門襲奪原由東向西流在桃園入海的古大漢溪。另一支流古基隆河則向東侵蝕分別在二萬年前於八堵、瑞芳連奪兩條原由南向北在基隆、瑞濱入海的河流,匯集成今日的淡水河流域。 現在,在臺灣中部玉山東北側的陳有蘭溪正向南侵蝕,在八通關大山及玉山北峰的陵線以北形成金門峒斷崖,目前已開始越過山稜線,將來有可能到達荖濃溪源流河道,屆時高位的荖濃溪現有源流將會被低位的陳有蘭溪襲奪。不過由於被襲奪點以上的流域面積不大,對於荖濃溪流量影響甚微。。 美國俄亥俄州與西維吉尼亞州的Teays河上游與俄亥俄河襲奪。 日本廣島縣太田川流域的根之谷川與可愛川襲奪。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向源侵蝕 河川改道 外部連結 地理學課程——河流地形 - 老歐的Home Page 河流掠奪 - 地理入門 河流 地形
96007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2%99%C2%B7%E5%8D%A1%E6%8B%89%E9%A9%AC%E9%87%8C%E6%98%9F%E9%99%85%E5%B7%A1%E6%B4%8B%E8%88%B0
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
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型號:MC-80,改型:MC-80a)是星球大战系列中出现的一类虚构星际巡洋舰。它们首次在《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中出现作为叛军联盟攻击银河帝国第二死星时的主力船舰。承担影片特效制作的工业光魔公司设计这些船舰的目的是让叛军拥有在视觉上能够与帝国歼星舰同等地位的庞大舰队。在星球大战的多部衍生作品,如小说和游戏中,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也是经常出现的星战元素,而在现实世界中它也有多项玩具及游戏产业面世。 起源和设计 工业光魔公司曾设计了两艘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一艘是呈圆柱体形状的“家园一号”(),它在影片中是阿克巴上将的指挥舰;另一艘的双翼更加明显,在扩充宇宙中被称作自由号()。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地在美感上和帝国的歼星舰设计相区别,但也正因它的流线型设计,影片制作人员在制作期间把它们称作“腌黄瓜飞船”。他们不喜欢这种设计的原因是流线型的船身无法让他们使用一贯钟爱的技术来通过已有的小组件搭建模型,而必须从头开始重新制作新的组件来满足船体特殊的构造。 描述 根据扩充宇宙中的相关资料介绍,爱好和平的蒙·卡拉马里人将他们的客运飞船改装成战舰来支持叛军联盟反抗帝国的战争;而由于船舰内部仍然是基于蒙·卡拉马里人习惯的控制系统和操作界面,这些船上的船员基本还都是蒙·卡拉马里人。 战斗中蒙·卡拉马里巡洋舰的主要对手就是帝国歼星舰,尽管它们在大小上不相上下,但在直接交锋中蒙·卡拉马里巡洋舰由于外壳较歼星舰薄弱而往往处于劣势。 不过对帝国舰队而言,蒙·卡拉马里巡洋舰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威胁:它们庞大的舰队数量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它们对抗帝国舰队、基地和军事据点的优势。在《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中阿克巴上将率领巡洋舰队在安鐸戰役中攻击第二死星,经过激烈的战斗虽然他的旗舰“家园一号”得以保全,但包括自由号在内的其他巡洋舰都被第二死星的超强激光主炮摧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星战官网数据库: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 星战Wookieepedia:蒙·卡拉马里星际巡洋舰 M M 虛構船艦
721482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9%E5%86%A0%E7%8A%B6%E7%97%85%E6%AF%92%E7%97%85%E7%96%AB%E6%83%85%E5%AF%B9%E5%8D%8E%E7%89%B9%E8%BF%AA%E5%A3%AB%E5%B0%BC%E5%85%AC%E5%8F%B8%E7%9A%84%E5%BD%B1%E5%93%8D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影响
华特迪士尼公司及其子公司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禁止大型聚众集会(影响主题公园及电影发行事业)和医学隔离(影响其流媒体服务及美国境内电视服务)上。截至2020年4月20日,华特迪士尼公司的股票已经下跌了28%。 管理高层 2020年3月,华特迪士尼公司执行董事长鲍勃·艾格宣布,他在疫情期间将不领取任何薪酬;鲍勃·艾格在2019年的收入约为4,750万美元。而公司首席执行官鲍伯·查佩克也宣布减薪50%。 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总裁约什·达马罗()被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任命为该州重启委员会成员以负责振兴当地经济。而迪士尼公园副总裁托马斯·马兹卢姆()则在佛罗里达州橘郡经济复苏小组担任职务。此外華特迪士尼過往層出不窮的爭議,在疫情中也大幅增加。 主题公园 华特迪士尼公司在中国的两处主题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和上海迪士尼乐园在2020年1月25日宣布关闭。2月28日,位于日本的东京迪士尼度假区也宣布关闭。3月12日,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和巴黎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也宣布将从3月15日开始最少关闭至当月月底,而这标志着迪士尼公司旗下的全球六大主题主题公园都首次关闭。两天后,迪士尼公司再次宣布暂停其实习计划,这包括了和;随后暂停被宣布延长至2020年年底。 電影 3月19日,華特迪士尼影業集團宣布他們將不再報告票房數字。 隨著電影在2020年初開始取消廣泛發行,迪士尼的《花木蘭》在中國和意大利被推遲。 皮克斯 2020年3月週末開幕的最大電影是迪士尼/皮克斯的《½的魔法》票房約為3,900萬美元。這大大低於前一年,當時迪士尼/漫威電影《驚奇隊長》的收入超過了1.53億美元。 游轮旅行 影视相关 3月19日,华特迪士尼製片廠宣布,他們將不再報告票房數字。 隨著電影在2020年初開始取消廣泛發行,迪士尼的《花木蘭》在中國和意大利被推遲。 舞台剧院 由於三月百老匯和西區關閉,所有西區和百老匯迪斯尼戲劇製作都關閉。 2020年5月14日,宣布解除封鎖後,百老匯音樂劇《冰雪奇緣》將不會重新開放。該劇在3月11日進行了最後的表演,即所有百老匯劇院關閉的前一天。美國國家巡迴賽將在適當的時候開放。澳大利亞、日本和德國的國際巡演已推遲到2021年。 参阅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 受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的事件列表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教育的影响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宗教的影響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政治的影响 参考资料 H D D D
5237904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yth%20Cambois%20TMD
Blyth Cambois TMD
Blyth Cambois TMD was a traction maintenance depot located in Blyth, Northumberland, England. The depot was situated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branch line from Bedlington Junction to Blyth Docks. The depot code, under TOPS, was BL. History Coal had been exported from the south side of the River Blyth since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railways in 1845, and had reached over per year by 1963. The pattern of trains feeding the coal staithes at Blyth from around the North East required many steam locomotives to enable this operation to happen. A diesel depot was built and opened in Blyth in 1968; it replaced earlier facilities at Percy Main, North Blyth and South Blyth, which were all traditional steam sheds. Although diesel locomotives had been around since the late 1950s/early 1960s, with the run-down of steam power on British Railways the steam sheds were closed in favour of a new shed, Cambois (pronounced cammis), which was a to the north. Throughout the 1970s and 1980s class 20s and class 37s were the staple motive power at the depot, but by 1981 Class 56 locomotives were the usual locomotives. By the middle of the 1980s, nine class 56s and one class 08 shunter were required to operate the twenty train diagrams worked per day.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 miners' strike and the mass closure of the collieries in the north east in the early 1990s took their toll on the traffic to and from Blyth. By 1987 Blyth was a sub-shed of Toton in Nottinghamshire, but was able to undertake simple examinations on locomotives rather than having to send them elsewhere for maintenance purposes. The depot was closed in 1994, when Loadhaul, the freight company operating in the area, concentrated its crew signing-on point and TMD (Traction Maintenance Depot) at Tyne Yard, south of Newcastle. The shed at Sunderland Dock closed too. The depot building was demolished between 2006 and 2010. References Sources Railway depots in England Rail transport in Northumberland
6200850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t%20Refresh
Hit Refresh
Hit Refresh: The Quest to Rediscover Microsoft's Soul and Imagine a Better Future for Everyone is a nonfiction book by Satya Nadella and co-authors Jill Tracie Nichols and Greg Shaw, with a foreword by Bill Gates, published in 2017. Nadella announced that the profits from the book would go to Microsoft Philanthropies and through that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it Refresh entered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List in the nonfiction category at #5 and reached #4. A special annotated version of the book was given to each Microsoft employee. Summary In Hit Refresh, Nadella interweaves his story of growing up in India and mov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his experiences at Microsoft before becoming CEO, and his ideas for changing the corporate culture. He often illustrates his statements with anecdotes about cricket and the challenges he has personally faced with his son's medical problems. Nadella includes three areas of future interest for Microsof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quantum computing, and mixed reality. Reception Forbes said "Hit Refresh is optimistic about ways that tech will augment humans, grow the number of mid-tech jobs, and lead to social surplus." The Register described the book as "a sanitised rather than revelatory account of change at Microsoft". The reviewer at the Star Tribune notes "He is cautious in his storytelling but does delve into some of the decisionmaking, including buying Minecraft and repairing the company’s relationship with Samsung." The Washington Post characterizes it as "Part memoir, part leadership guide, part futurist vision of technology". Publishers Weekly says "Unpretentious and stirring, this well-written book provides surprising and welcome insights into a corporate giant." Kirkus Reviews says Hit Refresh is a "valuable blueprint for techies and others in a culture-change state of mind".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The Backstory Behind The Microsoft Refresh (podcast) 2017 non-fiction books American non-fiction books HarperCollins books
425693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20Shamen%20discography
The Shamen discography
Material released by the Shamen. Albums Studio albums Compilation albums Strange Day Dreams (1988) (re-released 1991) (Italian release of early material) Progeny (1991) (19 remixes (14 on CD) of "Move Any Mountain (Progen 91)" plus 16 samples and loops) UK Albums Chart No. 23 On Air (1993) (Live BBC radio sessions) UK No. 61 Different Drum (1993) (Remixed version of Boss Drum) Collection (1996) Remix Collection – Stars on 25 (1996) The Shamen Collection (1998) consisting of Collection and Remix Collection UK No. 26 Hystericool – The Best of the Alternative Mixes (2002) Singles Music videos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The Shamen discography at Discogs Unofficial The Shamen discography Discographies of British artists Pop music group discographies Rock music group discographies Discography
355957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Bye%20Bye%20Happy%20Days%21
Bye Bye Happy Days!
「Bye Bye Happy Days!」()是KARA的第8張日文單曲。2013年3月27日由UNIVERSAL SIGMA發售。 版本 以初回盤A・B・C 3種形式發售。 【初回盤A】CD+DVD 【初回盤B】CD+DVD 【初回盤C】CD ボーナストラック 收錄曲 CD バイバイ ハッピーデイズ! (Bye Bye Happy Days!) [4:36] 作词:Simon Isogai、作曲:Simon Isogai、編曲:ArmySlick マイボーイ (My Boy) [3:24] 作詞:Play Kid (Kim Won Hyun) 、作曲:Play Kid (Kim Won Hyun) 、編曲:Play Kid (Kim Won Hyun) 、日本語詞:森若香織 “DATE”日文版 バイバイ ハッピーデイズ! (Instrumental) マイボーイ (Instrumental) Beautiful Night (Korean Ver.) 仅限于初回盤C收录 [3:26] 作詞:Play Kid、作曲:Play Kid、編曲:Play Kid DVD 仅限于初回盘A收录 バイバイ ハッピーデイズ! (Music Video Clip) バイバイ ハッピーデイズ! (Dance Shot Ver.) バイバイ ハッピーデイズ! (Music Video Clipオフショット) 仅限于初回盘B收录 オリオン (Music Video Clip) オリオン (Close-up Ver.) オリオン (Music Video Clipオフショット) KARA歌曲 2013年單曲
316915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E5%88%86%E4%BA%BA%E6%B0%91%E5%B8%81
1分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1分券(无号) 人民币1分券首次发行于1955年3月1日。 200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人民币纸分币于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至此,人民币分币仅剩硬币在市面上流通。 1分人民币纸分币通常与2分、5分一起并成为“八分币”(或“八分票”)。 历史 人民币1分目前一共发行了两个版本。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1分发行于1955年3月1日,正面图景为卡车,背面为国徽图案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壹分”的汉(繁体)蒙藏维四种文字。纸币整体色调为黄色。此版本的纸分币编号采用三位罗马字加7位阿拉伯数字的排列方式(XXX0000000)。人们通常称其为“有号纸分币”或“长号纸分币”。 1981年7月14日,为了补充硬分币供应不足,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发行了纸分币。该版本纸分币的设计与1953年版的设计相同,仅在细微处有所差别。此版本的纸分币编号采用三位罗马字或两位罗马字的排列方式(XXX或XX),其中每个冠字发行1000万张。人们通常称其为“无号纸分币”或“短号纸分币”。 无号纸分币按罗马字的位数可分为三罗马和二罗马两种,按照罗马数字的大小可分为大字与小字两种。 无号纸分币的三罗马冠字有如下规律:三位数字中有且只有两位数字相同。但人民银行发行的纸分币最后一个冠号(通常被视为纪念版,因为其在纸分币连体钞中出现)ⅠⅡⅢ为例外。 两个版本的1分币均在2003年7月1日开始只收不付,并于2007年4月1日停止流通。 参考条目 人民币 参见 人民币纸币 1分币
42291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C%E5%B9%95%E4%BD%8E%E5%9E%82%20%28%E5%B0%8F%E8%AA%AA%29
夜幕低垂 (小說)
夜幕低垂又译日暮或夜幕降临(),原本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的短篇科幻小說《夜歸》(Nightfall,英文名稱相同),1941年《》雜誌(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的主編約翰·W·坎貝爾(John W. Compbell, Jr)在看到愛默生的一段文字“設若蒼穹繁星,千年僅得一見,試問世間凡人,又當如何讚嘆,且將這片刻記憶,千秋萬代流傳?”,他請當時年僅21歲的艾西莫夫將它寫成一篇短篇小說《夜歸》,在1968年被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票選為「史上最佳科幻短篇小說」。這部科幻短篇是阿西莫夫的第32部作品。 艾西莫夫晚年健康狀況甚差,到最後根本無力編寫長篇小說,出版商遂建議他選出最心愛的中短篇科幻小說當骨架,和羅伯特·西爾柏格(Robert Silverberg)合作,將《夜歸》、《醜小孩》(The Ugly Little Boy)《》(The Bicentennial Man)擴充成長篇科幻小說《夜幕低垂》,並於1990年出版。 劇情簡介 故事內容是凱葛星球的天空有著六個太陽——火精(Onos)、赤蓋(Dovim)、金鉦(Tano)、金鑼(Sitha)、曦軒(Trey)、曦輪(Patru),各依不同週期此起彼落,星球上的居民一生中從沒有遇過黑夜。 薩羅大學天文學系助理教授預測出了日蝕(黯黮)的時間,每2049年一次的「夜幕低垂」,會失去幾小時的光明;「秘教寶典」記錄著世界末日的事實,與記載不謀而合的事逐一的發生;考古學家挖出了古代遺跡,證明星球之前曾有極致文明的存在,激烈的光明使徒宣稱:“每隔2049年便降下天火而一切焚燬”。於是星球上的人類一步一步走上預言、進入宿命的軌道,艾西莫夫逐一描繪夜幕低垂過程中的人心演變,2049年一次的文化摧毀,由恐懼衍生出種種暴行。日蝕(黯黮)的來臨,讓星球上的人類第一次見到了滿天星斗,了解到自我渺小的存在。人們因衝擊、恐懼而陷入瘋狂,因懼怕而舉起了火焰,此時烽煙四起,衍生出種種暴行。 典故和其它作品的引用 2010年, 《自然》杂志发表了Eric James Stone一篇文章《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 當中提及《夜幕低垂》。 参见 n体问题 黑夜恐惧症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艾西莫夫官方網頁 美國小說 美國科幻小說 1990年美國小說 艾西莫夫作品
6057029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nielle%20Grega
Danielle Grega
Danielle Grega (born July 2, 1996) is an American field hockey player. Grega was named to the U.S Women's National Team in 2018. Personal life Grega was born in Kingston, Pennsylvania. She began playing hockey in her sixth year at school. Career Senior National Team Grega made her senior international debut in 2018 during a test series against Belgium. Grega has been a regular inclu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eam since her debut, most recently appearing in the 2019 FIH Pro League. International Goals References 1996 births Living people American female field hockey players Pan American Games bronze medalists for the United States Pan American Games medalists in field hockey Field hockey players at the 2019 Pan American Games Sportspeople from Pennsylvania Medalists at the 2019 Pan American Games 21st-century American women
2500945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xi%20Hein%C3%A4harju
Kexi Heinäharju
Keijo "Kexi" Heinäharju (born 2 February 1955) is a Finnish former professional darts player. Darts career Heinäharju won the 1981 Finland Open, beating fellow Finn Risto Nurmela in the final. He first qualified for the BDO World Darts Championship in 1984, defeating Danny Inglis in the first round before losing to Ceri Morgan in round two. He would make three further appearances in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in 1987, 1989 and 1991 but lost in the first round each time to Paul Lim, Steve Gittins and Eric Bristow. World Championship Results BDO 1984: Second Round (lost to Ceri Morgan 1–4) (sets) 1987: First Round (lost to Paul Lim 1–3) 1989: First Round (lost to Steve Gittins 0–3) 1991: First Round (lost to Eric Bristow 0–3) External links Kexi Heinäharju's Profile and stats on Darts Database Finnish darts players Living people British Darts Organisation players 1955 births Sportspeople from Jyväskylä
727038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9%8D%E5%B1%B1%E7%AB%99%20%28%E6%97%A5%E6%9C%AC%29
前山站 (日本)
前山站()是位於秋田縣北秋田市前山字綱前,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奧羽本線車站。 歷史 1929年(昭和4年)8月27日:在北秋田郡開設前山信號站。 1946年(昭和21年)4月10日:升級至臨時乘降所。 1951年(昭和26年)3月1日:升級至車站。前山站啟用。 1971年(昭和46年)10月1日:成為無人車站。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 2008年(平成20年):車站大樓重建。 2018年(平成30年)12月1日:隨著大館站成為業務委託車站,此站改由東能代站管理。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在各月台上設有跨線橋連接。 此站是由東能代站管理的無人車站。 月台 參考 車站周邊 車站南邊設有流過。在車站北邊設有國道7號行走。在車站西邊設有今泉村落。在車站東北邊設有前山村落,在今泉內設有七座郵局。在車站西邊設有今泉路口(國道7號和),秋田縣道325號大館能代機場西線上設有跨越米代川。 巴士路線 在車站前設有前山站前巴士站 鷹巢方向(鷹巢站、) 藥師山滑雪場入口方向 相鄰車站 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 奧羽本線 快速 通過 普通 二井-前山-鷹之巢 注腳 相關條目 日本鐵路車站列表 Ma 外部連結 eyama 1946年啟用的鐵路車站 奧羽本線車站 北秋田市鐵路車站
171347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5%AD%A6%E6%94%B9%E9%9D%A9%E6%94%AF%E6%8F%B4%E3%80%81%E5%AD%A6%E4%BD%8D%E6%8E%88%E4%B8%8E%E6%9C%BA%E6%9E%84
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与机构
独立行政法人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与机构(,),是日本獨立行政法人。主要部門有審議役、調查役、監查室、企劃室、研究開發部、管理部、評價事業部、大学連攜支援部等。學位審查會對通過考核的學生頒布多種学位,有学士、修士(碩士)、博士学位。本部位于東京都小平市学園西町1-29-1。 歷史 1991年,学位授与机构设立。 2000年,学位授与机构重组爲大学评价、学位授与机构。 2016年4月,大学评价、学位授与机构与合并爲大学改革支援、学位授与机构。 學位授予事業 對大學校的學生: 防卫省管辖的医科大学校、厚生劳动省直辖的国立护理大学校等大學校,與一般大学不同,学士(護理学)学位,需要通過申請大學改革支援、學位授與機構才能獲得。但是不需要參加考試。 對其他的學生: 申请者首先要具备基本资格,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完成初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特殊培训学院的学习任务; 被大学录取两年的大学生或获得62个以上学分者; 在国外(或国内) 完成了14 年或更多年限正规教育的人员。 獲得学分、遞交學習成績:满足基本資格後,申請者獲得的学分要符合規定的要求,並遞交學習成績(12000字-2萬字的報告或藝術作品)。 參加書面考核或面試(要去日本)。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大學改革支援、學位授與機構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 日本高等教育 小平市 文部科学省
3104479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ndeavour%20Energy
Endeavour Energy
Endeavour Energy is the operator of the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Greater Western Sydney, the Blue Mountains, the Southern Highlands and the Illawarra region of NSW, Australia. Background It was formed from the previously state-owned energy retailer/supplier, Integral Energy, when the retail division of the company, along with the Integral Energy brand, was sold by the NSW Government in 2011 to Origin Energy. In June 2017, an Australian-led consortium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cquired 50.4% ownership of the rights to management of Endeavour Energy's network assets under a 99-year lease. The consortium is led by Macquarie Infrastructure and Real Assets (MIRA), and includes AMP Capital, British Columb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and 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The NSW Government retains a 49.6% interest and continues to regulat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Endeavour Network Map Government-owned companies of New South Wales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ors in Australia Government-owned energy companies
760086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9%81%E6%98%8C%E4%BF%9D%E5%8D%AB%E6%88%98
繁昌保卫战
繁昌保卫战是指1938年12月至1940年初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的新四军第三支队与侵华日军双方為争夺安徽省繁昌县而发生的战役,战役历时一年余,期间繁昌县几次易手,最终以新四军守住繁昌城而告终。 过程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由芜湖进攻繁昌。同年3月,日军佔領了三山、梅山、峨桥等地。同年10月繁昌县北部地区被日军攻占,1938年12月,谭震林率领的新四军第三支队进驻繁昌县城,1939年1月10日,据守峨桥、伏龙山的400多名日军和20名日军骑兵分两路进攻繁昌城,11日,新四军不敌,繁昌城失守,日军占领县城,13日,新四军三支队采用游击战术,不断袭扰日军,并集结主力准备反攻。日军闻讯后撤退,新四军三支队收复繁昌城。1939年2月5日,据守峨桥的日军步骑炮兵共300余人再次进攻繁昌,并再次占领了繁昌城。随后新四军三支队集结主力反攻,日军被击退,三支队第二次收复繁昌城。5月下旬,日军1000余人第三次进犯繁昌。新四军第五团和从苏南调回皖南的第一团进行阻击,最终击退日军。11月,日军约2000多人向繁昌等地进行扫荡。新四军第三支队组织反击,期间发生“峨山头搏斗”和“塘口坝血战”等战斗。12月21日,日军再次集结数百兵力进攻繁昌县城,于22日被第三支队击退。 宣传 新四军《抗敌报》曾发表题为《保卫繁昌屏障皖南的伟大胜利》的社论。 参考文献 新四軍
3995060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katerina%20Stepanenko
Ekaterina Stepanenko
Ekaterina Stepanenko (born 21 May 1983) is a former Russian footballer. She played as a midfielder for Izmailovo Moscow and the Russia national team. Club career She played for FC Energy Voronezh before joining Izmailovo Moscow in 2010. International career She was called up to be part of the national team for the UEFA Women's Euro 2013. Personal life Stepanenko was born in Krasnoyarsk. Honours Izmailovo Moscow Runner-up Russian Women's Cup: 2013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Ekaterina Stepanenko at Fussballtransfers.com Ekaterina Stepanenko at Soccerdonna.de 1983 births Living people Russian women's footballers Musicians from Krasnoyarsk Russia women's international footballers FC Energy Voronezh players CSP Izmailovo players Women's association football defenders Ryazan-VDV players Russian Women's Football Championship players
844314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9%9A%9B%E9%9D%9E%E4%BA%8C%E5%85%83%E6%80%A7%E5%88%A5%E6%97%A5
國際非二元性別日
國際非二元性別日()設立於每年7月14日,旨在提高人們對世界各地非二元性別人士所面臨問題的認識,並組織相關活動。該節日於2012年由凱特·范隆(Katje van Loon)發起,首次舉辦慶祝活動。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它正好處於國際男人節和國際婦女節的中間。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並不承認非二元性別是一種法定性別,這意味著大多數自我認定為非二元性別的人仍然擁有與他們的性別和官方身份相匹配的護照。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德國、荷蘭、紐西蘭和美國的護照上都有非二元性別選項,美國23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允許居民在駕駛執照上將性別標記為「X」。 非二元性別意識週(Non-Binary Awareness Week)是指從7月14日國際非二元性別日之前的星期一開始的一週。這是一個LGBTQ+宣傳週,專門針對那些不認同傳統性別二元論的人,即那些不完全認同為男性或女性的人,或可能同時認同為男性和女性的人,或可能完全不認同這些類別的人。 參見 LGBT節日列表 性別認同 性別表現 第三人稱代詞 國際婦女節 國際男人節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10 ways to step up as an ally to non-binary people , Stonewall 7月節日 LGBT相關節日 非二元性別
563662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rest%20IV
Drest IV
Drest son of Girom was a king of the Picts from 522 to 531. The Pictish Chronicle king lists associate him with Drest III. Various reigns, separately and jointly, are assigned to the two Drests, varying from one to fifteen years. After the joint rule, this Drest appears alone in the lists with a reign of five or four years. Drest is the first of three possible brothers, all called son of Girom, found in the king lists, the other being his successors Gartnait I and Cailtram. References Anderson, Alan Orr, Early Sources of Scottish History A.D 500–1286, volume 1. Reprinted with corrections. Paul Watkins, Stamford, 1990. External links Pictish Chronicle 531 deaths Pictish monarchs 6th-century Scottish monarchs Year of birth unknown
2112576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20Register%20of%20Historic%20Places%20listings%20in%20Louisville%27s%20West%20End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listings in Louisville's West End
This is a list of properties and historic districts on th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 the West End of Louisville, Kentucky. The table below includes 49 listings in the following neighborhoods: Latitude and longitude coordinates of the sites listed on this page may be displayed in a map or exported in several formats by clicking on one of the links in the box below the map to the right. National Register sites elsewhere in Jefferson County are listed separately. Current listings |} See also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listings in Jefferson County, Kentucky List of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s in Kentucky List of attractions and events in the Louisville metropolitan area References West End
4190455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k%20Derczy%C5%84ski
Henryk Derczyński
Henryk Derczyński (1906–1981) was a photographer who lived in Poland. Career Derczyński was a leading photographer in 20th century Poland. He was educated in Warsaw. After World War II, he documented the fate of citizens forcibly moved to the city of Wrocław (Breslau). He later established the Cabinet of Photography in the National Museum, Wrocław. The city developed into a centre of Polish photography, and Derczyński work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realist style prevalent at the time. Exhibitions and publications Derczyński displayed numerous exhibitions and wrote many books, including the biography of Jan Bułhak—the father of Polish photography—that is considered the most sought-after. Inventions He also created an isohelia technology, a technique that sharpens contrasts and defines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under the brand name "izobrom". References 1906 births Photographers from Wrocław 1981 deaths Polish male writers 20th-century Polish inventors
18589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7%92%E8%86%9C
角膜
角膜(cornea)属眼球纤维膜最前端透明、稍突出的圆盘状薄膜部分,无色透明、无血管、无黑素细胞,但富含感觉神经末梢;角膜为多層組織,内、外面被覆上皮,中间为规则排列的致密结缔组织。 角膜作用為: 初步集中進入眼球內的光 防止異物進入眼球 角膜位於虹膜、瞳孔及前房前方,並為眼睛提供2/3的屈光力(角膜的屈光力是眼球中最強,總屈光度為43-48D),進入眼球的光在經過角膜後,通過晶状體的折射,光線(影像)便可以聚焦在視網膜上。角膜的折光能力之所以是屈光系統中最强的,是因为它直接和空气接触。 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經末梢,如有外物接觸角膜,眼瞼便會反射地合上以保護眼睛。為了保持透明,角膜並沒有血管,而是透過淚液及房水獲取養分及氧氣。 人類角膜直徑約11.5毫米(橫向徑略大於垂直徑),中心厚度約有0.5至0.6毫米,邊緣厚度則約0.6至0.8毫米;前表面曲率半徑約7.8mm,後表面約6.8mm。 由于角膜是眼球屈光度最大构造,因此也是角膜塑形镜与激光手术(LASIK等)减少近视度数作用的部位;而真正因角膜结构异常(曲率半径过小而屈光力强)引起的近视很少见,例如圆锥角膜。 组织学(显微解剖学) 食肉类角膜只有四层,而人类角膜从前至后(由外向内)约分为5层: 角膜上皮(上皮层) 前界层(鲍曼膜) 角膜基质(固有层) 后界层(德塞梅膜) 角膜内皮(内皮层) 角膜缘 角膜缘(corneal limbus)又称角巩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眼白)的移行区,为两者间的边界,也是与结膜三者共同的结合处;许多眼科手术在此作切口。 参见 角膜刮傷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Daxer A, Misof K, Grabner B, Ettl A, Fratzl P. "Collagen fibrils in the human corneal stroma: structure and aging."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8 Mar;39(3):644-8. PMID 9501878. Daxer A, Fratzl P. "Collagen fibril orientation in the human corneal stroma and its implication in keratoconu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7 Jan;38(1):121-9. PMID 9008637. Fratzl P, Daxer A.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ollagen fibrils in corneal stroma during drying. An x-ray scattering study." Biophys J. 1993 Apr;64(4):1210-4. PMID 8494978. 外部連結 Facts About The Cornea and Corneal Disease National Eye Institute (NEI) Keratoconus (Irregular Astigmatism), Patient Support Keratos, Patient Support 解剖学 眼睛
513417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gupulya%20Pumani
Ngupulya Pumani
Ngupulya Pumani (born 1948), also known as Margaret Pumani, is an Australian Aboriginal artist from South Australia. Pumani was born in 1948 at Mimili, in the north-west of South Australia. She is part of a well-known family of artists, who belong to the Yankunytjatjara community. Her mother, Milatjari, and her sister, Betty Kuntiwa, are both successful painters. Ngupulya has paintings held in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and the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She began painting in 2009, for Mimili's community art co-operative, Mimili Maku. She had been inspired to paint by her mother. Her first major exhibition was later that year in Alice Springs, at the annual "Desert Mob" show. Since then, her painting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several cities around Australia, including twice at the Gallery Gabrielle Pizzi in Melbourne. Her paintings depict scenes and concepts from her family's Dreaming. Her mother's ngura (homeland) is Antara, and her father's is near Watarru. Antara is a sacred place associated with the (Witchetty Grub Dreaming), and Ngupulya most often paints stories from this Dreaming. Pumani uses pale, earthy colours in her backgrounds to depict the desert landscape, and this is contrasted with patterns of intense, bright dots and lines to represent symbols, figures and their journeys. Many of her techniques were taken from her mother, but used more consistently with her own refinements. The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to the early works of Emily Kngwarreye. Her husband is Shannon Kantji. She has four daughters and one son, who is deceased.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Ngupulya Pumani at Gallery Gabrielle Pizzi 1948 births Living people Australian painters Indigenous Australian artists Pitjantjatjara people Artists from South Australia
315464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7%E6%81%A2
萧恢
鄱陽忠烈王蕭恢(),字弘達,南齐、南梁政治人物,蕭順之第十子,母費太妃。 生平 蕭恢幼年聪明,7歳能理解《孝经》、《论语》之义。長大后涉猎史籍。南齐隆昌年間,宣城公蕭鸞为太傅,蕭懿推荐弟弟蕭恢为萧鸾心腹。蕭鸞授予蕭恢寧遠将軍、驃騎法曹行参軍。建武元年(494年),蕭鸞即位为明帝,蕭恢为太子舍人。历任北中郎外兵参軍、前軍主簿。永元二年(500年),蕭懿被殺害,蕭恢逃亡隐藏在建康城下。蕭衍起兵,蕭恢在新林迎蕭衍軍,受輔国将軍之位。三吴地方多发反抗蕭衍起事,蕭衍命蕭恢前往镇压。建康平定,蕭恢召還为冠軍将軍、右衛将軍。 梁朝天監元年(502年),任侍中、前将軍、領石頭戍軍事、封鄱陽郡王。二年(503年),出为使持節、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征虜将軍、南徐州刺史。四年(505年),转任持節、都督郢司二州諸軍事、後将軍、郢州刺史。郢州城内疫病蔓延很多人死亡,不及藏殡,蕭恢下車,急命埋葬。派遣使者4人到州内巡察。七年(508年),進雲麾将軍、督霍州諸軍事。七年(508年)八月,進平西将軍。十年(511年),召還为侍中、護軍将軍、石頭戍軍事,兼宗正卿。十一年(512年),出为使持節、都督荊湘雍益寧南北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平西将軍、荊州刺史。十三年(514年)正月癸亥,转任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益寧南北秦沙七州諸軍事、镇西将軍、益州刺史。十七年(518年)六月乙酉,召還为侍中、安前将軍、領軍将軍。十八年(519年),出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荊湘雍梁益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征西将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普通五年(524年),進驃騎大将軍。 普通七年九月已酉(526年10月4日),在荊州去世,虚岁五十一。追贈侍中、司徒,王如故,给班剑二十人,谥号忠烈,又派遣中书舍人刘显监护丧事。 家庭 王妃 陈留阮氏,鄱陽王妃,刘宋中领军阮歆之曾孙女,临贺郡太守阮慧真孙女,太尉从事中郎阮彦之女,阮孝绪的姐姐 子女 萧恢有子女百人,其中世子蕭範襲爵,三十九个儿子封侯,三十八个女儿封公主。 蕭範,合州刺史、鄱陽嗣王 蕭某,第三子,北兗州刺史、懿惠侯 萧谘,衛尉卿、武林侯 蕭循,第十七子,郢州刺史、鄱陽嗣王 蕭泰,郢州刺史、丰城侯,北周蔡州刺史、义兴郡公 蕭退,青州刺史、湘潭侯,北齐金紫光禄大夫 萧恬,南安侯 萧永,豫章内史、观宁侯 蕭寧,淮南太守、文成侯 萧某,生萧该 萧氏,嫁王褒 后裔 萧遇,唐朝高邑縣令,為北齐银青光禄大夫萧衍之孫、隋雍丘县令萧卿之子,自稱“其先鄱陽郡梁簡王之後也”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H H 南齐官员 南梁宗正卿 諡忠烈 H
887928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lsenberg%20Lager
Gelsenberg Lager
The Gelsenberg Lager was a subcamp of the concentration camp Buchenwald in Gelsenkirchen-Horst. About 2000 Hungarian Jewish women were held in this subcamp, and were given the task of clearing the area of the Gelsenberg Benzin AG of rubble in the summer 1944. Approximately 150 of them were killed during heavy bombing attacks on the hydrogenation plant in September 1944. A few badly injured survivors were taken to Gelsenkirchen hospitals. Afte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camp in the middle of September 1944, the remaining Hungarian Jewish women in the camp were sent to the subcamp Soemmerda in Thuringia and the other women were shifted to Essen into another subcamp of the KZ Buchenwald The Gelsenzentrum, a center for urba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in Gelsenkirchen, contains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history of the subcamp Gelsenberglager. Buchenwald concentration camp
743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8%B4%E8%AB%B8%E6%81%90%E6%87%BC
訴諸恐懼
訴諸恐懼(拉丁語:)是一種邏輯謬誤,是意圖以引發恐懼的方式使人誤認,選擇某些抵抗恐懼的措施、或接受某些信念是唯一的選擇,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 訴諸恐懼的謬誤 以下是一個例子: 你要選擇甲或乙。 甲令你恐懼,所以乙是正確的。 這樣的論斷是不成立的,只是說話者利用接收者恐懼的情緒去支持自己的方案(乙)。通常,說話者也一同犯了假兩難推理的邏輯謬誤,因為他會假定乙是甲的唯一替代方案。 可能不是謬誤的狀況 一些看法認為,假如訴諸恐懼的內容是有實質證據支持的,那對訴諸恐懼的應用末必是不合理的;而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應用訴諸恐懼就是一種謬誤。因此像是抽菸增加死於肺癌的可能、廢除死刑可能導致治安惡化等宣稱,因為有實證研究證據支持之故,因此在這些情況下對訴諸恐懼的使用,未必犯了訴諸恐懼的謬誤。 機理 恐懼是一種人類最原始的情感之一,也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直覺反應,當人類感到恐懼的時候,經常會做出一些可怕或不尋常的事情。正由於這種天性,恐懼是最常被宣傳與廣告使用的技巧之一,而且十分有效,而這也是嚇阻這種刑事司法和軍事上常見的手段的基礎。 訴諸恐懼有幾種特殊的類型,例如恐外症(xenophobia)、對恐怖主義的恐懼、對犯罪的恐懼、對經濟困頓、環境災難、天災、人口爆炸、侵犯個人隱私或歧視等恐懼。宣傳者可以從如此寬廣的恐懼光譜中,挑選相關的恐懼置入訊息當中。當恐懼的背景資訊不是很充分的時候,訴諸恐懼的效果可以隨著消息的不確定性與猜疑而倍增。當這種不確定推至極致時,就成了陰謀論。 實際案例 訴諸恐懼最常見的例子,是宣傳者或廣告會警告閱聽人可能面臨的危險或災難,如果閱聽人不立刻跟隨或改變信念,就會身陷於危難當中,希望閱聽人藉此改變行為或信念,以減少恐懼,例如: 你再繼續酗酒,就會跟你爸一樣早死! 你如果高中畢不了業,就只好窮一輩子! 把票投給他們就等於把票投給恐怖分子! 宣傳者在上面的例子中都以恐懼來強化自己的訊息,但所訴諸的恐懼是否真的與訊息相關,卻值得存疑。而如上所言,一些看法認為,訴諸恐懼是否合理,和訴求內容背後的證據有關。 常見的訴諸恐懼的情境 美國「宣傳批判」網站認為,雖然法西斯能更有效地利用訴諸恐懼蠱惑人心,不過通常訴諸恐懼都沒有用在那麼戲劇性的地方,反而較常見於類似下列的情況中: 電視廣告播出一段可怕的車禍(恐懼),提醒觀眾乘車時別忘了繫上安全帶(減少恐懼); 保險公司的廣告小冊子上放了房屋被洪水侵襲過的照片(恐懼),而下面則是住宅保險的詳細資料(減少恐懼); 支持槍枝組織敘述在無法無天的美國只允許犯罪者持有槍枝(恐懼),而結論則是呼籲讀者支持解除持有槍枝的禁令(減少恐懼)。 反疫苗團體不斷宣傳說對兒童疫苗導致自閉症或其他問題(恐懼),並要求大家不要給自己的子女施打疫苗(減少恐懼)。 宗教人士透過派發善書、廣播、電視節目等各種媒體,宣揚因果報應及描述地獄慘況(恐懼),藉此勸導大家孝敬父母、努力行善及減少為非作歹的行為、減少性行為、斷絕一切婚外性行為,並宣說行善的福報(減少恐懼)。 在美國最近的例子就是於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前,美國政府強力宣稱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藉此合理化出兵伊拉克的行動。而許多廣告、政治宣傳、網路謠言及都會傳奇也大量了使用訴諸恐懼的技巧。 註解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Fear — Propaganda Critic Fear 參見 FUD(懼、惑、疑) 訴諸後果 訴諸武力 恐嚇 嚇阻 宣傳 謬誤 恐惧 訴諸情感
30656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7%BD%97%E6%96%AF%E6%8B%89%E5%A4%AB%C2%B7%E4%BC%8A%E8%B4%BE%E6%96%AF%E6%8B%89%E7%BB%B4%E5%A5%87
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
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 Яросла́в Изясла́вич(),古罗斯王公,图罗夫王公(1146年),诺夫哥罗德王公(1148年-1153年),卢茨克王公(1157年-1180年),基辅大公(1174年及1175年)。 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为基辅大公伊贾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维奇之子。他先是被父亲安置到图罗夫领地,后来又调换到诺夫哥罗德。1153年,诺夫哥罗德人发动起义赶走了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从1157年起,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是卢茨克的王公。 在12世纪中叶争夺基辅大公公位的内战中,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最初支持弗拉基米尔王公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反对斯摩棱斯克王公家族。但是后来他突然转换了立场,在留里克·罗斯季斯拉维奇(斯摩棱斯克公爵罗斯季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之子)的帮助下于1174年攻占了基辅。为了报复,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怂恿切尔尼戈夫王公斯维亚托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进攻基辅。斯维亚托斯拉夫打败了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并且把他的家人全都抓到切尔尼戈夫去;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本人逃回了卢茨克。 1175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准备与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王公奧列格·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开战,遂匆匆与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和解,并把基辅还给了他。结果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为了报复基辅市民没有保护他的妻子和孩子,纵兵劫掠了这座城市。 在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的死讯传来之后,雅罗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鉴于基辅人对他的敌意和罗斯季斯拉维奇家族的虎视眈眈,主动将大公称号让给了罗曼·罗斯季斯拉维奇(罗斯季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的另一个儿子),自己回到了卢茨克,后来死于该地。 參考資料 基辅大公 图罗夫王公 诺夫哥罗德王公
3119529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istian%20Christensen%20Kollerud
Christian Christensen Kollerud
Christian Christensen Kollerud (6 August 1767 – 28 March 1833) was a Norwegian farmer who served as a representative at the Norwegian Constitutional Assembly. Christian Christensen Kollerud was born at Setskog in Høland (now Aurskog-Holand), in Akershus, Norway. He attended school in Fredrikshald (now Halden) while living with future Norwegian Government minister, Carsten Tank at Rød Herregård, the family estate at Halden of merchant Nils Carstensen Tank (1725–1801). Christian Christensen Kollerud owned several farms including Øvre Kollerud in Høland as well as operating a sawmill. He represented Akershus at the Norwegian Constituent Assembly in 1814, together with Peder Anker and Christian Magnus Falsen. He was married in 1788 with Mette Marie Colstad (1768-1816). They were the parents of Halvor Olaus Christensen and Thorvald Christian Christensen (1833-1913), both of whom served in the Norwegian Parliament.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Representantene på Eidsvoll 1814 (Cappelen Damm AS) Related Reading Holme, Jørn (2014) De kom fra alle kanter - Eidsvollsmennene og deres hus(Oslo: Cappelen Damm) 1767 births 1833 deaths People from Aurskog-Høland Norwegian farmers Father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Norway
757209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d%20Lovin%27%20Woman
Hard Lovin' Woman
"Hard Lovin' Woman" is a song co-written and recorded by American country music artist Mark Collie. It was released in August 1994 as the third and final single from the album Unleashed. The song reached number 13 on the Billboard Hot Country Singles & Tracks chart and number 9 in Canada. Collie wrote the song with John Barlow Jarvis and Don Cook. Content The song tells a love story between two high-schoolers, Bobby and Suzie. Bobby is described as "hard-headed". Suzie wants to go out with Bobby, but her over-protective father forbids her from doing so. She is upset and tells her mother that the father does not understand her feelings for Bobby. The mother responds by saying "It takes a hard lovin' woman to love a hard-headed man," suggesting that the father is also "hard-headed". Bobby is working at a gas station to buy a diamond ring after graduation. Suzie's father comes by for gas and water, and warns Bobby to stay away from Suzie. However, that night, he sneaks Suzie out of her room. Her mother sees the couple drive off, but doesn't wake up her father. Eventually, Bobby and Suzie marry, and even Suzie's father attends the ceremony. Music video The music video was directed by John Lloyd Miller and premiered in early 1995. Chart performance References 1994 singles Mark Collie songs Songs written by Don Cook Song recordings produced by Don Cook MCA Records singles Music videos directed by John Lloyd Miller Songs written by Mark Collie Songs written by John Barlow Jarvis 1994 songs
6044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5%A7%93
全姓
全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33位,同時它也是一個朝鮮族姓氏。 起源 基本上,“全姓”来源有三种认可的说法: 全姓的来源最早与周朝的官名有关,根据一些全姓谱牒传载。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据《鲒琦亭集·全氏世谱》载,全姓出自泉姓,西周时有泉府之官。按《周礼》属于地官,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古称钱币为货泉,全府官的后人以职官为姓,遂为泉姓。因泉与全同音,故有的改泉为全,称全氏。 起源于古国名或地名;古有全地(不详,一說是全椒),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地名为姓,称全氏。 在清代,爱新觉罗氏郑亲王之后有改姓全者(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上八下王」称全氏)。 历史上,全姓以京兆为郡望,并出现不少著名人物,堂号為绥南堂、钱侯堂。京兆郡:曹魏至隋朝在首都长安設置的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至华县一带。 三国时全琮做了奋威校尉,领东海太守,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终大司马左军师。当代“全姓”又以湖南、河南、浙江三省最为集中。据有关专家研究,三省全姓人口约占全国全姓总人口的3/4。 全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遷徙分布 中國 全姓先人在漢朝時期主要落籍於浙江錢塘地區,是當地的望族,繁衍到東吳時期,便已經遍布了吳地(今江浙地區)。到了唐朝時期,部分朝鮮全氏族人遷入,大大增加了全氏一族人口。在元、明、清三個朝代,維吾爾族乞台薩理一族,蒙古族杭噶坦氏、布古魯特氏、布忽納惕氏、以及滿清「黃金家族」愛新覺羅·濟爾哈朗一族中又有多人改漢姓為全氏,使全氏真正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家族。 朝鮮 全姓在朝鮮的分布始於在西漢末期,由於遼東地區亂,全燮遂歸附於遼東的南扶余,後又追隨高句麗創建者東明王朱蒙之子溫祚王,成為後來漢朝屬國百濟的開國功臣,被百濟溫祚王賜地環城(今韓國首爾),並被封為環城君。(參見漢四郡歷史)傳至全燮的第八代孫全善,又被百濟王封為旌善君,賜地旌善(今韓國旌善郡)。 全燮後裔全洛,在後梁末帝貞明二年至後晉出帝天福八年之間(公元916~943年)成為了高麗朝鮮的開國功臣,被高麗太祖王建賜地天安(今韓國天安市),封為天安君,並賜姓王氏。全洛在自己的邑地內曾致力於推廣漢文化,特別是後來的北宋文化。 全燮的第二十七代孫全公植,封邑桂林(今韓國漢江)。全燮的第二十八代孫全淳,封邑聖山(今韓國京畿道三聖山)。 如今全氏在朝鮮半島人口眾多,除了環城、旌善、天安、桂林、聖山這五個垂直世系的本貫,並在羅城(今朝鮮開城)、扶余(今吉林松原)、成川(今朝鮮成川郡、檜倉郡)、玉山(今韓國玉山前峰)、玉川(今朝鮮羅先市)、完山(今韓國全羅北道完山州)、龍宮(今黑龍江尚志)、竹山(今吉林延邊竹山)、平崗(今吉林長白十八道溝)、合昌(今韓國首爾)等地皆有全燮後裔。 至明、清、民國時期,大批全氏族人因不堪忍受李氏朝鮮的壓迫,紛紛遷回中原,一些被高麗王當年賜姓為王氏者也恢復原本漢姓全氏,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今東北三省地區、以及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湖北等地區的朝鮮族全氏主源。 郡望堂号 京兆郡,堂号:绥南堂、钱侯堂。 延伸阅读 C全 朝鮮語姓氏
524925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5%9B%E9%AD%85
祛魅
魅(),或稱「除魅」,在社会科学中是指在现代社会消去神秘主义(魅惑力)的表面并把文化合理化,这个概念最初由马克斯·韦伯借用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理论来描述现代化、官僚化的世俗西方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自然理解能力比信仰更有价值、过程都以合理的目标为方向,与韦伯所说的“这个世界上遗留着好的迷人的花园”的传统社会相对立。 “祛魅”和“复魅”的概念,在西方后现代哲学著作中使用的比较多,但学术界没有公认准确的定义。“祛魅”有時也稱為“除魅”,是指剥去附着在事物表面上的那层虚假的东西,即“魅”;“复魅”有时也译为“返魅”,是主张返回事物的自然状态,恢复事物的本来面貌。 启蒙运动中的矛盾 韦伯对祛魅过程的正面评价和反面评价,占据了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的关于启蒙运动中自我毁灭因素的考试。 哈贝马斯随后努力为祛魅的表面寻找现代性的积极基础,甚至有时欣赏韦伯对世俗社会建立时代的认知,这仍然是“死去的宗教信仰的鬼反复出现”。 一些人将世界的祛魅视为在集体主义的标准空虚感中对存在主义承诺和个人责任的呼吁。 神圣化 祛魅凭借在流行中被攻击和衰退的促进集体认同感的仪式信仰的引导结构、机构,与去神圣化的概念有关。根据和马塞尔·莫斯的理论,献祭仪式涉及两个过程:神圣化和去神圣化。第一个过程赋予了对神圣内容的世俗化提供—献祭—提供了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之间的交流。一旦实行了献祭,仪式必然会为了在合适的地方返还神圣和世俗而变得非神圣化。 祛魅运作在宏观层次上,而不是在上面描述的微观层次上。它也凭借首先需要神圣化的混沌的社会因素来继续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解药。因此祛魅能够与涂尔干提出的“失范”有关。 复魅 近年来,韦伯的范例受看到“复魅”过程在祛魅旁边运作的思考者的挑战。因此,“魅”被用于在根本上改变低价服务工作的被体验。 荣格考虑用符号为精神上从复魅世界的无意识返回提供一种方法 - 发现神话的方法,一旦提供了全体感觉,通过一个祛魅新式。 厄内斯特·盖尔纳争论认为尽管祛魅是现代性的不可避免的产品,许多人恰好不能站在一个祛魅的世界,因此选择为各种各样的“复魅教义”,例如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维特根斯坦思想、现象学、民族方法学。这些复魅教义的显而易见的特征是他们都在尝试使他们自己与自然主义能共处:换句话说,他们不涉及超自然力量。 英国社会学家Leo Ruickbie以在现代魔术实践者演示复魅的新异教社区的研究为基础进行表演。同时使用定性参与分析和定量调查分析,他能够论证一个范围内的反复迷人的特征符合韦伯理论的那些推测。 参见 现代性 新纪元运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 城市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霍查主义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Disenchantment 哲学 宗教社会学
525574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85%AD%E7%94%B2%E6%B5%B7%E6%88%B0
馬六甲海戰
馬六甲海戰(ペナン沖海戦,Battle of the Malacca Strait)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5年5月16日夜於马来半岛北西岸,马六甲海峡內槟島沖發生的日本海軍與英國海軍間的海戰,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的一場海戰。 背景 1945年2月時點,新加坡的日本海軍艦艇為第十方面艦隊(福留繁中將)。健在的僅有重巡洋艦羽黑、足柄、驅逐艦神風,重巡洋艦高雄、妙高不能行動,其他屬南西方面艦隊的因參加北號作戰而歸還日本本土。第十方面艦隊受日本陸軍往安达曼群岛輸送的要求,把羽黑和神風部份武裝撤去,搭載彈藥、食料、燃料等物資出擊。物資輸送後,予定搭載部份安达曼群岛兵力歸還(に號演習)。 英國海軍主力於1944年末轉戰太平洋。1945年1月起進行蘇門答臘島、爪哇岛空襲,3月開始沖繩攻擊。另一方面,隨著德國的失利,印度洋的東洋艦隊可以集中進行對日戰,5月2日(3日)英國陸軍第14軍占領缅甸首都仰光。同月7日德国投降,英國和美國為中心的聯合國軍只餘下唯一的敵人日本。 参加兵力 日本海軍 第十方面艦隊 第五戰隊 - 司令官:橋本信太郎中將 重巡洋艦:羽黑 驅逐艦: 英國海軍 第61部隊 第26驅逐隊 - 司令官: 上校 驅逐艦:、、、、 經過 5月12日,羽黑、神風的第五戰隊由新加坡出航,此行動被2隻英潛水艦發現,通報英國海軍東洋艦隊,英國於是實行,由支援占領仰光的戰艦伊麗莎白女王號、黎賽留號為基幹的第61部隊奉命出擊。14日英國第61部隊由第21護衛空母群的艦載機獲知位置,Manley Power 大佐分派其指揮的第26驅逐隊攻擊羽黑。翌15日第五戰隊的陸軍哨戒機亦發現了英國艦隊,安达曼群岛的行動中止,開始退避至槟島。 16日、羽黑被第26驅逐隊的雷達捕捉到。根據元良勇(羽黑通信長)所述,當晚月色明亮。2時10分、羽黑的雷達亦發現英驅逐艦而企圖離脱。但羽黑因作戰前的損傷不能全速航行。2號主砲塔亦沒修理好。艦上搭載的大量物資亦妨礙砲塔旋回。放棄離脱的羽黑,進行了砲擊但沒有命中,5隻英國驅逐艦發射魚雷,其中1發命中羽黑前部。另外、羽黑因輸送任務而沒裝備魚雷,神風亦撤去了魚雷發射管。神風於羽黑周邊旋回并展開煙幕,和發射照明彈的英驅逐艦隊交戰。橋本中將命令神風離脱,2時50分神風往雷達捕捉到的陸地方向急速離脱。羽黑受第26驅逐隊集中攻擊著火,前部下沉,左舷傾斜20度,1小時交戰後,被魚雷2本命中而由前部起沈没。神風退避至槟島補給後,返回戰場救助羽黑的生存者,17日撤退至新加坡。 其後 羽黑被擊沉後、1945年6月8日足柄同樣於輸送作戰時被潛艇以魚雷擊沉,新加坡可用的艦船只剩下神風。神風存活至戰後,並被用作復員船。 脚注 参考文獻   雑誌「丸」エキストラ版105号(昭和61年2月号) 鈴木儀忠(神風水雷長) 雨ノ宮洋之介『誇り高きオンボロ駆逐艦「神風」電探戦記 最新電波兵器を駆使して海戦を生き抜いた4年間』 關連項目 1945年7月22-23日之海戰 - 另一個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的水上戰的戰例。 外部連結 HIJMS HAGURO: Tabular Record of Movement , www.combinedfleet.com(英語) 馬來西亞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海战 日本—英國軍事關係 1945年军事冲突
2891332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eaea%20Plateau
Andreaea Plateau
Andreaea Plateau () is a small plateau with an average elevation of , located southwest of Robin Peak, Signy Island, in the South Orkney Islands. The feature is notable for the largest known stand in the Antarctic of the black-brown moss Andreaea. Springtail Spur is a spur rising to 170 m at the southwest end of Andreaea Plateau. Named by United Kingdom Antarctic Place-Names Committee (UK-APC) following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BAS) ecological work from the springtail insects (especially Cryptopygus antarcticus) that are abundant beneath stones and in the sparse vegetation of the spur. References Plateaus of Antarctica Landforms of the South Orkney Islands
54738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9%E5%A2%B3
方墳
方墳()是日本古墳的一種建築模式,特徵為其方形墳丘,有些是正方形,有些是長方形,均統稱為方墳。與彌生時代的關係不明,一些觀點則認為有關連。方墳數量上比圓墳和前方後圓墳都要少,分佈來說島根縣東部舊出雲國範圍尤其多,最大的方墳則位於奈良縣橿原市,邊長90米的。 概要 方墳出現於古墳時代前期後半,次於圓墳,早於前方後圓墳出現,與圓墳一樣多有埴輪,內部則是、豎穴式石室和為主,部分則採用直接下葬或是以包起來落葬,中期則多為前方後圓墳的陪葬墓。5世紀時的方墳規模並不大,但是陪葬品卻與別不同,例如奈良縣五條市的五條貓塚古墳的出土物為附有蒙古鉢形眉的頭盔和金銅製透彫銙帶金具,橿原市的126號墳則是青銅製燙斗等等,由此可見當時日本與中國大陸、朝鮮半島的關係。後期方墳與圓墳的特徵均是大規模的橫穴式石室,顯現出當時日本的巨石文化,它與前方後圓墳相比泥土用量非常少,外部則使用葺石的方式而建成,這種變化被認為是受到歐亞大陸影響而形成的,石棺則多為。6世紀末時,大阪府太子町的傳用明天皇陵和傳推古天皇陵等大型方墳開始在近畿地方出現。7世紀時的東日本,方墳多建於寺院的旁邊,例如群馬縣前橋市的、和千葉縣榮町等等,可以推測被葬者與其有關。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日本古墳 方墳
23628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B%B4%E5%B0%94%E8%B6%B3%E7%90%83%E4%BF%B1%E4%B9%90%E9%83%A8
约维尔足球俱乐部
伊奧維城足球會(,)是位於英格蘭西南部薩默塞特郡南部傳統以織造手套著名的-{zh-hans:约维尔;zh-hant:約維爾}-()職業足球會,於2012/13年透過附加賽取得升班英冠資格,但翌年降班返回英甲,再背對背於2015年降班返回英格蘭足球乙級聯賽作賽。 雖然球隊歷史中大部分時間在地區聯賽作賽,但仍以巨人殺手在足總盃中聲名大噪,其中最著名的是在1949年主場2-1淘汰當時位處甲組的新特蘭,超過40次打入第一圈比賽,2004/05年更首次晉級第四圈。 大事紀年 球會近況 參見2016年至2017年英格蘭足球乙級聯賽 盃賽成績 主場球場 凱殊公園球場()是位於英格蘭西南部森麻實郡約維爾的足球場。自1990年落成後一直是球隊的主場球場。凱殊公園可以容納9,565名觀眾,兩個全坐席看台共有5,212個座位,而位於兩邊球门後方則為梯級立席。 球場由四座看台組成: 「阿古斯特维斯特兰社區看台」(AgustaWestland Community Stand,主看台):是一座懸臂式頂蓋單層全坐席看台,背面設有若干行政廂房和酒吧,後備球員席及球員通道亦在這邊,並設有小型電子記分牌,售票處和球會商店亦在其中。 「Screwfix社區看台」(Screwfix Community Stand,東看台):與主看台結構相近,在頂蓋下設有記者室。 「撒切尔金牌看台」(Thatchers Gold Stand,主場球迷梯級看台):同樣設有懸臂式頂蓋的梯級看台供主場球迷使用。 「確斯路梯級看台」(Copse Road Terrace,作客球迷梯級看台):是體積較小沒有頂蓋的梯級看台,後方設有大型電子記分牌。 球會榮譽 球員名單 更新日期:2016年5月18日 (三) 15:42 (UTC)粗體字為新加盟球員 目前效力(2016/17) 離隊球員(2016/17) 参考資料/註腳 外部連結 伊奧維官方網站 森麻實郡足球俱樂部 1895年建立的足球俱樂部 1895年英國建立
3772161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20Candlemass%20Road
The Candlemass Road
The Candlemass Road is a historical novel from George MacDonald Fraser set in the time of the Border Reivers, a period Fraser had earlier written about in The Steel Bonnets and would later return to in The Reavers. Fraser later described it as "a rather dark morality tale - at least I meant it to have a moral - in what I hope was a reasonable imitation of Elizabethan English". The book is mentioned in the film All My Friends Are Leaving Brisbane. Recep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said "Readers who enjoy a snatch of history brought to life will enjoy this brief but fascinating tale. However, the slightness of the plot, along with the old-fashioned treatment of point of view and the lack of character development, will leave those looking for a satisfying story disappointed."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Review of novel at Washington Post Novels by George MacDonald Fraser 1993 British novels Border Reivers Harvill Secker books
17628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6%BE%B3%E5%86%B7%E6%B3%89
蘇澳冷泉
蘇澳冷泉,位於臺灣宜蘭縣南端的蘇澳鎮,地處中央山脈板岩區,主要的地質為變質岩。蘇澳冷泉為碳酸氫鈣泉,水溫約在22℃左右。富含二氧化碳,由地表下的頁岩層滲出。 早期曾拿來製作彈珠汽水(日語「」)。泉水出露處是在蘇澳鎮北的蘇北里冷泉路七星山嶺西側(海拔228公尺)山腳地帶,約在蘇澳車站前方約300公尺之處。此處曾經為清朝提督羅大春開鑿的蘇花古道起點,立有開路紀念碑與羅提督興學碑,目前均移置於蘇澳晉安宮旁。 歷史 由於蘇澳冷泉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使魚蝦無法在此中生長,昆蟲掉入水中不久也會死亡,曾被誤認為是有毒的泉水。台灣日治時期,日本軍人竹中信景無意發現此泉水清涼可飲,喝起來還略微甘甜,就此才有蘇澳冷泉之名。 日治時期,不少學者投入台灣泉水的研究,其中提到蘇澳冷泉者有五篇。原幹洲(1937)指出,蘇澳驛的北邊,大約有二町距離的七星山下面,有碳酸氣和碳酸水湧出來,它是竹中工場作碳酸水(彈珠汽水)的原料。 旁邊就是-{庄}-營的公共浴池,溫度約21度,入浴後就會感到爽快的氣息,在夏天,晝夜都有浴客湧入。飲用或是入浴可以治療腸胃疾病,皮膚病和婦人病。 蘇澳冷泉風景區於1988年開始興建,但由於規劃不良及連續兩次遭受颱風侵襲,曾一度荒廢。後由鎮公所重建後,才形成現今的蘇澳冷泉風貌。 蘇澳冷泉被用來製成彈珠汽水,所調製出來的羊羹成為當地的特產之一。 泉質 蘇澳冷泉的水質透明,可飲用也可沐浴,酸鹼值為pH=5.5,水中含碳酸根離子68ppm,鈉離子14.3ppm,鈣離子10.7ppm,以水質分類屬於碳酸氫鈣泉,也是臺灣唯一的碳酸氫鈣泉。 此處碳酸氫鈣泉,原本在地底一公里深處時,水溫約50度。在泉水上升的過程,與地下水混和之後,水溫逐漸降低。此外,二氧化碳氣體上升的過程中,膨脹吸熱,也促使泉水溫度下降。最終露出地面,水溫約22℃ 蘇澳冷泉公園大事記 參考文獻 原幹洲(1937),臺灣史蹟:附・主要市街史竝概況・名所舊蹟。拓務評論臺灣支社,臺北市。 臺灣溫泉 宜蘭縣旅遊景點 蘇澳鎮
4474079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rfan%20Ismail%20%28cricketer%2C%20born%201992%29
Irfan Ismail (cricketer, born 1992)
Mohammad Irfan Ismail (born 14 February 1992) is a Pakistani cricketer who has played limited overs and Twenty20 matches for the Quetta Bears and a single first-class match for Quetta. From Quetta, a city in Balochistan, Irfan debuted for Quetta District in under-19 inter-district matches in mid-2007, at the age of 15. He made his first-class debut for Quetta in February 2009, five days after his seventeenth birthday, playing against Hyderabad in the Quaid-i-Azam Trophy. A left-arm orthodox spinner and left-handed lower-order batsman, he failed to take a wicket from 14 overs on debut. While batting, he scored five runs in the first innings and recorded a golden duck in the second. Irfan made his limited-overs debut the following month, playing five matches for the Quetta Bears in 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Cup. Despite his young age, he served as the side's captain, with wicket-keeper Bismillah Khan as his vice-captain. Irfan took seven wickets during the tournament, with his best figures 3/57 from ten overs against the Abbottabad Rhinos. In a later match, against the Karachi Dolphins, he made his highest score, 17 runs from 22 balls. The Dolphins had earlier scored 364/2 from their 50 overs, with Irfan's opposing captain, Khalid Latif, making 204 not out, a rare one-day double century. Later in the 2008–09 season, Irfan played two Twenty20 matches for the Quetta Bears franchise in the RBS Twenty-20 Cup, against the Faisalabad Wolves and the Lahore Lions. He took only a single wicket during the tournament. Mohammad Irfan Ismail (born 1988), another left-arm orthodox-spinner, also made a first-class appearance for Quetta during the 2008–09 season. To avoid confusion, Irfan Ismail (born 1988)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Irfan Ismail, Sr.", while Irfan Ismail (born 1992),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Irfan Ismail, Jr.". References 1992 births Living people Pakistani cricketers Cricketers from Quetta Quetta cricketers Quetta Bears cricketers
5104330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8%20United%20States%20Senate%20election%20in%20Nebraska
2018 United States Senate election in Nebraska
The 2018 United States Senate election in Nebraska took place on November 6, 2018, to elect a member of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to represent the state of Nebraska. Incumbent Republican Deb Fischer was re-elected to a second term against Lincoln city councilwoman Jane Raybould and Libertarian candidate Jim Schultz. The candidate filing deadline was March 1, 2018, and the primary election was held on May 15, 2018. Republican primary Candidates Nominated Deb Fischer, incumbent U.S. Senator Eliminated in primary Jack Heidel, retired 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 professor Dennis Frank Macek Jeffrey Lynn Stein Todd Watson, businessman and independent candidate for the U.S. Senate in 2014 Declined Shane Osborn, former State Treasurer and candidate for the U.S. Senate in 2014 Don Stenberg, State Treasurer, former Attorney General, nominee for the U.S. Senate in 2000 and candidate in 1996, 2006 and 2012 Endorsements Results Democratic primary Candidates Nominated Jane Raybould, Lincoln City Councilwoman, former Lancaster County Commissioner and nominee for Lieutenant Governor in 2014 Eliminated in primary Chris Janicek, businessman Larry Marvin, perennial candidate Frank Svoboda Endorsements Results Libertarian primary Candidates Declared Jim Schultz Results General election Predictions Debates Polling Results By county From Secretary of State of Nebraska Counties that flipped from Democratic to Republican Dakota (largest municipality: South Sioux City) Saline (largest municipality: Crete) Thurston (largest municipality: Pender)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Candidates at Vote Smart Candidates at Ballotpedia Campaign finance at FEC Campaign finance at OpenSecrets Official campaign websites Deb Fischer (R) for Senate Jane Raybould (D) for Senate Jim Schultz (L) for Senate 2018 Nebraska United States Senate
71318319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ordaliza%20Cofil
Fiordaliza Cofil
Fiordaliza Cofil (born 27 October 2000) is an athlete from the Dominican Republic who competes as a sprinter. She won the gold medal in the mixed 4 x 400 metres relay at the 2022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Cofil holds Dominican Republic records in the 100 metres, as well as the women's and mixed 4×400 m relay. At the 2022 World Championships in Eugene, Oregon, Cofil ran the anchor leg of the mixed 4x400 m relay and chased down American Kennedy Simon to clinch only the third ever gold medal at the Games for her country (alongside Lidio Andrés Feliz, Marileidy Paulino and Alexander Ogando). Achievemen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Circuit wins Diamond League 2022 (400 m): Brussels Memorial Van Damme Personal bests 100 metres – 11.16 (+0.8 m/s, Santo Domingo June 2022) 200 metres – 22.87 (+1.0 m/s, Santo Domingo June 2022) 400 metres – 49.80 (Brussels September 2022) References 2000 births Living people Dominican Republic female sprinters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winners 21st-century Dominican Republic women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athletes for the Dominican Republic
62484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9F%E5%93%8C%E5%95%B6%E9%86%87
氟哌啶醇
氟哌啶醇(),是一種。該藥可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妥瑞氏症的抽動、噁心、嘔吐、譫妄、躁動、思覺失調,以及戒酒症狀。氟哌啶醇可透過口服、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等方法給藥。藥物約會於30-60分鐘後開始作用。思覺失調症及相關疾病患者如果會忘記或拒絕服藥,可每四週注射一次長效配方。 氟哌啶醇有機會導致用藥人罹患遲發性運動障礙,可能造成永久傷害。其他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含以及。該藥物也會提高年長失智症患者的死亡風險。妊娠期間用藥可能影響胎兒,帕金森氏症患者不建議使用本藥。 氟哌啶醇於1958年由保罗·杨森所發現,是以哌替啶衍生而來。該藥列名於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為基礎醫療體系必備藥品之一,通常用作典型抗精神疾患藥物。在英國,一般用藥一年的花費大約20至800英鎊。同樣劑量美國則需250美元左右。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Rx-List.com – Haloperidol Medline plus – Haloperidol Swiss scientific information on Haldol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Drug Information Portal – Haloperidol 止吐劑 比利時發明 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 应急医学用化学物质 有机氟化合物 氯代芳烴 氟代芳烴 强生品牌 楊森製藥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 4-苯基哌啶 叔醇 典型抗精神病药 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 CYP2D6抑制剂
829314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B%92%E5%86%85%C2%B7%E8%B4%9D%E5%B0%94%E4%BC%AF%E5%8A%AA%E7%93%A6
勒内·贝尔伯努瓦
朱尔·勒内·吕西安·贝尔伯努瓦(,)是一位法国囚犯,曾成功从法属圭亚那出逃至美国,之后出版了《干涸的断头台》(Dry Guillotine,1938)和《地狱审判》(Hell on Trial,1940)两部自传描述其出逃经历。 生平 勒内·贝尔伯努瓦于1899年4月4日出生于巴黎。 1900年代,贝尔伯努瓦在童年时期被母亲路易丝·杜米埃(Louise Daumière)遗弃,当时她正在为俄罗斯沙皇的孩子们做老师。贝尔伯努瓦的父亲路易·贝尔伯努瓦(Louis Belbenoît)是巴黎-奥尔良特快列车上的售票员,很少在家,也无法亲自抚养小勒内。贝尔伯努瓦随后被送到他的祖父母那里。 1911年,当贝尔伯努瓦12岁时,因祖父母突然去世,他回到巴黎和他叔叔一起生活。1913年至1916年间,贝尔伯努瓦在叔叔介绍的巴黎皮加勒广场的死老鼠咖啡馆(Café du Rat Mort)工作。1916年,贝尔伯努瓦因行窃而被处罚,失去了工作。 从1916年到1917年,贝尔伯努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军队中表现出色,并从残酷的凡尔登战役中幸存下来。1920年退役。 1920-1921年间,勒内·贝尔伯努瓦多次犯下诈骗、入室盗窃等罪行,于1921年8月21日在巴黎被捕。在法庭上,因贝尔伯努瓦处于累犯状态,且毫无悔意,态度傲慢,被判罚前往法属圭亚那服8年苦役。1923年6月7日上午,贝尔伯努瓦乘坐“马蒂尼埃”号货轮离开法国被送往服刑地。在法属圭亚那服刑期间,勒内·贝尔伯努瓦多次尝试越狱,但都未成功,且被罚增加刑期,直到1930年9月21日获释,但仍然不能回到法国。之后勒内·贝尔伯努瓦获得一年许可,允许他离开流放地。之后勒内·贝尔伯努瓦在巴拿马运河区担任园丁。在其一年许可即将到期时,勒内·贝尔伯努瓦决定回法国为自己的案子辩护。但抵达勒阿弗尔,勒内·贝尔伯努瓦被逮捕,被控违反假释规定,于1933年10月14日被判处3年额外强制劳动,再次被送往法属圭亚那服刑。 1934年11月2日,贝尔伯努瓦被正式释放,成为了一名自由囚犯,仍然不能返回法国。他以捕捉和出售蝴蝶标本为生。1935年5月2日,勒内·贝尔伯努瓦与另外5人一起乘船从海上逃离了法属圭亚那,之后成功抵达特立尼达岛。它们在特立尼达岛上停留三周,获得新的补给,甚至还获得了一艘新船。6月10日,他们继续旅行。16天后,他们在哥伦比亚的海滩上搁浅,被关进圣玛尔塔的一座军事监狱。一位富有同情心的当地新闻记者帮助勒内·贝尔伯努瓦于1936年4月越狱,以换取有关其服刑越狱的独家报道。勒内·贝尔伯努瓦偷了一艘本地独木舟继续他的旅程。 在巴拿马,他在库那族部落里呆了大约七个月,后来在巴拿马城出售了大量蝴蝶标本。1937年3月,在萨尔瓦多的拉利伯塔德,他躲进一艘去洛杉矶的船上。 1938年,他的自传《干涸的断头台》(Dry Guillotine)在美国出版,由著名的南美探险家兼记者威廉·拉瓦尔(William LaVarre)作序。这本回忆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印刷了14次。 这本书引起了美国移民当局的注意,勒内·贝尔伯努瓦被捕。他后来获得了游客签证,但在1941年被告知必须离开美国。勒内·贝尔伯努瓦随后前往墨西哥,一年后试图溜回美国。然而,他在德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被捕,被判处15个月监禁。勒内·贝尔伯努瓦获释后,获得了有效护照,并前往洛杉矶为华纳兄弟公司工作,担任电影《马赛之路》(Passage to Marseille,1944)的技术顾问。 1951年,勒内·贝尔伯努瓦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卢塞恩山谷。他的第二本属《地狱审判》(Hell on Trial,1940)再次引起了移民当局的关注,1951年5月,他被传唤到洛杉矶。他的电影公司前同事代表为他作证,勒内·贝尔伯努瓦最终于1956年获得美国国籍。1959年2月25日因心搏停止逝世。 参考文献 20世紀法國罪犯 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 法国非虚构作品男性作家 20世纪回忆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