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stringlengths 4
8
| url
stringlengths 33
246
| title
stringlengths 2
146
| text
stringlengths 512
2.05k
|
---|---|---|---|
1555882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88%E5%85%B6%E7%91%97
|
陈其瑗
|
陈其瑗(),字志璩,广东广州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教育家。
生平
陈其瑗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采矿冶金工程科,先后做过北京政府农林秘书、交通银行秘书长,广东省公署秘书、财政厅秘书、工艺局实业司科长、铁路局总务处处长、机务处处长等职。随后授孙中山委托,担任大元帅府财政部总务厅厅长一职,后来还担任过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广东省财政厅厅长、中国银行监理官。1926年,参与组建中山大学,并于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先后担任国民党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委、宣传部和青年部部长,国民党中央党部军事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书记兼代秘书长、中央商民部部长。1927年,国共分裂后,陈其瑗因主张联共而被开除党籍流亡海外。1936年,陈其瑗与司徒美堂发起组织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并任常委、宣传部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协助护送白求恩等人抵达晋察冀军区。
1945年6月,董必武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邀请陈其瑗回港办学。次年,回到香港,并创办香港达德学院,他出任院长,学院董事会由李济深、蔡廷锴等人组成。拥有胡绳、钟敬文、千家驹、许涤新、黄药眠、陆怡、陶大镛、章乃器等著名学者组成师资队伍。并邀请马叙伦、冯乃超、乔冠华、何香凝、茅盾、林默涵、周而复、郭沫若、夏衍、臧克家等社会名流讲学。1949年,学院被港英当局取消注册后,部分学生分批北上和到广东各游击区。此外,陈其瑗还与李济深、何香凝等人一起,从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建工作。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陈其瑗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49年,他进入北平,并参与拟定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共同纲领起草工作。9月,陈其瑗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随后,他历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副部长、全国侨联副主席、北京市侨联第三、四届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59年3月,在董必武和谢觉哉的介绍下,陈其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8年5月30日于北京病逝。陈其瑗著作有《辛亥革命回忆录》、《中国解放区实录》、《我不断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QI
广州人
國立北京大學校友
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9年入党)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理事
|
669632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6%9C%AC%E7%94%B1%E4%BC%B8
|
山本由伸
|
山本由伸(,)是日本岡山縣備前市出身的職業棒球選手,司職投手,目前效力於日本職棒歐力士野牛。
個人情報
年度別投手成績
2022年度球季結束時
各年度的粗體字為聯盟最高
年度別守備成績
2022年度球季結束時
各年度的粗體字為聯盟最高
榮譽
最多勝利:1回(2021年)
最優秀防禦率:2回(2019年、2021年)
最多奪三振:2回(2020年、2021年)
月間MVP:4回(投手部門:2020年9月、2021年6月、2021年7・8月、2021年9月)
日本職棒全明星賽敢闘選手賞:2回(2019年第1戰、2021年第1戰)
央洋交流戰最有價值球員:1回(2021年)
月間最優秀投捕獎:3回(2021年6月 捕手:伏見寅威、8月 捕手:若月健矢、9月 捕手:若月健矢)
日本職棒全明星賽出場:3回(2018年、2019年、2021年)
澤村獎:2回(2021年、2022年)
背號
43(2017年-2019年)
18(2020年-)
投球特點
右投的山本以四分之三(斜肩)的機制投球,雖然178cm的體格在職棒投手中屬平均以下,但快速球依然有平均152.9km/h(2023年球季)、最快159km/h的水準,搭配快速指叉球、曲球與切球,其中快速指叉球被評為在MLB層級也能有效製造出局數的優秀球路。山本也被視為具有穩定控球能力的先發投手,在日職的生涯BB/9僅為2.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日本職棒官網個人頁面
日本男子棒球運動員
日本奧運棒球運動員
歐力士野牛球員
岡山縣棒球運動員
太平洋聯盟防禦率王
太平洋聯盟勝投王
太平洋聯盟三振王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棒球選手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
日本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得主
奧林匹克運動會棒球獎牌得主
2019年世界棒球12強賽日本代表隊選手
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日本代表隊選手
|
739283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B%E5%B1%B1%E7%AB%99%20%28%E9%AB%98%E7%9F%A5%E7%B8%A3%29
|
下山站 (高知縣)
|
下山站()是位於高知縣安藝市下山,土佐黑潮鐵道的後免·奈半利線車站。車站編號為GN25。
歷史
2002年(平成14年)7月1日 - 車站啟用。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建設路堤上的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1號月台為上下行主本線,2號月台為上下行副本線同時為結構中的通過線。兩方向列車可進入兩座月台和向兩方向出發。但是停靠列車均設有方向性。
由於車站位於山邊,因此月台與車站出入口之間設有樓梯。
月台
車站周邊
車站南邊設有溫室群。靠近太平洋一方設有。在國道55號向西步行10分鐘可到達大山岬。在大山岬周邊有餐廳和「」。
安芸市立下山小學
(建設中)
吉祥物
此站有一隻名為「下山 千鳥醬」()的吉祥物。形象取自於大山岬的歌碑,碑上的歌曲是由安藝市出身的作曲家作曲的童謠「濱千鳥」。吉祥物穿上了藍色的浴衣,頭上有一隻鳥。
該吉祥物設置於2號月台後方。
相鄰車站
土佐黑潮鐵道
後免·伊半利線
伊尾木(GN26)-下山(GN25)-唐濱(GN24)
注腳
相關條目
日本鐵路車站列表 Shi
外部連結
- 土佐黑潮鐵道
GotoGotoWeb - 後免·伊半利線活性化協議會
高知縣鐵路車站
moyama
2002年啟用的鐵路車站
阿佐線車站
安藝市
|
3455996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zarre%20Foods%20America
|
Bizarre Foods America
|
Bizarre Foods America is an American television series, and a spin-off of Bizarre Foods, this time focusing on the United States rather than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rew Zimmern travels to various citi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s well as Canada, Colombia, and Peru) and samples local cuisines and ways of life. The show premiered on Monday January 23, 2012, at 9:00 ET on Travel Channel.
Much like in the popular Bizarre Foods, Andrew heads to some of the most unusual food hubs in the country. There he meets with locals and chef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merican cuisine, to see how America has developed its reputation as a melting pot of cultures and foods, and to see what sort of unusual foods people in America might not realize they have in their own cities.
Starting October 27, 2014 the show is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format as Bizarre Foods.
Episodes
Season 1
Season 2
Season 3
Season 4
Season 5
Season 6
References
2012 American television series debuts
English-language television shows
Food travelogue television series
Travel Channel original programming
2014 American television series endings
|
2996919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5%85%AC%E5%8F%B8
|
十二公司
|
十二公司,也称十二分公司、大公司,前身是义兴公司,是刘善邦与一众华工于19世纪初在砂拉越石隆门帽山成立的采矿公司。
历史
背景
1830年,西加三发的三条沟公司因为和顺公司内部的联盟失和,刘善邦率领一众华工离开公司。来到砂拉越,他们向文莱苏丹缴交租金以获取金矿的开采权。最后他们在石隆门附近的帽山觅得金脉,并在当地成立十二分公司以统筹开采金矿事宜。
体制
十二分公司是由十二名头领领导的组织。这是头领包括刘善邦、王甲、陈规、陈列、锺月宝和林草田等人。其中刘善邦被推举为首领,部属一般称呼刘氏为“大哥”、“大伯”。
公司的大本营设立在帽山下,管理帽山、石隆门、大段、燕窝山、武梭、砂南坡和北历等地的矿场。
公司仿照三条沟公司的组织架构,除了统筹辖地上的采矿、农耕和商业活动外,也组织矿工建立起武装力量来维持地方上的治安。
公司在石隆门形成一个村社社会,拥有本身的赏罚制度和律法条规,不受文莱王朝和后来古晋布鲁克王朝的控制。
与布鲁克王朝的关系
初期十二分公司十分欢迎詹姆士.布鲁克的到来,曾两次遣人在渡头迎接詹姆士。在詹姆士成为拉惹后,双方暗中立约分治。公司获得砂劳越河上游,从巴都吉当地区以上的左手港流域,直至石隆门到砂拉越印尼边境山区地区的控制权。双方度过了整10年的和平时期,期间十二分公司完全自治。
适逢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西加里曼丹华人公司大港公司长期斗争,詹姆士也开始对同是华人公司的十二分公司怀有戒心。其后大港公司首领出卖组织,秘密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签署合约将辖地转让于后者。这迫使大量华工投靠十二分公司,更是大大增加了詹姆士对十二分公司的忧虑。
在詹姆士成功平定砂拉越各地土著的叛乱从而巩固势力后,开始将势力发展到石隆门。詹姆士一连串的举动如剥夺十二分公司直接与外地公司经商的权利、在新尧湾的比利达修建炮台及打击十二分公司的内的社会党(如三条沟会和三点会)终于激怒十二公司,双方关系决裂。
与布鲁克王朝的战争
1857年,以王甲为首的十二分公司义军奇袭詹姆士的王宫和邻近的炮台。在打草惊蛇的情况下詹姆士成功逃脱,义军误以为被杀死的英国官员就是詹姆士。三天后,王甲得知詹姆士还未死后,召见古晋英国人和马来领袖。王甲宣布古晋落入十二分公司的控制,而十二分公司的目标是詹姆士而已,并赋予他们重任以安抚民心。王甲也发出詹姆士的通缉令。在大主教的劝告下,王甲忌惮于詹姆士外甥查尔斯.布鲁克的重兵而欲与后者修好。
义军在返回帽山的途中遭遇詹姆士和查尔斯军队的包抄,王甲率领义军退至“第一条沟”处布防。双方在该处展开激战,王甲壮烈牺牲,无数义军被杀。詹姆士顺势带兵进帽山。
刘善邦迅速率领华工撤退至新尧湾山丘最高点筑起第二道防线。詹姆士久攻不下,派出使者讲和。刘善邦信以为真,乐得开怀畅饮。在华工众人喝得酩酊大醉时,詹姆士发动夜袭。刘善邦遇难,百名华工被杀。余众狼狈逃回帽山。
詹姆士军队直指十二分公司位于帽山的大本营。帽山的军事防御实际上非常薄弱。加上公司首领及主力军的华工全部阵亡,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剩余的华工只得逃亡边界的山林。詹姆士大军杀至,不分老少妇孺全数杀害。而部分逃进印尼的华工也被当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部队杀害。也有部分妇孺、老人和小孩逃入武吉杨山麓间的一个山洞,山姆士军队在洞口生火,洞里人无一生还。
随着起义的失利直到詹姆士军队展开屠杀,十二分公司也不复在。
评价
布鲁克政府和后来的英殖民政府将十二分公司成员定位为“受社会党徒煽动,起而反抗政府的叛徒”。直到1989年才被砂拉越州政府平反。1993年砂拉越政府建立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在英殖民时期牺牲的抗殖民民族英雄,公司首领刘善邦更是唯一一位被政府铸像在上头的华人领袖。
民间也有人为纪念公司首领刘善邦,建“善德庙”供奉他。
参考资料
参见
刘善邦
石隆门华工起义
兰芳大统制组织
馬來西亞華人歷史
砂拉越历史
19世纪马来西亚
|
602742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9%B9%E6%AE%8A%E6%80%A5%E8%A5%B2%E9%83%A8%E9%9A%8A
|
特殊急襲部隊
|
特殊急襲部隊(英文:,正式名稱是“特殊部隊”)是隸屬於日本警察廳的特種警察部隊,其主要責任是對人質劫持、恐怖襲擊及強大火力匪徒等進行迅速的反應壓制。
概要
1977年9月28日,日本航空472號班機在孟加拉達卡遭到日本赤軍劫持,日本政府因接受了歹徒的要求換來人質的安全釋放,而飽受來自各界的非難。半個月後,也就是1977年10月13日的漢莎航空劫持案,當時西德出動了第九國境守備隊進行突襲,並且順利地結束此事件。以此為契機,日本興起創設特種部隊的輿論。
1977年11月,在極機密的狀態下,參考德國第九國境守備隊及英國特種空勤團,於警視廳第六機動隊及大阪府警察第二機動隊下成立特殊部隊(Special Armed Police,縮寫SAP)。成立初期,派員至德國第九國境守備隊研習,並且持續至今。除此之外,也跟法國國家憲兵干預組交流。
創立初時,部隊的存在幾乎是不為人所知悉,直到1995年發生全日空857號班機劫機事件,當局出動特殊部隊,公眾方才知道這個部隊的存在性。翌年4月1日,正式使用現稱。
2000年,東京警視廳的特殊急襲部隊部隊由第六機動隊特科中隊改隸屬為警視廳警備部第一課特殊部隊;2001年,大阪府警察本部特殊急襲部隊由第二機動隊零中隊改隸為大阪府警警備部警備課特殊部隊。
組織架構
主要分為4個單位:
突擊班:負責突擊。
狙擊支援班:負責狙擊及偵查。
技術支援班:負責偵查、破壞器材之提供,並且提供所需要的戰術武器。
指揮班:現場指揮、統籌。
已知裝備
個人武器
手槍
衝鋒槍
突擊步槍
狙擊步槍
其他槍械
散彈槍(型號不明)
高壓水槍
個人裝備
工作服:通常為全黑或深藍色。
防彈頭盔:可配備防彈面罩。
戰術背心
攜板背心/護甲
閃光彈
防彈盾
破門鎚
塑料炸藥
夜視儀
潛水設備
警棍
流行文化
电子游戏
《絕對武力Online》:作為反恐部隊人物皮膚登場,奇怪地穿著陸上自衛隊的迷彩作戰服,並在遊戲檔案資料中命名為“sdefense”(為日本自衛隊的英語名稱“Self-Defense Force”的縮寫)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在其追加下载内容“赤鸦行动”中加入两名SAT的干员。分別為進攻方「Hibana」和防守方「Echo」。
小說
《ジウ》 (小説)
《宣戰布告》 (小説)
《玫瑰之塵行動》(《亡國神盾艦》續作)
《六機の特殊》
影視劇及動畫
《S-終極警官》
《大捜査線 THE MOVIE 2》
《名偵探柯南》
《亞人》
《烏龍派出所》
《學園默示錄》
《未來日記》
《GATE 奇幻自衛隊》
《相棒》
《馬路須加學園5》
《寄生獸》
《Unfair非關正義電影版》
《反恐特警組》(第3季第13集)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Special Operations link
SpecWarNet link
日本特種警察部隊
非軍事反恐單位
|
3177908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suka-Fujiwara
|
Asuka-Fujiwara
|
Asuka-Fujiwara: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Japan’s Ancient Capital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is a cluster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from in and around the late sixth- to early eighth-century capitals of Asuka and Fujiwara-kyō, Nara Prefecture, Japan. In 2007, twenty eight sites were submitted jointly for future inscription on the UNESCO World Heritage List under the ii, iii, iv, v, and vi criteria. Currently, the submission is listed on the Tentative List.
Since 2011,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Asuka Hinterland has been protected as one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of Japan. An area of 60 ha is also protected within the Asuka Historical National Government Park. Related artefacts are housed at the Asuka Historical Museum.
Sites
See also
Asuka period
List of National Treasures of Japan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Japan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UNESCO Tentative List entry
Asuka-Fujiwara World Heritage
Asuka period
Japanese culture
Archaeology of Japan
History of Nara Prefecture
Geography of Nara Prefecture
Tourist attractions in Nara Prefecture
Asuka, Nara
World Heritage Tentative List
|
7093535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hony%20Leardi
|
Anthony Leardi
|
Anthony Leardi is a Canadian politician, who was elected to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Ontario in the 2022 provincial election. He represents the riding of Essex as a member of the 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 of Ontario. He is the first 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member for the area since 1959. Previously, Leardi served as the Deputy Mayor of Amherstburg, Ontario.
Biography
Anthony Leardi is a lawyer with 23 years of experience, holding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history from McGill University,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edu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ndsor, and a law degree from Western University. He is married to Jackie Leardi and has three children.
Amherstburg Town Council
Leardi was first elected to the Amherstburg Town Council as a Councillor in 2000. After three years, he stepped down as Councillor to successfully run for Deputy Mayor, which he served from 2004 to 2006.
Member of Provincial Parliament
Leardi currently serves as the Parliamentary Assistant to the Minister of Mines. He is also a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n the Interior.
Electoral record
References
Living people
Progressive Conservative Party of Ontario MPPs
21st-century Canadian politicians
Year of birth missing (living people)
|
5594632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evor%20Hosea
|
Trevor Hosea
|
Trevor Hosea (born 24 November 1999) is an Australian rugby union player of Cook Islands descent who plays for the in the Super Rugby competition. His regular playing position is lock. Trevor grew up in Narre Warren, Victoria, Australia.
Super Rugby statistics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itsrugby.co.uk Profile
Australian rugby union players
Living people
1999 births
Melbourne Rebels players
Melbourne Rising players
Rugby union locks
Rugby union players from Melbourne
People from Narre Warren
People educated at Brisbane Boys' College
Australian people of Cook Island descent
Tokyo Sungoliath players
Australian expatriate rugby union players
Expatriate rugby union players in Japan
|
160696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9%BE%8D%E5%8D%80%E5%B0%88%E7%B7%9A%E5%B0%8F%E5%B7%B481K%E7%B7%9A
|
九龍區專線小巴81K線
|
九龍專線小巴81K線是香港一條往來海麗邨至美孚站的專線小巴路線,由展基運輸有限公司承辦,主要方便海麗邨及附近一帶私人屋苑居民往來美孚及接駁港鐵。
由於初時本路線主要是接駁九廣西鐵(即港鐵西鐵線),此線的循環點位於荔灣道美孚站D出口外,故路線編號以K字結尾。
簡介及歷史
2004年4月8日:運輸署公開招標3組共5條九龍及新界區專線小巴路線,本路線為其中之一。
2005年2月1日:路線投入服務,初時總站位於海麗街。
2005年5月9日:海麗邨總站遷入海麗邨巴士總站。
2005年7月1日:由海麗邨開出改經深盛路、興華街西、通州街及荔枝角道,不經月輪街和寶輪街。
2011年7月10日:調整票價,全程由$3.0調整至$3.3;而使用八達通卡轉乘港鐵(或相反)的優惠金額仍然維持$3不變,至於長者收費則維持不變,以及長者八達通卡或屯門-南昌或屯門-紅磡全月通轉乘港鐵(或相反)則仍然免費。
2012年3月25日:使用屯門-南昌全月通或屯門-紅磡全月通的港鐵免費轉乘優惠取消。
2012年10月28日:調整票價,全程由$3.3調整至$3.8,長者優惠票價則由$2.0調整至$2.5;而使用八達通卡轉乘港鐵(或相反)的優惠金額繼續維持$3不變,至於長者八達通卡轉乘港鐵(或相反)的優惠金額仍然維持$2不變。
服務時間及班次
每日
海麗邨開:0630-2330(6-8分鐘一班)
收費
全程收費:$4.6(65歲或以上長者現金收費$2.9)
(此線所有車輛均接受八達通卡付款;上車及下車均可付款,不設找續)
港鐵轉乘優惠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一小時內於美孚站轉乘港鐵,或乘搭港鐵於美孚站出閘後一小時內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3.0的轉乘優惠(若持長者八達通,第二程可獲$2.0的轉乘優惠)。
乘客請注意以下各項細則:
乘客須以同一張八達通卡繳付兩程車費。
必須於指定時限內完成轉乘,期間乘客不可以用同一張八達通卡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否則轉乘優惠將被取消;惟以該八達通卡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如乘客剛以同一張八達通卡享用機場快線「免費港鐵接駁」,則不可同時享用轉乘優惠。
如港鐵同時提供多項優惠,乘客只可享用最高優惠的一項。
在轉乘次程車程前,必須確保八達通卡之餘額為正數,設有自動增值系統之八達通卡則不受影響。
轉乘優惠不適用於屯門-南昌全月通或屯門-紅磡全月通。
行車路線
海麗邨開:深旺道、深盛路、興華街西、興華街、荔枝角道、美荔道、荔灣道、迴旋處、荔灣道、美荔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調頭支路、荔枝角道、月輪街、深旺道、深盛路、興華街西、深旺道及海麗街。
參考資料
跟進小巴飛站運輸署齋噏 ,東方日報,2010年10月23日
081K
081K
|
841939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YOUTH%20IN%20THE%20SHADE
|
YOUTH IN THE SHADE
|
《YOUTH IN THE SHADE》是韓國男子團體ZEROBASEONE作為出道的首張韓語迷你專輯,由WAKEONE製作並於2023年7月10日發行,主打曲為〈In Bloom〉。
概述
2023年5月15日,官方釋出預告片,6月7日,宣布ZB1將於7月10日以迷你一輯《YOUTH IN THE SHADE》出道。
7月4日,公開專輯曲目表。
7月10日下午6時,公開專輯主打曲音樂錄影帶及全專音源,並發行實體專輯。
發行與宣傳
2023年6月16日,官方釋出「Back to ZEROBASE」短片。
6月21日,公開預告時程表,同日,釋出專輯預覽圖並開放預購,6月30日,釋出Digipack版專輯預覽圖並於開放預購。
6月26日及27日,公布第一波概念照,6月29日及30日,公布第二波概念照,7月5日,公布第三波概念照。
7月3日,公布主打曲海報。
7月5日,公布Digipack版概念照。
7月6日及9日,釋出主打曲〈In Bloom〉的M/V預告片。
7月6日,官方於Tik Tok搶先釋出主打歌〈In Bloom〉音源試聽。
7月8日,釋出全專輯音源試聽。
7月10日上午0時,公布D-DAY海報,下午8時,舉行DEBUT SHOW。
專輯配置
發行版本
YOUTH版、SHADE版、Digipack版
預購禮
摺疊海報:YOUTH版/SHADE版
商業成績
收錄曲目
榜單成績
音源榜
主要音樂節目榜單排名
音樂節目
發行歷史
銷售及認證
註釋
參考文獻
2023年迷你專輯
ZEROBASEONE音樂專輯
出道專輯
韩国音乐专辑
|
55783506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20T.%20Jordan
|
John T. Jordan
|
John Tenny Jordan (January 1, 1832 – March 3, 1886) was an American politician who served as the Mayor of Seattle from 1871 to 1872 and again in 1873. Jordan arrived in Seattle around 1860 to work as a stonemason and plasterer, playing a key role in building the first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modern Downtown Seattle. He was elected as the city's first police marshal in 1869 and served on the common council in 1870.
After his two stints as mayor, Jordan served as the grand chancellor of the Washington Territory grand lodge of the Knights of Pythias. He was also a grand master of the Seattle Freemasons lodge and a reg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Jordan died of a heart attack on March 3, 1886.
References
1832 births
1886 deaths
Mayors of Seattle
|
49535415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an%20C.%20Moyer
|
Brian C. Moyer
|
Brian C. Moyer is an American economist who is the Director of the U.S.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Moyer serves as senior advisor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o the Secretary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e also serves as the Statistical Official for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Moyer received a bachelor's and master's degrees in econom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a Ph.D. in economics in 2002 from American University.
Career
Moyer spent more than 25 years with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e served as Director of th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 where he led modernization efforts to improve official economic statistics, including the measures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References
American civil servants
American economists
Living people
American University alumni
University System of Maryland alumni
Place of birth missing (living people)
Year of birth missing (living peopl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official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rump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
75703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6%96%AF%E5%85%AC%E7%88%B5
|
吉斯公爵
|
吉斯公爵(法语:Duc de Guise)是法國的一个貴族封號,於1528年創立。首任公爵為洛林公爵勒内二世的次子。之後這個封號一直世襲,直到吉斯家族於1688年绝嗣為止。此后这个公国通过联姻落入波旁王朝的旁系孔代亲王家族手中。
洛林王朝
克洛德·德·洛林 ( 1528年-1550年)
法蘭索瓦·德·洛林 (1550年-1563年)
亨利一世·德·洛林 (1563年-1588年)
查理·德·洛林 (1588年-1640年);
亨利二世·德·洛林 (1640年-1664年)
路易·约瑟夫·德·洛林 (1664年-1671年)
弗朗索瓦·约瑟夫·德·洛林 (1670年-1675年)
玛丽·德·洛林 (1675年-1688年)
波旁王朝
安娜·昂丽埃特·瑞里·德·巴伐利亚
亨利三世·德·波旁
路易三世·德·波旁
路易·亨利一世·德·波旁
路易·约瑟夫·德·波旁
路易·亨利二世·德·波旁
奥尔良王朝
亨利·德·奥尔良 (1847年-1847年)
弗朗索瓦·保罗·德·奥尔良 (1852年-1852年)
弗朗索瓦·路易·德·奥尔良 (1854年-1872年)
让·德·奥尔良 (1874年-1940年)
相关条目
吉斯家族
吉斯枢机主教
吉斯公爵
領袖列表
|
3600260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shrilal%20Gangwal
|
Mishrilal Gangwal
|
Mishrilal Gangwal (Hindi: मिश्रीलाल गंगवाल) was an Indian politician from the state of Madhya Pradesh.He was the member of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party.
Mishrilal Gangwal was born on 7 October 1902 Sonkatch in Dewas district, of Madhya Pradesh state to a Jain Businessman.
His interest in social work led him into politics. He joined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He was a former chief minister of Madhya Bharat state from 3 March 1952 and resigned from the post on 15 April 1955.
On November 1956 he became Minister of Finance in the state of Madhya Pradesh. In the year 1959 he served as Minister for Finance, Separate Revenue, Economics & Statistics, and also served as Minister for Food & civil Supplies and had been Minister for several portfolios in later years in Madhya Pradesh government.
He was a member of the All India Congress Committee and the President of Ajmer-Marwara, Provincial Congress Committee. Shri Gangwal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Indore Rajya Prajamandal and many social and commercial bodies.
He have a son Narendra Gangwal, who lives in Tilak Nagar, Indore and is a retired Assistant Commissioner (RTI) N.V.D.A. M.P. Govt. in 2008, who kept himself outside the politics, and started Desh bhakti Jagran Abhiyan.
Early life
MishriLal Gangwal was the eldest son of Balchand Gangwal a Jain businessman from Indore.
In the age of 14 he became the Chairman of his school's (Shri Trilok Chandra Jain Higher Secondary School Indore) student Committee. In the year 1945 he was elected as the President of Indore Rajya Prajamandal adhiveshan.
References
1902 births
1981 deaths
Politicians from Indore
People from Dewas
People from Dewas district
Madhya Bharat politicians
Madhya Pradesh MLAs 1952–1957
Madhya Pradesh MLAs 1957–1962
Chief ministers from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politicians from Madhya Pradesh
|
6046775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ngwirth
|
Jungwirth
|
Jungwirth is a German surname. Notable people with the surname include:
Daniel Jungwirth (born 1982), German footballer
Florian Jungwirth (born 1989), German footballer
Gerold Jungwirth (born 1947), Austrian judoka
Ken Jungwirth (born 1946), 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er
Leonard D. Jungwirth (1903–1963 or 1964), American sculptor
Manfred Jungwirth (1919–1999), Austrian opera singer
Stanislav Jungwirth (1930-1986), Czechoslovak middle-distance runner
Tomáš Jungwirth (1942–1998), Czech middle-distance runner
William John Jungwirth (1897-1981), Australian public servant
German-language surnames
|
437497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anby%20roll
|
Granby roll
|
The Granby roll is a wrestling reversal named for Granby High School in Norfolk, Virginia, where it was popularized by coach Billy Martin, Sr.
A Granby roll is performed from an inferior position, usually when the top wrestler has a hold upon the lower wrestler's waist from the side or when moving to "take the back." The bottom wrestler rises slightly and cross steps under his own body, using it to post as they kick high with the other leg and perform a shoulder roll to the inside shoulder, achieving either an escape or a reversal with possible back points on the other wrestler.
References
Wrestling
|
6553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03%E5%B9%B43%E6%9C%88
|
2003年3月
|
3月1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表示希望萨达姆主动下台以避免战争,科威特随后也发表类似声明。
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第一個月球探測計劃正式立項。
3月12日
WHO发布SARS全球警报。
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佐兰·金吉奇(Zoran Djindjic)遭到暗杀。
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新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的修正案,但很快遭到法国的反对,称将会对新决议案动用否决权。
3月13日
人类进化论:《自然》杂志报导,在意大利发现35万年前的直立原始人的脚印。
3月15日
胡锦涛当选為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曾慶紅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温家宝獲任命為国务院总理,賈慶林當選為全國政協主席,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正式接班。
3月16日
2003年伊拉克危机:美国、英国、葡萄牙与西班牙四国元首在亚速尔群岛会晤,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最后时刻已经到来,美国及盟国将做最后努力,使其所提交的决议案获得通过。
全球反对对伊作战大游行:最大规模的全球守夜祈和平活动在全球各地上演,再次表达反战诉求。
3月17日
2003年伊拉克危机: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及其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否则将遭到美国的军事打击。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罗伯特·伯德(Robert Byrd)在参议院发表“我为祖国哭泣”的演说,再次反对总统的决定。
3月20日
第三次海湾战争爆发
3月22日
美国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大规模轰炸。
3月31日
美伊战争
纳杰夫附近美军31日在伊拉克的一个检查站附近向一辆平民汽车开火,造成7名伊拉克妇女、儿童死亡,两人受伤。
伊拉克军方31日发表声明,在过去的24小时里,共有54名美英联军在伊南部战场被伊军打死;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31日说伊军36小时中打死美英联军士兵43人; 伊外交部长萨布里称美英士兵将葬身沙漠。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他所知道的是萨达姆的家人已逃到叙利亚。
SARS
香港政府隔离淘大花園E座(一楝住宅大廈),防止疫情扩散。
|
4090668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ytheville%20Giants
|
Blytheville Giants
|
The Blytheville Giants, based in Blytheville, Arkansas played in the Northeast Arkansas League in 1937 and 1938 as an affiliate of the New York Giants. They won the league title both years with a 62–45 record in 1937 and 70–35 record in 1938.
Previously a Blytheville team played in the same league in 1910–1911 and the Blytheville Tigers played in the Tri-State League in 1925 and 1926.
Notable players
Harry Feldman (1919–1962), pitcher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Baseball Reference
Baseball teams established in 1910
Sports clubs and teams disestablished in 1938
Professional baseball teams in Arkansas
Defunct Northeast Arkansas League teams
Defunct Tri-State League teams
New York Giants minor league affiliates
1910 establishments in Arkansas
1938 disestablishments in Arkansas
Blytheville, Arkansas
Defunct baseball teams in Arkansas
Baseball teams disestablished in 1938
Northeast Arkansas League teams
|
1201813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7%8E%8B%E7%BE%A4%E5%B2%9B
|
三王群岛
|
三王群岛 (, 或 ),是新西兰的一个群岛,由13个岛屿组成,位于北岛西北端雷恩加角西北方,滨临南太平洋与塔斯曼海。三王群岛总面积4.86 平方公里。三王群岛位于一座海下高地上,被一道8公里长,200到300公尺宽的海沟与新西兰本土分开。三王群岛不属于新西兰16个大区,而是归属于域外领地。
历史
荷兰探險家阿贝尔·塔斯曼在成为第一名看到新西兰的欧洲人三星期后于1643年1月6日定名了三王群岛。塔斯曼当时在群岛边上下锚寻找淡水。当时正好是主显节前夕,是《圣经》传说里三名智者(或稱国王)朝見耶穌誕生的那一天,因此塔斯曼把这座群岛命名为三王群岛。塔斯曼还以当时荷兰东印度的总督安东尼·范·迪门的夫人命名了一个很显著的海角,玛丽亚·范·迪门角。这是新西兰唯二由阿贝尔·塔斯曼遗留下来的名称。塔斯曼发现岛上有毛利人居住。但是从1840年开始岛上没有居民。估计岛上的毛利人居民数从未超过100人。
1945年贝里斯在三王群岛上发现了岛上仅有的唯一的一株树,这种树被命名为Pennantia baylisiana,它被認為是为世界上最稀有與最受威胁的树种。新西兰采取特别谨慎的措施来确保该物种的繁衍。1995年三王群岛被定为野生保护区。其它岛上特有的植物包括Tecomanthe speciosa和Elingamita johnsonii。
地理
三王群岛的四个无人居住的主岛分两个小群,此外它还有一些更小的礁石,所有这些岛屿都位于一个暗滩上。暗灘周围的水非常深。岛屿没有沙滩。周围的海水非常清澈,有大量鱼群,吸引许多潜水者。海底还有一艘1902年11月9日沈沒的船。
王亚群
大岛
大岛(或稱王岛)面积4.04平方公里,是三王群岛中最大的岛。它的东北部有一个约面积1平方公里的半岛,这个半岛与主岛之间只有一条200公尺宽,80多公尺高的地峡相连。它们组成西北湾和东南湾。岛的最高处高295公尺,位于岛的西部。半岛的最高处是它西部的悬崖,高184公尺。
东北岛
东北岛位于大岛东北约1公里处,面积0.10平方公里,最高点高111公尺。
农夫礁
农夫礁位于大岛东800公尺处,高5公尺,面積仅数百平方公尺。
西南亚群
西南岛
西南岛位于大岛西南约4.5公里处,面积0.38平方公里,是三王群岛里第二大的岛,高207公尺。
王子群岛
王子群岛由七座小岛和众多礁石组成,总面积共月0.2平方公里。这些小岛从西南岛以西600公尺开始沿东西方向延申共约1.8公里。东北部的小岛最高,达106公尺,最小的小岛是罗斯玛丽礁。
西岛
西岛位于王子群岛最西部的小岛的西南边500公尺处,面积0.16平方公里,高177公尺。在毛利人的传说中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毛利人相信他们死后会回到他们的太平洋里的阴间。在新西兰主岛的雷恩加角上有一株畸形的新西兰圣诞树,传说这颗树有800多年老了。传说死人的灵魂会到这颗树来,然后沿着它的树根沉到海底,但是在回到阴间之前他们会在西岛最后一次冒出来向新西兰道别。
參考文獻
新西兰岛屿
|
1013174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wis%20Bush
|
Lewis Bush
|
Lewis Fitzgerald Bush (December 2, 1969 – December 8, 2011) was an American football linebacker in 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NFL). He played college football for the Washington State Cougars
High school career
Bush prepped at Washington High School in Tacoma, Washington.
College career
Bush played college football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in Pullman, from 1988 through 1992.
Professional career
Bush was selected by the San Diego Chargers in the fourth round (99th overall) of the 1993 NFL Draft.
He played in the NFL for ten seasons, seven with the Chargers and three with the Kansas City Chiefs.
Post-career
Bush was a pre-game commentator for San Diego Chargers radio broadcasts on KIOZ, and also worked as an Enrollment Advisor for Ashford University in 2009.
Bush died of a heart attack at age 42 in late 2011.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1969 births
2011 deaths
Place of death missing
American football linebackers
Washington State Cougars football players
San Diego Chargers players
Kansas City Chiefs players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announcers
Players of American football from Atlanta
Players of American football from Tacoma, Washington
|
3675113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7%B4%E8%B4%A8%E7%BB%86%E8%83%9E%E7%98%A4
|
间质细胞瘤
|
间质细胞瘤( 或),是一种隶属于卵巢肿瘤或睾丸肿瘤下的一类性索间质肿瘤。它是由间质细胞病变引起,肿瘤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主要以青年人为主。
支持间质细胞瘤则是由支持细胞病变导致的间质细胞瘤与支持细胞瘤的综合症。
症状
大多数间质细胞瘤发现于男性患者,通常是5至10岁期间,或者中年(30岁至60岁)。儿童通常会表现为性早熟。由于肿瘤产生过度的睾丸激素,三分之一的女性患者都有伴有一定情况的男性化。男性化过程之前,病人会出现、月经过少、闭经及。其他症状包括有寻常痤疮、多毛症、声音变粗、阴蒂肥大、颞发衰退和肌肉组织增强等。此外睾丸内睾酮指数很高。
诊断
卵巢肿瘤伴有内分泌紊乱症状,通常暗示间质细胞瘤、卵巢颗粒细胞瘤和泡膜细胞瘤的存在。但是,内分泌紊乱症状在间质细胞瘤中只占有2/3的病例。所以,必须通过术中及术后的病理分析,才能做出最终的确定诊断。
间质细胞瘤的免疫组织的化学标记包括有、和。
治疗
常见的间质细胞瘤治疗方式是手术。
卵巢
对于卵巢间质细胞瘤的手术通常是保留生育功能的单侧输卵管。对于恶性肿瘤,需要采用更激进的手术策略,并通常使用辅助化学疗法,一些时候需要放射疗法。在所有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多次物理检查与成像监控,因为在很多病例中,间质细胞瘤并没有引起肿瘤标记数值的增加。
预后效果通常很理想,肿瘤大多时候生长缓慢,而且是良性的。但对于恶性肿瘤的病例,因为其组织学不同,预后效果往往很差。
睾丸
睾丸间质细胞瘤的推荐疗法是;化疗和放疗则通常效果不佳。若医生认为癌症已开始转移的情况下,病人可能要进行。
其他图片
相关
支持细胞瘤
支持间质细胞瘤
参考
卵巢肿瘤
睾丸肿瘤
|
3978285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pan%20mine
|
Kapan mine
|
The Kapan mine is one of the largest gold mines in the Armenia. The min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ountry in Syunik Province. The mine has estimated reserves of 5.15 million oz of gold and 95.6 million oz of silver. The mine also has ore reserves amounting to 335.8 million tonnes grading 0.11% copper and 0.41% zinc.
Mine is operated by “Kapan Mining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 CJSC.
Chaarat Gold Holdings Limited acquired 100% of shares of “Kapan Mining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 CJSC for US$55M from a company listed on the same stock exchange which is a subsidiary of Russian Polymetal Group.
References
Gold mines in Armenia
Copper mines in Armenia
Zinc mines in Armenia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in Syunik Province
Geography of Syunik Province
Gold mines in the Soviet Union
|
728484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2%AD%E7%A3%A8%E6%96%B0%E5%AE%AE%E7%AB%99
|
播磨新宮站
|
播磨新宮站()是位於兵庫縣龍野市新宮町新宮371番,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的姬新線車站。車站附近為手延素麵的產地,同時為龍野市新宮町中心車站。另外,此站曾經為優等列車停車站,包括在姬新線行走的急行「三朝」、「美作」等。姬新線之ICOCA使用範圍只限於此站至姬路站之間。截至2010年10月,佐用、津山方向不可使用IC卡。
歷史
1932年(昭和7年)7月11日 - 姬津線東觜崎站至此站之間開業,此站啟用。
當時車站地址為兵庫縣揖保郡新宮。
1934年(昭和9年)
3月24日 - 姬津線此站至三日月站之間開業。
4月1日 - 實施町制,新宮村改名為(第一次),車站地址改為兵庫縣揖保郡新宮町新宮。
11月28日 - 隨著姬津西線開業,姬津線改名為姬津東線,此站成為姬津東線車站。
1936年(昭和11年)
4月8日 - 姬路站至東津山站之間全線開通,姬津東線成為姬津線一部分,此站成為姬津線車站。
10月10日 - 姬津線編入至姬新線一部分,此站成為姬新線車站。
1951年(昭和26年)4月1日 - 隨著新宮町(第二次)成立,車站地址改為兵庫縣揖保郡新宮町新宮。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營運。
2005年(平成17年)10月1日 - 隨著龍野市()成立,車站地址變為兵庫縣龍野市()新宮町新宮。
2009年(平成21年)8月22日 - 隨著開始進行跨站式站房工程,建設了臨時車站大樓。
2010年(平成22年)9月12日 - 跨站式站房工程完成。
2016年(平成28年)3月26日 - 此站可使用IC卡「ICOCA」。站內設置了IC卡專用簡易閘機。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跨站式站房),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可進行列車交會。各月台設有樓梯和升降機連接2樓的閘口層。在2樓的閘口外設有南北方向的閘外行人通道。在閘外行人通道中設有樓梯和斜道,單車可以在通道中通行。車站大樓外牆設有取自SPring-8為特徵的圓形裝飾物。在姬路站至此站之間均設有列車交會。
月台
1號月台(下行本線)只可從姬路一方進站,但是可從兩方向出發。2號月台(上行本線)可從兩方向進站,但是只可向姬路方向出發。3號月台(上下行副本線)可從兩方向進站和向兩方向出發。此站較多列車於此站折返,而出發月台則不規則。
從姬路出發的列車中,大部分在此站為終點站,同時大部分列車從此站出發前往姬路。當需要來往佐用方向與姬路方向的車站時,乘客很多時需要在此站轉乘另一架列車。在日間,每小時設有2班列車前往姬路,每1至2小時設有一班列車前往佐用方向。在2009年度前,佐用方向路段每月會有2日進行路軌維護和高速化工程,因而需要暫停服務,在2010年度後,此站至佐用站之間再沒有暫停服務日。
大堂
閘口附近
此站是由管理的業務委託車站,委托JR西日本交通服務負責車站業務。車站內設有綠色窗口。在夜間沒有車站職員當值,在日間部分時段設有休息時間。此站沒有自動閘機,但是設有IC卡專用簡易閘機。
車站南出口
在車站南出口設有收費停車場、免費單車停泊處、多功能廁所和迴旋路。在迴旋路上設有巴士站。
車站北出口
在車站北出口設有收費停車場和免費單車停泊處。
跨站式站房
為了姬新線高速化工程的一環,在2009年8月進行跨站式站房工程並於2010年9月完成。在9月12日的首班列車開始使用新車站大樓。新大樓設有閘外行人通道,使車站南北兩邊可方便通行。在北出口處的迴旋路於2011年春天落成,該處設有停車場,在同年3月開始使用。
舊車站大樓
在2010年9月11日前,車站大樓位於單式1號月台側,各月台之間設有站內平交道連接。
巴士路線
- 新宮站 - 龍野 - JR網干站 - 前
新宮站 - SPring8
播磨科學公園都市圈域定住自立圈圈域巴「TekuTeku巴士」
上郡站 - 縣立西播磨綜合康復中心 - 西栗栖站 - 千本站 - 播磨新宮站(逢星期日、假日及年尾年頭暫停服務)
龍野市社區巴士
新宮綜合中心 - 播磨新宮站 - 本龍野站 - 龍野站 - 市民醫院 - 新舞子(逢星期日及年尾年頭暫停服務)
設有T1~T6路線,詳情參見路線圖
車站周邊
龍野市新宮綜合分所(前:公所)
新宮宮內遺蹟
龍野市立新宮圖書館
總部
新宮分部
株式會社
使用狀況
根據「龍野市統計書」,2018年(平成28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1,259人。
以下為近年1日平均乘車人次列表。
相鄰車站
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
姬新線
東觜崎-播磨新宮-千本
注腳
相關條目
日本鐵路車站列表 Ha
外部連結
兵庫縣鐵路車站
龍野市
rimaShinguu
1932年啟用的鐵路車站
姬新線車站
|
10955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7%BB%B4%E5%9F%83
|
苏维埃
|
蘇維埃(),音譯自俄语词汇,意为「代表会议」或者「會議」,中文又意譯作「勞農委員會」。是指俄国无产阶级于1905年革命时期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它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是一种工人和农民的民主形式,其代表可以随时选举并随时更换,暗含着巴黎公社式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成为俄国新型的政权的标志,城市和乡村的最基本生产单位都有苏维埃,苏维埃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可以立法,还可以直接派生行政机构。
苏联
蘇維埃一詞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圣彼得堡苏维埃,1917年十月革命后被20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广泛使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人民在弗拉基米尔·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胜利的当天即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从此,苏维埃成为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合并为工农兵。
1917年11月至1918年3月,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1月25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同年7月10日,全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简称《苏俄宪法》),确立了以苏维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蘇聯成立後,最高蘇維埃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联盟院按选区选举产生,民族院按加盟共和国等选举产生,行使苏联的立法权。因為俄國1905年革命時,出現過一種由罷工工人作為罷工委員會組織的代表會議,其簡稱便是“蘇維埃”。十月革命后出现的一些共产主义政权也以苏维埃为名,如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联盟条约》和《联盟成立宣言》,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924年1月31日,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简称《苏联宪法》),确认苏联为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的联盟国家。1934年苏联宣布剥削阶级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统治地位。1936年12月5日,苏联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宪法,进一步完善苏维埃制度。苏维埃的代表物包含:镰刀、锤子、五角星、麦穗。
1977年10月7日,第九届最高苏维埃第七次非常会议通过苏联宪法。该宪法继承前三部苏联宪法的思想和原则,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宪法以专章规定了苏联的政治制度,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全民国家,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国内各族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规定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并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核心。(註:苏联最高苏维埃是苏联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构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1988年12月以后,苏联多次修改宪法,其政治体制不断变化,1989年,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改作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关为苏联最高苏维埃,由大会选举了第一任总统和副总统。直至1991年底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苏维埃名存实亡。1993年俄罗斯宪政危机以后,俄罗斯最高苏维埃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国家杜马。
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1930年代建立的一些革命根据地议会也使用该名称,所以当时的这些革命根据地也称苏区。
1927年11月21日,中共党员彭湃在广东省海丰县成立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苏维埃名义的地方政府。
1937年,共产国际下发《关于统一反法西斯阵线》。此时正是抗日救国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统一抗日阵线与苏维埃运动,中共修改党章,由只容许工农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加入,改为容许来自不同阶级的人,只要愿意加入社会主义革命,就可以加入行列之中,并在当年根据共产国际命令,将当时的苏区改名为“民主共和国”。
至于为什么后来中国最高权力机构也不再沿用“苏维埃”,是因为当时民众知识水平不高,常以为“苏维埃”是人名;因此必须为它取一个符合中国文化的名称;“苏维埃”原意为“代表大会”,如果取名为“苏维埃代表大会”,就成了“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取名为“代表大会”,就可以是非共产主义者的大会;“工农代表大会”,不符合容许一切有革命理想的人参加的原则;因此经研究决定命名“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为统一抗日救亡阵线,苏区改为中华民国特别行政区。由此,苏维埃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现继承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参见
工人委員會
委员会共产主义
圣彼得堡苏维埃
国家杜马
人民代表大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参考文献
政治组织
苏联历史
俄语词汇
|
5881445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mple%20of%20Dionysus%2C%20Naxos
|
Temple of Dionysus, Naxos
|
The Temple of Dionysus was a sanctuary on ancient Naxos dedicated to Dionysus. Naxos was one of the cult centers of Dionysus in Ancient Greece, and the sanctuary at Naxos was one of his main temples along with the temple in Thebes.
The site of the sanctuary was a place for a fertility cult as early as 1400 BC. Several temples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site prior to the final temple.
If still in use by the 4th century CE, the temple would have been closed during the persecution of pagans in the late Roman Empire, when the Christian emperors issued edicts prohibiting non-Christian worship.
The site has been subjected to excavation since 1986.
See also
List of Ancient Greek temples
References
N
Ancient Naxos
Ancient Greek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Greece
Destroyed temples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in Naxos
|
150491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9%96%A4%E6%AA%A2%E5%9C%B0
|
太閤檢地
|
太阁检地是丰臣秀吉于1582年(天正十年)~1598年(庆长八年)在日本全国推行的检地(农地〔山林除外〕的测量及收获量调查)的措施,包含了天正的石高修正()和文禄检地()。由于秀吉在1591年(天正十九年)后将关白一职让与外甥丰臣秀次,而被称为太阁。因而此次检地又被称为太阁检地。
概要
1582年(天正十年),丰臣秀吉在山崎会战后,以对山城国的检地为开端,任命浅野长政和石田三成等武将对全国的直辖领地和大名领地进行检地。
内容
单位的统一
太阁检地时,统一了土地的面积单位。统一后的单位换算如下:
6尺3寸(约191厘米)=1間
一間平方之面積=1步
30步=1畝
10畝=1反
10反=1町(約比今日一公頃面積略大一些)
同时还将耕地分为上、中、下和下下四级,规定了各级耕地应缴纳的地税。如上田1反应缴纳1石5斗的稻米;中田1反则为1石3斗。以此类推,各级依次减少2斗。统一称量石数的容器升,并且还确立了折算为稻米石数缴交地租的石高制。
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太阁检地确立了一地一人耕作的制度,同时将其姓名登记于“检地册”上,登记在检地册上的人一般是实际耕种土地的人。而登记在检地册上的农民则不允许放弃自己的耕地,同时不能买卖与抵押自己的土地。
各年检地的令制国数
评价
太阁检地消灭了庄园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一块土地多人拥有权利,并分配其产量的制度,确立了一地一人的耕作制度。以此为基础确立了耕作人土地耕作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任务,其结果是更多的小农民直接被领主支配,以村为单位缴纳年贡的制度确立起来,从此庄园制度解体。
另外,太阁检地不单单是对土地的测量,还意味着日本近世秩序的形成。统一天下的秀吉,通过武力的方式,废止了过去一切年贡收集关系和封建领主的特权,在新领地的农民的基础上设立自己单一的领主权,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从而使中央和地方完全控制了广大农村。从此农村的基本生产关系成为领主对农民的直接剥削关系。因此太阁检地完成了全国的新秩序,形成天下一统的局面。
参考文献
相關條目
班田收授法
地租改正
地籍調査
檢見法
定免法
織豐政權政策制度
豐臣秀吉
測量學
日本莊園制
|
6768138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ley%20Brock
|
Stanley Brock
|
Stanley Eis (July 7, 1931 – January 25, 1991), known professionally as Stanley Brock, was an American film and television actor. He played Howie Hoffstedder on 78 episodes of the American daytime soap opera broadcast Days of Our Lives. He also played Ivan Bronski in the short-lived television sitcom He's the Mayor and Harvey Bilchik in the 1989 film UHF.
Brock guest-starred in numerous television programs, including One Day at a Time, Charlie's Angels, Happy Days, Knots Landing, Hill Street Blues, The A-Team, Quantum Leap and Highway to Heaven. He also appeared in several episodes of Barney Miller (as Bruno Binder), The Rockford Files and Night Court. Brock died in January 1991, aged 59, of a heart attack in Los Angeles.
Filmography
Film
Television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Rotten Tomatoes profile
1931 births
1991 deaths
Male actors from Brooklyn
American male television actors
American male film actors
American soap opera actors
American male soap opera actors
20th-century American male actors
|
168704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AB%E8%8D%86%E5%B1%B1%E7%AB%99
|
紫荆山站
|
紫荆山站是郑州地铁的一座车站,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紫荆山立交桥南侧,为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开通于2013年12月28日。2016年8月19日,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运营,该站成为郑州地铁系统中第一个启用的换乘车站。
历史
紫荆山站1号线部分于2010年开工,2012年9月2日完成结构封顶,2号线部分于2012年9月4日正式开工。
2013年12月28日,该站随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而正式启用。2016年8月19日,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该站成为郑州地铁系统第一座启用的换乘站,C、D出入口也随2号线开通而启用。
2017年1月12日,郑州地铁城郊线开通运营。因2号线与城郊线实行贯通运营,乘客从该站可直达新郑机场,该站也因此设置了自助值机设施。
車站結構
車站樓層
紫荆山站为地下四层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集散层,地下二层为站厅,地下三层为1号线站台,地下四层为2号线站台。
站厅
车站站厅位于地下二层,采用整体式站厅设计,设有客服中心、自助售票机、自助充值机以及自动取款机等设施。郑州地铁城郊线开通后,因2号线与城郊线实行贯通运行,乘客可乘坐部分2号线列车直达新郑机场,该站随之增设自助值机设备。
站台
该站1号线站台随1号线一期工程启用于2013年12月28日,设于地下二层,位于紫荆山百货大楼南侧空地及紫荆山公园西侧(黄河博物馆原址)地下。2号线站台随2号线一期工程启用于2016年8月19日,设于地下三层,位于紫荆山路地下。两个站台均为岛式站台。
换乘
该站采用单向换乘形式,2号线至1号线的换乘为垂直换乘,从位于2号线站台中部的换乘步梯可前往1号线站台,1号线换乘2号线则为站厅换乘,需先通过楼梯或扶梯从1号线站台到达站厅层,再通过站厅层到达2号线站台。
出入口
紫荆山站一共有6个出入口:A(东北)、B(东南)、C(南)、D(西)、E(北)、F(中)。其中,A、E、F口在1号线开通时投入使用,B、C、D口为2号线新建。各出入口信息如下:
接驳交通
利用状况
该站位于郑州市中心核心地区,为郑州地铁最早开通的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周边主要为行政区和紫荆山商圈,临近河南省委、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河南省公安厅等机关单位。本站客流一直位于较高水平,为郑州地铁最繁忙的车站之一。
邻接车站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1号线线路图
金水区
2013年启用的铁路车站
鄭州地鐵1號線車站
鄭州地鐵2號線車站
|
6247097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calyptus%20phoenix
|
Eucalyptus phoenix
|
Eucalyptus phoenix, commonly known as brumby mallee-gum, is a species of mallee that is endemic to a restricted area in Victoria, Australia. It has smooth white to greyish bark, glossy green, lance-shaped adult leaves, flower buds in groups of between five and eleven, white flowers and hemispherical fruit.
Description
Eucalyptus phoenix is a mallee that typically grows to a height of and forms a lignotuber. It has smooth white to light grey bark that is shed in thin strips and plates. Young plants and coppice regrowth have dull, light green to bluish leaves that are slightly paler on the lower side, egg-shaped to more or less round, long and wide. Adult leaves are the same shade of shiny green on both sides, lance-shaped to egg-shaped, long and wide on a petiole long. The flower buds are arranged in leaf axils in groups of between five and eleven on a thin, unbranched peduncle long, the individual buds on pedicels long. Mature buds are club-shaped, long and wide with a conical operculum long and wide. Flowering occurs from late spring to early summer the flowers are white. The fruit is a woody, hemispherical capsule about long and wide with the valves level with the rim.
Taxonomy and naming
Eucalyptus phoenix was first formally described in 2013 by Kevin Rule and Susan G. Forrester in the journal Muelleria from material collected near Brumby Point. The specific epithet (phoenix) "commemorates the serendipitous discovery of a small amount of the seed of this rare new plant following the apparently all-consuming fire of 2013." Like the fabled Phoenix of Greek mythology, this species arose from the flames.
Distribution
Brumby mallee is only known from a population of fewer than 100 mature plants near Brumby Point on a spur in subalpine woodland at an altitude of about .
Conservation status
This species is listed as "endangered" in Victoria.
See also
List of Eucalyptus species
References
Flora of Victoria (state)
Trees of Australia
phoenix
Myrtales of Australia
Plants described in 2013
|
1000307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w%20Do%20They%20Do%20That%3F
|
How Do They Do That?
|
How Do They Do That? is a British television show, produced by Telepictures and Reg Grundy Productions in and broadcast on BBC1 from 25 January 1994 to 23 April 1997. Originally presented by Jenny Hull and Des Lynam, the show explored feats of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and special effects. Each season opened with a stunt apparently performed by one of the presenters, such as a skydiver crash-landing into the studio, a car chase, or the entire studio being washed away.
After two series, Eamonn Holmes took over as male presenter, and from Series 5, was joined by Esther McVey. At its height, How Do They Do That? had 12 million viewers watching on Wednesday nights.
Transmission guide
Series 1: 13 editions from 25 January – 26 April 1994 (45 minutes)
Series 1 compilation: 1 edition from 2 November 1994 (45 minutes)
Series 2: 17 editions from 9 November 1994 – 1 March 1995 (45 minutes)
Series 1 & 2 compilations: 6 editions from 20 July – 17 August 1995 (30 minutes)
Series 3: 9 editions from 13 September – 8 November 1995 (45 minutes)
Series 4: 9 editions from 24 January – 20 March 1996 (50 minutes)
Series 5: 17 editions from 23 October 1996 – 23 April 1997 (50 minutes, final 4 editions 30 minutes)
External links
1994 British television series debuts
1997 British television series endings
1990s British documentary television series
BBC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Documentary television series about industry
Television series by Fremantle (company)
Television series by Reg Grundy Productions
English-language television shows
|
766146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ntral%20Middlesex%20Hospital
|
Central Middlesex Hospital
|
Central Middlesex Hospital is in the centre of the Park Royal business estate, on the border of two London boroughs, Brent and Ealing. It is managed by the London North West University Healthcare NHS Trust.
History
The hospital was established as an infirmary for sick paupers at the Willesden Workhouse in 1903. Extensions were built in 1908, 1911 and 1914. The facility became the Willesden Institution in 1914, the Park Royal Hospital in 1921 and the Central Middlesex County Hospital in 1931.
The hospital was badly damaged by enemy bombing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fter the hospital joined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in 1948, major additions included a maternity unit opened in 1966 and Ambulatory Care and Diagnostic Centre for out-patients opened in 1999.
Extensive new facilities were procured under a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contract in 2003. Under this scheme, while the Ambulatory Care and Diagnostic Centre built only a few years earlier was retained, most of the rest of the buildings on the site were demolished and a new Brent Emergency Care and Diagnostic Centre was created. The works, which were designed by HLM Architects and Avanti Architects and carried out by Bouygues at a cost of £60 million, opened in 2006.
See also
List of hospitals in England
Patrick Mackay – serial killer who was born at the hospital in 1952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Central Middlesex Hospital on the NHS website
Inspection reports from the Care Quality Commission
NHS hospitals in London
Hospital buildings completed in 1999
1999 establishments in England
Teaching hospitals in London
Park Royal
|
3982634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iwan%20Balloons%20Museum
|
Taiwan Balloons Museum
|
The Taiwan Balloons Museum () is a museum about balloons in Anli Village, Shengang District, Taichung, Taiwan.
History
The museum building were once the old factory of the Taiwan Tailloon Balloons Co., Ltd. The current factory of the company is located right next to the museum building where the museum building is still owned and operated by the same company.
Architecture
The museum building resembles a balloon from outside.
Exhibitions
The museum exhibits the balloon production process, balloon making activities and balloon-related games.
Transportation
The museum is accessible west from Fengyuan Station of the Taiwan Railways.
See also
List of museums in Taiwan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Balloon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museums in Taiwan
Museums in Taichung
Museums with year of establishment missing
Toy museums in Taiwan
|
57588756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cesca%20Curmi
|
Francesca Curmi
|
Francesca Curmi (born 7 July 2002) is a Maltese tennis player.
Curmi has represented Malta in the Fed Cup, where she has a win–loss record of 19–8 (as of July 2023).
On the ITF Junior Circuit, Curmi has a career-high combined ranking of 64, achieved on 28 May 2018.
Curmi participated in 2018 Summer Youth Olympics in singles, doubles and mixed doubles. In doubles partnering with Eléonora Molinaro from Luxembourg. The Maltese-Luxembourgian pair lost in three sets to French pairing Clara Burel and Diane Parry, 4–6, 6–3, [5–10], in the first round.
Curmi represented Malta at the 2022 Mediterranean Games held in Oran, Algeria. Curmi and Elaine Genovese won the silver medal in the women's doubles event. She was also one of the flag bearers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She made history when she became the first Maltese player to participate in a WTA Tour draw at the 2023 Palermo Ladies Open where she entered as a lucky loser.
Junior career
Grand Slam performance - Singles:
Australian Open: 1R (2019)
French Open: 1R (2018)
Wimbledon: Q1 (2018)
US Open: 1R (2018)
Grand Slam performance - Doubles:
Australian Open: SF (2019)
French Open: 1R (2018)
Wimbledon: 2R (2018)
US Open: 1R (2019)
ITF Circuit finals
Singles: 5 (3 titles, 2 runner–ups)
Doubles: 3 (1 title, 2 runner–ups)
Head to head
Top 5 highest rank wins
Statistics correct .
Notes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2002 births
Living people
Maltese female tennis players
Tennis players at the 2018 Summer Youth Olympics
Competitors at the 2022 Mediterranean Games
Mediterranean Games silver medalists for Malta
Mediterranean Games medalists in tennis
21st-century Maltese women
21st-century Maltese people
|
3429862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92%E5%B9%B4%E8%8B%B1%E5%9C%8B%E5%A4%A7%E9%81%B8
|
1992年英國大選
|
1992年英國大選於1992年4月9日舉行,這次大選保守黨連續第四次取得勝利。這次選舉結果贏得驚喜,選舉當日的投票顯示,保守黨意外地擊敗工黨,繼續執政。工黨領袖金諾克敗選後辭職。
在歷史上,保守黨獲得數量最多的選票,打破了工黨在1951年創下的紀錄。
背景
撒切爾夫人1990年11月辭職後,約翰·梅傑領導英國參與海灣戰爭,引入法例,以取代不受歡迎的人頭稅支出,並簽署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支持歐盟的成立。不久英國已經進入經濟衰退,而梅傑宣布選舉日期後不久,3月11日,英國財政大臣諾曼·拉蒙特( Norman Lamont )發表新的財政預算案。
概述
工黨自1989年以來一直在民意調查中領先保守黨。1992年經濟衰退加深,在選舉籠罩的氣氛下,大多數民意調查顯示,工黨會在大選中獲勝,雖然保守黨在1990年底以來在民調領先工黨幾次。
1988年成立的自由民主黨,在新黨魁阿什頓的堅強領導下,自民黨專注於教育,以及要求改革投票制度。
在蘇格蘭,蘇格蘭民族黨(SNP)希望取得突破,以增加其總票數的50%,1987年大選,SNP贏得了三個席位。他們失去格拉斯哥戈文,但在補選中奪回。
選舉也看到了在北愛爾蘭的一個小變化,作為保守黨盟友的北愛爾蘭統一黨的候選人在全省首次打破了他們在1972年的向陽協議。
撒切爾夫人,諾曼·特比特,丹尼斯·希利,奈傑爾·勞森,杰弗裡·豪,邁克爾·富特,大衛·歐文,莫林里斯和議長伯納德·韋瑟里爾退休,不再競逐下議院議席。
後期的民調顯示,英國將會出現懸峙國會,工黨會以約19至23席領先。
選舉結果
投票率77.67%,是十八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次選舉擴大工黨和自由民主黨之間的差距。保守黨方面,儘管得票率僅下降0.3%,實際上只在下議院有二十一席的多數。由於其他政黨的國會議員倒戈,補選的失敗,並在一段時間內一些議員投票反對政府。保守黨在1992年獲得了比以往历届英国大选中的任一政黨都要高的總票數,超过了此前工黨在1951年创造的最高1398萬的總票數记录(雖然這是一個較高的投票份額)。不過保守黨中有九個政府部長在1992年大選中失去議席,包括保守黨主席彭定康。彭定康由於連任失敗,未能繼續留在內閣,三個月後出任英屬香港最後一任總督。
外部連結
The Best Future For Britain - 1992 Conservative manifesto.
It's time to get Britain working again - 1992 Labour Party manifesto.
Changing Britain for good - 1992 Liberal Democrats manifesto.
Catalogue of 1992 general election ephemera at the Archives Division of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英国选举
|
595608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A%BD%E9%9D%88%E5%AE%AE
|
媽靈宮
|
媽靈宮,是位於臺灣苗栗縣後龍鎮南港里赤土崎的廟宇,為從陰廟轉變。廟產還有一座祭祀蔣中正的神殿,乃電影《大佛普拉斯》場景之一。
傳說
在尚未有縱貫線與濱海公路前,地形背山面海的赤土崎,為當地主要樞紐道路,從此往北越過後龍溪可進入後龍市區,往南可經白沙屯進入通霄。但因赤土崎偏遠、平時人煙罕至,加上過去竹林之中有一萬善塚,因此造成行人更加恐懼。
地方相傳早期有人路過赤土崎此地常見異象,甚至連馬都會浮燥不安,因此經過此地都會灑金銀紙祈求平安。還傳說行人在黑夜中時常見有一男一女趨前引導,不論行人腳步或疾或緩,引導者的背影皆與行人保持一定距離,直到走出赤土崎的道路後,該對男女才驟然消失,地方遂咸認為萬善塚顯聖引路。
當地從事漁業營生的居民也會對萬善塚許願豐收。〈厲鬼變正神:論後龍赤土崎「媽靈宮」大眾媽信仰的變異〉作者蔡承甫的外祖父表示,早年萬善祠尚未改建時,下大雨前或颱風前的黃昏就會看見此地出現一顆火球,居民認為在預示風雨即將來臨須嚴加提防。另外還傳說一位商人,途經萬善義附近時,若見到一男一女站在路旁,該日生意必定大佳。商人遂發願生意穩定獲利後,便要雕塑神像供奉,後來果真應驗,因此成為媽靈宮第一代金身的由來。
沿革
台灣日治時期,居民在赤土崎地區挖出不少白骨,遂集資興建小廟供奉。建廟時間為1930年,稱為「大眾廟仔」、「萬善祠」,1950年代出現「大眾媽廟」之稱。
1960年代,廟體從原先不具門神的三面壁建築,更改為有門神的三川殿樣式,靈骨移往廟後,並去除原本「萬善諸君印」的廟印,還立有雕有龍鳳石柱、加裝五營神將,象徵著主祀神地位提升,不再是萬善祠,更改廟名為「媽靈宮」。1988年5月10日,觀光局邀集相關機關舉辦西濱公路勘察總檢討,初步決定在沿線五十八處遊憩據點選選入優先辦理的三十二處,苗栗縣的有崎頂海水浴場、中港遊憩區、後龍海濱遊憩區、媽靈宮與苑裡海水浴場這五處。到2012年報導時,該廟主委翁隆吉表示,已歷經三次重建。
祭祀
在此廟興建之前,居民認為萬善塚所葬是戰亡遺骸,常會不定時挑飯擔前往祭拜。建廟後,有些不願意奉祀家中先人者亦會將其骨骸混入墓室,事後傳說先人托夢表示無法習慣軍中生活。後來1960年代時,信徒用輦轎來扶乩,認定主神大眾媽的姓名為「王寶英」、又名「金娘」,是乾隆皇的第九位皇妃,奉皇詔帶兵來臺灣平定反清勢力,在淡水登陸時結識一名叫「劉玄祥」的人士並讓他作開路先鋒,後往南征到大安溪便節節敗退,於赤土崎遭反抗埋伏、全軍覆沒,往後得此風水上「臥犬穴」的幫助,得以顯化助人,還蒙受玉皇大帝冊封,領有玉旨普化濟世。
廟因此扶乩,遂改造廟宇,脫離原來厲鬼祭祀。在初一十五中午舉行的犒軍儀式,焚燒紙錢早期從本來僅有更衣、銀紙,改為大百壽金以及壽金,以此凸顯神格,反映與陰兵的差異。居民亦會到這裡點光明燈、安太歲。對此神話產生與神格轉變,蔡承甫評論這是民間社會想像歷史的常見模式,藉皇妃增添貴族榮耀,使地方社群找到相互投射的互動想像,使地方關係更加緊密。
以農曆一月十六為大眾媽誕辰。其福品是擲筊決定,如2012年是以後龍米為底,加上壽麵、柑橘、龜餅、紅印泥、原子筆此六樣福品堆疊,其中原子筆則有取之不竭之意。廟方總幹事張海桐說,早年物資缺乏,每逢大眾媽聖誕,信眾就用過年才有的粿粹製作稱為「雞母狗仔」等地動物造型的粿以敬神或還願,後來越做越大,逐漸演化成龜餅。
七月十六日為年例祭祀。在2002年景氣不佳時,中元時節依然仍有五十餘團酬神戲。
蔣公廟
1979年,通霄洪姓鎮民在此廟旁購地興建兩種建築外觀為傳統的寺廟,其中一座祭祀蔣中正,另一座為城隍爺、包公。內部多處隔間,興建完成後,該人也搬進廟內居住。中國國民黨後龍民眾服務社指出,該廟主曾對黨部陳情爭取補助,但中央黨部派員實勘後,認為並無史蹟保存價值遂未予補助。該人去世後,後代因無力承接,將土地、廟賣給媽靈宮成為廟產。在2002年新聞時,廟方只對城隍廟內的神上香,並說將來要利用這塊土地時,會將蔣公廟、城隍廟拆除。不過2016年報導時,廟方張海桐表示,廟方陸續買下鄰近持分地,總面積達一甲,未來將有整體規畫,中正堂也還不會拆除。
導演黃信堯選用此中正廟做為《大佛普拉斯》劇中人物祈福躲禍的場景。他表示整間廟因為實在太過荒謬,所以旁白就故意用「極簡風」來表示這座廟的怪誕荒謬。
参考文献
祭祀蔣中正的廟宇
苗栗縣廟宇
後龍鎮 (台灣)
1930年台灣建立
|
4511834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8%89%E7%BE%A9%E5%B8%82%E7%AB%8B%E5%8C%97%E8%88%88%E5%9C%8B%E6%B0%91%E4%B8%AD%E5%AD%B8
|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英語校名:Chiayi Municipal Pei Shi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縮寫PSJH),簡稱北興國中、北中,位於嘉義市東區博東路262號。
校史
1962年,嘉義縣議會決議成立一所新的初級中學,校址選在嘉義市北西郊外檜村里阿里山林場,該處當時為為台斗坑玉山林管處苗圃。
1962年8月,「嘉義縣立蘭潭初級中學北興分部」成立,以分部名稱設校的原因,是因當時教育法規要求新設立的學校要符合一定的規模,所以藉助學區內的蘭潭初級中學的人力與資源能較快成立學校。
1962年12月20日奉准獨立設校,定名為「嘉義縣立北興初級中學」。
1964年,成立阿里山香林分校,該校於1966年獨立設校為「嘉義縣立香林初級中學」。
1968年,延長九年國民教育,改名為「嘉義縣立北興國民中學」。
1982年,配合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改隸為「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學校象徵
校訓
新:勇猛精進、日新又新。
速:心到手到、劍及履及。
實:精益求精、實事求是。
簡:執簡馭繁、分層負責。
歷任校長
知名校友
黃小柔,臺灣知名女歌手、演員。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台灣教育小作品
1962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東區 (嘉義市)
北興
|
6738050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ckerham%20Cross%20Halt%20railway%20station
|
Cockerham Cross Halt railway station
|
Cockerham Cross railway station, also known as Cockerham Crossing railway station was a halt at a level crossing on a road that crossed Cockerham Moss towards Cockerham in Lancashire, England. It opened with the line in 1870 and closed in 1930.
History
The station opened on 5 December 1870 by the Garstang and Knot-End Railway. It was situated north of Garstang Road. Passenger services were ceased on 9 March 1872 due to mechanical faults with the train. Repairs were made and the services resumed but they ceased again on 29 March due to more underlying problems. A new engine was purchased and services resumed again on 17 May 1875. An area map from 1892 shows that there was no platform but a map from 1912 showed one and it was described in an article from 1908 but the exact date it was added is unknown. The station was only served on Thursdays and Saturdays. 'Halt' was added to its name in July 1923. Like the other stations on the line, it struggled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us services in the 1920s, so it closed on 31 March 1930. The track was lifted a few years after goods
traffic ceased on the line in 1963.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Disused railway stations in the Borough of Wyre
The Fylde
Railway stations in Great Britain opened in 1870
Railway stations in Great Britain closed in 1872
Railway stations in Great Britain opened in 1875
Railway stations in Great Britain closed in 1930
1870 establishments in England
1930 disestablishments in England
|
116939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5%B8%8C%E5%B8%8C
|
高希希
|
高希希(),原名高西西,男,江西南昌市人,中国大陸导演,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成立工作室希世纪影视。
生平
高希希196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他先于1978年在南昌三中高中毕业后于江西文艺学校学习美术,然后到浙江美术学院进修。毕业后,高希希便在江西电影制片厂从事美工工作。1990年,高希希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
电影学院毕业后,从1994年开始拍摄电视电影、电影、电视剧等作品。近几年,高希希工作重心则在电视剧上。
签约艺人
李依晓、王新军、霍青、邵峰、于滨、李雨轩、李雯雯、王紫潼、康凯、田玲、邱爽、刘婧、陈小纭、姬晨牧、李建新、吴刚、樊营、许松霆、刘羽桐、左一丹、孙嘉、李颖嘉、王茗、肖天、韩张、刘浠希等
影视作品
奬項
历史的天空
第二十五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第二十三届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第五届北京文学艺术奖
第十五届北京影视春燕奖最佳电视剧导演奖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个人档案
高希希新浪微博
Xi希
赣州人
南昌人
北京电影学院校友
中国美术学院校友
美术指导
中国电影导演
中国电视剧导演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2397341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20Place%20for%20Us
|
No Place for Us
|
No Place For Us is the debut EP by ambient techno act The Sight Below, released on August 26, 2008 by Ghostly International. It is available as a free, promotional download on the label's website. The EP was recorded live in Seattle, Washington during the winter of 2007–2008. It is equally influenced by shoegaze and ambient techno.
Each track also has its own individual artwork. In addi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cover" artwork that contains the credits, the artist simply states to the reader,"Share this music."
The opening track, No Place For Us, is reminiscent of William Basinski's The Disintegration Loops, Biosphere and Wolfgang Voigt's Gas project.
Track listing
All songs written by The Sight Below
"No Place For Us" - 6:16
"With Her Kiss (I'd Pass The Sky)" - 6:25
"Twice Failed" - 4:31
Personnel
The Sight Below — Production, Mixing, Guitars, Laptop
Michael Cina — Artwork design
Stefan Betke — Mastering at Scape Mastering (Berlin, Germany)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Ghostly International release page
The Sight Below albums
2008 EPs
Ghostly International EPs
|
5782439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mara%20Vol.%202
|
Tamara Vol. 2
|
Tamara Vol. 2 is a 2018 teen comedy film directed by Alexandre Castagnetti. It is an adaptation of the comic strip of the same name by and , and is about a high school student struggling with her body shape. It is a sequel to the 2016 film Tamara.
Cast
Héloïse Martin as Tamara
Rayane Bensetti as Diego
Noémie Chicheportiche as Sam
Jimmy Labeeu as Wagner
Idrissa Hanrot as James
Manon Azem as Elodie
Sylvie Testud as Amandine
Blanche Gardin as Valérie
Cyril Gueï as Chico
Ina Castagnetti as Yoli
Annie Cordy as Rose
Karidja Touré as Naima
Panayotis Pascot as Max
Bruno Salomone as Philippe-André Trémolo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2018 films
2018 comedy films
2010s high school films
2010s teen comedy films
Belgian teen comedy films
Body image in popular culture
Films based on Belgian comics
Films set in France
Films shot in France
French high school films
2010s French-language films
French sequel films
French teen comedy films
Live-action films based on comics
French-language Belgian films
2010s French films
|
338384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5%92%E4%BA%95%E6%8A%B1%E4%B8%80
|
酒井抱一
|
酒井抱一(,),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家之一,为宗达光琳派的重要画家之一。 他曾参予于光琳的相关活动并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后落发为僧,亦常于进行诗歌创作。
参考
扩展阅读
Papinot, Jacques Edmund Joseph. (1906) Dictionnaire d'histoire et de géographie du japon. Tokyo: Librarie Sansaisha...Click link for digitized 1906 Nobiliaire du japon (2003)
Roberts, Laurence P. (1976). A Dictionary of Japanese Artists. New York: Weatherhill Books. ISBN 0-8348-0113-2; ISBN 978-0-8348-0113-4 (cloth) -- [reprinted by Floating World Editions, Warren, Connecticut, 2005. ISBN 1-891640-19-4; ISBN 978-1-891640-19-3 (paper)]
McKelway, Matthew P. (2012). "Silver Wind: the Arts of Sakai Hoitsu." New York: Japan Society. ISBN 9780300183139
浮世绘画家
酒井雅樂頭家
江戶時代畫家
江戶時代僧人
江戶時代俳人
江戶時代文人
姬路藩人物
|
5753226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N%20album
|
N album
|
《N album》是日本二人組合近畿小子的第15張專輯。於2016年9月21日由傑尼斯娛樂唱片公司發行。
解說
近睽違2年,近畿小子第15張專輯《N album》,本張專輯以「naked & natural」為主題,將近畿小子兩人最「真實自然」的感性呈現,由近畿小子製作,堂島孝平全面協力。繼單曲之後,再次與THE YELLOW MONKEY 吉井和哉、Base Ball Bear 小出祐介合作,此外也加入米倉利紀、THE BACK HORN松田晉二等製作陣容。
專輯收錄包含「沒有鑰匙的箱子」、「若懷抱夢想有時也會受傷」及「薔薇與太陽」等歌曲。
初回版(CD+DVD)、普通版(CD ONLY)兩種版本,封面不同。
初回版共收錄13 首歌曲,封入24P寫真歌詞冊,並附贈特典DVD(影像總長約22分鐘)。
普通版追加〈Summer~我倆的剪影~〉及〈雨聲的波麗露〉2首新曲,共收錄15 首歌曲,封入20P寫真歌詞冊 。
收錄歌曲
初回盤
CD
naked mind
作詞:堂島孝平
作曲:堂島孝平
編曲:Susumu Kawaguchi, Fredrik Samsson
沒有鑰匙的箱子()
作詞:松井五郎
作曲:加藤裕介
編曲:鈴木雅也
和音編排:Ko-saku
單色 夢境()
作詞:堂島孝平
作曲:堂島孝平
編曲:CHOKKAKU
和音編排:堂島孝平
仰望星辰()
作詞:久保田洋司
作曲:萩原和樹
編曲:堂島孝平
和音編排:松本良喜
薔薇與太陽()
作詞:吉井和哉
作曲:吉井和哉
編曲:船山基紀
在鐵塔之下()
作詞:秋元康
作曲:川浦正大
編曲:石塚知生
和音編排:Ko-saku
螢()
作詞:吉井和哉
作曲:吉井和哉
編曲:吉井和哉
弦樂編排:sugarbeans
陽炎 〜Kagiroi()
作詞:堂本剛
作曲:堂本剛/堂島孝平
編曲:十川ともじ
Plugin Love
作詞:MiNE
作曲:Fredrik Hult, Beoar Hassan, Hamed "K-One" Pirouzpanah
編曲:K-One
和音編排:Ko-saku
請讓夜晚停下吧()
作詞:堂島孝平
作曲:堂島孝平
編曲:CHOKKAKU
和音編排:岩田雅之
KING PROTEA
作詞:米倉利紀
作曲:米倉利紀
編曲:柿崎洋一郎
和音編排:米倉利紀
若懷抱夢想有時也會受傷()
作詞:秋元康
作曲:伊秩弘将
編曲:家原正樹
和音編排:Ko-saku
無論經過幾年()
作詞:堂島孝平
作曲:堂島孝平
編曲:Jan Anderson, Peter Heden
和音編排:堂島孝平
初回版特典DVD收錄內容
無論經過幾年 Music video & Making
通常盤
naked mind
沒有鑰匙的箱子
單色 夢境
仰望星辰
薔薇與太陽
在鐵塔之下
螢
陽炎 〜Kagiroi
Plugin Love
請讓夜晚停下吧
Summer 〜我倆的剪影~()
作詞:小出祐介
作曲:原一博
編曲:原一博
主唱編排:竹上良成
弦樂編排:今野均
和音編排:Ko-saku
KING PROTEA
雨聲的波麗露()
作詞:松田晋二
作曲:Chris Meyer & Masaya Wada
編曲:Chris Meyer
若懷抱夢想有時也會受傷
無論經過幾年
外部链接
Johnny's Net
Johnny's Entertainment
Avex Taiwan
近畿小子專輯
2016年音樂專輯
2016年Oricon專輯週榜冠軍作品
|
6027880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C3%A9s%20Blanco%20%28Argentina%29
|
Andrés Blanco (Argentina)
|
Andrés Blanco is an activist in the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Argentina).
He was elected as a provincial deputy in Neuquén Province in 2019.
He has been involved in the FaSinPat factory occupation, and is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ceramics workers' union in Neuquén.
Sources
Two Socialists Elected In Neuquén Province, Argentina
Living people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Argentina) politicians
People from Neuquén Province
Argentine trade unionists
Year of birth missing (living people)
Place of birth missing (living people)
21st-century Argentine politicians
|
5289451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5%AB%E7%81%B0%E8%9D%B6%E5%B1%AC
|
赫灰蝶屬
|
赫灰蝶屬(學名:Hypophytala)是灰蝶科圓灰蝶亞科琳灰蝶族中的一個屬。物種分佈於非洲森林,翅膀上有鮮豔的藍色斑紋。
物種
奔奈赫灰蝶 Hypophytala benitensis
亨利赫灰蝶 Hypophytala henleyi
美赫灰蝶 Hypophytala hyetta
靚赫灰蝶 Hypophytala hyettina
擬美赫灰蝶 Hypophytala hyettoides
黑赫灰蝶 Hypophytala nigrescens
暗色赫灰蝶 Hypophytala obscura
雷赫灰蝶 Hypophytala reducta
Hypophytala ultramarina
范氏赫灰蝶 Hypophytala vansomereni
參考文獻
Ackery, P. R., Smith, C. R. & Vane-Wright, R. I. (ed.) 1995 Carcasson's African butterflies. Canberra: CSIRO.
Larsen, T. B. 2005 Butterflies of West Africa. Stenstrup, Denmark: Apollo Books.
Libert, M. 1999 Révision des Epitola (l. s.) - Révision des genres Epitola Westwood, Hypophytala Clench et Stempfferia Jackson, et description de trois nouveaux genres (Lepidoptera Lycaenidae), ABRI – Lambillionea, 227 p., 16 pl. coul.
Illustrations of diurnal Lepidoptera, Lycænidæ. Volume II. John van Voorst, London.
H
H
|
5167351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7%BB%8F30%E5%BA%A6%E7%BA%BF
|
西经30度线
|
西經30度線是本初子午線向西30度的經線,是為西經30°。此線經線由北極點起穿過北冰洋、格陵蘭、大西洋、南冰洋以及南極洲直到南極點。此段半圓路徑長,於赤道與本初子午線距遠。
西經30度線與東經150度線形成一個大圓,並且是UTC-2時區中間軸。
界線所經
從北極點至南極點,西經30度線依次穿過:
{| class="wikitable plainrowheaders"
! scope="col" width="125" | 坐標
! scope="col" | 國家、領土或海洋
! scope="col" | 注腳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cope="row" style="background:#b0e0e6;" | 北冰洋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
! scope="row" |
| 穿越皮里地北端。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cope="row"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
! scope="row" |
| 穿越皮里地南端。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cope="row"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
! scope="row" |
| 穿越格陵蘭本土與。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cope="row" style="background:#b0e0e6;" | 大西洋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scope="row" style="background:#b0e0e6;" | 南冰洋
| style="background:#b0e0e6;" |
|-
|
! scope="row" | 南極洲
| 主張的阿根廷屬南極地區。 主張的英屬南極領地。 主張的巴西南極屬地。
|-
|}
參見
西經29度線
西經31度線
參考來源
經線
|
4644487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ishton%20Ka%20Mela
|
Rishton Ka Mela
|
Rishton Ka Mela is an Indian television mini-series, which premiered on 27 April 2015 on Zee TV. The series was produced by Essel Vision Productions. It was a mini-series, consisting of only 10 episodes, and ended on 8 May 2015. Indian television actors and actresses Sargun Mehta, Sayantani Ghosh, Karan Veer Mehra, Ratan Rajput, Usha Nadkarni, Eijaz Khan, Anupam Shyam, Karan Grover and Dhriti Bhatia were signed for the series.
Cast
Sargun Mehta as Dipika
Sayantani Ghosh as Naina/Naagin
Adaa Khan as Shruti
Dhriti Bhatia as Radha
Karan Veer Mehra as Karan Singh Gurjar
Usha Nadkarni as Shanta Tai/Mela(Fare)'s owner
Eijaz Khan as Inspector Hooda
Anupam Shyam as Sahukaar
Tanushree Kaushal as Jhumri's Mother In Law
Poonampreet Bhatia as Ritu
Farhina Parvez as Mandy
Hiten Tejwani as Rahul
Srman Jain as Stephan
Smita Singh as Kamla
Ratan Rajput as Jhumri
Gauri Pradhan Tejwani as Neha
Karan Grover as Akshay
Music
Title themes were composed by Mohit Pathak & background score was done by Mohit Pathak & Shailesh Suvarna.
References
2015 Indian television series debuts
2015 Indian television series endings
Hindi-language television shows
Television shows set in Mumbai
Zee TV original programming
2010s Indian television miniseries
|
175243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A0%E9%98%B3%E4%B8%93%E5%8C%BA
|
惠阳专区
|
惠阳专区(惠阳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撤销的行政区划,在今广东省中南部。
惠阳专区
1956年设置专区,专员公署驻惠阳县(在今惠州市惠城区境)。辖原粤东行政区所属惠阳、河源、龙川、紫金、海丰、陆丰6县;原粤中行政区所属博罗、宝安、东莞、增城、龙门5县;原粤北行政区所属连平、和平2县。惠阳专区共辖13县。
1958年,析惠阳县的惠州镇设惠州市;析惠阳县置惠东县。
1959年,撤销惠州市和惠东县。同年,撤销惠阳专区:
将惠阳、增城、龙门、博罗、宝安、东莞6县划归佛山专区;
将海丰、紫金、陆丰3县划归汕头专区;
将连平、龙川、河源3县划归韶关专区。
1963年,复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辖原属佛山专区的惠阳、博罗、宝安、东莞、增城、龙门6县;韶关专区的河源、连平、和平、龙川4县;汕头专区的紫金县。惠阳专区辖11县。
1964年,由惠州镇恢复惠州市。1965年,恢复惠东县。专区辖1市12县。
惠阳地区
1970年,撤销惠阳专区,改置惠阳地区,辖惠州、惠阳、博罗、惠东、宝安、东莞、增城、龙门、河源、连平、和平、龙川、紫金1市12县。
1975年,增城县、龙门县改属广州市,惠阳地区辖1市10县。
1979年,宝安县改设深圳市,由广东省直接管辖,惠阳地区辖1市9县。
1983年,撤销汕头地区,海丰、陆丰划归惠阳地区,惠阳地区辖1市11县。
1985年,撤销东莞县设东莞市,惠阳地区辖2市10县。
1988年,撤销惠阳地区。惠阳、博罗、惠东划归惠州市;河源、龙川、紫金、连平、和平划归河源市;海丰、陆丰划归汕尾市;广东省直接管辖东莞市。
同名区划
1994年撤销惠阳县改设惠阳市。2003年惠阳市撤销建制,改设惠州市惠阳区。
参考文献
广东专区
惠州行政区划史
河源行政区划史
汕尾行政区划史
深圳行政区划史
东莞行政区划史
1956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198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
133497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3%B6%E9%9B%80%E5%B1%B1%E6%B1%89%E5%A2%93
|
银雀山汉墓
|
银雀山汉墓是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的汉朝墓地群落及其纪念馆的统称。银雀山汉墓出土有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以竹简最为珍贵。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發掘
银雀山位于临沂市区东南,是一个小土坡。坡上原来满山遍野生长着一种灌木,叫银雀花,每逢早春,银雀花烂漫如雪,东面的土坡长着金雀花,则如黄雀飞舞,金雀山、银雀山由此得名。目前金雀花仅在市人民公园内尚存有一小块野生林,银雀花则荡然无存。
1972年4月10日上午,临沂县城关建筑管理站工作的文物爱好者老工人孟季华向文物组报告发现了一座古墓。考古工作者前往开始发掘,最初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汉代墓穴,打算尽快结束-{}-发掘。后来一个工作者无意中发现发掘出来的竹片上有字,疑为竹简。考古工作者们立即上报,军队方面甚至派出了一个班来保护-{}-发掘工作。
命名为银雀山一号、二号墓的墓址开凿在山崖之中,两墓椁室结构基本相同,是长方形竖穴,各有一椁一棺。椁内有隔板分割,一侧是棺、另一侧是放置随葬器物的边厢。
一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唐勒》等大批先秦著作。
其中《孙子兵法》已整理出105枚,共一千余字,已发现的篇名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的十三篇相同;初次发现的《孙膑兵法》已整理出232枚,共六千余字;二号墓出土的有公元前143年的《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竹简32枚。
这些竹简的出土,特别是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在同一墓地出土,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解决了孙子和孙膑二人关系的历史之谜。
竹简出土时浸泡在烂泥污水中,损坏十分严重。这些竹简由当时开始发掘的文物组工作人员初步处理后,交由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清洗整理。山东省博物馆、北京大学、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考释校订。整理好的竹简保存在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临沂汉墓竹简博物馆内只保留复制件。
出土竹简整理的精装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原计划出三辑。第一輯已于1985年出版。。2010年1月《银雀山汉墓竹简·贰》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其余墓地也陆续发掘。
出土文物
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守法》、《守令》、《晏子》、《唐勒》、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
陶器:陶壶、陶鼎、陶盘、茧形矩足陶壶、陶俑
青铜器:铜釜、铜镜、三珠钱、半两钱
漆器:彩绘漆盘、漆耳环、漆枕、彩绘漆耳杯
帛画:西汉帛画
木器:木枕、木柄、木梳、木门、木杖、
其他:栗子、核桃等
考古報告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银雀山汉墓竹简(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ISBN 9787501017409
银雀山汉墓竹简(叁),(待出版)
博物馆
1981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在汉墓遗址上兴建,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建在银雀山西南麓,地址为临沂市兰山区沂蒙路212号,是一座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古典宫廷式建筑。馆内分为银雀山汉墓厅、孙子兵法展厅、孙膑兵法展厅、简牍陈列厅和文物陈列厅等五部分。
现馆内有竹简复制品、说唱俑、玛瑙印、古钱币等文物展示。
外部链接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中收錄的《銀雀山漢墓竹簡》
参考
汉朝墓葬
临沂墓葬
临沂文物
兰山区
1972年考古发现
|
8366449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1%9E%E6%96%AF%C2%B7%E7%9B%A7%E6%88%88
|
塞斯·盧戈
|
雅各·塞斯·盧戈(,),綽號「Quarterrican」,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投手,目前效力於聖地牙哥教士。他先前曾效力於紐約大都會,2017年經典賽,他代表波多黎各拿下亞軍。
職業生涯
紐約大都會
2016年7月1日,盧戈登上大聯盟。8月25日,他主投5局無失分拿下大聯盟首勝與敲出首安。整季他拿下5勝2敗,防禦率2.67。
2017年,他代表他母親的國家波多黎各出戰世界棒球經典賽。最後波多黎各在冠軍賽以0比8輸給美國,拿下亞軍。盧戈因為在經典賽受傷,導致他前兩個月都在休息。7月15日,他敲出大聯盟首轟。整季他拿下7勝5敗,防禦率4.71。
2018年,盧戈出賽54場比賽,防禦率2.66。2019年,他首度轉往牛棚。送出104次三振,僅有16次保送,防禦率2.70。不過在2020年縮水賽季,盧戈的防禦率高達5.15,並拿下3勝4敗。
2021年5月中,他因為右手肘動手術進入60天傷兵名單。2022年4月29日,他和另外四名投手合力上演無安打比賽,盧戈投了0.2局。
聖地牙哥教士
2022年12月22日,盧戈與教士簽下1年合約。
個人生活
盧戈於2018年結婚。他在大學時期擅長多種運動,在美式足球他可擔任棄踢手;在足球他可擔任守門員;在田徑上他可擔任跳高選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美国男子棒球运动员
紐約大都會球員
聖地牙哥教士球員
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
2017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波多黎各代表隊選手
波多黎各裔美國人
路易斯安那州人
|
1029812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B7%E7%91%9E%E8%8E%8E%C2%B7%E9%BA%A5%E5%BE%B7%E7%BE%85
|
德瑞莎·麥德羅
|
德瑞莎·麥德羅(英語:Teresa Medeiros)是一位1960年代出生,美國女性羅曼史作家。目前出版23部作品,多次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作品題材多為歷史羅曼史,亦有數本穿越時空、吸血鬼題材,等超自然羅曼史作品。
生平
德瑞莎·麥德羅出生於1960年代美國,處女作於21歲時出版。在成為知名小說家之前,職業是一名護士。截至2015年為止,已出版23 部作品,翻譯至十七種語言,總印量超過一千萬冊。目前與她的丈夫和兩隻貓,住在美國肯塔基州。
麥德羅作品多次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贏得PRISM獎兩次,亦獲得兩次Waldenbooks Award,同時也是Romance Writers of America創始會員,亦為肯特州羅曼史寫作家和小說家協會會員之一。
作品題材多為歷史羅曼史。有少數系列作品為超自然羅曼史,例如:有穿越時空劇情的女巫系列或吸血鬼題材的The Lord of Midnight Series等。作者亦有現代羅曼史、西部羅曼史作品各一,可謂多方嘗試寫作方向。
台灣代理現況
德瑞莎·麥德羅在台灣的中文譯作大多由林白/果樹出版社出版代理,早期作品出版代理較多。近期作品目前無台灣代理。最新一本中文譯作,亦是唯一本由高寶集團代理的作品,為2004出版之《一夜緋聞》(One Night of Scandal)。
該出版社將作者名稱誤值為Terest Medeiros,譯名為泰瑞莎‧梅戴洛斯。
作品列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德瑞莎·麥德羅官方網站
HarperCollins: About the Author
1962年出生
在世人物
美國小說家
美國女性作家
M
肯塔基大學校友
20世纪作家
21世纪女性作家
|
1478226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5%E6%96%AF%E7%9B%83%E8%B6%B3%E7%90%83%E8%B3%BD
|
羅斯盃足球賽
|
羅斯盃()是一項在1980年代後半期舉辦短暫的足球錦標競賽,主要由英格蘭與蘇格蘭角逐,後期才加入一支由南美洲邀請的嘉賓隊共同參與。
概述
羅斯盃是從於1984年停辦的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的灰燼中復活,競賽以前英格蘭足球總會秘書及国际足球联合会主席-{zh-hans:斯坦利·劳斯; zh-hk:史丹利·羅斯;}-爵士(Sir Stanley Rous)命名,最初只是延續每年一次英格蘭對蘇格蘭這個最古老的國際賽對賽傳統,每年一次輪流獲得主場之利,勝出的球隊取得獎盃。
在這賽制下經歷兩年,賽會決定每年從南美洲邀請一支球隊共同角逐以增加競爭氣氛,由於由三支球隊參賽,賽制改為類似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的聯賽制,每隊與其餘兩隊各賽一場,勝方兩分,賽和各得1分,而負方無分,如同分則計得失球差。英格蘭與蘇格蘭仍按每年輪換主場的方式,而嘉賓球隊則兩戰均需作客出賽。
一直以來蘇格蘭球迷南下溫有萊觀看英蘇大戰的數目遠多於北上咸普頓公園的英格蘭球迷,直至1987年在咸普頓公園的階梯看台發生小規模混戰。1989年首次有大量英格蘭足球流氓北上鬧事,在格拉斯哥製造大規模騷亂。由於英蘇大戰廣受注目,而當時英格蘭的球會正被禁止參加歐洲賽事,英格蘭足球總會憂慮國家隊亦會被禁,造成日後停辦的主要原因。
羅斯盃於1989年舉辦五屆後宣佈停辦,而每年一次的英蘇大戰的傳統亦告同時終止。這兩支老對手其後只曾在1996年歐國盃分組賽及2000年歐國盃外圍賽附加賽中再次碰頭。
在羅斯盃的五年歷史中,除1986年第二屆世界杯年外,賽事均於5月進行,通常在本土球季完結後接續舉行。1986年的英蘇大戰於4月舉行,是回復自1969年後集中在5月進行的英國本土四角錦標賽前,追溯至戰前雙方對戰的月份。
歷屆成績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巴西為嘉賓隊
1988年
哥倫比亞為嘉賓隊
1989年
智利為嘉賓隊
成績統計
勝方獲得2分
歐洲國家隊足球賽事
英格蘭足球賽事
蘇格蘭足球賽事
|
64339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ndows%20Workflow%20Foundation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WF),是一項微軟技術,用於定義、執行、管理工作流程(workflows)。目前已原生於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並可以安裝在 Windows XP SP2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作業系統。
創作流程
工作流程包括活動。開發人員可以編寫自己的特定域(domain-specific)的活動,然後利用他們在工作流程。WF 也提供了一般用途活動,涵蓋若干控制流結構。
Hello World
C#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Activities;
using System.Activities.Statements;
namespace HelloWorkflow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Activities.WorkflowInvoker.Invoke(new Workflow1());
System.Console.ReadKey();
}
}
}
書籍
Essential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Dharma Shukla/Bob Schmidt, 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 13 October 2006。ISBN 0-321-39983-8
Foundations of WF ISBN 1-59059-718-4, Brian R. Myers, Apress, 23 October 2006。ISBN 1-59059-718-4
Pro WF: Windows Workflow in .NET 3.0, Bruce Bukovics, Apress, 19 February 2007。ISBN 1-59059-778-8
Professional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ISBN 0-470-05386-0, Todd Kitta, Wrox, 12 March 2007。ISBN 0-470-05386-0
Microsoft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Step by Step, Kenn Scribner, Microsoft Press, 28 February 2007。ISBN 0-7356-2335-X
外部連結
MSDN Library: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En blogg om workflow foundation på Svenska ,瑞典網站
Workflow Foundation
|
518064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d%20Cheshire%20%28UK%20Parliament%20constituency%29
|
Mid Cheshire (UK Parliament constituency)
|
Mid Cheshire is a former two-member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y which existed in the 19th century.
Further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2023 Periodic Review of Westminster constituencies, it will be re-established as a single-member seat to be first contested at the next general election.
Contents of re-established seat
The re-established seat will comprise the following Mid Cheshire towns, together with surrounding villages and rural areas:
Middlewich, transferred from Congleton;
Northwich, transferred from Weaver Vale (to be abolished, with majority of electorate being included in the new constituency of Runcorn and Helsby); and
Winsford, transferred from Eddisbury (to be renamed Chester South and Eddisbury).
History
Under the Reform Act 1867, the Parliamentary County of Cheshire was divided into three 2-member constituencies. This was achieved by the creation of Mid Cheshire which comprised the Hundred of Bucklow from North Cheshire and the Hundred of Northwich from South Cheshire.
Under the Redistribution of Seats Act 1885, the three 2-member seats were abolished and re-divided into eight single-member constituencies: Altrincham, Crewe, Eddisbury, Hyde, Knutsford, Macclesfield, Northwich and Wirral.
Boundaries
1868–1885: The Hundreds of Bucklow and Northwich.
Members of Parliament
Elections
Elections in the 1860s
Elections in the 1870s
Legh resigned, causing a by-election.
Leigh's death caused a by-election.
Elections in the 1880s
Egerton's elevation to the peerage, becoming Lord Egerton, caused a by-election.
See also
List of former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 constituencies
History of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ies and boundaries in Cheshire
References
Parliamentary constituencies in Cheshire (historic)
Constituencies of 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established in 1868
Constituencies of 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disestablished in 1885
Constituencies of 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established in 2024
|
710808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v%20Gatovsky
|
Lev Gatovsky
|
Lev Markovich Gatovsky (26 July 1903 – 18 April 1997) was a Soviet economist. He was the first economist that brought up the objective rules of the socialist economy by with his work: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ist Economy Theory,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30.
External links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831030711/http://www.etext.org/Politics/MIM/wim/wyl/hoxha/bland/ussrchap2.htm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829164715/http://www.etext.org/Politics/MIM/wim/wyl/hoxha/bland/ussrchap3.htm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13081831/http://website.lineone.net/~comleague/book/ussrchap6.html
1903 births
1997 deaths
Soviet economists
Marxian economists
Writers from Minsk
Place of birth missing
|
53090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D%9C%E6%BE%84%E8%8C%84
|
荜澄茄
|
荜澄茄(學名:Piper cubeba),又名尾胡椒(),是胡椒属的一种植物,被栽培以获取其果实与精油。它主要生长于爪哇岛与苏门答腊岛地区,因此有时也被叫做爪哇胡椒。其果实在成熟之前被采集,并被仔细地加以干燥处理。荜澄茄的贸易由其干燥的浆果组成,乾漿果在外观上类似于黑胡椒,但比黑胡椒多了梗柄——即“尾胡椒”的“尾巴”。在干燥过程中,果皮会产生褶皱,颜色也会从灰棕色变为黑色。其种子很硬,呈现白色并富含植物油。荜澄茄的气味被描述为一种让人愉快的香味。其味辛辣刺鼻,有些微苦味。荜澄茄音譯自梵語(),不過這個梵語詞原本是指味道酸甜的白花酸藤果。
荜澄茄通过印度与阿拉伯人之间的贸易传向欧洲。古法语中的quibibes一词来自于阿拉伯语中起源未明的kababah(كبابة),英文名称cubeb则来自古法语。荜澄茄首先以阿拉伯名字出现在炼金术著作中。在约翰·帕金森的著作《Theatrum Botanicum》中,他提到葡萄牙国王在1640年前后下令禁止销售荜澄茄,以促进黑胡椒的贸易。在19世纪的欧洲,荜澄茄贸易曾因其医学用途而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复兴,但是此后它在欧洲市场几乎消失。在西方,它仍然被用作琴酒与香烟的香味剂;在印度尼西亚与非洲则被用作食物的佐料。
历史
在公元前4世纪,西奥佛雷特斯提到了“komakon”,可将其与肉桂混合后作为芳香剂的成分。公元16世纪,吉勒梅·巴德与克劳狄斯·萨尔马修斯认为komakon就是荜澄茄,也许是因为爪哇语中的荜澄茄与“kumukus”的发音相似。这个误解造成了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西奥佛雷特斯之前,希腊人便与远在太平洋的爪哇人有了贸易联系。希腊人不可能从其它地方获得荜澄茄,因为爪哇的种植者们通过烤焦浆果使其绝育,并确保其不在其他地区种植,以维护他们的垄断权。
在中国的唐朝时期,荜澄茄从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传入中国。在印度,这种香辛料被叫做“kabab chini”,意即“中国荜澄茄”,也许是因为中国人也是贸易中的一环,但更有可能是因为它是与中国的贸易中的一项重要商品。在中国,它被叫做“vilenga”或“vidanga”,起源于梵语中的名称。《海药本草》的作者李珣认为它与黑胡椒生长在同样的树上;唐代的医生认为荜澄茄能化食、祛邪、黑发、香体的作用。不过,没有任何跡象表明荜澄茄在中国被用作调味品。
成书于9世纪的《一千零一夜》中,提到荜澄茄可以用于治疗不孕,这表明其已被阿拉伯人作为医药用途。荜澄茄在10世纪前后进入了阿拉伯的菜肴中。写于13世纪晚期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将爪哇描述荜澄茄与其它一些高价物种的产地。14世纪,荜澄茄被鲁昂与利佩的商人以以胡椒的名义从谷物海岸运入欧洲。圣方济会的作者Francesc Eiximenis在一则14世纪的寓言故事中,描述了一名世俗的神职人员进食的习惯——在沐浴后吃掉用肉桂、荜澄茄与蛋黄混合的古怪食物,可能是被作为春药。
在欧洲,荜澄茄亦被认为有祛邪的作用。在17世纪后期,一名天主教教士卢多维科·玛丽亚·Sinistrari记录了祛邪的方法,在其中荜澄茄是一种能挡住梦魇的熏香的成分。即使在今天,他的熏香的配方还在被新异教主义的作者引用,他们也主张荜澄茄能被用于制作香袋与符咒。
在销售的禁令解除后,荜澄茄的烹饪用途戏剧性地在欧洲消失了,只有它的医学用途还延续到了19世纪。在20世纪早期,荜澄茄从印度尼西亚通过定期航班运往欧洲与美国。贸易量逐渐减少到平均每年135吨,并在1940年后实际上停止了。
化学成分
干的荜澄茄浆果包含有由单萜(50%桧烯、α-侧柏烯、蒈烯与1,8-桉油酚)与倍半萜烯(石竹烯、古巴烯、α-和β-荜澄茄油烯、δ-荜澄茄烯、荜澄茄醇、大根香叶烷)构成的精油。
蒸馏掉荜澄茄中的水分大约可获得15%的精油。液态的荜澄茄油烯的分子式为C15H24。常温下为淡绿色或蓝黄色的粘稠液体,有轻淡的樟木香气。 After rectification with water, or on keeping, this deposits rhombic crystals of camphor of cubebs (C15H60).
荜澄茄素(C10H10O3)是存在于荜澄茄中的一种晶状物质,由叶普根尼·叔本兰与Capitaine在1839年发现。可从荜澄茄油烯、或蒸馏后剩余的残浆中分离出。
脚注
外部連結
蓽撥, Bibo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藤
B
|
2999538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8%E9%BE%9C%E7%AB%99
|
丸龜站
|
|}
丸龜站()是一位於日本香川縣丸龜市新町、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Y10。
除了臨時列車外,所有等級的列車皆於本站停車。2013年度,丸龜站的使用人數在全四國JR車站中排行第6。
車站建築
現時站舍已經是第四代,是因應瀨戶大橋通車後而改建,並將車站由地面站變為架空站。設計模式如與宇多津站相近,只是加添了2樓的轉接樓層。
地下中央部份為車站大堂,入閘口設於車站中央位置,並以自動樓梯連接至月台。2014年3月1日起於人手閘口增設對應ICOCA的感應器。大堂內設有附設綠窗口的Warp Centre、觀光中心、自動售票機、多用途休息室、自動櫃員機、洗手間等設施,另外亦有多間商店,包括JR四國子公司的及麵包店、咖啡室「Cafe Station」、糖菓店「Candy Station」以及日本租車丸龜店。
現時車站設有側式月台2個,提供2面2線的配置,有效長度為8卡。未高架化前,則為側式、島式各1個,提供2面3線配置。其中舊3號月台為避線軌,有效長度達11卡。
月台配置
歷史
1889年5月23日:隨讚岐鐵道琴平站至本站通車而開業。
1897年2月21日:伸延至高松,改為中途站。
1904年12月1日:經營權改由山陽鐵道營運。
1906年:鐵道國有化,成為日本國有鐵道車站。
1982年5月15日:貨物轉運服務中止。
1986年11月1日:行李託運服務中止。
1987年4月1日:日本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的營運由JR四國繼承。
2014年3月1日:於閘口增設對應西日本ICOCA咭的感應器。
使用情況
相鄰車站
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
予讚線
特急「潮風」「石槌」「深夜EXP高松」「早上EXP高松」「南風」「四萬十」停靠站
快速「」、普通
宇多津(Y09)-丸龜(Y10)-讚岐鹽屋(Y11)
外部連結
JR四國(丸龜站)
參考資料
Rugame
香川縣鐵路車站
予讚線車站
1889年啟用的鐵路車站
丸龜市
|
422919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20Weir
|
Ed Weir
|
Samuel Edwin Weir (March 14, 1903 – May 15, 1991) was an American collegiate and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 He was the first Nebraska Cornhuskers football player elected to the College Football Hall of Fame and is known as one of Nebraska's greatest athletes. In 2005 the Omaha World-Herald, as part of a series on the 100 Greatest Athletes of Nebraska, named Weir the 19th best athlete in the state's history.
Biography
Born in Superior, Nebraska in 1903, Weir played on the line at Nebraska and was captain of the 1923 team that beat 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He was elected All-American in 1924 and 1925.
Weir turned down offers to play professionally in Jacksonville in 1925. He went on to play professionally for the Frankford Yellow Jackets of 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NFL). In 1927, he and several teammates took over the coaching job in mid-season and achieved a 6–9–3 record, as Weir earned All-Pro honors. The following year, Weir coached the team to an 11–3–2 record, good for a second-place league finish.
Weir was a member of Acacia fraternity, and the track and field complex was later named in his honor.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Nebraska profile
1903 births
1991 deaths
American football tackles
Frankford Yellow Jackets coaches
Frankford Yellow Jackets players
Nebraska Cornhuskers football coaches
Nebraska Cornhuskers football players
College track and field coach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American college football players
College Football Hall of Fame inductees
People from Superior, Nebraska
Players of American football from Nebraska
Burials in Nebraska
|
113112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E%E7%93%A6%E5%8D%A2%E8%AF%AD
|
图瓦卢语
|
图瓦卢语是图瓦卢使用的一种波利尼西亚语言。它与萨摩亚语、毛利语、夏威夷语、塔希提语是远亲,而与密克罗尼西亚与美拉尼西亚中部和北部的波利尼西亚语相近。图瓦卢语从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基督教传教士的语言——萨摩亚语借入了大量词汇。图瓦卢语总共约有13000名使用者。图瓦卢语有5个元音(i, e, a, o, u),10或11个辅音(p, t, k, m, n, g, f, v, s, h, l),由不同方言决定。该语言有4个冠词,分南北两大方言群。
語音系統
元音
图瓦卢语包含五个元音()。所有元音都有长短对立。
图瓦卢语没有双元音,所以每个元音都要分开发音。例如,“taeao”(明天)按4个音节发音(ta-e-a-o).
辅音
仅在努库莱莱方言的有限情况使用。
图瓦卢语音系包含10或11个辅音(),依方言而定。音素拼写为。其余音素使用与IPA符号相同的字母拼写。
構詞
範例
E fā'nau mai a tino katoa i te saolotoga kae e 'pau telotou tūlaga fakaaloalogina mo telotou aiā. Ne tuku atu ki a lātou a te mafaufau mo te loto lagona, tēlā lā, e 'tau o gā'lue fakatasi lātou e pēlā me ne taina.
漢譯: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
參見
吉里巴斯語()
外部連結
Niko Besnier. 2000. Tuvaluan: A Polynesian Language of the Central Pacific. London:Routledge
Niko Besnier. 1995. Literacy, Emotion, and Authority: Reading and Writing on a Polynesian Ato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thnologue
Geoff and Jenny Jackso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Tuvaluan. Suva: Oceania Printers.
Donald Gilbert Kennedy. 1945. Handbook on the Language of the Tuvalu (Ellice) Islands
Formatted, easy-to-use web version of the Handbook on the Language of the Tuvalu Islands
http://www.ling.su.se/pollinet/facts/tok.html
Caves of Nanumanga legend: http://www.tuvaluislands.com/history-caves.htm
参考资料
圖瓦盧語言
波利尼西亚语支
吐瓦魯文化
|
4439939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B%B9%E5%8D%97%E5%90%8E%E5%8E%9D%E9%BE%8D%E9%B3%B3%E5%AE%AE
|
竹南后厝龍鳳宮
|
竹南后厝龍鳳宮,俗稱后厝媽祖廟,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龍安街69號,主祀華南著名的海神天上聖母(媽祖),為竹南外天后宮(內天后宮為竹南慈裕宮),有知名的大媽祖神像建築。現任主任委員為立法委員陳超明。
歷史靈蹟
媽祖由來
相傳清初福建泉州府惠安縣頭北地區漁民,奉湄洲天上聖母的香火到竹南海濱建小廟奉祀,神蹟顯赫故信眾甚多。頭北人操持極為特殊的口音(頭北話),散居苗栗沿海地區,北自竹南崎頂開始,南到白沙屯,都有頭北人的足跡。另說,鄭成功部將楊祖在竹南后厝仔一帶登陸,將軍中奉祀的媽祖神像暫置一小祠供奉。
小祠位於海濱,日久因海沙躉積而傾頹,遂遷於天文里崙仔頂,迄嘉慶年間,村民林振順捐出大坵園現址為廟地,本地檀越等也集資建廟,以供居民永久奉祀,並因有「廻龍顧主,鳳頸之上」之風水,正式命名為「龍鳳宮」。清道光16年(1836年)信士翁芳獻蟠龍石香爐以謝神恩。該廟原始信仰轄區五十三庄,護佑庄民迄今三百餘年,為台灣媽祖信仰文化中重要的廟宇之一。
龍泉井
相傳日治大正初年,瘟疫流行各地,該廟出現泉水醫治百姓,是為龍泉井。
建築
廟身建於清道光16年(1836年),昭和8年(1933年)、民國59年(1970年)擴建,民國80年興建龍吟樓、鳳鳴閣、文化大樓等
民國89年建造廟前山門,民國94年興建後殿五路財神殿、六十甲子太歲殿
大媽祖
龍鳳宮後殿三樓塑有136台尺天上聖母寶像,由薪傳獎大師林增桶主導設計規劃,全尊以樹脂加玻璃纖維(FRP)為模,水泥澆灌塑造而成,線條柔美順暢,以當時工藝實屬難得。完工後,龍鳳宮即被信眾俗稱「大媽祖」
緣由
西元1970年代,適逢龍鳳宮舉行完五十三庄醮典與繞境活動,由主任委員陳錫坤(立法委員陳超明父親)與眾委員人等發起建造大媽祖的構想,以感念聖母靈感,庇佑闔境平安。
而此計畫號召了竹南、頭份、、後龍、香山、造橋、遠至五十三庄以及全國信士共同發心捐資落成。
民國70-72年(1981-1983年)底斥資新台幣1500萬元打造廟頂上著名的媽祖塑像。塑像耗費三年建成,
民國73年(1984年)由香港道教聯誼會主席張銘佳道長主持開光陞座大典,高達136臺尺(45公尺,12層樓),為世界最高的媽祖坐姿塑像
造像
大媽祖採坐姿型態,高136台尺,頭戴九垂雙鳳冕旒,身著五爪金龍披橘袍,外披有紅色外袍及奉帽,手持如意,端坐龍頭椅上,面容慈祥和煦;前方樓梯間上方另雕有龍鳳來朝之意象,呼應龍鳳宮
之廟名;兩側通往二樓樓梯間上塑有千里眼順風耳將軍塑像
內部規劃
塑像內部則分為12層樓,目前因內部尚未修繕,並無開放。
軼聞
2010年有信眾發現大媽祖聖像右眉上方的鳳冠邊緣有喜鵲築巢,廟方擔心喜鵲的排泄物會玷污聖像,對媽祖娘娘不敬,原本要趕走喜鵲、清除巢穴,但也有許多信眾認為這或許是好兆頭,經主任委員陳超明請示媽祖後,媽祖的旨意是「毋須多擾」,陳超明解讀認為,媽祖娘娘慈悲為懷,庇佑黎民也悲憫萬物,即使喜鵲在聖母的額頭築巢,祂也認為無妨、無礙。
裝飾
昭和6年(1931年)重新整修時,新竹州許多名士都在殿內留有鴻爪,如張麟書、鄭永南、李逸樵、朱香光、陳雨亭、陳調元、陳克猷、李呈才與李澄浦父子等。另外主殿通往左右廡的員光門上,各有一幅交趾陶作品,據信為大師陳天乞的作品。
牆上壁畫有二十四孝圖及媽祖救難圖,此外民國104年(2015年)亦聘請李登勝大師繪製鍾馗嫁妹等數幅墨畫。
該廟假日有導覽員值勤,可直接到服務台申請,也可電話預約。
圖片欣賞
神祇聖誕
玉皇上帝為農曆正月初九日
天上聖母為農曆三月廿三日
太子元帥為農曆九月初九日
註生娘娘為農曆三月二十日
福德正神為農曆二月初二日
神農大帝為農曆四月廿六日
關聖帝君為農曆六月廿四日
瑤池金母為農曆七月十八日
觀音佛祖為農曆二月十九日(誕辰)、六月十九日(得道)、九月十九日(出家日)
文昌帝君為農曆二月初三日
魁斗星君為農曆七月初七日
月下老人為農曆八月十五日
至聖先師為農曆八月廿七日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竹南后厝龍鳳宮 官方網站
竹南后厝龍鳳宮的Facebook專頁
苗栗縣媽祖廟
竹南鎮
1836年完工建築物
臺灣大神像
台灣清治時期廟宇
|
4105117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j%C3%B8rn%20Spydevold
|
Bjørn Spydevold
|
Bjørn Spydevold (8 September 1918 – 30 March 2002) was a Norwegian football player. He was born in Sarpsborg, and played for the sports club Fredrikstad FK. He played for the Norwegian national team at the 1952 Summer Olympics in Helsinki. He was capped 37 times for Norway between 1946 and 1953, scoring one goal.
He was the father of Thor, Knut and Bjørnar Spydevold.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1918 births
2002 deaths
Footballers from Sarpsborg
Norwegian men's footballers
Norway men's international footballers
Fredrikstad FK players
Footballers at the 1952 Summer Olympics
Olympic footballers for Norway
Norwegian football managers
Men's association football midfielders
|
51091166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la%20Romash
|
Marla Romash
|
Marla Romash is a Democratic political consultant and speechwriter and pastry chef based out of Jamestown, Rhode Island. She served a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to Vice President Al Gore in The White House and press secretary on his 2000 presidential campaign. Prior to working for Vice President Gore, Romash was a TV and print reporter. She has worked with EMILY's List, and worked on the senate campaigns of Senators Elizabeth Warren and Richard Blumenthal. Romash moved to Jamestown, Rhode Island in 2016, where she continues to operate a pastry and cookie business.
References
American political consultants
Washington, D.C., Democrats
Clinton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People from Jamestown, Rhode Island
American press secretaries
Pastry chefs
Living people
Year of birth missing (living people)
Chefs from Rhode Island
|
4740233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B1%E4%BA%9E%E9%81%8B%E7%AB%99
|
東亞運站
|
東亞運站(、)是澳門輕軌第一期路線的中途站,位於路氹填海區體育館大馬路。本站為高架車站,2015年底平頂。受輕軌車廠工程嚴重延誤影響,此站延至2019年12月10日投入服務。
車站結構
車站樓層
出入口
車站設有兩個出入口。
車站周邊
半徑500米,由近至遠:
公共設施及商業建築
保齡球中心
網球學校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
國際射擊中心
澳門葡京人
上葡京
美獅美高梅
澳門倫敦人
接駁交通
巴士
路線走向
第一期路線為雙向行車軌道,共設21個車站,由關閘作起點站,經馬場東、黑沙環公園、外港碼頭、金蓮花、科學館、藝園、南灣、西灣、媽閣、海洋、馬會、運動場、機場及氹仔碼頭沿線。
歷史
本站原稱澳門蛋站()。原站點位置近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前,後公佈的《輕軌系統第一期2009興建方案》調整至現時網球路對開位置。
2011年12月14日,「C360-輕軌一期路氹城段建造工程」公開招標競投。承攬項目為氹仔排角路至路氹城東之間的一段輕軌路段建造高架行車天橋及四個車站。本項目最長施工期為1021天。當中包括興建本站。
2012年6月13日,輕軌一期「路氹城段建造工程」及「氹仔口岸段建造工程」舉行動土儀式,象徵輕軌一期氹仔段全線動工。
2015年8月下旬至10月初,本站站點建設完成混凝土結構施工,並安裝車站頂部的鋼結構。
2016年11月下旬至2017年初,本站開展行人天橋興建工程。
未來發展
預計2024年,氹仔線往媽閣方向的列車增停位於路氹連貫公路中間的蓮花圓形地增設的離島醫院站成為該線與石排灣線的轉乘車站。
工程相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路氹填海區鐵路車站
氹仔線車站
2019年啟用的鐵路車站
T
|
6758319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mbit%20Eelm%C3%A4e
|
Lembit Eelmäe
|
Lembit Eelmäe (26 September 1927 Holdre Parish, Valga County – 2 July 2009 Tartu) was an Estonian actor.
1951 he graduated from Estonian State Theatre Institute. 1951-1957 he worked at Endla Theatre, and since 1957 at Vanemuine Theatre.
Since 1954 he married actress Herta Elviste. Their son is the actor Andrus Eelmäe.
In 2005 he was awarded with Order of the White Star, IV class.
Filmography
1955 "Andruse õnn" (feature film: role?)
1978 "Põrgupõhja uus Vanapagan" (feature film: role?)
1987 "Näost näkku" (feature film: role?)
References
1927 births
2009 deaths
Estonian male stage actors
Estonian male film actors
Estonian male television actors
20th-century Estonian male actors
21st-century Estonian male actors
Recipients of the Order of the White Star, 4th Class
People from Tõrva Parish
|
5422854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5%A6%E6%88%91%E5%B7%A7%E5%85%8B%E5%8A%9B%EF%BC%81%EF%BC%81
|
給我巧克力!!
|
〈給我巧克力!!〉(英:、日:)是BABYMETAL的數位音樂下載單曲,在2015年5月31日限定於英國發行。
概況
樂曲由(本名上田剛士,原搖滾樂團成員)作曲及編曲、MK-METAL與KxBxMETAL作詞。製作人是KOBAMETAL。2013年12月21日於幕張展覽館的「LEGEND "1997" SU-METAL聖誕祭」公演中首次演出了本曲。在日本放送的廣播節目《》中首播。之後收錄在2014年2月26日發行的首張專輯《BABYMETAL》中的第3首。因為此曲在歐美地區人氣甚高,YouTube點播數也是所有作品中最高的,BABYMETAL在2015年5月31日於英國地區發行了它的單曲。
音樂類型
融合J-POP、鞭擊金屬與鐵克諾音樂。。
副唱YUIMETAL與MOAMETAL兩人的擬聲和音是此曲特色之一,現場表演中包含引導觀眾合唱的設計。歌詞中的巧克力是此曲主題,描述少女為了保持身材控制飲食,但又禁不起巧克力的誘惑。
評論
美國全國性日報《今日美國》的專業樂評在標題為「Babymetal的音樂影片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 - 還是最糟糕的?」專欄文章中評論:「Babymetal稱之為可愛金屬 - 一首混合死亡金屬、電子舞曲和甜美J-POP旋律的奇怪歌曲。他們的新單曲〈給我巧克力!!〉開始是個揚聲器般的失真男聲,接著電吉他和鼓像機槍一樣迅速襲來,快速的人聲唱著對巧克力的瘋狂熱愛。〈給我巧克力!!〉的音樂錄影帶看起來像某種怪異的動漫,成員穿著暗黑哥德的服裝、和穿著骷髏緊身衣的樂隊好像在玩耍一樣,三個女孩跳著複雜的舞蹈,手臂像風車般舞動,如他們在玩空氣吉他。在影片中的一個段落,因為Moametal和Yuimetal都圍著她跳舞,Su-metal擺了一個像麥琪拉·瑪隆妮的招牌表情。」。美國將它列為有史以來九個最具實驗性的女團歌曲之一:「第一次聽到會覺得充滿了違和感,但你會發現自己沒多久就跟著哼起來了」。
音樂錄影帶
音樂錄影帶的導演是,影片內容是2013年12月21日在幕張展覽館「LEGEND "1997" SU-METAL聖誕祭」上的首演,2014年2月4日官方在YouTube上傳了短片,2月25日上傳完整影片。2015年4月16日負責歐洲發行市場的唱片公司也在自己的YouTube官方頻道上傳此音樂錄影帶)。BABYMETAL官方在YouTube上傳音樂錄影帶第9天後即達成100萬次點擊,至2016年底的點播數是6400萬次、留言數達6萬多,成為全球關注的影片。同時也將影片收錄在專輯《BABYMETAL》日版與歐版首批限量的優惠DVD中。
現場表演
於2015年12月25日播出的朝日電視台節目「 2015」中表演了此曲。2016年4月5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脫口秀節目斯蒂芬•科爾伯特晚間秀現場演唱此曲,也成為第一組上此節目演唱的日本團體。此曲也曾使用在合作企劃上,2015年6月12日在英國金屬音樂節「 2015」與DragonForce同台共演此曲,同年9月20日在日本的電音音樂節「 2015」與Skrillex同台共演此曲。
獎項與榮譽
「告示牌世界數位歌曲榜」第5名
「告示牌熱門100金曲榜」第54名
「NSK Awards 2014」最佳專輯歌曲
「B-Pass」情人節最想聽的名曲排行第3名
「OKMusic」關於巧克力的最好聽情人節歌曲第1名
製作人員
SU-METAL — 主唱
YUIMETAL — 副唱
MOAMETAL — 副唱
— 製作人
MK-METAL — 作詞
KxBxMETAL — 作詞
TAKESHI UEDA — 作曲・編曲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音樂錄影帶
BABYMETAL - 給我巧克力!!歌詞
2015年單曲
BABYMETAL歌曲
|
6325519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sy%20%28Ice%20MC%20song%29
|
Easy (Ice MC song)
|
"Easy" is a song by British, Italy based Eurodance artist Ice MC. It features vocals by German singer Jasmine Heinrich and was also his first single, produced and written by Italian music producer and composer Roberto Zanetti. Released in 1989 by ZYX Records as the lead single from the debut album, Cinema (1989), the song enjoyed success all over Europe, reaching the top 3 in Spain (2) and West Germany (3), and the top 5 in Italy and Switzerland. In the US, "Easy" peaked at number four on MTV's Video Rap Chart. There were produced two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music video for the song.
Critical reception
Bill Coleman from Billboard wrote, "First strains of influence by Milli Vanillis chart dominance are felt on this pop-slanted rap track." David Giles from Music Week described it as a "pleasant rap/soul collaboration, and in places there is even a hint of reggae toasting in the vocals." He added, "Lyrically it appears to be an opportunity to namecheck all Ice's favourite musical styles and artists, but cryptic enough to keep us guessing."
A reviewer from The Network Forty commented, "Imagine a rap song produced by David Foster, featuring lapses of Jeffrey Osborne balladering, while Maddy Hayes' secretary murmurs "Real Intellectual Muscle" throughout and you have this innovative new crossover record." Tom Doyle from Smash Hits complimented the song as "a good rap record which sounds very mean "n" tough in the verses and a bit like Milli Vanilli in the choruses. Very singable and happy."
Track listing
7" single, UK (1989)
"Easy"
"Rock Your Body"
12" single, UK (1990)
"Easy" (Extended Revolution Mix) — 5:35
"Easy" (Radio Version) — 3:40
"Easy" (Attack Mix) — 6:35
"Rock Your Body" — 3:56
CD maxi, UK (1990)
"Easy" (Radio Version) — 3:45
"Easy" (Extended Revolution Mix) — 5:43
"Easy" (Attack Mix) — 6:36
"Rock Your Body" — 3:56
Charts
References
1989 songs
1989 debut singles
Ice MC songs
English-language Italian songs
ZYX Music singles
|
5668639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81%E5%9F%8E%E6%A1%A5
|
老城桥
|
老城桥(挪威语: Gamle Bybro)位于挪威南特伦德拉格郡特隆赫姆,是该市的特色地标之一。
历史
老城桥横跨Nidelva河,从主要街道 Kjøpmannsgata的南端,连接Bakklandet社区。老城桥由Johan Caspar von Cicignon兴建于1681年,特隆赫姆大火以后重建期间。桥梁的位置具有军事战略意义。国王克里斯蒂安五世承担了建造费用。它完成于1685年。这座桥是在原Elgeseter 桥附近建造。该桥建成后,旧桥逐渐朽烂崩塌。从那时起, 老城桥发生了许多变化。
老城桥原本使用木料建造,但是由三个石墩支撑。在桥的中间,安放了一扇铁门,作为城门使用直到1816年。桥的每一端都有收费站和警卫室。西端的仍然存在,而东端的已于1824年拆除。老城桥在1861由工程师Carl Adolf Dahl(1828-1907)重建。
老城桥也被称为幸运之门(Lykkens portal),源于挪威歌手和作曲家Kristian Oskar Hoddø(1916-1943)的歌词“你是安静和美丽的Nidelva河”。传说, Hoddø 在1940年4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在老城桥上写了这首歌。Hoddø 是反对纳粹德国占领挪威的抵抗运动的成员,1943年11月17日和其他八名挪威抵抗战士在特隆赫姆被处死
。
参考
Øksendal, Asbjørn (1969) Lurøy-affæren - Operasjon Oleander : Gestapo i Trondheim og Leksvik-affæren 1942-44 ISBN 978-82-7005-023-9
特隆赫姆旅遊景點
17世纪桥梁
挪威桥梁
|
152816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B%E9%82%A3%E8%AF%86
|
末那识
|
末那识(),佛教術語,識的分類之一,為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學系或法相唯識宗所说八识中的第七识。具恆審思量之性,又稱我意識我主宰;為與意識()即第六識相區別,虽末那译为“意”,但稱為末那識,不称“意识”。護法論師等稱其為阿賴耶識和六識的俱有依。
音義
末那(manas),義譯為意,是思量、思考的意思。在《雜阿含經》中,意與心、識經常一同出現,被當成同義詞。是六識與六內處即六根之一。
出處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有關於識蘊有兩個說法:一為心意識三分,心、「末那」與識並列;二為本識和轉識二分,「末那」是七轉識之一。玄奘譯《顯揚聖教論》中,提到識有八種,為阿賴耶識、五識、「意」及意識。安慧《大乘廣五蘊論》記載為六轉識、染污意和阿賴耶識。
《瑜伽師地論》中記載,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末那」俱轉,「末那」恆與我見我慢相應,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意識依染污末那,而受相縛,不得解脫。真諦譯《決定藏論》對應段落稱,阿賴耶識常與「我慢心」相應生,意識依「心」得立。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中指示「末那」為意根,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在相應段落將此處的「末那」直接稱為「意根」,此二論一致記載:以阿賴耶識為所依五識身得生,又因阿賴耶識而得有意根,以意根為所依第六意識得生。真諦譯《決定藏論》對應段落稱,以阿賴耶識為所依五識身和意識得生,沒有提及二者之間的意根。
在《成唯識論》中,關於諸識之俱有依的解釋有四種,窺基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意地”的所依中,也加入了俱有依末那識。
第二能變識
瑜伽行唯識學派謂萬法皆為識之所變,故謂八識為能變。第一能變識:阿賴耶識。第二能變識:末那識。諸心所有法乃由八識和合運作而為變現,末那識能在初能變識阿賴耶配合下變現萬法,故名第二能變識。
末那識的功能
第七识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对第八识(阿賴耶識)的进行主观感应并形成自我意识–恆執阿賴耶識為我、我所有。《大乘密嚴經》卷1有這樣的說法:末那攀緣阿賴耶識,就如同磁石緊吸著鐵一般,染污的末那識,執取阿賴耶為自內我,末那識執持有情身一切法,以為他就是身心的主人。末那识特点是思量,而第六识的特点是识别。由于不可控,透过第七识会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
法相唯識宗認為,末那識是第六意識之所依根,故名意根,與前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同屬六根之一,不同於前五根是有色根,是屬於色法;意根是心法,是八識中之第七識,心法無色,屬無色根。
意根是不可見有對,是無色根。
意根是意識所依根,所以稱為意根。
意根是能引生意識的心,所以稱為意根。
意根是意識生起後運作時必須依止才能運作的心,所以稱為意根。
也有人認為,末那識不是意根,他是已經過色塵法塵色法心法,所有行為造作都由自己的末那識(我主宰)決定,但想行之間建立了間隔也就是五蘊的調理而使自己善業,好的行為,甚至可以更好,到達有修養有成就,也就是佛的十一名號。
歷史研究
在龍樹著作中,不曾提到末那識,在唯識學派早期經典,如《解深密經》與《攝大乘論》中,也都沒有提到末那識。在八識學說中,末那識可能是最晚出現的。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中提到八識,其中第二識稱為意,即末那。至《成唯識論》時,末那識學說已被確立,並形成八識體系。
學術界認為《瑜伽師地論》、《解深密經》與《攝大乘論》皆未明確說到末那識,日本學者結城令聞認為,《解深密經》時代尚未有末那識的說法,直到無著時代,末那識學說才被建立。印順法師認為,末那識是由《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與《攝大乘論》中的染污意,逐漸發展而成。
地論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釋《十地經論》中「三種同相智」時,以被認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識為第七識,體現了歷史上曾有個時段,有人不把「意」分立為第六意識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識。
相關條目
六根
八識
十八界
參考文獻
佛教術語
瑜伽行唯識學派
|
753932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B6%AF%E4%B9%8B%E6%A3%AE%E7%AB%99
|
鶯之森站
|
鶯之森站()是位於兵庫縣川西市鶯之森町,能勢電鐵的妙見線車站,車站編號為NS04。
歷史
在路線雙線化前,於豬名川橋樑上流位置曾經設有矢問站()。隨著鐵路線引入較大車身的,由於矢問站月台與車廂之間的空隙較大,使該站廢止,取而代之的是開設此站。在車站啟用當初設有島式月台,同時可進行列車交會。
1916年(大正5年)9月5日 - 瀧山至皷瀧之間開設矢問站。
1953年(昭和28年)8月21日 - 矢問站廢止,此站啟用。
1967年(昭和42年)11月30日 - 隨著鐵路線成為雙線鐵路,此站進行改善工程。
車站構造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月台可容納6卡車廂,但是現時只有4卡編成的列車停靠。閘口位於靠近山下站一方。
在兩月台北邊設有閘口。山下站方向月台與閘口位於同一平面上。道路與閘口之間有3級樓梯。川西能勢口站方向月台與閘口之間設有8級樓梯。兩月台沒有考慮到無障礙設施。川西能勢口站方向月台的樓梯中設有兩段式扶手。於閘內兩月台之間不同互相前往。山下站方向的閘口外邊設有男女廁所。川西能勢口站方向閘口外邊設有候車室。車站大樓與月台的主調顏色為,以配合站名「鶯之森」。
月台
※此站沒有編定月台編號
車站周邊
站名取自車站周邊有樹鶯出沒,現在在春天仍然在聽到樹鶯聲響。現時車站附近進行都市開發,在車站至住宅區之間還有一些樹林,在樹林內還可看見松鼠、浣熊和黃鼠狼。
在1954年7月,於站前處設有能勢電氣軌道(現時:能勢電鐵)遊泳池,但是在1959年,颱風薇拉吹襲日本,使遊泳池因被破壞而廢止。現時還可看見遊泳遺址。
在離開鶯之森站後,首先通過鶯之森隧道,隨後鐵路線越過{{Translink|ja|猪名川|豬名川]],便進入大阪府池田市一部分範圍,最後鐵路線再次進入兵庫縣。
在車站附近設有,縣道與鐵路線並行。縣道上設有路線通過,但是車站附近沒有巴士站。
相鄰車站
能勢電鐵
妙見線
特急「」
通過
普通
瀧山(NS03)-鶯之森(NS04)-鼓瀧(NS05)
注腳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日本鐵路車站列表 U
外部連結
鶯之森站 (能勢電鐵)
guisunomori
1953年啟用的鐵路車站
妙見線車站
川西市鐵路車站
|
375051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A1%E5%91%BD%E6%8E%92%EF%BC%9A%E9%98%BF%E5%AF%8C%E6%B1%97%E6%88%98%E4%BA%89%E4%B8%AD%E7%9A%84%E8%8B%B1%E9%9B%84%E3%80%81%E5%8F%9B%E5%BE%92%E3%80%81%E5%BC%82%E8%A7%81%E8%80%85%E5%92%8C%E6%89%8B%E8%B6%B3%E6%83%85
|
亡命排: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叛徒、异见者和手足情
|
《亡命排: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叛徒、异见者和手足情》()是由美军第10山地师的一位排长肖恩·帕内尔上尉和约翰·博尔顿合作所著,讲述了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第87步兵团第2营B连第3排——“亡命排”的战士们在阿富汗东部边境与恐怖分子英勇斗争的故事。本书的简体中文版由著作者肖恩·帕内尔及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授权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在中国大陆出版。
内容简介
《亡命排:阿富汗战争中的英雄、叛徒、异见者和手足情》描述了美军第10山地师在阿富汗群山中进行英勇抵抗的故事,肖恩·帕内尔上尉讲述了一个刺激有趣、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一个关于胜利、灾难以及战斗中结下的生死兄弟情的传奇故事。
二十四岁的游骑兵肖恩·帕内尔被任命为一个40人的精锐步兵排排长——这个排后来被称为“亡命排”——并奉命消灭以巴基斯坦为基地,来自阿富汗东部边境的山谷的恐怖分子。帕内尔和他的部下原以为他们要对付的是一群平民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但在2006年5月,他们进行例行巡逻时穿越了兴都库什山脉的一处低谷,结果遭遇到一场残酷的伏击战。勉强生还后,帕内尔和他的部下这才意识到,他们所面对的是二战结束后美军遇到的最专业、最具经验的战士。
接下来便是十六个月的近战,这一过程中,“亡命排”成了帕内尔的家:从参谋军士格里格·格里森,一个睿智、不停地吸着烟的老兵,他从来不会丧失自己的冷静;到专业军士罗伯特·皮尼奥特,一个温文尔雅、稳重谨慎的人,同时有着一颗战士的心和经济学家的头脑;再到参谋军士菲尔·鲍德温,排里冷静而又理性的声音,9·11事件后,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事业、家庭、稳定的收入——来为国效力。但对他们来说,战斗的代价是高昂的:全排80%的人在战斗中负伤,自盖茨堡战役以来,他们的伤亡率是最高的,而且,他们中的一些人再也没能回家。
这是一个关于战火兄弟情的故事,炽热而又令人难忘,在这十六个月中,“亡命排”唤醒了强烈而又真挚的情感,展示了帕内尔和他的部下如何重塑他们的生命,以及他们在相互间找到的挚爱和信念是如何使他们存活下来的。
参考
参考资料
美國書籍
|
187104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7%A6%8F%E6%98%8E
|
杜福明
|
杜福明(),外號「杜老爺」,為台灣的棒球選手,曾經效力於中華職棒統一獅及興農熊/興農牛隊,守備位置為投手,2015年底因為總教練郭泰源邀請,擔任中華職棒統一7-ELEVEn獅隊投手教練,合約至2017年球季結束,2016年時為台灣最老的職棒本土教練。
杜福明為統一7-ELEVEn獅隊第一位先發投手及台灣職棒史上首位勝投。然而近期為人所知的並非球員時的豐功偉業,而是其「速差理論」。杜氏曾經指出,「就算你球速高達150公里,但投多了對打者來說跟110公里沒啥差別;不過如果你擁有速差超過25公里的變化球,你的130公里直球可以擁有時速150公里的威力」。而其執教功力於2005年時即有網友提供數據與照片加以質疑,近期回職棒擔任投手教練後,也有網友提出GIF動態圖檔實證其執教成果。
曾經透過規則五選秀上大聯盟的旅美投手王維中為杜福明在華德工家任教時的學生。
經歷
球員生涯
台南市中西區進學國小少棒隊
台南市金城國中青少棒隊
高雄市七賢國中青少棒隊
台南市南英商工青棒隊
台灣電力棒球隊
統一棒球隊
中華職棒統一獅隊(1990年~1995年)
中華職棒統一獅隊兼任投手教練(1995年)
中華職棒興農熊/興農牛投手教練兼任投手(1996年1月6日~1996年10月)
教練生涯
台灣大聯盟年代勇士隊投手教練(1997年)
台灣大聯盟年代勇士隊總教練(1998年~1999年)
台灣大聯盟遠傳勇士隊首席教練(2000年)
台灣大聯盟網客勇士隊總教練(2001年)
高雄縣立澄清湖棒球場場長(2002年)
中華職棒誠泰太陽隊投手教練(2003年)
高雄縣高苑工商青棒隊教練
高雄市三信家商青棒隊教練
中華職棒誠泰Cobras隊投手教練(2006年~2007年10月22日)
高雄市前鎮國小少棒隊總教練(2009年)
中國棒球聯賽河南吉象隊教練(2009年)
高雄縣華德工家青棒隊教練(2010年~2012年)
高雄市高苑工商青棒隊教練(2012年~)
長榮大學棒球隊教練(2013年~2014年)
美和科技大學棒球隊教練(2015年~2015年12月)
中華職棒統一7-ELEVEn獅隊投手教練(2016年~7月18日)
中華職棒統一7-ELEVEn獅隊牛棚教練(2016年7月18日~2017年11月30日)
中華職棒統一7-ELEVEn獅隊球探(2017年11月30日~)
職棒生涯成績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D
D
D
D
D
D
D
D
棒球球探
統一7-ELEVEn獅教練
統一7-ELEVEn獅人物
台鋼雄鷹人物
1984年奧運棒球賽中華台北代表隊選手
|
688288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LINE%20MUSIC
|
LINE MUSIC
|
Line Music(風格化为LINE MUSIC)是由LY Corporation推出的付费订阅音乐流媒体服务,是建基于现存LINE应用程式的一套娱乐系统。用户使用该服务不仅可以流媒体点播歌曲,还可以将音乐直接分享到通訊軟體LINE。Line音乐部门主席为林淑俊。LINE Music是韓國NAVER VIBE音樂服務的海外版,如NAVER Clova一樣,在海外的服務皆由LINE品牌提供。
历史
2014年12月,LINE公司透露计划将产业链扩展到消息服务Line之外,提供一站式娱乐门户,供用户利用LINE服务消费媒体。该计划于2014年10月已经制定,在LINE年度活动上公布。当时,该公司还宣布推出在线服务和进军游戏产业,同时斥资4.8亿日元投资音乐流媒体部门。此前,LINE公司已与日本索尼音乐娱乐和爱贝克思集团签订版权协议。计划公布同月,公司从微软手中收购,助力其音乐产业全球扩张。不过,LINE公司表示MixRadio会从母公司独立运营。
2015年6月11日,LINE公司在日本上线Line Music,同时与华纳音乐集团、环球音乐集团和国王唱片签约。
2015年8月,Line Music宣布登陆有3300万名注册用户的Line第二大用户国泰国。Line与、、SpicyDisc和What The Duck等泰国主要音乐厂牌签订了版权合约。
2019年7月10日,Line Music在台湾上线。
特性
正式上线时,Line拥有全球30家音乐厂牌和出版商的150万首授权歌曲,到2016年增加到3000万首。
软件的另一大特点是与LINE通讯软件的合并,用户可以将音乐或播放列表直接发送给LINE的好友或群聊。此外,用户可以与正在聊天的用户同步播放歌曲。未订阅用户可以试听歌曲30秒。
推广
2015年7月11日,Line公司在日本的首支电视广告播出。
竞争
Line Music上线前,Deezer、和Tidal是泰国音乐流媒体市场仅有的竞争者,当时市场上还缺少Spotify等其他大公司。
和泰国不同,日本没有Spotify、Rdio、Deezer、Xbox Music和Pandora电台等流媒体服务,除了索尼娱乐网络推出的“音乐无极限”()服务。由于索尼2012年底决定从ITunes Store撤出曲库,加上垄断性行为,该服务的月费高达1480日元。音乐无极限服务下线后,索尼于2015年1月28日宣布推出与Spotify合作的PlayStation Music。2015年6月30日,苹果公司的Apple Music全球上线,成为日本流媒体行业的第三名竞争者。
评价
Line Music获得日本和泰国用户的热捧,两地上线首月下载量达620万次。
帐号与订阅级别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2015年软件
線上音樂商店
音樂分享網站
Android软件
Naver
IOS软件
2015年日本建立
2015年泰国建立
2019年台灣建立
LY Corporation
|
1940791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clercq
|
Leclercq
|
Leclercq, LeClercq, or Le Clercq is a surname, and may refer to:
Arnaud Leclercq (born 1967), French author
Auguste Bouché-Leclercq, French historian
Carlotta Leclercq (1838–1893), British actor
Chrétien Le Clercq, 17th century, New France missionary
Daniel Leclercq (1949–2019), football player
Eugène Leclercq (1832–1908), draughts world champion
Fabien Leclercq (born 1972), French footballer
Frédéric Leclercq (born 1978), bassist
Hugo Pierre Leclercq (born 1994), better known by his stage name Madeon, a French DJ.
Jacques Leclercq (1891–1971), Belgian theologian and priest
Jean Leclercq (disambiguation), several people
Jean-Claude Leclercq (born 1962), French bicycle racer
Jean-Marc Leclercq, French singer
Jeanne Leclercq (1868–1914), French opera singer
Julien Leclercq (disambiguation), several people
Michel Leclercq, French billionaire businessman
Olivier Leclercq, French businessman
Patrick Leclercq (born 1938), Minister of State of Monaco
Pierre-Georges LeClercq, Belgian long-distance runner
Robin Leclercq (born 1952), French former footballer
Rose Leclercq (1843–1899), English actor
Salomone Leclercq (1745–1792), French Roman Catholic martyr and saint.
Suzanne Leclercq (1901–1994), Belgian paleobotanist
Tanaquil LeClercq (1929–2000), ballet dancer
See also
LeClerc (similar spelling)
French-language surnames
|
46207087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ck%20House
|
Clack House
|
The Clack House is a historic house at 725 East Dogwood Lane in Fayetteville, Arkansas. The Prairie School house was designed by John G. Williams, then a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Fayetteville and founder of its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and was built in 1954–56. The house was designed for the Clacks with energy efficiency in mind, using hollow cavity masonry walls, while providing expansive views of the city from many windows.
The house was listed on th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 2006.
See also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listings in Washington County, Arkansas
References
Houses on th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 Arkansas
Prairie School architecture in Arkansas
Houses completed in 1954
Houses in Fayetteville, Arkansas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 Fayetteville, Arkansas
|
4707191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A%A6%E6%96%AF%E5%9D%A6%E8%88%AA%E7%A9%BA%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是印度一家國有的航空、航天和國防公司,總部設於印度的班加羅爾。印度斯坦航空由印度的國防部管轄,是印度國內的唯一飛機製造公司。
歷史
要追溯印度斯坦航空成立歷史,就要從1940年至1964年中開始談及。1940年12月23日,印度斯坦飛機公司正式註冊成為私有的有限公司,並由先生所擁有。之後,在1941年4月,印度政府通過向印度斯坦飛機公司投資25萬盧比收購該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其因出於戰略上的需要。在1942年4月,邁索爾王國將其控制權交給了印度政府,印度政府於是接管了印度斯坦飛機公司,成為國有化的公司。在1964年10月1日,印度斯坦飛機有限公司和印度航空學有限公司、坎普爾飛機工廠正式合併成為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度獲得美國方面許可,建造了第一架該公司出產的飛機。PC-5飛機是美國哈洛飛機公司設計的一款教練機,並於1941年8月授權印度斯坦飛機公司組裝與使用。
1961年6月17日,印度首度自主研發的試飛。往後下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成為印度軍隊現代化的關鍵,而印度首個戰機現代化計劃光輝戰鬥機於20世紀80年代開展,雖然研發過程歷經艱辛,但此舉卻為印度帶來不可或缺的意義。
在21世紀後,印度斯坦航空所開發的項目大多數均是與蘇霍伊航空集團的合作項目。在2000年10月,俄印兩國簽署諒解備忘錄,確定印度將按照許可照生產140架蘇-30MKI戰鬥機,此舉無疑為印度帶來了很重要的意義。2011年11月,印度生產了首架完全按照俄方技術人員的指示和採用本國材料製造的蘇-30MKI戰鬥機完成首飛。這標誌著印度在軍事現代化又遘向了一大步。
同時,印度國防部長亦在2007年訪問俄國期間,與俄國簽署了合作研製新一代戰鬥機(FGFA)項目,由印度投資項目,目標是按照T-50戰鬥機(PAK-FA項目)的設計,研製雙座的多用途隱形戰鬥機。
然而印度斯坦航空也以其高事故率闻名于世。经印度斯坦航空之手维修过的飞机,大多以坠机结局。据统计,印度斯坦航空自1992至2004年间一共组装米格-21两架,大修8架,其中8架坠毁;组装“美洲虎”3架,大修5架,其中6架坠毁;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坠毁;大修米格-29战机3架,全部坠毁。2013年5月,一位因坠机受伤的印度空军中校Sanjeet Kaila将印度国防部和印度斯坦航空告上法庭,控诉印度斯坦航空的粗制滥造对他的生存权造成了侵害,并要求赔偿。2017年5月2日,德里高级法院判决被告方向Sanjeet Kaila赔偿500万卢比(约合7.75万美元)。
產品
戰鬥機
光輝戰鬥機(量產中)
Su-30MKI戰鬥機(許可生產)
(開發中)
(開發中)
FGFA(與蘇霍伊航空集團合作,已擱置)
AMCA(印度自主研發的中型隱形戰鬥機,開發中)
戰鬥轟炸機
攻擊機
米格-27(許可生產)
美洲豹攻擊機(許可生產)
教練機
鷹式教練機
HT-2教練機
HPT-32迪帕克教練機
HTT-34教練機(迪帕克教練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版本)
直升機
北極星直升機
HAL輕型戰鬥直升機
(開發中)
(開發中)
樓陀羅攻擊直升機
農用飛機
圖庫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參考來源
印度空軍
航空航太公司
|
7676484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other%20%28manga%29
|
Brother (manga)
|
Brother is a yaoi manga by Yuzuha Ougi. It has been published in English by DramaQueen in 2005.
Plot
The story is about Asuka Momoki and Yui Momoki who are two stepbrothers who were best friends during their lifetime as kids and young adolescents. But all that changed, they were best friends until an incident they had one day between each other on a hot summer day
Ever since that day, Yui has been avoiding Asuka at all costs, because he is ashamed of what happened. Yui is so ashamed of what happened that he is trying to avoid Asuka so much even going so far as leaving his native Japan to foreign North America to study at one of the schools there, and forget what happened between him and Asuka.
In America, Yui is very successful in what he does: He has become a tennis superstar, and because of his success, Yui feels that he no longer needs a big brother to look after him. In short, Brother is a bittersweet romance about the love that two brothers can have for each other, and the difficult time they can suffer with it.
Sequel
Although a sequel to Brother ("Brother 2") has been released in Japan, DramaQueen has chosen not to release it in the US.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Brother Official site at DramaQueen
Mania review
About.com
Yaoi anime and manga
2004 manga
|
5324180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nali%20Boudgh%C3%A8ne
|
Benali Boudghène
|
Dghine Benali (Arabic: بن علي بودغن; May 5, 1934 – March 27, 1960), commonly known as Colonel Lotfi, was born on 5 May 1934 in Tlemcen in Algeria.
Benali was an Algerian leader in the Algerian War, organising the Wilaya V from 1958 to 1960.
He first worked as a Political leader with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then moved to fighting in battlefield; he was killed in Béchar by French troops in 1960
Biography
He was born on May 7, 1934, in Tlemcen in western Algeria.
Joining the Liberation Front
He joined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at an early age, and he could handle all the responsibilities as a young member very well and had a good reputation among other members until he decided to move to fight in the battlefield.
Death
Colonel Lotfi died in an unfair battle against French troops on March 27, 1960, two years before independence in a mountain in eastern Béchar.
Legacy
He is considered a national hero in Algeria.
The airport of Béchar, Boudghene Ben Ali Lotfi Airport was named after him.
A movie was produced with the name of "Lotfi" narrating his story and struggle against French rule in Algeria.
In Oran one of the biggest streets in the city has his name; a high school there is named after him.
See also
French rule in Algeria
History of Algeria
Provinces of Algeria
Algerian War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War in Algeria: the French experience
1934 births
1960 deaths
People from Tlemcen
Movement for the Triumph of Democratic Liberties politicians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Algeria)
People of the Algerian War
Algerian guerrillas killed in action
|
400932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B3%E7%B1%B3%E9%A2%97%E7%B2%92
|
纳米颗粒
|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通常定義為直徑在1至100纳米 (nm) 之間的物質顆粒。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电子能级量子化,又被称为量子点。
纳米顆粒通常與微米顆粒(Microparticle)(1-1000 µm)、「細顆粒」("fine particles")(尺寸在100 到2500 nm 之間)、和「粗顆粒」("coarse particles" )(範圍在2500 到10,000 nm 之間)區分開來,因為它們的較小尺寸驅動著截然不同的物理或化學特性,如膠體性質和超快光學效應或電學性質。
由於更容易受到布朗運動的影響,它們通常不會像膠體顆粒那樣沉積,相反,膠體顆粒的粒徑範圍通常為1至1000nm。
纳米颗粒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它搭起了大块物质和原子、分子之间的桥梁。大块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与大小无关,但是在纳米尺寸上却通常并非如此。一些和尺寸相关的物理性质被观测到,例如:半导体纳米颗粒的量子束缚,一些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胞质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磁性材料的超顺磁性,400纳米金环,当外加磁场时,金环产生震荡电阻,这种现象称作磁阻效应,而这种效应明显和环的小尺寸有关。 类固体和软的纳米颗粒也被制造出来。脂质体是典型的具有类固体特性的纳米颗粒。
由于在生物医学,光学和电子等领域有多种潜在的应用,纳米颗粒研究目前是有强烈科学兴趣的领域。
定義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在2012年提出的生物相關聚合物術語中,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將纳米顆粒定義為「尺寸在 1 × 10−9 和 1 × 10−7 m 範圍內的任何形狀的顆粒」。 這個定義是由IUPAC在1997年所給出的定義演變而來。
在2012年的另一份出版物中,IUPAC將該術語擴展為包括僅二維低於 100 nm 的管和纖維。
参见
陶瓷工程
胶体
脂质体(Liposome)
纳米地球科学
纳米医学
树状物
参考资料
|
63200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3%E6%9C%97%E9%82%A8
|
元朗邨
|
元朗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在元朗區的首個公共屋邨,位於元朗大橋村東面,共有5座樓宇,於2001年被拆卸。
簡介
元朗邨於1966年落成時名為「元朗徙置區」,前身為大橋村的農地,為第一個鄉郊徙置區,用以安置屏山鄉及十八鄉被清拆的寮屋戶,直至1973年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才改稱為元朗邨。
元朗邨於2001年被拆卸後,政府本計劃在原址興建私人參與居屋計劃,但因2002年政府宣佈停建居屋,計劃因而遭擱置,以致元朗邨原址土地空置多年。後來香港房屋委員會計劃於元朗邨空置土地上重建3幢高32層的非標準式住宅樓宇,提供近2千個公屋單位,本來預計於2008年動工,於2012年落成。然而該幅土地位於元朗市中心,鄰近西鐵綫朗屏站,因此有區議員認為應該將土地轉作私人發展,包括要求發展酒店、商業及零售設施,以帶旺元朗區的經濟,有助解決區內的失業問題。
最終香港政府決定將前元朗邨地皮一分為二,有關部門於2010年年初將部分前元朗邨地皮交還香港房屋委員會,準備用作興建公屋朗晴邨。其餘地皮則於2011年3月7日公開拍賣,由長江實業集團旗下的Carlford Investments Limited以24.1億港元投得,現為世宙。其中,房委會縮小原有公屋發展規模,並改為只興建兩幢分別樓高18層其他類型(每層6伙)及29層T字型(每層12伙)的非標準型設計出租公屋大廈,配以構件式單位,地下設有5個街舖、停車位8個、上落貨位、園林及1個多功能室,而一樓則設有平台花園、太極園、2個互助委員會辦事處及屋邨辦事處,有關地基工程於2011年6月進行投標者預審程序,工程於2011年12月展開。
最終,元朗邨原址興建兩幢分別樓高18層及29層的公屋命名為朗晴邨,大約位於前元朗邨第4座的位置,於2016年落成,並於同年9月陸續入伙。另一部份為本港首個限呎項目,長實地產旗下元朗安寧路大型項目世宙,計劃原定於2016年12月落成,最終延遲至2017年3月。
屋邨資料
樓宇名稱
教育機構
邨內曾有兩所小學及一所特殊學校,分別為:
元朗天主教小學
元朗商會第二學校
匡智元朗晨曦學校(於1992年遷至錦綉花園)
而上述的兩所「火柴盒」小學,均與徙置大廈相連,類似慈雲山邨及藍田邨其中若干座、東頭邨22座及石排灣邨4及5座(亦為第四型大廈)拆卸前的設計;其中元朗商會第二學校更同時連接至第3及5座,另一間學校亦同時連接第2及3座,是四型徙廈中獨有的。
事件
1970年5月3日,第5座324室發生兇殺案,魚販李振華(廣東南海人)被前魚檔合伙人兼同鄉余佳亂刀殺死,其妻李端亦告受傷。
1998年3月1日,元朗邨第1座5樓某單位,被揭發醃肉碎屍案(又稱禁錮肢解案)。於一星期前由於佔用該屋作分贓之用的賊人生怕事主告發,故先將他毆斃,並把上門探望的一名年輕女子強姦,及後再將屍體斬件醃肉。被告於2001年被判監19年。
2000年5月22日,元朗邨第5座某單位發生倫常慘劇,一對夫婦發生爭執後,揮刀互斬雙雙死亡。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香港已拆卸公共房屋
元朗區
元朗市中心
以地名/鄉村名命名的公營房屋
1966年香港建立
2001年香港廢除
|
23921848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Yeshivat%20Netiv%20Aryeh
|
Yeshivat Netiv Aryeh
|
Yeshivat Netiv Aryeh (in Hebrew: ישיבת נתיב אריה) is a Religious Zionist yeshiva located at the Western Wall Plaza in the Old City of Jerusalem.
Netiv Aryeh was founded in 2003 by the current rosh yeshiva, Aharon Bina. Avigdor Nebenzahl, former chief rabbi of the Old City of Jerusalem, is the senior rosh yeshiva. His son Chizkiyahu Nebenzahl, the current chief rabbi, also serves as a rosh yeshiva.
History
The yeshiva is named after Bina's father, Aryeh Bina. It occupies a building that formerly housed the yeshiva of Shlomo Goren.
The yeshiva opened in September 2003 following a split in the leadership within Yeshivat HaKotel and started with over 200 students.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are post high school,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ith some students from England and Canada.
Students at the yeshiva study a curriculum consisting of Talmud, Nach, Halacha, Jewish Philosophy, Zionism, and Hassidut.
Controversy
Allegations of abuse have been levelled at the yeshiva. Bina has been alleged to "regularly yell at, humiliate and insult students in public; threaten to expel them for seemingly no reason; press psychologists he hires to share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udents he has sent them; and tell those in disfavor that they are cursed." He has been accused of regularly calling students shaygetz (Yiddish slur meaning "Gentile"), "gay", "fat", "alcoholic", that they would get infected with AIDS or get divorced. Bina's supporters maintain that these are merely symptoms of w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his 'tough love', and that these behaviors are ultimately beneficial to th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ones who were inconsistent with their classroom attendance.
Notable alumni
Mordechai Shapiro, American entertainer
Bibliography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Home page
Orthodox yeshivas in Jerusalem
Yeshivas in the West Bank
|
590906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9%BE%8D%E5%B7%B4%E5%A3%AB265B%E7%B7%9A
|
九龍巴士265B線
|
九龍巴士265B線是香港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天恆邨及旺角(柏景灣),途經天水圍天恩邨、天頌苑、嘉湖北及天慈邨,然後取道元朗公路、大欖隧道及荃灣路,特快往返九龍美孚、長沙灣、深水埗、旺角及港鐵奧運站。
簡介及歷史
隨着天水圍新市鎮的急速發展,南部的交通已不敷應用,因此,運輸署於1999年公開競投6條來往各區的巴士線,包括265B線的前身,來往新市鎮北部及紅磡碼頭的路線。但該線幾乎與269B線重疊,不同之處就是去到北面。因此九巴便將路線略為修改,將該線九龍總站遷往大角咀柏景灣,這樣便不構成重疊問題。該線率先於2001年3月18日開辦,為北部路線系列中的首條,並取代第一代69P線(天水圍市中心←→佐敦道碼頭)。而開辦時由於天恆巴士總站尚未啟用,所以便以天富作臨時總站,同年4月1日天恆總站啟用才遷往,而該線亦由於63X線在2009年縮短至洪水橋而大受天耀和天慈邨居民歡迎。
2015年3月21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
2016年5月9日:本線來回程加停葵涌交匯處站。
2022年11月28日:本線往天恆邨方向增設彌敦道「弼街」站。
服務時間及班次
收費
全程:$16.5
天恆邨往天慈邨或之前:$4.8
美孚站往旺角(柏景灣):$6.9
弼街往旺角(柏景灣):$5.6
大欖隧道轉車站往天恆邨:$11.1
過朗天路後往天恆邨:$4.8
八達通轉乘優惠
使用車輛
該線開辦初期,使用車輛主要為Neoplan Centroliner巴士,同年年尾換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巴士,原有的Neoplan Centroliner巴士則調往265M線。於2007年7月11日及2007年7月16日,再度換回來自70X、73X、277X的2000年Neoplan Centroliner巴士行駛。2008年5月因彌敦道需要使用符合歐盟3型排放廢氣標準的巴士,原有的2000年Neoplan Centroliner被換走,換入配MAN引擎的2002年Neoplan Centroliner。
九巴於2015年訂購一輛猛獅MAN A95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樣版車,配置ND363F引擎及馬來西亞順豐(Gemilang)Lion's City DD車身,於2015年5月15日由運車船「Palmela」運抵香港,隨即駛往代理商合德汽車有限公司之車場作檢驗,其後交付九巴。該輛樣辦車於2015年8月10日獲運輸署批准出牌,車牌為TP1095,編號為AMNE1,入籍屯門車廠(U)管理,並於同年8月21日正式上掛本路線。
現時本線獲派1輛富豪B9TL 12米(AVBWU)及2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雙層空調巴士,由元朗車廠及荔枝角車廠聯合派車。
行車路線
天恆邨開經:天瑞路、天榮路、天城路、天華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及海泓道。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海景街、奧運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深旺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櫻桃街、亞皆老街、新填地街、旺角道、彌敦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華路、天城路、天恩路、天榮路及天瑞路。
沿線車站
客量
在本線未開通前,天水圍居民主要倚靠63X和69X前往九龍西。直到2001年,九巴開辦265B線,使天水圍居民更快前往大角咀及旺角區,從而不再使用63X前往。雖然港鐵西鐵綫(今屯馬線一部分)已經在2003聖誕前通車,但是由於屯馬線遠離天水圍北、大角咀及旺角,本線顯得直接而方便,因此本線客量仍保持平穩增長。而本線的服務時間亦相當長,旺角(柏景灣)開出之尾班車於00:50開出,比東涌綫奧運站尾車00:32和屯馬綫南昌站尾車00:40為長,該段時間正是通宵巴士路線客量最高的時候,天水圍居民仍然不需乘搭昂貴的通宵巴士返回居所。(本線和九巴276A線都被認為是九巴在天水圍服務時間最長的路線,但276A在上水太平開的尾班車為凌晨1時)。
參考資料
《巴士路線發展綱要(2)──荃灣.屯門.元朗》,ISBN 9628414720003,BSI(香港),181頁
外部連結
九巴265B線官方網站路線資料
265B
265B
265B
265B
巴
|
36914750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20of%20Poetic%20Justice%20episodes
|
List of Poetic Justice episodes
|
Poetic Justice (simplified Chinese: 微笑正仪), is a Singaporean television drama series. It stars Rui En, Dai Yang Tian, Rebecca Lim and Desmond Tan as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The story revolves around a group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who have very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but work together to produce the highly popular "Real TV News" program.
It was broadcast on MediaCorp Channel 8 from 11 September 2012 to 8 October 2012. A total of 20 episodes were aired during this period. It will subsequently be aired by Malaysian television channel Astro Shuang Xing from 27 September 2012 to 24 October 2012.
Episodes
See also
List of programmes broadcast by Mediacorp Channel 8
References
Lists of Singaporean television series episodes
Lists of soap opera episodes
|
792609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53%E5%B9%B4%E9%A6%99%E6%B8%AF
|
1953年香港
|
政府
大事記
1月13日,何文田木屋區大火,焚屋1,500間,約16,000人喪失家園,造成1死14傷。
1月25日,九龍仔大火,焚屋400餘間,約2,000人失去家園。
2月24日,九龍城寨西頭村大火,焚屋200間,災民達3,076人,5人受傷。
3月13日,大角咀大火,焚木屋80間,災民936人。
4月22日,一架水警艇於馬灣巡邏時被魚炮擊中傾側,一名水警死亡。
5月12日,天后廟道東街42號榮興雜貨店老闆及未滿一歲的兒子被殺。
6月2日,香港市民盛大慶祝英女皇伊利莎伯二世登基,全港多處舉行閱兵禮,中環舉行花車巡遊。
7月5日,一艘躉船在昂船洲海面失火,4死1傷。
7月10日,筲箕灣香島道山邊發現女子胡桂蘭的屍體,屍身壓於三塊巨石之下。
7月27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正式開設德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9月1日,灣仔星街煉靈堂兩名神父程野聲神父、魏蘊輝神父被殺。華僑日報, 1953-09-08 第5頁
9月7日,
香港仔木屋區大火,焚屋50間,災民300人。
灣仔星街一號之煉靈堂助理司鐸程野聲神父及魏蘊輝神父遭殺戮。
9月8日,蕪湖街建築中唐樓倒塌事故,13死21傷,至今仍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建築業事故。
9月9日,駐港英軍一巡邏艇在伶仃洋被中國炮艦擊毀,7死4傷。
9月18日,強颱風蘇姍襲港,香港天文台懸掛2年來首次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3死9傷。
11月5日,美國副總統尼克遜到港訪問。
11月23日,衙前圍道72號三樓,匪徒入屋行劫,老婦高呼打劫,死於利劍之下。
12月6日,紅磡兒童遊樂場休班警員被十多人毆斃。華僑日報, 1954-12-07 第5頁
12月24日,石硤尾發生香港歷來最多人受災的木屋區大火,3死51傷,58,203名災民無家可歸。
出生人物
1月29日,鄧麗君,著名國語、日語及粵語歌手。
2月1日,廖麗麗,無綫電視藝員。
2月20日,甄妮,國語及粵語殿堂級歌手。
2月23日,鍾鎮濤,香港男藝人,溫拿樂隊主音歌手兼吉他手。
2月24日,羅范椒芬,香港知名政治人物,歷任運輸署署長、教育署署長、教育統籌局局長、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廉政專員。
3月17日,馮檢基,香港立法會議員,1989至2007年出任民協主席。
4月14日,曾志偉,著名香港藝人。
4月18日,沈金康,香港單車代表隊總教練。
5月8日,劉吳惠蘭,2008至2011年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5月19日,梁耀忠,香港立法會議員。
5月23日,李家祥,執業會計師,1991至2004年出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7月21日,張艾嘉,知名華人及香港電影演員。
10月8日,麥潤壽,香港廣播節目主持人。
9月11日,余若薇,香港公民黨主席,2000至2012年出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11月1日:
羅致光,民主黨成員、1995至2004年出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12月6日,歐陽佩珊,資深香港電視演員。
本年,盧宛茵,資深電視藝員。
本年,吳天海,九倉副主席、香港有線電視主席。
本年,任達榮,2007至2010年出任警務處副處長。
本年,馮兩努,曾任區議員及電視節目主持。
本年,彭長緯,沙田區議員,民建聯成員。
本年,霍文,1998至2005年出任香港運輸署署長。
本年,劉鑾鴻,俗稱「細劉」,利福國際(港交所:1212)董事總經理,華人置業(港交所:127)主席劉鑾雄的胞弟。
本年,柳玉成,香港泛民人士。
本年,黃銳林,包浩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83)董事長、行政總裁及創辦人。
本年,盧奕基,2008至2012年出任香港保安局政治助理。
本年,麥紹棠,香港商人,中建電訊集團有限公司主席,藝人麥浚龍之父。
逝世人物
1月20日,曹善允,84歲,香港律師、政治家和紳商,1929至1937年出任香港立法局議員。
2月2日,普樂,88歲,御用大律師,1917至1944年出任香港立法局議員。
6月6日,何高俊,74歲,香港醫生。
6月26日,黃壽年,香港電影演員。
9月8日,李子方,61歲,東亞銀行總經理兼創辦人之一。
10月26日,黎民偉,60歲,香港電影之父,中國電影的早期開拓者之一,中国民主革命家。
參考資料
陳昕 郭志坤:《香港全紀錄》,卷二,香港中華書店,1998。 ISBN 978-962-231-891-5
湯開建 蕭國健 陳佳榮:《香港6000年》,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8。 ISBN 978-962-232-126-6
20世紀各年香港
1953年香港
|
60243972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bashir%20Rahman
|
Mobashir Rahman
|
Mohammad Mobashir Rahman (born 12 March 1998), is an Indian professional footballer who plays as a midfielder for East Bengal in the Indian Super League.
Career
Born in Jamshedpur, Jharkhand, Rahman's father, Mohammad Shafique, played football for Bihar. In 2008, Rahman was offered a chance to train at the Chandigarh Football Academy but had to reject it after his parents were not sure whether to let Rahman focus on football. Two years later, Rahman convinced his parents to let him play at the Chandigarh Football Academy. He spent four years at the academy before being selected to join the Tata Football Academy in 2014. He graduated from the academy in July 2018.
Jamshedpur
On 20 September 2018, after training with Jamshedpur during their pre-season, Rahman, along with former Tata Football Academy graduates Gourav Mukhi and Vishal Das, was signed to a professional contract. He made his debut for the club on 2 October 2018 against Mumbai City. He came on as a 76th–minute substitute for Mario Arqués as Jamshedpur won 2–0.
Career statistics
Club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Indian Super League profile
1998 births
Living people
Sportspeople from Jamshedpur
Indian men's footballers
Jamshedpur FC players
Men's association football midfielders
Footballers from Jharkhand
Indian Super League players
|
531125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A5%BD%E5%B9%B4%E4%BB%A3%20%28%E9%9B%BB%E8%A6%96%E5%8A%87%29
|
美好年代 (電視劇)
|
《美好年代》,原劇名《美好的1995》,官方英文名A Good Day,為2016年中視、中天電視首部自製八點檔大戲,由劉奕兒、禾浩辰、安俊朋、黃仁德、楊銘威主演。2016年5月16日開拍,7月11日舉辦首映會。7月12日起於中視主頻、中天娛樂台聯合首播,9月23日全劇殺青。10月11日播出最終回,全劇共66集。本劇以鄧麗君的歌為故事題材,此故事從1995年鄧麗君逝世所造成的轟動開始。
本劇有二個版本,2016年播出原版66集(60分/集),2017年於中天綜合台播出經典版23集(120分/集)。經典版除濃縮精華外,也破紀錄首見「重拍新結局」。
播出時間
以下時間以當地時間(台灣時間)為準
首播
重播
演員列表
主要演員
其他演員
友情客串
特別演出
電視劇歌曲
音樂提供:相信音樂
收視率
中視首播
同時段節目:
三立:
三立台灣台:《甘味人生》
三立都會台:《我的極品男友》/《愛上哥們》/ 《螺絲小姐要出嫁》
台視:《加油!美玲》
民視:《春花望露》
華視:《火車情人》/《海海人生》/《羋月傳》
大愛:《我和我母親》/《我家的方程式》/《阿寬》
八大綜合台:《終極一班4》/《終極遊俠》
由AC尼爾森調查,調查範圍是四歲以上收看電視之觀眾。
資料來源:台灣-偶像劇場 、凱絡媒體週報
劇中場景之時代差異
劇中描述顧俊朋與溫小光於1996年考上世新大學傳播系,然世新大學在當時還稱世界新聞傳播學院(1991年8月~1997年7月)。
1995年季-{杰}-帶小光到台灣大學門口,希望小光勵志考上台大的場景中,有一輛「YouBike微笑單車」騎過,然此整套系統是在2012年11月30日正式啟用的
劇中會出現不屬於那個年代的語言。當時未有「女神」(「漂亮的女生」之意)「腦袋有洞」等。
第44集劇中1996年主角演出聯考的最後一堂是三民主義,但三民主義是共同科目,應該是7月2日考,如果主角們是是第一類組(7月2日及7月3日考),三民主義就該是第一天考試才是。
第44集劇中1996年主角們考完試,在校門口鏡頭帶到張貼的是「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指定科目考試」(指考之意),是2002年廢除聯考後開始實施的,1996年當年的大學入學考試稱作「聯考」(大學聯合招生考試)。
劇中主角高中年代應仍有髮禁存在
製作團隊
製作人:王珮華
執行製作人:卓有謙
統籌:林宜鋒
導演:明金成、蔡東文
編劇:張綺恩、李婕瑀、洪嘉均、陳秋茹
製作單位:王珮華工作室
冠名贊助單位
中視:無冠名贊助
中天:大成鋼集團百麗樂百麗窗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中視
美好年代 LINE TV頻道
電視節目的變遷
台灣偶像劇
2016年台灣電視劇集
中視電視劇
中天電視劇
1990年代背景作品
|
720823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D%E5%B9%BC%E7%94%9F%E7%B6%B1
|
六幼生綱
|
六幼生綱(學名:)是 Oakley 等人2013年提出的一个进化枝,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之下的一個綱,包含了橈足亞綱、微蝦亞綱、鞘甲亞綱三個類群,過去都被歸類在顎足綱之中。但在2022年5月该进化枝不再被接受,原先的下级亚纲提升至纲。
名稱
本綱的學名“”由拉丁語詞根“”(意為“六”)及“”(即無節幼體)組成,由於橈腳類及藤壺等的無節幼體會經歷六次蛻變,因而得名。
分類
2013年
本綱的類群如下
橈足亞綱 Copepoda
新橈足下綱 Neocopepoda
裸甲總目 Gymnoplea
哲水蚤目 Calanoida
紡錘水蚤科 Acartiidae
亮羽水蚤科 Augaptilidae
哲水蚤科 Calanidae
胸刺水蚤科 Centropagidae
偽哲水蚤科 Clausocalanidae
鏢水蚤科 Diaptomidae
真哲水蚤科 Eucalanidae
異肢水蚤科 Heterorhabdidae
大哲水蚤科 Megacalanidae
長腹水蚤科 Metridinidae
擬哲水蚤科 Paracalanidae
角水蚤科 Pontellidae
偽鏢水蚤科 Pseudodiaptomidae
厚殼水蚤科 Scolecitrichidae
亞真哲水蚤科 Subeucalanidae
寬水蚤科 Temoridae
足甲總目 Podoplea
小管水蚤目 Canuelloida
劍水蚤目 Cyclopoida
劍水蚤科 Cyclopidae
長腹劍水蚤科 Oithonidae
隱水蚤目 Gelyelloida
猛水蚤目 Harpacticoida
指節水蚤科 Dactylopusiidae
猛水蚤科 Harpacticidae
葉顎猛水蚤科 Phyllognathopodidae
異水蚤目 Misophrioida
怪水蚤目 Monstrilloida
摩門水蚤目 Mormonilloida
杯口水蚤目 Poecilostomatoida
居貽貝蚤科 Mytilicolidae
隆水蚤科 Oncaeidae
管口水蚤目 Siphonostomatoida
原裸甲下綱 Progymnoplea
平角目 Platycopioida
微蝦亞綱 Tantulocarida
肢基微蝦科 Basipodellidae
鏈蝦科 Deoterthridae
海魴陰虱科 Doryphallophoridae
微檐虱科 Microdajidae
單寄生微蝦科 Onceroxenidae
鞘甲亞綱 Thecostraca
囊胸下綱 Ascothoracida
树囊虱目 Dendrogastrida
木囊胸目 Laurida
木囊胸科 Lauridae
佩特拉卡囊胸科 Petrarcidae
聚囊胸科 Synagogidae
蔓足下綱 Cirripedia
尖胸總目 Acrothoracica
石尖胸目 Cryptophialida
石鑿目 Lithoglyptida
根頭總目 Rhizocephala
無刺胞幼體目 Akentrogonida
有刺胞幼體目 Kentrogonida
圍胸總目 Thoracica
塞浦路斯茗荷目 Cyprilepadiformes
鳥嘴目 Ibliformes
茗荷目 Lepadiformes
鎧茗荷目 Scalpelliformes
無柄目 Sessilia
凋甲下綱 Facetotecta
2022年
根据世界海洋物种目录(2022年5月),该进化枝不再被接受。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2013年描述的分類群
|
7856113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F%E4%BA%91%E4%BE%83
|
是云侃
|
是云侃(),复姓是云氏,字宝国,北周官员。
生平
是云侃以持节、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为起家官,很快出任尝药监,依例封淮州道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仍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当时恰逢南陈入侵,是云侃率领水军出击,收复梁璧。保定初年,是云侃袭爵洞城郡公,很快出任冬官司玉大夫,外任洛州诸军事、洛州刺史,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保定四年(564年),柱国、邓国公窦炽东征北齐,是云侃作为部将跟随立下战功,返回后出任淅州刺史。天和二年十月二日(567年11月18日),是云侃在淅州患病去世,虚岁三十六。同年十月十一日(567年11月27日),是云侃的儿子将是云侃迁葬,周武帝宇文邕哀伤惋惜,诏令赠予宜敷丹三州诸军事、宜州刺史。
族属
是云侃墓志记载是云氏曾经“分源弱水”,也就是出自内蒙古的额济纳河,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素认为是云氏也有可能为高车族。
家庭
十二世祖
是云某,北魏尚书
祖父
是云敦,北魏内三郎、大宁郡太守、赠相州刺史
父亲
是云宝,北周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洞城哀公
夫人
贺拔定妃,北魏太师、太保、雍州刺史、西北道大行台、兼左仆射贺拔岳侄女,西魏侍中、持节、都督鄜豳丹北雍四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顿丘县开国公贺拔颎之女,封昌城郡君
兄弟
元寿,隋朝大将军、右光禄大夫、内史令、博平景侯
子女
是云海龙,世子
是云□陀
是云文略
是云文昌
是云陇生
是云鸾师
墓志
2009年入藏大唐西市博物馆。
参考资料
北周县子
北周郡公
北周将军
北周大都督
北周车骑大将军
北周仪同三司
北周刺史
北周骠骑大将军
北周开府仪同三司
|
60807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5%93%E5%8A%9B%E4%B8%89%E4%B8%96%20%28%E9%A9%AC%E5%85%B6%E9%A1%BF%29
|
腓力三世 (马其顿)
|
腓力三世(希臘語: Φίλιππος Αρριδαίος;約公元),馬其頓王國國王(前323年-前317年),是國王腓力二世與拉里薩的菲莉涅(據說是色薩利的一個舞者)所生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哥哥。出世時名為阿里達烏斯,登基後取名腓力。
阿里達烏斯很明顯地是有智力障礙的。根據普魯塔克的記載,他在腓力二世的妻子奧林匹亞絲王后企圖下毒後便變成弱智及癲癇;奧林匹亞絲是要消除她兒子亞歷山大的潛在競爭者。這些可能只是一些惡意的傳聞,因為並無證據顯示奧林匹亞絲與這個丈夫與前妻所生的孩子的病況有關。亞歷山大非常喜歡阿里達烏斯,也帶他一起,為了保護他,也為避免他成為政治人質,而威脅到自己的王位。當亞歷山大死於巴比倫後,他被亞歷山大的亞洲將領立為國王。但他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國王,及一個又一個實力軍人手上的人質。
月球上的阿里達烏斯隕石坑就是以他命名。
生平
阿里達烏斯雖然年紀相若,但從未成為弟弟亞歷山大繼承王位的威脅;前337年當卡里亚總督為女兒向腓力提親,腓力建議由阿里達烏斯當新郎,謹慎的亞歷山大從中作梗而激怒父親時,阿里達烏斯依然不構成威脅。我們並不清楚在亞歷山大掌政時,他到底在哪裡,只知道在那十三年間(前336年–前323年)並沒有與他有關的內戰或軍事行動。
前323年6月11日亞歷山大死時,阿里达乌斯也身在巴比倫。一場繼承權危機出現:阿里達烏斯是最明顯的王位繼承人,但他的心智卻不適合當統治者。夥友騎兵統領佩爾狄卡斯與方陣指揮官墨勒阿革洛斯出現分歧:佩爾狄卡斯要求等待亞歷山大懷孕的妻子蘿珊娜把亞歷山大遺腹子生下,倘若是男嬰就繼位為王,墨勒阿革洛斯却認為阿里達烏斯是最親密的近親,應該即刻登上大寶。最後各派系達成協議:阿里達烏斯稱王,是為腓力三世。若蘿珊娜生下的是個男嬰,該男嬰也登基與腓力共治。蘿珊娜果然誕下男嬰,起名為亞歷山大四世。腓力三世在位却無實權;統治權归于新攝政王佩爾狄卡斯。
腓力三世被扶為君的消息傳到馬其頓時,腓力三世的姊妹庫娜涅出發到亞洲,向腓力三世提親,庫娜涅建議將其愛女歐律狄刻嫁予腓力三世(相當於舅舅與外甥女聯姻)。她這一著,置攝政王佩爾狄卡斯於不顧,顯然冒犯了佩爾狄卡斯。佩爾狄卡斯派遣自己的兄弟阿爾塞塔斯殺死了庫娜涅,意圖制止這段婚姻,但各部隊中對這次謀殺的反應是,要求佩爾狄卡斯承認婚禮。從這一刻起,腓力三世便被他這個驕傲、果斷而且要挽回丈夫實權的新娘子所擺佈。
當第一次繼業者之戰導致佩爾狄卡斯死亡,各繼業者間需要一個新的安排,協議於前320年在敍利亞特-{里}-帕拉迪蘇斯達成時,歐律狄刻的機會來臨了。歐律狄刻老練地拒絕了兩名被委任的攝政王培松與阿里達烏斯(一個與國王同名的將領),但力量却不足以阻止強大的安提帕特;安提帕特當上攝政王後,腓力三世伉儷被迫跟隨安提帕特到馬其頓。
翌年,攝政王安提帕特逝世。安提帕特所指定的繼承人是他的好友波利伯孔,但安提帕特之子卡山德不願接受父親的這個決定,因而觸發了第二次繼業者之戰。歐律狄刻再一次看見腓力親政的機會。機會在前317年卡山德將波利伯孔驅趕出馬其頓時出現:歐律狄刻馬上與卡山德結盟並讓丈夫提名卡山德當攝政王,卡山德則讓她在自己出征希臘時全權控制整個國家作為回報。
同年(前317年),波利伯孔與奧林匹亞絲聯同伊庇魯斯摩羅西亞國王埃阿喀得斯(皮洛士之父)攻佔馬其頓,因奥林匹亞斯帶同亞歷山大四世同行,馬其頓部隊拒絕與亞歷山大的兒子作戰,馬其頓不攻而破。腓力與歐律狄刻唯有逃亡,但在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被擒獲並關押。奥林匹亞斯旋即明瞭到腓力的生存對她實在太危險了,因她眾多的敵人視腓力為對付自己有效工具。因此,她在前317年12月25日處決了腓力,而歐律狄刻則賜死。
翌年,當卡山德再次征服馬其頓及替腓力復仇處決了奥林匹亞斯後,他為腓力及歐律狄刻以最高榮譽舉行國葬,及將他們葬在埃迦伊(現今希臘北部一個小鎮Vergina)。
參考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Biography and Mythology"Arrhidaeus (1)" 、"Eurydice (3)" ──威廉史密夫編 波士頓(1867)
|-
|-
馬其頓國王
伊朗君主
法老
|
59606466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gostemon%20purpurascens
|
Pogostemon purpurascens
|
Pogostemon purpurascens is a small herbaceous, flowering plant found in the Western Ghats in South India. It is in the mint family, Lamiaceae.
Description
Pogostemon purpurascens is an erect branched herb with a 20 cm tall, hairy stem. The leaves are elliptic, opposite with serrated margins. It bears tiny whitish flowers which blooms during the months of January and February.
Uses
It is used as an anti-haemorrhagic (sometimes as a styptic) and antidote to stimulate scorpion stings and snake bites. It is also used to clean wounds.
In Manipur, leaves and flowers are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local hair-care lotion.
References
KIRTIKAR, K.R., BASU, B.D and AN, I.C.S; 1975; Indian Medicinal Plants; MIS PERIODICAL EXPERTS
purpurascens
Plants described in 1850
Endemic flora of the Western Ghats
Taxa named by Nicol Alexander Dalzell
|
2057785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onstantinato
|
Konstantinato
|
Konstantinato () is a small town of 332 inhabitants (2011), part of the municipal unit of Serres, northern Greece. It is situated between the Belitsa and Strymon rivers. All inhabitants migrated from Konstantinatoi in Minor Asia during the exchange of populations in 1923 between Turkey and Greece. Konstantinatoi in Minor Asia was also known as Tsatal Agil (Turkish, meaning fork in the road). Konstantinatoi in Minor Asia had a Greek Orthodox Church dedicated to Saint John the Theologian whereas the current Konstantinato has a Greek Orthodox Church dedicated to Saint Panteleimon.
References
Populated places in Serres (regional unit)
Serres
|
35919773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laden%20%C5%BDganjer
|
Mladen Žganjer
|
Mladen Žganjer (born 17 May 1966) is a Croatian professional football coach and former player. He currently serves as a goalkeeping coach for the Iran national football team under head coach Dragan Skočić.
Career
Born in Rijeka, as a goalkeeper he spent much of his career with HNK Rijeka, playing in both the Yugoslav First League and Prva HNL. During the 1993-94 Prva HNL season he did not concede a goal for 622 minutes, making him the club's record holder in top tier competitions. Before finishing his career, he played for SV Spittal in Austria, before returning to Croatia, where he played for NK Pomorac Kostrena.
Career statistics
References
1966 births
Living people
Footballers from Rijeka
Men's association football goalkeepers
Yugoslav men's footballers
Croatian men's footballers
HNK Orijent players
HNK Rijeka players
SV Spittal/Drau players
NK Pomorac 1921 players
Yugoslav First League players
Croatian Football League players
2. Liga (Austria) players
Croatian expatriate men's footballers
Expatriate men's footballers in Austria
Croatian expatriate sportspeople in Austria
HNK Rijeka non-playing staff
Association football goalkeeping coaches
|
2555901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lter%20Tr%C3%B3chez
|
Walter Tróchez
|
Walter Orlando Tróchez (1982-13 December 2009) was a Honduran political activist and LGBT rights leader who was murdered in Tegucigalpa.
Another visible LGBT Honduran activist and Zelayista, Erick Martínez Ávila, was murdered on 7 May 2012 in the outskirts of Tegucigalpa.
Impunity
A Honduran rights group said Walter Tróchez was briefly kidnapped 4 December 2009 by four masked men who beat him before he managed to escape. He filed a complaint to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uthorities.
The assailants threatened to kill Tróchez because of his participation in the anti-coup movement, the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 on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said. He was also a gay rights activist.
Death
On 13 December 2009, Walter Tróchez was shot as he walked in downtown Tegucigalpa. Friends rushed him to a hospital, where he died.
Reactions
In a statement, the National Resistance Front said, "Tróchez was an active militant in the resistance and an example of the fight against the dictatorship."
Amnesty International reacted to the news of Walter Tróchez's death by demanding urgent and independent inquiry into the matter.
On January 26 and 27 2010, several vigils and demos were organised in Berlin, San Francisco, Los Angeles, in solidarity with Gay Hondurans and for democracy.
See also
2009 Honduran coup d'état
References
1982 births
2009 deaths
Human rights abuses in Honduras
Honduran LGBT rights activists
Honduran gay men
People murdered in Honduras
20th-century Honduran LGBT people
21st-century Honduran LGBT people
|
334340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9%BD%90%E7%B1%B3%E6%97%A5%E4%BA%8C%E4%B8%96
|
卡齐米日二世
|
卡齐米日二世(正义王)(波兰语:,)是维什利卡的公爵(1166年至1173年)、从1173年开始为桑多梅日公爵,从1177年开始为克拉科夫大公(波兰地位最高的领主)。从1186年开始,他也兼任马佐夫舍和库亚维的公爵。
卡齐米日二世是皮雅斯特王朝的成员,系波兰公爵波列斯瓦夫三世的第五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出生于他父亲去世的同年。波列斯瓦夫三世在他的遗嘱中没有规定卡齐米日可以分得任何公爵领地,因此他一直到他四哥亨利死后才从二哥波列斯瓦夫四世大公手中获得了小小的维什利卡公国。1177年当地贵族将梅什科三世驱逐之后他被选为大公。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他于1184年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1186年他通过获取马佐夫舍和库亚维扩大他的势力。1191年梅什科三世发动政变推翻了卡齐米日的统治,但是在基輔罗斯的帮助下卡齐米日二世得以重返他的大公位。1193年他对不信基督教的雅特温人发动十字军战争。一年后他返回克拉科夫。5月5日在一次宴会上他出其不意地去世。
卡齐米日二世有两个儿子:莱谢克一世和康拉德。后来的第一位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一世是他的直接后代。
卡齐米日二世“正义王”的称呼来自教会的史学家,他们授予卡齐米日这个名称来感谢他赠与教堂的众多特权。
克拉科夫大公
|
384129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9F%E5%AD%B8%E7%A4%BE
|
功學社
|
功學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功學社,前身為1930年創辦之「萬屋株式會社」,由謝敬忠家族經營。由教育用品、音樂教材、樂器進口起家,現經營業務種類繁多,主要分為樂器與文教、機車、貿易三大業務區塊來進行管理。功學社與日本山葉公司關係良好,代理多項山葉公司產品的製造與販售。
名稱
功學社名稱來自於有「功」於「學」習的「社」團,寓意為貢獻於學校與社會;「功學社」三字之音譯「Kung Hsue She」縮寫為KHS,成為功學社的商標。
沿革
1930年:謝敬忠兄弟在高雄縣旗山創立「萬屋株式會社」。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謝敬忠兄弟以反映其核心客戶為目的,將萬屋改名為『功學社』。
1950年:功學社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成立「功學社總行」。
1956年:在蘆洲設立工廠,開始生產口琴;隔年,開始生產管樂器。
1966年:成立「功學社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香蕉出口貿易及進口樂器、體育用品、學校用品。
1969年:與日本山葉株式會社合資成立「台灣山葉樂器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鋼琴製造。同年「功學社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開始代理進口及銷售山葉樂器。此外,「功學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負責管樂、打擊樂製造及銷售。
1984年:因應樂器銷售及出口業務,成立「雙燕樂器股份有限公司」。
1985年:美國成立「Jupiter Band Instruments, Inc.」負責美國地區管樂的銷售。
1987年:於台灣興建中壢過嶺廠,將樂器製造部門由蘆洲遷移至中壢。
1990年:於日本成立「Altus Co., Ltd」,將手工長笛生產部門由台灣遷移至日本,負責全球手工長笛生產與行銷。同年功學社併購台灣「博弘股份有限公司」,主攻專業級樂器市場。
1994年:併購已成立15年的美國「Ross Mallet Instruments, Inc.」,專司鐵木琴、管鐘類樂器之製造,進一步強化功學社在打擊樂器市場的產品完整性。
1996年:功學社貿易與台灣山葉樂器製造合資成立「功學社山葉樂器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山葉樂器銷售業務。另分別設立「功學社樂器股份有限公司」與「功學社音響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樂器零售業務及音響銷售業務。此外在美成立「Mapex USA, Inc.」,以強化美國地區鼓樂銷售。
1998年:功學社教育用品與功學社貿易合資成立「功學社樂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與成立近80年之荷蘭「Van der Glas B.V.」合作設立「Majestic Holland B.V.」,專責定音鼓及行進打擊樂器的製造與銷售。
2009年:Jupiter管樂站穩北美市場,國際屢屢獲獎。
2009年7月31日:台灣山葉樂器製造龍潭廠舉辦「台灣山葉樂器生產結束儀式」,台灣製造的山葉鋼琴走入歷史,功學社山葉樂器繼續提供山葉鋼琴銷售與售後服務。台灣山葉樂器製造龍潭廠拆除後改建為豐邑建設豪宅建案「大雙城計畫」。
2011年:功學社教育用品獲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臺灣百大品牌。
2013年:JUPITER品牌D-loop長笛榮獲紅點設計大獎。同年功學社山葉樂器成為山葉全資子公司,更名為「台灣山葉音樂股份有限公司」(Yamaha Music & Electronics Taiwan Co., Ltd.);功學社成為台灣山葉音樂經銷商之一。
2014年:獲得中華民國經濟部金商獎103年優良商人獎狀。
2015年:Jupiter品牌700系列豎笛榮獲加拿大音樂工業協會(Mus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獎。
組織
功學社教育
功學社教育用品(),主要業務為樂器製造。
鍵盤樂器:STEINWAY & SONS(代理),Yamaha(經銷)
管樂器:Jupiter,Altus,Selmer(代理)
打擊:Mapex,JoyLink,Majestic,Saito(代理),Innovative(代理)
簧:Butterfly,HOHNER,TOMBO(代理)
吉他:JoyLink,Walden
直笛:JoyLink,AULOS(代理)
樂器架:Hercules
台灣山葉機車
由日本山葉發動機與功學社合資成立。
功學社單車
功學社單車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
參照
外部連結
功學社音樂中心
功學社音樂Bar粉絲頁
后里地區與功學社的薩克斯風產業發展
功學社在臺灣西樂文化脈絡中的發展──一個音樂社會史的研究
臺灣地區集團企業硏究
台灣品牌
1930年代建立的組織
吉他制造公司
|
1037516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D%B7%E5%A1%98%E6%9C%88%E8%89%B2%20%28%E6%95%A3%E6%96%87%29
|
荷塘月色 (散文)
|
《荷塘月色》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描寫清華荷塘月色之美,抒發沉鬱的心情。此文文筆優美、想象豐富,因收入中國大陸地區及香港的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
相關評論
葉聖陶說《荷塘月色》「都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不怎麼自然」。這幾篇散文「論文字,平穩清楚,找不出一點差池,可是總覺得缺少一個靈魂,一種口語里所包含的生氣」。韓寒稱:「我從不覺得《荷塘月色》是哪門子好文章,為什麼編教材的置朱自清這麼多好文章不選偏選一篇堆砌詞藻華麗空洞的《荷塘月色》?」洛夫也認為:「既空洞而又濫情。」
旅美學人夏志清則認為《荷塘月色》這些文字「『美』得化不開……讀了實在令人肉麻」,「其實朱自清五四時期的散文(《背影》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讀後令人肉麻,那裡比得上琦君?」,「《背影》究竟不是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蘇軾的《前赤壁賦》這樣擲地有金石聲的好文章,用不着當它為中國散文的代表作來代代傳誦。」,至於《匆匆》、《荷塘月色》等名文則「文品太低,現在一般副刊上的散文(且不論名家的),調子都比《匆匆》高」,「即使最著名的《背影》,文中作者流淚的次數太多了……虧得胖父親上下月台買橘子那段文字寫得好,否則全文實無感人之處。」。
余光中表示「他的句法變化少,有時嫌太俚俗繁瑣,且帶點歐化。他的譬喻過分明顯,形象的取材過分狹隘,至於感性,則仍停閨在農業時代,太軟大舊……用古文大家的水準和分量來衡最,朱自清還夠不上大師。置於近30年來新一代散文家之列,他的背影也已經不高大了,在散文藝術的各方面,都有新秀跨越了前賢。」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散文
朱自清
|
2006442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20Hampshire%20Route%2049
|
New Hampshire Route 49
|
New Hampshire Route 49 (abbreviated NH 49) is a east–west state highway in Grafton County, within the White Mountains in central New Hampshire. It runs from Campton to Waterville Valley, and serves mainly to allow traffic to access the Waterville Valley Resort ski area.
Route description
The western terminus of NH 49 is in Campton at U.S. Route 3. Heading east over the Pemigewasset River, there is an interchange with I-93 (exit 28) shortly after the bridge. Turning northeast to follow the Mad River, NH 49 passes through the Lower and Upper Villages of Campton, intersecting with NH 175 before entering the town of Thornton. Passing the community of Goose Hollow, NH 49 enters the White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as it crosse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bank of the Mad River, and enters the town of Waterville Valley. Upon entering the Waterville Valley Resort, the state route ends, though signage is unclear exactly where. NH 49 is one of the few New Hampshire State Routes which does not end at another numbered route. The Waterville Valley portion of Rt. 49 is named for Army SPC Marc Decoteau, killed in Afghanistan on January 29, 2010.
NH 49 is the only road into or out of Waterville Valley during the winter. In the summer months residents can also take Tripoli Road to the northwest.
Junction list
Road names
NH 49 uses the following road names:
Campton
Campton Village Road
Waterville Road
Waterville Valley
Waterville Road
Valley Road
SPC Marc P. Decoteau Memorial Highway
References
External links
New Hampshire State Route 49 on Flickr
049
Transportation in Grafton County, New Hampshire
|
323412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99%E6%B1%9F%E5%A4%A7%E5%AD%A6%E5%8A%A8%E7%89%A9%E7%A7%91%E5%AD%A6%E5%AD%A6%E9%99%A2
|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是浙江大学的一个学院,隶属于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下设动物科技系、动物医学系、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三个系,以及饲料科学研究所、动物预防医学研究所、奶业科学研究所、蚕蜂研究所、畜禽养殖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应用生物资源研究所六个研究所。现有在读本科生186名、硕士生299名、博士生165名、博士留学生7名。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和浙江省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
浙江省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动物消化系统发育与功能研究”团队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饲料研发与安全”、“重大动物传染病防治”团队
3个一级学科: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
博士后流动站:畜牧学、兽医学、生物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共建)
一级学科博士点:畜牧学(包括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3个二级学科)、兽医学
8个硕士点: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食品科学、水产养殖学
2个本科专业:动物科学(下设动物科学、蚕蜂科学、水产科学培养方向)、动物医学
国家特色专业:动物科学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1名院士,34名教授,44名副教授;教学科研人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现有31名博士生导师,35名硕士生导师。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名求是特聘教授,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1名浙江省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9人入选农业部行业科学家岗位。
科研
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
浙江大学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动物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杭州蜂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现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60多项,其中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转基因重大专项重点课题,863计划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计9项,67项省部级各类项目,9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2项重大横向科研项目;2011年度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2000年来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0项,其中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1072篇SCI收录论文;出版83部专著、教材;获163项授权发明专利。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
6141365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5%B0%94%C2%B7H%C2%B7%E5%B8%83%E5%85%B0%E6%96%AF
|
卡尔·H·布兰斯
|
卡尔·亨利·布兰斯(,,),美国数学物理学家,布兰斯–迪克理论的提出者。
参考文献
C. Brans and R. H. Dicke, Mach's Principle and a Relativistic Theory of Gravitation, Phys. Rev. 124, 925 (1961)
Carl Brans, Invariant Approach to the Geometry of Spaces in General Relativity, Jour. Math. Phys., 6 94 (1965)
Carl Brans, A Computer Programs for the Non-numerical Testing and Reduction of Sets of Algebra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 A. C. M. 14 45 (1967)
Carl Brans Complex Structures and the Einstein Equations J. Math. Phys. 15 1559 (1974)
Carl Brans Bell's Theorem does not eliminate fully causal Hidden Variables Int. J. Theor. Phys. 27 219 (1998)
Carl Brans Exotic Smoothness and Physics Jour. Math. Phys. 35 5494 (1994)
Torsten Asselmeyer-Maluga and Carl Brans Cosmological Anomalies and Exotic Smoothness Structures Jour Gen. Rel. Grav. 34 1767 (2002)
T. Asselmeyer-Maluga and C. Brans, Exotic Smoothness and Physics : Differential Topology and Spacetime Models, World Scientific Press, Singapore(2007)
外部链接
Simplified overview of scalar-tensor alternatives to standard Einstein theory
More details of the Jordan-Brans-Dicke Theory
Carl H. Brans personal website
Original PhD thesis leading to JBD
美国物理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校友
新奧爾良洛約拉大學校友
|
834946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C%85%E7%94%B8%E6%80%BB%E7%BB%9F
|
缅甸总统
|
缅甸总统目前是缅甸的国家元首。1997年至2011年缅甸的国家元首和最高领导人是“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2011年至今缅甸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腦。2016年增設類似緬甸總理的国务资政職務,並掌握實際上最高領導人的實權,實際運作上偏向议会制。2021年國務資政受到緬甸政變的影響而懸缺,改以軍方為基礎增設的國家領導委員會主席掌握實權。
資格
根據憲法,緬甸總統的家人不能具有外國國籍。
選舉過程
緬甸總統由總統選舉人團選出,總統選舉人團由三部分組成,分別來自聯邦議會(國會)民族院(上院)代表各省和邦的議員、聯邦議會人民院(下院)代表各鎮區的議員,以及上下兩院的軍方委任議員。每部分提名一位總統候選人,然後聯邦議會全體議員投票,得票最多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另兩位候選人則為副總統。
歷史
1997年至2011年緬甸的國家元首是「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2011年至今緬甸實行議會制,以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最高領導人。
2016年增設國務資政職務,出任此職的昂山素季被外界視為實際上的緬甸總理和最高領導人。2021年國務資政受到緬甸政變的影響而懸缺,改以軍方為基礎增設的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掌握實權。
缅甸总统列表(1948年至今)
以斜體顯示之日期,表示該任官員實際上的延續任期
缅甸歷任最高領導人
在世前任國家元首
截至,歷任国家元首中有五位仍在世:
最近一位去世的前國家元首是盛伦,他于2004年4月11日去世,享年81岁。
註釋
参见
国务资政
缅甸总理
缅甸副总统
缅甸政治
缅甸国防军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官方网站
各国总统
|
23606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8B%E5%8F%A3%E4%B8%80%E8%91%89
|
樋口一葉
|
樋口一葉(),生於東京,原名樋口奈津或樋口夏子,是日本明治初期主要女性小說家。樋口一叶是日本平安时代一千多年后出现的第一位女作家。因肺結核病逝,得年24歲。
生平
樋口一葉出生于东京府(今東京都),是家族五兄弟姊妹中的二女,父親樋口則義是農民晉身的下級官吏,深明「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期望兒女學有所成,可惜母親樋口多喜思想保守,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樋口一葉11歲還沒念畢小學便被迫輟學。
樋口一葉在14歲那年,於父親安排下,學藝於當時軍政要人等特權階級家眷才能入讀的中岛歌子开设的萩舍。
1893年7月,全家為生計搬至下谷區龍泉寺町(今 台東區竜泉一丁目)經營雜貨店,店子只經營了九個月,但期間的生活與接觸的人與事,對樋口一葉日後寫作歷程影響最大。她經常到圖書館借閱研讀古典文學著作如《萬葉集》、《古今集》、《新古今集》等,為文學修養打下基礎。樋口一葉於1891年跟隨朝日新聞的記者半井桃水學習寫作技巧,同年秋天取「一葉」為筆名發表作品。兩人相戀,但終因保護名節而主動斷絕來往。樋口一葉在1895年9月於文藝俱樂部發表多篇擬古文作品,獲得高度評價,有「現代紫式部」之譽。
1894年3月,樋口一家搬至本鄉區丸山福山町(今 文京區西片一丁目)生活,樋口一葉開始發表受日本文壇注目的作品《青梅竹馬》,作品細緻描繪兩名青春期男女若即若離的青澀愛情故事,極具美感。
樋口一葉於1896年4月感到身體有異,8月接受診斷為肺結核,11月23日早上在本鄉區家中逝世,結束短暫璀璨的一生,在日本文學史上被稱為「奇蹟十四個月」的作家生涯,死後葬於東京都杉並區家族墓中。
日本銀行於2004年11月1日將樋口一葉選為新發行的5000日圓面額紙幣上的肖像,樋口一葉成為日本紙幣上的第一個女性人物。
作品風格
樋口一葉的作品多為感性描述在家父長制下的日本婦女,為生活而吃盡苦頭,加上自己的經歷與所見所聞以及批判。故事於今細讀也不覺過時,寥寥數字卻顯筆觸細膩,體現她驚人的觀察力,也讓她成為女性文學的先驅作家。
不過,她的作品多為仿古文形式,加上題材的關係,並沒有列入日本學校教育之教材中(列入課本範文或參考介紹等),因此不少民眾對樋口的作品較陌生。
逝後百年
1996年為紀念一葉逝世後百年,出版界重新編輯出版《樋口一葉全集》(和歌集、日記書信集、小說集,由築摩書房出版),部分作品有日語白話文翻譯本;在東京都台東區龍泉三丁目設立了「一葉紀念館」,她亦成為了2004年11月發行的新版五千日圓紙幣上的人物。同年2月台灣洪範出版社出版由林文月翻譯的首本樋口作品《十三夜》,另外樋口的一些作品,林文月翻譯並發表至《聯合文學》雜誌中,如《比肩》(1998年1月)、《濁江》(1998年9月)。
作品
(大年夜)─1894年12月/文學界(首次發表)
(比肩,或譯比身高、青梅竹馬)─1895年1月/文學界
(濁江)─1895年9月/文藝俱樂部
(十三夜)─1895年12月/文藝俱樂部
(分道)─1895年9月/讀賣新聞
评价
日本作家大冈升平称赞她是:“日本的女作家中,与紫式部并列,确保着最高的名声”。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日文
一葉記念館 @台東區藝術文化財團
京都大學電子圖書館 電子書 :樋口一葉小説集
樋口一葉作品 (青空文庫)
線上評傳─樋口一葉的12個月 ,杉山武子 著
中文
《樋口一葉與吉原花街柳巷 》新井一二三 著,自由時報副刊2004年12月12日
《看鈔票、認作家 ─女作家樋口一葉成為日鈔幣面肖像》黃碧君 著,自由時報副刊2004年7月1日
《簷月》(上 、下 )林文月 譯,自由時報副刊2003年12月8~9日
東京府出身人物
千代田區出身人物
日本紙幣上的人物
日本女性歌人
罹患肺结核逝世者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