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s:
Runtime error
Runtime error
Question,Answer,description | |
內政部於109年4月22日修正發布「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規定,修正重點為何?,"內政部於109年7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5點,整理及說明如下: | |
1. 綠建築計畫方案的有效期限:申請書核可後的期限為5年及5年(5年+5年)。 | |
o 期滿未完成的申請案件可以經申請後延長一次(最長至10年),但原則上只可以延長一次。 | |
2. 綠建築專案方案的核定效期:綠建築專案方案核定後有其特殊性,期限可在申請核可後延長一次,最長可達10年。 | |
3. 申請書的簡便程序: | |
o 修正後簡化了申請書程序,並且整合了數個審核步驟,使申請程序更加便捷。 | |
4. 延長申請效期之專案審核:綠建築標章申請效期延長的專案必須經由審核通過,且依規定提出相關的技術報告與資料作為審查依據。","內政部於109年4月22日修正發布「綠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規定,修正重點為何?內政部於109年7月1日開始施行,修正5點,整理及說明如下: | |
1. 綠建築計畫方案的有效期限:申請書核可後的期限為5年及5年(5年+5年)。 | |
o 期滿未完成的申請案件可以經申請後延長一次(最長至10年),但原則上只可以延長一次。 | |
2. 綠建築專案方案的核定效期:綠建築專案方案核定後有其特殊性,期限可在申請核可後延長一次,最長可達10年。 | |
3. 申請書的簡便程序: | |
o 修正後簡化了申請書程序,並且整合了數個審核步驟,使申請程序更加便捷。 | |
4. 延長申請效期之專案審核:綠建築標章申請效期延長的專案必須經由審核通過,且依規定提出相關的技術報告與資料作為審查依據。" | |
109年7月1日起申請綠建築標章評定有何改變?,"1. 自109年7月1日起,為簡化申請綠建築標章的項目及規模,規定: | |
o 變更為1次申評10年效期(5年+5年),為確保申評案件完成的持續一定階段性,申評案核可後之期限為5年,期滿可再延長1次(最長至10年),但原則上只可延長一次。另依修正規定,申評過程必須在各個設計階段進行,以「階段式審查」方式執行,以利於整體的進度管控。 | |
2. 109年7月1日後申評案件,專案審查必須依專案條件及需求,新增綠建築專案的要求: | |
o 經過核定後之申評案件,評定結果可有最長10年效期,且原則上一次審核通過之大樓(5000平方公尺以上)可以適用此規範。 | |
o 修正後也針對建築物特殊性質的案件進行調整,修訂了相關申評要件,針對大型特殊設施進行更具體的審核。另外增加技術報告及相關計畫書的必備要求。","109年7月1日起申請綠建築標章評定有何改變?1. 自109年7月1日起,為簡化申請綠建築標章的項目及規模,規定: | |
o 變更為1次申評10年效期(5年+5年),為確保申評案件完成的持續一定階段性,申評案核可後之期限為5年,期滿可再延長1次(最長至10年),但原則上只可延長一次。另依修正規定,申評過程必須在各個設計階段進行,以「階段式審查」方式執行,以利於整體的進度管控。 | |
2. 109年7月1日後申評案件,專案審查必須依專案條件及需求,新增綠建築專案的要求: | |
o 經過核定後之申評案件,評定結果可有最長10年效期,且原則上一次審核通過之大樓(5000平方公尺以上)可以適用此規範。 | |
o 修正後也針對建築物特殊性質的案件進行調整,修訂了相關申評要件,針對大型特殊設施進行更具體的審核。另外增加技術報告及相關計畫書的必備要求。" | |
109年7月1日之前已取得標章的案件,是否適用延續認可簡化程序?,"1. 109年7月1日實施新規前,已取得標章案件若作業完成,必可依修正程序辦理延續認可。 | |
2. 為配合申請人申報標章續用,於申請時應依新修訂之綠建築標章作業程序提交完整資料,且每次延續認可,收取1.5萬元。","109年7月1日之前已取得標章的案件,是否適用延續認可簡化程序?1. 109年7月1日實施新規前,已取得標章案件若作業完成,必可依修正程序辦理延續認可。 | |
2. 為配合申請人申報標章續用,於申請時應依新修訂之綠建築標章作業程序提交完整資料,且每次延續認可,收取1.5萬元。" | |
109年7月1日起候選綠建築證書如何辦理展期?,1. 考量綠建築為取保標的前置作業,為避免政策變更,作業要點修正後延續程序的規範將更加明確。現行申評標準依然依據修正後的規範,若是評定並通過標章申請的案件,自109年7月1日起申請者必須依綠建築標章核可的效期及要求展延程序。依修正規範,原因是規定依據審查文件,即可申請展期,相關政策適用於不需變更原項目及原定用途者。,109年7月1日起候選綠建築證書如何辦理展期?1. 考量綠建築為取保標的前置作業,為避免政策變更,作業要點修正後延續程序的規範將更加明確。現行申評標準依然依據修正後的規範,若是評定並通過標章申請的案件,自109年7月1日起申請者必須依綠建築標章核可的效期及要求展延程序。依修正規範,原因是規定依據審查文件,即可申請展期,相關政策適用於不需變更原項目及原定用途者。 | |
綠建築標章評定適用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如何認定?,"1. 綠建築標章屬於國際性指標,近年來各級政府機關亦積極參與標準修訂,特別是針對設計審核要求。綠建築標章評定時可依案發時最新修訂之手冊版本,並以當時之技術規範為準,適時修訂審查標準。 | |
2. 根據營建署第298條「新建建築物及建物」以及「營業規模申請規劃」意「評定申評機制」,的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調整,綠建築標章依專案申請規模與項目做調整評估時,新的評定標準會依據最新的審核規範進行修正及執行。 | |
3. 自109年7月1日起的案件,已明確標示申請者需遵循當時的最新手冊標準進行審核。若案件於修正版本發布前已提出,則依當時之規定進行評定,不溯及既往。 | |
4. 為推動新標準執行,各單位可依第1070011886號公告規定,自109年7月1日起施行新版規範。","綠建築標章評定適用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如何認定?1. 綠建築標章屬於國際性指標,近年來各級政府機關亦積極參與標準修訂,特別是針對設計審核要求。綠建築標章評定時可依案發時最新修訂之手冊版本,並以當時之技術規範為準,適時修訂審查標準。 | |
2. 根據營建署第298條「新建建築物及建物」以及「營業規模申請規劃」意「評定申評機制」,的綠建築評估手冊版本調整,綠建築標章依專案申請規模與項目做調整評估時,新的評定標準會依據最新的審核規範進行修正及執行。 | |
3. 自109年7月1日起的案件,已明確標示申請者需遵循當時的最新手冊標準進行審核。若案件於修正版本發布前已提出,則依當時之規定進行評定,不溯及既往。 | |
4. 為推動新標準執行,各單位可依第1070011886號公告規定,自109年7月1日起施行新版規範。" | |
110年1月1日起申請著案改善額有那些變動?,"1. 未來作業要求針對建築案改善頻率實施精簡,未來調降部分案件申請人發起頻率,鼓勵採取人為因素降低措施,減少無效改頻次的評定情況,並提高採用率。 | |
2. 以往標準綠化減頻要求中的標準將逐步提高改頻要求。規劃在2019年已實施對於分批改善的時間與完成期限,今後結合改善頻率控制在規定有效期內申請標章改評次次數為20次以下(當建設案之體積適用),為該合上課標下的要求。並根據改善案件特性逐步增加,適合多輪附加申請次數下實施管理。","110年1月1日起申請著案改善額有那些變動?1. 未來作業要求針對建築案改善頻率實施精簡,未來調降部分案件申請人發起頻率,鼓勵採取人為因素降低措施,減少無效改頻次的評定情況,並提高採用率。 | |
2. 以往標準綠化減頻要求中的標準將逐步提高改頻要求。規劃在2019年已實施對於分批改善的時間與完成期限,今後結合改善頻率控制在規定有效期內申請標章改評次次數為20次以下(當建設案之體積適用),為該合上課標下的要求。並根據改善案件特性逐步增加,適合多輪附加申請次數下實施管理。" | |
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EEWH-BERS)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1. 2022年內,「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自111年1月1日開始施行,適用於綠建築標章與建築能效評估系統的新評估模式。 | |
2. 申請對象:根據修訂規範,凡依申請流程的案件,包括2019年後依「綠建築評估手冊(EEWH-BC)」申請的綠建築標章或能效標章,適用於EEV、室內舒適性評估以及各類別BEMS,持續至2022年導入「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 | |
3. 流程:為推動能效系統評估操作,內政部根據研究成果於110年12月28日依據2019年修訂之「綠建築評估手冊-三大系統(EEWHC)」之執行標準修改施行規定案。111年3月1日起,申請者依新版規範進行評估(本中心已發佈最終規範),3月31日結束前繳交申請材料,依時程展開審核及審查。 | |
4. 費用:若申請者進行綠建築標章,依附加評核模式收費,以一般標章評估作業相關標準進行規範處理(核算結果依建築物面積或5000㎡以下者)。申請綠建築能效標章(BERS)時,費用依標準收費。 | |
5. 申請及審核評估時間為3至6個月。申請過程中應進行能效資料的完整備檔,內政部指定提交的附屬文件包括技術資料、設計書等,並根據案件規模設定審查標準。大型案件需分段評估,特別是建設面積超過5000㎡者,會有不同的審核流程及特定費用規範。 | |
6. 有效範圍:建築能效評估(BERS)主要針對新建或改建綠建築設施適用,依評估標準進行項目檢核。若標章評定通過,內政部依建築能效標章提供證明文件及其有效期限。","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EEWH-BERS)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1. 2022年內,「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自111年1月1日開始施行,適用於綠建築標章與建築能效評估系統的新評估模式。 | |
2. 申請對象:根據修訂規範,凡依申請流程的案件,包括2019年後依「綠建築評估手冊(EEWH-BC)」申請的綠建築標章或能效標章,適用於EEV、室內舒適性評估以及各類別BEMS,持續至2022年導入「綠建築評估手冊-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 | |
3. 流程:為推動能效系統評估操作,內政部根據研究成果於110年12月28日依據2019年修訂之「綠建築評估手冊-三大系統(EEWHC)」之執行標準修改施行規定案。111年3月1日起,申請者依新版規範進行評估(本中心已發佈最終規範),3月31日結束前繳交申請材料,依時程展開審核及審查。 | |
4. 費用:若申請者進行綠建築標章,依附加評核模式收費,以一般標章評估作業相關標準進行規範處理(核算結果依建築物面積或5000㎡以下者)。申請綠建築能效標章(BERS)時,費用依標準收費。 | |
5. 申請及審核評估時間為3至6個月。申請過程中應進行能效資料的完整備檔,內政部指定提交的附屬文件包括技術資料、設計書等,並根據案件規模設定審查標準。大型案件需分段評估,特別是建設面積超過5000㎡者,會有不同的審核流程及特定費用規範。 | |
6. 有效範圍:建築能效評估(BERS)主要針對新建或改建綠建築設施適用,依評估標準進行項目檢核。若標章評定通過,內政部依建築能效標章提供證明文件及其有效期限。" | |
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額(EEWH-EB)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1. 2022年內,「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類(EEWH-EB)」自111年1月1日開始施行,適用對象包括既有建築物,且已完工使用之建築物須符合規範。該系統以24項指標進行既有建築物綠建築標章的評估,並按評估類別分為幾個階段進行審核,包括指標(F)、指標(G-1)、指標(G-2)、**指標(G-3)**等,按所屬評估標準執行。 | |
2. 根據內政部最新規定,該評估作業適用於特定面積範圍內的既有建築物,適用於2022年及後續年度。 | |
3. 流程:既有建築物評估系統需考量多項指標結合系統進行完整審核,且分成五大部分,特別是大規模建物(總建築面積達5000㎡以上者)。為提高執行效能,申請者須準備技術報告及資料,並依標章申請流程分階段提交,按審核標準進行。 | |
4. 費用:依照建築物面積範圍進行核算,相關標章評估費用如下: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面積範圍(TFA) 基本審核費用(元) | |
≤3,000㎡ 20,000 | |
3,000㎡<TFA≤40,000㎡ 39,000 | |
TFA>40,000㎡ 114,00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既有建築標章維護費用為3年一次,且依據建物面積與標章類別調整後進行申請。","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額(EEWH-EB)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1. 2022年內,「綠建築評估手冊-既有建築類(EEWH-EB)」自111年1月1日開始施行,適用對象包括既有建築物,且已完工使用之建築物須符合規範。該系統以24項指標進行既有建築物綠建築標章的評估,並按評估類別分為幾個階段進行審核,包括指標(F)、指標(G-1)、指標(G-2)、**指標(G-3)**等,按所屬評估標準執行。 | |
2. 根據內政部最新規定,該評估作業適用於特定面積範圍內的既有建築物,適用於2022年及後續年度。 | |
3. 流程:既有建築物評估系統需考量多項指標結合系統進行完整審核,且分成五大部分,特別是大規模建物(總建築面積達5000㎡以上者)。為提高執行效能,申請者須準備技術報告及資料,並依標章申請流程分階段提交,按審核標準進行。 | |
4. 費用:依照建築物面積範圍進行核算,相關標章評估費用如下: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面積範圍(TFA) 基本審核費用(元) | |
≤3,000㎡ 20,000 | |
3,000㎡<TFA≤40,000㎡ 39,000 | |
TFA>40,000㎡ 114,00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 既有建築標章維護費用為3年一次,且依據建物面積與標章類別調整後進行申請。" | |
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1. 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自112年1月1日起實施。自7月1日生效,申請對象可包含2023年申報作業及相關申請程序。新的標準適用於基本建築類型,例如可申請綠建築標章核可的住宅或商業建築物。 | |
2. 申請對象與規模限制:申請對象需符合建築物類型,特別針對大面積建築物(5000㎡)或以下的標準進行評估,且審核過程中須按規定提出設計資料與項目報告。綠建築標章評估需在核定後6個月內進行申報,且有技術報告提交期限,申請人應於3至6個月內完成申評流程。 | |
3. 費用:若建築面積大於5000㎡,評估費用依以下標準核算。申請人應提供相關設計文件與綠建築項目技術資料,申請費用如下: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面積範圍(㎡) 基本審核費用(元) | |
≤3000㎡ 39,000 | |
3000㎡<TFA≤40,000㎡ 69,000 | |
TFA>40,000㎡ 114,00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流程與適用系統:2023年標準適用於**(EEWH-BC / RS)及(EEWH-BERS)**的所有建築申請者,並須依綠建築技術標準進行審核作業,符合相關規範者將依時程審核並通過。簡化流程可適用小型建案,但依照項目特性與評估標準,需提供完整資料以符合審查標準。","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申請對象、流程及費用為何?1. 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及「綠建築評估手冊—住宿類」自112年1月1日起實施。自7月1日生效,申請對象可包含2023年申報作業及相關申請程序。新的標準適用於基本建築類型,例如可申請綠建築標章核可的住宅或商業建築物。 | |
2. 申請對象與規模限制:申請對象需符合建築物類型,特別針對大面積建築物(5000㎡)或以下的標準進行評估,且審核過程中須按規定提出設計資料與項目報告。綠建築標章評估需在核定後6個月內進行申報,且有技術報告提交期限,申請人應於3至6個月內完成申評流程。 | |
3. 費用:若建築面積大於5000㎡,評估費用依以下標準核算。申請人應提供相關設計文件與綠建築項目技術資料,申請費用如下: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面積範圍(㎡) 基本審核費用(元) | |
≤3000㎡ 39,000 | |
3000㎡<TFA≤40,000㎡ 69,000 | |
TFA>40,000㎡ 114,00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 流程與適用系統:2023年標準適用於**(EEWH-BC / RS)及(EEWH-BERS)**的所有建築申請者,並須依綠建築技術標準進行審核作業,符合相關規範者將依時程審核並通過。簡化流程可適用小型建案,但依照項目特性與評估標準,需提供完整資料以符合審查標準。" | |
建築能效評估之適用時程為何?,"1. 根據改訂112年5月31日後之**「綠建築與建築能效標章評估申請流程」所發布的公告,具備更新的時程指引**,評估時間由申請建案類型及標章適用範圍決定。為配合國際間能效標準之提升,特別針對2030年之前的建案要求實施新的能效要求。根據**「氣候變遷建築改造條例」**的條文規定,2025年起將進一步實行,部分高能耗建築物需提早進行評估。 | |
2. 根據內政部的新標準,若標案涉及2050年零碳排目標,則有特殊的申請條件。自111年7月1日起所有申請者需依新修訂要求進行能效評估,且適用於新建、擴建及大規模建築物項目。於2030年前,申評建案若屬大型設施,且建築面積超過5,000㎡,需要遵循更為嚴格的技術要求,尤其涉及跨國開發商或聯合計畫的案件,將需進行更具體的審核。每年申報能效標準項目的建案若少於兩項,則適用115條於標章更新管理的標準。 | |
3. 新規範適用時程之說明: | |
1. 若申請者之建築能效評估未來評核申報均須自112年7月1日起發生,2023年所有建築標準將依技術部門公告的綠建築標準進行整體調整及升級。 | |
2. 新建標章:適用於112年7月1日起評核的新建設施。 | |
4. 表格說明: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指標類型 適用時間 | |
G-1 氣候變遷 自112年7月1日 | |
G-2 建築能效 自111年7月1日 | |
G-3 2050零碳目標 自2030年","建築能效評估之適用時程為何?1. 根據改訂112年5月31日後之**「綠建築與建築能效標章評估申請流程」所發布的公告,具備更新的時程指引**,評估時間由申請建案類型及標章適用範圍決定。為配合國際間能效標準之提升,特別針對2030年之前的建案要求實施新的能效要求。根據**「氣候變遷建築改造條例」**的條文規定,2025年起將進一步實行,部分高能耗建築物需提早進行評估。 | |
2. 根據內政部的新標準,若標案涉及2050年零碳排目標,則有特殊的申請條件。自111年7月1日起所有申請者需依新修訂要求進行能效評估,且適用於新建、擴建及大規模建築物項目。於2030年前,申評建案若屬大型設施,且建築面積超過5,000㎡,需要遵循更為嚴格的技術要求,尤其涉及跨國開發商或聯合計畫的案件,將需進行更具體的審核。每年申報能效標準項目的建案若少於兩項,則適用115條於標章更新管理的標準。 | |
3. 新規範適用時程之說明: | |
1. 若申請者之建築能效評估未來評核申報均須自112年7月1日起發生,2023年所有建築標準將依技術部門公告的綠建築標準進行整體調整及升級。 | |
2. 新建標章:適用於112年7月1日起評核的新建設施。 | |
4. 表格說明: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指標類型 適用時間 | |
G-1 氣候變遷 自112年7月1日 | |
G-2 建築能效 自111年7月1日 | |
G-3 2050零碳目標 自2030年" |